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人總中保健品騙局是因為什麼?
保健品行銷玩的全是套路:有的是免費試用,分享交流感受,「洗腦」之後,工作人員一對一電話推銷;有的是設連環套,這次聽課買500塊錢的蜂膠,下次聽課返還你600塊錢,每次上完課拋個誘餌,勾引著老人下次還去聽課買東西,最後這些人把錢捲走,留給老人一堆不值錢的東西;有的是利用老年人愛佔便宜的心理,搞限量發售,買一送二,造成奇貨可居、銷售火爆的假象引誘老人……其實,即便不是維權義工「卧底」,我們也基本上清楚知道保健品行銷套路。但問題是,即便是知道了保健品行銷套路又如何?其實,老人也知道,他們買的不是保健品,而是「想找人陪」。
對付保健品行銷套路的「解葯」在保健品之外,換言之,其症結在於老人的晚年生活太寂寞。而解決了老人的寂寞之後,保健品行銷再玩什麼樣的套路,老人也不容易上當受騙。如何解決老人的寂寞問題?這首先需要獲得兒女的關愛。有事沒事多給老人打電話,常回家看看,讓老人獲得更多心靈的慰藉;其次,需要老人自己走出去,融入老人群體,而不是陷入保健品行銷套路中去;再次,需要更多的正規的保健講座,老人是最需要保健知識的。
據了解,近年來當地消保委組織曾在奉化劇院舉辦了幾期「科學養生保健講座」,為了吸引更多老人來上課,來聽課的都有小禮物贈送。累計有2000多老人來聽課。這是值得借鑒和推廣的方式;再次,需要社區多組織老人活動,讓老有所樂成為老人的生活底色;最後,當然,也需要對不實的保健品推銷進行打擊。需要監管發力,把「最嚴謹的標准、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貫穿始終。
對付保健品行銷套路的「解葯」在保健品之外,還是先治好老人的「寂寞病」吧。
2、誰寫防騙日記?
去年1月,鄭大爺得知老友在參加保健品推銷講座,家中還買有各式各樣的保健品,而且輕信保健品營銷人員的鼓吹,買了數萬元。鄭大爺十分納悶:「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則,怎麼能輕信保健品推銷?」
保健品推銷暗藏著什麼樣的貓膩?鄭大爺決定親自去看看,他頻繁參加保健品講座,進行「卧底」。晚上回到家,他用日記寫下當天的講座內容,慢慢的他悟出了其中推銷的「套路」。
1年多來,鄭大爺寫下了5萬多字「防騙日記」。7日,他把日記向媒體曝光,希望提醒更多老年人,不要輕信保健品推銷騙局。
套路1
打親情牌跟老人套近乎
「用得最多的就是打親情牌,那些推銷員最擅長這招,叔叔阿姨叫得甜得很。」鄭大爺說,有次在直港大道參加一個講座,進門就有人端茶遞水,女推銷員一開始就哭訴自己的不幸遭遇,聲稱父母得了重病癱瘓了,吃了他們的骨蜜粉,神奇地康復還能順利走路,連哭帶推銷,讓老人們感動不已,有人現場掏錢買葯。
如果這招不靈,推銷員還會撲通一跪,喊大家「老爸老媽」,好多老人會被現場氣氛所感動。還有推銷員為了套近乎,採用死纏爛打的方法,鄭大爺就深有體會,推銷員每天一個關心電話,偶爾見到了送點水果:「比伺候親爸親媽還熱情,說到底,就是套老人近乎騙錢唄。」
套路2
免費小禮品利誘老人
另一招管用手法免費送小禮品利誘老人。「這招會貫穿整個講座,從最開始免費參加到最後都用一些免費小禮品誘惑老人。」有次在楊家坪重百大樓里有個講座,第一天參加免費領雞蛋,第二天面條,第三天食用油,多天下來,就會有人被套進去。
鄭大爺家裡放有一些參加講座免費領取的禮品,例如面條、雞蛋、食用油、蛋白粉、刀具等。有的講座還會登記老人曾經的職業、收入情況、有什麼病史,都記得清清楚楚,完了會有針對性地引誘老人買保健品。
