1、在舟曲泥石流災害中,有一個企業為災區人民捐去了剋制皮膚潰爛瘙癢的保健品,請問這個保健品是什麼?
et
2、舟曲中藏醫葯研究院怎麼樣?
舟曲中藏醫葯研究院是2016-04-19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丁字河口工業園區。
舟曲中藏醫葯研究院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3023MA73RPN478,企業法人袁果,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舟曲中藏醫葯研究院的經營范圍是:葯品研究、保健品研究;葯品、保健品、食品生產與銷售、生物製品、蜂產品、乳製品、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的批發、零售;發展康復養生保健市場聯盟店;葯浴保健、外用葯保健品提取物生產與銷售,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技能(上崗)培訓;發展臨床醫療機構;制劑(制劑室)企業;中藏葯材種植聯盟企業(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舟曲中藏醫葯研究院更多信息和資訊。
3、舟曲縣碧豐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舟曲縣碧豐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是2018-04-24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峰迭新區43號樓一層43-3-2號。
舟曲縣碧豐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3023MA74FP7J3A,企業法人閔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舟曲縣碧豐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計算機咨詢服務、APP商城開發運營;電子商務;日用百貨、土特產、農副產品、服裝服飾、工藝品、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乳製品(含嬰幼兒配方乳粉)、保健食品、辦公用品零售;公路、橋梁、市政、通訊、亮化工程建設;園林綠化;貨物托運;倉儲;人才中介(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舟曲縣碧豐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4、十一五取得的成績及基本經驗是什麼?謝謝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國內外復雜形勢和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國家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這五年,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顯著提高。我們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國民經濟邁上新的台階。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9.8萬億元,年均增長11.2%,財政收入從3.16萬億元增加到8.31萬億元。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機等前沿科技實現重大突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這五年,各項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明顯改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全面進步。城鎮新增就業5771萬人,轉移農業勞動力4500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實際增長9.7%和8.9%;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
——這五年,改革開放取得重大進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實現新突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去年對外貿易總額達到2.97萬億美元,開放型經濟水平快速提升。
——這五年,我國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高。我們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的建設性作用,有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我們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
這些輝煌成就,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展現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力量,極大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將激勵我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奮勇前進。
五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注重把握宏觀調控的方向、重點和力度,牢牢掌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十一五」前期,針對投資增長過快、貿易順差過大、流動性過剩,以及結構性、輸入性物價上漲等問題,採取正確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頭性問題演變成趨勢性問題、局部性問題演變成全局性問題。近兩年,面對百年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們沉著應對,科學決策,果斷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堅持實施一攬子計劃,大規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實行結構性減稅,大范圍實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加強科技支撐,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堅持擴大內需的戰略方針,採取鼓勵消費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眾收入,消費規模持續擴大,結構不斷升級。實施兩年新增4萬億元的投資計劃,其中,新增中央投資1.18萬億元。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投資佔43.7%,自主創新、結構調整、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佔15.3%,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佔23.6%,災後恢復重建佔14.8%。政府投資引導帶動社會投資,國內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彌補外需缺口,較短時間內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在世界率先實現回升向好,既戰勝了特殊困難、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為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毫不放鬆地做好「三農」工作,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累計近3萬億元,年均增幅超過23%。徹底取消農業稅和各種收費,結束了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每年減輕農民負擔超過1335億元。建立種糧農民補貼制度和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農民的生產補貼資金去年達到1226億元。對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小麥、稻穀最低收購價提高了25%到40%。嚴格保護耕地。著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糧食產量屢創歷史新高,去年達到54641萬噸,連續7年增產;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19元,實現持續較快增長。農村綜合改革穩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農場管理體制改革全面推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加快建設,完成7356座大中型和重點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解決2.15億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農村發展進入一個新時代。
(三)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一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積極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兼並重組,工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總體水平和競爭力明顯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成長。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實施知識創新工程和技術創新工程,突破了一批產業發展急需的前沿技術、核心技術和關鍵裝備技術,一大批科研成果實現了產業化。服務業快速發展,在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比提高2.5個百分點。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五年建成鐵路新線1.6萬公里,新增公路63.9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萬公里,新建、改擴建機場33個,新建和加固堤防1.7萬公里。二是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提出到2020年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和政策措施,制定實施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新增發電裝機容量4.45億千瓦,其中水電9601萬千瓦、核電384萬千瓦。