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王敏清談保健

王敏清談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15 19:59:46

1、請問有誰知道王敏清還活著嗎,

第一任中央保健局局長 王敏清?
好多人還在想他問長壽秘訣呢!還健在

2、右側肋骨下側疼痛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和你談談「胸痛」的問題。
胸痛的嚴重程度與引起胸痛的原因不一定有確切的關系,如胸部帶狀皰疹可產生劇烈胸痛,而急性心肌梗塞的胸痛有時並不很嚴重。因此,對胸痛的患者應認真檢查,盡可能找到引起胸痛的原因。
1)胸痛的性質、特徵:
1. 胸痛的特點--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定位明確,局部可有紅腫、觸痛、皮疹、畸形。
2. 胸痛的性質--肋間神經炎引起胸痛為陣發性,針刺樣痛。食道炎引起燒灼樣痛。撕裂樣痛多見於夾層動脈瘤。
3. 胸痛的部位--胸骨後疼痛常見於心絞痛。左前胸痛也可以是心膠痛、心肌梗塞、左側肺炎。胸痛放射到左肩部多為心絞痛。
2)常見的引起胸痛的疾病:
1. 胸膜疾病--如胸膜炎、氣胸、肺部感染、肺梗塞、肺部腫瘤、食管疾患、縱隔腫瘤、心絞痛、心肌梗塞等。這些疾病引起的胸痛與呼吸、咳嗽有關。在深呼吸及咳嗽時胸痛加重,常伴有呼吸困難。胸痛位於病變的一側。
2. 心血管疾病--以心絞痛、心肌梗塞為代表,其次為心包炎。這類胸痛多表現為心前區和胸骨後壓迫性,堵悶樣痛,甚至撕裂樣痛。常放射到左肩、頸部及左臂內側,嚴重時伴有休克症狀。
3. 胸壁疾患--包括胸壁的挫傷、肋骨骨折、肋軟骨炎、肋間神經炎、皮炎、肌炎、肌間神經痛、帶狀皰疹、食道炎等均可引起胸痛,帶狀皰疹時劇烈胸痛,沿肋間走行,1--2天後皮膚出現密集性小水皰。
4. 臟器病變--如膈下膿腫,急性膽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5. 胸部外傷--常見於肋骨骨折,有胸部外傷史,呼吸或咳嗽時胸痛加重。
6. 脊柱疾患--由頸胸段脊髓發出的脊神經和植物神經可發出分支布到胞壁、胞膜、膈肌、心臟等部位。當頸胸椎由於外傷、勞損、感受風寒,導致關節、椎體間的輕度錯位、牽拉、炎性變時,可刺激有關的脊神經或植物神經而出現胸痛。這類胸痛症狀常隨柱病變的加重而加重,隨脊柱疾患的減輕而減輕。
引起胸痛的病因是復雜多樣的,臨床中應仔細鑒別,以免誤診、漏診。
3)劇烈胸痛的應急措施:
1. 懷疑心絞痛發作,立即吸氧,休息,舌下含硝酸甘油。
2. 胸膜炎或胸壁疾病引起的胸痛,可以用較寬的腹帶在疼痛處固定胸壁,減輕呼吸時胸廓的運動度。
3. 立即去醫院做心電圖和X線檢查確診。針對病因治療。
4. 適當服用止痛片。

3、中上公園附近有養生中心嗎?那一家比較好,知道的朋友推薦一下?

你好,養生中心我知道一家還不錯,去過幾次。上海市中醫葯學會中醫養生中心中經堂,中經堂,作為我國率先成立的以人體經絡為中心,對人體進行整體調理的中醫養生機構,中國中醫科學院重點項目中華經絡堂以被譽為"紅色御醫"的原毛澤東保健醫生、原中央保健局局長王敏清為總顧問,以中華中醫葯學會副會長、上海市中醫葯學會會長、原上海中醫葯大學校長嚴世芸為技術總顧問,秉承著"經絡調理,不葯而愈"的理念,先後開發出九大經絡調理絕技和五臟歸經食療三十方,形成了以外調為主,以內服為輔的特色中醫經絡調理體系。你可以直接百度:上海市中醫葯學會中醫養生中心中經堂。

4、紅牆御醫 王敏清 領導為什麼都高壽?

我有的當醫生了,他們把生死看得很淡,他們的心態非常好,任何事情都能想得開,同時他們之上也非常的注意知道吃什麼對身體健康,非常注重保養自己的身體,另外他們在睡眠上也非常注意,嗯,也非常講究,同時也鍛煉身體,這幾方面都保證了他們高壽。

5、有哪些"不生病"的養生金句?

