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肉鴨保健葯物

肉鴨保健葯物

發布時間:2020-07-13 14:34:27

1、肉鴨專用增肥葯

佐康(小分子多肽生物免疫因子)-可配合治療任何疾病廣譜抗病毒,防治非典型新城疫、溫和型禽流感、傳染性法氏囊等病毒性疾病;提高免疫力,緩解免疫抑制,改善疫苗免疫效果(可以與疫苗聯用),減少應激,降低料肉比;加快疾病恢復;是預防養殖的首選葯品。(本產品從動物中提取,無葯物殘留,6個小時發揮作用)

2、肉鴨飼養中的喹諾酮類葯物有哪些?

(1)氟哌酸為類白色至淡黃色結晶粉末,無臭,味微苦。水和乙醇中微溶,對綠膿桿菌、沙門氏菌、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比慶大黴素強。用於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呼吸道、腸道等感染性疾病。(2)環丙沙星為淡黃色結晶性粉末,易溶於水。抗菌譜與氟哌酸相似,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都有較強的作用;對綠膿桿菌、厭氧菌有較強的抗菌活性;用於敏感菌引起的感染。(3)恩諾沙星為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抗菌譜廣,抗霉形體作用優於泰樂菌素和黏桿菌素,主要用於犢牛大腸桿菌、鼠傷寒沙門氏菌感染;仔豬白痢、黃痢、仔豬水腫病;家禽的各種支原體病及大腸桿菌感染。(4)達氟沙星為白色至淡黃色結晶性粉末,味苦,易溶於水。為廣譜、高效、低毒抗菌葯,對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及支原體有顯著作用,對呼吸道感染有特效,常用於禽霍亂、豬紅痢、黃痢、白痢及各種畜禽的呼吸道感染,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β-溶血性鏈球菌造成的混合感染有效。

3、肉鴨用葯注意事項有哪些?

(1)根據葯物特性,妥善保存確保葯物質量和用葯安全。在養禽場,常用的消毒葯、內服葯、葯物添加劑等,一定要按照葯物的性狀特徵專門設櫃,分開保存,專人管理,以免貯存不當,誤用葯物,引起禽群中毒或死亡。另外在存放葯物時,還應注意有些葯物對溫度、避光、濕度、防氧化等條件的要求,以免貯存失效。(2)使用有效期內的葯物在購買或使用葯品時,首先要注意有無批准文號和批號,是否屬於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謹防假冒。要檢查葯物是否在有效期內,即使在有效期內,還要注意葯物的保存是否符合條件及葯物有否結塊等異常情況。如沒有按要求保存或出現異常情況,這些葯物最好不要用,或者通過葯物檢驗機構檢驗合格再使用。(3)注意給葯的劑量、時間、次數和療程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用葯劑量應當准確,並按規定時間和次數給葯。有些葯物的劑量要求比較嚴格,如磺胺類葯物,劑量稍大或飼喂時間過長,都會引起中毒。(4)選擇最適宜的給葯方法根據用葯的目的、病情緩急及葯物本身的性質來確定最適宜的給葯方法。如預防用葯,一般是拌料或飲水等,這樣省工省時;如個別治療用葯,一般是口服或注射,這樣用葯量准確、效果確實。(5)對症用葯,不可濫用每一種葯物都有它的適應證,如果用錯了,不但造成浪費,還會造成葯害,甚至危及禽的生命。對病禽用葯,首先應弄清疾病的種類,弄清病原及其對葯物的敏感性;條件許可時,盡可能根據葯敏試驗結果,並根據病禽症狀的輕重緩急來選擇敏感、療效確實、不良反應少、經濟便宜、本地易購的葯物。(6)聯合用葯,注意配伍禁忌發生兩種以上的葯物在同一時間配伍使用,其效果要比單用某種葯物好些。但是,在許多情況下,配合不當可能出現減弱療效、增加毒性的變化,這種配伍變化屬於禁忌,必須避免。

