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年人的保健要領是什麼?
擴大愛好和興趣,陶冶情操。一些中年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終日伏案,辛勤工作,因活動少,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因此,八小時之外,應培養起各種興趣和愛好,如下棋、散步、養花、釣魚,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體質增強了,工作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祛除心理壓抑,戒掉不良嗜好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各種困難、坎坷和挫折隨時在考驗著人們,對於中年人來說更不例外。由此產生的壓抑感,最好的辦法是化憂愁為樂觀,力爭在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以求得勝利的歡樂而將痛苦沖淡。俗話說:「心胸豁達則百病除。」此外,中年人應摒除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等,以免身受其害。
熱情社交、誠摯交友,中年人往往埋頭工作,天長日久,孤獨之感便會產生,煩惱、苦悶等不良心態便會找上來。甚至易患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為此,在工作之餘,人們應主動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來往,取長補短。這樣,既能調劑精神得到歡樂,又對健康大有裨益。
做感情的主人,做生活的強者。人過「不惑之年」,應學會用理智駕馭情感,遇事「三思而後行」。達到頭腦冷靜,審時度勢,力爭妥善解決問題。「生活從四十歲開始」,讓我們身體力行,深刻理解其中的哲理吧。
2、健康體質標准包括哪些?
健康定義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現,而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一種完好的狀態。從生理角度來講,它意味著一個人有著強健的體魄,
能夠享受生活,並且有能力應對環境所提出的各種要求,同時,應該有情感滿足和自尊,這二者也表明了積極的心理健康。另外,還有一點,社會幸
福感也是形成親密人際關系的重要方面。據估計,50%的非正常正常死亡都是由於生活方式冒險導致的,而54%的冠心病也由生活方式引起。
為保持健康,我們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好的生活習慣有以下幾項:(1)每天睡眠為7-8小時;(2)每天按時吃早餐;(3)正餐之外不吃零食;(4)保持合於自己身高的體重;(5)從不吸煙;(6)不酗酒;(7)經常運動。
http://www.sdau.e.cn/zsxx/xl/comm/Untitled-7.htm
健康新定義
80年代中期,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所作出了新的定義:「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 mental 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即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從前人們對於健康的理解,僅僅是指身體的無病狀態,只要身體(肉體,包括組織、器官、細胞)沒有疾病就稱為健康。後來人們逐漸發現,很多疾病的發生不單純是身體本身的因素,而是與社會的、心理的、情緒的變化等多種因素有關。健康新定義正是基於人類對自身的認識不斷變化的結果,也標志著醫學模式從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社會-心理-生物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同時,也使健康的概念不再僅僅限於生物學領域,而是與社會、心理、精神、環境等諸多因素聯系在一起。
對健康概念的重新定義和醫學模式的轉變,提醒醫生,人是社會的人,在診斷、治療疾病的時候,不僅要考慮到身體的情況,還要考慮到社會、心理、精神、情緒等等因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同時也引起了醫學研究和衛生保健思維方式的變革,是現代醫學進入一個新時期的重要標志。
http://www.genmin.net/cofh.html
3、中年人保健有哪些要領?
擴大愛好和興趣復,陶冶情操。一些中年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終日伏案,辛勤工作,因活動少,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因此,八小時之外,應培養起各種興趣和愛好,如下棋、散步、養花、釣魚,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體質增強了,工作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祛除心理壓抑,戒掉不良嗜好。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各種困難、坎坷和挫折隨時在考驗著人們,對於中年人來說更不例外。由此產生的壓抑感,最好的辦法是化憂愁為樂觀,力爭在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以求得勝利的歡樂而將痛苦沖淡。俗話制說:「心胸豁達則百病除。」此外,中年人應摒除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等,以免身受其害。
熱情社交、誠摯交友,中年人往往埋頭工作,天長日久,孤獨之感便會產生,煩惱、苦悶等不良心態便會找上來。甚至易患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百。為此,在工作之餘,人們應主動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來往,取長補短。這樣,既能調劑精神得到歡樂,又對健康大有裨益。
做感情的主人,做生活的強者。人過「不惑之年」,應學會用理智駕馭情感,遇事「三思而後行」。達到頭腦冷靜,審時度勢,力爭妥善解決問題。「度生活從中年開始」,讓我們身體力行,深刻理解其中的哲理吧。
4、四季養生的要點??
