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筍類保健食品

筍類保健食品

發布時間:2020-07-15 07:16:41

1、竹筍有哪些營養價值?

竹筍的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冬筍、春筍、鞭筍三類。冬筍為毛竹冬季生於地下的嫩筍,白色,質嫩,味美;鞭筍為毛竹夏季生長在泥土中的嫩杈頭,狀如馬鞭,色白,質脆,味微苦而鮮。竹筍,自古被視為"菜中珍品",清代文人李笠翁把竹筍譽為"蔬菜中第一品",認為肥羊嫩豬也比不上它。
據分析,每百克冬筍含蛋白質2.6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1.8克,鈣9毫克,磷222毫克,並含有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及胡蘿卜素等多種維生素。竹筍中所含的蛋白質比較豐富,人體所需的賴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苯丙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等,都有一定含量。另外,竹筍具有低脂肪、低糖、高纖維素等特點,食用竹筍,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促進排便,是理想的減肥佳蔬。
竹筍既為"山珍"在吃法上也不同於一般蔬菜。古人有訓:"食筍譬如治葯,得法則益人,反是則有損。"因此竹筍從採收到烹調都有講究。采筍時應避風日,以防其本變堅,肉變硬。加工時盡量不用刀削,因竹筍肉一遇鐵往往會變硬、發死,存放時不宜去殼,以防失去清香的風味。另外,竹筍性屬寒涼,又含較多的粗纖維和難容性草酸鈣,所以患有胃潰瘍、胃出血、腎炎、尿結石、肝硬變或慢性腸炎的人,應慎食。
就營養面而言,竹筍因具有維他命a、b1、b2、c及荷爾蒙等成份,營養價值極高,此外,為低熱量食物,多食無身體發胖的顧慮,它的粗纖維,更可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而且竹筍由數層外殼所包,無農葯殘毒真的是名符其實「自然健康食品」!
而中醫學認為,竹筍性甘、寒;入胃、大腸經。其具有清熱化痰、利水消腫、潤腸通便等功用,還有不少食療方。例如:
(1)急性病發熱時的咳嗽:冬筍50克,豬肉末50克,粳米100克,加適量食鹽、蔥末、麻油煮粥食用。
(2)小兒麻疹、水痘病初發熱口渴、小便不利:鮮竹筍50克,鯽魚一條約250克,煮湯食用,可促使透疹、疾病早愈。
(3)久瀉、久痢、脫肛:鮮竹筍50克,粳米100克,煮粥常食。
(4)產後虛熱、心煩、手足心熱:鮮竹筍100克,最好用鮮竹茹、竹葉心,水煎服,喝湯。
(5)便秘:鮮竹筍100克,炒菜、煮食均可。
此外,用鮮竹筍的根煮水代茶常飲可降低血中膽固醇,起到減肥、治療高血脂症、高血壓病的作用。
由於竹筍中含有較多的草酸,會影響人體對鈣的吸收,兒童正在長身體階段,不宜多食;有尿路結石者也不宜食用。有些人對竹筍過敏,則應忌吃。

2、脆筍在食品生產許可分類中屬於哪一列

申請食品生產許可,應當按照以下食品類別提出: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餅干,罐頭,冷凍飲品,速凍
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蔬菜製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食糖,水產製品,澱粉及
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蜂產品,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其他食品等。
屬於蔬菜製品類。