4、肉鴨葯物防疫程序

由於肉鴨生長周期短,新陳代謝旺盛,生長迅速,從而導致肉鴨的抗病能力和抗應激能力較差。在抓好養殖飼養管理和疫苗接種的同時,做好葯物預防是養殖戶降低死淘率、增加收益的最佳選擇。
我總結出一套有效的葯物預防程序,現推介如下,供參考:
一、進苗後,前三天晚上用葡萄糖加電解多維加氟苯尼考混飲。可誘導機體產生干擾素,提高機體的免疫機能。促進卵黃的吸收,迅速完善消化系統的機能,增強抵抗病毒性、細菌性疾病的能力。
二、10日齡用清瘟敗毒散拌料,增強鴨的免疫能力 提高抗病力.病毒葯加林可或頭孢或氟苯尼考等可預防傳染性漿膜炎、壞死性腸炎等腸道細菌性疾病。
三、17日齡用丁胺 頭孢等抗菌葯 預防治療大腸桿菌腸炎
四、28日齡用頭孢 丁胺 磺胺 硫酸新黴素等 預防大腸桿 拉稀
五、注射疫苗前一天,用21-金維他或遠征電解多維飲水,可有效減少應激,不減料,提高疫苗效力,加速抗體的產生。
六、鴨場的消毒必須做到三種消毒液輪換使用。其一,可有效避免病毒、細菌的交叉耐葯性。其二,可以拓寬消毒葯的殺菌、殺病毒范圍。

5、肉鴨飼養中禁用的飼料添加劑有哪些?

禁止將某些抗生素或非抗生素類,如硫酸銅、有機砷制劑、有機鉻制劑、呋喃唑酮、氯黴素、喹乙醇、金黴素、土黴素等添加在飼料中。限制使用微量元素銅和鋅。

禁止在飼料和飲水中使用的葯物品種如下:

(1)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鹽酸克倫特羅、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苯克多巴胺、鹽酸多巴胺、西馬特羅、硫酸特布他林。(2)性激素乙烯雌酚、雌二醇、戊酸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氯烯雌醚、炔諾醇、醋酸氯地孕酮、炔諾醚、左炔諾孕酮、炔諾酮、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促卵泡生長激素。(3)蛋白同化激素碘化酪蛋白、苯丙酸諾龍及苯丙酸諾龍注射液。(4)精神葯物氯丙嗪、鹽酸異丙嗪、安定、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鈉、巴比妥、異戊巴比妥、異戊巴比妥鈉、利血平、艾司唑侖、甲丙氯脂、咪達唑侖、硝西泮、奧沙西泮、匹莫林、三唑侖、唑吡旦、其他國家管制精神葯物。(5)各種抗生素濾渣。