套路3
冒充專家名醫騙老人
冒充「專家」、「名醫」騙老人也是慣用伎倆。鄭大爺曾參加一個「名醫」賣風濕心臟病膠囊,還號稱是祖傳葯方,但當有人問一些風濕病常識,「名醫」卻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還有『專家』吹噓能治高血壓冠心病,甚至能治腫瘤,一聽就是假的。」鄭大爺說。
去年9月,鄭大爺的日記里就記錄了一場講座,號稱貴州一醫葯公司的金釵石斛,百年難遇的「稀缺資源」,原價699元一瓶。「後來我查了查,根本沒這回事,騙人的把戲。」
套路4
放視頻圖片恐嚇老人
恐嚇也是推銷員們常用套路。「有次推銷員賣一種冠心病保健品,講著講著開始在大屏幕上放一些殯儀館的視頻,還有醫院里病人的慘狀圖片,老人們見到這場面,很快就被嚇住了。」
去年10月,有次推銷眼部葯品的講座,鄭大爺剛一坐下來就被要求檢查眼部,不到一分鍾,所謂的「醫生」就斷定他有白內障,並威脅說會失明。「一聽就是胡說八道。」
鄭大爺的朋友黃剛告訴媒體,有些病重的老人會被列入「重點客戶」,一有保健品推銷就會十幾個電話催著去參加,不去就用簡訊「轟炸」。
鄭大爺卧底寫的「防騙日記」,並用紅筆字重點標出了其中的騙術
目睹其中的種種「坑老」套路後,鄭大爺覺得老人之所以會買保健品,除了對保健品有期待心理和從眾心理外,更重要的還是老人內心的孤單寂寞。「很多老人參加活動不買葯品不拿禮品,就圖個喝茶的地兒,擺龍門陣熱鬧熱鬧。」他說,很多保健品公司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向老人獻殷勤套近乎,一些孤單寂寞的老人最容易被騙,並會在老人子女不在場時下手。
老年人遇到此情況該如何維權?律師事務所陳敏律師表示,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老年人切不可貪圖便宜,更不能親信保健品所謂的奇特功效,患病還需要到正規醫院治療,「如果發現商家在銷售保健品有造假行為,可向食品葯品監管局投訴舉報;如果遇到詐騙,可向公安機關報案。」
3、為什麼寫5萬字防騙日記?
去年1月,鄭大爺得知老友在參加保健品推銷講座,家中還買有各式各樣的保健品,而且輕信保健品營銷人員的鼓吹,買了數萬元。鄭大爺十分納悶:「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則,怎麼能輕信保健品推銷?」
保健品推銷暗藏著什麼樣的貓膩?鄭大爺決定親自去看看,他頻繁參加保健品講座,進行「卧底」。晚上回到家,他用日記寫下當天的講座內容,慢慢的他悟出了其中推銷的「套路」。
1年多來,鄭大爺寫下了5萬多字「防騙日記」。7日,他把日記向媒體曝光,希望提醒更多老年人,不要輕信保健品推銷騙局。
套路1
打親情牌跟老人套近乎
「用得最多的就是打親情牌,那些推銷員最擅長這招,叔叔阿姨叫得甜得很。」鄭大爺說,有次在直港大道參加一個講座,進門就有人端茶遞水,女推銷員一開始就哭訴自己的不幸遭遇,聲稱父母得了重病癱瘓了,吃了他們的骨蜜粉,神奇地康復還能順利走路,連哭帶推銷,讓老人們感動不已,有人現場掏錢買葯。
如果這招不靈,推銷員還會撲通一跪,喊大家「老爸老媽」,好多老人會被現場氣氛所感動。還有推銷員為了套近乎,採用死纏爛打的方法,鄭大爺就深有體會,推銷員每天一個關心電話,偶爾見到了送點水果:「比伺候親爸親媽還熱情,說到底,就是套老人近乎騙錢唄。」
套路2
免費小禮品利誘老人