3、竹筍的食物功用

竹筍,是竹的幼芽,也稱為筍。竹為禾本科多年生木質化植物,食用部分為初生、嫩肥、短壯的芽或鞭。竹原產中國,類型眾多,適應性強,分布極廣。竹筍性味甘微寒,具有清熱消痰、利膈爽胃、消渴益氣等功效。竹筍還含大量纖維素,不僅能促進腸道蠕動、去積食、防便秘,而且也是肥胖者減肥的好食品。總的來說,竹筍的功效有:
1.開胃健脾。竹筍含有一種白色的含氮物質,構成了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慾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胃脹、消化不良、胃口不好等病症;
2.寬胸利膈、通腸排便。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秘,預防腸癌;此外,它的高含量纖維素在腸內可以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減少與高血脂有關疾病的發病率;
3.開膈消痰。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餘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4.增強機體免疫力。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用竹筍、竹筍干製作出來的菜餚風味獨特,煙筍燒肉、煙筍燒鴨、油燜煙筍、煙筍火鍋、泡椒酸筍的營養風味都不錯,深受廣大食客朋友的喜愛和青睞。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竹筍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及鐵、磷、鎂等無機鹽和有益健康的18種氨基酸。竹筍還含有多種可以防癌的多糖物質,是一種理想的養生保健品。
5.保健功效。開胃健脾,通腸排便,化痰止咳,增強免疫力。

4、筍的種類有幾種?

筍的品種有80餘種,其中毛竹筍、早竹筍、紅哺雞筍等是最為常見的筍類:

一、毛竹筍:毛竹是我國栽培面積最大、經濟價值最高的竹種,江南於3月下旬至5月上旬採收春筍,以筍尖剛露出土面時挖取的春筍品質最好,筍體露出土面後,筍殼色澤變褐紫,表面密生棕色小刺毛。

二、早竹筍:早竹產於浙江和江蘇南部,竹稈高3米多,粗3厘米多,有紫頭紅與蘆頭青兩個變種。紫頭紅從2月下旬至4月下旬出筍,筍殼淡紫,有褐色斑點和小斑塊,筍長15~20厘米,基都粗約3厘米,單個重約0.1公斤。

三、紅哺雞筍:紅哺雞筍別稱紅筍,浙江栽培,竹稈高5~5.3米,橫徑約6厘米,出筍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筍殼褐紅,有黑色斑點和小斑塊,中央約1/3青色帶紫,筍長33厘米左右。

四、尖頭青筍:尖頭青筍產於浙江杭州,竹杠高3.5~5.5米,橫徑3~4厘米。出筍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筍殼青紫,有褐色小斑點及雲紋狀斑塊,青紫色,兩側青色。

五、麻竹筍:麻竹別稱甜竹、大葉烏竹等,竹稈叢生,出筍期5~11月,以7~8月最盛。筍殼黃綠色,有暗紫色毛。筍長約26厘米,基部粗約13厘米,單個重1公斤,大的3~4公斤,肉質較粗,主要制筍乾和罐頭筍。

5、竹筍可以開發那些食品呢?

竹筍罐頭、袋裝的竹筍泡菜,風干後可製作燉肉的料,竹筍飲料也可以,竹筍片可以做成袋裝甜食保健食品等等。

6、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不包括什麼

保健食品原料中包括,

衛計委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中葯名單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薊、山葯、山楂、馬齒莧、烏梢蛇、烏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龍眼肉(桂圓)、決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沙棘、芡實、花椒、紅小豆、阿膠、雞內金、麥芽、昆布、棗(大棗、黑棗、酸棗)、羅漢果、郁李仁、金銀花、青果、魚腥草、姜(生薑、乾薑)、枳椇子、枸杞子、梔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櫞、香薷、桃仁、桑葉、桑葚、桔紅、桔梗、益智仁、荷葉、萊菔子、蓮子、高良姜、淡竹葉、淡豆豉、菊花、菊苣、黃芥子、黃精、紫蘇、紫蘇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棗仁、鮮白茅根、鮮蘆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以上為2012年公示的86種)

2014新增15種中葯材物質
人參 、山銀花、芫荽、玫瑰花、松花粉、粉葛、布渣葉、夏枯草、當歸、山奈、西紅花 、草果、姜黃、蓽茇 ,在限定使用范圍和劑量內作為葯食兩用。