不生病的8句養生金句:不性急就不生病,不生氣就不生病,不隨意就不生病,不閑著就不生病,不愁慮就不生病,不亂補就不生病,不熬夜就不生病,不貪吃就不生病。

1、不性急就不生病

上海中醫葯大學教授 何裕民:

中國有句諺語叫忙中出錯。我們講得極端一點,十次車禍九次是快。對於身體的健康更是如此,快是魔鬼。

有研究發現,女性癌症患者80%性子急,60%追求完美。高血壓、冠心病患者90%性子急,糖尿病患者60%以上性子急,甲狀腺疾病患者90%以上性子急。可見,一個「快」字對我們健康構成了明顯威脅。

2、不生氣就不生病

北京中醫葯大學教授 郝萬山:

網上有句話說得好:「不作死就不會死」,真的,很多病都是自己作的,很多疾病都和生氣有關,不生氣就不生病。生氣所導致的疾病,到底發病率有多高呢?據美國亞特蘭大疾病控制中心,90%的疾病都和精神壓力有關。

情緒是人的本能,但各種負面情緒會經常影響到人的健康,所以很多人會有「治不好的胃病」、「伴隨一生的咽炎」等。調控意識情緒本身就是一個養生常識,但可惜經常不被大家認識。

3、不隨意就不生病

解放軍301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 薛長勇:

要想健康不生病,就要規律生活,別太隨意。今天想喝酒,猛喝一番,明天不想吃早餐,又不吃,這樣太隨意的生活可不行。就像開車,路好,車也好,但一腳猛踹油門,車速達200邁;一腳又猛踩剎車,立馬停下。車不舒服,人也不舒服。

好的習慣要養成是很不容易的,要堅持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不能今天我想起來了,去鍛煉去,明天沒時間了,就放下了。

4、不閑著就不生病

原中央保健局局長 王敏清:

動物、動物,就得多活動;不動?那就死得快!

多活動,不貪圖享受,保護自己的功能,才能健康長壽。平日,只要不趕時間、不提重物就不乘車,免費車也不坐;上樓,盡量不坐電梯。當然,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玩命,更不能以損害身體健康為代價。

人即便退休了,也不要閑下來。用則進,退則廢,老年人要有事兒干、找事兒干。人的身體有很大的潛在能力,要不斷用它,它才能好;如果不用,各方面的機能就會退化萎縮。

5、不愁慮就不生病

上海中醫葯大學終身教授 朱南孫:

研究女性健康一輩子,朱南孫坦言,女性養生的關鍵不在於吃多貴的補品,也不在於用多貴保養品,而是要開開心心,「總是多愁多慮,疾病就會跟著來,現在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比以前多,我看和現代人思慮多、壓力大有關。」

「快樂的事情記住,不快樂的事情都忘掉」。遇事不怒,想得開,放得下,始終保持心情的平和。

6、不亂補就不生病

京城四大名醫施今墨之子 施小墨: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服用各種中葯或補品來養生抗衰老,認為吃了補葯,就可以高枕無憂、萬事大吉。有些有經濟能力的人士,認為什麼貴,什麼珍稀,就一定是好的,於是千方百計搞來服用。

但事實上並非個人都需要進補,進補像給花澆水施肥,花不同法不同。且任何事物都有個「度」,人體所需營養物質當然也有個適度與否的問題。缺時自然需要補,但是補過了頭,超過了「度」,就過猶不及了。同時補並不是簡單地往身體里加,中醫有時是以通為補的。

7、不熬夜就不生病

國醫大師 朱良春:

熬夜會對身體造成多種損害,最典型的就是易疲勞,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現在社會,有些人喜歡熬夜,則會導致肝膽不和,女性還會出現月經不調及乳房腫塊等症。有些大學生喜歡晚上熬夜打游戲,睡到中午還不起床,更是嚴重影響了身體的氣血陰陽平衡。

合理的作息時間應該是這樣的:辰時得起,午時小憩,按時進食,亥時得眠。按照中醫學理論,子時膽經最旺,丑時肝經最盛。如果這兩個器官沒有獲得充分的休息,就會表現在皮膚上,容易出現粗糙、臉色偏黃、黑斑、青春痘等問題。

8、不貪吃就不生病

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君石:

什麼都吃,飲食多樣化,這樣就能很好地保障食品安全與健康。就拿韭菜來說,確實存在一些農葯殘留的現象,但一星期吃一次,能吃進去多少農葯?什麼都吃一些,什麼都不多吃,即使攝入的食物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只要總量不超標,對人體仍然是安全的。

6、上海哪裡有好的推拿師,腰椎間盤突出

康復醫學科在2002年就被列入我院重點發展學科。2004年1月12日,康復醫學科依託華山醫院強大的技術優勢成立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醫學中心楊浦分中心、楊浦區康復醫學中心、楊浦康復診療研究中心、楊浦區康復護理研究中心、楊浦區康復培訓中心等5個中心。2004年8月30日,又成立了楊浦區殘疾人康復醫學中心。