關停小火電機組7210萬千瓦,淘汰了一批落後的煤炭、鋼鐵、水泥、焦炭產能。推進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2529萬公頃。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萬平方公里,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和工業「三廢」治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五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三是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頒布實施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制定西部大開發新十年指導意見和一系列區域發展規劃,推出促進西藏和四省藏區、新疆等民族地區跨越式發展的新舉措。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加快,經濟增速等主要指標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東部地區經濟結構不斷優化,自主創新和競爭力逐步提高;地區間基本公共服務差距趨於縮小,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四)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內在活力。財政轉移支付制度逐步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初步建立。增值稅轉型全面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順利推進,資源稅改革啟動試點,內外資企業稅制全面統一。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順利完成,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推進;平穩解決上市公司股權分置問題,創業板、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順利推出,債券市場穩步發展;深入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序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不斷擴大。國有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郵政體制改革加快推進。制定實施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民間投資的一系列政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9%,結構不斷優化。貿易順差連續兩年下降,2010年比上年減少6.4%。利用外資水平進一步提高。企業「走出去」步伐明顯加快,累計對外直接投資2200億美元,對外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營業額3352億美元。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改革和區域合作機制建設,多邊、雙邊經貿合作繼續深化。對外援助規模持續擴大。對外開放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增加了就業,吸收了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五)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終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相協調,圍繞改善民生謀發展。把就業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加強職業培訓和就業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做好退役軍人就業安置工作。實施勞動合同法和就業促進法,普遍提高最低工資標准,推動建立和諧勞動關系。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實施養老保險關系跨省轉移接續辦法,連續7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年均增長10%,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覆蓋24%的縣。積極穩妥推進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惠及12.67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基本建立,社會福利、優撫安置、慈善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進展。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積累7810億元,比五年前增加5800多億元。大力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使1100萬戶困難家庭住上了新房。我們要持之以恆,努力讓全體人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
制定和實施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五年全國財政教育支出累計4.45萬億元,年均增長22.4%。全面實現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所有適齡兒童都能「不花錢、有學上」。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全面實施。中等職業教育對農村經濟困難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農專業的學生實行免費。加快實施國家助學制度,財政投入從2006年的18億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億元,覆蓋面從高等學校擴大到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共資助學生2130萬名,還為1200多萬名義務教育寄宿生提供生活補助。加快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和職業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水平,增強高校創新能力。制定並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中央財政科技投入6197億元,年均增長22.7%,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大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國家財政安排專項資金,改造和新建2.3萬所鄉鎮衛生院、1500所縣醫院、500所縣中醫院和1000所縣婦幼保健院,建立了2400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制定並實施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人口規劃目標順利實現。文化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進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明顯加快,文化產業蓬勃發展。哲學社會科學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繁榮進步。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加快,全民健身活動蔚然成風。法制建設全面推進,「五五」普法順利完成。創新和加強社會管理,社會保持和諧穩定。
抗擊汶川特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的斗爭取得重大勝利,汶川災後恢復重建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玉樹強烈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後恢復重建有序推進。經過災難的洗禮,中國人民更加成熟、自信、堅強,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不可戰勝。
五年來,我們不斷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全面完成了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推進政務公開,加強行政問責,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斗爭,政府自身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過去五年,我們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中國人民有理由為此感到自豪!五年的成績來之不易。這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果。在這里,我代表國務院,向全國各族人民,向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表示誠摯感謝!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表示誠摯感謝!向關心和支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各國政府、國際組織和各國朋友,表示誠摯感謝!
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主要是: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約束強化,投資與消費關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結構不合理,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較多;服務業增加值和就業比重、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沒有完成「十一五」規劃目標。一些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主要是: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總量不足、分布不均;物價上漲壓力加大,部分城市房價漲幅過高;違法征地拆遷等引發的社會矛盾增多;食品安全問題比較突出;一些領域腐敗現象嚴重。我們一定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通過艱苦細致的工作和堅持不懈的努力,加快解決這些問題,讓人民滿意!
