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保健操是怎麼做的?? 十幾年前讀中學時學過,忘了..
你問這個干嗎?
眼保健操的發展史:據了解,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體育教研室劉世銘主任自創的。當時有8節,不但有文字說明介紹怎麼做,還配有穴點陣圖。同年,北京市景山學校、北門倉小學、28中等學校開始試做這套眼保健操。
劉老師對中醫按摩有很深的造詣,他自身有眼疾,在平時的摸索中,創建了一套眼保健操治療自己的眼疾,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此時,正值北京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進行視力普查,調查結果很令人著急。市衛生防疫站醫生和教育局領導多方查詢得知劉世明自創的保健操,於是他們積極研究、探討,終於創出了8節的眼保健操。眼保健操與課間操一樣,是一群眾性的運動項目,它可以提高人們的眼保健意識,調整眼及頭部的血循環,調節肌肉,改善眼的疲勞。」
1972年,為了讓眼保健操更容易掌握,眼科專家們對其進行了簡化。最終將8節簡化成5節,並做了部分改動。在北京,1976年,專家們又開始為眼保健操拍掛圖、灌唱片。最後選中了北京市崇文區光明小學的一名女生錄口令。這5節操從1972年起,延續至今。
改編後的操由上海眼病防治所編,1982年由教育部等十部委向全國推廣。眼睛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復雜的人體視覺器官。祖國中醫理論研究證實,人體十二條經絡均與眼睛有密切聯系。當身體任何一條經絡發生障礙時,都對眼睛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套新編眼保健操,通過對不同穴位的不同按摩手法,以達到通經絡,養氣血,消除勞,增進視力和預防近視的功效。全操共分六節,均為四八拍,用4分鍾左右的時間做完。眼保健操是根據祖國醫學推拿、經絡理論,結合體育醫療綜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過對眼部周圍穴位的按摩,使眼內氣血通暢,改善神經營養,以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或痙攣的目的。實踐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衛生相結合,可以控制近視眼的新發病例,起到保護視力、防治近視的作用。
練習方法
第一節 閉目入靜
本節為眼保健操的預備式。
動作要求:坐姿或站姿。雙腳分開與肩等寬,雙臂自然下垂,身體保持正直,全身放鬆,兩眼輕閉。
動作重點:兩眼輕閉,切勿睜眼。
作用:可緩解睫狀肌緊張,消除視力疲勞。
第二節 按壓睛明
睛明穴位置:雙眼內眼角。
動作要求: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雙側睛明穴,其餘手指呈握拳狀,每拍按壓一次。
作用:具有防治視覺昏蒙的功效。
第三節:按揉太陽、攢竹,抹刮眉弓
太陽穴位置;眉稍和外眼角之間,向後一寸凹陷處。
攢竹穴位置:位於眉毛內端。
動作要求:第一、二個八拍,雙手拇指按揉太陽穴,食指按揉攢竹穴,每拍按揉1次。第三、四個八拍,雙手食指彎曲,余指握拳,由眉毛內端向外抹刮,每2拍抹刮1次。
動作重點:對太陽穴和攢竹穴採取按揉手法,而不是擠壓。抹刮眉弓時,採取由內向外的方式進行。
作用:防治眼病和視力減退。
第四節:按壓四白
取穴法;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並攏對齊,分別按壓在鼻翼上緣的兩側,然後食指不動,中指和其他手指縮回呈握拳狀,食指所在的位置便是四白穴。
動作要求:每拍按壓四白穴1次。
動作重點:取准穴位,採取按壓手法,而不是按揉手法。因為按揉穴位不易准確。
作用:防治眼病。
第五節:捻壓耳垂,轉動眼球
動作要求: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夾住耳垂,每拍捻壓1次。
轉動眼球,第一、二個八拍眼球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左、下、右。第三、四個八拍眼球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右、下、左。每拍轉動一個方向。
動作要點:耳垂採取捻壓手法,而不是擠壓和按壓手法。轉動眼球時,頭部不動。
