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品跟葯品的區別在哪?
不同國家對保健食品的含義不盡一致。我國衛生部對保健食品的定義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亦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能調節機體功能,但不百是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因此,保健食品不是葯品而是食品,它與具有治病作用的葯品有明顯區別。個別保健食品在廣告中宣稱有治療疾病功度效,甚至包醫百病,誇大其詞,誤導群眾,不可上當。
當然,有些規范合格的保障食品對某些特定人群的健康,可能有一定作用知。保健食品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不需要進行功能實驗的營養素補充劑,如市售的「黃金搭檔」等;另一類是需要進行保健功能實驗的保健食品,如市售的昂立多邦、康富道來洋參丸、太太口服液等。
現實生活中,有人常把高濃度葡萄糖、白蛋白、氨基酸等當成保健品,或叫做營養品。專在看病時要求醫生多開點,以便加強營養,促進身體健康。其實,它們並非營養保健品,而是營養葯,兩者有很大差別。營養葯屬於葯品范疇,是用來治病的。不屬僅在生產時要求較高,製作時有嚴格標准,使用時也要有一定適應證,不是人人都可隨意使用的。
2、保健品哪個國家的好
個人覺得沒有最好只有最合適,但中國的我就只知道湯臣,我用過一個產品,感覺不錯
3、保健品歸國家哪個部門管?
保留國務院食品安全復委員會,具體工作由國家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承擔。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百理總局加掛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牌子。不度再保留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和單設的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知會辦公室。
這個新聞消息道對你可能有用。
4、如何看葯品和保健品,在哪裡區分?
葯品是用於疾病的治療、診斷和預防的。葯品的作用就是治病救人。保健品是用來保健和輔助治療用的。兩者之間有著明顯區別。但有的產品如維生素、礦物質元素類產品,有的是葯品,有的卻是保健品。如何看待同一產品的葯品和保健品呢?
首先,生產及配方組成不同。葯品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條件,都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嚴格審查,並通過葯理、病理和病毒的嚴格檢查及多年的臨床觀察,經有關部門鑒定批准後,方可投入市場。而保健品勿需經過醫院臨床實驗等便可投入市場。這樣,屬於葯品的必然具有確切的療效和適應症,不良反應明確;屬於食品的則不然。
第二,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同。作為葯品維生素類產品(葯字型大小),必須在制葯廠生產,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氣清潔度、無菌標准、原料質量等,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葯都要達到GMP標准(葯品生產質量規范);而作為食品的維生素類產品(食字型大小),則可以在食品廠生產,標准比葯品生產標准低。
第三,療效方面的區別。作為葯品,一定經過大量臨床驗證,並通過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SFDA)審查批准,有嚴格的適應症,治療疾病有一定療效;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則沒有治療作用,僅僅檢驗污染物、細菌等衛生指標,合格即可上市。
第四,說明書和廣告宣傳不同。作為葯品,一定要有經過SFDA批準的詳細的使用說明書,適應症、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十分嚴謹;而作為食品的保健品,說明書不會這樣詳細、嚴格,這也比較容易被利用作誇大其詞的廣告宣傳。
所以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為確保安全,最好選擇SFDA批準的標有「OTC」(非處方葯)字樣的葯品,購買時看看是否附有詳細說明書。在服用屬於葯品(葯字型大小)的保健品前必須仔細閱讀說明書,要按推薦劑量服用,不要超劑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