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開一家民辦養老院?需要什麼硬體設施?需要多少投資
那要看你要什麼規模的養老院了,政府是會補貼的,但基本的錢需要近百萬元吧,除了房子,象樣點的總要上千萬元。
一、申辦民辦養老院手續:
(一)申辦人向擬辦機構所在地的縣級民政部門提交籌辦申請書,可行性報告和申辦人有效身份證件。
(二)申辦人經民政部門審核同意後可開始籌建民辦養老院。
(三)經同意籌辦的民辦養老院具備開業條件時,向批准機關申請領取《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
二、享受優惠政策:
(一)免繳市政公用設施配套費、施工管理費、防空地下室易地費、牆體革新費、學校校舍修建附加費、散裝水泥專項基金等有關收費。
(二)免繳城市煤氣和供水的增容費。
(三)用水、電、煤氣,按照居民生活或行政事業的分類價格擇低執行。
(四)福利性、非營利性的民辦養老院,暫免徵企業所得稅,以及民辦養老院自用房產、土地、車船的房地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
2、什麼叫民辦非企業單位、事業單位?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個新概念。它是於1996年中央和國務院領導針對以往的民辦事業單位這一概念所作出的修正。即:事業單位是國家舉辦的,而民間不應再稱事業單位。
1998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將民辦非企業單位界定為: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可以說,民辦非企業單位分布在社會各行各業中,每個領域都會產生和存在民辦非企業。但其主流分布在以下行事業中:
(一)教育事業,如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學校、學院、大學,民辦專修(進修)學院或學校,民辦培訓(補習)學校或中心等;
(二)衛生事業,如民辦門診部(所)、醫院、民辦康復、保健、衛生、療養院(所)等;
(三)文化事業,如民辦藝術表演團體、文化館(活動中心)、圖書館(室)、博物館(院)、美術館、畫院、名人紀念館、收藏館、藝術研究院(所)等;
(四)科技事業,如民辦科學研究院(所、中心),民辦科技傳播或普及中心、科技服務中心、技術評估所(中心)等;
(五)體育事業,如民辦體育俱樂部,民辦體育場、館、院、社、學校等;
(六)勞動事業,如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或中心,民辦職業介紹所等;
(七)民政事業,如民辦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民辦婚姻介紹所,民辦社區服務中心(站)等;
(八)社會中介服務業,如民辦評估咨詢服務中心(所),民辦信息咨詢調查中心(所),民辦人才交流中心等;
(九)法律服務業;
(十)其他。
(2)民辦保健所擴展資料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暫行辦法》
第二條 民辦非企業單位根據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的不同方式分為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民辦非企業單位(合夥)和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三種。
個人出資且擔任民辦非企業單位負責人的,可申請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個體)登記;
兩人或兩人以上合夥舉辦的,可申請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合夥)登記;
兩人或兩人以上舉辦且具備法人條件的,可申請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
由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舉辦的或由上述組織與個人共同舉辦的,應當申請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
第三條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以下簡稱登記管理機關)審核登記的程序是受理、審查、核准、發證、公告。
(一)受理。申請登記的舉辦者所提交的文件、證件和填報的登記申請表齊全、有效後,方可受理。
(二)審查。審查提交的文件、證件和填報的登記申請表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並核實有關登記事項和條件。
(三)核准。經審查和核實後,作出准予登記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並及時通知申請登記的單位或個人。
(四)發證。對核准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分別頒發有關證書,並辦理領證簽字手續。
(五)公告。對核准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由登記管理機關發布公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民辦非企業單位
3、婦幼保健院(所) 是做什麼的?
婦幼保健所是進行婦女和兒童保健的,主要的業務有婦女病普查、兒童體檢等
4、民辦非企業所屬行業類別是什麼
根據1998年10月25日國務院公布實施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規定,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它的一個明顯特徵是:不是由政府或者政府部門舉辦的。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實際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特徵在於它的民間性、非營利性、社會性、獨立性和實體性。《勞動法》第二條對民辦非企業單位作為用人單位的主體
什麼是民辦非企業單位?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個新概念。它是於1996年中央和國務院領導針對以往的民辦事業單位這一概念所作出的修正。即:事業單位是國家舉辦的,而民間不應再稱事業單位。
1998年10月,國務院頒布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將民辦非企業單位界定為: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民辦非企業單位主要分布在哪些領域?
