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針推養生保健法法
這是中醫的一種療法,現已普及大眾,人們慢慢地從認識到接受,已成為養生保健的一種形式
針刺:常用針具是毫針,多由不銹鋼製成。根據針身的百長短和粗細不同,亳針可分為不同的規格。針刺法取效的關鍵在於「得氣」。針刺洽未病著眼於強健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生保健。度反映在選穴、用針上,針刺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不宜多,且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
灸法:灸法是最原始的醫療保健方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開始使用火問的年代。當身體某一部位發答生病痛,祖先們發現,火的烘烤可以減輕病痛,由此,逐漸發展到了艾灸。灸,從火從久。意思是說,灸法是一種用火治病的方法,效果持久,但必須持之以恆。《孟子•離婁》中雲:「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意思就是說,艾灸的效果很好,可以醫舊專病,起沉痾。灸法主要是用艾絨製成的艾炷或艾條在穴位上熏灼,借溫熱的刺激治療疾病,具有溫經通絡屬、行氣活血、祛風散寒、補中益氣、活血祛瘀的作用,對於虛寒性疾病以及養生保健最為適用。
2、針灸真的管用嗎?什麼原理?
針灸
針灸是一種中國特有的治療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種「從外治內」的治療方法。是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以及應用一定的手法,來治療全身疾病的。在臨床上按中醫的診療方法診斷出病因,找出疾病的關鍵,辨別疾病的性質,確定病變屬於哪一經脈,哪一臟腑,辨明它是屬於表裡、寒熱、虛實中那一類型,做出診斷。然後進行相應的配穴處方,進行治療。以通經脈,調氣血,使陰陽歸於相對平衡,使臟腑功能趨於調和,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針灸療法是祖國醫學遺產的一部分,也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民族醫療方法。干百年來,對保衛健康,繁衍民族,有過卓越的貢獻,直到現在,仍然擔當著這個任務,為廣大群眾所信仰。
針灸由「針」和「灸」構成,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徵,是基於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
【針灸的歷史】
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篯」刺破癰腫的記載,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再根據近年在我國各地所挖出的歷史文物來考證,「針灸療法」的 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時代。
針灸是一門古老而神奇的科學。早在公元6世紀,針灸學術便開始傳播到國外。目前,在亞洲、西歐、東歐、拉美等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應用針灸術為本國人民治病,不少國家還先後成立了針灸學術團體、針灸教育機構和研究機構,著名的巴黎大學醫學院就開設有針灸課。據報道,針灸治療有效的病種達307種,其中效果顯著的就有100 多種。1980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43種推薦針灸治療的適應病症。1987年,世界針灸聯合會在北京正式成立,針灸作為世界通行醫學的地位在世界醫林中得以確立。
二千五百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在這部典籍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於全書,那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古人發現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稱之為經脈;又發現這些大幹線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細小的分枝,古人稱這些分枝為絡脈,「脈」是這種結構的總括概念。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人們製成了金屬針,稱為微針,並用微針對經脈進行治療。《黃帝內經》分為兩部書,其中之一叫做《靈樞經》,也稱為《針經》,就是專門論述用微針治療經絡的著作。《黃帝內經》對經絡作了系統的總結,在經脈之外,增加了絡脈、經別、經筋、皮部和奇經等新的概念,它們共同組成了經絡系統,成為古人心目中人體最重要的生理結構。《黃帝內經》還闡述了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筋骨、滑利關節、聯絡臟腑和表裡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黃帝內經》對經絡系統及其功能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長期的臨床觀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結果和取類比象的描述。
