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關於茶的古詩20首
1、山泉煎茶有懷
唐代:白居易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譯文: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麼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2、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代: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瓮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譯文:越人送給我剡溪名茶,採摘下茶葉的嫩芽,放在茶具里烹煮。白瓷碗里漂著青色的餑沫的茶湯,如長生不老的瓊樹之蕊的漿液從天而降。一飲後洗滌去昏寐,神清氣爽情思滿天地。再飲清潔我的神思,如忽然降下的飛雨落灑於輕塵中。三飲便得道全真,何須苦心費力的去破煩惱。
這茶的清高世人都不知道,世人都靠喝酒來自欺欺人。愁看畢卓貪圖飲酒夜宿在酒瓮邊,笑看陶淵明在東籬下所做的飲酒詩。崔使君飲酒過多之時,還會發出驚人的狂歌。誰能知飲茶可得道,得到道的全而真?只有傳說中的仙人丹丘子了解。
3、品令·茶詞
宋代:黃庭堅
鳳舞團團餅。恨分破、教孤令。金渠體凈,只輪慢碾,玉塵光瑩。湯響松風,早減了、二分酒病。
味濃香永。醉鄉路、成佳境。恰如燈下,故人萬里,歸來對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譯文:幾只鳳凰在鳳餅茶上團團飛舞。只恨有人將茶餅掰開,鳳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將茶餅用潔凈的金渠細心碾成瓊粉玉屑,但見茶末成色純凈,清亮晶瑩。加入好水煎之,湯沸聲如風過松林,已經將酒醉之意減了幾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氣持久。飲茶亦能使人醉,但不僅無醉酒之苦,反覺精神爽朗,漸入佳境。就好比獨對孤燈之時,故人從萬里之外趕來相逢。此種妙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惟有飲者才能體會其中的情味。
4、滿庭芳·茶
宋代:黃庭堅
北苑春風,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尊俎風流戰勝,降春睡、開拓愁邊。纖纖捧,研膏淺乳,金縷鷓鴣斑。
相如,雖病渴,一觴一詠,賓有群賢。為扶起燈前,醉玉頹山。搜攪胸中萬卷,還傾動、三峽詞源。歸來晚,文君未寐,相對小窗前。
譯文:北苑茶山春風浮動,茶餅形狀萬千,方的如圭器,圓的如璧玉,都十分珍貴。茶餅被研磨地粉碎,進奉御用,可謂有功社稷,可與凌煙閣中為國粉身碎骨的忠臣功德並列。這茶又能戰勝酒醉風流,解除春天的睡衣,清神醒腦,排憂解愁。
纖纖玉指,研茶沏水,捧精美茶盞,茶盞綉著金邊,紋色如鷓鴣鳥的羽毛。司馬相如雖有渴疾,一觴一詠,引來群賢賓客。相如起做燈前,酒興文采,風姿挺秀。竭盡胸中萬卷詩篇,文辭充沛,猶如三峽落水。相如酒醉,很晚才歸家,文君並沒入寢,兩人相對,坐在小窗前面。
5、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唐代:柳宗元
芳叢翳湘竹,零露凝清華。復此雪山客,晨朝掇靈芽。蒸煙俯石瀨,咫尺凌丹崖。
圓方麗奇色,圭璧無纖瑕。呼兒爨金鼎,餘馥延幽遐。滌慮發真照,還源盪昏邪。
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譯文:芳香的茶樹叢掩隱在青翠的湘妃竹林里,葉上那滴滴神露凝聚著純潔的光華。更有這山寺的得道高僧深知茶道,在清晨採回了這珍奇的細嫩茶芽。晨霧緊貼著石澗奔湍的山泉蒸騰而上,採茶之處離山崖之頂也不過咫尺之差。