可以說,民辦非企業單位分布在社會各行各業中,每個領域都會產生和存在民辦非企業。但其主流分布在以下行事業中:
(一)教育事業,如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學校、學院、大學,民辦專修(進修)學院或學校,民辦培訓(補習)學校或中心等;
(二)衛生事業,如民辦門診部(所)、醫院、民辦康復、保健、衛生、療養院(所)等;
(三)文化事業,如民辦藝術表演團體、文化館(活動中心)、圖書館(室)、博物館(院)、美術館、畫院、名人紀念館、收藏館、藝術研究院(所)等;
(四)科技事業,如民辦科學研究院(所、中心),民辦科技傳播或普及中心、科技服務中心、技術評估所(中心)等;
(五)體育事業,如民辦體育俱樂部,民辦體育場、館、院、社、學校等;
(六)勞動事業,如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或中心,民辦職業介紹所等;
(七)民政事業,如民辦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民辦婚姻介紹所,民辦社區服務中心(站)等;
(八)社會中介服務業,如民辦評估咨詢服務中心(所),民辦信息咨詢調查中心(所),民辦人才交流中心等;
(九)法律服務業;
(4)民辦保健所擴展資料:
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如各類民辦學校、醫院、文藝團體、科研院所、體育場館、職業培訓中心、福利院、人才交流中心等。
申請條件
(1)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2)有規范的名稱、必要的組織機構;
(3)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
(4)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合法財產;
(5)有必要的場所。
許可程序
(1)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向本級民政部門提出申請;
(2)民政部門現場勘察、核查、做出決定;
(3)民政部門向符和法定條件的申請人發放《登記證書》,並在一定時間內進行新聞公告。
許可期限
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十個工作日內做出決定;決定後十個工作日內向申請人頒發《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提交材料
(1)登記申請書;
(2)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或許可證;
(3)場地使用權證明;
(4)驗資報告;
(5)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6)章程草案,其中內容包括名稱、住所,宗旨和業務范圍,組織管理制度,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產生、罷免程序,資產管理和使用原則,章程的修改程序,終止程序和終止後資產的處理,需要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5、公立衛生所和私立衛生所的區別
衛生站: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站;衛生室:學校、企業內部的醫療保健;衛生所:農村醫療衛生;
6、地方政府對民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扶持政策有哪些
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的配套政策
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積極完善有關配套政策,支持發展社區衛生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的經費實行國家、集體和個人合理分擔。教育、引導居民樹立正確的健康消費意識,增加健康投入。
發展計劃部門要將社區衛生服務納入區域衛生規劃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合理布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財政和衛生行政部門要調整衛生經費的支出結構,按社區衛生服務人口安排社區預防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所需工作經費。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基礎上,適當安排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信息系統及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備更新等方面的啟動經費和人才培養、健康教育經費。按國家規定安排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離退休人員費用和衛生人員的醫療保險費。研究制定有利於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的財政經濟政策。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把符合要求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作為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把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有關規定的社區衛生服務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參保人員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大中型醫院就診時可實行不同的醫葯費用自付比例,引導參保人員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診治一般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促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與上級醫療機構之間形成有效的雙向轉診機制。
物價部門要建立和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的價格體系。要規范社區衛生服務項目的名稱、服務內容,合理制定社區衛生服務收費標准,促進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
民政部門要將社區衛生服務作為指導各地進行社區建設和開展社區服務工作的重要內容,把支持開展社區衛生服務作為考核和表彰模範街道、居委會和社區服務中心(站)的條件。要幫助城市優撫對象解決在參與和享受社區衛生服務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給予政策和經濟上的扶持。
人事行政部門要支持和指導衛生行政部門加強社區衛生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隊伍建設。要及早研究建立全科醫師資格標准,制定在職人員培訓規劃、計劃,完善繼續教育規章制度,形成育人、選人、用人一體化機制,吸引優秀衛生技術人才在社區工作。
教育行政部門要支持和指導衛生行政部門建立以畢業後醫學教育為核心的全科醫學教育體系。當前,重點是培訓在職人員,培養技術骨幹,加強全科醫學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與培訓;要逐步開展全科醫師繼續教育;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管理人員隊伍的培訓,滿足不斷發展的社區衛生服務需要。
建設行政部門在新建或改建城市居民居住區時,要把社區衛生服務設施納入建設規劃。
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在制定與落實人口計劃、推行優質服務時,要積極支持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應當根據基層計劃生育工作的需要、居民的需求和自身條件,開展計劃生育與生殖保健宣傳教育和適宜的技術服務。
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抓住機遇、大膽探索、勇於實踐,促進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健康地向前發展。
此外,想要了解更多地方政策的重要政策,經濟帶網是不錯的選擇,不妨去認識一下
7、民辦研究所如何申辦
申辦研究所需要提供一下資料:
(1)成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宗旨和業務范圍;
(3)活動地域及活動方式。
(4)開辦資金和活動經費的來源渠道。
(5)承認我會章程,要求我會擔任業務主管單位。
(6)舉辦單位名稱或舉辦人姓名。
還有以下資料:
1、申報研究所的名稱。
2、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其擬定名稱的文件。
3、住所產權證明或一年以上的使用權證明(研究院和研究中心應有100平方米,研究所應有50平方米)。
4、有驗資資格機構出具的注冊資金證明(6個月內有效)。
5、舉辦單位和舉辦人的基本情況,包括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姓名、性別、民族、年齡、目前人事關系所在單位、身份證復印件。
6、擬任法定代表人(年齡不能超過65周歲)和主要負責人(年齡不能超過65周歲,研究院和研究中心主要負責人應具有相關學科領域正高級職稱,研究所主要負責人應具有相關學科領域高級職稱)的簡歷,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年齡、政治面目、目前人事關系所在單位、專業技術資格證明、在學科領域中具有權威性和代表性的證明材料、身份證復印件、固定住所和聯系方式。
8、民辦機構是什麼?
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力量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像教育事業中的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學校、學院、大學;衛生事業中的民辦門診部(所)、醫院、民辦康復、保健、衛生、療養院(所)等。
這樣可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