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拔罐對身體有什麼好出 多長時間拔一回好
拔火罐間隔的時間沒有明確的規定。不過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期養生或者治療慢性疾病的,一周到兩周一次就可以了;另一種是短期祛除風濕邪氣的,那麼中病即止,一次就好。腹部拔罐也是可以的,但對於女生來說比較有禁忌,比如不能經期、妊娠期或哺乳期拔,再有腹部的穴位多為陰經,而火罐適用的風、寒、濕等邪氣常侵犯陽經(在背部),所以腹部拔罐的效果可能不太明顯。至於次數,老人說,常拔罐的人容易拔出氣道,每次身體中邪氣都會侵及那裡,就離不開拔罐了,並且拔罐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還少量為好。
2、保健撥罐可以早晚都撥嗎
拔火罐可不是誰都能的。
1、重度心臟病、或身上有金屬物質的;
2、有出血傾向的、出血史的、開放性骨折、敗血症、血友症等;
3、全身浮腫,急性外傷性骨折;
4、全身皮膚病或局部皮損(如皮膚過敏或潰瘍破裂處);
5、極度衰弱、消瘦、皮膚失去彈力者;
6、高熱不退、抽搐、痙攣;
7、心尖區、體表大動脈搏動及靜脈曲張部;
8、瘰癧、疝氣處;
9、肝炎、活動性肺結核等傳染病;
10、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經質及不合作者;
11、女性經期、四個月以上之孕婦。六歲以下之兒童及七十歲以上之老人。
12、前後二陰。
如果沒有以上情況的話可以視情況拔火罐。
身體虛,上火,風濕,骨疼等症狀下可以。不過不易頻繁,一般性的一個月一次個人都感覺多,建議一個半月以上。
3、拔罐療法真的能很好的保健嗎?具體效果怎麼樣呢?
拔火罐是中醫傳統的療法之一,它確實對我們的身體有一定的作用。能夠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排血化瘀,對於我們的身體循環有著更大的用處。
拔火罐的方式可以簡單的分為留罐試和走罐試。流冠時就是拔罐的人,用火灼燒火罐兒的空氣,讓它處在一種膨脹的狀態,將空氣燒出去,然後放在背拔罐的人的身體上,背上胳膊上腿上,總之就是那個需要拔罐兒的地方,因為這種熱脹冷縮就會吸附在皮膚上,不動它,然後就能起到拔除身體內相關濕氣的作用,火罐所留下的底子就是排除身體內濕氣以及淤血的一些功效的後遺症。
拔火罐中的走罐式就是拔火罐的人,通過適當灼燒的方式掌握好裡面的空氣,移動火罐。不能燒的太厲害,因為太厲害的話它會在皮膚上面吸附的很緊,再去行罐的時候會非常困難,行罐試主要的,作用就是起到類似於按摩一樣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並不是拔出身體內的濕氣以及淤血,就是類似於按摩一樣的這種功效。
拔火罐已經傳承了幾百年乃至上千年,對我們的健康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現在拔火罐更多的淪為了一個類似於養生保健一樣的活動,在一些澡堂子非常常見,在一些中醫的按摩診所,拔火罐針灸都起到的是讓身體更健康保健的作用,而不是治病的作用。我們身體也如果說出現了淤血,受傷更多的還是應該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治療,因為之前的針灸或者說歷史上的針灸和拔火罐有什麼功效,姑且不論,但是傳承到現在,它完全的醫治功效可以說已經消失的差不多了。
4、拔罐的保健作用
拔火罐的好處:
1. 負壓作用 國內外學者研究發現:人體在火罐負壓吸拔的時候,皮膚表面有大量氣泡溢出,從而加強局部組織的氣體交換。通過檢查,也觀察到:負壓使局部的毛細血管通透性變化和毛細血管破裂,少量血液進入組織間隙,從而產生瘀血,紅細胞受到破壞,血紅蛋白釋出,出現自家溶血現象。在機體自我調整中產生行氣活血、舒筋活絡、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 起到一種良性刺激,促其恢復正常功能的作用。
2. 溫熱作用 拔罐法對局部皮膚有溫熱刺激作用,以大火罐、水罐、葯罐最明顯。溫熱刺激能使血管擴張,促進以局部為主的血液循環,改善充血狀態,加強新陳代謝,使體內的廢物、毒素加速排出,改變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增強血管壁通透性,增強白細胞和網狀細胞的吞噬活力,增強局部耐受性和機體的抵抗力,起到溫經散寒、清熱解毒等作用,從而達到促使疾病好轉的目的