以上101個葯食同源品種的具體植物來源、使用部位,用途限制、批准情況等內容詳見文後附表。

衛計委公布的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葯名單
人參、人參葉、人參果、三七、土茯苓、大薊、女貞子、山茱萸、川牛膝、川貝母、川芎、馬鹿胎、馬鹿茸、馬鹿骨、丹參、五加皮、五味子、升麻、天門冬、天麻、太子參、巴戟天、木香、木賊、牛蒡子、牛蒡根、車前子、車前草、北沙參、平貝母、玄參、生地黃、生何首烏、白及、白術、白芍、白豆蔻、石決明、石斛、地骨皮、當歸、竹茹、紅花、紅景天、西洋參、吳茱萸、懷牛膝、杜仲、杜仲葉、沙苑子、牡丹皮、蘆薈、蒼術、補骨脂、坷子、赤芍、遠志、麥冬、龜甲、佩蘭、側柏葉、制大黃、制何首烏、刺五加、刺玫果、澤蘭、澤瀉、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羅布麻、苦丁茶、金蕎麥、金纓子、青皮、厚朴花、姜黃、枳殼、枳實、柏子仁、珍珠、絞股藍、葫蘆巴、茜草、篳茇、韭菜子、首烏藤、香附、骨碎補、黨參、桑白皮、桑枝、浙貝母、益母草、積雪草、淫羊藿、菟絲子、野菊花、銀杏葉、黃芪、湖北貝母、番瀉葉、蛤蚧、越橘、槐實、蒲黃、蒺藜、蜂膠、酸角、墨旱蓮、熟大黃、熟地黃、鱉甲。

保健食品禁用中葯名單(註:毒性或者副作用大的中葯)
八角蓮、八里麻、千金子、土青木香、山莨菪、川烏、廣防己、馬桑葉、馬錢子、六角蓮、天仙子、巴豆、水銀、長春花、甘遂、生天南星、生半夏、生白附子、生狼毒、白降丹、石蒜、關木通、農吉痢、夾竹桃、硃砂、米殼(罌粟殼)、紅升丹、紅豆杉、紅茴香、紅粉、羊角拗、羊躑躅、麗江山慈姑、京大戟、昆明山海棠、河豚、鬧羊花、青娘蟲、魚藤、洋地黃、洋金花、牽牛子、砒石(白砒、紅砒、砒霜)、草烏、香加皮(杠柳皮)、駱駝蓬、鬼臼、莽草、鐵棒槌、鈴蘭、雪上一枝蒿、黃花夾竹桃、斑蝥、硫黃、雄黃、雷公藤、顛茄、藜蘆、蟾酥。
衛計委公告明確不是普通食品的名單(歷年發文總結)

西洋參、魚肝油、靈芝(赤芝)、紫芝、冬蟲夏草、蓮子芯、薰衣草、大豆異黃酮、靈芝孢子粉、鹿角、龜甲 。(批復文件詳見後)

公告明確為普通食品的名單

白毛銀露梅、黃明膠、海藻糖、五指毛桃、中鏈甘油三酯、牛蒡根、低聚果糖、沙棘葉、天貝、冬青科苦丁茶、梨果仙人掌、玉米須、抗性糊精、平卧菊三七(Gynura Procumbens (Lour.)Merr)、大麥苗(Barley Leaves)、養殖梅花鹿其他副產品(除鹿茸、鹿角、鹿胎、鹿骨外)、梨果仙人掌、木犀科粗壯女貞苦丁茶、水蘇糖、玫瑰花(重瓣紅玫瑰 Rose rugosacv. Plena)、涼粉草(仙草 Mesona chinensis Benth.)、酸角、針葉櫻桃果、菜花粉、玉米花粉、松花粉、向日葵花粉、紫雲英花粉、蕎麥花粉、芝麻花粉、高梁花粉、魔芋、鈍頂螺旋藻、極大螺旋藻、刺梨、玫瑰茄、蠶蛹、耳葉牛皮消

歷代本草文獻所載具有保健作用的食物名單:

