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段錦到底對人體的治病、健身有哪些好處?
我國古代一些健身法,大都有明確的健身目的,某一動作可有益於某一臟腑,防治某一臟腑、經絡的疾病,都有具體的規定和說明。例如有一種叫作「五臟導引法」的健身法,其動作可分為分別防治肝、膽、心、脾、肺、腎的某些疾病,「四時導引法」的動作分別具有補肝、補脾、補心、治肺、治腎等作用。八段錦也是如此,每個動作的名目都註明了專門增強哪一臟器。例如「兩手托天」可以「理三焦」,「單舉手」可以「調理脾胃」,兩手攀足可以「固腎腰」,「搖頭擺尾」可以「去心火」等,體現了體育與醫學、體育與氣功相結合,既抓住了保健的重點,又照顧了全面。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肌肉、關節與內臟之間,內臟與內臟之間,都有著復雜的聯系。八段錦各個動作當然可能對某些內臟或經絡有較多的作用,但總的看來,作為保健體操的八段錦,它的作用是綜合性的、全身性的,並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不是說只有單舉手,或只靠單舉手就能調理脾胃,一個往後瞧的動作就能把「五勞七傷」都去掉了。實際上是八段錦的各節動作綜合起來,才能起到調理脾胃、理三焦、去心火、固腎腰等作用,也就是說才起到全面健身作用。當然,這並不排除某一動作相對地有其特殊的保健作用。為了從解剖生理和保健的角度探討各動作的健身價值,安徽醫學院體育教研組、醫療系和中醫系等部分中西醫教授專家們整理如下:一、兩手托天理三焦這一節從動作上看是四肢和軀乾的伸展運動,和伸懶腰很相似。伸懶腰是人體常見的生理現象,據現有資料來看,加強四肢和軀乾的伸展活動確可影響胸腹腔血流的再分配,有利於肺部的擴張,使呼吸加深,吸進更多的氧氣,顯然對消除疲勞有一定的作用。八段錦開頭就做這一動作,一則可消除疲勞,吸進更多的新鮮空氣;再則是一種全身肌肉和內臟的總動員,給以下各段動作做好准備;三則對三焦有調整作用。三焦,系中醫學對人身部位的名稱,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胸膈以上部位,包括心、肺等臟腑;中焦指膈以下、臍以上部位,包括脾、胃等;下焦指臍以下,包括腎、膀胱、大腸、小腸等。由此看來,上焦約為胸腔,中焦為腹腔,下焦為盆腔。總起來說,大約就是人身內臟的全部。由於這節動作是全身的伸展活動,又伴隨深呼吸,所以對內臟各部調理是自然的。不僅如此,對腰背肌肉骨骼也有良好作用,有助於矯正肩內收和圓背等不良姿勢。二、左右開弓似射鵰這一動作的重點在胸部,用中醫術語來說就是重點在上焦。除了頭以外,上焦可說是全身最重要的部位,這節動作影響所及,包括兩手、兩臂和胸腔內的心肺,通過擴胸伸臂可以增強胸肋部和肩臂部肌肉,加強和血液循環,有助於進一步糾正姿勢不正確所造成的病態。三、調理脾胃臂單舉這段動作是一手上舉,一手下按,上下用力對拉,使兩側內臟器官和肌肉進一步受到牽引,特別是使肝、膽、脾、胃受到牽拉,使胃腸蠕動和消化功能得到增強,久練有助於防治胃腸病。四、五勞七傷向後瞧這一節動作是頭部反復向左、向右轉動,眼球盡量往後看,顯然是一種頭部運動。頭部運動對活躍頭部血液循環、增強頸部肌肉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而且對消除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疲勞和一些生理功能障礙等也有促進作用。可是,這節動作按中醫理論卻歷來被認為對五勞七傷有防治作用。五勞,一般有兩種解釋:一指心、肝、脾、肺、腎等勞損;另指「久視傷血,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不論那種解釋,都是;因勞逸不當、活動失調而引起的幾種損傷。七傷,說法也不同,有所謂七情傷害、腎虧七症等,總之也是由於精神活動過渡強烈和持久或者過度靜止抑鬱,造成神經紊亂失調,從而造成臟腑氣血勞損。而頭部運動,對腦部(中樞神經)、頸椎(通往全身的神經總通路)都有良好作用,有助於增強和改善它們的功能,調節它們對臟腑氣血及身體各部的作用,從而達到消除疲勞和勞損的目的。可能是因為如此,這節動作才歷來被認為對防治五勞七傷有好處。此外,這段動作還有下列三種作用:1、可以加大眼球活動范圍,增強眼肌;2、使頸諸肌感到酸疼,其作用和針灸時酸痛的作用相似,對大腦和全身神經活動有良好作用。3、有助於預防和治療頸椎病,保持頸部肌肉正常的運動功能,改善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的平衡功能,減少眩暈感覺。五、攢拳怒目增氣力這段動作要求拳頭緊攢,腳趾用力抓地,全身用力,聚精會神,瞪眼怒目,使大腦皮層和植物神經激發興奮,加強氣血的運行;長期如此鍛煉,會促進肌肉發達,體力、耐力逐漸加大。這段動作值得注意的是怒目,怒目在外國體操中是沒有的。實踐證明,怒目確有助於增強攢拳的氣力,也是用力的表現,但其生理機制是否因為怒目時頸部肌肉加強而增加了臂力尚待進一步研究。