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數據告訴你,為什麼國人迫切需要養生保健,沒有健康身體,何談幸福生活?
國家數據報道,中國高血壓人口1.6億到1.7億,咱們10億人,幾乎六個就有一個。高血脂1億,糖尿病已超重肥胖7000萬到2億,血脂異常的1.6億,脂肪肝患者1.2億。從2007年到2018年,每年慢性病病例增長是兩倍,心腦血管惡性腫瘤增長一倍,肥胖人口達到3.25億,咱們10億人,三個就有一個是肥胖。未來20年將會繼續增長一倍,腰圍增長一英寸,血管就會增長四英里,患癌風險高出八倍。
美國保健事務雜志報道,中國人腰圍的素質已經達到世界之最了。中國個人醫療大數據分析,現在1/3的病人死於葯物不良,普通病人誤診率高達27%,重大疾病誤診率高達40%。美國研究證實,高度發達的現代醫療體系與人的健康沒有太大關系。英國研究證實,85%的葯物無效,對病人最好的措施盡量減少醫療干預。教育部2013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報告指出,小學生近視率32.5%,初中59.4%,高中高達77.3%,大學生當然更高了,達到80%。
現在樓堂館所建的少了,酒店高消費少了,但是醫院越建越多,越建越大。
其實這些數據啊,咱們都不用去看,你只需要看看你身邊的人,他們的健康狀態,精神面貌,就一目瞭然了。如果你再有機會到醫院走走、看看、排排隊,醫院熱鬧的程度不亞於集市。其實集市已經遠遠比不上醫院熱鬧的程度了。
網上購物的興起,大家逛集市動手動腳的能力越來越差了,反而往醫院跑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了,醫院成為潛在的消費人群。總之,千言萬語一句話,中國人的健康出了嚴重的問題。
你們看一看?街上走的,大肚子的有多少?你們說說。還有上班的,尤其是30歲以上,你問他們不適症狀有多少?頭痛、渾身沒勁乏力、沒有精神、失眠健忘等等亞健康的狀態有多少?
咱就說這個大肚子吧,我這個小區,我只要出去,不說女的,就說男的,有幾個不是大肚子?中國男人我感覺有一半成年人都有大肚子,剩下的也有一半都是小肚子。小肚子只是沒有大肚子大,也是有肚子。
還有這些人當中,有多少個喜笑顏開的,基本都是愁眉苦臉,若有所思,充滿憤恨,神情呆滯,我幾乎看不到有瀟灑自在的成年人。干體力活的還有,上班坐辦公室的,基本的沒有。還有就是跑業務的,嘻嘻哈哈的有,其他的都沒有。
人一旦愁眉不展,挺個大肚子。這都是得大病的先兆。現在無論從國人的身體素質,從國人的體型,從國人的神態來看,都出了嚴重的問題。尤其是在大城市,你看看有幾個步履矯健,足下生風,有幾個歡快跳躍呢?有幾個喜笑顏開的?有幾個身輕如燕?很少很少了。
尤其男人過了25歲步入社會之後,競爭壓力大,在辦公室一坐不動,他不動怎麼會身手敏捷?肚子一大,問題就都來了。
這個不是我說的,是很多很多健康專家、醫療大夫都這樣說,人不能大肚子。還有女性同志們,你看看現在很多女同志,臉色菜色、灰色死人白、青黑色,滿臉愁雲,枯槁之相,哪有點生機?