作用:耳垂上有兩個主治眼病的穴位。轉動眼球,可緩解眼肌的緊張度。
第六節 揉捻合谷,眺望景物
合谷穴位置:位於拇、食指掌骨間,微偏食側凹陷處。
動作要求:第一、二個八拍右手拇指壓於左手合谷穴,食指墊於掌面與拇指呈對應位置,每拍揉捻1次。第三、四個八拍,雙手輪換,每拍揉捻1次。與此同時雙眼遠眺晃物。動作要點:合谷穴採用揉捻手法。遠眺景物與揉捻合谷穴同時進行,但須注意,遠眺時應背向陽光,盡里望遠處目標。如在教室內做眼保健操,應起立通過窗戶注視遠處目標。
作用:揉捻合谷具有醒腦、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遠跳,可緩解睫狀肌的緊張度,達到鬆弛晶狀體的目的。
眼保健操是根據祖國醫學推拿、經絡理論,結合體育醫療綜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過對眼部周圍穴位的按摩,使眼內氣血通暢,改善神經營養,以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或痙攣的目的。實踐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衛生相結合,可以控制近視眼的新發病例,起到保護視力、防治近視的作用。
眼保健操必須經常操練,做到動作準確,並持之以恆。 一般每天可做二次,上下午各一次。 眼保健操經過簡化有以下四節。 (在我國中小學廣泛推廣的即是該套眼保健操)
第一節揉天應穴(攢竹下三分):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接左右眉頭下面的上眶角處。其他四指散開彎曲如弓狀,支在前額上,按揉面不要大。
第二節擠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後向上擠。
第三節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與中指並攏,放在靠近鼻翼兩側,大拇指支撐在下齶骨凹陷處,然後放下中指,在面頰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動,按揉面不要太大。
第四節接太陽穴、輪刮眼眶(太陽、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骱、承泣等):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按住太陽穴,以左右食指第二節內側面輪刮眼眶上下一圈,上側從眉頭開始,到眉梢為止,下面從內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後下,輪刮上下一圈。
眼保健操總要領歌
指甲短,手潔凈。遵要求,神入靜。穴位準,手法正。力適度,酸脹疼。合拍節,不亂行。前四節,閉眼睛。後兩節,雙目睜。眼紅腫,操暫停。臉生癤,禁忌症。做眼操,貴在恆。走形式,難見功。
另外,在網上流傳著「眼保健操對眼睛有害」的說法。實際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國學生的近視率卻排世界第二,小學生為28%,初中生為60%、高中生為85%。不做眼保健操的美國,近視率卻只有25%。「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眼保健操對視力有害。」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崔義祥說。
據了解,北醫三院李風嗚教授為眼保健操掛圖的題詞是:眼保健操是根據祖國醫學的推拿法、經絡穴位,再結合醫療體育綜合而成的一種按摩療法,可以緩解眼睛疲勞,對近視眼的防治有益處。
「從醫學角度來說,做眼保健操是不能預防近視的。近視的原因有很多種,應該說眼保健操僅是防治近視的一個方法,」李瑩說,「我覺得,無論人體哪個部位,適當的保健都是有好處的。同樣,眼保健操可以緩解視疲勞、放鬆眼部肌肉、通經活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所以它在防治近視方面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中心近視眼治療專家陳躍國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從西醫的角度分析,近視的發生原因是眼球軸長的變長,而做眼保健操並不能阻止眼球軸長的變化,因此它沒有實質性的防治近視的作用。
2、沈陽麥霸配音的新版眼保健操是哪一年的?