盛茶的器具有圓有方,色澤絕非一般,茶葉品質如圭如璧,真是美玉無瑕。我吩咐家人用華貴的茶具去煎這難得的奇茶,淡淡的余香彌漫到遠處的人家。這純和的茶香讓我的靈魂得以凈化,並以自然的本真盪去內心的昏邪。
它如同佛祖如來那甘露一般的齋飯,一下子熏香了毗耶城和整個天下。這香茶是蓬瀛仙客的友伴,誰不驚嘆,恐怕更珍貴於天上神奇的仙酒流霞。
2、"永明體"又稱新體詩,是從詩歌什麼角度提出的一個概念
新體詩,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其主要特徵是講究聲律和對偶。
新體詩的概念
齊梁陳三代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因為這種新體詩最初形成於南朝齊永明年間,故又稱「永明體」,其代表詩人是謝朓。永明體的產生,標志著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進步,為當時的詩壇注入了新的氣息,樹立了新的美學風范;他們所積累的豐富的藝術經驗,也為後來律詩的成熟及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新體詩是由古詩到律詩的過渡形態。新體詩的代表作家是謝朓、沈約。沈約的詩歌理論及影響。
宮體也是新體詩的一種,以女子為中心,詠物、艷情為主,詩風輕佻。代表作家是梁簡文帝父子,庾肩吾、庾信父子;徐摛、徐陵父子。
新體詩的特徵
第一,講求聲律,用韻已相當考究,其主要表現為押平聲韻者居多,押本韻很嚴,至於通於通韻,很多已接近唐人。
第二,詩的篇幅已大大縮短,句式漸趨於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第三,講求寫作技巧,講求駢偶、對仗,律句已大量出現,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詩中。
第四,革除了劉宋時元嘉體詩痴重板滯的風氣,追求流轉圓美和通俗易懂的詩風。
第五,講求詩首尾的完整性,講求構思的巧妙,追求詩的意境,寫景抒情有機地融為一體。
3、新體詩有哪些
首先要知道新體詩是啥子——像路上那位明顯就是不懂才鬧了笑話,古今同堂,其樂融融啊。
新體詩,產生於古體詩和近體詩之間,又稱永明體。永明是南朝齊武帝的年號,這種詩體要求嚴格四聲八病之說,強調聲韻格律。
當時的音韻學家周顒發現並創立以平上去入制韻的四聲說,沈約等人根據四聲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詩的聲、韻、調的配合,提出了八病(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正紐、旁紐)必須避免之說。永明體,即以講究四聲、避免八病、強調聲韻格律為其主要特徵。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門下的八位文學家:謝朓、沈約、王融、蕭衍、蕭琛、范雲、任昉、陸倕(合稱竟陵八友),都是永明體詩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歷來認為是謝朓、沈約和王融。從齊永明至梁陳100餘年間, 包括吳均、何遜、陰鏗、徐陵、庾信等人在內的九十餘人對新體詩進行過有益的嘗試,從而為唐代格律詩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上面一大段都是百科內容,明明可以自己查到的。那麼要找新體詩代表作品,只要看謝朓、沈約、王融等代表詩人的作品就好了——當然這不代表這幾位就沒有古風。
貼個謝朓的
觀 朝 雨
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
既灑百常觀,復集九成台。
空濛如薄霧,散漫似輕埃。
平明振衣坐,重門猶未開。
耳目暫無擾,懷古信悠哉。
戢翼希驤首,乘流畏曝鰓。
動息無兼遂,歧路多徘徊。
方同戰勝者,去翦北山萊。
再貼個沈約的
登玄暢樓
危峰帶北阜,高頂出南岑。
中有陵風榭,回望川之陰。
岸險每增減,湍平互淺深。
水流本三派,台高乃四臨。
上有離群客,客有慕歸心。
落暉映長浦,煥景燭中潯。
雲生嶺乍黑,日下溪半陰。
信美非吾土,何事不抽簪?
