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中醫葯膳保健

中醫葯膳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15 02:55:14

1、養生、葯膳、食療、保健的概念和區別?

概念
養生指保養、調養、頤養生命。即以調陰陽、和氣血、保精神為原則,運用調神、導引吐納、四時調攝、食養、葯養、節欲、辟穀等多種方法,以期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葯膳發源於我國傳統的飲食和中醫食療文化,葯膳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葯膳配方,將中葯與某些具有葯用價值的食物相配伍,採用我國獨特的飲食烹調技術和現代科學方法製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簡言之,葯膳即葯材與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食療又稱食治,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方法。

保健,意思:保護健康。亦指為保護和增進人體健康、防治疾病,醫療機構所採取的綜合性措施。

區別
養生產生於上古先民為抗禦嚴酷的自然環境,調整體力,抗禦疾病,防治疾病的需要。養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養生是先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生命經驗的結果。
葯膳它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於食」,既將葯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葯用,葯借食力,食助葯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

食療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也就是說,食物最主要的是營養作用。其實不然,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而且還能療疾祛病。如近代醫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

養生,指合理選用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保健方法,通過長期的鍛煉和修習,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目的的技術和方法。簡而言之,所有促進健康、延長壽命的活動都是養身活動。

2、中醫葯膳的應用

葯膳原本不屬於普通的膳食,而是中醫食療性膳食的一個組成部分。膳食的形式涉及各種菜餚、羹湯、粥飯、膏滋、糕點、米麵食品、酒類、飲料等,食品類型十分廣泛。加用中葯的膳食稱之為「葯膳」,始於西周時期宮中官職人員掌管帝王的膳食保健工作。涉及葯膳的書籍諸如《傷寒雜病論》、《千金方. 食治篇》、《養老奉親書》、《飲膳正要》等。
葯膳不僅具有可食性,更因具有保健性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它的應用遍及中華大地乃至世界各國友人。

3、養生葯膳是如何分類的

有四種分類:

1、按形態分

一為流體類,如將作為葯膳原料的葯物或食物經粉碎加工製成粗末,以沸水沖泡可溫浸即可的茶包;

二為半流體類,如將葯材和食物加水一同煎煮,去渣,濃縮後加糖或煉蜜製成的半流體狀的稠膏;

三為固體類,如以稻米、糯米、小麥麵粉等為基本材料,加入具有補益且性味平和的葯物製成的米飯和麵食類食品。

2、按製作方法分

有燉、燜、煨、蒸、煮、熬、炒、熘、鹵、燒和炸。

3、按功用分

一為養生保健延壽類,如補益氣血葯膳:適用於平素體質素虛或病後氣血虧虛之人,如十全大補湯、八珍糕等;

二為美容美發類,如增白祛斑葯膳:適用於皮膚上有黑點、黑斑、色素沉著之人,如白芷茯苓粥等,以美容增白;

三為祛邪治病類,如解表葯膳:具有發汗、解肌透邪的功效,適用於感冒以及外感病的初期。

4、按滋補形式分

平補:指用甘平和緩的補益方葯治療體虛久病、病勢發展較慢者,是一種緩補法;

清補:清補是專指夏天的補養,它指選用具有一定驅暑生津功效的飲食,以補充人體的消耗;

溫補:用溫性補益葯治療虛寒證的方法;

峻補:用強力補益葯治療氣血大虛或陰陽暴脫的方法。因極度虛弱和危重證候時非大劑峻猛補葯不足以挽救垂危,故此命名。

(3)中醫葯膳保健擴展資料:

養生葯膳的應用原則

1、因證用膳

中醫講辨證施治,葯膳的應用也應在辨證的基礎上選料配伍,如血虛的病人多選用補血的食物大棗、花生,陰虛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麥冬等。只有因證用料,才能發揮葯膳的保健作用。

2、因時而異

中醫認為,人與日月相應,人的臟腑氣血的運行,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密切相關。「用寒遠寒,用熱遠熱」,意思是說在採用性質寒涼的葯物時,應避開寒冷的冬天,而採用性質溫熱的葯物時,應避開炎熱的夏天。這一觀點同樣適用於葯膳。