回顧「十一五」時期的政府工作,我們加深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和體會。
一是必須堅持科學發展。我們戰勝各種嚴峻挑戰,靠的是發展;各領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進步,靠的是發展;解決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仍然要靠發展。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科學發展。要以人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堅持統籌兼顧,促進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推進自主創新,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使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
二是必須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機制有機統一。健全的市場機制,有效的宏觀調控,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市場作用多一些還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須相機抉擇。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我們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及時糾正市場扭曲,彌補市場失靈,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落,實踐證明是完全正確的。我們必須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激發經濟的內在活力,同時,科學運用宏觀調控手段,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三是必須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深化的條件下,我國經濟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互動和依存不斷增強。必須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於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充分把握發展機遇,穩妥應對風險挑戰,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處理好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關系,真正做到內外兼顧、均衡發展。
四是必須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改革開放是實現國家強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必須貫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過程。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進改革,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改革創新,從根本上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堅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結合點,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以改革促進和諧穩定,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寧有序、國家長治久安。
5、舟曲縣博峪中藏葯材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舟曲縣博峪中藏葯材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是2002-10-28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舟曲縣博峪第二坎。
舟曲縣博峪中藏葯材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3023660007080Y,企業法人尤平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舟曲縣博峪中藏葯材加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中葯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中葯飲片生產、加工、銷售;中成葯、原料葯、生物製品、中葯材凈含量提取;醫用營養品、保健食品研發銷售;農副產品收購、包裝、銷售;茶製品和代用茶生產銷售;葯物飲料、葯酒生產;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天然特色補品山野菜加工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甘肅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9209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38家。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良好。
舟曲縣博峪中藏葯材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舟曲縣博峪中藏葯材加工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6、舟曲縣博峪民俗風情文化產業園御景生態園怎麼樣?
舟曲縣博峪民俗風情文化產業園御景生態園是2014-03-13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甘肅省甘南州舟曲縣峰迭新區林草壩。
舟曲縣博峪民俗風情文化產業園御景生態園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23023095392384N,企業法人韓舟學,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舟曲縣博峪民俗風情文化產業園御景生態園的經營范圍是:藏羌文化傳播、展示、藏羌餐開發;民族特色工藝禮品、產品加工;民族服飾;民間工藝品製作、展示、銷售;酒店服務;演藝傳播;書畫製作及展示;餐飲;會議接待;旅遊;宴會接待;KTV娛樂;茶藝棋牌;美容美發;游泳;保健按摩;住宿停車;洗車服務;預包裝食品銷售(以上經營項目涉及依法行政許可的憑許可證經營)。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舟曲縣博峪民俗風情文化產業園御景生態園更多信息和資訊。
7、舟曲的感人故事
那一夜,電閃雷鳴籠罩下的舟曲縣城,正在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泥石流深深傷害著。
那一刻,王偉正帶領5名戰士在舟曲縣看守所緊急轉移犯罪嫌疑人。
電話,是王偉的妻子張蓉打來的。
在那樣一個漆黑而又危機四伏的夜晚,一個女人、一個妻子,首先想到的總會是自己的男人。
可惜,在被渾濁的泥石流無情吞沒之前,妻子在無邊黑暗中打給王偉的最後電話,他卻沒有接到!
從此以後,這個電話,王偉再也無法撥通!
妻子的電話再也打不通了
災難已有徵兆。
8月7日23時20分,正在和張蓉通話的王偉突然聽到天空中發出「好像鋼筋在水泥路上摩擦」般的刺耳聲。
「張蓉,下這么大雨,閃電打雷,你害怕不?」覺得不對頭的他趕緊問。
「有點害怕……」
「別怕!」聽著外面水聲越來越大,王偉催張蓉,「你趕緊穿上衣服跑……」
除了這幾句簡單的對話外,王偉已經記不清楚當時自己還說了些什麼,但意識到情況危險的他匆匆掛斷電話後,立即向中隊領導匯報,緊接著吹響緊急集合哨,集合兵力,清點人數,要求每人帶上雨衣和應急照明,准備應對突發事件。
關鍵時刻,在中隊工作2年多的王偉,對舟曲容易發生地質災害的情況比較熟悉。
短短20分鍾後,山洪在縣城迅速蔓延。按照預案,王偉帶上應急兵力立即登上監牆,警戒並轉移犯罪嫌疑人!
洪流緊貼著監牆呼嘯而過。與看守所僅隔一個山包的三眼村隨之傳來的壞消息,讓來不及喘口氣的王偉的心,一下子又提到嗓子眼上:三眼村發生特大泥石流,大面積房屋被夷為平地。
舟曲縣看守所位於縣城的羅家峪,而張蓉和她的父母、妹妹住在三眼村附近的923林場職工家屬院。
王偉趕緊掏出手機:一個未接電話,妻子打來的!
