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幼兒保健指標

幼兒保健指標

發布時間:2020-07-15 16:27:27

1、兒童保健常用的體格測量指標有哪些?

1.
體重: 是身體各器官、 骨骼、 肌肉、 脂肪等組織及體液重量的總和。意義: 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骨骼、 肌肉、體脂肪和內臟重量的綜合情況, 是內最易變化和最活躍的指標, 它和身高的比例還可以輔助說明兒童的營養狀況...
2.
身高(身長) : 是從頭頂點到地面的垂直距離。 表示立位時頭、 脊柱和下肢長度總和, 是准確評價生長發育水平、 發育特徵和生長速度不可缺少的指標; 未滿3周歲卧位測量, 為「身長」 。意義: 身高是反映長期...

2、兒童保健主要測量什麼指標

兒童保健主要有這幾塊:體格檢查、化驗檢查、專科檢查。項目很多,但是實際測的卻不是很多,主要有身高、體重、頭圍、血蛋白、視力檢查等,主要就是看下你娃娃的生長發育情況,身高體重是否達標,是否有肥胖或營養不良的狀況,是否有貧血的情況。這是常規的檢查項目,但有些地方條件好的會做更多的檢查,根據家長的意願會做一些神經心理發育方面的檢測。
成都金石軟體

3、10歲健康指標

兒童時期是人生自胎兒期至青春期的階段,根據各年齡組解剖生理特點,兒童期又分為:

(1)圍產期,胎兒滿28周到生後一周。

(2)新生兒期,從娩出到生後28天。

(3)嬰兒期,或稱乳兒期。從生後28天到1周歲。

(4)幼兒期,1~3周歲。

(5)學齡前期,從幼兒期結束到入小學前,即3~7歲。

(6)學齡期,從入小學到青春發育開始,一般指7~12歲。

(7)青春期,從第二性徵出現到生殖功能基本成熟。隨地區、氣候、種族而異,中國大部分地區女孩自10~12歲、男孩自12~13歲開始,分別在18~20歲完成,上述各時期各有特點,但也有連續性。

一、關注兒童健康指標

生長發育是嬰幼兒及青少年期所特有的生理現象。但生長發育不是簡單的身體由小增大的過程,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現象,牽涉到個體細胞的增加、分化,器官結構及功能的完善。

小兒生長發育總的特點為:出生後頭2年身高、體重增長較快,2歲至青春期以前有較為穩定的增加,青春期快速增長,以後漸漸停止。體格發育有先後規律,即:嬰幼兒期頭部發育領先,隨著年齡的增長,頭增長不多而四肢、軀干增長速度加快。嬰兒期頭部高度佔全身的1/4,成人頭高占身高的1/8。常用的小兒生長發育指標有:體重、身高、頭圍、胸圍。

1兒童體重指標

體重是反映小兒生長發育的最重要也是最靈敏的指標。因為體重反映孩子的營養狀況,尤其是近期的營養狀況。體重可以受多種因素如:營養、輔食添加、疾病等的影響。體重在出生頭3個月增長最快,一般為月增長600~1000g,最好不低於600g。3~6個月次之,一般月增長600~800g。6~12個月平均每個月增長300g。1歲後小兒生長速度明顯減慢,1~3歲小兒平均每個月體重增長150g。1歲後小兒的體重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體重(kg)=年齡(歲)×2+7(或8)

2兒童身高指標

身高也是小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但它反映的是長期營養狀況,短期內影響生長發育的因素(營養、疾病等)對身長影響不明顯。它受遺傳、種族和環境的影響較為明顯。身高的增加同體重一樣,也是在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平均年增長25cm。第二年平均增長10cm,第三年平均增長4~75cm。幼兒期孩子的體型由嬰兒期的肥墩型向瘦長型轉變。這期間軀干稍長些,下肢稍短些。幼兒期後,四肢的增長逐漸快於軀乾的增長。一歲以後平均身高的公式為:身高(cm)=年齡(歲)×5+80(cm)。小兒的身高與體重都可以用國際衛生組織的標准來評價。

0~10歲兒童體重、身高參照指標

年齡體重(kg)身高(cm)男女男女

出生29~3827~36482~528477~5201個月36~5034~45521~570512~5582個月43~6040~54555~607544~5923個月50~6947~62585~637571~5954個月57~7653~69610~664594~6455個月63~8258~75632~686615~6676個月69~8863~81651~705633~6868個月78~9872~91683~736664~71810個月86~10679~99710~763690~745

