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養雞場防疫制度與工作管理制度
養雞場防疫管理制度為了加強太湖雞疾病的預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並嚴格執行。
一、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動物防疫法及有關畜禽防疫衛生條例。
二、阻斷病源的傳入和傳播。
1、雞場出入口,設消毒池,池內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燒鹼)。保證進出人員及車輛消毒工作。
2、外來人員未經負責人或獸醫部門同意不得進入生產區。
3、任何其它禽及其禽產品不得帶入生產區。
4、飼養員每天要保持環境清潔衛生,不得在不同雞群間串門。
5、生產區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區和周圍環境兩周徹底消毒一次。
6、任何外來人員在得到批准後方可進入生產區,進入前必須更衣、消毒,紫外線下照射10分鍾,穿全封閉一次行工作服在技術員的陪同下進入。
7、場內獸醫人員不得對外診療雞只及其他動物的疾病。
8、生產人員不得隨意離開生產區,在生產區穿工作服和膠靴,工作服應保持清潔,定期消毒。
三、嚴格淘汰
1、飼養員每天觀察雞群,每天早晨放牧後到雞舍角落及其它偏僻處查看 有無離群獨居、精神不好的雞,發現後立即淘汰。
2、經技術員同意後飼養員方可對淘汰雞進行無害處理,即離飼養基地3公里以外定點深埋。
四、傳染病應激措施
1、當雞群發生疑似傳染病時,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同時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並盡快加以確診。
2、當場內或附近出現烈性傳染病或疑似烈性傳染病病例時,立即採取隔離封鎖,並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
3、如場內發生傳染病後,如實填報疾病報表,該次傳染終結後,提出專題總結報告留檔並報上級主管部門。
4、決不調出或出售傳染病患雞和隔離封鎖解除之前的健康雞。
五、防疫保健
1、技術員組織制定基地防疫計劃的實施。免疫計劃以技術員發的程序為准。
2、對場內職工及其家屬進行獸醫防疫規程宣傳教育。
3、定期檢查飲水衛生及飼料的加工、貯運是否符合衛生防疫要求。
4、定期檢查雞舍、用具、隔離舍和雞場環境衛生和消毒情況。
5、技術員每天的診療情況有台帳記錄。詳細記錄獸醫診斷、處方、免疫等內容。
6、保健工作遵照NY/T472-2006獸葯使用准則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
7、配合檢疫部門每年兩次雞群新城疫、禽流感等檢測。
8、妥善保管各種檢測報告書,省級檢測報告書保存期為三年,市級檢測報告書保存期為兩年。
9、加強醫療器械管理,必須先消毒後使用。醫療器械及設備有保管員保管,如有缺損在一個星期內補購或維修,確保隨時可用狀態。
2、如何建立種雞場的生物安全體系 如何
如何建立種雞場的生物安全體系 如何
種雞場生物安全體系的建立是一項系統工程。種雞場生物安全體系是集約化養雞生產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雞群保健准則,是保障雞群健康的一整套防禦體系,是種雞生產和育種的基礎工作。本文就生物安全體系的各要素進行簡要介紹,對種雞場生物安全體系的建立有一定指導意義。
3、養雞場手續怎麼辦