是2009年最新版的眼保健操,敖源配的
3、眼保健操的發展歷程
「為革命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眼保健操現在開始,閉眼……」 這套伴隨著舒緩音樂的眼保健操,連同喊節拍的清脆童音,對21世紀很多已逾中年的中國人來說依然親切、熟悉。中國國家教育委員會早在1972年就規定:小學生每天2次課間眼保健操。多少年來,這已成為每所學校雷打不動的眼保健項目。每位中國少年兒童從踏進校門起就加入了做眼保健操的行列。眼保健操作為中國校園文化的傳統,早已融入了幾代人的生活,承載著幾代人的回憶。
實踐表明,正確操作的眼保健操同用眼衛生相結合,可以控制近視眼的新發病例,起到保護視力、防治近視的作用。如果做眼保健操馬馬虎虎或者是姿勢穴位不正確,無異於隔靴搔癢,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眼保健操總要領歌
指甲短,手潔凈。遵要求,神入靜。穴位準,手法正。力適度,酸脹疼。合拍節,不亂行。前四節,閉眼睛。後兩節,雙目睜。眼紅腫,操暫停。臉生癤,禁忌症。做眼操,貴在恆。走形式,難見功。
一次調查暴露嚴峻形勢
在中國,眼保健操最初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的,北京市是全國第一個推行眼保健操的城市,它的誕生緣於一次健康普查。
1961年,北京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圍的中小學生中進行了一次視力普查,結果顯示,中小學生的近視率隨著年齡增長明顯增高,小學生的近視率為10%,初中生為20%,高中生為30%。這一組調查數字,使當時的許多人意識到,保護中小學生視力已是當務之急,勢在必行,於是便開始力求尋找一個能讓學生保護視力的良策。
北京市教育局人手少,體衛處總共才3位老師,而分管學生健康工作的實際上只有嚴亦柔1個人。當時負責全市學生健康教育工作的還有市防疫站(現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於鳳翥和陳永馥兩位老師,3個人經過商量,決定自行組成一個「工農兵協作組」,並立即著手開始了在全市中小學范圍內的預防近視工作。
嚴亦柔、於鳳翥和陳永馥設想在中小學推廣一種能使眼睛得到保健的按摩操。經過多方查詢,她們打聽到北京醫學院(現名北京大學醫學部)體育教研組劉世銘主任曾自創了一套眼保健操,於是便登門拜訪,虛心求教。劉世銘對中醫按摩有一定的造詣,他自身近視達到七百度,其子女近視分別為六百度和一千度。在平時的摸索中,劉世銘創建了一套眼保健操治療自己及子女的眼疾,在控制近視度數的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的療效。這套眼保健操共8節,不但有文字說明,還配有穴點陣圖。在劉世銘的指導下,她們3人很快便熟練掌握了穴位和手法。為了驗證其可行性,1963年,她們決定首先在北京第28中學進行試點。當時,同年,北京市景山學校、北門倉小學等學校開始試做這套眼保健操。
從北京風靡到全國
從1963年開始,第一套8節的眼睛保健操在北京市部分中小學中逐漸擴大試點。北京市委宣傳部部長章文松專門在《北京日報》頭版頭條發表了半版社論,題為《愛護眼睛》,市委書記鄧拓還為此專門在市委召開了會議,並在會上下達了指示,要求做好中小學生的近視眼預防工作,同時會議還要求,在市、區教育局分別成立「保護視力辦公室」。《北京日報》還專門組織各方面人士,針對眼保健操的普及推廣工作召開座談會,整個北京市便真正開始大張旗鼓地推廣中小學生眼保健操了。
有了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於鳳翥等人干勁更足了,她們先是對各區、縣衛生防疫站的人員進行集中培訓,然後再由這些人負責對各學校分管衛生工作的老師進行培訓。同時,於鳳翥等人還每天在北醫三院對中小學的班級幹部進行分批培訓,再由這些班幹部回去教給同學們。各區教育局還經常派專人到所屬各學校,巡視做眼睛保健操和預防近視的具體情況,每天上晚自習的時候,教育局和防疫站都要派人到學校進行抽查,用照度計對教室的燈光進行測定,看亮度夠不夠,再用尺子量學生的眼睛與桌子的間距,看是否符合1市尺以上的標准距離。
