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女性經期的保健措施是什麼?
月經期由於盆腔充血,子宮經血下行,血室開放,知抵抗力減弱,若不注意衛生保健即會導致婦科疾病,故應予高度重視。
(1)勞逸適度。經期失血可導致氣血損耗,機體易感疲勞,故不宜作超越本身體力的勞動或作劇烈運動並應保證充足的睡眠,應保持充足的精力。
(2)寒溫適應。經期子宮氣血空虛,應注意保暖,避免受道寒、冒雨涉水或冷水淋洗、游泳等,以防止月經失調、痛經、帶下及婦科雜病。
(3)調攝飲食。經期不宜過食辛辣香燥傷津食物,以免耗傷陰血或熱迫血妄行,但也內不宜過食生冷之品以防導致寒滯血脈,經行不暢。
(4)心情舒暢。經期因經血下注,陰血不足,肝氣易郁,情緒容易失控,或憂思煩怒,以致氣血逆亂,導致月經失調等症,故應保持心情舒暢,維持氣血正常運行,避免疾病發生。
(5)嚴禁房容事。經期血室開放,故應嚴禁房事,防止病邪入侵。保持外陰和陰道清潔,勤換內衣內褲。
2、經期保健有哪些?
月經期間的保養是很重要的,那幾天女性身體抵抗力低下,所以女性月經期要做好保養,否則很容易留下健康的隱患。
月經是女性特有的一種生理現象並且會伴隨女性的大半生,它不僅僅只是女性生理的一種表現,更是女性是否健康的一個重大決定因素。月經是女性生理上的循環周期,由下丘腦、垂體和卵巢三者生殖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來調節,三者上傳下達,環環相扣,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有可能引起月經紊亂,甚至月經不調,影響女性健康。
在月經期間,女性的身體都會特別虛弱,免疫力有所下降,而且在生活上需要特別地注意休息保健,但很多女性還是忽視經期健康。
特別是有些事是經期不能做的,下面為你細數經期千萬要忌的10件事情。健康養身,讓女性更美麗。
1、忌情緒激動
中醫認為,情緒異常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而精神情緒對月經的影響尤為明顯。不要縱容自己亂發脾氣,情緒激動,抑鬱憤怒常使氣滯進而導致月經後期、痛經、閉經等,也很傷肝臟喔。所以,經期一定要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避免不良刺激,以防月經不調。
2、忌過於勞累
經期可照常工作、學習,從事一般的體力勞動,可以促進盆腔的血液循環,從而減輕腰背酸痛及下腹不適,但應避免重體力勞動與劇烈運動,過於勞累可導致經期延長或失血過多;反之過度安逸,氣血凝滯,易致痛經等症。因此,經期應注意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劇烈運動與體力勞動,做到勞逸結合,並保證充足睡眠,以保持充沛精力。
3、忌捶打腰背
許多女性在例假前後,往往有腰酸背痛的感覺,她們常常會用手去捶打腰背,酸痛是暫時得到緩解了,但這樣做卻可能引來更大的麻煩。
原來,例假期間,盆腔充血明顯,女性會感到輕微不適,如腰酸、小腿肚或下腹部發脹、乳房脹痛、大小便次數增多、腹瀉、便秘等,甚至出現疲倦、嗜睡、面部浮腫等全身症狀。這些都是正常生理現象,經期過後便可自動消失,一般無需治療。
然而,若是這時用力捶打腰背,則會使局部受到震動刺激,導致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速,致使經量增多,於是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
另外,女性此時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較低,子宮內膜剝脫形成創面,宮頸口鬆弛,如果經常受到來自外部的捶打刺激,既有礙於創面的修復癒合,又容易受到感染而患上急、慢性婦科疾病。
因此,女性在例假期腰酸背痛時應注意多休息,不要隨意捶打腰背,以免引發不良後果。
4、忌飲濃茶
飲茶有益健康,不少女性有飲茶的習慣,但當你正在月經期時,則以少飲或不飲茶為宜。
茶葉中含有一定量的單寧酸(鞣酸),它能與食物中及血液里的鐵元素相結合,於是直接阻止了胃腸對鐵的吸收,也妨礙了血液內鐵元素的正常利用。
經期過多飲濃茶,會造成鐵元素吸收與利用障礙,容易引起缺鐵性貧血。再者,有些女性經期會出現頭痛、緊張、易怒、煩躁、失眠等不適症狀,而茶葉中的咖啡鹼則可刺激神經系統和心血管,使這些症狀進一步加重,容易導致痛經、經期延長或出血過多。