對於興建養雞場等農業設施佔用農用地的,不需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但要求規模化畜禽養殖的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原則上控制在項目用地規模7%以內(其中,規模化養牛、養羊的附屬設施用地規模比例控制在10%以內),最多不超過15畝。養雞場等農業設施的申報與審核用地按以下程序和要求辦理:
(一)經營者申請。設施農業經營者應擬定設施建設方案,方案內容包括項目名稱、建設地點、用地面積,擬建設施類型、數量、標准和用地規模等;並與有關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協商土地使用年限、土地用途、補充耕地、土地復墾、交還和違約責任等有關土地使用條件。協商一致後,雙方簽訂用地協議。經營者持設施建設方案、用地協議向鄉鎮政府提出用地申請。
(二)鄉鎮申報。鄉鎮政府依據設施農用地管理的有關規定,對經營者提交的設施建設方案、用地協議等進行審查。符合要求的,鄉鎮政府應及時將有關材料呈報縣級政府審核;不符合要求的,鄉鎮政府及時通知經營者,並說明理由。涉及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經營者應依法先行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承包農戶簽訂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
(三)縣級審核。縣級政府組織農業部門和國土資源部門進行審核。農業部門重點就設施建設的必要性與可行性,承包土地用途調整的必要性與合理性,以及經營者農業經營能力和流轉合同進行審核,國土資源部門依據農業部門審核意見,重點審核設施用地的合理性、合規性以及用地協議,涉及補充耕地的,要審核經營者落實補充耕地情況,做到先補後占。符合規定要求的,由縣級政府批復同意。
因此,建設養雞場等農業設施,不僅需要與村委會達成用地協議,還必須依法履行以上審批程序。經營者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要堅持農地農用的原則,按照協議約定使用土地,不得擅自或變相將設施農用地用於其他非農建設,不得改變直接從事或服務於農業生產的設施性質,不得擅自將設施用於其他經營。
4、肉雞保健程序和用葯方案
飼養重在管理,養殖重在保健。任何疾病的發生都對應著某個飼養管理環節的失誤。現在疾病越來越復雜、越來越難處理,所以預防保健是現在養殖的重點。
各臟器的發育不完全,體質比較虛弱,調節體溫的能力比較差,所以應重點注意溫度和濕度問題。
溫度:1-2天,36-38℃,高溫育雛。(提前24小時預溫,保持溫度到26-28℃→雞苗來後再逐步提溫至適宜溫度),以後一周一般以每周遞減2℃的降溫速度為宜。降溫過快,雛雞不易適應(溫度過低→拉稀,溫差過大→感冒);降溫過慢,對羽毛生長不利。
濕度:濕度對雛雞的健康和生長較大。一般情況下,第一周相對濕度應保持在(理論上是70%,實際上55%-65%就可以了)。此方面必須做到,現實中很多養殖戶都注重了溫度,而濕度方面卻忽視了。
①高濕低溫:雛雞易受涼,引起腸道感冒、e68a847a6431333332623935拉稀,而且容易誘發後期的腸炎和球蟲病。
②高溫低濕:雛雞體內水分隨著呼吸而大量散發,影響雛雞體內卵黃吸收,引起大量飲水,後期易發生呼吸道病。
第一周:是肺臟和脾臟發育的時期,容易發生肺虛(張口喘、甩鼻)、脾虛(泡沫糞、拉稀)等症狀。因為是虛證,肺臟虛弱,根據五行當中虛則補其母的原理,應該培土生金,補脾就是補肺。肉雞有七天定終身之說,針對雛雞體質虛弱的生理特性,公司推行一種育雛方案:
①肝腎舒: 4000隻雞一天用一瓶(300ml)純中葯膏劑,減輕肝腎功能負擔,提高免疫力。
②凈化各臟器和經絡的胎糞,補肺健脾,提升機體免疫力:中態活力素:3000隻雞一天一瓶。
④處理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菌特+聚芪混合飲水