刺法灸法學,是針灸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灸臨床治療疾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歷代針灸學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刺法灸法的內容不斷充實,理論不斷完善,為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主要的針灸法】
★毫針刺法
★灸法:用艾絨或其他葯物放置在體表的穴位部位上燒灼、溫熨,借灸火的溫和熱力以及葯物的作用,通過經絡的傳導,起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達到治療疾病和預防保健目的的一種外治方法。
★拔罐法:應用各種方法排除罐筒內空氣以形成負壓,使其吸附體表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又稱吸筒療法、拔筒法。古代有以獸角製成的,稱角法。通過吸拔,可引致局部組織充血或鬱血,促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散寒、除濕、散結拔毒、退熱等作用。
★其他刺法
三棱針刺法,皮膚針刺法,皮內針刺法,火針刺法,芒針刺法,電針刺法。
★現代刺法灸法:
耳針法,頭針法,眼針法,手針法,足針法,腕踝針法
聲電波電針法,電火針法,微波針法
穴位激光照射法,穴位貼敷法,穴位埋線法,穴位磁療法,穴位注射法
穴位指針法,穴位電離子透入法,穴位割治法,穴位結扎法 一項醫療保健技術。包括針法和灸法。針法是以針形工具,刺入或按壓穴位或患病部位的醫療保健方法;灸法是以燃著的艾絨或其他可燃材料,溫烤或燒灼穴位或患病部位的醫療保健方法。上述兩者在臨床上經常配合使用,合稱為「針灸」。
【針灸是否疼痛】
針灸的是否有疼痛的感覺取決於兩個方面,一個是醫生,另一個是病人。
一般來說,針灸刺入人體後會產生酸、麻、脹、重、疼等感覺,這些都是針刺得氣的反應,是好的表現,是檢驗本次針刺是否「合格」的一個指標,如果針入人體後沒有任何感覺,那說明這次針刺是「不太合格」的,這個醫生的針刺手法是值得懷疑的。
一個好的醫生,他的針刺入病人體內後,會使病人的局部產生或酸、或麻、或脹、或重、或疼的感覺,這種感覺不是存在於病人表皮的,這種感覺來源於針尖所到的部位,一個好的針灸醫生,會使針尖所到之處的一大片區域產生這幾種感覺,產生感覺的部位可以達到直徑5厘米,甚至更大。這種感覺是非常舒服的感覺,是一種挑動沉痾的感覺,是一種按摩彈撥勞損的肩背的感覺。
一個手法差的醫生,帶給病人的是進針時的疼痛,行針時的疼痛,這種疼痛是非常不舒服的疼痛,這個疼痛的部位是在皮膚的表層,是一種牽拉皮膚的刺痛,跟上面所說的感覺非常舒服的「疼」發生的部位不一樣,上面所說的疼發生在深層,也就是針尖所到的部位,也就是有病痛的部位。
當然,一個身心放鬆的病人,也會配合醫生的進針,減少針刺發生疼痛的概率。一個非常緊張的病人,他的那種不好的疼痛感是會經常發生的。
所以說,針灸的疼,不是絕對的,好的疼可以解除病人的痛苦。不好的疼,是因為病人的緊張和醫生的技術太差造成的。
如果你在做針灸時,能夠做到全身心的放鬆,並且找一個好的針灸醫生來扎針,那麼,你基本上不會被疼痛困擾!
【針灸的應用】
針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形成了由十四經脈、奇經八脈、十五別絡、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以及孫絡、浮絡等組成的經絡理論,以及361個腧穴以及經外奇穴等腧穴與腧穴主病的知識,發現了人體特定部位之間特定聯系的規律,創造了經絡學說,並由此產生了一套治療疾病的方法體系。
由於針灸療法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廣泛的適應性,療效迅速顯著,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醫療費用經濟,極少副作用,遠在唐代,中國針灸就已傳播到日本、朝鮮、印度、阿拉伯等國家和地區,並在他國開花結果,繁衍出一些具有異域特色的針灸醫學。到目前為止,針灸已經傳播到世界一百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保障全人類的生命健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針灸是在中國歷代特定的自然與社會環境中生長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思維和文化精華,涵納著大量的實踐觀察、知識體系和技術技藝,凝聚著中華民族強大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瑰寶,應該受到更好的保護與利用。