在許多人的共同努力下,眼保健操在北京市各中小學里迅速得以普及和推廣,從市到區、從學校到班級,這項工作層層得到了落實,那時在北京市,眼保健操可謂婦孺皆知。與此同時,在北京市的帶動下,眼保健操很快被一些外地城市效仿,並在全中國的中小學里迅速推行起來。
文革後重新唱響校園的保護眼睛
隨著1966年「文革」的來臨,學校停課,老師回家,質疑眼保健操的聲音也不絕於耳:「劉世銘外號是劉失明,他自己和孩子的眼睛都高度近視,為什麼還在學校繼續推行他研究的眼保健操?」在這種聲音下,眼保健操也就半途「夭折」。於鳳翥等3人小心翼翼地保存著手繪圖解,靜靜地等待。直到1972年,當學校恢復正常上課了,於鳳翥等人才將傾注了多年心血的眼保健操又搬了出來。
有了以前的基礎,推廣起來就容易多了。可此時,有一個問題被人提了出來:這套操是否可行,卻還一直沒有得到專家的論證。於是,陳永馥、於鳳翥、嚴亦柔3人決定去尋找理論的支持。幾經周折,她們用自己的一腔熱情和真誠,請來了當時在京城最負盛名的兩位中醫按摩專家——北京中醫醫院骨按科的李玉田主任和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按摩科的盧英華主任。兩位專家基本上肯定了這套眼保健操的保健作用,並對按摩的手法進行了一些糾正和強調。為了更便於學習和推廣,在兩位專家的指點下,她們將原先的8節眼保健操簡化為5節,並做了部分改動。
最初在試點學校推行眼保健操時,是由班裡的衛生委員喊口令,為了更便於操作和推廣,於鳳翥等人又商量著把眼保健操製成唱片,同時打算再印一批眼保健操的標准穴位掛圖。為了實現這一願望,她們開始在全市范圍內尋找模特,挑來選去,最後敲定了北京市光明小學五年級的一名姓劉的女生,她看上去乖巧伶俐,模樣長得漂亮可愛,眼睛大而明亮,完全符合標准。掛圖的模特定了,接下來,她們又從首都體育師范學院找了一位聲音甜美的女生喊口令,又請中國唱片社給灌制了唱片,配樂用的是民樂。由於使用頻繁,許多學校的眼保健操的唱片出現了磨損,而原先的製作單位又是一次性生產的,沒有餘存,於是,於鳳翥等人又開始張羅再出一套新的,而且她們下決心,這次從質量上一定要超過上一次。主意一定,3人各顯攻關才能,最終敲定了由解放軍軍樂團作曲,總政歌舞團伴奏,最後在農科院附近的一個錄音棚里完成了製作。這次發行的是盒帶,伴奏音樂沒有用上次的民樂,而是使用了沙錘等打擊樂器,這樣會更加突出節奏感,聽起來比前一個版本要好聽多了。於是,第二套眼保健操就這樣誕生了,這5節操從1972年起推行,後又改為4節,延續至今。
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推出
2008年,新版眼保健操問世。2008年5月至7月,北京市疾控中心對300名中小學生進行了新版眼保健操的試用追蹤和效果評估。通過新、老眼保健操操作前後,學生的視力、腦力工作能力指數、眼血流速度等指標變化的比較,評估認為:新版眼保健操對改善學生視力、緩解眼部疲勞效果明顯,各項指標優於老版的眼保健操。
新版眼保健操是據中醫經絡理論,對原來的兩個章節進行修改後,又對其中一個章節進行替換,總時長仍為5分鍾。老版有一節為「乾洗臉」,考慮學生手上的細菌有可能進入眼睛和嘴部,因此新版將其改為「按頭部督脈穴」。督脈穴是從面部人中穴到脊椎,考慮操作方便,第五節只按揉從前額到腦後發髻處的一段。此外,新版眼保健操在保證效果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學生的興趣,如第一節中增加了「腳趾抓地」動作,不僅可以刺激足底反射區的「頭部」和「眼部」,而且新穎的方式也使學生們感到「很有意思」。
4、眼保健操起源
眼保健操的發展史:據了解,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體育教研室劉世銘主任自創的。當時有8節,不但有文字說明介紹怎麼做,還配有穴點陣圖。同年,北京市景山學校、北門倉小學、28中等學校開始試做這套眼保健操。
劉老師對中醫按摩有很深的造詣,他自身有眼疾,在平時的摸索中,創建了一套眼保健操治療自己的眼疾,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此時,正值北京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學進行視力普查,調查結果很令人著急。市衛生防疫站醫生和教育局領導多方查詢得知劉世明自創的保健操,於是他們積極研究、探討,終於創出了8節的眼保健操。眼保健操與課間操一樣,是一群眾性的運動項目,它可以提高人們的眼保健意識,調整眼及頭部的血循環,調節肌肉,改善眼的疲勞。」