另一招管用手法免費送小禮品利誘老人。「這招會貫穿整個講座,從最開始免費參加到最後都用一些免費小禮品誘惑老人。」有次在楊家坪重百大樓里有個講座,第一天參加免費領雞蛋,第二天面條,第三天食用油,多天下來,就會有人被套進去。
鄭大爺家裡放有一些參加講座免費領取的禮品,例如面條、雞蛋、食用油、蛋白粉、刀具等。有的講座還會登記老人曾經的職業、收入情況、有什麼病史,都記得清清楚楚,完了會有針對性地引誘老人買保健品。
套路3
冒充專家名醫騙老人
冒充「專家」、「名醫」騙老人也是慣用伎倆。鄭大爺曾參加一個「名醫」賣風濕心臟病膠囊,還號稱是祖傳葯方,但當有人問一些風濕病常識,「名醫」卻支支吾吾答不上來。「還有『專家』吹噓能治高血壓冠心病,甚至能治腫瘤,一聽就是假的。」鄭大爺說。
去年9月,鄭大爺的日記里就記錄了一場講座,號稱貴州一醫葯公司的金釵石斛,百年難遇的「稀缺資源」,原價699元一瓶。「後來我查了查,根本沒這回事,騙人的把戲。」
套路4
放視頻圖片恐嚇老人
恐嚇也是推銷員們常用套路。「有次推銷員賣一種冠心病保健品,講著講著開始在大屏幕上放一些殯儀館的視頻,還有醫院里病人的慘狀圖片,老人們見到這場面,很快就被嚇住了。」
去年10月,有次推銷眼部葯品的講座,鄭大爺剛一坐下來就被要求檢查眼部,不到一分鍾,所謂的「醫生」就斷定他有白內障,並威脅說會失明。「一聽就是胡說八道。」
鄭大爺的朋友黃剛告訴媒體,有些病重的老人會被列入「重點客戶」,一有保健品推銷就會十幾個電話催著去參加,不去就用簡訊「轟炸」。
鄭大爺卧底寫的「防騙日記」,並用紅筆字重點標出了其中的騙術
點評:老人孤單寂寞最易被騙
目睹其中的種種「坑老」套路後,鄭大爺覺得老人之所以會買保健品,除了對保健品有期待心理和從眾心理外,更重要的還是老人內心的孤單寂寞。「很多老人參加活動不買葯品不拿禮品,就圖個喝茶的地兒,擺龍門陣熱鬧熱鬧。」他說,很多保健品公司也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向老人獻殷勤套近乎,一些孤單寂寞的老人最容易被騙,並會在老人子女不在場時下手。
老年人遇到此情況該如何維權?律師事務所陳敏律師表示,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老年人切不可貪圖便宜,更不能親信保健品所謂的奇特功效,患病還需要到正規醫院治療,「如果發現商家在銷售保健品有造假行為,可向食品葯品監管局投訴舉報;如果遇到詐騙,可向公安機關報案。」
4、長輩總愛為我們買各種保健品,怎麼勸才能拯救被洗腦的老人?
上有老,下有小
生兒育女以後,我們漸漸成了家裡的中堅力量。既是年幼的寶寶依靠的懷抱,也是父母長輩信賴的港灣。
人們常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一寶不僅是「珍寶」的寶,更是「寶寶」的寶――老小孩。
對於家中的「老小孩」,我們要像當年他們教我們使用勺子那樣,教他們使用手機和電腦,教他們如何識別壞人,如何不被騙??
從電信詐騙到如今「聽講座購買保健品」,針對老年人的騙術層出不窮,讓老年人防不勝防,也讓做子女的我們心累不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當父母到了愛買保健品的年紀,我們應該如何拯救他們吧!
文/南瓜媽媽
01
「喂,我能騙你點兒錢嗎?」
2012年央視春晚,蔡明、常遠、王寧、郭豐周共同表演的小品《天網恢恢》,第一次將電信詐騙這一主題搬上了春晚的舞台。
蔡明老師一句嗲聲嗲氣的「喂,我能騙你點兒錢嗎?」惹觀眾笑得前仰後合,但現實生活中的騙子比狐狸還狡猾,哪會這么單純呢?