【四季養生的要點】
人體四季如何養生?中醫觀點是天人合一,如《內經》上說,人體要順天時,即順五運六氣的變化,其秘決關鍵是順應四時陰陽之氣的變化,人體才能長久地保持健康;因此,人體養生一定要注意從春季開始。【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最為活躍的時期,常言道「百草回生,百病易發」,特別要注意起居勞作、精神調攝,關鍵是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萌生的特點,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氣血也能像春天的氣候那樣舒展暢達、生機勃發。春天氣溫適中,濕度也適合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故有春困,能「春眠不覺曉」。在春季,起居宜早睡早起,保持每天有充足睡眠;午飯半小時後應適當小憩,一般以半小時或四十分鍾為宜;房間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堅持鍛煉身體,根據自己年齡、體質,選擇慢跑、散步、保健操等適當的鍛煉項目。春季養生秘決在注意保持體內的陽氣。中醫認為,養陽重在養肝。春季保肝十分重要,飲食做到均衡,多吃新鮮蔬菜,少吃酸、辣及油炸、烤、煎食品,勤喝水、少飲酒。平時調理好情緒,每天保持有個好心情。春季飲食,要點是以平補為原則。早春仍有冬日余寒,要順應春升之氣,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韭菜、大蒜、洋蔥、魔芋、大頭菜、香菜、生薑、蔥等。晚春暴熱襲人,易引起體內郁熱而生肝火,致體內津液外泄,可適當配些清解里熱、滋養肝臟、潤肝明目的食物,如蕎麥、薺菜、菠菜、芹菜、萵筍、茄子、黃瓜、蘑菇等。在春季上市的新鮮水果,大多味酸,因不宜春日多食。若需解里熱,以吃甘涼的香蕉、生梨、甘蔗或乾果柿餅之類為好。【夏季】暑氣傷身 適度運動食清淡 重在清心夏季應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慾的飲食為主,具有清熱去暑功效的食物有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西瓜、西紅柿等。夏季西瓜、西紅柿多食,可生津止渴。老人應少吃油膩食物,體弱者應避免食用冷飲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礙。中醫認為,通過飲食調配,既可補充人體因大量出汗而導致的營養損失,又能有效避免腸道疾病的發生,同時還益於調節體溫、消除疲勞。夏季睡眠養生,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規律。《黃帝內經》中說:「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意指夏季要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晚些入睡,以順應陰氣的不足。夏季多陽光,但不要厭惡日長天熱,仍要適當運動。【秋季】舊病易發,調和陰陽宜養津,重在潤肺秋天從立秋開始,歷經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諸節氣,其中的秋分為季節氣候的轉變環節。秋季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立秋至處暑,天氣以濕氣並重為特點,故有「秋老虎」之說。白露過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容易傷風感冒,許多舊病也易復發,故被稱為「多事之秋」。秋分之後,由於雨水漸少,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氣候。此季容易耗損津液,發生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泥鰍、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葯、梨、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秋季養生應注重一個「和」字,包括對精神意志、飲食起居等方面進行的調攝。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與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因此秋季養生應注重一個「和」字,包括對精神意志、飲食起居等方面進行的調攝。此外,秋季要注意順應氣候變化,適時增減衣服。中醫醫書記載,「蓋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建議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扁豆粥健脾和中,生薑粥禦寒止嘔,胡桃粥潤肺防燥,菊花粥明目養神,山楂粥化痰消食,山葯粥健脾固腸,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冬季】寒氣襲人 斂陰護陽活氣血 重在補腎從立冬開始,經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是冬季。冬季 「寒」, 寒氣襲人,是氣候變化的特點。人體新陳代謝變緩,雖說可以保存體力,但也降低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有關統計數據表明,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死亡率,都以冬季為最高,此季也是心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段。中醫認為,「冬者,天地閉藏」,即是說冬季萬物閉藏,自然界陰盛陽衰,各種動植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因此,冬季養生應注重斂陰護陽:盡量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使意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堅持適當鍛煉,但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鍛煉後要及時擦乾汗液;注意背部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極易通過人體背部侵入而引發疾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其應注意避寒就暖。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進補要順應自然,注意養陽。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冬季要多吃溫、熱性質的食物,提高機體的耐寒力。狗肉、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補佳品,此外每天晨起服人參酒一小杯,可防風、禦寒、活血。將牛肉切小塊,加黃酒、蔥、姜用砂鍋燉爛,食肉喝湯,可益氣止渴、滋養脾胃。
5、冬季保健的要點有哪些?