聰耳(增強或改善聽力)類食物:蓮子、山葯、荸薺、蒲菜、芥菜、蜂蜜。

明目(增強或改善視力)類食物:山葯、枸杞子、蒲菜、豬肝、羊肝、野鴨肉、青魚、鮑魚、螺螄、蚌。

生發(促進頭發生長)類食物:白芝麻、韭菜子、核桃仁。

潤發(使頭發滋潤、光澤)類食物:鮑魚。

烏須發(使須發變黑)類食物:黑芝麻、核桃仁、大麥。

長胡須(有益於不生胡須的男性)類食物:鱉肉。

美容顏(使肌膚紅潤、光澤)類食物:枸杞子、櫻桃、荔枝、黑芝麻、山葯、松子、牛奶、荷蕊。

健齒(使牙齒堅固、潔白)類食物:花椒、蒲菜、萵筍。

輕身(消肥胖)類食物:菱角、大棗、榧子、龍眼、荷葉、燕麥、青粱米。

肥人(改善瘦人體質,強身壯體)類食物:小麥、粳米、酸棗、葡萄、藕、山葯、黑芝麻、牛肉。

增智(益智、健腦等)類食物:粳米、蕎麥、核桃、葡萄、菠蘿、荔枝、龍眼、大棗、百合、山葯、茶、黑芝麻、黑木耳、烏賊魚。

益志(增強志氣)類食物:百合、山葯。

安神(使精神安靜、利睡眠等)類食物:蓮子、酸棗、百合、梅子、荔枝、龍眼、山葯、鵪鶉、牡蠣肉、黃花魚。

增神(增強精神,減少疲倦)類食物:茶、蕎麥、核桃。

增力(健力,善走等)類食物:蕎麥、大麥、桑葚、榛子。

強筋骨(強健體質,包括筋骨、肌肉以及體力)類食物:栗子、酸棗、黃鱔、食鹽。

耐飢(使人耐受飢餓,推遲進食時間)類食物:蕎麥、松子、菱角、香菇、葡萄。

能食(增強食慾、消化等能力)類食物:蔥、姜、蒜、韭菜、芫荽、胡椒、辣椒、胡蘿卜、白蘿卜。

壯腎陽(調整性功能,治療陽痿、早泄等)類食物:核桃仁、栗子、刀豆、菠蘿、櫻桃、韭菜、花椒、狗肉、狗鞭、羊肉、羊油脂、雀肉、鹿肉、鹿鞭、燕窩、海蝦、海參、鰻魚、蠶蛹。