一般來說,交感神經興奮可促進兩目圓睜,以至怒目。總之,怒目是否也可以促進交感神經的興奮,尚待證明。不過,怒目有助於增強眼肌是可以確信無疑的。六、兩手攀足固腎腰這一段動作,既有前俯,又有後仰,可充分伸展腰背肌肉,同時兩臂也盡量向下伸展,顯然對增強腰部及下腹有良好作用。腰,是全身運動的關鍵部位,是人體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包括腰肌、腰椎骨骼和重要神經,而且保護著內臟重要器官,如腎、腎上腺、輸尿管、腹主動脈、下腔靜脈等。腰部運動,實際上也包括腹部及腹部所包括的各種人體組織和器官的運動。至於腎,其作用是排泄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對人體無用或有害的終產物,它排泄的種類最多,其量也大;又有調節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的機能,對保持體內環境的相對恆定起著重要作用。腎上腺等內分泌器官,更與全身各種代謝功能有密切關系。按中醫理論,腎的含義和作用則更廣泛和重要,認為是「五臟之一」、「先天之本」、「藏精之臟」(精指所謂本臟之精氣與五臟六腑水谷所化生之精氣,即維持人體生命和生長發育的基本物質),可見其重要性。堅持練兩手攀足可使腰肌延伸而受到鍛煉,使腰部各組織、各器官、特別是腎臟、腎上腺等得到增強,既有助於防治常見的腰肌勞損等病,又能增強全身機能。但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頭部不宜垂得太低。七、搖頭擺尾去心火這段動作是個全身性動作,對整個身體都有良好作用。但為什麼強調可去心火,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心火可能是指受寒、感冒、發燒時抽出現的一些症狀;認為搖頭擺尾,旋轉身體,可提高全身各器官、各系統的功能,發汗去熱,除去心火。也有人認為火是交感神經緊張的一種表現,正常活動都多少可引起交感神經緊張,但在健康人這種緊張經休息後即可消除,如果休息後仍不消除,即屬病態;並認為心火可能是火的總稱,也包括肝火等。這段動作強調放鬆,因此可能是消除非正常神經緊張的一種方法。八、背後七顛諸病消這段動作繼續要求放鬆,但與兩手托天動作正相反;托天動作是要把全身伸展,拉開,而這段動作是要把全身各器官、各系統受到輕微震動而復位;用中醫針灸術語來說,這是一開一合,很完整。所謂諸病消和百病消,並非指單做七顛能消百病,而是指長期堅持練整套八段錦動作才可以增強整個身體,誇大些說就是「諸病消」或「百病消」。其實,換一種更加直白的叫法,就是八段錦就是強身健體的作用,它能改善神經體液調節功能和加強血液循環,對腹腔臟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及運動器官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是一種較好的體育運動。 天早晚各練習兩遍就可以啦。早晚七點練就行。對你的痛風有治療作用,對慢性病也有治療作用。八段錦最好是飯前一小時或是飯後一小時練。八段錦功法作用對人體的好處(二) (前四段作用:治病) 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 作用: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腎,掌心向上托,小指和無名指有麻的感覺。 二式,左右開弓似射鵰 作用:向前推出的食指向上,拇指斜向上,做法正確會有麻脹的感覺 三式,調理脾胃須單舉 作用:調理脾胃 四式,五勞七傷向後瞧,作用:任督通,病不生,頭旋轉,手下按,打通任督二脈 (後四段作用:強身) 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作用:健腎(去心火即強身) 六式,兩手盤足固腎腰,作用:健腎 通過身體前後動 兩手至命門 七式,攥拳怒目增氣力,作用:練內氣 八式,背後七顛百病消,作用:血脈通暢,氣血充足綜觀上述八項動作簡單完整,頗為全面,主要用祖國醫學理論來解釋動作對人體的作用,運動量可大可小,老弱皆宜,即可防病,又能治病,特別是一些慢性病。八段錦的歌訣,有的可用現代醫學加以解釋,有的則有待於今後進一步研究和闡明。但堅持八段錦對人體有良好作用這已是無數人的實踐所證實了的。
2、八段錦適合什麼體質的人
八段錦適合適合青壯年與體力充沛者。
八段錦,是一個優秀的中國傳統保健功法。八段錦形成於12世紀,後在歷代流傳中形成許多練法和風格各具特色的流派,動作簡單易行,功效顯著。 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動作舒展優美,如錦緞般優美、柔順,又因為功法共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整套動作柔和連綿,滑利流暢;有松有緊,動靜相兼;氣機流暢,骨正筋柔。
3、八段錦健身術養生機理是什麼?
