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加丁巴
虎跳峽長20公里,落差213米,分為上虎跳、中虎跳、下虎峽三段,共有險灘18處。江面最窄處僅30餘米。峽口海拔1800米,海拔高差3900多米,峽谷之深位居世界前列。
虎跳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峽谷,以奇險雄壯著稱。從虎跳峽鎮過沖江河沿哈巴雪山山麓順江而下,即可進入峽谷。上虎跳距虎跳峽鎮9公里,有公路直達,是整個峽谷中最窄的一段,峽寬僅30餘米,江心有一個13米高的大石——虎跳石,相傳猛虎曾藉此石而躍過大峽。江水與巨石相搏擊發出山轟谷鳴的濤聲。詩人孫髯翁寫得好:「劈開蕃城斧無痕,流出犁牛向麗奔。一線中分天作塹,兩山夾斗石為門。」金沙江至此真似走在石門中。
沿虎跳峽北上過永勝村便到達中虎跳。這一段江岸峭壁環鎖,峭壁上怪石奇異。而江水卻在不到5公里距離中跌百米。江中林立礁石,似犬牙交錯,這一段被稱為「滿天星」。激盪的怒濤在礁石間左沖右撞,江面上一片霧氯空濛。金沙江在這里變成了一條狂躁的猛龍。遊人在此無不心驚膽戰。
過了「滿天星」,沿崎嶇小路行走,一縷飛爆懸掛在哈巴山腰,當地人稱之為「觀音瀑」,一形似觀音的山峰聳立於飛瀑旁,清風徐來瓊漿飛散,絲絲縷縷撲人面頰,使充滿陽剛之氣的大峽又憑添了幾分嫵媚。
過觀音瀑不遠,一平緩山坡上坐落有一個小村,叫核桃園。房前屋後的粗大核桃樹將民居掩映在濃綠青翠中,這里的房屋多以石板蓋頂。到虎跳峽的遊人,常在這別具風情的山村借宿。伴著勁烈的江風和江濤之聲,有一種異常新奇的感覺。
出核桃園村,沿著尺許寬的山路前行3公里就可抵達下虎跳。這里地勢寬衍,近可看峽,遠可觀山。駐足於此,回眺玉龍、哈巴,只見峰邊嶂合,皚皚白雪,堆銀集玉。
出下虎跳不遠,在崎嶇的山路上出現一片平直、光滑的世形石板,這便是虎跳峽有名的險路「滑石板」。該石板寬約300餘米,呈85°角從峽底伸到哈巴山腰,石面平整光滑,寸草不生,行人稍一失足,即會滑到江心。過去人們視此路為鬼門關。
30年代初,著名人類文化學者維·弗·洛克曾三次游歷虎跳峽,對峽谷流連忘返,並租用飛機對虎跳峽進行航拍,方感心滿意足。建國後,張沖將軍曾七次親臨虎跳峽,為開發虎跳峽的水利資源作出了不朽的貢獻。最後,將遺骨灑入虎跳峽,使虎跳峽在悲壯中增添了許多豪氣。
虎跳峽天下險,但這個「險」中卻蘊藏著奪人心魄的壯美,正是這種「險」,吸引著國內外無數遊客到此尋幽探險。
提示:
步行選擇:一是從橋頭順金沙江而下,過下虎跳乘船渡金沙江到麗江大縣。二是從大具步行到江邊,乘船到江北中甸縣境溯金沙江,上行至橋頭。從觀賞景觀及攝影角度來看,溯江上行的視覺更佳。從大具到江邊老渡口5公里,到滑石板新渡口9公里,兩條路都通行汽車。
門票:30.00元
住宿:步行一般安排2日游,中途宿核桃園。核桃園有2家私人旅館,靠橋頭方向的是山泉客棧汕泉旅社。有38個床位,靠大縣方向的是山白臉旅館,有48個床位。兩家旅館收費15元/床。橋頭、大縣都有旅館、飯店,橋頭大小旅館、飯店有近20家.普通床位10-20元,帶衛生間客房120-180元/間。大具有簡易旅館5家,均為普通客房,價格8-20元。在橋頭餐館還可以品嘗到金沙江捕撈的江魚。每市斤55元。
注意:步行要量力而行,峽谷內白天氣溫較高可帶上短褲,短衫。因步行體力消耗較大,可帶一些高熱量的食品,如巧克力、奶油精、牛肉乾等。
從橋頭乘車到核桃園,可包租長安微型客車,120-150元乘6人;包租客貨車70-100元;如乘山白臉旅館客貨車,每人10-15元;如果人少可在沖江河橋頭搭便車,每人10元;橋頭至上虎跳每人3-5元。
於香格里拉縣城西北部,距縣城8公里,是個季節性高山湖泊,也是雲南省少有的亞熱高山沼澤和沼澤化草甸。其三面環山,山峰海拔3800—4449米,一面與大中甸盆地相連。納帕海藏語稱為「納帕錯」,漢語意為「森林背後的湖」。此湖在夏末秋初大量積水,再加上青龍潭、納曲河、旺曲河水的注入,形成大面積湖面,明水面大時可達上千公頃。湖周圍分布有9處落水洞,湖水由此泄出,經尼西湯滿河、五境吉仁河匯入金沙江。到冬春季節,明水面縮小,盪漾的湖水就變成大片的沼澤草甸。冬天裡,我國特有的珍禽黑頸鶴就飛臨沼澤草甸越冬,納帕海由此於1982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納帕海西北山上,是中甸古寺----衷欽寺的遺址。古樹參天,鬱郁蔥蔥,四周斷垣殘缺,瓦礫遍地,該寺建於明末,毀於清初教派之爭。據史料記載,該寺有一尊三丈六尺高的強巴佛像,明代旅遊家徐霞客曾慕名欲前往參觀,被麗江木氏土司所阻攔未能如願而報憾不已。