3、因人用膳

人的體質年齡不同,用葯膳時也應有所差異,小兒體質嬌嫩,選擇原料不宜大寒大熱,老人多肝腎不足,用葯不宜溫燥,孕婦恐動胎氣,不宜用活血化瘀之品。這都是在葯膳中應注意的。

4、因地而異

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生活習慣有一定差異,人體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亦有不同,有的地處潮濕,飲食多溫燥辛辣,有的地處寒冷,飲食多熱而滋膩,而南方的廣東飲食則多清涼甘淡,在應用葯膳選料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葯膳

人民網-想用葯膳來養生?注意事項需了解

4、求解葯膳保健的利弊,全面加具體分析。。

以前認為葯膳很好,但是學過一些知識後,感覺葯膳有利有弊。其中對葯膳很重要的是它的原材料。比較常見的葯膳(原材料是常食的食物或者葯材),或許它對人體的副作用不會很大。因為現在重要的很多中葯材里所含的化學物質不能確定。目前國內對很多葯材的成分都為測定出來,很多有害有毒物質都未可知。所以對於其中所含物質未知的有無毒性、多大毒性或者副作用的葯物我不敢評斷它的好壞。並且現在已有案例表明某些中葯常服對身體有害。我本人就是基於中葯材它的成分未知,個人認為這是它的弊端。而它的好處可能就是因為它是中國特有的很能讓人信服而成為中國較流行的保健形式。當然有些葯膳還是有效果的,我不能否認。以上觀點是個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見那是自然。畢竟中葯和西葯的論戰很激烈。吾不予多辯。

5、中醫葯膳養生調理身體效果好嗎?

葯膳是傳統的養生方式,無論是養生粥、養生酒、還是其它形式的葯膳,都即是食物也是葯材。既然是葯材,就有一定的葯性,就應該遵循中醫的基本理論,所以說葯膳養生雖好,但也需要之一以下三點,不然用錯了會造成身體負擔,損傷身體。

葯膳雖好但也有禁忌

一.葯膳的配伍避免相惡、相反。

相惡、相反是中醫專有的名詞,意思分別是可以降低葯力和產生毒副作用,甚至會引起中毒。而且一般來說,葯膳中所用的中葯材本就不多,也就兩三味葯材,所以在製作葯膳之前一定要熟悉所用葯。再就是很多食材也會與葯物沖突,比如說人參和蘿卜,蘿卜會降低人參的補氣效果;何首烏和怕與蔥、蒜一起食用。

還有一些傳統的葯膳禁忌, 比如羊肉忌南瓜,鱉肉忌莧菜,雞蛋、螃蟹忌柿、荊芥,蜂蜜忌蔥等

葯膳選擇配伍注意相反、相惡

現代科學的認識,胡蘿卜、黃瓜等含分解維生素C的成分不宜與白蘿卜、旱芹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配伍等。此類的研究還有很多,製作葯膳前一定明確。

二.身體狀態特殊時要注意葯食宜忌。

在身體處於特殊情況下,應用的葯膳不盡相同,這屬於辨證范圍,比如說外感疾病時,不可用有固表止汗的葯膳。還有某些特殊的時期,比如經期、孕期,這是屬於正常的生理變化。此時要注意中葯的「妊娠禁忌」及經期用葯原則,以免造成身體損傷。

孕期、經期、產後要注意用葯原則

至於一些基本原則,如「產前不宜熱,產後不宜涼」,在疾病狀態下可以治病為主,根據疾病的不同用葯。但在正常狀態下,這種原則應盡量遵循,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害。

三.葯膳養生要「一人一方」。

一人一方指的並非是每一個人一個葯膳方子,而是每一類人一個方子,比如說一般家庭中老人、青壯年、兒童,這三類人不可同用一樣的葯膳;而青壯年又分男女,男人以「氣」為主,女人以「血」為主;同一年齡段的人群也有區別,體質不同所用葯膳也不同。

