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公豬日常保健

公豬日常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14 15:50:37

1、我的種公豬四百多斤,早上還正常吃食,到晚上就不吃食了呼吸很困難,第二下午就死亡了幫我分析下怎麼回事

臨床症狀 : 1.發病豬體溫升高至40~42.5℃,精神沉鬱,常擠在一起不願意活動。 2.採食量下降或食慾廢絕,患豬皮膚發紅,耳後耳邊緣發紺、腹下和四肢末梢等身體多處皮膚有斑塊狀,呈紫紅色;呼吸困難,喜伏卧,部分豬出現嚴重的腹式呼吸,氣喘急促,有的表現喘氣或呈不規則呼吸;部分患豬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眼分泌物增多。 3.大部分豬有淚斑,出現結膜炎症狀;部分豬群便秘,糞便秘結,呈球狀,尿黃而少、混濁,顏色加深。病程稍長的病豬全身蒼白,出現貧血現象,被毛粗亂,部分病豬後肢無力,個別病豬瀕死前不能站立,最後全身抽搐而死。發病豬群死亡率很高,有的豬場甚至高達90%。部分母豬在懷孕後期(100~110天)出現流產,產死胎,弱仔和木乃伊,公豬發生跛行症狀。 4.綜合上述情況,這是一種多疾病綜合症,採取「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綜合防控措施。 綜合性的防治措施(高熱病) 1.豬群的日常飼養管理,飼喂高營養的全價料,保持豬群的健康;保持豬舍良好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消除應激因素,特別是在本病的高發季節,應撲滅蜱、虱子、蚤、螫蠅等吸血昆蟲,斷絕其與動物接觸。 2.對注射針頭、注射器應嚴格進行消毒,無論疫苗接種,還是治療注射,應保證每豬一個針頭。母豬接產時應嚴格消毒。 3.加強環境衛生消毒,每天打掃豬舍及場地,然後用多效衛士或超凈消毒葯對豬、圈舍、運動場地消毒。豬舍及環境均需要定期消毒,減少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定期消毒,定期驅蟲,減少豬群的感染機會和降低豬群的感染率。 4.葯物預防:豬場十六能+超抗110或氟西素+高熱抗毒散拌料喂5~7天。 治療方案: 1.發病初期:一統+瘟毒方案分別肌注,1-2天一次,連用2-3次;對重症不食的豬肌注膽汁素,每天一次。 料中加超抗110和嚴剎拌料,連用5-10天;飲水中加入藍瘟靈,連引用5-7天;初期發病雖然兇猛,但是主要表現病毒性感冒特徵,主要不再繼發感染其他疾病,採用上述方法就會治癒。 2.發病中期:傻子針或者一統+後期方案分別注射2天一次,連用2次;或者用超能+病毒專家肌注,2天一次,連用2次;全程藍瘟靈+句號飲水 3.發病後期:速治+後期方案1--2天1次,連用2次;或者賽速達+低溫救心針1--2天1次連用2次;每天早晚藍瘟靈+句號飲水或灌服。 另外治療期間:鑰匙+十六能拌料或者超抗110(50g拌料200斤)+長效西林(50g拌料100--150斤)+十六能(50g拌料80斤)+小蘇打(150g拌料100斤)拌料,連用7--10天。 切記:治療期間全程用藍瘟靈+句號飲水,

2、育肥豬怎樣保健,育肥豬保健方案

實行全進全出制,豬舍百充分消毒,空欄至少7天方可轉進新豬群。飼養密度每頭度豬佔1.2米2,每欄10~15頭為宜。舍內溫度在12~18℃為宜,加強防疫。在問飼料中可適當添加抗生答素,有利於防止胃腸道疾病和呼吸系回統疾病的發生,同時,要注意,驅出體內外寄生蟲,提高飼料轉化率和出欄率,縮短答育肥期。