經試驗證明:採用此育雛方案的雞,第7天稱重時比正常雛雞增重5%-10%(正常體重為168克),後期雞群生長均勻(出欄時體重會增加7日齡增長克數的5倍),抵抗力強。
第二周:各臟器未發育完全,體質弱,此階段容易出現腹水、甩鼻的現象。如果出現疾病,首先從肝臟上找原因。因為肝具有疏通、開泄的功能,是保持脾胃正常消化功能的「紅綠燈」。此階段如果做不好,就會出現肝氣郁結、疏泄時常,影響脾的運化,引起消化功能紊亂,易犯腸道病(球蟲、腸炎)進而影響料肉比。1-2周中間建議用百草球腸清2-3天,避免上述現象發生。同時肝腎舒晚上飲水,進行保肝護腎。
第三周:此時母源抗體的保護作用已結束,應重點注意病毒病,對應的臟器是心臟。「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中醫上心屬火,此時的病都是實證。如果第一二周的機體體質跟不上,第三周也很可能是虛證。所以,病毒病應該用呼泰寧(400斤水/瓶)處理。
另外,防疫完法氏囊後70%會有甩鼻現象。因為現在的法氏囊疫苗大部分都是中等偏強毒力的,而法氏囊又是一個中樞免疫器官。基於這兩個原因,免疫後會出現免疫力下降。所以就是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病毒病,建議用呼泰寧(400斤水/瓶)+新奇(300斤水/瓶)+速治(300斤水/瓶)處理會完全恢復,也有可能會恢復80%-90%。若還有甩鼻現象,說明呼吸道粘膜被破壞。所以此時要修復腸道粘膜(中泰活力素800-1000隻雞/瓶,飲水或拌料,連用三天),這樣基本沒有呼吸道症狀了。
現在的肉雞生長速度很快,其骨骼、內臟器官和免疫系統,尤其是心、血管系統的發育相對滯後,特別是在肉雞生長的中、後期,增重快、耗氧量大。如果舍內的通風量不足,加重了心臟負擔,容易導致心臟衰竭、心包積液、肺淤血、水腫和腹水症的發生,並繼發病毒病、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腸桿菌病等。所以,公司建議採取限制飼養的方法。
限飼的優點:
1、可大大減少腹水和猝死
2、提高對大腸桿菌、病毒和呼吸道症的抵抗力,機體的體質好
3、成活率一般在96%以上
4、料肉比網養在1.7-1.8之間,地面的1.9-2.0
5、整個養殖過程腸炎球蟲病很少發生。
6、葯費少,不易得病,人工少。適合於僱人飼養。
限飼的原理:
1、限制採食量使其有飢餓感,飢餓時機體的免疫力是最好的。喂料時間因搶料可增大運動量,提高肺、心腎的發育,可促進內臟發育及平衡,提升免疫力。
2、限制肌肉的生長,使內臟和骨骼發育相對稱,提升免疫力。
注意事項:
1、料槽一定要多,必須有三分之二雞的槽位
2、加料一定要快,喂料要均勻
3、先檢查水線內是否有水,否則會出現大批死亡。
4、如發病時恢復自由採食
5、做疫苗前後把溫度控制好
6、防法氏囊前後一定要與擴群時間隔開
7、10日齡體重必須達標,在250克左右,如不達標加2%豆餅直到達標
8、限飼時間一般不能超過24天,否則會延遲出欄時間
9、自由採食後,採食量不能超過220克,跟天飼養模式,與限飼模式的吃料量相差2天。
任何事都是有前因後果的,任何疾病的發生都需要一個過程。也就是說,當雞出現死亡時,說明在12- 14天之前就出現了管理環節上的失誤而感染的病。同理,如果前三周管理好了,雞30 -35天時不會出現問題,整個養殖過程已經有60%的成功率。所以前三周在整個飼養周期中占著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四周:在臟器上對應著三焦,就是我們說的胸腹腔。
從氣囊炎的發生與發展分析,它屬三焦病症,所以單獨用氣囊炎葯物處理效果不是很好。若配合處理三焦的葯物和大腸桿菌的葯物會有很好的效果。