02
「爸,媽,你們幹嘛去?」
「我們去聽講座!」
公安部曾發布過一組大數據,從2011年至2015年五年時間,電信詐騙案發案數量增長近5倍。但與此同時,相信許多人也都已經注意到了,一種新型的騙術也在悄然蔓延――保健品講座。
2017年11月27日,半島都市報刊登過一篇報道,山西省一名工商局執法人員「卧底」保健品講座現場、拆穿了騙子們精心部署的戰略。
《半島都市報》2017年11月27日報道
這篇報道讓南瓜媽想到自己的經歷:剛邁出大學校門的時候,立志成為一名認真負責的媒體人,見到某報社「生活館」招聘記者,就滿懷期待地前去實習。沒想到上崗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為一場「保健品講座」拍照。等到了現場才知道,這根本就是一場為老人家「洗腦」的騙局,於是當場辭了職。
新聞報道中的騙局模式,與南瓜媽親身經歷的那一場「講座」有許多驚人的相似,可見這種騙術已相當成熟、成體系了!今天就和大家「分步驟」地來為大家拆解一下。
「來聽講座,福利禮品送不停!」
這種騙局往往是以「小恩小惠」作為開端的。「工作人員」會在農貿市場、蔬果商店、超市等地散發小廣告,以「來聽講座就送免費報紙/雞蛋/油」等小恩小惠,邀請老人報名,留下姓名、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信息,收進他們的資料庫。
「現場不能拍照、錄像、錄音哦!」
以騙錢為目的的「講座」有嚴格的紀律。在南瓜媽親臨的那場講座中,每一排座椅兩側都會有工作人員「把守」,禁止參加講座的老人拍照、錄像、錄音,不明真相的老人很容易被「嚇唬」住。
「大家好,我是某某大學的教授。」
每一場「講座」都會有一位名頭響當當的主講人,某某大學的教授、深耕某某領域的專家、某某大公司的總經理等。之前與大家提到的新聞中,主講人就打著「北京醫科大學」的名義言之鑿鑿,而實際上並沒有這樣一所大學。
「我對你這么好,你一定要相信我啊!」
大多數人應該都聽過這樣一則略暖的故事:老人的兒子在兩年前死去,但卻接到詐騙電話,對方謊稱是她兒子。因為騙子的聲音和她兒子實在太像,老人捨不得掛斷。老人最後說了實情,並請求對方「再說一句吧」,騙子思考片刻答「媽,保重啊」。
現實生活中卻往往沒有這樣暖心的劇情,騙子們當然可以噓寒問暖、忙前忙後,但他們的眼睛卻會始終「緊盯」著你的腰包。
「拋磚引玉,不滿意就退錢!」
拋磚引玉的伎倆,會將講座推向一個小高潮。例如,主講人先拿出一套精緻的碗筷,標價不菲,但如果你願意購買成套的保健品,這套精緻的碗筷就可以免費送給你。而這套保健品的數量有限,你必須先交納一部分「訂金」,不過你放心,如果後悔了,是可以退錢的。
「可以退錢」,聽起來很是公平理智,但實際上,通常每一場講座的聽眾都是街坊鄰居,而且大都是不與兒女同住的,就算讓他們回家冷靜一下,又有幾人能真正想清楚、走出這個騙局呢?