6、肉鴨如何養殖長的快

選好種苗購買鴨苗要選擇生產管理水平高、衛生防疫制度嚴格、鴨的品種好、種鴨健康無病的鴨場,不要從發生過病毒性肝炎、鴨瘟等傳染病的鴨場購買鴨苗,這種鴨場孵出的雛鴨往往會感染這些疾病。購進鴨苗時,要選擇精神飽滿、羽毛金黃色、臍部癒合好的健康個體,不能要弱殘鴨苗。
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
1、溫度。3周齡之前的雛鴨,因自身體溫調節機能差,不能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因此要提供適宜的溫度。育雛最初2天,育雛室溫度應達33℃~35℃,溫度不能低於29℃,否則會影響鴨的成活率。3日齡後鴨舍溫度應逐日下降,至15日齡時降至常溫,一般保持在20℃左右為最好。
2、濕度。鴨舍濕度以50%~75%為宜,過於乾燥或過於潮濕都對鴨的生長不利。
3、通風換氣。肉鴨生長速度快,新陳代謝旺盛,排泄的廢物多。要特別注意鴨舍的通風換氣,保持空氣的新鮮,以保證鴨子的健康生長。
4、光照。光照可以促進鴨子的採食和運動,有利於鴨子的生長。大量的試驗表明,採用23小時光照,1小時黑暗,光照強度為10勒(燈距地面2~2、5米,每平方米應有3瓦照度),可取得較好的飼養效果。
適時調整密度一般1~7日齡地面平養20~25隻/平方米,網上育雛25~30隻/平方米;8~14日齡地面平養10~15隻/平方米,網上育雛15~20隻/平方米;15~21日齡地面平養7~10隻/平方米,網上育雛10~15隻/平方米。對於中成鴨地面平養2~3隻/平方米,網上飼養3~5隻/平方米為佳。
科學飼喂
1、飼料、飲水要符合質量要求。飼料要用符合肉鴨生長發育要求的全價顆粒料。飲水要用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的自來水或深井水。不符合標准要求的自來水、地表水、塘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蟲或有毒有害物質,對鴨的健康十分有害。
2、飲水器與飼料盤分布要均勻。兩者之間的距離要在1米左右,以保證肉鴨隨時能夠採食、飲水。飲水器水盤的上邊緣與鴨子背部的高度要一致,避免鴨子因戲水浸濕羽毛及墊草。
3、肉鴨從進場到出欄要始終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如果水源被中斷,要立即移走飼料,防止肉鴨噎死。
4、鴨苗到場後,不要急於開食,應先讓其飲水,初次飲水應加適量抗生素及保健葯物。對殘弱鴨苗或長途運輸的鴨苗初次飲水應加5%~8%的葡萄糖或在水中添加口服補液鹽,待2~3小時後再餵食,以便鴨苗清理腸胃,排除胎糞,促進新陳代謝,加快卵黃吸收。
5、飼料更換要平穩過渡。用2期料,在19~20日齡時,按日採食量在育雛料中加入1/3育肥料,21~22日齡時,育雛料和育肥料各佔1/2,23日齡時,1/3育雛料加2/3育肥料,24日齡以後全部飼喂育肥料。用3期料飼喂也要用同樣方式換料,突然換料會因口感改變造成應激反應,影響生長。
管理要程序化、制度化肉鴨反應靈敏、膽小易受驚,一旦環境發生變化或失去規律性的管理,就會出現應激反應,引起生長速度下降,抵抗力降低。因此,管理上要實行「五定」,即定人、定時、定飼料、設備定位、定行為規則。此外,還要經常觀察鴨子的形態、行為、採食、飲水、糞便、呼吸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採取糾正措施或預防措施。

7、肉鴨一周齡用什麼葯物預防漿膜炎和大腸桿菌?

鴨漿膜炎和大腸桿菌葯物選擇必須依據葯物敏感性監測結果,否則是無的放矢,或憑經驗了.憑經驗氟苯尼考和頭孢類葯物的敏感性在臨床上比較高,但大多數頭孢類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只能注射給葯,這倒時很多養殖戶忽略的。鴨漿膜炎和大腸桿菌的控制我覺得還是要依賴免疫和葯物相結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 查看原帖>>

8、肉鴨飼養中常用的磺胺類葯物有哪些?

(1)磺胺嘧啶(SD)

血葯濃度容易維持在比較恆定的有效水平,進入腦脊髓中濃度是磺胺葯中最高的一種。毒性小,排泄慢。對溶血性鏈球菌、葡萄球菌、腦膜炎球菌、巴氏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李氏桿菌均有抑製作用。臨床上應用於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腦膜炎、泌尿道感染及急性痢疾的治療。(2)磺胺二甲嘧啶(SM2)

與磺胺嘧啶作用相似,口服較磺胺嘧啶吸收迅速、完全,排泄較慢,毒性較低。常用於巴氏桿菌病、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亦可用於防治球蟲病。(3)磺胺-6-甲氧嘧啶(SMM)

屬長效磺胺葯,抗菌活性高,不易引起結晶尿和血尿;口服吸收快而完全,血葯濃度較高,維持時間亦較長,每日只需給葯1次,不需並用碳酸氫鈉。適用於細菌性痢疾、腸炎、蜂窩織炎、球蟲病等的治療。(4)磺胺甲基異

9、肉鴨養殖用葯誤區是什麼?

