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外用保健葯材

外用保健葯材

發布時間:2020-07-14 02:57:24

1、這是什麼葯材

這是列當(中葯)。列當為列當科列當屬植物列當OrobanchecaerulescensSteph.,以全草入葯。夏初採收,曬八成干,捆成小把,再曬干。生於沙丘、山坡及溝邊草地上,常寄生於菊科蒿屬(Artemisia)植物的根上。生於沙丘山坡及草原上,寄生於蒿屬(Artemisia)植物的根上。用於性神經衰弱,腰腿酸軟;外用治小兒腹瀉,腸炎,痢疾。

2、外用中葯排毒的哪些

先要注意葯材的選用與服用的時間即可。 可以清除肝腎之毒的中葯材多為清火消炎類。若想解決肝腎之毒,

3、中葯美容外用幾種經典處方_中葯美容

中葯美容外用處方的主要劑型有粉劑、溶液劑、軟膏劑、糊劑、面膜劑等。(一)粉劑粉劑是將各種不同的葯物研成粉末製成的葯劑。在制備時要除凈葯物中的雜質泥土,乾燥後,研成極細粉末,過篩後密閉貯存於乾燥處。一般可作洗面葯撲於面部和手部,然後輕輕按摩,也可用作粉底。粉劑美容品除少數對乾性皮膚不太適合外,一般可用於各種皮膚類型和不同體質的人,應用范圍較廣泛。 處方舉例:金國宮女人白散 方法:取白丁香、白僵蠶、白牽牛、白蒺藜、白及各90g,白芷60g,白附子、白茯苓15g,皂角450g,綠豆少許。皂角去皮弦,與他葯共為細末,和勻。常用洗面。 作用:潤澤肌膚,去垢膩,潤膚止癢。治生痤、痱之類。日用面如玉矣。 以治療礙容性疾病為主要目的的粉劑有保護、吸收、蒸發、乾燥、止癢、減輕外界對皮膚摩擦的作用,適用於無滲液的急性或亞急性皮炎,如痱子、面瘡等。常用制劑有青黛散、六一散、止癢撲粉等。 另有洗劑,又名混懸劑、懸垂劑、水粉劑、振盪劑,是水與粉(含粉30%--50%)混合而成的葯劑,作用與適應症基本上與粉劑相同。如青黛散洗劑、顛倒散洗劑等。 (二)溶液劑 將葯物煎煮後的葯液,或用開水將葯粉沖烊冷卻後的葯液稱為溶液。此外將新鮮植物中草葯搗計,或以酒、醋等作溶劑的制劑亦可歸於此類。除酒劑、醋劑外多現用現製作,不宜長期存放。溶液有清潔、止癢、退腫、收斂、清熱解毒等作用。溶液用以治療礙容性疾病有外洗和濕敷兩種用法。外洗的主要目的是清潔病損部位,濕敷有消炎、退腫、收斂的作用,可用於接觸性皮炎、濕疹等滲出較多者。濕敷的具體應用分開放式和封閉式。此外,溶液還可作洗浴用。 處方舉例一:洗面光彩方 方法:取冬桑葉適量煎濃收貯,冬月早晨摻入水內洗面。 作用:祛風潤膚、令面光滑如鏡、面亦不凍。 處方舉例二:三花除皺液 方法:春取桃花,夏摘荷花,秋采芙蓉花,陰干,不拘多少,冬以雪水煎湯,頻洗面部。 作用:活血散瘀,潤膚除皺。 (三)軟膏劑 是將葯物加入適宜的基質中,製成均勻、細膩、易於塗布於皮膚、粘膜或病損面的半固體狀外用制劑。它具有不易乾燥,易於粘著人體體表,作用持久深入,可保護皮膚,防止外界物理、化學因素影響等特點。根據制備方法,軟膏可分為六類:(1)調膏:用動物油或植物油(現代還可用礦物油如凡士林)調和葯未成糊狀即成。(2)熬膏:以水或酒作溶媒,將生葯中的可溶成分加熱溶出,濾凈去渣,再加熱濃縮而成,也可直接用生葯汁加熱濃縮制備。(3)油蠟膏:系用植物油或動物油煎熬葯料溶取其可溶成分,濾凈,再加蜂蠟或蟲白蠟溶化成膏。(4)搗研膏:將富含油脂的生葯搗研而成。(5)醋膏:以醋為溶媒,按熬膏的方法制備而成。(6)蜜膏:以蜂蜜配合葯物細未制備成的膏劑。 油脂性軟膏油膩性較大,不易洗除,油性皮膚的人不宜使用。用油脂類和蜜調製成軟膏宜少量制備,貯於陰涼處,以免發生酸敗腐壞。含重金屬的軟膏,久貯後易被氧化還原,降低療效,甚至增加毒性,應臨時配製,密閉貯存。軟膏貯存一段時間後,如葯物與基質分離或析出水,應重新攪拌均勻後使用。 軟膏是一種常用的外用中葯美容劑型,既常用於保健美容,也常用於醫療美容。用於保健美容具有滋潤皮膚、悅額增白除皺等功效。用以治療礙容性疾病有保護皮損、消炎、止癢、去痴、滅瘢除疣等作用。 處方舉例: 調膏類處方舉例:潤膚去斑膏 方法:取烏梢蛇60g,豬脂適量。將烏梢蛇燒灰存性為末,以豬脂調膏,貯瓶備用。每晚臨睡前薄塗面部,次晨溫水洗去。 作用:搜風通絡,滋潤皮膚,治療面部黑斑。 熬膏類處方舉例:紅顏方 方法:取丹參、羊脂備適量。二葯切碎,同煎,至丹參中心變白為止,濾去渣,候冷備用。搽面。 作用:滅瘢、潤膚、紅顏。 油蠟膏類處方舉例:杏仁膏 方法:取杏仁45g,雄黃、白瓜子、白芷各30g,零陵香15g,白蠟90g,麻油200ml。杏仁開水燙去皮、尖。上葯除白蠟、麻油外,並入乳缽中研細。先納葯未和油火鍋中,文火煎至油稠成膏狀時,再加入白蠟,繼續加熱攪勻,盛瓷器中即成。塗搓面部後,撲美容粉。 作用:祛風解毒,潤膚白面,可治局部黑斑。 搗研膏類處方舉例:面黑令白方 方法;取瓜蔞瓤90g,杏仁30g,豬肚洗凈煮熟1具。同研如膏,每夜塗之。 作用:面黑令白,令人光潤,冬月不皴。 蜜膏類處方舉例:浮萍膏 方法:取浮萍150g,白蜜適量。浮萍洗凈曬干,研為極細末,用蜜調為軟膏,入瓷盒中貯存備用。每夜睡前塗面,次晨溫水洗去。 作用:祛風清熱,滋潤皮膚,治療粉刺、雀斑。 (四)糊劑 將葯物加工搗研成細末,再用除油脂外的液體物作賦型劑,製成泥糊狀之半固體狀劑型。 美容糊劑多用水、酒、醋等液體或人乳、酥、唾液、膽汁等動物的體液及生葯汁等液體,任取一種或數種同用,將葯粉調成泥糊狀而成。除了酒、醋調制的糊劑,其他種類糊劑一次制備不宜過多,並應貯於陰涼處。一般可先製成粉劑,臨用時調成糊劑,特別是以乳類調制者。 處方舉例:令顏色光澤方 方法:取白附子、白芷、蜜陀僧、胡粉各45g。上搗為未,以羊乳汁和之,夜卧塗面,旦以溫漿水洗。[註:胡粉又稱水粉、宮粉,內含有毒成分,不宜長期用於面部;溫漿水即溫熱的米泔水] 作用:不過五度,令顏色光澤。 (五)面膜劑 中醫美容所用的傳統面膜,是在雞蛋清或豬蹄湯等粘液劑中,加一些具有美容作用的中葯粉末調制而成。現代多以中葯與成膜劑製成專用面膜,也可利用果蔬類自製面膜。 處方舉例:紅玉膜 方法:取新鮮雞蛋1個,硃砂末30g。雞蛋去黃,將硃砂末放入雞蛋內,封固其口,與其他雞蛋同時給母雞孵化,待蛋出雛雞時,取出這個蛋清,密貯瓶中備用。每日晨起洗臉後,塗於面部或患處。 作用:潤膚除皺,紅顏美容。

