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體預防的具體措施,全科
要看是什麼樣的手術和工作單位的條件是否允許?只要滿足條件,全科醫生也能做一部分手術。 全科醫學是在整合生物醫學、行為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通科醫療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產生的一門具有獨特的價值觀和方法論的、綜合性的臨床醫學學科,是傳統通科醫療的升華,是醫學模式轉變的產物。
全科醫學就是為個人及其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協調性、整體性、個體化、人性化、防治保康一體化的醫療保健服務時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全科醫學不是基礎醫學學科,而是一門臨床醫學學科,是一門與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婦產科學相並列的臨床二級學科。醫學有4大領域:預防醫學、臨床醫學、保健醫學和康復醫學,這是醫學的一級學科。臨床醫學有許多二級學科,全科醫學是其中的一門。
2、嘔吐的保健預防措施有哪些?
飲食保健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注意飲食衛生,病癒後仍需注意飲食調攝,避免飢飽無度,生冷不忌,恣食厚味。應注意飲食調理。
生活保健
起居有常,生活有節,避免風寒暑濕穢濁之邪的人侵。對嘔吐不止的病人,
應卧床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掌握常誘發嘔吐的原因和發病規律,盡量避免一切致病原因。
心理保健
病人應安靜休息,消除恐懼心理。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對肝氣犯胃者,尤當注意。
醫療保健
服葯時,盡量選擇刺激性氣味小的,否則隨服隨吐,更傷胃氣。服葯方法,應少量頻服為佳,以減少胃的負擔。根據病人情況,以熱飲為宜,並可加入少量生薑或薑汁,以免格拒難下,逆而復出。
護理保健
嘔吐時,親屬應輕拍病人的背部,以免把嘔吐物咽下,吐後應用溫開水漱口。嘔吐後病人不能立即進食。食滯傷胃所致嘔吐者,應使其胃中所停滯的宿食全部吐出,不宜單純止嘔。
3、預防保健中三級預防和五層次預防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三級預防的抄主要內容有:(1)一級預防又稱病因預防其內容主要包括改善環境措施和增進健康措施兩方面。如防止和消除環境污染百,通過健康教育,提高自我保健意識等;(2)二級預防即臨床前期預防,主要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三早〞預防度措施;(3)三級預防即臨床預防,對病人採取及時的、有效的治療措施。防止病情惡化,預防並發症,防止傷殘,使之早 日康復。
2.五層次預防的主要內容有:(1)個人預防即第知一層次預防;(2)家庭預防即第二層次預防;(3)社區預道防即第三層次預防;(4)國家預防即第四層次預防;(5)國際預防即第五層次預防。
4、肺炎的保健預防措施有哪些?
生活保健
適時增減衣服,做到熱時減衣,冷時添衣,出汗後立即用干而溫暖的毛巾擦去身上的汗液,以免因著涼而重復感冒,使肺炎遷延不愈。
運動保健
加強體育鍛煉。肺炎患者可在肺炎恢復期做呼吸操(主要為深吸氣後徐徐呼氣)、擴胸運動,或徵得醫務人員同意後在病房和居室周圍散步等對於嬰幼兒患者,家長則可讓使其躺在床上,幫助其做擴胸運動等,或幫助其在床邊或室內行走,以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康復。
預防保健
要及早治療感冒。感冒是喉環狀軟骨以上(包括咽、喉、齶扁桃體和鼻)的感染。大多數為病毒感染。如治療及時得當,則大多數可在幾天內痊癒。如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則感染向下蔓延至肺,引發肺炎。這種肺炎臨床上最為常見。要預防這種肺炎,則應注意預防感冒,及早治癒感冒,以「防微杜漸」。
要防止血源感染。有少數肺炎患者,其導致肺炎的原因不是感冒,而是肺以外的感染,如皮膚軟組織感染、敗血症等。其發病機理為局部感染或全身感染的病原體(幾乎全為細菌)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肺,導致肺部感染,故稱血源性肺炎。這種感染雖然少見,但也應積極預防,及早治療,以免「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要防止鄰近感染。鄰近感染為肺部附近的組織器官(如心外膜、胸膜、肝、膽、脾等)發生感染,其病原體直接蔓延至肺,導致肺組織發生炎症、充血、水腫等所致。這種感染雖然也較為少見,但還是應積極預防,及早治療,以免病原體「勢力擴張,侵城掠地」。
要接種肺炎疫苗。對於無上述肺炎誘因的健康人,也不能高枕無憂。肺臟通過呼吸道與外界相通,隨時都有可能被病原體侵入,發生炎症。為此,健康人(尤其是嬰幼兒和老年人)最好每年接種肺炎疫苗,以增強免疫力。此法雖然不能完全避免發生肺炎,但一旦發病,可減輕症狀,縮短病程,以及減少並發症(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肺性腦病等)的發生。
要避免接觸病人。健康者(尤其是嬰幼兒和老年人)應盡量避免與肺炎病人接觸。同時,在呼吸道感染高發期(如冬春季),應避免到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市場、商店、廣場和電影院等地方去,以免吸入漂浮在空氣中的病原體,引發肺炎。
醫療保健
如果患了肺炎,患者除應立即到醫院請治療,並配合醫務人員治療,促進病癒。保持呼吸通暢肺炎病人除應按醫囑打針服葯外,還應多喝開水,以稀釋痰液。有痰也不要憋著,應盡可能把痰咳出。盡量使胸部保持直立位,以利呼吸和排痰通暢。
5、哪5個保健措施有效預防心肌炎?