納帕海是全縣最大的草原。由於保護區氣候濕潤,牧草生長比同類地區快,每年5月,草原方吐嫩芽,而納帕草原已是綠草萋萋 。6月伊始,各種野花競相開放,茫茫草原,瓊花瑤草爭奇斗艷。成群的牛羊隨草海起伏,如在海中沉浮。茫茫原野,四處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美景。西面的石卡、時卡、辛雅拉三大雪山俏然挺立。雪山、草原、牛羊組成了大西南的塞北風光。
秋冬來臨,草原一片金黃,遠山如黛,皚皚雪峰倒映於湖泊之中,這一季節,黑頸鶴、黃鴨、斑頭雁雲集於此,在草叢中、水面上嬉戲漫遊,使廣闊空靈的草原另具一番詩性畫意。藏族人民熱愛飛禽,從不傷害它們,特別是黑頸鶴,千百年來得到藏族人民的保護,與人十分親近,常在村舍旁、帳篷邊落腳,與人畜共處,惹人喜愛。
黑頸鶴為世界珍貴稀有鶴類之一;僅分布在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由於納帕海水草豐茂,能提供黑頸鶴的食物黃蜆、小魚、植物根莖、水草及蝌蚪等,且少有人跡毀壞環境,氣候適宜於黑頸鶴,故而成了其理想的棲息地。據說目前全世界大約有1000隻黑頸鶴,美國鶴類基金會飼養了世界上現有的15種鶴類中的14種,只缺黑頸鶴。這僅有的千隻黑頸鶴在青海高原過夏,在雲貴高原越冬,中甸的納帕海,已是其千百年來的越冬棲息地,形成了飛來飛去的時間規律,當地民間有「來時不過九月九,去時不過三月三」的諺語流傳,黑頸鶴與人、與自然和諧而存。1989年1月24日,美國鶴類基金會專家吉姆·哈雷斯帶領考察團在納帕海對黑頸鶴進行實地考察統計,當時統計結果,在納帕梅越冬的黑頸鶴有76隻。10年後,被聯合國列為瀕危物種的黑頸鶴,在納帕海已增至150隻。
納帕海自然保護區揚名於黑頸鶴,可除了黑頸鶴之外,這里還有省級保護動物灰雁、斑頭雁和灰鶴及大量水禽,堪稱飛禽的一個樂園。這里還有美麗的自然景觀。順中旬城西的公路前行8公里,在高原春天的懷抱里,一片廣闊的草場展現在視野里。
那遠遠鋪展開去的草甸使人心曠神怡,禁不住會往前走去。越走近,那散布在草叢中的小花就越明朗了。花姿招展,花色繽紛,令人心醉神痴。碰上有興之人,在草叢花海中跳躍翻滾,那花草依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抬眼望去,在山腳下的草場上,有湖水微微的波光。牛羊散布於湖周圍的草甸上,怡然自得。成片的青稞,在藍天下,如織如綉。青稞架似乎有了豐實感,穩穩地立在草地上,人們悠然於湖邊,諦聽著風聲和牧鈴。如果是冬天,這些鮮花青草、牧畜青稞鋪展的世界大多成為湖泊,人就有緣在蒼涼的荒原里看到被譽為「高原仙子」的黑頸鶴了。
提示:
1、交通:去納帕海可在香格里拉縣城內隨處乘從小客車前往,票價3元~5元。並可順便游覽著名的歸化(松贊布林)寺。
2、門票:10元
香格里拉縣三壩鄉白地村,自古至今,具有一種濃郁的納西文化傳統。這里的納西文化很少受漢文化的滲透和影響,所以保留了其自身的特點、原始的內涵,納西學者稱此處為東巴教的發祥地。「不到過白地,不算真東巴」的說法已流傳了許多年了,人們不惜路途遙遠,紛紛前往尋求東巴文化的真話,觀賞白水台的奇妙自然景觀。
白水台位於哈巴雪山麓,距香格里拉縣城103公里,海拔2380米。它是由於碳酸鈣溶解於泉水中而形成的自然奇觀。含碳酸氫鈣的泉水慢慢下流,碳酸鹽逐漸沉澱,長年累月就形成台幔,好似層層梯田,被稱為「仙人遺田」,面積約3平方公里,它是我國最大的華泉台地。
納西語稱白水台為「釋卜芝」意為逐漸長大的花,白水台有「仙人遺田」的美稱。步臨台地,但見白水台層層疊疊,宛若片片斜月散落人間,又似納西少女的銀飾,疊飾成無數的銀環,朝暈夕照,銀光散射給人以拋金削玉般的清新。左側,一泉台形似一彎新月,清泉盈盈四溢,相傳是仙女梳妝的地方。泉台左下側一石穹窿,潔白如玉,形如一懷孕女子,是當地群眾供奉生殖神的地方,白水台不僅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又是納西族東巴教的發源地中心,宗教活動和民族節目的活動之處。