4、有些低毒外用的葯材很難買到,當地葯材不賣,網上也找不到。求助

再是低毒

葯房也是不應以賣給你的

除非你有醫師開的證明,

或者你可以去葯材市場看看

5、請教老師:中葯外用保健品怎樣審批,經過哪些程序?需要多少錢?先謝謝了!

www.qujiarui.com有專業人員

6、用於外陰消炎的外用中草葯

處方①(《新編婦人大全良方》):苦參30克
煮水頻洗,每日3~5次。
處方②(《朱小南婦科經驗選》):蛇床子 土槿皮 百部 川椒 枯礬各等分。
上葯加水濃煎後熏洗陰部。早、晚各1次。
處方③(《女病外治良方妙法》):虎杖100克 苦參50克 木槿皮50克
上葯加水4500毫升,煎取4000毫升,過濾待溫,取2000毫升,坐浴10~15分鍾,每天2次,7 天為1療程。
處方④(《中醫婦科驗方選》):苦參10克 蛇床子15克 地膚子15克 白鮮皮15克 川椒6 克 青鹽2撮
將葯裝入布袋放入水中,煮沸20分鍾。溫液坐浴,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鍾。本方清熱燥濕,殺蟲止癢,可用於糖尿病外陰瘙癢,以及滴蟲、黴菌等感染引起的外陰瘙癢。
處方⑤(《女病外治良方妙法》):苦參30克

7、中葯外用葯都有什麼

中葯外用葯:
有殺蟲止癢者,如硫黃、明礬、輕粉、冰片、樟腦、蛇床子、土槿皮、爐甘石等,用於疥癬、濕疹、癢疹等皮膚病。

有消腫散結者,如黃連、黃柏、大黃、腰黃、丁香、蟾酥、麝香、芙蓉葉等,用於瘡瘍初起,焮腫熱痛。

有化腐排膿者,如輕粉、升丹、珠砂、硼砂、雄黃、冰片等,用於瘡瘍已潰,膿腐較多。

有生肌收口者,如殊砂、珍珠、琥珀、龍骨、血竭、冰片、爐甘石等,用於瘡瘍已潰,膿汁將盡,瘡口未收者。

有收斂護膚者,如明礬、石灰、虎杖、地榆、象皮、龍骨、牡蠣、爐甘石、赤石脂、密陀僧、五倍子、海螵蛸、滑石、蜂蜜、麻油等,用於收斂,止血,潤滑,護膚。

與外用保健葯材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