王偉趕緊回過去:無法接通!
再打,還是不通!
「狠心」男人沒去找過妻子
天剛蒙蒙亮,在看守所忙了一夜的王偉,又蹚著齊胸深的洪水,帶領戰士邊探路,邊救人。
洪水遍地的舟曲,已經沒有路可言。每往前走幾步,都會有極度驚恐的老百姓撲上來,緊緊抱住官兵,哭著請求去救自己的家人。
需要被救的人太多了!早已成了泥人的王偉,恨不得再多長幾條胳膊!
那天早上,王偉帶領官兵先後救出23名倖存群眾。
穿城而過的白龍江被泥石流堵塞成堰塞湖,進出舟曲的道路完全中斷。
災情緊急。正在中隊檢查工作的支隊政委命令王偉帶5名戰士,從舟曲縣城四周的大山上盡快開辟一條小路,引導前來救援的部隊官兵。
在舟曲兩年多,王偉還從沒爬過這些看似近在眼前的高山,一路問,一路摸,當天下午,他們終於找出一條崎嶇不平的山路。
來來回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泥水夾著石子,王偉的腳上磨滿了血泡。
隨後,一支支救援部隊,開進舟曲。
這兩天,王偉帶領戰士一直在三眼村泥石流廢墟上挖掘被掩埋人員。400米之外,就是妻子張蓉的家,那裡至今仍泡在泥水之中,居民幾無倖存。
這兩天,這個「狠心」的男人甚至沒有去找過妻子:在8日那天凌晨,在那樣的情景下,在電話一直不通的時候,王偉也許就已知道,妻子沒希望了!
盡管,他心裡怎麼也不肯承認這個無奈而殘酷的現實。
大雨中,不停地撥那永遠無法通的電話
8月8日,這個許多人再也熟悉不過的日子,在王偉夫妻此前的故事裡,本應是一個美好的記憶:2年前的這一天,舟曲群眾到武警中隊慰問官兵,性格開朗的張蓉和王偉坐在一起聊天,初次相識,一見鍾情。
可是,這無情的災難……
這些天,王偉會經常回憶起從前,回憶妻子打給他的最後一個電話,那個成為他內心永遠遺憾的未接電話。
張蓉比王偉小2歲,在舟曲經營一家化妝品店。2010年1月6日,兩人走進婚姻殿堂。一個多月前,他們有了自己愛情的結晶。
王偉現在最害怕晚上。眼睛一閉上,彷彿就能看到妻子向他伸著手,叫著自己的名字……
王偉說,不知道這幾天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好多人一見我就問,媳婦呢?那種感覺,絞心!」
王偉現在最大的希望是,等救災結束後,找到妻子一家人的照片,把她們安放在一個洪水永遠淹不到的地方。以後每年的8月8日,他都會在那個地方,給她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8月11日夜,隆隆的雷聲和長長的閃電響徹災後舟曲的夜空。
滂沱大雨中,在這片傷痕累累的土地上,王偉又一次拿起手機,不停地撥打著那個永遠無法撥通的電話……
8、誰知道舟曲縣的特產有什麼啊?