用百草普抗(400斤水/瓶)+奇能抗菌肽(300斤水/袋)處理氣囊炎時,一般3-4天會得到完全治癒。如果只是肺和氣囊炎,建議用咳痰清+百草氣囊清(1000克兌水2000斤)來用。
第五周:肉雞由於具有早期肌肉生長較快,而骨骼和內臟組織發育較慢的生理特性,再加上長期的用葯加重了各臟器的負擔。所以,在前期應做好限飼工作,同時調整各臟器的平衡循環關系。具體方案:獨特(300斤水/瓶)+奇能新一代(1200斤水/代)+中泰活力素(400-500公斤水/250ml)。一般用葯後2-3天會有明顯的效果。
第六周的工作重點工作是健脾補腎,降低應激等措施。
脾為「後天之本」,有消化、吸收、運輸營養物質和水濕的功能。若脾不健運,則消化、吸收、運輸功能失誤,就會出現腹脹、腹瀉、消瘦、營養不良等症狀,這也是肉雞在這個時期容易出現腸道病的原因。所以,健脾對預防、治療腸道病,提高料肉比有非常重要的原因。建議用百草普抗+腸毒快克,修復腸道抗病毒,千肥2010 30-35天開始添加催肥和倍多補防應激。
肝腎舒:建議每隔7-10天使用一個療程,健脾、利腎、保肝。增加肝腎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中泰活力素:中葯微生態制劑,使用本品3天除臭,5天凈腸,7天高免。修復腸道是養雞過程中成敗的關鍵,重中之重。
百草普抗:二免後以五天為一個療程進行拌料,預防病毒。
本公司建議28天進行四免,抗體水平一般為半個月,35天剛好是病毒侵襲的危險時期,四免可以抵抗病毒的侵襲,更加有效的提高雞群抗病能力。
5、養雞保健沙怎麼製作
因為禽類的消化方式和我們不同。我們是把食物咀嚼好了吃下去,他們都是整個的吞下去,在胃裡消化。百但胃裡沒牙呀,呵呵,所以要用一些沙或是小石子(大點的禽類)來幫助把食物弄細吸收。度所以禽類的胃也很特別,比較一下豬肚和雞珍,就會發現,禽類的胃比較厚,比較硬。
所以養雞場都會喂點蜂窩煤啥的,以助消化。
保健沙大致最重要的作內用就是這個。只不過和普通的沙的區別就是裡面加了很多東西,比如鈣,比如多種維生素等,在助消化的同時增加營養,經達到保健的效果。
所以從上面我容們看出來,這個東西不神秘,你的知識夠,了解你所養的鳥的話,完全可以自已做。
6、養雞場的管理制度
養雞場防疫管理制度
為了加強太湖雞疾病的預防和控制,特指定本制度並嚴格執行。
一、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動物防疫法及有關畜禽防疫衛生條例。
二、阻斷病源的傳入和傳播
1、雞場出入口,設消毒池,池內保持有效消毒液(使用:2%燒鹼)。保證進出人員及車輛消毒工作。
2、外來人員未經負責人或獸醫部門同意不得進入生產區。
3、任何其它禽及其禽產品不得帶入生產區。
4、飼養員每天要保持環境清潔衛生,不得在不同雞群間串門。
5、生產區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區和周圍環境兩周徹底消毒一次。
6、任何外來人員在得到批准後方可進入生產區,進入前必須更衣、消毒,紫外線下照射10分鍾,穿全封閉一次行工作服在技術員的陪同下進入。
7、場內獸醫人員不得對外診療雞只及其他動物的疾病。
8、生產人員不得隨意離開生產區,在生產區穿工作服和膠靴,工作服應保持清潔,定期消毒。
三、嚴格淘汰
1、飼養員每天觀察雞群,每天早晨放牧後到雞舍角落及其它偏僻處查看 有無離群獨居、精神不好的雞,發現後立即淘汰。
2、經技術員同意後飼養員方可對淘汰雞進行無害處理,即離飼養基地3公里以外定點深埋。
四、傳染病應激措施
1、當雞群發生疑似傳染病時,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同時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並盡快加以確診。
2、當場內或附近出現烈性傳染病或疑似烈性傳染病病例時,立即採取隔離封鎖,並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報告。