普通人群要學會預防心肌炎,做好5 大保健措施,主要具體措施如下:
(1)體育鍛煉:體育鍛煉有助於增強體質,應在工作之餘加強運動。心肌炎患者在恢復期時,要根據自己的體力參加適當的鍛煉,如散步、保健操、氣功等,有助於早日康復,避免遺留後遺症。心肌炎後遺症只要沒有嚴重心律失常,可參加一般性的體育鍛煉,如慢跑、跳舞、氣功、太極拳等,持之以恆,對疾病的康復肯定是有利的。
(2)適當休息:心肌炎在急性發作期,一般應卧床休息2 ~ 4 周,急性期後仍應休息2 ~ 3 個月。嚴重心肌炎伴心界擴大者,應休息6 ~ 12 個月,直到症狀消失,心界恢復正常。心肌炎後遺症者,可盡量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工作,但不宜長時間看書、工作甚至熬夜。
(3)預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是感染病毒引起的。防止病毒的侵入十分重要,尤其應預防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對易感冒者平時應注意營養,避免過勞,選擇適當的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避免不必要的外出,必須外出時應注意防寒保暖,飲食衛生。感冒流行期間應戴口罩,避免去人口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
(4)飲食調攝:日常飲食宜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多食葡萄糖、蔬菜、水果。忌暴飲暴食,忌食辛辣、熏烤、煎炸之品。
吸煙時煙草中的尼古丁可促進冠狀動脈痙攣收縮,影響心肌供血,飲酒會造成血管功能失調,故應戒煙忌酒。
(5)勞逸結合:應避免情緒突然激動或體力活動過度而引起的身體疲勞,身體的過度疲勞會導致機體免疫抗病能力降低。
6、紐曼的保健系統模式中的預防護理措施是怎樣的?在護理實踐中的意義如何
預防護理措施就是三級預防政策治病不如方便,在生活中,應該給病人做好健康。
7、預防醫學中二級預防的措施有哪些
1、定期對居民進行心理健康調查,確認引起心理障礙的危險因素和相關因素。指導居民按社區醫護人員的要求進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評定,提高居民早期識別心理障礙的能力,盡早發現心理異常者。
2、對可能患有心理障礙(或精神疾病)的人,指導其及時就診,接受咨詢和治療。心理衛生人員要定期進行家庭訪問,提供相應的指導和必要的干預,消除不良的家庭因素,教會家庭成員觀察病情,防止暴力行為和意外事件發生。
3、給予精神疾病患者及時有效的葯物和心理治療及護理,盡可能縮短住院時間,使患者盡早地返回家庭和社會。
4、做好康復工作:建立各種工娛治療站、作業站、娛樂站。對病人進行各種康復訓練,結合進行健康教育和疾病咨詢等,使病人早日回復家庭生活和回歸社會。指導並協助家庭成員為患者制定生活計劃,努力解決病人的心理健康問題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5、做好管理工作:包括康復之家、病人公寓和病人的醫療護理文件等的管理,努力減輕醫院及家庭負擔。同時,結合工作中獲得的信息,分析社區服務對象的心理健康問題,制定出比較完善的社區醫療、護理、管理內容及相關制度,使整個社區的病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服務。
8、打呼嚕預防保健措施有哪些
1、增強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2、避免煙酒嗜好。3、肥胖是鼾症的常見原因,有70%的鼾症病人體重超過正常,肥胖與鼾症的嚴重程度有關。4、鼾症病人多有血氧含量下降,故常伴有高血壓、心律紊亂、血液粘稠度增高,心臟負擔加重,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所以要重視血壓的監測,按時服用降壓葯物。5、睡前禁止服用鎮靜、安眠葯物,以免加重對呼吸中樞調節的抑制。6、採取側卧位睡眠姿勢,尤以右側卧位為宜,避免在睡眠時舌、軟齶、懸雍垂鬆弛後墜,加重上氣道堵塞,改變睡眠習慣姿勢雖說高枕無憂,但鼾症患者不應睡高枕頭,以避免頸部前屈影響呼吸氣流,還應避免仰卧位睡眠姿勢,以防止舌根因重力作用後墜而加重氣道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