丹曲特產
沙棘,舟曲俗稱"反尖刺",主要分布在巴藏、曲瓦、立節、武坪等14個鄉的山地,結果總面積約在6000畝左右,總蓋度30%-60%,年產百噸左右。
沙棘
柿子,生長在白龍江沿岸海拔在1500米以下的川壩地區,有圓形、四棱形、餅形、牛心形、尖尖形多種,以圓形居多。色鮮味甘,營養豐富,價值僅次於桔、柑。主要分布在城關、江盤、憨班、大川、南峪等鄉。
紋黨,產於鐵壩、博峪等鄉,生長在海拔2000-2600米之間的高山林緣、灌叢稀疏的深溝地帶,有晶黨、散黨、防黨之稱,有野生和家種之別,其根體碩大,肉質飽滿,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生津之功能,是舟曲經營的大宗葯材之一,遠銷四川、廣州、天津、上海等地,同時也出口創外匯。
羊肚菌,別名狼肚采,生長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濕潤地帶,特別適應在針闊葉林區的草甸、山谷沖積扇、林間空曠地、森林採伐滑道邊生長。羊肚菌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葯用價值。[21]
舟曲小吃,主食為蒸、烙、煮、炸、炒,蒸食類主要有蒸饃、饅頭、花捲、包子、發糕等多種形式。
烙(烤)類烙餅用白面、黑面、玉米面烙者較普遍。用發酵後的面烙制的稱起面饃,花饃饃,似鍋盔。將餅稍烙後在鍋中不斷折疊,形成皺紋稱鍋花饃。
煎餅,多用蕎粉製做,將蕎粉攪成稀糊狀,澆於鍋邊一圈,使之往下流,再用鏟背抹平,烙一兩分鍾即熟。吃法有兩種,一是和餅子一樣切成4塊,卷菜後食用;另一種是將炒好的細條肉、菜與切成條的煎餅混合,謂之炒煎餅。韭餅:在兩張皮面中夾韭菜餡,周邊壓合後烙,塗上菜油,稍烙即熟,吃時,調進辣椒、醋、軟香可口。 燒饃饃。用烙、烤、燒三種方法,將餅稍烙變硬後在大火旁烤一車,然後埋入燙灰中燒熟,脆而可口。
疙瘩兒,用雜面擀的面條叫疙瘩兒,如蕎麵疙瘩兒、燕麥麵疙瘩兒、麥豆麵疙瘩兒面等。雜面面條,均添加炒過的酸菜,佐以腌韭鹹菜或苦根鹹菜食用。
水餃,(扁食)。有瘦豬肉餡、羊肉餡、牛肉餡等,餡內入調料、蔥末。韭菜餃子較普遍,農歷二、三月上市和九月將收市的韭菜做餃子,味美,俗雲:「九月韭,香破口」。餃子形狀有元寶式、半月式。有濕、有干兩種吃法:加湯食用,作臊子,稱水餃。現多將餃子盛盤中,用蘸池就醬、醋、油潑辣子和蒜末食用。
削筋,用蕎面或玉米面和成較硬的面團,用刀削片入鍋,叫蕎面削筋。
麻食子,將和好的面揪成指頭蛋大小面塊,用拇指在案上或草帽上壓搓成筒狀,加酸菜或臊子食用。
雞腸子,用蕎面,青稞面做,揪小面塊,用手在案上搓成圓條,細如雞腸,撈出加蒜泥等調料食用。面片較普遍,有擀麵片,扯麵片
米飯,有三種做法:出米飯、蒸米飯,連鍋米飯。連鍋米飯也稱塌鍋米飯,將米倒在鍋內炒好的菜上,加水煮沸,後抽火燜一陣,味較前兩種更香。過去米飯多用糜子所碾黃米做。
撒食類稠飯、攪團、拌湯等。玉米面稠飯最普遍,一般在飯水中先放入洋芋丁或粟米,煮軟後撒面入鍋,邊撒邊攪動,食時調炒好的酸菜及鹹菜食用。撒面前將酸菜調入飯水中煮沸,撒成的叫菜菜飯。
攪團,近似稠飯,不加米或洋芋,俗話說:「攪團要得好,三百六十攪」。用擀杖快攪,後用勺背用力往鍋底研揉,使其柔韌。玉米面攪團既可盛入酸菜湯中,也可在稠飯上斟上有蒜泥、辣汁的醋蘸著吃。蕎面攪團多蘸蒜吃。
麵茶,即油茶,用大油或菜油將麵粉炒熟,撒入冷水中撒勻、煮沸,多加蔥末、雞蛋,或加核桃仁、杏仁。一般還倒入清茶。
炸食類多用菜油(菜籽油、胡麻油等)炸做。分甜、咸、素三種。面中揉進大油、雞蛋,加椒水。做甜味在面中加蜜、糖;鹹味分下茶、盤饊、麻花(饊子)、油餅等。下茶寬一寸、長四、五寸,中間分為3股,絞成辮狀。盤饊,將面搓成如筷子粗細的環形條,盤曲彎成馬蹄狀。