八段錦是由copy八種不同動作組成的健身術,故名「八段」。因為這種健身功可以強身益壽,祛病除疾,其效果甚佳,有如展示給人們一幅絢麗多彩的錦鍛,故稱為「錦」。
八段錦是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健身術,據有關文獻記載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八段錦屬於古代導引法的一種,是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健身法。活動肢體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經絡:與呼吸相合,則可行氣活血、周流營衛、斡旋氣機,經常練習八段錦可起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八段錦對人體的養生康復作用,從口訣中即可看出。例如「兩手托天理三焦」,即說明雙手托天的動作,對調理三焦功能是有益的。兩手托天,全身伸展,又伴隨深呼吸,一則有助於三焦氣機運化,二則對內臟亦有按摩、調節作用,起百到通經脈調氣血、養臟腑的效果。同時,對腰背、骨骼也有良好作用。其他諸如「調理脾胃單舉手」、「搖頭擺尾去心火」等等,均度是通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而達到養生的目的。八段錦的每一段都有鍛煉的重點,而綜合起來,則是對五官、頭頸、軀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進行了鍛煉,對相應的內臟以及氣血、經絡起到了保健、調理作用,是機體全面調養的健身功法。
4、八段錦有哪些養生機理?
八段錦的養生機理:八段錦是由八種不同動作組成的健身術,故名「八段」。因為這種健身功可以強身益壽,祛病除疾,其效知果甚佳,有如展示給人們一幅絢麗多彩的錦緞,故稱為「錦」。
八段錦是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健身術,據有關文獻記載已有八百多年歷史。八段錦屬於古代導引法道的一種,是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健身法。活動肢體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經絡:與呼吸相合,則可行氣活血、周流營衛、斡旋氣機,經常練習八段錦可起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八段錦對人體的養生康復作用,從口訣中即可看出。
例如「兩手托天理三焦」,即說明雙手托天的動作,對調理三焦功專能是有益的。兩手托天,全身伸展,又伴隨深呼吸,一則有助於三焦氣機運化,二則對內臟亦有按摩、調節作用,起到通經脈調氣血、養臟腑的效果。同時,對腰背、骨骼也有良好作用。其他諸如「調理脾胃單舉手」、「搖頭擺尾去心火」等等,均是通過宣暢氣血屬、展舒筋骸而達到養生的目的。八段錦的每一段都有鍛煉的重點,而綜合起來,則是對五官、頭頸、軀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進行了鍛煉,對相應的內臟以及氣血、經絡起到了保健、調理作用,是機體全面調養的健身功法。
5、一種健身操 八段錦
二)坐式八段錦練法
1、寧神靜坐:採用盤膝坐式,正頭豎頸,兩目平視,松肩虛腋,腰脊正直,兩手輕握,置於小腹前的大腿根部。要求靜坐3-5分鍾。
2、手抱昆侖:牙齒輕叩二三十下,口水增多時即咽下,謂之"吞津"。隨後將兩手交叉,自身體前方緩緩上起,經頭頂上方將兩手掌心緊貼在枕骨處,手抱枕骨向前用力,同時枕骨後用力,使後頭部肌肉產生一張一弛的運動。如此行十數次呼吸。