3. 調節作用 拔罐法的調節作用是建立在負壓或溫熱作用的基礎之上的,首先是對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由於自家溶血等給予機體一系列良性刺激,作用於神經系統末梢感受器,經向心傳導,達到大腦皮層;加之拔罐法對局部皮膚的溫熱刺激,通過皮膚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徑傳到中樞神經系統,從而發生反射性興奮,藉以調節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過程,使之趨於平衡,並加強大腦皮層對身體各部分的調節功能,使患部皮膚相應的組織代謝旺盛,吞噬作用增強,促使機體恢復功能,陰陽失衡得以調整,使疾病逐漸痊癒。
其次是調節微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微循環的主要功能是進行血液與組織間物質的交換,其功能的調節在生理、病理方面都有重要意義。且還能使淋巴循環加強,淋巴細胞的吞噬能力活躍。此外,由於拔罐後自家溶血現象,隨即產生一種類組織胺的物質,隨體液周流全身,刺激各個器官,增強其功能活力,這有助於機體功能的恢復。
4. 不同罐法不同作用 在火罐共性的基礎上,不同的拔罐法各有其特殊的作用。如走罐具有與按摩療法、保健刮痧療法相似的效應,可以改善皮膚的呼吸和營養,有利於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對關節、肌腱可增強彈性和活動性,促進周圍血液循環;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強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萎縮;並可加深呼吸,增強胃腸蠕動,興奮支配腹內器官的神經,增進胃腸等臟器的分泌功能;可加速靜脈血管中血液迴流,降低大循環阻力,減輕心臟負擔,調整肌肉與內臟血液流量及貯備的分布情況。緩慢而輕的手法對神經系統具有鎮靜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對神經系統具有一定的興奮作用。
循經走罐還能改善各經功能,有利於經絡整體功能的調整。再如葯罐法,在罐內負壓和溫熱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開放,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葯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據用葯不同,發揮的葯效各異。如對於皮膚病,其葯罐法的局部治療作用就更為明顯。水罐法以溫經散寒為主;刺絡拔罐法以逐瘀化滯、解閉通結為主;針罐結合則因選用的針法不同,可產生多種效應。
拔火罐療法又稱「角法」, 拔火罐通過物理的刺激和負壓人為造成毛細血管破裂淤血,調動人體幹細胞修復功能,及壞死血細胞吸收功能,能促進血液循環,激發精氣,調理氣血,達到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當然拔火罐不像針灸那樣對穴位定位要求十分准確,主要是點、線、面結合的問題,通過中醫的寒、熱、虛、實辨證,選擇一些經絡所過或經氣聚集的部位。
「拔火罐」是我國民間流傳很久的一種獨特的治病方法,俗稱「拔罐子」、「吸筒」,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叫作「火罐氣」,《外科正宗》中又叫「拔筒法」。古代多用於外科癰腫,起初並不是使罐,而是用磨有小孔的牛角筒,罩在患部排吸膿血,所以一些古籍中又取名為「角法」。關於拔火罐治療疾病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公元281~361年間,晉代葛洪著的《肘後方》。
後來,牛角筒逐漸被竹罐、陶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圍也從早期的外科癰腫擴大到風濕痛、腰背肌肉勞損、頭痛、哮喘、腹痛、外傷淤血、一般風濕感冒及一切酸痛諸證。
拔火罐是一種充血療法,利用熱力排出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緊吸在施治部位,造成充血現象,從而產生治療作用,中國人稱它為淤血療法。由於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效果明顯,所以在民間歷代沿襲,至今不衰,連一些外國人也頗感興趣。
5、火罐拔出來的是什麼?為何有人說拔罐是江湖騙子?