剩下的提問者可以自己找(當然這都好幾年了估計您也用不著了)。
至於像樓上說的什麼徐志摩張海鷗……拜託,人家那叫「新詩」。
4、關於茶的詩句大全
關於茶的詩句
1、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顧況《焙茶塢》
2、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皮日休《茶中雜詠·煮茶》
3、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靈一《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4、不羨黃金壘,不羨白玉杯,不羨朝人省,不羨暮人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陸羽《六羨歌》
5、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皎然《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6、亂飄僧舍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披得一蓑歸。——鄭谷《雪中偶題》
7、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白居易《兩碗茶》
8、多病逢迎少,閑居又一年。葯看辰日合,茶過卯時煎。草長晴來地,蟲飛晚後天。此時幽夢遠,不覺到山邊。——張籍《夏日閑居》
9、出門無至友,動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應捧杖,稚女學擎茶。吟罷留題處,苔階日影斜。——李咸用《訪友人不遇》
10、小鼎煎茶麵曲池,白須道士竹間棋。何人書破蒲葵扇,記著南塘移樹時。——李商隱《即目》
5、舊體詩和新體詩有什麼區別,舊體詩有那些要求
一、區別
1、概念不同
舊體詩的概念:
在現代,舊體詩這一概念主要是為與現代的新詩相區別,它包含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指新詩出現以前,自《詩經》以來的辭賦、古風、律絕、詞曲等,與「古典詩歌」的意思相近。二是指新詩誕生後,現代人用古典詩歌形式創作的主要表現現代人生活和情感的詩歌作品。50~60年代,各界人士也多有寫作舊體詩詞的。
新體詩的概念:
齊梁陳三代是新體詩形成和發展的時期。因為這種新體詩最初形成於南朝齊永明年間,故又稱「永明體」,其代表詩人是謝朓。永明體的產生,標志著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進步,為當時的詩壇注入了新的氣息,樹立了新的美學風范。
他們所積累的豐富的藝術經驗,也為後來律詩的成熟及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新體詩是由古詩到律詩的過渡形態。新體詩的代表作家是謝朓、沈約。
2、特徵不同
新體詩的特徵:
第一,講求聲律,用韻已相當考究,其主要表現為押平聲韻者居多,押本韻很嚴,至於通於通韻,很多已接近唐人。
第二,詩的篇幅已大大縮短,句式漸趨於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第三,講求寫作技巧,講求駢偶、對仗,律句已大量出現,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詩中。
第四,革除了劉宋時元嘉體詩痴重板滯的風氣,追求流轉圓美和通俗易懂的詩風。
第五,講求詩首尾的完整性,講求構思的巧妙,追求詩的意境,寫景抒情有機地融為一體。
舊體詩的特徵:
我國的舊體詩有古體近體的分別。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等;近體詩亦稱「今體詩」,有律詩和絕句。但形式相同的有新思想的詩是新詩如: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目前,舊體詩創作中,有一部分在格律上嚴格遵循古典詩歌原來的要求,有些則並不拘泥於傳統的格律。盡管新詩已成為中國現代詩歌的主要形式,但舊體詩的創作沒有中斷,舊體詩創作者在探索以這種體式表現現實生活方面,做了不少嘗試。
3、風格不同
新體詩與舊體詩相比起來,新體詩更自由,運用了白話文,打破了格律的束縛,不押韻,不用標點。
二、舊體詩的要求
舊體詩的格律十分嚴謹,必須符合以下三個要素:
1、詩的韻格:
韻是詩歌音樂美的基本條件,是詩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論古體詩、近體詩,都要求押韻,沒有韻就不能成為詩,可以說這是詩區別於其它文學作品的重要標志。
押韻:就是把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兩個或更多的字,配置於詩的一定位置(每聯的對句即雙句句尾),使之產生一種同聲效應,聲音回環之美。押韻的目的,是利用韻增加詩的和諧和美感,使人讀之順口,聽之悅耳,記之容易。
2、詩的聲律:
舊體詩,特別是近體詞,十分注重平仄的粘對,聲韻的協調。詩的格律主要就是平仄的格式和規律。