3、母豬保健怎麼做

【母豬最新保健方案 】
1、控制黴菌毒素
黴菌毒素對母豬的危害:懷孕母豬表現為流產、死胎、木乃伊胎以及產後發情不正常;新生仔豬八字腿、死亡率上升。青年母豬:青年母豬陰門紅腫,子宮體積和重量增加,表現發情或臨產症狀。哺乳期母豬:表現為逐漸的拒食,表現持續發情或發情周期延長,影響哺乳期乳豬成活率。母豬會出現直腸和陰道脫出的現象。因此凡是才用預混料或濃縮料的豬場中,飼料必須長期添加霉立凈(每公斤霉立凈拌飼料1000斤)。
2、豬偽狂犬病、豬細小病毒病、豬豬乙型腦炎、豬瘟、藍耳病等病毒性疾病也是引起母豬繁殖障礙的重要原因。病毒性疾病重在免疫。在免疫的前三天和後三天,飼料里必須添加多糖毒抗和維他命(維多寶),從而提高免疫效果。
3、母豬產後炎症的控制:
產後三天應該注射頭孢噻呋鈉粉針;在產前三天和產後三天,1噸飼料里必須添加2千克清瘟敗毒散和1千克阿莫克拉、1000克維他命。
4、對母豬不發情、屢配不孕的措施:
(1)常規調節:運動、飼料、光照、公豬刺激(或公豬精液、尿液)。
(2)營養調節:在飼料里長期添加亞西酸納維生素E、維他命、多糖毒抗。
(3)激素調節:
①氯前列醇鈉200-300ug +孕母血清(PMSG)1000IU(同發素),注射後7天發情。
② 如果不發情,可在注後10-12天,再注射催情助產針或氯前列醇鈉1次。
5、夏秋季節母豬和育肥豬保健方案:
1千克清瘟敗毒散、1千克萊福寧、250克多糖毒抗、500克維他命混合拌料一周。可以預防高熱病、鏈球菌、附紅細胞體等疾病。

4、後備種公豬的管理要點有哪些?

(1)分群管理:瘦肉型後備豬在體重60千克以前,可以4~6頭為一群進行群體飼養。而在60千克以後,應按性別和體重大小再分成2~3頭為一小群飼養。在小群飼養時,可根據膘情進行限量飼養。直到配種前,再按豬場的具體情況,一直群養或單欄飼養。

(2)後備豬於6月齡以後,應測量活體膘厚,按月齡測量體尺和體重。要求後備豬在不同日齡階段應有相應的體尺與體重指標。對發育不良的後備豬,應分析原因,及時改進飼養管理措施或進行淘汰。

(3)後備豬生長到一定年齡以後,要進行人畜親合訓練。使豬不懼怕和熟悉人對它們的管理,為以後的采精、配種、接產打下良好基礎。管理人員要經常接觸豬只,撫摸豬只敏感的部位,如耳根、腹側、乳房等處,以促使人畜親合。

(4)做好後備豬各階段疫苗的接種工作。如口蹄疫、豬瘟、偽狂犬、細小病毒、乙腦苗等。

(5)後備豬的日常管理,冬季要防寒保溫,夏季要防暑降溫;注意通風換氣,保持舍內清潔衛生,經常刷拭豬體,防止寄生蟲,觀察記錄性成熟表現,達到要求月齡和體重時開始配種。

5、怎樣管理好種公豬?

為了提高與配母豬的受胎率和產仔頭數,對種公豬要進行良好的飼養管理,使種公豬具有健壯的體質和旺盛的性慾。

(1)人員安排和職責

一人可負責25~30頭種公豬的飼養管理,再配一人專職配種。要求飼養的種公豬體格健壯,每次采精液量達到200~300毫升,畸形精子率在10%以下,並能保證與所配母豬一次情期受胎率達85%以上,且平均窩產仔數達到該品種(品系)公豬的平均水平。

(2)管理

種公豬性情比較暴躁,無論是飼喂、訓練或是配種采精都嚴禁大聲喊罵或隨意趕打,否則會引起公豬反感,對人產生敵意,影響公豬射精效果,甚至養成咬人惡癖。所以,種公豬管理和采精人員要固定。同時,採用科學的飼養管理制度,定時飼喂、飼水、運動、洗浴、刷拭和修蹄,合理安排配種,使公豬建立條件反射,養成良好的習慣。

(3)單欄飼養

種公豬一般實行單欄飼養(圈舍面積6~8米2,最好設有運動場),單欄飼養種公豬能保持安靜,減少外界的干擾,食慾正常,杜絕了爬跨其他公豬和養成自淫的惡習。

(4)五固定

日常管理要規律化,做到「五固定」,即固定飼喂、運動、采精等工作時間,固定工作程序,固定工作場所,實行定量飼喂,固定專人管理。

(5)合理使用

12月齡以下的初配青年公豬每周使用1~2次;1歲以上的成年公豬每周可配3~5次,最好隔1天使用1次,若連配2~3天需休息1天,配種或采精每周最多不超過5次;2~4歲的成年公豬每天配種或采精1次,連續配種或采精2天後休息1天;成年公豬每周配5~6次,休息1~2天;健康公豬連續休息天數不得超過2周。使用過頻會影響到公豬精液品質和射精量,從而影響受胎率。配種時間安排在早晨或傍晚,最好在早飼和晚飼前1小時配種。

(6)適當運動

運動能促進種公豬食慾、幫助消化、增強體質,提高生殖功能,改善精液品質。種公豬每天運動不少於1000米,每天運動1~2次,每次1~2小時。夏季安排在早晚,冬季安排在中午。

(7)定期檢查精液品質和稱重

定期檢查精液品質,應每隔10天檢查1次,根據精液品質的好壞,調整營養、運動和配種次數,這是保證種公豬健壯和提高受胎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定期稱重,檢查種公豬是否過肥或過瘦,是否符合種用體況要求。