03
狹路相逢,只能鬥智斗勇
遭遇「保健品講座」騙局的老年人,也許會花重金買回一大堆無用的保健品,把本該用來養老的積蓄浪費掉;也有可能會因為誤食這些「假葯」而引發一系列健康問題。
我們的力量可能微不足道,無法拆穿、攻破一個個騙局,但保護好自家老人不遭騙,卻是義不容辭的。
電視劇《鄰居也瘋狂》中
李大爺因為被騙了30萬心臟病發作住院
科普,用最能接受的方式
網路上曾流傳過這樣一張照片:一位兒子用媽媽能看懂的語句給電腦桌面的圖標命名,這樣媽媽在用電腦的時候就不會不知所措了。
南瓜媽也做過這樣的事:在南瓜的外婆剛剛開始使用智能機的時候,用最通俗的語言,在記事本畫出了每一個屏幕上所有程序的功能,並把她根本用不到的那些程序收進了角落裡的文件夾。最近有一天,突然發現她自覺地為微信、支付寶等帶有支付功能的APP設置了雙重密碼,頓感欣慰。
其實正如前文所說,我們教長輩使用手機和電腦,就像他們當年教我們吃放一樣。我們不得不用他們最能接受的方式去教導,這樣才能收獲最好的效果。當他們學會了使用這些設備、懂得了保護自己的信息,很多「套路」也就不攻自破了。
關懷,只做鎧甲不當軟肋
針對老年人的騙術,最容易找上那些不與兒女同住的老年人,這樣的老人本身不具備辨別真偽的能力,身邊也沒有能幫助他們辨別真偽的人,非常容易走入騙子的圈套。
雖然由於條件限制,我們很難再像小時候那樣與父母同吃同住,但對他們的關注與關懷,不應該因此變淡、變少。如果條件允許,就和他們住得近一點、常去看看他們;如果分居兩地,一定要常聯系、把新鮮的資訊帶給他們。
上有老,下有小。作為家的「中堅力量」,我們也許會感到壓力山大。不過別忘了,我們兒時也是在父母的庇護下成長;等到我們老了,孩子們也會令我們欣慰。
在合適的年紀,為最重要的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心甘情願
5、國珍松花粉是國家批準的保健品嗎?
國珍松花粉是國家批準的保健品。
國珍是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的保健食品和營養食品品牌,該品牌定位為「中華養生,薈萃精華」,以「天然、科技、平衡」為核心價值。
北京新時代健康產業公司,是一家正規合法的保健品公司,公司注冊地在北京。
新時代健康產業公司專注松花粉的科研、生產20年,現已研發生產出國珍松花粉片、國珍松花鈣奶粉、國珍松花參寶、國珍松花伴侶片等10餘款松花粉營養保健食品,並以豐富全面、功能各異的產品種類和優質的產品品質在行業內獨樹一幟。
(5)保健品市場卧底擴展資料:
保健品注意事項
1、宣傳上,嚴禁使用醫療用語,或者易與葯品相混淆的用語,禁止宣傳療效。
2、嚴禁宣傳改善和增強性功能的作用。
3、廣告上須附有明顯統一的天藍色保健食品標志,其中報刊印刷品廣告中的保健食品標志,其直徑不得小於1厘米。
4、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抽檢後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將暫停其在轄區內發布廣告,經原抽檢部門或其上級部門再次抽查合格後,方可繼續發布。
5、印刷品廣告必須要以工商部門審批的內容發布,不得擅自修改、增加廣告內容,必須註明印刷品審批號。
6、保健食品產品上必須標注「保健食品」標識和保健食品批准文號 [衛食健字(年份)第xxx號] 或 [國食健字G(年份)XXXXX]。
6、滲析療法是傳銷嗎
滲析療法所屬公司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已經被多次曝出涉嫌傳銷,以下為權威媒體調查發現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涉嫌傳銷報道:
給人體通上電就能「調節人體的酸鹼平衡」,「頸椎腰椎都能治」。只要掏錢購買產品就能成為會員,拉人頭發展下線,年入百萬不是夢。近日,媒體曝光了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林公司)瘋狂的虛假宣傳和傳銷行為。對此,華林公司的營銷人員還自稱「因為我們有直銷牌照,所以是正規的傳銷。」
環球健康調查發現,華林公司的種種行為不僅涉及虛假宣傳,還涉嫌違反我國的《禁止傳銷條例》。在國家嚴打直銷行業亂象的形勢下,華林公司難逃干係。
華林公司並非是一家小打小鬧的「三無」公司。據天眼查平台顯示,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河北華林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公司於2002年10月23日成立,法人代表為劉玉龍,注冊資本8500萬人民幣。據直銷道道網數據,華林公司2016年在中國直銷業績為36億元,2017年業績為39億元,但隨後企業自報的業績數據為10億。