續 表

年齡體重(kg)身高(cm)男女男女

12個月91~11385~106734~788715~77115個月98~12091~113766~823748~80718個月103~12797~120794~854779~84021個月108~133102~126819~884806~8702歲112~140106~132843~910833~89825歲121~153117~147889~958879~9473歲130~164126~161911~987902~98135歲139~176135~172950~1031940~10184歲148~187143~183987~1072976~105745歲157~199150~191~11101009~10935歲166~211157~2041053~11451040~112855歲174~223165~2161084~11781069~11626歲184~236173~2291112~12101097~11967歲202~265191~2601166~12681151~12628歲222~300214~3021216~13221204~13249歲243~340241~3531265~13781257~138710歲268~387272~4091314~14361315~1451

4、幼兒每年的健康體檢主要檢查哪些指標

中康體檢網:
嬰幼兒的體檢主要以下幾個項目:
1、體格檢查的對象兒童體檢的對象是7歲以下兒童,重點是嬰幼兒。
2、體格檢查的次數年齡越小,體檢次數越多。體檢後要進行發育評價,發現缺點進行矯治,發現疾病及時治療。一般可按以下時間進行。
1)新生兒:應在出生2、7、ll、28天進行體檢,共4次。
2)嬰兒期:應在3、6、9月齡和滿1周歲時各檢查一次,共體檢4次。
3)1—3歲兒童每半年檢查一次。
4)3—7歲兒童每年檢查一次。
3、體檢時的注意事項
1)使用統一體檢表(卡、冊);統一測量方法;統一評價和診斷標准。
2)體檢時要耐心仔細地了解被查兒童的全面情況,重視詢問與檢查,並做出評價,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3)篩查出體弱兒童立專案管理,針對疾病及時治療。
4、體格檢查的內容兒童體格檢查內容包括問診、體格發育測量及全身備系統的檢查。
1)問診詢問出生年月日(公歷),計算實足年齡。
2)各年齡段問診重點新生兒問診重點:母親妊娠期健康情況,分娩情況,小兒出生後一般健康狀況。重點為有無窒息、黃疽輕重、嘔吐及驚厥史。嬰幼兒期間診重點:喂養情況(母乳喂養或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輔食添加情況,斷奶時間;有無佝僂病早期症狀;小兒會坐、爬、站、走的月齡;小兒視力、聽力、語言發育情況;是否患過某急性傳染病及預防接種完成情況。學齡前期間診重點:小兒神經精神發育情況,食物內容,飲食習慣;家庭或托幼機構教養情況。
3)兒童體格發育測量
體重測量:用標准人體磅測量,小兒是穿褲頭、背心,冬季可穿衣測量,但要除掉衣服重量(孩子母親可在晚上孩子脫衣睡覺後稱衣服的重量)。
身長測量:讓孩子靠牆直立,用皮尺測腳跟(脫鞋)至頭頂的距離(頭頂用一直尺平壓與皮尺交點處讀數字即為身長)。3歲以下小兒平卧測量,以厘米為單位。
頭圍測量:皮尺過兩眉弓、枕骨凸繞頭一周即頭圍,以厘米為單位。
胸圍測理:皮尺過兩乳頭及兩肩胛骨下緣繞胸一周即為胸圍,以厘米為單位。
4)全身各系統檢查請內兒科醫生給孩子做全身各系統檢查。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繼續「追問」!
如你還有別的問題,可另外向我求助;打字不易,望採納!

5、兒童保健的覆蓋率怎麼算?

7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
(1)定義:指某地年內每100名7歲以下兒童中,接受了1次及以上體格檢查的人數。
保健管理人數:指7歲以下兒童年內接受1次及以上體格檢查的總人數。例如:「六•一」查體,托兒機構的體檢、生長監測、城市4∶2∶1體檢,農村3∶2∶1體檢等。一個兒童當年如接受了幾次查體,也只按1人計算。
(2)計算方法
某地年內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人數7歲以下兒童保健覆蓋率=————————————————×100%該地年內7歲以下兒童數。

與幼兒保健指標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