台地中央由十多個泉池相連,串成「天池」,自上而下一台台,一層層堆雲積雪,純白如脂,瑩潤如玉,耀眼奪目,好似一個銀色的世界。台中央的華泉小洲,宛如一彎新月,水從其中滑過;珠光閃爍,奇麗無比。泉邊綠樹成茵,山花爛熳,天光雲影、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隨著天光雲影的變幻,景觀瞬息萬變,使人更增添了無窮的情趣。從遠處望去,白水台如同用一塊巨大的漢白玉雕成,清水從上面流過,猶如流銀瀉乳,蔚為奇觀。
白水台對面的上柏峰下有一溶洞,古時為祭祀龍神之地,後因東巴教第二聖祖「阿明什羅」在此修行,遂稱為「阿明能卡」,又稱「阿明靈洞」。相傳,東巴文即是「阿明什羅」在此創造出來的出白地村往東行不遠,可看到高達60餘米的白地瀑布,秋冬之際,水流較小,輕柔溪水如注,奔騰而下,氣勢壯觀。
白水台不僅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它還是納西族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據稱,納西族東巴教的第一聖祖丁巴什羅從西藏學習佛經回平,途經白水台,被其美景吸引,留下來設壇傳教。白水台由此成為東巴教徒的神聖之地。
早在唐宋時代,白水台即已成為滇西一帶有名的游覽勝地。在源頭的石壁上刻有明代納西土知府木高所題詩一首:「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雲波雪浪三千壟,玉埂銀丘數萬塍。曲曲同流塵不染,層層瓊涌水常凝,長江永作心田玉,羨此高人了上乘。」在泉台左下側,有一天然塑像,潔白如玉,形如懷孕女子,當地群眾視為生殖的「神女」。從白地村東行不遠,有一60餘米高的瀑布,值得觀賞。
相傳,東巴始祖「東巴什羅」在白水台修煉成道,因而被人們奉為東巴道場。每年農歷二月初八,當地的藏、納西、彝、白、僳僳等民族要到白水台進行祭祀活動,以歌舞娛神,民族風情十分濃郁。白水台是迪慶高原重要的旅遊勝地。
香格里拉縣是藏族聚居區,但靠近麗江打鼓一帶的地方,卻以納西族為多,而且是納西族「東巴文化」的發源地。東巴教是納西族古老的宗教,「東巴」,可譯為「山鄉誦經者」,他們有的是本民族中的「智者」。相傳,在公元11世紀中葉,就有丁巴什羅(丁巴,藏語,意為祖師;什羅,是人名),在白地附近傳播東巴教。他與門徒第一次用象形文字撰寫東巴經,開辟了東巴教發展的新局面,被後世奉為東巴教的祖師。至今東巴經內還有關於他的身世和傳說的記載。東巴經經過千百年的豐富和發展,成了納西族古代文化的寶庫。相傳了巴什羅曾經修行傳教的白地岩洞,也被奉為「靈洞」;丁巴什羅主要生活的地方白地,也被視為「聖地」。每年仲春,陰歷二月初八,附近居民常來祭把,遠處東巴也來朝拜,人們「不計百里而來,進酒獻茶,不約千人而聚」(光緒《中甸府志》稿本),年復一年,相沿成俗,二月初八遂成三壩春遊盛會。
就大多數群眾來說,與其說來「靈洞」朝聖,不如說來觀賞靈洞附近的壯麗風光,享受生活的樂趣。白水台在香格里拉縣三壩白地峽谷西端的雪山腳下。當你翻過重重高山,來到白地峽谷的山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青山上鑲嵌著一片巨型的玉鏡銀屏,它光芒四射,閃眼奪目。漸走漸近,漸近漸清。原來,這晶瑩耀眼的銀屏,竟似千百台迭起的瓊台玉階,又像千百道雲波雪浪,自下而上,一台台,一層層,堆雲凝雪,純白如脂,瑩潤如玉,纖塵不染。檯面上,有的如鱗細波,曲折有致;有的如銀環滾動,連環相扣;有的如絹扇平鋪,摺痕四射;有的如花瓣相拼,形成各種奇花異卉;有的如大小梯田,疊層而起。左側,有道20來米高的「飛瀑」;底下,有個廣約半畝的月牙形泉台,泉水清洌澄碧,泉中有一天然塑像,宛如少女在泉邊照影,披紗裹素,清秀俏麗,當地群眾呼為「神女」。
白水台的台項,是周長約一華里的平地,它的中央,有一個由10多個泉池串聯而成的「天地」。沿平台往前,便到源頭。在一株茂盛油綠的柳樹下,泉水噴涌而出,積為小潭,天光雲影,山花叢林,互相映襯;泉水從水潭流向「天池」,再由台項越過銀埂玉丘,沿坡緩緩漫下,清泉與白底融為一色,似流銀瀉乳;再湊近仔細觀察,泉中夾帶著無數晶瑩細小的白沙,在陽光下閃閃發亮。粒兒雖小,但源源不斷。這一片銀色的世界,無一不是大自然的妙手傑作!從源頭北行不遠,有蒼岩橫卧,上鐫摩崖詩一首,長寬各約70厘米,9行9字,文為七律:
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
雲波雪浪三千壟,玉埂銀丘數萬塍。
曲曲同留塵不染,層層瓊涌水常凝。
長江永作心田玉,羨此高人了上乘。
詩末題「嘉靖甲寅長江主人題釋哩達禪定處」。嘉靖甲寅為公元1554年,由此上溯500年,即公元1054年。此雖舉其大概,但可誰知在北宋中期,東巴教的祖師就在這里修行傳教;這「釋哩達」即丁巴什羅;「長江主人」,即木高,時剛襲父職,少年氣盛,自負不凡,號為「長江主人」。又在其左有七言四句摩崖詩一首,落款為「紫金尊者□甲寅」,這「紫金尊者」,仍為木高別號,石鼓碑上就有「皇明嘉靖二十七年龍集戊申(1584年)仲春去日鎮西大將紫金主人」的題詩。麗江上知府木高400多年前就去朝覲「聖地」,題詩摩崖,說明白地為世人重視,已有悠久的歷史。
到白水葉觀光,是一種綜合性的旅遊。白水台所在地----白地,是香格里拉納西族主要聚居區之一。它雖然方圓不過百里之遙,但在整個納西東巴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白地的東巴紙和墨的製作保留了傳統工藝,是較難得的珍品,用東巴紙、墨寫成的東巴經書流傳久遠,數量很大。
白地納西族的服飾區別於麗江和永寧的納西族,獨具自己的風采。婦女應飾十分精妙,其中,最富特色則暖和六至七個碩大的銀盤綴成的裝飾品,做工精美,形式獨特。
提示:
1、交通:香格里拉至三壩每天早上一班發往三壩鄉的大客車,票價16元。也可坐計程車前往,往返200元/天。另外,從白水台可步行翻哈巴雪山至虎跳峽的下虎跳江邊村。
2、門票:30元
3、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二月八」每逢農歷十月初八舉辦,是了解納西東巴文化的好地方。
位於香格里拉縣城東25公里的高山峻嶺中,四周群山環抱,林木蒼翠,雪峰連綿。為斷層構造湖,湖面呈海螺形狀,長3000米,寬700米,海拔3504米,水深40米,面積60公頃。它由雪山溪流匯聚而成,湖水碧藍,雪山樹影倒映湖中,清麗醉人,湖中有島,生長著雲杉、高山松、高山櫟、白樺、柳等。湖四周生長著濃密的杜鵑花林,每年杜鵑花開的季節,花瓣落入湖水,被魚誤食,不時一條條被醉倒,白色魚肚皮飄浮在杜鵑花之中,隨波盪漾,形成「杜鵑醉魚」的奇觀。碧塔海以它美麗恬靜的天姿麗質吸引著遊客,為新開辟的高山旅遊區。
從香格里拉城出發到雙橋,就可騎馬踏上去碧塔海的路。騎上藏民們備好的馬,悠然徜徉於春的懷抱,你會發現春的內涵如此豐蘊,林海蒼翠廣闊,而身旁的草場猶如大山隨意舒展的綠毯,草色青翠逼人,盛開的各種小花就密織於草毯中成為美麗的點綴。而空氣濕潤,樹木、青草和山花都透著極清新的亮光,微風吹來,又將這草場盪漾起一陣綠波花潮,彷彿從心裡流過。馬蹄輕悠,過河過溪,穿林踏草,一條小路把你引到了碧塔海。那是一片林海,林海邊是鋪展的草場,草場邊有一大片湖泊,水極清極靜,宛若一面鏡子,只是這面鏡子不太圓,稜角姿態多樣,湖心鑲嵌著一個塔狀的小山,滿是樹林。看到這塔,所謂「碧塔海」的形象就很鮮明了。
碧塔海素被稱為高原明珠,其最引人的就是這塔狀的小山和這一湖清明寧靜的水。它們被賦予了一種神話意味,相傳天女梳妝時不小心失落的鏡子破碎形成了許多高原湖泊,碧塔海就是其中的一塊鑲有綠寶石的最美的鏡片。還有傳說這里是格薩爾王傳中所提及的「毒湖」。姜嶺大戰至碧塔海,因冰天雪地,湖光朦朧,嶺國的騎士們迫敵誤入湖中而被淹沒,轉敗為勝的姜國認為這是碧塔山神護佑的結果,便在小山上建造了廟宇。又有人說這島是明代納西族木天王的避暑地,還有人說這是尋寶者建造的廟……。總之,碧塔海蘊含了豐富的自然和文化內涵。