頭發如枯草,身體走路打晃,身形如枯枝,要麼就是身形不正,渾身僵硬,自己肚裡有多大火一樣,簡直像一頭困獸。一個個最後都變成怨婦,跟老公吵,跟孩子吵,跟領導吵,要不就哭哭啼啼,要不就是神經發作,要不就是精神緊張,神經功能症。
這太多太多了,都是普遍現象,要不怎麼說,現在女的20一朵花30豆腐渣,現在不是30豆腐渣,25就豆腐渣了。而且現在產後病越來越多。胎前產後,這女的一生孩子就把自己身體糟蹋得不要不要的。
還有現在男人女人大把大把的掉頭發,很快的頭發都掉光了,男人禿頂現象非常嚴重。雖然說聰明的腦袋不長毛,這個絕對是一句搪塞之話。 人身體氣血健旺充沛,人頭發就好。反之,被壓抑住了頂不到頭上,頭發就掉。
還有就是身體差了,心情也不好,心情跟著更差,導致抑鬱。焦慮緊張壓抑,茫然漠然,這些接二連三都來了。20歲你還說沒啥感覺,再過五年,社會壓力對你的折磨,家庭關系對你折磨,配偶對你的折磨,以後孩子對你的折磨和焦慮,無形當中這些東西一點一滴地就把你急死了。
表現在哪?就直接表現在你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上。你再看看寫字樓上那些白領,有幾個沒有眼袋,沒有黑眼圈,不露出疲憊之色?有幾個不焦慮、不失眠不健忘?尤其是搞
IT 的,三年足可以摧毀一個 IT
精英。人們羨慕高工資,這一流人才都是年輕人。工作到幾點?都工作到十點,每天都要轉。人不是機器,機器還得加油呢,這人沒黑夜沒白天在那轉,誰受得了?最後都會表現在你的身體狀況出現嚴重的問題。
還有現在小孩更是了,小孩出生就有病,胎里病又叫基因病,為啥?哪來的?
爹媽給的,爹媽種就不好,懷的孩子好不了。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由於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帶孩子,孩子又從小沒有正確的運動教育,良好的飲食經驗,這導致孩子長得要不像豆芽菜一樣,要不成肥胖兒,要不成多動症,要不成自閉症。現在導致學校不敢讓孩子跑。為什麼呀?一跑死了?這個知道吧?所以說以後不能讓孩子跑了,跑死了怎麼辦?
現在孩子課業負擔極重,各種培訓班輔導班導致孩子沒有運動的時間,再加上一些電子游戲,還有居住環境,孩子有像咱們小時候到處玩耍的機會嗎?說白了就是現在國人被關在一個非自然的社會環境當中,他們失去了活躍。健康被困在了一個椅子上,被困在了辦公室,被困在了狹長狹窄的地方,又由於競爭壓力過重,家庭壓力過重,環境更加惡劣,生活節奏更加快,導致違反了作為人自然生長的特點,於是,疾病就爆發了,井噴。所以,現在的人,越來越不健康、不正常。人被關在社會的大籠子里,不可能健康。這是國人的現狀。
2、身體保健
秋乏易使人精神不振,還是應設法消除。解除秋乏的方法有很多。
下面,是時報記者為您搜羅的秋日養生18法,空閑時,不妨做一下,有可能會收到意相不到的效果喲。
1.節食慾。秋季切忌暴飲暴食,同時也要少吃辛辣燒烤類食物。
2.忌怒氣。少發脾氣可以有效地解秋乏。
3.常梳發。經常梳理頭發可以擴張皮下毛細血管,促進新陳代謝,保持頭腦清醒,並且消除疲勞。
4.多擦面。用雙手或干毛巾揉搓面部,使面部紅潤。
5.舌舔齶。用舌頭舔牙齒上齶,可以起到提神、補氣、養心的作用。
6.齒數嗑。牙齒多活動,相互嗑一嗑,保持牙齒健康,有助於消除疲勞。
7.呼濁氣。應多走出戶外呼吸新鮮空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良好的呼吸系統機能。
8.咽唾液。咽唾液可促消化、開胸理氣、增加內臟氣管功能,延年益壽。
9.目運轉。經常走出戶外,眺望遠方,結合眼保健操揉搓眼睛可以醒腦解乏。
10.耳常彈。用手多揉搓耳朵,或多聽聽音樂激活聽覺神經,有助於減輕疲勞。
11.脊背暖。秋季早晚溫差大應及時地增減衣物,防止感冒,保護五臟六腑。
12.胸宜護。保持體溫,可以增強免疫力。
13.腹自揉。用手掌按摩腹部,適當揉搓,可以助消化、消除淤積、益氣強身。
14.穀道拖。收縮、上提肛門,可以提神補氣。
15.肢節搖。甩甩手,踢踢腿,增強活力,消除疲勞。
16.足心搓。每天洗腳按摩腳心,可以消濁通絡,解除疲勞起到吐故納新的效果。
17.便禁言。大小便時閉口握雙手,可以益智補氣。
18.凈體膚。秋天乾燥應多用手揉搓身體,可以使人精神煥發、延年益壽,解乏消疲勞。
3、怎樣做好身體保健
中醫養生知識
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資料表明,人類的健康與否,壽命長短,取決於五種因素,其中生活習慣因素佔60%,遺傳因素佔15%,醫療因素佔8%,氣候因素佔7%,環境因素佔10%,可見健康狀況與壽命長短,60%取決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要健康長壽,就應自覺提高養生意識,懂得養生保健的知識和方法,採取科學的生活方式,做自身健康的主宰者!