3、如場內發生傳染病後,如實填報疾病報表,該次傳染終結後,提出專題總結報告留檔並報上級主管部門。
4、決不調出或出售傳染病患雞和隔離封鎖解除之前的健康雞。
五、防疫保健
1、技術員組織制定基地防疫計劃的實施。免疫計劃以技術員發的程序為准:
2、對場內職工及其家屬進行獸醫防疫規程宣傳教育。
3、定期檢查飲水衛生及飼料的加工、貯運是否符合衛生防疫要求。
4、定期檢查雞舍、用具、隔離舍和雞場環境衛生和消毒情況。
5、技術員每天的診療情況有台帳記錄。詳細記錄獸醫診斷、處方、免疫等內容。
6、保健工作遵照NY/T472-2006獸葯使用准則以及有關的法律法規。
7、配合檢疫部門每年兩次雞群新城疫、禽流感等檢測。
8、妥善保管各種檢測報告書,省級檢測報告書保存期為三年,市級檢測報告書保存期為兩年。
9、加強醫療器械管理,必須先消毒後使用。醫療器械及設備有保管員保管,如有缺損在一個星期內補購或維修,確保隨時可用狀態。
==============================
采購員管理制度
1、采購員采購葯品物品,必須喲地方簽字,采購單要上交一份到公司財務辦公室存檔備案。
2、合理科學管理備用金,不能拿備用金做其他用途使用,更不能拿去做私人事情。
3、采購葯品、物品及時入庫,辦好相關手續。
4、采購員的差旅費報銷規定:(1)乘車費、業務洽談費全額報銷(皆不包括打的和馬仔費);(2)餐費標准:縣城及縣轄區各鄉鎮為5元/餐(人);區、市等較發達城市10元/餐(人);(3)住宿標准:縣城及縣轄區各鄉鎮為20元/晚(人);區、市等較發達城市35元/晚(人)。
有機料管理制度
1、有機飼料需來自無農葯全生態的農家生產的玉米、水稻、黃豆等以及有機茶園里的蚯蚓等天然蟲子。
2、有機飼料中不得添加國家禁止使用的葯物或添加劑。
3、有機飼料進倉應由采購人員與倉庫管理員當面交接,並填寫入庫單,倉管員還必須清點進倉有機飼料數量及質量。
4、倉管員應保持有倉庫的衛生。庫內禁止放置任何葯品和有害物質,有機飼料必須隔牆離地分品種存放。
5、建立有有機飼料進出倉庫記錄,詳細記錄每天進出倉情況。
6、有機飼料調配應由技術員根據實際情況配製和投量。
7、調配間、攪拌機及用具應保持清潔,做到不定時的消毒,調配間禁止放置有害物品。
7、什麼是雞的免疫程序?如何確定雞的免疫程序?
以下是商品蛋雞免疫程序和肉雞免疫程序,供參考:
商品蛋雞免疫程序:
1日齡:注射馬立克疫苗。
7日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苗滴鼻、點眼或飲水。
14日齡:法氏囊苗飲水、點眼或滴鼻。
24日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法氏囊三聯苗飲水,三聯油苗胸肌注射。
35日齡:雞痘苗刺種。
50日齡:雞毒支原體苗點眼。
80日齡:新城疫Ⅰ系苗、新城疫油苗同時肌內注射。
110日齡:注射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減蛋綜合征三聯苗。
125日齡:注射鼻炎苗。
250日齡:三聯油苗胸肌注射。
肉雞免疫程序
1日齡:馬立克病疫苗頸背皮下注射。
7日齡: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二聯苗滴鼻、點眼,
新城疫、流感二聯油苗頸背皮下注射。
14日齡:雞傳染性法氏囊苗滴口或飲水。
21日齡:新城疫La Sota株疫苗飲水。
35日齡:新城疫La Sota株疫苗飲水。
每個養雞場根據本場疫病發生的特點和雞群的實際情況選用疫苗,並按疫苗的免疫特性安排預防接種的日齡、次數和方法,這就叫免疫程序。確定免疫程序要考慮以下一些因素:
(1)雞場發病史
制定免疫程序時必須考慮該場已發生過什麼病、發病日齡、發病頻率和發病批次,依此確定疫苗免疫的種類和免疫時機。如對曾經發生過傳染性喉氣管炎的雞場,可在習慣發作日齡前15天進行疫苗滴眼接種。