1982年碧塔海及周圍的森林、灌叢和草甸被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南北長60公里,東西寬約14公里,總面積14181公頃。碧塔海是保護區的核心,湖面海拔3539米,東西長約3000米,南北平均寬700米,最寬處約1500米,最窄處約300餘米。平均水深20米,最深處約為40米,水域面積159公頃。自然保護區地質上層滇西地槽褶皺,系古生界的支槽褶皺帶中甸、劍川相帶內。保護區森林由寒溫性針葉林、寒溫性常綠闊葉林、寒溫性落葉闊葉林組成,這些森林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長苞冷杉、桃兒七和延齡草等,有大量的杉、松、櫟、樺樹木,構成青山蒼翠景色。灌叢和草甸也是保護區主要植被分布地,灌叢中有大量杜鵑叢、草甸中有報春花、柳葉萊、馬先篙、毛莨花、金蓮花等高山花卉。保護區內還活躍著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金錢豹、小熊貓、馬麝、林麝、猞猁、雲豹、金貓、羚、棕熊、黑熊、岩羊、黑鶴、綠尾虹雉、斑尾榛雞、胡兀鷲、藏馬雞、血雉、紅腹角雉、血腹錦雞、大緋胸鸚鵡等。
特有的水、特有的花和動物在碧塔海構成奇異的「杜鵑醉魚」和「老熊撈魚」的景觀。逢五月杜鵑花盛開的季節,碧塔海畔的杜鵑花瓣紛紛飄落於水中,引來游魚,魚兒吞食花瓣後,竟醉倒而飄浮於水面,醉魚和杜鵑就這樣形成了湖面的奇特景觀。據說林中的老熊也會趁月色來撈食昏醉之魚。著名作家馮牧曾描寫了這種景象,從此碧塔海「杜鵑醉魚」的景觀就揚名於世。
藏語「碧塔」是株樹成氈的地方。在晴朗的日子裡觀賞春天的碧塔海,別有情致。湖畔四周,蒼松古櫟,遮天蔽日,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環抱,像一顆鑲嵌在群山中的綠寶石。湖水清澈明亮,在太陽縷縷金輝照耀下,閃閃熠熠,奇秀悅目。高山臨湖,山光水色融為一體,真可謂「半湖青山半湖水」。湖周圍杜鵑花絢麗燦爛,湖畔鳥語花香,游魚游曳於淺灘岸邊。從杜鵑花海中向外望去,在廣闊的草甸上,成群的牛羊悠然徜徉於鮮花點綴的草甸上。湖光與草原由此相映成趣,令人如痴如醉。
提示:
1、交通:到碧塔海去可以在所住賓館包車前往,也可在香格里拉縣客車站購票,票價約20元。但由於公路只通25公里,剩下7公里須騎馬或步行,每匹馬的租金約20元
2、門票:30元
3、行程時間:一般路程約3個小時,游覽3個小時
景洪,也叫允景洪,是傣語的音譯,意為黎明之城,或黎明的府,曾是古「景隴王國」之地,1958年6月始名景洪縣,1994年5撤縣改市。景洪市總面積7000平方公里,其中山區佔95%,壩區佔5%。
景洪景區包括景洪城景區和曼飛龍景區,景區面積達49.45平方公里,是西雙版納風景體系的中心,具有花園般的城市和豐富的人文景觀。市內世居民族有傣、漢、哈尼、基諾、拉枯、彝、布朗、瑤、佤9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3.2%,其中傣族佔35.5%,漢族佔36.8%。
景洪市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7℃,最高氣溫41.1℃, 最低氣2.7℃,夏熱冬暖,瀾滄江猶如一條玉帶從城市中央飄過,江南為城市中心區,江北為新興的工業區。長341米的瀾滄江大橋把南北連成一體,形成一座工業、商業、金融、文化科技、風景旅遊為一體的新興城市。20多條25~35米寬,500~20O0米長的柏油路,路旁,種滿了椰子樹、擯榔樹、油棕樹、泡果樹等熱帶樹種,形成了一道道綠色「長廊」,展現出一幅幅熱帶風光的絢麗圖畫。各種建築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令人有彷彿置身異國他鄉的感覺,陶醉在熱帶風光的氛圍中。
游景洪印象到景洪旅遊,首先給人最強烈的印象是民族風情濃郁。景洪是傣族的聚居區,至今仍保留著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建築特色、宗教信仰等。男子愛穿對襟衣,婦女一般都身材苗條,容貌秀美,再配上色彩艷麗、圖案精美的窄袖短衣和花筒裙,給人一種亭亭玉立、姣美飄逸的感受。有人說傣族婦女的衣著打扮是世界樣,男女青年通過「丟包」、趕擺、看電影等相交相識,結婚時要舉行拴線儀式,男子要先到女方家「上門」,有的又喜歡輪流居住。傣族民居是干欄式的小竹樓,上面住人,有露天陽台,樓下飼養家禽和堆放雜物。傣族信仰佛教,男子從小要到寺廟當一段時間的和尚,學習傣文、佛經和文化知識。婦女雖不入寺為尼,但也是虔誠的佛教徒。許多節日、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密切相關。