(8)定期免疫

定期對種公豬進行疫苗注射和驅蟲。

(9)定期刷拭、修蹄

堅持每天用梳子或硬刷對種公豬的皮膚進行刷拭,保持其身體清潔,可預防疥癬及各種皮膚病,促進血液循環,並且還可使種公豬溫馴、聽從管教。要經常修整種公豬的蹄子,以免在交配時擦傷母豬。

(10)給予良好的生活條件

種公豬最適宜的溫度是18~20℃。圈舍應保持清潔乾燥和陽光充足,做好通風和衛生工作;一般低溫對公豬的繁殖力影響不大,高溫可影響精子質量。因此,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防止公豬熱應激;冬季注意保溫防寒,可減少飼料的消耗和疾病的發生。

(11)防止種公豬熱應激

要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由於公豬個體大,皮下脂肪厚,汗腺不發達,高溫影響尤為嚴重,特別要防止熱應激。當環境溫度高於30℃時,公豬通常會發生熱應激,精子活力下降,總精子數和活精子數減少,畸形精子數增加。如果公豬經受3天33℃高溫,其精液品質需2個月才能恢復正常。高溫還影響性興奮和性慾,在高溫環境下公豬只能勉強配種或根本不配種。所以夏季炎熱時要注意遮陽,每天沖洗公豬,必要時使用機械通風和灑水噴霧降溫,並選擇在早、晚涼爽時配種。

(12)及時淘汰不合格種公豬

及時淘汰陰莖畸形、不爬跨或爬跨但陰莖不伸出及與之交配母豬不妊娠的公豬。對老齡公豬也要進行正常淘汰更新,種公豬一般使用3年,年淘汰更新30%~40%。

(13)建立種公豬檔案

認真填寫公豬配種卡,對種公豬的來源、品種(系)、父母耳號和選擇指數、個體生長情況、精液檢查結果、繁殖性能測驗結果等項均應有相應卡片記錄在案。

6、如何做好種公豬的保健?

優秀的種公豬必須具有強健的肢蹄、良好抄的精液質量及溫順的性情。因此,管理好種公豬的工作主要在於使公百豬有適量的運動及合理營養。按程序進行口蹄疫、偽狂犬、萎縮性鼻炎、乙型腦炎、細小病毒、豬瘟等免度疫接種。噴灑除虱的蟎葯劑,同時還要驅除體內寄生蟲。

7、種公豬吃什麼中葯做保健

西洋名葯偉哥。

8、養豬場飼養管理有哪些方法?