針灸能治療很多病情,用於美容,最多的就是治療成人痘和減肥。
針灸去痘原理:根據每個人的長痘具體原因,比如肺火、胃火或者脾胃不調等,有針對性地制訂針灸調理的方案,通過治療病症,實現經絡通暢,實現去痘美容的目的。
針灸減肥的原理:其實就是克制你的食慾,讓你少吃,再加上運動,你就可以減肥。針灸減肥有禁忌:以下三類病人和有一些特殊狀況,是不適合接受針灸減肥的:1、心臟病病人;2、二期、三期的高血壓病人;3、糖尿病病人;4、空腹、疲勞、嚴重出汗、運動後伴有大出汗等狀態下,不能馬上接受針灸減肥,應暫緩,或更改時間。
針灸治療的適應范圍很廣,舉凡內、外、傷、婦、兒、五官、皮膚等各科的許多疾患,大部分都能應用針灸來治療,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公開宣布針灸對一些疾病確實有幫助。以下列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43種針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980年)
一、呼吸系統疾病
1、鼻竇炎 2、鼻炎 3、感冒 4、扁桃腺炎 5、急、慢性喉炎。 6、氣管炎 7、支氣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結膜炎 9、中心性視網膜炎 10、近視眼 11、白內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 13、拔牙後疼痛 14,牙齦炎;
四、胃腸系統疾病
15、食道、噴門失馳緩症 16、呃逆 17、胃下垂 18、急、慢性胃炎 19、胃酸增多症 20、慢性十二指腸潰瘍(疼緩
解) 21、單純急性十二指腸潰瘍炎 22、急、慢性結腸炎 23、急性(慢性)桿菌性痢疾 24、便秘 25、腹瀉 26、
腸麻痹;
五、神經、肌肉、骨骼疾病
27、頭痛 28、偏頭痛 29、三叉神經痛 30、面神經麻痹 31、中風後的輕度癱瘓 32、周圍性神經疾患 33、小兒脊
髓灰質炎後遺症 34、美尼爾氏綜合征 35、神經性膀胱功能失調 36、遺尿 37、肋間神經痛 38、頸臂綜合征 39、
肩凝症 40、網球肘 41、坐骨神經痛 42、腰痛 43、關節炎。(世界衛生組織推薦43種疾病針灸臨證指南。中國計量出
版社。1995)
3、針灸美容的針灸美容的作用
針灸駐顏美容是通過針灸的養生保健和治療影響美容的相關疾病兩方面發揮作用的。具體說來,它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達到美容的目的的。
1調理經絡以調氣養氣:用針灸方法疏通經絡,行氣以活血,維持人體各部分功能活動的協調和相對平衡,使人體氣機升降出入有序。而氣機是氣的根本運動形式,氣機正常,人的生命活動就正常。
2調理臟腑功能以調精養精:中醫認為,五臟藏精而不瀉,六腑傳導而不藏,通過經絡、穴位調理臟腑功能,做到收藏有節,使精血各有所藏,精足而養,才能精足而化氣。
3調理性情以調神養神:《紅爐點雪》中說:「顏色憔悴,良由心思過度」。故中醫理論把顏面氣色、性格情志和臟俯功能做為一個整體來看待,即面色本身可以反映人體臟俯功能以及性格特徵,這也是中醫針灸用於駐顏美容的深刻原理所在。
4﹑通過刺激面部經絡腧穴﹐可以使局部組胺和乙醯膽鹼等神經遞質增加﹐刺激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淋巴循環﹐增加局部營養供應﹐替皮膚各層組織補充充足的營養和水分﹐達到袪病養顏﹑保健美容的效果。
5﹑針刺還能促進局部肌肉收縮﹑增強肌肉彈性﹑預防肌肉鬆弛﹐用於防治皺紋。
6﹑同時針刺對於皮膚的狀態具有雙向調節作用﹐通過神經的調節﹐既能抑制皮脂腺分泌減少皮膚油膩﹐又可以促進油脂分泌防止皮膚乾燥﹐使皮膚處於健康﹑正常的生理狀態。
相對手術拉皮其優點是費用低﹔痛苦小﹔療效好﹔療效長﹔可持續性﹔除緊膚外還可改善膚色﹔標本兼治。
針灸美容療程及保養
最佳療程﹕隔日一次﹐20次一個療程。
一般療程﹕一星期兩次﹐20次一個療程。
基本療程﹕一星期一次﹐20次一個療程。
4、針灸養生的針刺保健
<
5、針灸都有哪些功效?
現在有很多人不管是看病還是養生,都愛採取中醫方法,因為中醫療法的副作用是比較小的,而且能功效相當不錯。中醫針灸就是很常見的中醫療法,也就是通過用針法來刺激人體的穴位,就可以達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我對針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那麼針灸的作用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看!