一、什麼叫養生?
所謂養生,實際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養生的兩個要點:
1、養正性:所謂養正性,就是要人們實行正常的、有規律的思維活動和生活方式,也就是說要保養正氣。
2、順自然:就是要求人們養生不僅要順從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而且還要隨時適應周圍外界環境。
二、中醫養生學包括那些內容?
1、順應自然:
就是順從四時氣候的變化,適應周圍外界環境,使人體與自然環境協調,這是養生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2、調攝精神:
「喜、怒、憂、思、悲、恐、驚」,稱為七情。
既要保持思想活動的健康,又要防止內在精神刺激因素的產生。總之要培養樂觀的情緒、坦盪的胸懷。
3、保養正氣:
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
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三、順應自然養生法
「順四時,益壽年」
四、調神養生有哪些內容?
1.安心養神:
「難得糊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安心處世,光明磊落,樂觀開朗,隨遇而安,乃是安心養神的靈丹妙方。
2.四時調神:遵照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特點,採用不同方式,使精神情志隨之而活潑向上(春)、暢達愉快(夏)、恬靜收斂(秋)、藏而不泄(冬)。有利於人體陰陽協調,氣血平和。
3.以心治神:
要隨時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獨自苦思冥想,憂愁傷悲或憤憤不平。
4.情感節制:
善於節制情感,是精神修養高雅的體現。適當控制自己情緒,是保證健康的措施之一。
5.精神寄託:
人到垂暮之年,總會有一種失落感,只要人老心不老,對工作和事業充滿信心,就不會覺得老態已至。老年人只要在精神上有所寄託、有所追求的話,仍然會老當益壯地發揮自己的余熱,安度晚年。
人與自然和諧則身體健康,自然環境變化,生態失衡,則會導致人類疾病。臨證之時,不能只就病看病,還要觀天察地、審人事民風。不同時期,不同的社會環境,疾病發病就有不同的特點。中醫學發展的歷史就證明了這一點。當今,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人事民風與古代有了很大的差異,強調要從中醫學角度與時俱進地、辯證地分析總結心腦系疾病發病學新規律,審證求因,並因人、因時、因地論治。
今日之「天」,已非古時之「天」。工業文明的飛速發展,亦帶來嚴重的大氣污染,由此產生的溫室效應影響了正常的大氣環流,加上過度的森林採伐,造成氣候異常,自然災害較頻繁。從中醫理論而言,清陽為天,但如今濁熱壅滯,蒼天之氣不清不凈,加之賊風數起,故肺氣先病,失其清肅,久而不解則痰濁壅肺之病日增。
察今日之「地」,亦非古時之「地」。在城市,高樓林立,廠房棋布,工業廢水污染江河。人們所住所行皆為鋼筋、水泥、磁磚等含有一定的放射污染的金石之物,所食所衣皆不離化工原料。在鄉村,森林採伐過度,土壤板化,水土流失。從五行而言,火、金、土獨旺,而水木不足,清秀不濟,濁滯有餘。
人處天地之間,大地猶如生身慈母,滋養萬物,而今,金石與污濁滲溢,對自然環境有一定污染,在人而言,脾氣先失健運之機,氣機先滯,有不病痰濕乎?