種子(增強助孕能力,也稱續嗣,包括安胎作用)類食物:檸檬、葡萄、黑雌雞、雀肉、雀腦、雞蛋、鹿骨、鯉魚、鱸魚、海參。

歷代本草文獻所載具有治療作用的食物,歸納如下:
散風寒類(用於風寒感冒病症)食物:生薑、蔥、芥菜、芫荽。

散風熱類(用於風熱感冒病症)食物:茶葉、豆豉、楊桃。

清熱瀉火類(用於內火病症)食物:茭白、蕨菜、苦菜、苦瓜、松花蛋、百合、西瓜。

清熱生津類(用於燥熱傷津病症)食物:甘蔗、番茄、柑、檸檬、蘋果、甜瓜、甜橙、荸薺。

清熱燥濕類(用於濕熱病症)食物:香椿、蕎麥。

清熱涼血類(用於血熱病症)食物:藕、茄子、黑木耳、蕹菜、向日葵子、食鹽、芹菜、絲瓜。

清熱解毒類(用於熱毒病症)食物:綠豆、赤小豆、豌豆、苦瓜、馬齒莧、薺菜、南瓜、莙薘菜。

清熱利咽類(用於內熱咽喉腫痛病症)食物:橄欖、羅漢果、荸薺、雞蛋白。

清熱解暑類(用於暑熱病症)食物:西瓜、綠豆、赤小豆、綠茶、椰汁。

清化熱痰類(用於熱痰病症)食物:白蘿卜、冬瓜子、荸薺、紫菜、海蜇、海藻、海帶、鹿角菜。

溫化寒痰類(用於寒痰病症)食物:洋蔥、杏子、芥子、生薑、佛手、香櫞、桂花、橘皮。

止咳平喘類(用於咳嗽喘息病症)食物:百合、梨、枇杷、落花生、杏仁、白果、烏梅、小白菜。

健脾和胃類(用於脾胃不和病症)食物:南瓜、包心菜、芋頭、豬肚、牛奶、芒果、柚、木瓜、栗子、大棗、粳米、糯米、扁豆、玉米、無花果、胡蘿卜、山葯、白鴨肉、醋、芫荽。

健脾化濕類(用於濕阻脾胃病症)食物:薏苡仁、蠶豆、香椿、大頭菜。

驅蟲類(用於蟲積病症)食物:榧子、大蒜、南瓜子、椰子肉、石榴、醋、烏梅。

消導類(用於食積病症)食物:蘿卜、山楂、茶葉、神曲、麥芽、雞內金、薄荷葉。

溫里類(用於里寒病症)食物:辣椒、胡椒、花椒、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乾薑、蒜、蔥、韭菜、刀豆、桂花、羊肉、雞肉。

風濕類(用於風濕病症)食物:櫻桃、木瓜、五加皮、薏苡仁、鵪鶉、黃鱔、雞血。

利尿類(用於小便不利、水腫病症)食物:玉米、赤小豆、黑豆、西瓜、冬瓜、葫蘆、白菜、白鴨肉、鯉魚、鯽魚。

通便類(用於便秘病症)食物:菠菜、竹筍、番茄、香蕉、蜂蜜。

安神類(用於神經衰弱、失眠病症)食物:蓮子、百合、龍眼肉、酸棗仁、小麥、秫米、蘑菇、豬心、石首魚。

行氣類(用於氣滯病症)食物:香櫞、橙子、柑皮、佛手、柑、蕎麥、高粱米、刀豆、菠菜、白蘿卜、韭菜、茴香菜、大蒜。

活血類(用於血淤病症)食物:桃仁、油菜、慈姑、茄子、山楂、酒、醋、蚯蚓、蚶肉。

止血類(用於出血病症)食物:黃花菜、栗子、茄子、黑木耳、刺菜、烏梅、香蕉、萵苣、枇杷、藕節、槐花、豬腸。

收澀類(用於滑脫不固病症)食物:石榴、烏梅、芡實、高粱、林檎、蓮子、黃魚、鯰魚。

平肝類(用於肝陽上亢病症)食物:芹菜、番茄、綠茶。

補氣類(用於氣虛病症)食物:粳米、糯米、小米、黃米、大麥、山葯、莜麥、秈米、馬鈴薯、大棗、胡蘿卜、香菇、豆腐、雞肉、鵝肉、鵪鶉、牛肉、兔肉、狗肉、青魚、鰱魚。

補血類(用於血虛病症)食物: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蘿卜、豬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魚、海參、草魚。

助陽類(用於陽虛病症)食物:枸杞菜、枸杞子、核桃仁、豇豆、韭菜、丁香、刀豆、羊乳、羊肉、狗肉、鹿肉、鴿蛋、雀肉、鱔魚、海蝦、淡菜。

滋陰類(用於陰虛病症)食物:銀耳、黑木耳、大白菜、梨、葡萄、桑葚、牛奶、雞蛋黃、甲魚、烏賊魚、豬皮。
《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葯材物質目錄》新增物質納入依據↓↓

一、人參。《原衛生部2012年第17號公告》批准人參(人工種植)為新資源食品;《中國葯典》記載;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與《中國葯典》記載一致。

二、山銀花。金銀花列入2002年原衛生部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名單》,金銀花來源為忍冬Lonicera japonicaThunb.、紅腺忍冬LonicerahypoglaucaMiq.、山銀花Loniceraconfuse DC.、毛花柱忍冬LoniceradasystylaRehd.,金銀花和山銀花在《中國葯典》中二者未分開,遵循葯典的處理方法;經查閱文獻和實地調研,山銀花在南方種植時間悠久,在當地有食用歷史,且無毒副反應報道。