(2)雞場原有的免疫程序以及免疫時使用的疫苗
如某一傳染病始終難以控制,應考慮原有的免疫程序是否合理或疫苗毒株是否與流行的毒株相一致。了解這一點,可以及時調整免疫程序或重新選擇疫苗。
(3)雛雞的母源抗體
了解雛雞的母源抗體水平、抗體整齊度、抗體的半衰期及母源抗體對疫苗不同接種途徑的干擾,有助於確定首免時間。如新城疫母源抗體的半衰期是4~5天。傳染性法氏囊病母源抗體的半衰期是6天。對呼吸道類傳染病首免最好是滴鼻、點眼或氣霧免疫,這樣即能產生較好的免疫應答又能避免母源抗體的干擾。
(4)疫苗接種日齡與雞體易感性的關系
如馬立克氏病必須在出殼後24小時內免疫,因為雛雞對馬立克氏病的易感染性最高,並且隨著日齡增長,對馬立克氏病易感性降低。
成年雞對傳染性喉氣管炎最易感,且發病典型,所以該病的免疫應在7周齡以後,才可獲得好的效果。禽腦脊髓炎必須在10~15周齡免疫。10周齡以前免疫有時會引起發病,15周齡以後免疫可能發生蛋的帶毒。雞痘在35日齡以後免疫,一次即可。
(5)免疫接種途徑
不同的免疫接種途徑,產生的免疫效果截然不同。如新城疫滴鼻、點眼明顯優於飲水免疫。有些疫苗病毒親嗜部位不同,應採用特定的免疫途徑。如傳染性法氏囊病和禽傳染性腦脊髓炎親嗜腸道,即病毒易在腸道內大量繁殖,所以最佳的免疫途徑是飲水或噴霧免疫。雞痘親嗜表皮細胞,必須採用刺種免疫。
(6)季節與疫病的關系
有許多病受環境氣候影響很大,如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免疫程序應隨著季節有所變化。如在蚊蟲繁殖季節來臨前刺種雞痘疫苗。
(7)了解疫情
附近雞場暴發傳染病時,除採取常規措施外,必要時進行緊急接種。對流行的重大疫情,即使本場沒有發生,也應考慮免疫接種。必要時考慮死苗和活苗合理搭配使用。如新城疫、腎型傳染性支氣管炎、變異傳染性支氣管炎等。
8、哪裡有可行的家禽保健方案?
很多獸葯廠家都會有畜離保健方案,不過我上次聽了彭老師講課後就採用了他的方案,配合中山天天動保的葯物,我覺得比較合理和有效,不妨可以試一下,呵呵~
9、養雞有哪些免疫程序?打什麼?打哪?打多少?謝謝,詳細的。
一、雞場確定免疫程序的依據
1、雞場發病史:每一雞場都有自己的發病史,就象人的病歷一樣。制定免疫程序時必須考慮該場已發過什麼、發病日齡、發病頻率和發病批次。依此確定投苗免疫的種類和免疫時機。
2、雞場原有的免疫程序和免疫使用的疫苗:如某一傳染病始終控制不住,這時應考慮原來的免疫程序是否合理或疫苗毒株是否對號。了解這一點,可以改變免疫程序或疫苗。
3、雛雞的母源抗體:了解雛雞的母源抗體的水平、抗體的整齊度和抗體的半衰期及母源抗體對疫苗不同接種途徑的干擾,有助於確定首免時間。如傳染性法氏囊病(IBD)母源抗體的半衰期是6天。新城疫(ND)為4-5天。對呼吸道類傳染病首免最好是滴鼻、點眼了霧免疫,這樣即能產生較好的免疫應答又能避免母源抗體的干擾。
4、疫苗接種日齡與雞體易感性的關系:如傳染性喉氣管炎,成年雞最易感,且發病典型,所以該病的免疫應在7周齡以後免疫才可獲得好的效果。禽腦脊髓炎(AE)必須在10-15周齡免疫。10周齡以前免疫,有時能引起發病,15周以後免疫,可能發生蛋的帶毒。馬立克氏病(MD)的免疫必須在出殼24小時內,因為雛雞對MD的易感染性最高,並且隨著日齡增長,對MD易感性降低。雞痘在35日齡以後免疫,一次即可,35日齡以內免疫,則必須免疫兩次。
5、免疫途徑:不同疫苗或同一疫苗使用不同的免疫途徑,可以獲得截然不同的免疫效果。如新城疫滴鼻、點眼明顯優於飲水免疫。還有些疫苗病毒親嗜部位不同,也應採用特定的免疫程序。如IBD和AE親嗜腸道,即病毒易在腸道內大量繁殖,所以最佳的免疫途徑是飲水或噴霧免疫。雞痘親嗜表皮細胞,必須採用刺種免疫。
6、季節與疫病發生的關系:有許多病受外界影響很大,尤其季節交替、氣候變化較大時常發。腎型傳支、慢性呼吸道病,免疫程序必須隨著季節有所變化。