康復醫學中心擁有高等病床34張,專業技術骨幹17名。中心下設的康復治療病區和康復治療中心。該中心由久負勝名的華山醫院康復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胡永善擔任。目前中心已分別設置了屏蔽治療室、作業治療室、言語治療室、針灸推拿治療室、兒童腦癱治療室等專用診療室以及功能評定室。為滿足不同康復人群需求,中心配備了先進的丹麥腦神經網路重建儀、多功能電腦中頻治療儀、踝關節練習器、股四頭肌訓練椅、髖關節訓練椅、液壓踏步器、八件組合鍛煉器等康復醫療設備,為腦卒中偏癱、脊髓損傷、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症、各關節活動障礙、骨科傷病後的關節功能障礙等病人提供高水準、全方位的康復醫學治療。中心成立1年多來,已收治病人4000餘人,病人有的來自楊浦區、有的來自華東地區乃至包括香港、台灣等全國各地的,甚至有日本、韓國、約旦等國際友人。

楊浦區康復醫學中心每周一到周五均設有門診。周三、周五為專家門診。
交通指南
上海市楊浦區老年醫院
地址:杭州路349號(寧國路與杭州路交叉路口,楊浦大橋下浦西側)。

交通:8,228,538 「平涼路站」;

28, 135,235, 813,853,940「松潘路站」;

25,317,746,842,843,868「寧國路站」

7、經絡養生有什麼好處。

中經堂在上海乃至全國范圍內率先開展中醫經絡養生服務,為上海市民以及許多慕名而來的外地 顧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養生方式,使古老的專中醫經絡文化重新煥發生機,這是很有意義的。我個人能夠以中經堂為平台,把以前獲 得的一些經絡養生經驗貢獻給社會,我屬對此感到很榮幸。----原衛生部中央保健局局長、中南海"保健總管"王敏清

8、中醫養生 和足療 針灸 火罐的關系

足療:是利用腳底全息穴位來對身體進行調理的,中葯泡腳可使人放鬆,同時據古書記載,人體皮膚是有呼吸功能的,特別是下肢,所以中葯泡腳相當於讓身體吸收了合適的葯物。

針灸呢分針和灸,都是通過人體經絡或經絡上的穴位進行治療的,針是插日肉體的,灸是像一根很粗的香煙,點著了,使熱力傳入機體。二者結合叫溫針灸。

火罐呢,學院派的認為是給穴位產生一個負壓,總體是通過對穴位的表層刺激來達到活血、除淤等目的,同時也分走罐、針罐等技術。古代稱之為角法,是用牛角挖洞做罐的,現代多用玻璃或竹子的。

還有中個傳統方法叫刮痧,這個就更表淺了,比如背後受了些風,用牛角甚至小勺掛背後膀胱經及可環節。

中醫說砭、針、灸、葯
一般小病用砭也就是類似於刮痧、拔罐,治不了再用針、灸,難治的病才用葯方。這也許就是你想知道的關系吧。
===================

那也就是 先開始 食療 然後按照 砭、針、灸、葯 的順序治病是么?????? 不完全是。我前面沒有提到食療。一般人很難掌握食療,想掌握要不就認真學,要不就多聽好醫生的。食物偏性比較弱,一般吃都吃少關系不大,偏性強的植物動物拿去做了葯物,需要懂葯的人來配方。
那中醫上就就沒有延誤病期 一說么???
有,中醫看病是看病症發展情況給予治療的。比如感冒,開始是表淺的,那麼就用適合感冒初期的葯,是發熱了,就再換一換,如果有肺部問題,再調整調整等。不可否認個別學的不扎實的醫生會有失誤的時候,就像同是中學畢業,有人是優秀級的有人是及格級的,水平是不一樣的;或者醫生當天家裡有事把他思路打的很亂,也會有誤診的可能,這和我們工作上出些小問題是一樣的,所以永遠不出錯的醫生其實很辛苦,也很偉大,但壽命都不長,精力耗的太厲害。當然,病人自己延誤病期的比例往往要比醫生多得多。
一般得病了 食療多長時間(不行就換 砭、針、灸、葯)??再往後是各是多久??你理解錯了,砭、針、灸、葯是古人治病的思路,現代人多半用湯葯,因為現代人只看療效,不看別的,也就是中醫師開個很多味葯的方子,病人回家煮了喝的,少數也會用針灸。而砭也就是刮痧拔罐其實是很管用的,比較適合在家中使用。比如我個人得了小感冒,我先用這兩個,當然我有點基礎。用完了病也好了8成了,如果搞不定,再找好醫生。至於食療,那是個長期的過程,每頓飯都是一次食療的機會,根據各人的體制,根據當時的氣候,根據當地的物產等等。這也就為什麼「民以食為天」的原因。

與王敏清談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