在直銷領域,華林公司的銷售業績雖不及權健的「百億」之多,但在投訴量這一項目上華林公司遠超過權健。有媒體報道,2018年3月,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向直銷企業知會了2017年直銷投訴情況,華林公司以33件投訴高居榜首,權健以16件投訴位居第二。
在商務部公眾留言信息中,有消費者投訴華林公司誇大宣傳、坑害消費者、搞傳銷。在互聯網上,憤怒控訴華林公司的網友更是不在少數。「電療」調節酸鹼平衡 華林涉虛假宣傳環球健康記者從媒體曝光的視頻中發現,華林公司還在宣傳「酸鹼平衡」這一理念。其官網也有「弘揚中華民族食療文化,推廣酸鹼平衡健康理念」的信息。
實際上,「酸鹼平衡」理論已被證實為是徹頭徹尾的騙局。2018年11月2日,美國「酸鹼理論」之父羅伯特·歐陽被美國法庭判處賠償1.05億美元,並當庭承認「酸鹼體質理論」就是騙局。從曝光視頻中可以看到,華林公司之所以還在大肆宣傳這一過時的理念,目的是為了推廣所謂的「生物電滲析理療技術」,進而推廣「酸鹼平DDS美容養生按摩器」這款電療神器。
環球健康記者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查詢發現,華林公司的直銷產品僅限於8款酸鹼平牌的化妝品,而「酸鹼平DDS美容養生按摩器」不是獲批的直銷產品。有業內人士稱,在「直銷牌照」掩護下,銷售超目錄產品,在直銷行業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在商務部公眾留言信息中,環球健康記者輸入「華林酸鹼平DDS按摩器」後發現,質疑該產品「不合法、誇大宣傳、涉嫌傳銷」的留言俯拾即是,而商務部在2016年6月28日對該類留言的回復中,明確表示該公司經批準的直銷產品目前只有化妝品種類8種,沒有「DDS美容按摩器」。
此外,環球健康記者在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化妝品」一欄搜索,未發現有酸鹼平牌的化妝品。同時,在「器械」一欄也沒有搜索出宣稱有保健功效的「酸鹼平DDS美容養生按摩器」。
在河南都市頻道曝光的暗訪視頻中,華林公司屢次強調自己有直銷牌照,還稱自己是「正規的傳銷。」環球健康記者在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網站查詢得知,華林酸鹼平公司的直銷經營牌照系2015年頒發。依照《直銷管理條例》規定,直銷牌照是企業能否在社會上開展合法直銷業務的一個通行證,也是直銷商開啟正規直銷事業大門的一把鑰匙。
但事實上,華林公司並沒有踏踏實實做合法的直銷業務,而是干起了傳銷。媒體曝光的華林會員培訓視頻,揭露了華林公司的傳銷模式:只要掏錢購買華林的產品就能成為會員,掏錢越多級別就越高。入會後可以學技術、開店、給人做理療,但掙錢最迅速的還是做技術推廣,就是所謂的「拉人頭」發展下線,級別不一樣,拉新人入伙的提成也不一樣。
有媒體曾報道,2017年9月,華林酸鹼平在陝西西安涉嫌傳銷被公安查處,華林酸鹼平陝西分公司老總與多名骨幹被西安市經開分局刑拘。民警介紹稱,這實際上是變相的新型傳銷模式,以生物理療為掩飾,發展下線拉人頭。成為會員最低門檻為1.25萬元,買「包治百病」的儀器和按摩葯水,交5萬元會員費能成為A級會員。
權健引發的軒然大波,不僅暴露了「保健品」市場的問題,更把直銷領域亂象托出水面。為此,13部委聯合下發《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方案》,其中聲稱具有「保健」功效的服務等成為了重點整頓對象。
以下為來自都市報道記者卧底兩個月的深度調查情況:
最近,幾乎沒人不知道這幾篇文章《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權健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人被刑拘》。都市報道記者卧底兩個月,揭開了另一個水非常深的黑幕。和「百億帝國權健」相比,它有多「知名」呢?
國家工商總局反壟斷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局向直銷企業知會了2017年直銷投訴情況,河北華林酸鹼平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33件投訴高居全國榜首!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還屈居華林之後,以16件投訴位居第二。華林,是直銷企業2017全國投訴第一位!