拔罐兒是中醫的一種古老而傳統的治療方法,很多人認為拔火罐可以把體內的毒排出來,拔罐治療是利用燃燒、擠壓等方法排出罐內空氣,形成局部負壓,使罐吸附在人體特定部位,產生刺激而造成局部充血。中醫認為,脾虛濕重體質者多為“濕邪”,通過在背部拔火罐可以“驅風散寒祛濕”,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包括齊秦在內的很多人就把拔罐當成保健方法,認為對頭痛、咳嗽、氣喘、感冒等有“療效”。然而拔罐治療缺乏科學依據,著名科普專家方舟子曾表示,撥罐只不過是通過製造負壓造成皮下毛細血管破裂淤血。
拔罐子拔出黃色果凍狀的東西是組織液。有組織液或血是正常現象,能拔出一點血更好,會促進局部微循環,有益健康。拔出組織液後,休息幾天,如果症狀沒有減輕再拔。拔出組織液,是一種“清瘀”,一直拔,對身體有害。
拔火罐拔出水泡可能是由於體質的原因。因為患者的年齡過大,或者體質較弱會出現這種症狀。還有一種情況是因為拔火罐的時間比較長,局部出現一些紅腫或者水泡的現象。這些是正常現象,但是要注意不要把水泡弄破。弄破之後可能會造成感染。拔罐拔出水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有的人去拔火罐往往會出現淤血情況,看起來非常的嚇人,觸目驚心,會以為自己患上了什麼大病,但是其實這並不嚴重,這是因為體內的濕氣過多,加上拔罐的方式不對,導致皮膚起水泡,這時候不要過於擔心,用外力刺破,把水泡里的水放出,敷上消炎葯品就可以了。拔罐之後千萬不洗澡,一定要注意保暖,不能受風。
6、成人拔了一顆後牙要注意些什麼
拔牙當天可以吃軟的、稀的、偏涼的食物,避免用患側咀嚼,不要吸煙和酒。當日吐出的唾液,可能略帶血紅色屬於正常,不必緊張,傷口若有血不斷流出,應立即到口腔科檢查診治,以利止血。拔牙後當天疼痛屬於正常,可適量口服消炎葯。若3-4天仍有腫痛,應到口腔科就診。 24小時不要刷牙、漱口、次日可以刷牙,但應避免觸及創面,以免血凝塊脫落,使拔牙創面癒合延遲另外後後牙拔牙後要注意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鑲牙修復。
7、拔罐拔出的水泡真的是體內毒素嗎?
不是的。
眾所周知,拔罐是通過一種體外的物理方式工具如玻璃罐和竹罐,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產生負壓,使之吸附於體表,造成局部瘀血,以達到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等作用的療法。拔罐可以祛風散寒,春風除濕,減輕疼痛,可以用於腰椎間盤突出或者風寒風濕等疾病,也可以用於日常保健,有強身健體的作用。相對來說,中醫裡面的濕氣風寒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毒氣,拔罐可以幫助人體排毒,但是拔火罐出現有水泡的現象,這個並不是毒素的表現。
一般而言,如果拔火罐出現有水泡的現象,大多是由於拔灌就灌的時間太久了,與個人的體質有一定的關系。在拔罐過程中,有人留罐20-30分鍾也不會有起泡的現象,也有人1-10分鍾就會起泡,所以一般第一次拔罐時間需要短一些,等了解個體情況後,再適當放寬時間。其次,還有可能是由於拔罐時裡面的溫度太高了,傷害到了皮膚,從而導致出現起泡的現象。此外,還與拔罐的部位有關系,如向背部兩側臀部這個部位就容易出現起泡的現象,或者是因為拔罐連續拔幾次都拔在一個部位。
事實上,拔罐出現的水泡,並不是體內的毒素。因此,如果出現這種現象,可以選擇用酒精消毒,然後用干凈消毒了的注射器刺破皮膚,排出裡面的水液,同時,近段時間不能夠拔罐。雖然拔罐有利於人體健康,但是也有一些禁忌,一定要注意,體質過於虛弱者不宜拔罐,會使虛者更虛。
另外。患有心臟病、血液病、皮膚病的人群以及孕婦、婦女經期、過飽過飢、醉酒時都不適宜拔罐。
8、我是保健師,客戶叫我單獨跟他出去開房拔火罐,能行不?
單獨開房出去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你覺得操守重要還是錢重要,自己衡量一下再作決定。
工作的事就在工作場地完成,不要分不清好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