冬季,自然界陽衰陰盛,草木凋零,冰封雪飄,寒氣襲人,易損人體陽氣。所以冬季養生要順應陽氣潛藏,斂陰護陽,從而預防疾病的發生。
1、宜早睡晚起。冬季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人們早睡晚起,可使意志安靜,自身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
2、背部宜暖。冬季要注意背部的保暖。因為背為陽中之陽,風寒之邪極易通過人的背部侵入人體,發生疾病。老人、小孩及體弱者冬日宜穿背心,睡時也要保暖背部,避免寒邪的侵襲,陽氣的損傷。
3、宜避寒就溫。冬日氣候寒冷,人們尤須避寒就暖,氣候驟寒或寒潮過境時,最好不要外出;如要外出,應戴好帽子,穿上保暖衣服和鞋襪。另外,老人、冠心病患者及體弱者宜居住溫室。
4、慎洗澡。洗澡能清潔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對健康十分有益。但冬季氣候寒冷,稍有不慎,易發生傷風感冒,並誘發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因此每周洗一次澡為宜,而老年人及患有心臟疾病的人則稍長一些為宜。
5、宜洗足。古代養生秘訣主張「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腳是人體之根,與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聯系。冬季臨睡前用40℃—45℃的熱水洗足(雙腳浸泡10~15分鍾),對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此外,還有益於延緩大腦衰老。
6、冬寒防病變。冬至節之前是陰寒最嚴重的階段,重病患者往往會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重病患者可在「立冬」前後,有針對性地服用一些滋補強體葯,如紅棗、桂圓、板栗、核桃仁、芝麻、山葯、黃芪、人參等,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6、健康體質的定義,詳細~~
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健康體質所下的正式定義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較好"。
健康的十條標准水平:
1、有充沛的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疲勞。
2、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3、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大事小事都樂於做,不挑剔。
4、應變力強,能適應外界環境的各種變化。
5、能夠抵抗一般性感冒和傳染病。
6、體重得當,身材均勻;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
7、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瞼不易發炎。
8、牙齒清潔、無「蟲牙」(齲齒),齒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10、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其它標志:食慾良好,出力後無過度疲勞,休息後能很好、很快地恢復。
給自己的"體質"打分:
(1)閉眼單腳站立: 1分鍾以上得10分;40秒以上得8分;30秒以上得5分;15秒以上得3分;5秒以上得1分。
(2)爬樓: (選爬5層高的樓房連續3趟,以1秒一階的速度進行)沒有任何累的感覺得10分;略微腿酸呼吸變化不大得8分;明顯心跳加快呼吸變化得5分;途中有明顯走不動的感覺得3分;途中有明顯的間斷休息得1分。
(3)每周鍛煉的次數: 有兩次1小時的活動得10分; 有一次1小時的活動得8分;累記1小時的活動得5分;有不到1小時的活動得3分;只有簡單動一動的得1分。
(4)近期的精力:(自我感覺) 不錯得10分;還可以得8分;一般得5分; 不太好得3分;不行了得1分。
(5)慢跑: 持續半小時得10分;20至25分鍾得8分; 15至20分鍾得5分;10至15分鍾得3分;10分鍾以下得1分。
如果你得到45分以上,你的體質很不錯;你得到40分到44分,你的體質較好;如果你的得分高於35分,你的體質一般;低於34分之下,你的體質屬於較差;如果你的得分不足20分的話,你的身體體質問題就太大了。
以上健康標准,很具有現實性
7、中年人保健有什麼要領?
擴大愛好和興趣,陶冶情操。一些中年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終日伏案,辛勤工作,因活動少,各種疾病會乘虛而入。因此,八小時之外,應培養起各種興趣和愛好,如下棋、散百步、養花、釣魚,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等。體質增強了,工作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祛除心理壓抑,戒掉不良嗜好。人生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各種困難、坎坷和挫折隨時在考驗著人們,對於中年人來說更不例外。由此產生的壓抑感,最好的辦法是化憂愁為樂觀,力爭在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以求得勝利度的歡樂而將痛苦沖淡。俗話說:「心胸豁達則百病除。」此外,中年人應摒除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煙、酗酒等,以免身受其害。
熱情社交、誠摯交友,中年人往往埋頭工作,天長日久,孤獨之感便會產生,煩回惱、苦悶等不良心態便會找上來。甚至易患不同程度的抑鬱症。為此,在工作之餘,人們應主動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來往,取長補短。這樣,既能調劑精神得到歡樂,又對健康大有裨益。
做感情的主人,做生活的強者。人過「不惑之年」,應學會用理智駕馭情感,遇事「三思而後行」。達到答頭腦冷靜,審時度勢,力爭妥善解決問題。「生活從四十歲開始」,讓我們身體力行,深刻理解其中的哲理吧。
8、如何保持健康體質?