因此,經期女性還是以飲白溫開水為宜,最好不飲茶,尤其是不飲濃茶。
5、忌多吃鹽
有的女性平時有「口重」(吃咸)的習慣,但在經前多吃鹹食(鹽分多的食物)則不利經期健康。
鹽,學名氯化鈉,在體內分解為氯離子和鈉離子,而鈉離子有聚水作用,所以食鹽過多不僅會引起水腫、高血壓等疾病,還容易導致經前的極度緊張現象。研究人員發現,要是經前大量鹹食,使體內貯存的鹽分和水分過多,在月經來潮前夕,就會發生頭痛、局部腫脹以及心緒不安、激動易怒等症狀,給經期帶來煩惱。
因此,有關專家指出,若能在月經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的清淡飲食,減少鹽分和水分的攝入量,便可使上述不適現象減輕或消失。
6、忌營養不足
因為月經來潮後每月要損失一定量的血液,所以要適當增加營養,特別是蛋白質、維生素及鐵、鈣等。經期應多吃一點雞蛋、瘦肉、魚、豆製品及新鮮蔬菜、水果等。
7、忌吃酸辣食物
一些女性對酸辣食物有特別的嗜好,每餐飯都要食用辣椒,而且吃得瞞多,每天都會在飯里、菜里放上很多的辣椒,雖然吃辣椒能改變吃飯的口味,但是吃了辛辣的東西之後對身體有傷害,尤其是月經期請管好自己的嘴,暫停吃這些食物為宜,進食過多辛辣助陽之品,可導致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等。
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楊梅、草莓、楊桃、櫻桃、酸棗、芒果、杏子、李子、檸檬等酸澀食物,不利於經血的排出和暢行,尤其是痛經患者更應忌食。而辣椒、胡椒、大蒜、蔥、姜、韭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對有些人則會導致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宮過度收縮,使原有痛經者更為加重。
因此,月經期的飲食應以新鮮、清淡、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為主。
8、忌吃生冷
有些女性平時(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喜吃生冷食品,但在月經期間卻不能這樣做。
中醫學認為:血得熱則行,得寒則滯。月經期進食冷飲或生拌冷盤等食物,容易使人體產生內寒,而寒氣凝滯可導致血行不暢,造成經血過少,甚至痛經、閉經、帶下病。
因此,即使在酷暑盛夏季節,月經期也不能吃冰淇凌及其它冷飲。飲食應以溫熱為宜,利於血運暢通。
9、忌同房
月經期間不要為了一時的慾望,也不要為了可憐你的老公,而行房事,因為月經期間行房事會嚴重影響月經的排量,導致排毒不順暢,排毒不完全,最後身體內堆積的毒素越來越多就會引起病變。
另外,月經期間子宮內膜剝脫,子宮腔內有新鮮創面。如果有性生活,就可能把細菌帶入,引起生殖器官炎症,而且還可能使經血量增多或經期延長,所以女性經期應禁止性生活。
10、忌吵架
男人常有這樣的感覺:女人在每個月中總有那麼幾天,脾氣古怪,情緒無常,動輒就與人爭吵。其實,這是由女人特有的「經期綜合征」引起的。
受內分泌的影響,大多數女性會在經期出現情緒急躁、精神緊張、神經過敏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狀(醫學上稱之為「經期綜合征」),因此容易被激怒或煩躁、好發脾氣。若是女人不注意剋制自己,男人又不能給予撫慰和體貼,相互發生吵嘴,還會妨礙腦垂體和卵巢的分泌功能,引起神經和內分泌功能的紊亂,導致痛經、閉經、經期延長、經血過多等月經不調疾病的發生。
因此,女性在經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不良刺激。家人也要給予充分的關心和照顧,切忌吵嘴,以利於她順利度過每一個月經周期。
3、如何做好經期保健
注意女性保健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注意一些「小節」。清洗外陰、洗滌內褲後再洗腳;不長期濫用抗生素和化學葯物沖洗陰道,以防菌群失調引起黴菌性陰道炎等等。
女性在月經期間會遇到很多問題,譬如使用衛生巾、清洗陰道。在清洗陰道的時候不要盲目的清洗,怎麼做?