炒食類有炒米飯,炒饃饃,炒煎餅等。炒米飯用肉、雞蛋或用油、蔥。[22]
酸菜,日常飲食大多用酸菜做酸菜主要供冬春食用,多在農歷十月用洋根煮做,將洋根礤成細條再加入切碎的「洋」根葉,淘凈略煮,撈入大缸中或木筲中,菜上苫一層桑葉,壓石。一般農戶視家中人數多寡,做一、二缸或二、三缸,供一冬食用,是農家重要的副食。春秋菜多用甘藍葉、蘿卜葉和苦麻等野菜煮做。
鹹菜,有粗細之分,細鹹菜純用韭菜製做。苦根鹹菜,用野菜苦根兒腌制,味道芳香脆嫩。粗鹹菜,主要用包心菜、甘藍根、蘿卜、胡蘿卜、青辣椒切絲混合腌制。另有用白菜心加蒜瓣腌的蒜白菜。
泡菜,以甘藍塊、胡蘿卜、包心菜、豆角、大蒜、蒜葉、黃瓜、萵筍等,用泡菜壇泡製。 肉食以豬肉為主,還有牛、羊、雞、魚等肉類。城鄉年豬屠宰後,大肉剔骨卸成「連兒」,排骨剁為大塊,用鹽、花椒面擦抹,盛筐籃中,待七、八天脫水後掛於屋內,兩、三月後收於缸中,即成臘肉,可久存味色具佳。灠臊子灠臊子約用一頭豬肉的四分之一左右。肥肉先切成大塊約煮半小時,俗稱「緊肉」再切成肉丁,瘦肉生切成丁,將肥、瘦肉丁混合在鍋中炒煉,加鹽、調料,直至肉中水分煉盡,盛壇冷卻儲存,隨時食用。[23]
燒酒(土酒),多用青稞、小麥、高梁等作原料,碾皮除殼煮軟,加曲發酵後,攪拌涼冷後裝入酒缸中封口,半年左右可蒸燒。
燒酒
黃酒類,按製做和飲用方式分為黃酒和罐罐兒酒(「車頭酒」)。從缸中用淋子虹吸管淋出的叫黃酒,色金黃,一般紅、白喜事用。另將酒粕盛於瓷罐加水煨於火旁,略煮插入竹筒吸飲,具有生津解乏,滋陰壯陽之功效,此為罐罐酒。用紅谷與青稞釀制的黃酒叫「紅谷酒」,可做葯引或滋補酒,味甘甜。
甜酒,有干柿子酒、杷柿子酒兩種。煮酒之法與燒酒、黃酒同,裝缸時在酒醅中加入柿餅或粑柿子,飲用時加涼開水或涼水攪動,飲吃兩便,多為盛夏解渴飲料。甜醅子亦為夏季飲料之一。農村中用過濾蜂蜜的淘蠟水,加酒麴發酵,釀成的酒叫蜂湯酒,也是飲料佳品。
罐罐兒茶,當地農民普遍有喝茶習慣,多喜飲罐罐兒茶,用裝二、三兩水的小陶罐,裝滿茯茶,加水煮,當地農民稱「按茶」。農民勞動前,喝兩三罐兒茶,可保
一天不渴不累,精神充沛,幾乎和食物等同重要,一日不可缺少,俗雲:「頭盅土,二盅茶,三盅才是頂呱呱」。按茶,加少許食鹽。
熗罐茶先在罐內加少許食用油,待油熟時加茶葉,蔥段煉炒一陣,再加水煮沸,味美。
酥油茶,冬春之間,用煮沸之茶水(粗茶或茯茶),沖入酥油小碗,可多次沖飲。現平日以沖沏清茶待客。[24]
熱豆腐,「點」豆腐不用石膏,而用天然硝水。豆腐箱內豆漿滾燙,賣豆腐的乘熱用刀切塊盛入碗內。豆腐雪白細嫩,香氣四溢,澆上鮮紅的辣子湯、色、香、味具美,令人一見即饞涎欲滴。辣子汁用菜油澆潑,加蔥、豆豉及各色調料製成。時下,人們早點興上街吃熱豆腐。
洋芋攪團,砸洋芋攪團,先用光滑碩大的洋芋煮熟剝皮,盛在專用木槽中,用木榔頭輕輕揉搓,待洋芋成團則用力夯砸,直至洋芋團變成一整塊。洋芋攪團多配酸菜,苦根兒鹹菜。酸菜用油加蔥、辣子面兒和調料炒成,加水煮沸成為帶漿水的菜湯。苦根鹹菜切細加辣面用熱熟油澆好。先在碗中盛小半碗帶湯的酸菜。再將洋芋團夾成小塊放入碗內食用,攪團柔軟細膩,菜湯酸辣可口。
擀湯麵疙瘩兒,擀湯麵粉用蕎麥加黃豆混合加工而成。食用,手工擀成,用刀切成細面條,佐以辣子酸菜漿水
9、舟曲泥石流中的感人又體現團結的事例