審人事民風。從飲食上說,當今糧食多施化肥提高產量,化肥雖能充形,不能育精,只能助痰生瘀。且當今飲食之中多夾雜各種化學物質,擾亂脾胃沖和之氣,久則,氣機不和,多生痰濕之患。另外,現代一些化學合成西葯多損傷脾胃,非但傷正氣,且多使邪氣閉陷難出,與痰相結則更纏綿難解。
彩雲之南,乃民族聚居之地,其地民風淳樸,民性豪放,更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吸煙凶酒、恣食肥甘、辛辣厚味,脾胃運化不及,更為痰濕開源啟路。再者,當今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精神緊張,肝失蔬泄條達,肝氣郁結,氣機不暢,暗耗陰血,思慮過度,勞傷心脾,亦助痰生。綜觀三者,無不與痰濕關系密切。
論治現代心腦系疾病,首重一個「痰」字,認為臨床上心腦系疾病都與痰相關。
張景岳指出「此人之稟賦言,則先天強厚者多壽,先天薄弱者多夭。」(《景岳全書.傳忠錄.先天後天論》)。明確了人能否盡享天年,除與個人的德、智及個人衛生、飲食營養、良好的心理狀態、適當的勞作運動、生存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安寧祥和等諸多因素相關外,其所稟受的父母(先天)遺傳因素起著根本的作用。但景岳更強調後天的作用,正如他在《先天後天論》中所說:「後天培養者壽者更壽,後天斫削者夭者更夭」;「若以人之作用(後天)而言,則先天之強者不可恃,恃則並失其強矣;先天之弱者當知慎,慎則人能勝天矣。」
中年時期,臟腑經絡其盛已定,也是陽氣自半之時,人體正處於一個由盛而衰的過渡階段,在此階段, 大多日益困於酒、色、財、氣、功名之中,以致機體迅速地由盛而衰,出現諸多疾病和早衰之象。所以欲享天年,中年是個關鍵時期。應抓緊這個機遇,把握中年元氣尚未大失的生理特點,及時「修理」後天調養之不慎以及機體出現的陰陽失衡,再振根基,使臟腑經絡之盛況得以延續,衰弱之狀得以緩至,將一個健康的體魄帶入高壽之域,正如景岳所言「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然再振根基,尚余強半」(《中興論》)。
景岳亦據此指出,「可見天之大寶,只此一丸紅日;人之大寶,只此一息真陽」(《類經附翼.求正錄.大寶論》),「陽強則壽,陽衰則夭」,因此,匡復元氣,貴在保持真陰真陽的充盈和脾胃的健運,生活調攝在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起著重要作用,既要正視人的生理和社會需求,同時應當對這些需求有所節制,主張保持心情舒暢,調整情志;節制飲食,減輕體重;戒煙限酒,控制血糖;勞逸結合,適度鍛煉,是防治疾病的前提,
五、中國著名養生家
莊子:戰國時代哲學家,享年84歲,養生觀點有三點:
養生三戒
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享年73歲。著有《春秋》。
日常生活不要過極
葛洪:晉代醫學家。著有《抱朴子》、《肘後方》。
在《抱朴子·養生論》提出:「無久坐、無久行、無久視、無久聽。不飢勿強食,不渴勿強飲」等飲食起居養生法。並進一步指出養生應避六大障礙,即「一曰薄名利,二曰禁聲色,三曰廉貨財,四曰損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等,從思想行為和對待生活的態度方面提出了較客觀的勸解。
節欲養精
孫思邈:唐代醫學家,著名養生家,壽高102歲。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孫氏認為注重養生首先要調攝好自己的精神,主張「身無妄動,心無妄念」。由於情緒的劇烈波動能使人致病,故指出「思慮最傷神,喜怒傷和息」。
其次,提倡「運動調息法」,認為身體常處在適量的運動之中,能使氣血肢體條達和暢、精神內生。
在日常生活中,告誡人們要「節欲養精」。
樂觀養神
蘇東坡:宋代著名文學家,著有《蘇沈良方》、《問養生》、《養生說》等。
蘇氏一生身處逆境,當他被貶赴海南島後,仍樂觀地說「九死南荒吾不恨,快游奇絕冠平生」。