1、勤換衛生巾,每天用溫熱水清洗2次外陰。
2.經期要保持外陰清潔,每日用溫開水清洗外陰一次;
3.經期不可洗盆浴,要洗淋浴,以免不幹凈的水進入陰道造成感染;
4.月經期間所用的衛生巾要干凈,並經常換,以防感染;
5.經期禁止性生活,以免造成感染及其它不良後果。
6.月經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如長跑、游泳等,也應避免過重的體力勞動;
7、陰部與足部要分開洗。
8、不要洗冷水浴。
9、因子宮內膜在月經期有無數個小傷口,宮頸口張開,因此不要坐浴。
頻繁沖洗陰道當心引來宮外孕
在日常生活中,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注意一些「小節」,往往對預防婦科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在公共浴室不亂放衣物;
2.清洗外陰、洗滌內褲後再洗腳;
3.不與其他人換穿衣服,尤其是內衣;
4、女人經期保健有哪些好處
經期豐胸:經期1—3天是豐胸的最佳時段,多吃胡蘿卜素、馬鈴薯、大豆類和堅果類食品。
經期排毒:經期適當飲水可以排毒。女人從月經第一天開始,身體里就會分泌比細胞單位更小的蛋白質——酵素。這種酵素能分解體內毒素、讓血液由酸性向弱鹼性轉變,幫身體有效的排毒。
經期減肥:經期最後兩天燃脂最有效。經期最後兩天可以吃一些甜橙減掉腰腹部最肉,但是不要吃涼性水果。也可以吃一些山楂、葡萄,葡糖裡面含有多酚,吃葡萄可以促進肌膚緊實、穩固,清除自由基,不僅能減肥還能美容哦。
5、經期保健有哪些
L
6、經期如何保健?
經期保健「七不宜」
一、不宜性生活
月經期子宮內膜脫落,子宮腔的表面形成創面,性生活時容易將細菌帶入,逆行而上進入子宮,從而引起宮腔內感染,發生附件炎、盆腔炎。
二、不宜多吃鹽
吃鹽過多會使體內的鹽分和水分貯量增多,在月經來潮前夕,會發生頭痛、激動和易怒等症狀。應在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食物。
三、不宜飲濃茶
濃茶中的咖啡鹼含量較高,刺激神經和心血管,容易產生痛經、經期延長和經血過多。同時,濃茶中的鞣酸會使鐵的吸收出現障礙,引起缺鐵性貧血。
四、不宜坐浴
在月經期,子宮頸口微開,坐浴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進入子宮腔內,從而導致生殖器官發炎。
五、不宜穿緊身褲
如果月經期間穿臀圍小的緊身褲,會使局部毛細血管受壓,從而影響血液循環,增加會陰摩擦,很容易造成會陰充血水腫。
六、不宜高聲唱歌
婦女在月經期,呼吸道粘膜充血,聲帶也充血,高聲唱歌或大聲說話,聲帶肌易疲勞,會出現聲門不合,聲音嘶啞。
七、不宜捶背
腰背部受捶打後,可使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過長。
月經是指有規律的、周期性子宮出血。月經周期為26-30天。
月經受大腦皮層、腦垂體和卵巢產生的激素的影響和支配。當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引起月經異常,嚴重者會出現
整個經期有不同的病症表現。在月經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嚴重脹痛或疼痛,並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稱之為「痛經」。經行前一、二天或行經時出現鼻血、吐血、咳血等症狀,並呈周期性發作,稱之為「倒經」。倒經發生後,月經可顯著減少,甚至沒有月經。子宮不規則出血,出血量大,來勢猛急者稱為「崩」;出血量少,淋漓不止者稱為「漏」,一般統稱為「崩漏」。
養生指南:
一.經行前應穩定情緒,避免各種煩惱,忌食生冷食品,注意防寒保暖,可促進氣血流通,預防痛經發生。
二.倒經在出血前,口鼻中有一股血腥味時,應立即靜卧,頭額部可敷冷毛巾,切勿驚慌急躁。鼻衄時冷毛巾濕敷後同時將頭後仰,或食醋20毫升。肺咯血時取半卧位,盡量少活動,要將瘀血吐出,不可屏氣,否則會因瘀血凝結在氣管內而引起窒息。大量鼻衄、吐血者,應卧床休息,必要時送醫院診治。
三.崩漏的發生與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某些流產、腫瘤等疾病有關。預防的重點是治療原發疾病。