第一、調和陰陽。人體生病是陰陽的偏盛、偏衰狀態,陰陽失去相對平衡,出現臟腑經絡功能異常;人體內部陰陽失衡就會引發多種疾病,所以在平時養生的時候要注重平衡陰陽。可以通過針灸的方式來平衡身體內部的陰陽,是一種最佳的手段。因為針灸的穴位分布在不同的經脈上,當人體陰陽失衡的時候,就可以通過針灸刺激不同經脈的穴位,能夠讓體內陰陽達到平衡,可以減少患疾病的幾率。
第二、扶正祛邪。疾病的發生與正邪的矯正相關,邪氣盛則會發生疾病,病情較重,正氣盛,人體不生病,即使生病,病情相對較輕;補虛泄實對身體健康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他身體虛弱的時候就是要進補,而體內邪氣過多的時候就要將它排除,可以說是補虛瀉實是保護健康的重要因素,而通過針灸就可以實現這一過程,可以讓身體健康得到保證。
第三、疏通經絡。經絡遍布全身,構成人體氣血運行通路,經絡功能正常,氣血暢通,經絡不通,百病重生。如果經絡堵上了就容易出現各種疾病,所以保持經絡暢通是相當重要的,針灸對經絡不通是有很好療效的。在生活當中要想保持經絡通暢,或者改善經絡不暢的現象,都可以通過針灸來實現。
第四、改善免疫力。人體的免疫力是相當重要的,可以有效的抵抗外來病毒的侵襲,一旦人體免疫力被破壞了,那麼身體就容易出現各種疾病。艾針灸對提高免疫力來說是非常拿手的,通過針灸可以很好的刺激身體的血液循環,能夠讓身體各個部位都得到充足的血液滋養,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能夠保護身體健康。
針灸是用來治療經絡不通造成的身體的疼痛的理療的方法,它可以幫助調理經理不通和血液流通不暢的情況,通過刺激穴位以後可以幫助活血和通絡。其次針灸還可以用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疾病、肩周炎、勞損、落枕、扭傷等等疾病,以及一些運動損失,包括崴腳等都是可以治療的。而且通過刺激穴位還可以達到減肥和治療痘痘的作用,也可以幫助調理內分泌的情況,起到調理陰陽平衡的作用。
針灸是有悠久歷史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隨著現代醫學科技的發達,在生活當中針灸既能治病,而且發展成日常保健手段了,所以要想保持身體健康,不妨嘗試一下針灸保健方法,大家可以試一下。
(圖片來自網路。)
6、經常針灸對身體好不好
一般的情況長期針灸是不好的。一般的情況來說,就是其保健作用,也是每年做一兩次療程即可的。長期做針灸對於人體是有傷害的。平時的鍛煉和飲食調理往往是較好的。如果是亞健康的情況下,針灸的調理還是可以的。
針灸的治療作用
1,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臨床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針灸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
2,調和陰陽
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針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的機理是復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針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針灸治病,就是在於能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針灸時幾大注意事項:
1、過於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飢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採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如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禁止針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4、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5、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胸背、腎區、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瀦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
7、針灸有什麼作用
8、經常針灸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一般的情況長期針灸是不好的。一般的情況來說,就是其保健作用,也是每年做一兩次療程即可的。長期做針灸對於人體是有傷害的。平時的鍛煉和飲食調理往往是較好的。如果是亞健康的情況下,針灸的調理還是可以的。
針灸的治療作用
1,疏通經絡
疏通經絡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經絡通暢而發揮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針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療的作用。經絡「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運行氣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經絡不通,氣血運行受阻,臨床表現為疼痛、麻木、腫脹、瘀斑等症狀。針灸選擇相應的腧穴和針刺手法及三棱針點刺出血等使經絡通暢,氣血運行正常。
2,調和陰陽
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就是可使機體從陰陽失衡的狀態向平衡狀態轉化,是針灸治療最終要達到的目的。疾病發生的機理是復雜的,但從總體上可歸納為陰陽失衡。針灸調和陰陽的作用是通過經絡陰陽屬性、經穴配伍和針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針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機體正氣及驅除病邪。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的過程,實質上就是正邪相爭的過程。針灸治病,就是在於能發揮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針灸時幾大注意事項:
1、過於疲勞、精神高度緊張、飢餓者不宜針刺;年老體弱者針刺應盡量採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輕。
2、懷孕婦女針刺不宜過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宮收縮的如合谷、三陰交、昆侖、至陰等禁止針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發性出血,損傷後不易止血者,不宜針刺。
4、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針。嬰幼兒囟門部及風府、啞門穴等禁針。
5、皮膚感染、潰瘍、瘢痕和腫瘤部位不予針刺。
6、眼區、胸背、腎區、項部,胃潰瘍、腸粘連、腸梗阻患者的腹部,尿瀦留患者的恥骨聯合區針刺時應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誤傷重要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