7日晚突如其來的一場泥石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城上千人遇難,數百人失蹤,近半樓房被淹。一夜之間,「藏鄉江南」變成破碎之城。 大災考驗,舟曲告急。 冒著還在下的大雨,冒著隨時還有的塌方和泥石流危險,跋涉160多公里山路的藏族黨員搶險突擊隊來了;腳踩泥濘,曾趕赴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災區實行救援任務的漢、藏、回多民族突擊隊來了;青海、甘南僧人們的捐款、祈福來了…… 此刻,各民族群眾心手相連,此刻,我們風雨同舟,不離不棄。 大災面前,一曲曲民族團結的感人樂章在不斷奏響,「三個離不開」的思想內涵不斷升華。 孤島之上,民族親情維系生的希望 舟曲全縣總人口14萬人,其中漢族人口9萬人,藏族人口4萬餘人,還有少量的回族、撒拉族人口。 災害發生當天,舟曲縣八楞鄉藏族黨員蘭衛國正在舟曲縣城參加培訓。23時許,蘭衛國在返回龍珠招待所時,發現白龍江江水猛漲,已經淹沒了廣壩街道並向招待所方向涌來。 關鍵時刻,蘭衛國沒有掉頭,而是沖進招待所叫醒老闆和旅客。 倒灌進入城區的洪水湧入招待所,奪門而出不但不可能逃生,而且可能喪生。河水還在不斷上漲,樓梯一階階被淹沒。 「把斧子、錘子給我找來!」危急中,蘭衛國喊道。他接過錘子,沖向招待所二樓一側,掄起錘子砸向牆面,經過長時間的錘砸後,終於砸開一條生命通道,大家逃到隔壁五樓安全地帶。 這樣的故事,在災區還有很多。 天災當前,各民族群眾的勇敢、堅毅爆發出來,給自己創造了存活的可能,更把生的希望帶給了更多人。 在搜救現場,所有人都只有一個信念:快!快!快! 沒有器械,藏族群眾楊進尕就用雙手挖石頭、搬木頭,整個手上全是淤泥,腿因為長時間泡在水裡發白、感染。「比起被埋在下面的人,我這點傷不算什麼。」楊進尕說。最後,在巡診的解放軍第一醫院醫生的強烈要求下,楊進尕才離開現場到醫療點清創。 舟曲城區人口不到5萬人,受災人數過半;城區依水傍山而建,面積狹小,4平方公裡面積近半被淹。 災害發生後,未被淹沒城區人口密度激增,糧食、食物告急。緊急逃生、轉移出來的受災群眾,絕大多數沒來得及帶上食物、飲水和衣物。 大災之時方顯人間大愛,危難之中更見同胞真情。 縣城南門臨夏清真烤餅店,泥石流淹到了門前。經過緊急清理,烤餅店老闆馬學忠、韓玉濤,在災害發生後,連夜加班加點趕制千餘個大餅,帶到廣場上,免費發放到解放軍官兵和從各鄉鎮趕到縣城參加救災的群眾手中。 「比起到現場挖掘,做這個我們更擅長。」馬學忠隨後又在烤餅店門口用拆開的紙箱立起一塊免費供餅的牌子。盡管隨時有再次發生泥石流的危險,還是直到店內所有的麵粉都用完才暫停營業。 東城社區馬老四烤肉片小吃店老闆馬老四,看到自家受災仍堅持在救災一線的群眾無處吃飯,趕緊製作飯菜免費給受災的群眾食用; 城關鎮北關村一桶三國小吃店老闆劉虎權,免費將店內的25隻燒雞、60多份蓋澆飯、800餘個雞蛋、10餘鍋粥送到受災後飢痛交加的群眾手中…… 災害面前,各民族群眾團結一心,彰顯人與人之間的無私關愛,各民族之間最淳樸的感情閃耀光芒,為搶險救災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面對悲傷,我們從未如此堅強 現場救援人員中,很多人在這場災害中,失去了至親、朋友,面對親人遺體和被掩埋的廢墟,他們情感脆弱;面對災害,他們異常堅強,以全力救災,告慰亡者。 一場全民協力救災的場景,感天動地;面對悲傷,我們如此堅強。 從舟曲縣博峪鄉到舟曲縣城,公路距離320公里。司機昝文學為了盡早趕往災區,選擇走距離為160公里的便道。冒著降雨、隨時塌方和泥石流的危險,平時只要5個小時山路,昝文學走了整整11個小時。 在經過隴南的鐵壩鄉和博拉鄉之間的博鐵梁時,塌方下來的兩塊大石頭橫在了路上,中間只能容納一個車身。正當昝文學駕車小心地經過兩塊石頭中間時,山上又出現了大規模的塌方。