種豬場生產技術管理制度
第一段 配種、妊娠舍管理
一、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對一個成功的繁殖豬群而言,公豬的影響遠大於母豬,在以往的豬場生產管理中,種公豬的管理往往被忽視了。品質優良的種公豬是一個豬群高生產水平的保證。採用人工授精時,公豬對整個群體後代的影響更大。因而,如何養好、用好公豬,充分提高其種用價值,在養豬生產中顯得極為重要。因此要採取綜合技術措施,提高公豬繁殖力。
(一)、營養和飼養
適宜的營養水平,是提高公豬健康水平和繁殖性能的決定性因素。無論是營養水平過高或過低,均會導致健康惡化和繁殖性能減退,因此在飼養上要嚴格遵循機體飼養原則,所提供的日糧應使公豬具有:一是良好的種用體況,旺盛的性慾和配種能力,可以經常配種和供采精用。二是精液品質良好,精子密度大,活力強。否則,應及時調整營養水平和飼喂量。其營養水平,通常每千克配合料含DE≥3.1兆卡、CP≥17%、LSY≥0.9%。日飼喂量視種公豬體重、體況和配種能力適當掌握。一般90-150千克體重,2-2.2千克,體重150千克以上3-3.5千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每頭每日加喂青綠多汁飼料0.5-1千克。
(二)、加強科學管理,改善生活環境條件,調控18-20℃最佳溫度。
1.豬舍必須始終保持清潔、乾燥、陽光充足和空氣新鮮。固定采精配種場地,地面要平坦、而不光滑,有舒服的立足之地。
2.克服夏季高溫影響,給公豬舍安裝空調。
3.飼喂、采精或配種、運動、刷拭等各項作業都應在大體固定的時間內進行,利用條件反射,養成規律性的生活制度,以利日常的管理操作。嚴禁喂前、喂後一小時內采精或配種。在夏季對采精或配種不久的公豬,忌喂冷水或冷水突然噴灑頭部。夏季早飼宜早,晚飼要晚。不喂霉變飼料。
4.冬季要防寒保暖,設暖棚和舍內安裝暖氣,並在公豬躺的 地方加鋪一定數量的墊草。
5.嚴防公豬咬架,原因是公豬生性好鬥。
(三)運動
在管理公豬的過程中,要始終強調使公豬適當的運動,無論是培育青年公豬或以後利用公豬配種時,都可顯著地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繁殖力,這是由於運動有助於加強機體新陳代謝、鍛煉神經系統和肌肉,因而能夠促進食慾。幫助消化、增強體質。改善精液品質,鍛煉四肢的結實性,否則將會使公豬貪睡、肥胖、繁殖性能低下,四肢軟弱且多肢蹄病。
關於公豬的運動量,若是驅趕運動,每日堅持舍外1.5-2小時,(行程2公里),若是自由運動(運動場)需2-3小時。夏季應在早晚氣溫較低時進行。冬季可在中午暖和時進行。繁忙時可酌情減少運動量。
(四)、保健要規范化
要堅持每日用乾草把或硬刷進行皮膚刷拭1-2次,保持豬體清潔,促進血液循環,夏季讓其洗澡,以保持皮膚衛生,同時這也是飼養員調教公豬的大好時機,促使其性情相對溫和聽從管教,利於采精配種和疫苗注射工作的順利進行。要注意保護和修整肢蹄,並定期進行疫苗注射和驅蟲等。
(五)、初配年齡
公豬性機能的發育分為初情期和性成熟兩個階段。當性成熟時,雖具備了正常的繁殖能力,然而身體仍處於快速發育階段,經過一段時間後,方達到體成熟,如過早開始配種或訓練采精,則精力消耗很大,勢必縮短公豬的使用年限,而且受胎率低,因此初配年齡比性成熟要晚些,一般待體成熟之後,但也不能使用過晚,過晚不僅經濟上不劃算,而且會使公豬煩燥不安,影響食慾,不利生長發育,甚至自淫等惡癖。
參配適期一般應在8-10月齡、體重120Kg以上。
特別注意的是青年公豬的首次配種或采精,須要一位有經驗的配種員,保證其配種或采精成功。同時在正式投入配種前,采精後,精液要常規檢查,並做好記錄,這樣可以掌握每頭青年公豬的實際使用情況。
(六)、利用頻率
對公豬的合理使用極為重要,采精或交配過頻或長期不用都是有害的。
公豬利用過度,會顯著降低精液品質,射精量少,精子畸形率高,出現大量帶原生質小滴的未成熟精子,從而影響受胎率。成年公豬利用過度造成的不良影響經調正頻率後仍可恢復正常,青年公豬由此而產生的不良影響則難以恢復。
公豬的利用頻率取決於年齡、性慾、體況、營養水平、生活環境與運動量等諸多相關因素,由於公豬每次射精量為150-500ml,含精子300-600億個,而母豬受胎率要求有活力的精子在30億個以上,精液不低於50ml,所以公豬每天使用一次並不為過,但考慮到以上諸多因素和個體差異,較適宜的采精或交配頻率:成年公豬每1-3天使用一次,如連續使用每隔2-3天休息一次;一歲以下公豬每周不超過一次。
定期檢測精液品質,有助於確定個體適宜的利用頻率。
(七)、公豬的數量與年齡結構
確定公母豬的比例與公豬年齡結構是必要的,合理的比例可防止公豬過多或過少,從而獲得較理想的配種效果,並減少管理和飼料上的浪費,本交時公母比例為1:15-20為宜。人工授精時可1:100-200為宜。
在確定公母比例的同時,還應注意調整公豬的年齡結構,避免年老和青年公豬過多而增加中年公豬的負擔。中年公豬的比例應不低於70%。
對繁殖性能低劣的公豬要盡快識別出來及時加以淘汰。
(八)、公豬的引入
有計劃地引入和更新公豬是提高豬群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引種應從國外直接或A級定點原種場引種。選擇理想的公豬,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頭優良種豬從小到大須經多次選擇,一般要分斷奶、6月齡和初配階段進行,斷奶階段推測仔豬將來生長發育的優劣十分困難。而6月齡階段是豬生長發育的轉折點,此時體重90Kg左右,通過本身的發育資料並參照同胞測定資料,基本可以說明其發育和繁殖性能的優劣,是挑選引入的適宜時期。
在公豬引入選留使用過程中,除了注意上述一些問題外,還要切實注重對公豬的細微管理,應選拔高度責任心和較高技術水平的人員專司飼養和配種職責,根據生產實際,做出適宜的處理辦法,從而養好、用好公豬,為整個流水作業暢通無阻打下的堅實的基礎。
(九)、種公豬的防疫
每六個月 豬瘟單苗 4頭份(4ml)
第四個月 口蹄疫苗 3頭份(3ml)
每六個月 偽狂犬 2頭份(2ml)
每六個月 阿福丁 5-7ml
每年4-5月份 細小、乙腦單苗各1頭份(2ml)
元/頭。

與公豬日常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