景洪給人的第二個印象是:熱帶風光非常迷人。景洪屬熱帶季風性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寒流,夏多雨,冬有霧」。城市裡的熱帶風光非常迷人,街道兩旁、公園、房前屋後,都栽種著各種漂亮的熱帶植物。有被譽為「世界油王」的油棕樹;有「熱帶水果之王」的菠蘿蜜樹;「南國美女」椰子樹;果實累累的袖子、芒果、香蕉,以及各種雜木和翠竹。一年四季到處鬱郁蔥蔥,生機勃勃,給人一種生機盎然、舒心愉悅的快感。
景洪給人的第三個印象是文化科研單位多。景洪不僅有州、縣的民族歌舞團、傣劇隊、報社、電台、雜志社、圖書館等,還有雲南熱帶作物研究所、雲南靈長類動物中心等中央和省級科研單位,且在國內外都有影響。景洪給人的第四個印象是旅遊景點多。主要有孔雀湖、春歡公園、曼景蘭旅遊村、民族風情園、瀾滄江大橋雨燕、曼閣佛寺、曼斗民俗旅遊村等20多個風景點。游後方知「不到版納,終生遺憾」之說不謬。
屹立在風光旖旎的瀾滄江邊。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首府允景洪往東走,跨過瀾滄江大橋,向右拐進花園般的曼閣寨,就可看到雄偉壯麗、金碧輝煌的曼閣佛寺了。佛寺周圍,鳳尾竹婀娜婆娑,高高的麻閣樹婷婷玉立,菩提樹、芒果樹、檳榔樹以及緬桂花、吊鍾花、喇叭花等奇花異木交相掩映,使這座佛寺雄偉中又有幾分秀氣。
佛寺的建築雄偉壯觀。寺內的16棵紅椿木圓柱,支撐起傣式的大屋頂;寺檐立著16頭精雕細刻的小白象。整個佛寺,無論是梁架,還是斗拱,全部用榫相接,不用一釘一鉚,造型美觀。進入佛寺大門,即可看到一尊4米多高的「帕召」(釋迦牟尼)塑像立在寺中偏右的佛座上。寺頂和四壁精工彩繪的金龍、白象、仙女、鳳凰、孔雀等圖案栩栩如生;每棵樑上垂掛著一條條彩幡,彩幡上綉著神話故事和象徵吉祥如意的各種動物的圖案,五彩繽紛,琳琅滿目。
據說,解放前保存在佛寺里的貝葉經多達8.4萬卷,其中包括文學、歷史、天文、歷法、醫學、心理學、法律、自然常識等方面的內容。傣族著名的敘事長詩《烏沙瑪洛》、《站巴西敦》、《蘭嘎西賀》就是根據經書里的故事改編的。貝葉經是傣族人民文化的寶藏。
解放前,傣族沒有辦過一所學校,傣族男子在8至9歲時便被送進佛寺里當和尚,通過誦讀經文學習傣文,學習歷史、文學等方面的知識,佛寺當時起到了學校的作用。傣族把佛教傳入的時間定為傣歷元年(公元639年)。佛教傳入西雙版納以後,由於受到當地原始宗教的反抗,到12至13世紀以後,才在這里立住腳,開始興盛起來,各村寨陸續蓋起了佛寺。
曼閣佛寺是小乘佛教在西雙版納興盛的時期建立起來的,即在傣歷840年(1477年)左右。建寺以來曾小修過3次,到16世紀中葉,就具有目前這樣的規模了。解放前,每逢關門節、開門節、傣歷新年,來這里賧怫(敬佛、朝聖)者絡繹不絕,不僅有本地的信徒,也有來自異國他鄉的香客和僧侶。近年來、黨和民政府撥出專款,將曼閣佛寺修葺一新。目前,這座古建築更加金碧輝煌,雄偉壯麗,吸引著國內外眾多的遊客。
交通:乘景洪市中巴車到曼閣寨,票價2元,南行100米即到。
白族三月街:雲南大理三月街,相傳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開始歷時一周左右的三月街,不僅是大理白族人民的物資交流盛會,而且是白族人民一年一度歡聚的節日。三月街每年都按時在蒼山東麓、大理城西舉行。這期間"諸商雲集,環貨山積"。各族人民都要把好的工藝品、土特產拿到三月街出售,把最優秀的文藝節目搬到三月街上演出,選最好的騎手參加賽馬。 隨著商品經濟發展,三月街的規模越來越大。其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有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及幾十個國家的外國友人參加這一盛會,在全國或雲南亦屬少見。
哈尼族長街宴:每年農歷12月初(陽歷10月10日左右),是元陽縣俄扎鄉哈播村哈尼族的春節--昂瑪突節。昂瑪突節是哈尼族人民祭護寨神、拜龍求雨的節日。每當節日的頭天,村中龍頭就到村頭的龍樹林中央擺設祭桌,宰殺無雜色毛的龍豬,敬請龍來和大
這裡面好像有丁巴。
2、北京南加門診部大家聽過嗎?怎麼樣呢
去之前誇大宣傳,做完之後效果不好,立馬就沒人理了,明明就是效果不好,他們就說你年齡大,疤痕體質,總之最後他們一點責任沒有。
3、為什麼南加大和ucla有世仇?