眼看塌方下來的石頭就要砸到車上,昝文學一腳油門車躥了出去,塌方下來的石頭擦著車身而落。 與冒死突進災區危險相比,更多現場搜救人員承受的是生與死的悲傷。 鄉鎮幹部楊曙光,當時聽到泥石流後的第一反應,就是愛人和兒女怕是遭遇了危險。他家所在的地勢很低,又在白龍江邊上。在緊急安排了民兵突擊隊做好准備後,楊曙光抹黑出發趕往城區。 8日上午,提前趕到城區的楊曙光站在舟曲縣婦幼保健院往下看,自己家所在的3層樓房,已經被泥石流淹到了2層。 悲痛欲絕的楊曙光冒著泥水站到了自己家的樓前。聞訊趕來的弟弟,給楊曙光帶來了紙錢。在家跟前呆了20分鍾,楊曙光毅然趕赴救災現場。 「災害面前,大家都是一家人,我的家人肯定是救不出來了,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讓有生還希望的人盡早獲救。」楊曙光說。 從9日開始,徒手搜救、裝卸運送物資,楊曙光都沖在最前方。 12日開始,楊曙光參加從縣城西頭的物資轉運站到城區的徒步運送物資任務,單程一趟要走1個多小時。楊曙光每次至少要背2件24瓶裝的礦泉水,或者4箱以上的方便麵。從早上7點到晚上7點,一天要走近10趟。 在救援現場,忙碌的身影中,還有更多的人和楊曙光一樣,強忍心中悲傷,為他人帶來生的希望。 愛心匯聚力量,舟曲升騰重生的希望 阿壩藏族自治州的救援隊伍來了,近500人的隊伍義無反顧進入災區;青海塔爾寺僧人們的捐款來了,帶著慈悲為懷、普度終生的願望…… 各民族群眾的愛心和努力,在舟曲小城匯成愛的洪流,帶來重生的希望。 8日到9日,由消防、武警、森警、特警、民兵、衛生、民政等組成的491人的阿壩州救援隊先後抵達舟曲泥石流災害現場,全面參與到人員搜救、醫療救護、道路保障、電力搶險、安全保衛、物資發放和後勤保障等各方面搶險救災工作中。 青海塔爾寺自發組織僧人募捐,為災區募捐現金20萬元、賑災物資10萬元;甘南州各寺院的僧人,連日來捐款、捐物,為亡者祈禱,為生者祈福。 隨著堰塞湖堰塞體消除,堰塞湖搶險全面轉入清淤階段。早一日清淤,受災群眾才能早一日回到被水淹沒的家中。 在災區南關附近的一處清淤現場,有一支多民族路橋修復團隊。他們負責在松軟的淤泥上鋪設一塊塊長約10米、寬約5米的鋼板,以便大型機械進入清淤現場,加快清淤速度。這支救援隊伍曾趕赴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樹地震,執行搶通道路、修復橋梁的任務。 「堰塞湖危險已經消除,後續的工作已經展開,我們多一分努力,重建提前就能多一分希望。」藏族隊員楊進才說。 從8月10日開始,穆斯林群眾陸續封齋。8月13日凌晨4時許,舟曲特大洪水泥石流發生後的第5天,在舟曲經商的回族馬清源一家4人吃完早餐,開始做第一次禮拜。這些天的禮拜中,馬青源多了一項祈禱內容:願失蹤的鄰居平安無事,願早日恢復往日的生活。 做完禮拜,馬清源一家又躺下睡了一會。早晨8時許,一家人起床疊被,刷鍋洗碗,而後穿行於來來往往的救援人員和受災群眾中,沿著堆滿淤泥的道路來到縣城南門經營生活用品、茶葉的清香茶店。 「生活還要恢復,我們早點開門,大家就早一點多些方便。」馬清源說。 搶險現場有一幕幕奮不顧身的英雄畫面,災區後方也有一個個各民族協力並肩救人的感人事跡在涌現。災害面前,各民族群眾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和「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誰也離不開誰」的思想。點滴之愛匯成洪流,舟曲縣城升騰起重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