蘇氏這種胸懷坦盪、心襟開闊,對人生的積極態度是有利於身體健康的。另外在他的著述中主張多食蔬菜,倡導郊遊,並習練氣功以強健身體。
六、古代名人的養生法
1、南宋大詩人陸游,一生寫詩近萬首,而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竟活了85歲高齡,他的養生之法很值得人們借鑒。
食粥養生:食粥,能培養胃氣,滋生津液,又容易消化,實為養生之佳品。
洗腳養生:陸游的第二種養生方法就是睡前用熱水洗腳。
前人經驗認為:「春天洗腳,升陽固托;夏天洗腳,濕邪乃除;秋天洗腳,肺腑潤育;冬天洗腳,丹田暖和」。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腳與人體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日本人稱之為人體的「第二心臟」。臨睡前用熱水洗腳,能起到刺激穴位、舒經活絡、使之氣血通暢的作用。
掃地養生:陸游有一首掃地詩:「一帚常在旁,有暇即掃地,既省課堂奴,亦以平血氣。按摩與導引,雖善亦多事。不如掃地去,延年直差異。」
帝王之養生
2、清代高宗乾隆皇帝,名愛新覺羅·弘歷,享年89歲,是中國歷代封建皇帝的長壽冠軍。 (自秦至清共259個皇帝,平均壽命39.2歲)
他長壽的秘訣有:
十六字訣:
吐納肺腑:黎明即起,做深呼吸運動。
活動筋骨:多進行各種體育鍛煉,強身健骨。
適時進補:老年人根據需要適當吃滋補品。
十常四勿: 十常即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眼常運、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腳常伸、肛常提。四勿即食勿言、卧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帝師之養生
3、毛澤東很推崇他的老師除特立的養生方法,並將這些方法概括為:
基本吃素,飯後百步,遇事不怒,勞逸適度
4、馬寅初先生在他百歲大壽仍紅光滿面,他的長壽秘訣就是熱冷水浴和爬山兩項。尤其是熱冷水浴,四季不斷,數十年如一日。
這種先熱水,後冷水的洗澡法,有人稱之為「馬寅初的長壽洗澡法」。
名醫之養生
2、葉天士的抗老秘訣:
葉天士,清代醫學家,出身醫門世家。為造福子孫後代,他把自己嘔心瀝血積累了幾十年的「抗老秘訣」傳於世人。其「秘訣」為:
(1)守病機,重脾腎。認為老年病主要是因為脾胃虛弱和下元腎虛。因此,他主張老年病重在健脾、補腎。
(2)顧胃氣,忌燥膩。認為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老年人脾胃虛弱,切忌「油膩礙脾,剛燥損胃」。
(3)護正氣,慎攻下。根據老年人正氣虛弱的特點,認為「聖人以真氣不可泄,老年當遵守」,「高年不敢過清過消,保真為要」。要護正氣,保真元,以扶正固本,此為治療老年病之大法,不可輕易攻伐。
(4)參氣象,審體質。老年人適應能力弱,身體狀況易受天氣變化影響,防病治病須考慮季節和氣候的變化。
武術家之養生
4、「長江大俠」呂紫劍
呂紫劍1893年生於湖北宜昌的一個武術世家。有一身好武功,人稱「長江大俠」。不但壯舉不亞於津門大俠霍元甲和關東大俠杜心五,而且至今健在。
呂紫劍老人3歲習武,20年學藝,勤學苦練,繼承武當歷代宗師內功心法,自創「八卦混元養生功法」,使自己受益而且高壽。
呂老長壽秘訣之一就是「懂醫,通醫」,從文武兩路走上長壽之道,文即醫,武即功。
節制飲食是呂老長壽的又一經驗。他說:「早要吃得飽,午要吃得好,晚要吃得少。」
在呂老的長壽秘訣中,充足的睡眠也佔有重要地位。
八、養生二十宜
1、發宜常梳:
每日早晨梳發數十次,可以疏風散火,明目清腦。
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生髓,其華在發。
常梳發則可促進腎功能,使全身得益。
2、面宜多擦:
每晨洗臉後,用雙手搓擦面部七八次,可煥發精神。
早晚再用中、食指揉太陽穴、枕骨下風府穴、後頸部兩側風池穴各十餘次,對預防感冒有特效。
3、目宜常運:
經常旋轉活動眼球大有益。可先從左而上再至右而下,反復七八次;再從右而上至左下,如法運轉眼球,然後閉目少息再睜開,則視覺明朗。