3、指敲玉枕:接上式,以兩手掩位雙耳,兩手的食指相對,貼於兩側的玉枕穴上,隨即將食指搭於中指的指背上,然後將食指滑下,以食指的彈力緩緩地叩擊玉枕穴,使兩耳有咚咚之聲。如此指敲玉枕穴十數次。
4、微擺天柱:頭部略低,使頭部肌肉保持相對緊張,以左右"頭角"的頸,將頭向左右頻頻轉動。如此一左一右地緩緩擺撼天柱穴20次左右。
5、手摩精門:作自然深呼吸數次後,閉息片刻,隨後將兩手搓熱,以雙手掌推摩兩側腎俞穴二十次左右。
6、左右轆轤:接上式,兩手自腰部順勢移向前方,兩腳平伸,手指分開,稍作屈曲,雙手自脅部向上劃弧如車輪形,象搖轆轤那樣自後向前做數次運動,隨後再按相反的方向前向後作數次環形運動。
7、托按攀足:接上式,雙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雙手作上托勁;稍停片刻,翻轉掌心朝前,雙手作向前按推勁。稍作停頓,即松開交叉的雙手,順熱作彎腰攀足的動作,用雙手攀兩足的湧泉穴,兩膝關節不要彎曲。如此鍛煉數次。
8、任督運轉:正身端坐,鼓漱吞津,意守丹田,以意引導內氣自中丹田沿任脈下行至會陰穴接督脈沿脊柱上行,至督脈終結處再循任脈下行。
二、站式八段錦
(一)站式八段錦口訣
雙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開弓似射鵰。
調理脾胃須單舉,
五勞七傷往後瞧。
搖頭擺尾去心火,
兩手攀足固腎腰
攢拳怒目增力氣,
背後七顛百病消。
(二)站式八段錦練法
1、雙手托天理三焦:自然站立,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含胸收腹,腰脊放鬆。正頭平視,口齒輕閉,寧神調息,氣沉丹田。雙手自體側緩緩舉至頭頂,轉掌心向上,用力向上托舉,足跟亦隨雙手的托舉而起落。托舉數次後,雙手轉掌心朝下,沿體前緩緩按至小腹,還原。
2、左右開弓似射鵰:自然站立,左腳向左側橫開一步,身體下蹲成騎馬步,雙手虛握於兩髖之外側,隨後自胸前向上劃弧提於與乳平高處。右手向右拉至與右乳平高,與乳距約兩拳許,意如拉緊弓弦,開弓如滿月;左手捏劍訣,向左側伸出,順熱轉頭向左,視線通過左手食指凝視遠方,意如弓劍在手,等機而射。稍作停頓後,隨即將身體上起,順勢將兩手向下劃弧收回胸前,並同時收回左腿,還原成自然站立。此為左式,右式反之。左右調換練習十數次。
3、調理脾胃須單舉:自然站立,左手緩緩自體側上舉至頭,翻轉掌心向上,並向左外方用力舉托,同時右手下按附應。舉按數次後,左手沿體前緩緩下落,還原至體側。右手舉按動作同左手,惟方向相反。
4、五勞七傷往後瞧: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自然下垂,寧神調息,氣沉丹田。頭部微微向左轉動,兩眼目視左後方,稍停頓後,緩緩轉正,再緩緩轉向右側,目視右後方稍停頓,轉正。如此十數次。
5、搖頭擺尾去心火:兩足橫開,雙膝下蹲,成"騎馬步"。上體正下,稍向前探,兩目平視,雙手反按在膝蓋上,雙肘外撐。以腰為軸,頭脊要正,將軀干劃弧搖轉至左前方,左臂彎曲,右臂綳直,肘臂外撐,頭與左膝呈一垂線,臀部向右下方撐勁,目視右足尖;稍停頓後,隨即向相反方向,劃弧搖至右前方。反復十數次。
6、兩手攀足固腎腰:松靜站立,兩足平開,與肩同寬。兩臂平舉自體側緩緩抬起至頭頂上方轉掌心朝上,向上作托舉勁。稍停頓,兩腿綳直,以腰為軸,身體前俯,雙手順勢攀足,稍作停頓,將身體緩緩直起,雙手右勢起於頭頂之上,兩臂伸直,掌心向前,再自身體兩側緩緩下落於體側。
7、攢拳怒目增力氣:兩足橫開,兩膝下蹲,呈"騎刀步"。雙手握拳,拳眼向下。左拳向前方擊出,順勢頭稍向左轉,兩眼通過左拳凝視遠方,右拳同時後拉。與左拳出擊形成一種"爭力"。隨後,收回左拳,擊出右拳,要領同前。反復十數次。
8、背後七顛把病消:兩足並攏,兩腿直立、身體放鬆,兩手臂自然下垂,手指並攏,掌指向前。隨後雙手平掌下按,順勢將兩腳跟向上提起,稍作停頓,將兩腳跟下落著地。反復練習十數次。
6、八段錦的養生機理是什麼?
