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醫院里的預防保健醫師具體是在做什麼呢?
打預防針,做好傳染病防控及報告工作,健康教育等
2、醫療、預防、保健機構是什麼?
醫療機構,是指醫治疾病的機構。如:醫院。預防機構,是指預防控制疾病發生及蔓延的機構。如:防疫站、疾控中心。保健機構,是指保護健康、增強體質的機構。如:各類健康、健身機構。
3、保健醫生的工作具體有哪些?
保健醫生職責
1、負責全園幼兒及職工的保健衛生工作,貫徹「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針。每學期制定保健、衛生工作計劃,了解新入園幼兒的「三防」接種及體檢情況,定期做好驅蟲、矯正和治療眼病,防治齲齒等工作。
2、全面了解幼兒生長發育情況,期末向家長匯報。
3、負責每天晨檢,做到一看、二摸、三問、四檢查,並監督指導教師做好午檢和晚檢工作。對患病幼兒及時做好妥善處理,指導體弱幼兒護理工作,發現傳染病,指導保育員做好消毒工作並及時報告防疫部門,爭取有效措施防止蔓延。每月公布一次幼兒發病率,找出發病率升降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4、指導廚房人員搞好飲食衛生和檢查飲食用具消毒工作,指導各班做好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暖工作,定時檢查各班體育鍛煉及戶外活動情況,了解幼兒的進步和睡眠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5、負責保管醫務室一切物品、用具、葯物,做好衛生知識宣傳、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和滅蚊蠅工作,協助後勤組長檢查、評比、落實各項衛生保健工作,按時送報表。
6、負責常備葯物的購買,每天按時送葯到班,為家長代煎中葯,並照顧病兒按時服葯。
7、了解幼兒心理健康情況,對有不良習慣及心理障礙的幼兒,與班上的教師配合商討矯正辦法,並定期進行監測。
8、認真鑽研衛生保健業務,學習《規程》、《綱要》,以進一步了解掌握幼兒教育工作特點,更好地搞好工作。
9、定期對保教人員進行有關「幼兒常見病」的知識講授,定期在「家長園地」專欄中介紹有關育兒知識及保健衛生知識。
4、預防保健醫師具備什麼證件
因為《預防接種工作規范》明確規定:
從事預防保健工作的工作人員必須是「具有經過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專業培訓並考核合格的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護士或者是鄉村醫生。」
背景
規范要求,從事預防接種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並明確其責任區域。接種單位應具備下列條件:具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件;具有經過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預防接種專業培訓並考核合格的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護士或者鄉村醫生;具有符合疫苗儲存、運輸管理規范的冷藏設施、設備和冷藏保管制度。承擔預防接種的人員應當具備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護士或者鄉村醫生資格,並經過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預防接種專業培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據介紹,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包括皮內注射用卡介苗、重組乙型肝炎疫苗、口服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吸附百白破聯合疫苗及吸附白喉破傷風聯合疫苗、麻疹減毒活疫苗。國家免疫規劃疫苗常規免疫為:卡介苗接種1劑次;乙肝疫苗接種3劑次;脊灰疫苗口服4劑次,前3劑次為基礎免疫,第4劑次為加強免疫;百白破疫苗接種5劑次,前3劑次為基礎免疫,第4劑次為加強免疫;第5劑次使用白破疫苗加強免疫1劑次;麻疹疫苗接種2劑次,第2劑次為復種。
5、醫療、預防、保健機構包括哪些
可以的,但不能是診所類的門診那種,就一個兩個人的。醫療就是看病就醫的,如什麼什麼醫院,附屬醫院等。預防:就是疾控中心那種。保健:是保健康復中心什麼的,比如療養院等。
現在的一般醫院都包括這些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