9、背部保健的要點有哪些?
背部的運動、按摩保健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調節血壓,增強心肌活動的能力,促進消化機能等,有助於防病治病。
背部宜常暖
背部保暖方法有三:衣服護背
平時穿衣服注意保暖,隨時加減,以護其背。
曬背取暖
避風曬背,能暖背通陽,增進健康。
慎避風寒
因為背為五臟俞穴所會,尤其是天熱汗出腠開時,若被風吹,則風寒之邪易於內侵,引起疾病。夏日汗出後不可背向電扇,以免風寒之邪傷人。
背宜常捶摩
保護背部對身體健康很重要,而且還提出了捶背、搓背、捏脊等活動背部的保健方法。
捶背
捶背又分自我錘打和他人捶打。本法可以舒經活血,振奮陽氣,強心益腎,增強人體生命活力。
搓背
搓背也分自我搓和他人搓。自搓方法,可在洗浴時進行。以濕毛巾搭於背後,雙手扯緊毛巾兩端,用力搓背,直至背部發熱為止。他人搓法:取俯卧位,裸背。請他人以手掌沿脊柱上下按搓,至發熱為止。注意用力不宜過猛,以免搓傷皮膚。搓背法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悶、腹脹之功效。
捏脊
取俯卧位,裸背。請他人用雙手(拇指與食指合作)將脊柱中間的皮膚捏拿起來,自大椎開始,自上而下,連續捻動,直至骶部。可連續捏拿3次。此法對成人、小兒皆宜,可調和臟腑、疏通氣血、健脾和胃,對調整血壓也有一定作用。注意用力不宜過大、過猛,速度不宜太快,動作要協調。
10、什麼是健康體質?
所謂健康體質,應該包括這四個素質。它們雖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各有側重,但卻是體能、體質水平的綜合反應,是我們健康體質的基礎。
1力量素質
表示人體肌肉與骨骼、關節的做功能力。
如果人的力量素質下降,首先是肌肉開始萎縮,肌肉含量降低。肌肉是人體運動和安靜狀態下消耗能量的一個重要器官。肌肉含量下降,意味著代謝功能開始下降,一系列的代謝性疾病就會接踵而來。還有一點,肌肉下降不光是四肢、軀乾的骨骼肌下降,內臟的平滑肌、心臟的心肌質量也會同時下降,心臟的功能、內臟的功能降低。為什麼經常不運動的人稍微運動一下就會氣喘吁吁、心跳加速,現在該明白原因了吧?另外,代謝功能的下降,意味著脂肪容易在體內堆積,這時肥胖、厚血等問題也會一一出現。更要命的是,「不想運動——力量下降——肌肉減少、脂肪增加——力量進一步下降——更不想運動」,就會形成惡性循環,體質下降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2速度素質
速度表現出人體肌肉和骨骼、關節的做功能力,以及生理機能整體的快速協同能力。
速度能力下降,首先表現為運動系統的能力下降,比如關節活動性下降、肌肉力量不足、肌肉的彈性下降等。而這些組織的功能下降,將引出一系列的健康問題。速度能力下降同時引起神經系統的功能下降:肌肉要運動,首先得大腦發出一個信號,然後肌肉按信號執行動作。速度下降說明神經系統信號的傳遞速度變慢,不能及時將信號傳遞到目標部位,另外說明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減慢。這時,人的神經系統就開始出現衰退,大腦功能開始下降,人的平衡能力、反應能力等素質接著就下降,然後神經系統的健康就會出問題,比如帕金森症、老年痴獃等。
3耐力素質
指的是人體肌肉與骨骼、關節的做功能力與整體機能的耐久力。
耐力下降,最為明顯的表現就是「累」:還沒有干什麼活,就「累得不行」,老犯困。耐力是人體各個系統保持持久工作的能力表現,如果其下降,人體就不能保持良好的狀態,只能將活動強度降低。另外,耐力還是心血管系統工作能力的體現,耐力好的人,他們的心血管系統肯定優秀,就算心臟有異常,也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保證工作的順利完成。耐力下降,預示著心臟功能的下降,而心臟功能的下降將會是體質健康的全面下降:要知道目前每四個死亡的人中就有一個是心血管病患者!
4「柔韌、靈敏」素質
是人體機能的高級、綜合能力表現。
它們一般不會單獨出現問題,往往是伴隨著其他素質的下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