中牟的王先生給記者打來電話稱,他的愛人迷上了一種保健養生的理療項目。老王說,愛人就不停地向他灌輸這種理療技術的神奇。老王的愛人李大姐給記者介紹了一位胡老師,胡老師就像「大仙兒」一樣,給了記者當頭一棒。只見胡老師從床底拿出了兩個導電板,放在記者的腰部。
胡老師的腳底踩著一塊濕毛巾,毛巾下有一塊板子連著床底下的機器。她說,這台機器發出的電壓是8伏的電流,電流會通過她的身體直接導向患者的身體,來達到理療的效果。胡老師越吹越玄乎,說這項理療絕技十分有效,已經有許多成功的案例。
整個理療過程一直持續了40多分鍾,這位胡老師明確提出了「治療」這個詞。隨即有人熱情邀請記者參加河北華林公司12月16號在商丘的會議。
酸鹼平衡已經在全世界范圍被辟謠,創建理論者已被判賠償1億美金。酸鹼平衡理論都是假的,以這個假理論為基礎的所謂產品、理療,能真實有效嗎?
2018年12月15日下午,記者「應邀」來到商丘睢陽區的一處工業園。記者被安排參加新人會場,一個兩三千平米的會議室,到處懸掛著河北華林集團的宣傳條幅。另一位女講師說,人體生病主要是因為人的酸性體質引起。女講師告訴新學員們,他們酸鹼平衡技術也是因此順勢而生。
指導老師們說,想掙錢得先加入這個項目。講師告訴學員,只要掏錢購買華林的產品就能成為會員,可以學技術、開店、給人做理療,但是掙錢最迅速的還是做技術推廣,說白了就是「拉人頭」,但是想要加入還要拿出一定的費用,掏錢越多級別就越高。級別不一樣,拉新人入伙的提成也不一樣。經過兩天的培訓,有不少新學員掏錢購買了華林公司的產品,成為了新會員。
2018年12月20日,記者以加盟名義來到華林公司河北的招商部。都市報道記者在商務部官網上查詢發現,華林公司確系取得直銷牌照的企業,但是這家企業目前的種種做法,已遠遠超出國家允許的直銷經營范圍,有多處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
違規1:產品不在國家允許產品范圍 違規!
華林集團獲國家批準直銷的只有8種化妝品。在國家批准、華林公司已備案的直銷產品里,記者沒有看到「華林酸鹼平生物電DDS按摩器」的產品,也沒有它強力推銷的平衡泥膏或精油。商務部網站上公眾留言信息欄里,商務部也這樣答復網友。
官網明確回復:沒有批准「華林酸鹼平生物電DDS按摩器」的產品生產銷售,也就是那個「聲稱通電治百病」的神器!
違規2:國家根本沒允許華林來河南落地運營! 違規!
記者在商務部直銷管理系統上查詢後發現,華林集團,在商務部備案的全國5個分支機構和37個服務網點中,並沒有河南任何一個市區縣。而在華林集團官網,都市報道記者發現,華林集團公開宣稱,它全國共有6個總部,未被國家允許的河南商丘也在其中!
違規3:分三級以上拉人頭按照規定已涉嫌傳銷!
都市報道記者在網上看到,來自全國各地對華林的憤怒控訴。很多年輕人十分氣憤的說: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我們的媽媽快被華林搶走了!所謂「華林酸鹼平生物電DDS按摩器」,產品的生物電到底神奇在哪兒?知名問答網站知乎上有人對此做了解答。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權健帝國倒下前血淚控訴的那位父親,把身患癌症的四歲女兒從醫院接出來接受權健產品的所謂調理,孩子最後失去了生命。
據直銷道道網數據,華林酸鹼平2016年在中國直銷業績為36億元,2017年業績為39億元。 兩年75個億,這些錢從哪兒來?從那些普通人家省吃儉用的長輩口袋來,從拿出畢生積蓄的老人們的存摺里來,從迷信養生、遠離醫生的中老年人們手裡來。這些錢,是不是也有你爸媽省吃儉用的積蓄?
7、記者卧底揭保健品營銷黑幕是怎麼回事?