八段錦屬於古代導引法的一種,是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健身法。活動肢體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經絡:與呼吸相合,則可行氣活血、周流營衛、斡旋氣機,經常練習八段錦可起到保健、防病知治病的作用。八段錦對人體的養生康復作用,從口訣中即可看出。例如「兩手托天道理三焦」,即說明雙手托天的動作,對調理三焦功能是有益的。兩手托天,全身伸展,又伴隨深呼吸,一則有助於三焦氣機運化,二則對內臟亦有按摩。調節作用,起到通經脈調氣血、養臟腑的效果。同時,對腰背、骨骼也有良好作用。其它諸如「回調理脾胃單舉手」、「搖頭擺尾去心火」等等,均是通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而達到養生的目的。八段鋪的每一段都有鍛煉的重點,而綜合起來,則是對五宮。頭頸、軀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進行了鍛煉,對答相應的內臟以及氣血、經絡起到了保健、調理作用,是機體全面調養的健身功半。
7、八段錦對人體有哪些養生作用?
八段錦是由八種不同動作組成的健身術,故名「八段」。因為這種健身功可以強身益壽,祛病除疾,其效果甚佳,有如展示給人們一幅絢麗多彩的錦鍛,故稱為「錦」。
八段錦是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健身術,據有關文獻記載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八段錦屬於古代導引法的一種,是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健身法。活動肢體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經絡:與呼吸相合,則可行氣活血、周流營衛、斡旋氣機,經常練習八段錦可起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
八段錦對人體的養生康復作用,從口訣中即可看出。例如「兩手托天理三焦」,即說明雙手托天的動作,對調理三焦功能是有益的。兩手托天,全身伸展,又伴隨深呼吸,一則有助於三焦氣機運化回,二則對內臟亦有按摩、調節作用,起到通經脈調氣血、養臟腑的效果。同時,對腰背、骨骼也有良好作用。其他諸如「調理脾胃單舉手」、「搖頭答擺尾去心火」等等,均是通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而達到養生的目的。八段錦的每一段都有鍛煉的重點,而綜合起來,則是對五官、頭頸、軀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進行了鍛煉,對相應的內臟以及氣血、經絡起到了保健、調理作用,是機體全面調養的健身功法。
8、八段錦健身操?
八段錦健身操是比較舒緩的鍛煉方式。我覺得他是以練氣為主,對於年齡稍微大的或身體不太好的人,是一個很不錯的鍛煉方式。
9、什麼是八段錦健身術?
養生機理
八段錦是由八種不同動作組成的健身術,故名「八段」。因為這種健身功可以強身益壽,祛病除疾,其效果甚佳,有如展示給人們一幅絢麗多彩的錦鍛,故稱為「錦」。
八段錦是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一種健身術,據有關文獻記載已有八百多年歷史。
八段錦屬於古代導引法的一種,是形體活動與呼吸運動相結合的健身法。活動肢體可以舒展筋骨,疏通經絡:與呼吸相合,則可行氣活血、周流營衛、斡旋氣機,經常練習八段錦可起到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八段錦對人體的養生康復作用,從口訣中即可看出。例如「兩手托天理三焦」,即說明雙手托天的動作,對調理三焦功能是有益的。兩手托天,全身伸展,又伴隨深呼吸,一則有助於三焦氣機運化,二則對內臟亦有按摩、調節作用,起到通經脈調氣血、養臟腑的效果。同時,對腰背、骨骼也有良好作用。其它諸如「調理脾胃單舉手」、「搖頭擺尾去心火」等等,均是通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而達到養生的目的。八段錦的每一段都有鍛煉的重點,而綜合起來,則是對五官、頭頸、軀干、四肢、腰、腹等全身各部位進行了鍛煉,對相應的內臟以及氣血、經絡起到了保健、調理作用,是機體全面調養的健身功法。
練功要領
呼吸均勻,要自然、平衡、腹式呼吸。
意守丹田,精神放鬆,注意力集中於臍。
柔剛結合,全身放鬆,用力輕緩,切不可用僵力。
八段錦是包括八節連貫的健身法,具體內容如下:
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
調理脾胃需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
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後七顛百病消;
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
此外,尚有一種坐式的「八段錦」,為明代冷謙所編,具體內容是:
叩齒三十六,兩手抱昆侖。
左右鳴天鼓,二十四度聞。
微擺撼天柱,赤龍攪水津。
閉氣搓手熱,背摩後精門。
左右轆轤轉,兩腳放舒伸。
叉手雙虛托,低頭攀足頻。
河車搬運旋,發火遍燒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