1972年,為了讓眼保健操更容易掌握,眼科專家們對其進行了簡化。最終將8節簡化成5節,並做了部分改動。在北京,1976年,專家們又開始為眼保健操拍掛圖、灌唱片。最後選中了北京市崇文區光明小學的一名女生錄口令。這5節操從1972年起,延續至今。
改編後的操由上海眼病防治所編,1982年由教育部等十部委向全國推廣。眼睛是一個極其重要而復雜的人體視覺器官。祖國中醫理論研究證實,人體十二條經絡均與眼睛有密切聯系。當身體任何一條經絡發生障礙時,都對眼睛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這套新編眼保健操,通過對不同穴位的不同按摩手法,以達到通經絡,養氣血,消除勞,增進視力和預防近視的功效。全操共分六節,均為四八拍,用4分鍾左右的時間做完。眼保健操是根據祖國醫學推拿、經絡理論,結合體育醫療綜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過對眼部周圍穴位的按摩,使眼內氣血通暢,改善神經營養,以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或痙攣的目的。實踐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衛生相結合,可以控制近視眼的新發病例,起到保護視力、防治近視的作用。
練習方法
第一節 閉目入靜
本節為眼保健操的預備式。
動作要求:坐姿或站姿。雙腳分開與肩等寬,雙臂自然下垂,身體保持正直,全身放鬆,兩眼輕閉。
動作重點:兩眼輕閉,切勿睜眼。
作用:可緩解睫狀肌緊張,消除視力疲勞。
第二節 按壓睛明
睛明穴位置:雙眼內眼角。
動作要求:雙手食指分別按壓雙側睛明穴,其餘手指呈握拳狀,每拍按壓一次。
作用:具有防治視覺昏蒙的功效。
第三節:按揉太陽、攢竹,抹刮眉弓
太陽穴位置;眉稍和外眼角之間,向後一寸凹陷處。
攢竹穴位置:位於眉毛內端。
動作要求:第一、二個八拍,雙手拇指按揉太陽穴,食指按揉攢竹穴,每拍按揉1次。第三、四個八拍,雙手食指彎曲,余指握拳,由眉毛內端向外抹刮,每2拍抹刮1次。
動作重點:對太陽穴和攢竹穴採取按揉手法,而不是擠壓。抹刮眉弓時,採取由內向外的方式進行。
作用:防治眼病和視力減退。
第四節:按壓四白
取穴法;先把左、右食指和中指並攏對齊,分別按壓在鼻翼上緣的兩側,然後食指不動,中指和其他手指縮回呈握拳狀,食指所在的位置便是四白穴。
動作要求:每拍按壓四白穴1次。
動作重點:取准穴位,採取按壓手法,而不是按揉手法。因為按揉穴位不易准確。
作用:防治眼病。
第五節:捻壓耳垂,轉動眼球
動作要求:雙手拇指和食指,分別夾住耳垂,每拍捻壓1次。
轉動眼球,第一、二個八拍眼球沿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左、下、右。第三、四個八拍眼球沿順時針方向轉動,其轉動順序為上、右、下、左。每拍轉動一個方向。
動作要點:耳垂採取捻壓手法,而不是擠壓和按壓手法。轉動眼球時,頭部不動。
作用:耳垂上有兩個主治眼病的穴位。轉動眼球,可緩解眼肌的緊張度。
第六節 揉捻合谷,眺望景物
合谷穴位置:位於拇、食指掌骨間,微偏食側凹陷處。
動作要求:第一、二個八拍右手拇指壓於左手合谷穴,食指墊於掌面與拇指呈對應位置,每拍揉捻1次。第三、四個八拍,雙手輪換,每拍揉捻1次。與此同時雙眼遠眺晃物。動作要點:合谷穴採用揉捻手法。遠眺景物與揉捻合谷穴同時進行,但須注意,遠眺時應背向陽光,盡里望遠處目標。如在教室內做眼保健操,應起立通過窗戶注視遠處目標。
作用:揉捻合谷具有醒腦、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遠跳,可緩解睫狀肌的緊張度,達到鬆弛晶狀體的目的。
眼保健操是根據祖國醫學推拿、經絡理論,結合體育醫療綜合而成的按摩法。它通過對眼部周圍穴位的按摩,使眼內氣血通暢,改善神經營養,以達到消除睫狀肌緊張或痙攣的目的。實踐表明,眼保健操同用眼衛生相結合,可以控制近視眼的新發病例,起到保護視力、防治近視的作用。