3、詩的對仗
詩文詞句的對偶,叫做對仗。其基本特點是把同類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使之象古代的儀仗隊,兩兩相對,故名對仗。
講究對仗是律詩必須遵循的格律之一,是中國詩歌區別於西方詩歌的顯著特徵,它可以使句法轉換而不雷同,避免了單調平板,增加了詩的韻味,富有鮮明的民族特徵。
(5)保健茶新體詩擴展資料:
新體詩主要流派:
湖畔派——因該流派詩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國新詩最早的一個流派。愛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內容。代表詩人是馮雪峰、汪靜之、應修人、潘漠華等。代表作品:馮雪峰《伊在》《賣花少女》,汪靜之《蕙的風》,應修人《含苞》,潘漠華《離家》等。
新月派——提倡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寫作。代表詩人是徐志摩、方令儒、陳夢家、聞一多、林徽因等。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揚娜拉》《再別康橋》,聞一多《死水》《靜夜》,朱湘《采蓮曲》等。
象徵派——早期現代詩歌的一個分支,更具有獨立的象徵主義特徵。代表詩人是李金發、王獨清、穆木天、馮乃超、胡也頻、蓬子等。代表作品:王獨清《但丁墓旁》,李金發《棄婦》《我背負了……》《里昂的車中》,胡也頻《曠野》,穆木天《落花》《煙雨中》等。
現代派——這一流派的詩歌成就較大,對後世的影響也比較深遠。他們堅持「純詩」的概念,主張借鑒西方現代藝術手法,重視詩的思維、情緒,但並不注重詩的音樂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
代表詩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廢名、徐遲、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蟄存、路易士等。代表作品:卞之琳《斷章》,戴望舒《雨巷》,何其芳《預言》《花環》,廢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七月派——這一流派的詩人大多經歷過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獄幾十年,新時期得以「鮮花重放」,是跨越了三個時代的詩歌流派。代表詩人有牛漢、艾青、羅洛、曾卓、綠原、魯藜、彭燕郊、鄒荻帆、胡風等。
代表作品:牛漢《我的家》《半棵樹》《華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礁石》,鄒荻帆《花與果實》《走向北方》,曾卓《欄桿與火》《懸崖邊的樹》,胡風《為祖國而歌》,綠原《驚蟄》,魯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九葉派——顧名思義由九位詩人組成。他們努力融合中國古典詩歌和西方現代詩歌的語言風格,追求詩歌的現實性、象徵性和哲理性,注重詩人內心的感受。代表詩人有辛笛、陳敬容、鄭敏、杜運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代表作品:陳敬容《珠和覓珠人》,穆旦《贊美》等。
現實浪漫派——這個命名有些牽強,也許源出於毛老人「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寫作原則。從建國後到七十年代末期,遵循的是一條專制文學道路,即所謂的遵命文學或革命文學。在近三十年的歷史跨度里,詩歌的調式驚人的統一。
代表詩人有郭小川、聞捷、賀敬之、張志民、田間、李瑛、李季、嚴辰等。代表作品:郭小川《甘蔗林,青紗帳》,賀敬之《桂林山水歌》,李瑛《酒肆》《魯迅》,聞捷《蘋果樹下》李季《王貴與李香香》等。
此外,民主革命時期詩歌流派或詩群還有早期寫實派(馮至、冰心、劉半農、胡適等)、早期浪漫派(郭沫若、田漢等)、中國詩歌會(蘆荻、王亞平、蒲風等)、晉察冀詩派(田間、陳輝等)等,這些流派影響不是很大,或沒有形成相對穩定的詩學主張。
6、新體詩和古體詩有什麼區別?
1、特徵不同
新體詩,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其主要特徵是講究聲律和對偶。
古體詩格律自由,不拘對仗、平仄,押韻較寬,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2、所處發展階段不同
新體詩是由古詩到律詩的過渡形態。新體詩的代表作家是謝朓、沈約。沈約的詩歌理論及影響。
古體詩在發展過程中與近體詩有交互關系,南北朝後期出現了講求聲律、對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
3、句數不同
古體詩從兩句到百句都有。
新體詩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准。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7、「舊體詩」和「新體詩」有什麼區別?舊體詩有哪些要求?