四.月經期由於子宮內膜脫落,盆腔充血,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形成急、慢性疾病。會影響婦女健康和生育能力。要重視經期保健。
具體注意事項如下:
1.清潔衛生:由於經期子宮口稍開,子宮內膜脫落有創口,此時細菌極易上行引起感染。月經帶應干凈、柔軟,每次用後要洗凈或煮沸,並在陽光下曬干。月經墊應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消毒衛生紙或衛生棉。月經期每日用清潔溫水清洗外陰1~2次。
盆、浴巾與他人分開,不宜盆湯坐浴,不宜游泳,以防污水進入陰道,引起內生殖器感染。適宜用淋浴洗澡。大便後草紙由前向後擦,否則糞便容易污染陰道。經期一般不宜作陰道檢查。
2.嚴禁房事:經期不慎房事會通過性交將細菌帶入宮腔,引起感染。若有黴菌或滴蟲感染者,無論在經期或經後都應避免房事,以防交叉感染。經期時盆腔充血明顯,房事會使盆腔血管進一步擴張,充血更加顯著,甚至產生盆腔血液瘀阻,導致發生盆腔瘀血症等疾患。
3.勞逸適度:經血下行會使氣血相對不足,過度勞累或劇烈運動,會使經血淋漓不止或經血量增多,經行腹痛等。經期應避免過勞,根據體質狀況適當休息或從事輕工作。月經與精神情志有密切的關系,平時與經期均要保持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可減少痛經與崩漏的發生。「血得寒則凝」,經血受冷後則凝結於宮內,經血不易排出,不通則痛,則可導致痛經、經行不暢、閉經等。經期應寒溫適宜,避免冒雨涉水及坐卧濕地。
4.飲食調攝:宜食易消化吸收的清淡食物。不食辛辣、香燥刺激之品,否則會擾動血海,迫血妄行,導致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不宜過食生冷食物,使血受寒而凝滯,容易產生痛經、閉經、不孕等症。
7、怎麼做好經期衛生保健
注意衛生,預防感染
注意經期用品衛生 要用消毒、柔軟的衛生巾、衛生紙,勤更換,一般2~3小時更換一次。月經帶或月經墊、內褲要保持干凈,勤洗勤換。青春期不宜使用內裝式用品或陰道棉塞,以防損傷處女膜,避免遺留引起感染。
保持外陰清潔 應每天用自己專用盆盛干凈的溫水,用專用毛巾清洗外陰,下身不要泡入水中,洗澡禁盆浴而宜淋浴,防止上行感染;大小便後用手紙時要由前向後擦,避免把肛門周圍的細菌帶到外陰處。
禁止游泳和性交 游泳和性交可使病原體進入陰道引起感染,同時由於性交刺激盆腔出血,可使經血增多或經期延長,還可導致經血逆流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
防止醫源性感染 經期如無特殊情況,應禁止做經陰道B超、宮腔鏡等檢查和宮頸、陰道手術,如冷凍、電灼、激光和微波等。
保持樂觀和穩定的情緒
經期前或經期可能出現下腹部及腰骶部下墜不適、子宮收縮痛、頭痛、嗜睡、乳房漲、情緒波動等症狀,是正常現象,不用過分緊張。應自我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
勞逸結合,適當運動
避免過度勞累,注意適當休息,保持充足睡眠,以增加抵抗力。避免重體力勞動和劇烈的體育運動,少做增加盆腔血液循環的運動(如長途騎自行車,長跑等),否則可造成經血量增多,經期延長等。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輕松的活動,如做廣播體操、散步,或一些輕松的家務勞動等。
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經期身體抵抗力下降,盆腔充血,要注意下腹及下肢的保暖。避免淋雨、涉水、游泳,不用過多進食冷飲,不用冷水洗澡、洗頭、洗腳。
加強營養,飲食清淡
加強營養,多吃易消化吸收的食品,不宜飲酒及進食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品。
做好月經周期的記錄
記錄月經周期、經期、經量和白帶的變化,正常月經周期一般為28~35天,平均28天;經期2~8天,平均4~6天。如果發生異常,應當就診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