眼保健操必須經常操練,做到動作準確,並持之以恆。 一般每天可做二次,上下午各一次。 眼保健操經過簡化有以下四節。 (在我國中小學廣泛推廣的即是該套眼保健操)
第一節揉天應穴(攢竹下三分):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接左右眉頭下面的上眶角處。其他四指散開彎曲如弓狀,支在前額上,按揉面不要大。
第二節擠按睛明穴:以左手或右手大拇指按鼻根部,先向下按、然後向上擠。
第三節按揉四白穴:先以左右食指與中指並攏,放在靠近鼻翼兩側,大拇指支撐在下齶骨凹陷處,然後放下中指,在面頰中央按揉。注意穴位不需移動,按揉面不要太大。
第四節接太陽穴、輪刮眼眶(太陽、攢竹、魚腰、絲竹空、瞳子骱、承泣等):拳起四指,以左右大拇指羅紋面按住太陽穴,以左右食指第二節內側面輪刮眼眶上下一圈,上側從眉頭開始,到眉梢為止,下面從內眼角起至外眼角止,先上後下,輪刮上下一圈。
眼保健操總要領歌
指甲短,手潔凈。遵要求,神入靜。穴位準,手法正。力適度,酸脹疼。合拍節,不亂行。前四節,閉眼睛。後兩節,雙目睜。眼紅腫,操暫停。臉生癤,禁忌症。做眼操,貴在恆。走形式,難見功。
另外,在網上流傳著「眼保健操對眼睛有害」的說法。實際上,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據了解,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在推行眼保健操,而中國學生的近視率卻排世界第二,小學生為28%,初中生為60%、高中生為85%。不做眼保健操的美國,近視率卻只有25%。「但是,這並不能說明眼保健操對視力有害。」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醫師崔義祥說。
據了解,北醫三院李風嗚教授為眼保健操掛圖的題詞是:眼保健操是根據祖國醫學的推拿法、經絡穴位,再結合醫療體育綜合而成的一種按摩療法,可以緩解眼睛疲勞,對近視眼的防治有益處。
「從醫學角度來說,做眼保健操是不能預防近視的。近視的原因有很多種,應該說眼保健操僅是防治近視的一個方法,」李瑩說,「我覺得,無論人體哪個部位,適當的保健都是有好處的。同樣,眼保健操可以緩解視疲勞、放鬆眼部肌肉、通經活絡、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所以它在防治近視方面還是有一定作用的。」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科中心近視眼治療專家陳躍國博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從西醫的角度分析,近視的發生原因是眼球軸長的變長,而做眼保健操並不能阻止眼球軸長的變化,因此它沒有實質性的防治近視的作用。
嘿嘿。,1!
5、1990年-2000年中小學生做哪套眼保健操
為革命保護視力百?如果是這套度的話
我有音頻問 但是你沒有給答我郵箱
就給你個回地址 自己下吧答
http://58.251.57.206/down?cid=&t=0&fmt=-&usrinput=眼保健操&dt=1&ps=0_0&rt=56kbs&plt=316
6、2008年以前的舊版眼保健操一共多少節
4 四節。第一節揉天應穴;第二節擠按睛明穴;第三節按揉四白穴;第四節按太陽穴、輪刮眼眶
7、第一套眼保健操有多少年
網路,然後自己推算
8、眼保健操是幾幾年發明的
在預防近視方面,1960年教育部、衛生部發出《關於保護學生視力的通知》,1964年,教育、衛生等中央八部、委聯合發布《關於試行中小學保護學生視力暫行辦法》(草案)的聯合通知。許多學校開展眼保健操,減輕課業負擔,及時進行矯治等一系列綜合措施,不少學校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據了解,眼保健操是1963年,由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體育教研室劉世銘主任自創的。當時有8節,不但有文字說明介紹怎麼做,還配有穴點陣圖。同年,北京市景山學校、北門倉小學、28中等學校開始試做這套眼保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