一、定義不同:
舊體詩是中國現代文學術語。也稱舊體詩詞或簡稱舊詩。是五四文學革命興起之後,對中國傳統的格律極嚴的詩體,包括五七言絕句、五七言律詩等多種體式的一種通稱。而新體詩,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其主要特徵是講究聲律和對偶。
二、特徵不同:
1、舊體詩:
我國的舊體詩有古體近體的分別。古體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雜言等;近體詩亦稱「今體詩」,有律詩和絕句。
2、新體詩:
1、講求聲律,用韻已相當考究,其主要表現為押平聲韻者居多,押本韻很嚴,至於通於通韻,很多已接近唐人。
2、詩的篇幅已大大縮短,句式漸趨於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3、講求寫作技巧,講求駢偶、對仗,律句已大量出現,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詩中。
4、革除了劉宋時元嘉體詩痴重板滯的風氣,追求流轉圓美和通俗易懂的詩風。
5、講求詩首尾的完整性,講求構思的巧妙,追求詩的意境,寫景抒情有機地融為一體。
舊體詩要求:思想健康、情感充沛、意境深邃、詩味濃郁、格律嚴謹。
(7)保健茶新體詩擴展資料:
詩是一種文學體裁,其按照一定的音節、聲調和韻律的要求,用凝練的語言、充沛的情感以及豐富的現象來高度集中的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國古代,不合樂的稱為詩,合樂的稱為歌。
它生存於人類的文化傳統之中,我們對於「詩」、「抒情」、「美」這樣的字眼,總是保持著崇高的故意。人類不僅具有抒情的能力,而且具有這種需要,基於生存的需要。這樣抒情詩就不僅僅是一個美學問題,而且是一個具有存在論性質的問題,抒情態度成為人類的一種生存范疇。
隨著文明進程的發展,社會分工的產生,出現了專司詩歌的「詩人」。詩人與非詩人的分裂便產生了。詩、詩人總是與某種神秘莫測的力量聯系在一起的。詩人被認為是由神靈所選中並賜予靈感的特殊而神秘的人物。
8、什麼是古體詩,新體詩,近體詩
【解釋】
古體詩:詩歌體裁,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稱為近體詩,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新體詩: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其主要特徵是講究聲律和對偶。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是一種講究平仄、對仗和押韻的漢族詩歌體裁。為有別於古體詩而有近體之名。指初唐之後,形成的又一詩歌體裁。
在近體詩篇中句數、字數、平仄、押韻都有嚴格的限制。近體詩是唐代以後的主要詩體,著名的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隱、陸游等。在中國詩歌發展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對於歷史文化的研究,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區別】
古體詩和近體詩的區別方法
一、 以格律分類:
古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不受格律限制。近體詩除了需要用韻之外,受到格律的限制。
二、 以字數分類:
近體詩只有五言、七言二種形式。古體詩有四言、五言(稱五古)、七言(稱七古)、字數不整齊的稱雜言古詩(雜言古詩因有七字句,所以也稱七古),也有少數三言、六言。
三、 以句數分類:
古體詩從二句到百句都有。近體詩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排律八句以上。
四、 以用韻分類:
(一) 古體詩:
1. 全首詩可用一個平聲韻或仄聲韻,又可隨意轉為其它韻。
2. 一首詩中每句都可以用韻,用於韻的字可以重復。
3. 詩中用韻不限定在偶數句子上,奇數句也可以用韻。
4. 詩中可以用鄰韻和上去聲通押。
5. 允許散文化的句子。
(二) 近體詩:
1. 一首詩限用一個韻,除第一句可以用韻或不用韻之外,其餘句子都是雙數句用韻。
2. 用於韻腳的字不能重復。
3. 不用韻句子的末一字,平仄聲不能與用韻句子的末一字相同。
4. 除起句外不能用鄰韻。
5. 都用平聲韻。
9、什麼叫「新體詩」啊?
新體詩的特徵
第一,講求聲律,用韻已相當考究,其主要表現為押平聲韻者居多,押本韻很嚴,至於通於通韻,很多已接近唐人。
第二,詩的篇幅已大大縮短,句式漸趨於定型,以五言四句、五言八句為主,也有一些是五言十句的。
第三,講求寫作技巧,講求駢偶、對仗,律句已大量出現,有些典故很自然地融入詩中。
第四,革除了劉宋時元嘉體詩痴重板滯的風氣,追求流轉圓美和通俗易懂的詩風。
第五,講求詩首尾的完整性,講求構思的巧妙,追求詩的意境,寫景抒情有機地融為一體。
10、請寫一首新體詩,字數不限,句式長短不做要求,只要有詩味就?
需要比較較高的知識水平。
詩詞,是指以古體詩、近體詩和格律詞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傳統詩歌。亦是漢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認為,詩較為適合「言志」,而詞則更為適合「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