4、耳宜常彈:
用兩掌分別緊壓左右耳門,以中指和食指相扣,彈擊後腦勺作咚咚聲,彈擊七八次後兩掌離開耳門一次,如此行三四遍後則聽覺靈敏,並有健腦之功。
5、舌宜舔齶:
舌尖平時宜有意無意地常添上齶,可促使津液的分泌。
中醫認為口津是舌上之水,人身之寶,又是一種消化酶,故要求津宜數咽,不得隨意吐掉。
6 、齒宜數叩:
叩齒就是上下牙叩咬作聲,每晨行三四十次,可健牙齦,齒堅無疾。
7、便宜禁口:
指大小便時應該閉嘴咬牙。
練武術及氣功之人很重視此法,它既屬內養功之一種,亦有固齒護齦的作用。
8、濁宜常呵:
「不潔之氣,甚於利刃」。
在空氣新鮮的環境中,進行吐故納新的深呼吸,對健康有利。
9、體宜常動:
「生命在於運動」。
不動則肌肉、組織、關節會發生「廢用性萎縮」現象。故人到中年應腰宜常伸、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搖。
10、肛宜常提:
常提肛對防治痔瘡有效。
方法是有意識的收縮、放鬆肛門括約肌,早晚各性三四十次。
11、身宜常浴:
常進行日光浴、水浴、空氣浴,可增強人體神經和心血管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亦可提高人體對氣溫變化的適應能力。
12、足宜常浴:
每晚臨睡前用熱水泡洗腳是健身要訣之一,有益於睡眠。
洗後若用手掌摩擦足心湧泉穴三四十次,則對老年人冬季保健更有意義。
13、精宜常固:
古諺雲:「毋勞汝形,毋搖汝精,乃可長生。」
性生活過度會導致腎虛,還會影響機體生理功能而促使早衰。故對性生活能節制者,多能長壽。
14、氣宜常養:
氣為人生四大患(酒、色、財、氣)之一。怒則氣上,恐則氣下,思則氣結,悲則氣消,驚則氣亂。
氣之中以怒氣為最凶。
故必須強加克制,不可放縱。
否則大怒傷肝,既能敗事,也會傷體。
15、心宜常寬:
指心胸開闊,精神舒暢,樂觀條達,隨遇而安。
16、神宜常凝:
指注意力要常凝聚不散。工作、學習要專心致志,八小時以外,應寄情於琴棋書畫、蟲鳥花草,這是凝神養生的妙法。
17、營養宜備:
指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糖類等營養素都須供應無缺,與機體消耗取得平衡,否則將不能維持人體健康。
18、飲食宜慎:
飲食必須注意衛生。要定時定量,不暴食,不偏食。煙宜謝絕,酒要少飲。
19、起居宜時:
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不戀床,不少寐。挑燈夜戰不提倡,白日「高枕」不足取。
20、勞逸宜均:
指「忙中有閑,閑中要忙」。人體各部位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要保持興奮與抑制、緊張與鬆弛的相對平衡,才能不影響健康。
八、食養歌
穀物菜畜養成寶,四性五味任君調。鹽醋防毒消炎好,韭菜補腎暖膝腰。
蘿卜化痰消脹好,芹菜能降血壓高。胡椒驅寒又除濕,蔥辣姜湯治感冒。
大蒜抑制腸炎發,綠豆解毒最為妙。香蕉通便解胃炎,健胃補脾食紅棗。
番茄補血美容顏,禽蛋益智要記牢。花生能降膽固醇,冬瓜消腫又利尿。
魚蝦能把乳汁補,動物肝臟營養高。生津安神數烏梅,潤肺烏發食核桃。
蜂蜜潤燥又益壽,葡萄悅色令年少。生梨飯後化痰好,蘋果消食營養高。
木耳抗癌素中葷,黃瓜減肥有成效。海帶含碘消淤結,香菇存酶腫瘤消。
胡椒除寒兼除濕,菜花常吃癌症少。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症獼猴桃。
紫茄祛風通脈絡,蓮藕除煩解酒妙。白菜利尿排毒素,蘑菇抑制癌細胞。
勸君不妨多食療,必定少擔葯包包。
九、體療歌
健康長壽三做到,葯療食療和體療。食療要比葯療強,體療更比食療好。
深吸氣,慢呼出,吐故納新醒頭腦。四肢動,徒手操,關節靈敏好手腳。
快步走,慢步跑,慢加耐力肺量高。清晨做做口腔操,潤喉潔口牙齒牢。
跳跳老年迪斯科,精神煥發又年少。太極拳,氣功操,疏通經絡百病消。
勤游泳,冷水澡,紅潤皮膚精神好。打乒乓,玩小球,活動手眼鍛煉腦。
爬樓梯,慢登高,舒筋健脾心肺好。前後仰,原地跳,活血化淤固腎腰。
祝君健康長壽
4、人體哪三大「特區」要保健?