葯膳不可一家人「一鍋養生

葯膳雖說以食物為主,但也是一種有調理性的膳食,還是有一些禁忌的,不可混同尋常餐食隨意長期進食。比如驅寒的葯膳,體內有實熱者忌用。

葯膳作為傳統的滋補養生方式,應當遵循其原則。葯膳也需要根據身體的表現以及體質,全家人「一鍋養生」的方式不可取。

6、從中醫基礎理論的角度論述葯膳的保健治療作用

江大的吧,兄弟

7、大學選修課要開始了,我想問下飲食養生與保健、中醫葯膳製作、傳統中醫養生。這三個的區別是什麼啊。

您好,不知道你目前報名了沒有知:
一、中醫葯膳製作:在中醫葯膳理論的指導下,運用醫學、葯學、營養學、食品學和烹飪學等有關知識和操作技能,學習和研究葯物和膳食結合,用於強身健體、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專業人才。
二、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道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三、飲食得當助美麗。食物滿足身體的各種營養需求,有適當量的蛋白質供生長發育、身體組織的修復更新內、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從食物中吃出美麗來,就要注意生活的飲食習慣。飲食的要點就是:合理偏食為健康充電,缺啥補啥;少食肉類食品和動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鮮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質攝容取均衡,減少不良的飲食習慣。還應根據不同的年齡段選擇不同的食物。

現在中醫葯膳製作比較好考一些,要求高,但沒什麼難度!

8、中醫葯膳養生治病的理論依據簡答題

依據中醫葯食同源理論。

中醫葯原則是葯物、食物,歸經。肺臟-辛味葯物食物(下同),心臟-苦味,肝臟-酸味,脾臟-甜味,腎臟-鹹味。中醫葯膳歸十二正經,來然而,奇經八脈葯膳不起作用,而是依靠元氣,氣血濡養。

也就是葯膳食物具有靶向性,辛、苦、酸、甜、咸五味,非別歸肺、心、肝、脾、腎。進一步說,人吃葯自膳之後,小腸吸收營養物質,然後,營養物質進入經絡高速公路,傳遍全身,不zd同味的營養物質,停留在不同臟腑。

比如說夏天心火上炎,服用黃連去火,治病。服用黃連羊肝丸,不僅去心火,還去肝火,清心明目。

9、中葯(葯膳和保健)專業好不好?。這個專業的內容是什麼。具體學什麼?

專業介紹:

本專業是一門從預防醫學角度研究營養和膳食與人體健康關系的學科,主要學習保健的關系和葯膳的基本常識、中醫葯學知識技能,熟悉中葯食療品種、分類、鑒定,掌握葯膳、羹、膏、湯、汁、丸、餅等製作百方法,根據中葯食療分類、結合性別、年齡、病種、熟悉製作出各種不同品種度的膳食。在讀期間可以參加營養師的考試。

主幹課程:

中醫基礎理論、簡明中葯學、中葯鑒定學、中醫方劑學食療中葯學、葯膳理論、葯膳製作法、中醫學基礎、葯膳理論與製作、預防醫學、營養學、食品衛生學、烹飪學、中醫美容與專減肥、推拿、經穴指壓、醫學氣功等。

就業前景和方向:

畢業後,能在各級醫院、療養機構、學校幼兒院的營養膳食科、賓館、烹飪學校、食品公司工廠、養老院及營養保健品經屬營企業等單位從事臨床營養治療、膳食和營養保健指導、宣傳及管理等工作。

本專業具有很強的科學性、社會性和應用性,目前社會多種行業都急需這種專業人才。

就這些了!希望能幫上忙!

10、中醫葯膳養生調理身體效果怎麼樣?

葯膳是以葯物和食物為原抄料,經過烹飪加工製成的一種具有食療作用的膳食。它百是中國傳統的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的產物。它「寓醫度於食」,既將葯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葯用,葯借食力,食助葯威;既具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問、保健強身、延年益壽。所答以在調理身體在方面,效果還是不錯的!

與中醫葯膳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