三、粉葛。《中國葯典》(2005版)為甘葛藤葛根基源之一。

四、玫瑰花。《原衛生部2010年第3號公告》將玫瑰花作為普通食品;《中國葯典》記載;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與《中國葯典》記載一致。

五、松花粉。《原衛生部2004年第17號公告》將松花粉作為新資源食品;《中國葯典》記載;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與《中國葯典》記載一致。

六、布渣葉、夏枯草。《原衛生部2010年第3號公告》允許夏枯草、布渣葉作為涼茶飲料原料使用;《中國葯典》記載;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與《中國葯典》記載一致。

七、當歸。美國聯邦法典21CFR182.10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將當歸作為香辛料(每天食用3-15克的當歸根或3-6克的根粉);日本將當歸列入「源自植物或動物的天然香料名單」作為食品的香辛料使用;《中國葯典》記載;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與《中國葯典》記載一致。

八、山奈、西紅花、草果、姜黃、蓽茇。列入《香辛料和調味品標准》(GB/T 12729.1-2008 );《中國葯典》記載;基源植物和使用部分與《中國葯典》記載一致。

其他還有衛計委及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的相關保健食品原料徵求意見搞。
希望樓主採納

7、竹筍有什麼營養

8、筍干是什麼性質食品

筍干含有非常高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又有促進腸道蠕動通便排毒預防如: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腸癌、便秘、肥胖症的功效。

可以說成是瘦身食品或保健食品!