人體好比一台復雜的機器,有些部位相百當重要。醫學家認為,人體有三大保健「特區」,即背部、腋部、肚臍。
中醫養生家指出,後背正中的脊柱是人體兩條最大經脈之一的督脈必經之地,脊柱兩旁的足太陽膀胱經與五臟六腑聯系密切。背部保健時,度有益於氣息運行,血脈流暢。現代醫學發現,人的背部皮下蘊藏著大量沖擊力很強的免疫細胞。如患感冒或中暑後,用「刮痧」、「擦背」等是激活背部免疫細胞的好辦法,可治療感冒和局部疼痛。
腋窩是一個位於肩、背和胸壁之間的空隙,蘊藏著知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結,假如他人用手接觸,被接觸者就會控制不住大笑。腋部保健至少有兩點作用:一是刺激神經、血管和淋巴結,促進神經體液循環,使道全身器官能享受到更多的養分與氧氣;二是由其引發的大笑,使人體所有的器官甚至細胞都得到運動,於腦、心臟和肺最為有益。
肚臍是中醫養生專家十分重視的又一個專保健區域。醫生用葯物敷貼或針灸、熱熨等方法療疾。如敷以黃連粉、牛黃粉能退燒,檀香、細屬辛粉調酒敷之可緩解心絞痛,用珍珠粉、凡參粉調敷能治療失眠,用砂仁積實敷之可調理消化不良。對於健康人,肚臍保健則可神清氣爽,身體強健。
5、女人如何保健身體?
身體健康才能保持美麗,所以說,女人們別以為只要整天捯飭自己的臉,抹上一層又一層的化妝品,就能夠讓自己永葆青春。想要保健身體的話,必須要從多方面入手,比如說預防脫發,釋放壓力,合理進食等等。那麼對於這些,你都做到了嗎?如果沒有,那趕緊行動起來。
女人如何保健身體
一、預防脫發
脫發問題很多女人都有,如果每天只是掉幾根,那是很正常的,因為頭皮也需要代謝。但是,記住了,當頭發掉得到處都是時,那就是健康出現了問題。脫發是給你的預警,提醒你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了。其中,當你患上這些疾病的時候,脫發會特別嚴重,因此,平日里需要及時預防:
1、貧血
貧血嚴重的話,就會導致頭皮中的血氧量降低,時間長了很容易引起脫發情況的。所以說,當你出現脫發以後,不妨多補鐵,幫助身體補血,從而改善貧血問題。
2、吃得太少
平日里進食過少的話,很容易造成頭部血流量降低,如果這樣的情況保持很長的時間的話,對於頭發的正常生長會有很大的影響,若是問題得不到解決的話,就會造成脫發。因此,女人們平日里一定要按時進餐,別節食。
二、釋放壓力
如今女人的壓力挺大的,為了升職加薪而努力,為了孩子有好生活而努力,身上所承受的壓力是非常多的。有些女人壓力大,但是卻不懂得去釋放。整天將它壓在身體裡面,時間長了會造成內分泌紊亂的。而且還會影響情緒,哪天壓力過多了就會爆發,從而導致女人們陷入不良情緒之中。如此對健康也是有損害的。所以說,建議女人們平日里要學會釋放壓力。
1、 多和閨蜜聊天
一個人被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不妨多和閨蜜聊天,把心中的不滿、難受等統統說出來。這樣子心中就會舒坦很多,神經也會放鬆一些,不用整天綳著神經生活。所以說,女人們要有一兩個閨蜜。
2、 多出去走一走
整天待在辦公室辦公室里,每天做著同樣的工作,這很容易讓人覺得枯燥,甚至沒有釋放壓力的場所。因為每天都是公司、住的地方,來回跑並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了。這樣子滿腦子都是工作和家庭,而不管是工作還是家庭,帶來的只有壓力,無法讓人紓解心中的不滿。
所以說,有雙休條件的女人們,在休息的時候,可以去周邊游。報個簡單的旅遊團,來一場兩天一夜的旅行。讓自己忘卻工作和家庭帶來的壓力,讓身心都得到釋放。如果經濟條件不寬裕的話,那麼去本地的公園走一走,爬爬山也是可以的,同樣通過欣賞大自然的美,消除心中的不滿。
除了這兩大點之外,平日里想要保健身體的話,必須要注意飲食。因為食物是為身體補充營養的,有了營養身體各項機能才能很好的運轉。其中最好的食物搭配是,蔬菜、肉類、水果都要吃,還可以適當吃些粗糧。還有就是目前是秋季,天氣十分乾燥,大多數人都很缺水,因此飲食中一定要有湯,可以是蔬菜湯,也可以是肉湯,都可以適當喝一些,這樣子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的養分,而且還能為身體補水,讓身體更加健康。
6、一個健康的身體必要條件是?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
7、如何保養身體
首先有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規律。這是最重要的,然後是,每天都堅持鍛煉身體。再是飲食的搭配。至於煙酒這東西,不是一點不接觸。,為了工作,少喝,少抽還是可以的。這樣的話身體健康應該是不錯的。
8、身體要健康.怎麼辦?