7、了解疫情:對附近雞場暴發傳染病時,除採取常規措施外,必要時進行緊急接種。
8、對重大疫情:本場還沒有的,也應考慮免疫接種,以防萬一。如變異傳支。
9、對烈性傳染病:應考慮死苗和活苗兼用,同時了解活苗和死苗優缺點及相互關系,合理搭配使用。如新城疫、腎型傳支、變異傳支等。
二、疫苗的選用
依據以上所述,確定一個適合本場的免疫程序,選擇合適的疫苗(包括活苗和死苗)。
1、選擇正式廠家生產的疫苗:注意包裝、生產日期以及失效期。如MD苗,最好選用大劑量包裝,即每瓶1500羽以上。而且,運輸最好是在冬季,盡量避免夏季高溫季節運輸。
2、疫苗種類:對兩次以上免疫疫苗,所用的疫苗要盡量不一樣。如IBD免疫,第一次用B1,第二用B2或其它類型的疫苗,增加疫苗免疫的覆蓋性。
3、疫苗使用劑量:多數疫苗不需要加倍,如雞痘、傳喉、禽腦脊髓炎等。考慮的疫苗在凍干、運輸、保存中失活和使用方法的損失,有些疫苗常常採用加倍劑量使用,如傳支、法氏囊、新城疫等。但馬立克氏病的免疫必需有4000個蝕斑單位,即加大到3倍的疫苗劑量,以抵抗環境中的大量MD強毒。
三、使用疫苗注意事項
1、疫苗免疫必須在良好的飼養管理前提下進行:保證良好的環境衛生和有效的隔離消毒,尤其是對MD的控制更要做好早期的隔離,避免早期感染。
2、活苗的保存:應按使用說明書保存,避免反復凍干,恆溫下保存,避免喪失真空,禁止振盪和產生氣泡,應以輕轉的方式溶解疫苗,然後在定量到一定數量。同時注意潮解。無真空和潮解的疫苗禁止使用。啟封的疫苗應一次用完。用不完的疫苗應銷毀,用於稀釋疫苗的所有器具都應該清潔,不能帶有對病毒活性有影響的重金屬離子和消毒劑。
10、我想辦個養雞場,手續程序先從哪裡開始
如果是家庭散養,僅供應自家,不需要辦證,如果是規模化養殖,需要辦理動物防疫合格證、工商執照這兩種證件。
養雞需要什麼證件?
與農民家庭散養不同,規模化養雞手續比較繁瑣,檢驗檢疫也比較嚴格,辦理手續的時間相對較長,但更有保障,是合法的。
首先,養殖戶想要養雞,要先擁有一片能夠辦理養雞場的土地,也就是說,養殖戶需要辦理臨時用地手續,否則土地管理部門可以按照違法佔地對養殖戶進行處罰。
其次,想要進行規模化養雞,養殖戶要取得《動物防疫合格證》。也許有人會問,《動物防疫合格證》怎麼申請呢?申請它有條件嗎?申請《動物防疫證》自然是有條件的,具體申請條件如下:
1、養雞場的選址、布局要符合動物防疫標准,它的生產區與生活區要分開;
2、禽舍的設計、建築要符合動物防疫的要求,採光、通風和污物、污水排放設施要布置齊全;
3、禽舍要有患病動物隔離圈舍,還要防止病死動物、污水、污物無害化處理設施、設備;
4、禽舍要有專職人員;
5、禽捨出入口要有隔離和消毒設施;
6、禽舍要有健全的防疫制度。
最後,進行規模化養雞,養殖戶還需要辦理工商執照。養殖戶只有辦理了工商執照,才可以將自己養的雞對外進行銷售,否則都是不合法的。
養雞證件申請流程
參考以下幾個程序(每個地方制度不同,所以有可能會存在差別,僅供參考)
1.填報項目審批申報表,經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初審;
2.報市環保部門會同市農業部門審核,提出意見;
3.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報相關鎮(街道)環保部門簽署初審意見後,報市環保部門審批;
4.項目主體工程與污染治理設施必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污染治理設施必須報環保部門驗收合格,動物防疫條件經農業部門審查合格,並獲取相關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後方可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