1、特洛伊騎士是USC橄欖球隊的吉祥物,每年瘋狂三月的前一周,UCLA的學生們都會肆意的對USC的吉祥物,特洛伊騎士的雕像進行肆無忌憚的羞辱,有時甚至還會有潑油漆,撒尿等等出格的行為,這一周往往被UCLA的學生們成為「痛扁南加大周」。
這樣的行為甚至有對USC的羞辱之意,然而,這並不能阻擋這兩所學校在體育賽事層面的恩怨,如今,伴隨著南加州大學在籃球層面的崛起,他們的對立情緒也在一天一天的加深。
2、除了體育賽事,學術上的暗自較量也是不少。在最新的USNEWS2016全美大學綜合排名中,USC已經和UCLA齊頭並進,並列23。當然,UCLA的學生自然是各種不服,因為他們一向是和「老大」加州伯克利看起,可從沒把USC放在眼裡。
可不得不說,由於學校的屬性問題,在資金來源上,USC作為私立院校近些年接受的校友捐款已經令它攀升到了全美榜首,而UCLA作為公立院校,所得到的的政府扶持自然受到了國家經濟形式的影響。值得一提的是,雖然UCLA在經濟、法律、醫學和社會科學方面處於優勢地位,但是工學院的排名還是USC領先的。
3、針對於錄取方面,同樣條件,UCLA要比USC的申請難度大很多。但USC可是錄取學生的條件卻是在年年攀升的。
擴展材料:
1、勝利鍾
重達295磅的鍾,原本裝載南太平洋鐵路的火車頭上,在1939年代表校友會的禮物送給UCLA全體學生。在兩個賽季中,當小熊(Bruin)達點後,UCLA啦啦隊長就會敲響此鍾。
在1941年UCLA公開賽時,六名USCSigEp會員 (也是 特洛依騎士成員) 潛入小熊的大本營,並且用卡車將鍾偷偷載走,他們將鍾藏起來並且躲過UCLA學生的視線超過一年,起初藏在SigEp地下室里,然後好萊塢山、聖安娜和其他地方,甚至有時藏在乾草堆里,小熊千方百計的想找出鍾,但都徒勞無功。直到1942年,這場風波才平息下來。
當勝利鍾的照片刊在USC雜志"The Wampus,"上時,引起了軒然大波,UCLA的學生朝USC的特洛依銅像Tommy Trojan噴漆,而USC的學生也不甘示弱的回敬在UCLA的草皮上燒出USC的縮寫,讓警方不得不數次警告,最後,這場沖突在USC校長Dr. Rufus B. von Kleinsmid威脅下—如果再發生紊亂將取消USC-UCLA的比賽,終於停止了紛爭。
1942年11月12日,勝利鍾用輪子載到特洛依銅像Tommy Trojan前,雙方學生代表—USC的Bill McKay 和 UCLA的 Bill Farrer—簽署了協議書,同意往後,年度的特洛依-小熊足球比賽的優勝者,隨後的一年可以保有此鍾,也就是說,此鍾留在該年比賽勝利的學校,隨後、USC的校友會付給UCLA的校友會一半鍾的費用。
當時的協議看似不利於小熊,因為他們從未打敗過USC,但在第一年的比賽,1942年,UCLA狠狠的痛擊USC,14比7。USC總共贏得7個足球賽季的勝利鍾,在主場比賽時,無論是在玫瑰杯USC對上UCLA,前四分之三局時,勝利鍾會擺在球場邊,當特洛依得分時,特洛依騎士和 USC Helenes將敲響勝利鍾。
2、特洛伊銅像
當經典的USC對上UCLA足球賽的前一周,象徵南加大的Tommy Trojan銅像會用膠紙包住,避免被潑上UCLA顏色的油漆,就像幾十年發生過的。USC常被媒體說是"Southern Cal",這造成學校體育資訊部門的困擾,還特別要求各媒體不要把學校稱為 "Southern Cal",以避免與UC Berkeley柏克萊大學(稱為"Cal")混淆。
3、橡木棍
一根鑲著寶石的橡木棍來回穿梭於每年度南加大-聖母大學比賽的贏家手上,這可說是全國最激烈的大學足球比賽。橡木棍(Shillelagh 發音為"shuh-LAY-lee")是一種蓋爾人戰斗用的棍棒,用愛爾蘭島上的橡樹或黑刺李樹製成的,只用這種木頭的原因是說,它是唯一比愛爾蘭人頭殼還堅硬的東西。
4、USC Trojans是什麼意思?我只知道USC是南加州大學,但加上Trojans就不懂了,求解
南加州大學學子有個可愛的昵稱 『 Trojans』 - 木馬人。 所以南加州大學的許多組織都冠以 USC Trojans 的名字。 這個傳統源於 1912年。
沒有時間翻譯你看看吧:
Up to that time, teams from USC were called the Methodists or Wesleyans and neither nickname was looked upon with favor by university officials. Athletic Director Warren Bovard, son of university president Dr. George Bovard, asked Los Angeles Times sports editor Owen Bird to select an appropriate nickname.