9、竹筍含有什麼,有何營養

在我國,食用竹筍歷史悠久,曾有「素食第一品」,「無筍不成席」之說。竹筍,即竹的嫩芽莖,古人稱之為「竹肉」、「竹胎」、「竹芽」。主要可分為冬筍、春筍、鞭筍三類。冬季藏在土中的為冬筍,色澤潔白,肉質細嫩,鮮美無比,有「筍中皇後」之譽。春天破土而出的叫春筍,筍體肥大,美味爽口。夏秋季生長在泥土中的嫩杈頭是鞭筍,狀如馬鞭,色白,質脆,味微苦而鮮。在夏秋季上市的筍,除鞭筍外,還有廣筍、黃枯筍、卷筍、綠竹筍等也是桌上鮮品。
中國人以筍入餚,歷史悠久。早在《詩經》中就有「其蔬伊何?唯筍即蒲」的詩句,可見在周代時,竹筍已和香蒲一起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了。唐朝著名詩人杜甫詩雲:「青青竹筍迎船出,白白江魚入饌來。」白居易也在食筍後大為贊賞,特作《食筍》詩雲:「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煮。紫籜坼故錦,素肌擘新芷。每日遂加餐,經時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且食銖躑躕,春風吹作竹。」宋代陸游《食江西筍》譽其「味抵駝峰牛尾狸」。清代文人李笠翁更是把竹筍譽為「蔬食第一品」,認為肥羊嫩豚亦難與之相比。
不僅如此,竹筍的食療保健功效在我國民間也是廣為流傳。唐代名醫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竹筍性味甘寒無毒,主消渴、利水道、益氣力、可久食。」明代葯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竹筍有「化熱、消痰、爽胃」之功。清代養生學家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中說:「筍,甘涼、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味冠素食。」竹筍還具有清胃熱、肺熱、安神之功效,能改善支氣管炎痰多之症,因而在食治食養中廣泛應用。
過去也有人認為,竹筍味道雖然鮮美,但是沒有什麼營養,有的甚至認為「吃一餐筍要刮三天油」,這種認識是不準確的。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竹筍中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多種維生素及鐵、磷、鎂等無機鹽和有益健康的18種氨基酸。其中,賴氨酸、絲氨酸、色氨酸、蘇氨酸、丙氨酸等為人體所必需。竹筍中含脂肪、澱粉少,含量最多的是纖維素,纖維素在腸內可以減少人體對脂肪的吸收,增加腸蠕動,促進糞便排出,減少與高血脂有關疾病的發病率。
竹筍作為一種低脂肪、低糖、低熱量的天然保健食品,具有「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般的潔凈,亦無化學、農葯、灰塵的污染,滿足了現代人回歸自然的心理,故備受消費者的青睞。據有關報道,常食筍菜有明顯的保健療疾作用。咳嗽多痰、胸膈不利,常吃涼拌筍有療效;春筍煮粥,可治胃腸有熱、小便不利、大便不暢。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便秘等老年性疾病的患者常吃筍菜也有輔助治療作用。竹筍作為天然保健食品,在日本及歐美等一些發達國家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竹筍成了山區人民出口創匯、脫貧致富的拳頭產品。
竹筍的食用方法很多,炒、燒、煮、煨、燉等均可,皆成佳餚。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各異。即便是一支大的竹筍,因其各個部分鮮嫩程度不同,則可分檔食用,頗顯特色。如上部嫩頭,宜用來炒食或作肉丸、魚丸的配料等;中部可切成筍片,能供單燒或與其他菜餚拼配;根部質地較老,除供煮、煨肉及烹雞湯外,還可以放在壇中經發酵製成霉筍,燉起來吃也很爽口。筍在地方名菜中更佔有一席之地,如江蘇的「春筍燒鰣魚」,浙江的「南肉春筍」、「糟燴鞭筍」、安徽的「問政山筍」,福建的「雞茸金絲筍」等,色香味俱全,叫人稱絕。
下面介紹一種筍菜的做法和一個竹筍的食療葯膳方。
炒雙冬:冬筍350g,冬菇50g,蔥花20g,豬油30g,醬油15g,精鹽10g,味精2g,白糖5g,胡椒粉、生粉、湯少許。作法:將冬筍切成薄片,熱水煮沸撈起;冬菇去蒂泡發後,切成菱形。鍋置旺火上,豬油熱後,筍片與冬菇同時下鍋炒數遍後,放入醬油、精鹽、白糖、味精等翻炒數下,撒上胡椒粉,淋入濕生粉,約1min即成。其色黑白分明,其味香甜脆爽。
枸杞筍絲:枸杞子100g,青筍150g,豬瘦肉250g,調料適量。將豬肉洗凈,切絲線,勾芡;青筍洗凈、切絲;鍋中放入大油燒熱後,下肉絲、筍絲、滑散,烹入料酒,加白糖、食鹽、味精炒勻,再下枸杞,翻炒數次,淋入芝麻油,炒熟即可。可陰陽兩補,適用於陰陽兩虛之身體虛弱、肢體乏力、視力下降等。
雖然竹筍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但是也含有人體不適用的成分——草酸鹽。人們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選食竹筍。患有泌尿系統疾病和結石的患者不宜多吃,竹筍中的草酸鹽易與其他食物中的鈣質結合成難以溶解的草酸鈣,加重病情;少年兒童不宜多吃,因為正處在成長發育期的未成年人,骨骼的成長需要大量的鈣質,而草酸鹽會影響機體對鈣的吸收。
另外,竹筍乃寒性食品,有澀味,含較多的粗纖維,容易使胃腸蠕動加快,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患者極為不利,慢性胃腸炎病患者也不易康復。為了減少草酸鹽對人體的影響。食用時最好將竹筍在開水中煮5~10min,利用高溫來分解、去掉大部分草酸和澀味,撈出後再配以其他食品烹飪。
因此對於竹筍這個天然保健食品,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充分利用其保健的功效,在我們享受美味的同時得到保健的作用

10、筍的營養價值有什麼?

筍類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和膳食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及鈣、磷、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冬筍又有「素食第一品」之說,不僅是蔬菜,還是良葯。中醫記載,冬筍味甘性寒,具有「利七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等功能。

現代醫學認為,竹筍具有吸附脂肪、促進食物發酵、助消化和促進排泄等作用,所以吃竹筍具有減肥作用。《隨息居飲食譜》:「舒郁、降濁升清、開膈消痰。」

與筍類保健食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