在某招聘網站,南都記者向「廣東道山食品有限公司」投遞了簡歷,應聘健康顧問崗位,很快記者接到了面試電話。在越秀區水蔭路某大廈,隔著一張豪華辦公桌,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總向記者詳細介紹了該公司的經營模式:前台是綠色食品超市,主要銷售五穀雜糧等綠色農產品(11.510, 0.00, 0.00%);後台銷售高端定製的醫葯保健品,如蜂膠。王總坦言,公司盈利主要靠後台運作,前台主要是依託綠色食品超市進行零售以吸納會員。王總指著辦公室的一瓶蜂膠稱,這就是公司向中老年人出售的高端定製保健品,一套產品定價約2萬元,一個療程約一年半,可以改善睡眠,調理腸胃,起輔助治療作用。
「我們的業務員提成可以達到10%。」王總說,員工待遇和業績掛鉤,公司銷售冠軍一個月可以做到30萬元的業績,「就是把握好那幾個(重點)顧客,顧客自己用得好,會介紹身邊的人用產品」。王總介紹,公司員工的底薪呈階梯式分布,普通員工2000元、經理2500元、店長5000元;提成方面,員工拿銷售業績的10%,經理拿個人提成10%加上團隊管理提成5%,店長的提成則是整個店面業績的3%-5%,另還有股份分紅。該公司旗下的綠色食品連鎖超市中(據調查廣州地區有18家門店)共有5家「百萬店」(即月銷售業績過百萬元),業績最高的店一個月曾做到138萬元。面試結束時,王總言語間對記者寄予「厚望」:「一個星期,我們可以從一個陌生的顧客,到有業績,有成交。」再成長兩三個月,就能勝任經理角色甚至帶領團隊。
上崗第一天的傍晚6時許,所在超市會議室內燈火通明,在外奔波的業務員都回來接受培訓。記者了解到,次日一早一批業務員將陪同老人客戶前往外地一個山莊開展兩天一夜的旅遊活動,這是公司業務上的「重頭戲」,不容出錯。
負責培訓的林經理是個90後,因業績突出曾獲公司獎勵一輛小車。他在白板上寫下6位老人客戶的姓名,讓負責跟進的業務員逐一回答相關信息,供全體業務員討論。針對每位老人客戶,他都詳細詢問年齡、經濟狀況、身體疾病、經濟自主權等。有業務員告訴記者,目標老人的經濟狀況越好,身體疾病越多,意味著出去旅遊期間「出單」的可能性越大。
隨後林經理要求全體業務員練習「贊美」,以防第二天見到老人客戶後詞窮。他隨機讓一名女業務員上台扮作客戶,要求其他業務員在3秒內根據衣著服飾說一句贊美的話,不能重復,沒完成者將接受體罰。「靚姨你很有氣質!」「你的皮膚看起來好好啊!」「阿姨你的褲子好合身啊,在哪買的?我想給我媽媽買一條。」……業務員們紛紛給出贊美。有3名未能及時給出贊美話的業務員被罰做俯卧撐,並被要求次日早上每人補說出20句贊美的話。
街頭搞優惠活動吸引老人辦會員卡、派團購券;收集到老人信息後約老人到店內參加團購;團購現場贈送老人低價一日游機會;將報名參加一日游的老人集中帶到郊區的山莊遊玩、「預熱」,臨走分發一份禮品,增進感情,消除其戒備心……上班數日,記者逐漸摸清了該超市進行保健品會議營銷的基本流程,其中最關鍵、最隱秘的一環,被業務員們稱為「重頭戲」的,是組織目標老人客戶參加公司第二輪安排的山莊「兩天一夜」旅遊。其間,公司會安排「專家」接受老人問診、讓老人試用公司的保健產品,並開展「會議營銷」,經理、店長齊上陣,對老人們輪番「洗腦」,從而兜售蜂膠等高價保健品。
8、我被一位自稱做直銷尚赫美容產品的人騙了,拿了二萬元的貨,讓你聽課學習,就是讓你拉人頭,我要退貨還不
這是明顯的傳銷
能退貨就盡快退貨去,不然你很難拉人頭發展下線的,你的貨賣不出去自己就虧了。
不過這種一般不會給你退貨。只能自己消耗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