"At this time, the athletes and coaches of the university were under terrific handicaps," Bird recalled. "They were facing teams that were bigger and better-equipped, yet they had splendid fighting spirit. The name 'Trojans' fitted them."I came out with an article prior to a showdown between USC and Stanford in which I called attention to the fighting spirit of USC athletes and named them 'Trojan' all the time, and it stuck."The term 'Trojan' as applied to USC means to me that no matter what the situation, what the odds or what the conditions, the competition must be carried on to the end and those who strive must give all they have and never be weary in doing so."
5、美國南加大為什麼有這么多的中國人留學生
加州本身中國人就多。再加上那個是個不錯的大學。加州天氣也好,生活環境不錯。各種各樣的因素讓中國學生想去那裡留學。
6、關於南加大(USC)的游戲相關專業。
USC在讀認識告訴你 你問的所有問題在USC官網上都可以找到 稍微用點心做做research吧
至於游戲 有兩個相關的專業 一個是電影學院下的互動傳媒和游戲設計Interactive Media and Games 本人就在這個專業讀書 全美最牛 非常難進 我是我們學校本科唯一一個中國人 還有一個工程學院的Computer Science(Games) 偏編程較多 也不容易進
7、美國南加具體是指哪些地方?
加利福利亞州是美國第一經濟大州,也是美國西海岸第一大州,沿海岸線成南北走向。因為這個州的經濟重鎮過多,特別是南北有兩個世界級著名城市群。
所以洛杉磯,聖地亞哥,棕櫚泉等城市所在的地方叫南加州,也叫下加州。
而舊金山,聖荷西,州治地 薩克拉門托等城市所在的地方叫上加州。
8、南加大pre-master靠譜不?
Pre-Master Program碩士先修課程
1.申請季:春季,夏季,秋季。1,5,9月開課
2.截止日期:滾動入學,沒有截止日期(建議開課前2個月)
3.TOEFL/IELTS:依申請碩士專業不同,語言要求分為兩檔,為托福61分,雅思5.5分或者托福75分,雅思6分
4.GPA:最低3.0(擇優錄取,3.0不保證錄取)
5.GRE/GMAT:申請預科階段不需要提供這兩個成績,但是入碩士正課前,需考到相應碩士專業所需要的GRE/GMAT分數要求
6.學費:碩士預科項目,$8500一學期,一學期為14周,符合以上語言最低要求的均需要讀2個學期
7.正課要求:進入碩士正課,要求在預科階段,GPA達到平均分B以上,所有單項成績不得低於C(如果預科學期結束後,學生沒有達到入正課要求,可有再重讀一個學期的機會,如重讀一個學期後還未通過,學生需要辦理轉學,申請其他學校)
8.直錄要求:TOEFL100(聽說讀寫各項不得低於20)IELTS7.0
請在此輸入您的回答,每一次專業解答都將打造您的權威形象
9、南加大比uiuc好嗎
恩我今年申請了這兩所大學所以對兩所學校都有調研
總體:綜合名次上來看肯定南加州秒殺uiuc,可是名聲兩所卻都是非常響亮,南加大作為top30的學校水平自然是高檔,但是很多把重點放在前20的人也基本都會申請uiuc,所以兩所學校各有千秋了
專業:
南加州三個強項:理工,商,藝術,其中藝術最厲害,理工和商學院也是很好的,總的來說都不錯
uiuc:這個學校偏科厲害,理工和計算機可以進全美前5,這點秒殺南加州,但是其他就沒那麼出挑了,有的甚至是充數的
地理位置:這兩所學校地理位置都一般
uiuc:五大湖邊上,風景環境沒話說,在小鎮上,雖然校區極大彌補了不方便的問題,但是畢竟去市區要一會
南加州:在市區,但是美國市區不意味著安全和繁榮,邊上有黑人區,房價高昂,消費水平就是美國一線水平,但是方便多了
學校風氣:南加州亞裔非常多,學校非常有活力,有自己的鮮明的校文化,活動非常多,但是讀書普遍家庭條件非常好,富人多
uiuc活動科研多,學校很有活力的,有飲酒的文化
其他:uiuc的學費大概是南加州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