應多吃蔬菜 豆製品 菇類 ,肉類食物不要太多了。總之飲食結構應該是低脂肪,低動物蛋白,低熱量,低鹽,低糖,高維生素,和多纖維素.世界衛生組織評出十大垃圾食品:1、油炸食品;2、腌制類食品;3、加工類肉食品; 4、餅干類食品;5、汽水可樂類食品 ;6、方便麵類食品;7、罐頭類食品;8、話梅蜜餞類食品 ;9、冷凍甜品類食品;10、燒烤類食品。最好不吃或少吃.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六大保健飲品:1綠茶,2紅葡萄酒(每日100毫升),3豆漿,4酸奶,5骨頭湯,6蘑菇湯。最好多吃。膳食對健康的影響是長期的結果,只要堅持不懈,養成合理飲食習慣,戒煙少酒,保持適量的運動,多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你一定會有健康長壽身體。
還有一條極其重要的——三餐要定時
9、女人如何保健身體呢?
對於女人來說,健康和美麗都很重要,但是健康要重於美麗,因為有了健康的身體,才能展示你的美麗。所以說,平日里要學會保健身體。那麼女人們如何保健身體呢?
女人如何保健身體
一、養成睡前好習慣
1、睡覺前動一動
晚上洗完澡以後,別急著躺著在床上玩手機,不妨放下手中的手機,在床上做一些簡單的小運動,幫助放鬆緊綳的肌肉和神經,讓自己更好地入眠。有了好的睡眠的話,整個人第二天才能顯得神清氣爽,不會看著病懨懨的樣子。
比如說可以躺在床上,然後把雙腿跳起來,進行由上往下地按摩。之後讓雙腿持續向上不要放下來,堅持幾分鍾有助你說小腿。對於小腿比較粗的女人來說,可以嘗試一下。
2、用熱水泡腳
目前已經是秋季了,不少女人發現自己時常出現手腳冰涼的問題。因此,她們時常感覺到冷,而且很容易就著涼感冒。對此,建議女人們晚上睡前不妨用熱水泡腳。這樣子能夠促進身體內部血液的流動,從而讓身體內部的新陳代謝能力加強,幫助將身體內的垃圾排出來。而且熱水的熱氣會通過雙腳進入到身體裡面,從而讓身體變暖。
對此,建議女人晚上八九點的時候應該用熱水泡泡腳。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此時剛吃完飯的話,請推後一個小時再泡,以免影響食物的消化。還有如果女人們寒氣比較重的話,可以用生薑或是艾草加水煮湯,然後用變溫的湯水泡腳,從而幫助女人們驅寒。
二、注意平日的飲食
1、攝入的鹽分要少一點
不少女人的口味比較重,喜歡吃鹹味的。雖然說這是個人口味問題,不應該多說什麼。不過為了健康著想,小編提醒,平日的飲食還是清淡一些比較好,別吃得太咸了。因為身體攝入的鹽分過多的話,很容易造成高血壓、皮膚老化、皺紋叢生等等問題。
其中,這需要女人們在烹飪食物的時候減少食鹽的放入量。同時要遠離鹹菜、午餐肉等用大量食鹽腌制過的食物。
2、新鮮蔬果要多吃
生活中不少女人們都有便秘效果,長期便秘會導致身體內的毒素大量累積,時間長了各大器官都會受傷。對此,建議女人們平日里多吃新鮮的蔬果。因為它們富含纖維素,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幫助食物消化,緩解便秘。
而且新鮮的蔬果中,富含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吃了同樣也能夠為身體補充營養。當然身體有了足量的營養支撐時,才能更好地發揮功能,讓身體免疫力增強,讓自己減少疾病侵襲的機會。
除了這兩大點之外,平日里想要保健的身體的話,法子還有挺多的,比如說運動。身體運動起來的時候,血液循環才能加快,一是能夠讓各大器官更快吸收到血液的營養,更好地發揮功能。二是能夠將毒素更好地排出身體,減輕身體的負擔。其中,建議體質虛弱的女人們,平日里應該堅持跑步運動,幫助增強身體素質,讓自己少生病,身體健健康康的,不用遭受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