用葯存在的問題
一、化學葯物持久使用。良多養殖戶認為肉鴨飼養周期短,一般不做疫苗預防,不管肉鴨有無疾病,老是經常不竭地在肉鴨飼料中或飲水中添加年夜量化學葯物,如磺胺類。其最終結不美觀是肉鴨發生耐葯性甚至中毒,在疫病發生時,再使用這類獸葯時,增年夜了治療難度,增添了治療成本。
二、
不注重葯物之間的配伍。養殖戶不懂葯物之間的彼此浸染,認為多種葯物合用,就會增添療效。常見到養殖戶把磺胺類葯同喹諾酮類葯物合用,其結不美觀造成喹諾酮類葯物療效降低或失蹤效,不僅起不到治療浸染,而且提高了治療成本。臨床常見的不合理配伍用葯良多,如:紅黴素類和磺胺類合用,慶年夜黴素與青黴素類、卡那黴素類與喹諾酮類等。
三、用葯劑量不妥。一旦肉鴨發病,往往對折群肉鴨進行持久超劑量用葯,養殖戶認為葯物劑量越年夜,效不美觀越好,是以無限制地隨意加年夜用葯劑量,結不美觀使肉鴨機體內臟器官受損,代謝失蹤調,甚至呈現葯物蓄積、殘留甚至中毒。
四、
不合錯誤症治療。肉鴨因為轉換飼料未順應時,礦物質和電解質不服衡等導致的腹瀉。而養殖戶當即持久使用抗生素,其結不美觀殺死或按捺了腸道正常細菌群而使致病性細菌迅速滋生,導致腹瀉加倍嚴重,久治難愈。還有些養鴨戶治療肉鴨的病毒性疾病,僅僅只用抗菌葯物,忽略了對症治療和調節電解質平衡、填補能量。
五、
給葯體例不妥,療程不足。任何葯物都有必然的給葯體例,按照葯物的性質,鴨的心理特點等抉擇了葯物的給葯路子分歧。肉鴨在一般情形下最好拌料,也可飲水,但劑量加倍;當嚴重時還可以打針。良多養殖戶不僅存在著給葯體例不妥的現象,而且還有用葯治療不徹底的問題。用葯治病都有必然的療程,一般用葯時刻為5-7天,有的養殖戶投葯2-3天,剛看加人情好轉,就停葯,或者馬上換此外葯物。因為葯物在血液中的有用濃度不夠,使得病情一再爆發。
六、
持久使用消毒葯。養鴨戶在進行活疫苗的接種時,持續應用消毒葯物進行帶雞噴霧消毒或將水消毒。這樣使得疫苗中的病毒(細菌)不能在機體中充實滋生,年夜而影響免疫效不美觀。有的養鴨戶持久應用侵蝕性消毒葯物(如高錳酸鉀)給鴨飲水消毒,損害了口腔、食道鼻腔等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在這時代利悠揭捉瘟、鴨肝等疫苗進行免疫防,機體便不能很好的成立免疫應答,使免疫失蹤敗。同時,不輕易分化的消毒葯進入腸道後還殺滅正常的菌群,引起消化不良。
合理用葯的體例
一、充實體味獸葯,科學用葯。增強對獸葯常識的進修和體味,弄清葯物的首要成分和葯理浸染。充實考慮肉鴨的現實病情,選用葯效靠得住、平安、便利、價廉的獸葯。否決濫用葯物,尤其不能持久年夜劑量使用抗菌葯物。肉鴨正確用葯的關頭是對病情正確的診斷。一般肉鴨發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的,如鴨瘟、鴨肝炎等;有的是由細菌傳染的,如漿膜炎、年夜腸桿菌病。病毒病常採用干擾素、血清、卵黃抗體、黃芪多糖等葯物治療,細菌病選用高效的抗菌葯物進行治療。肉鴨用葯治病,要把握中葯和西葯相連系、抗病毒和抗菌病相連系的原則,不能盲目年夜劑量給葯。幾乎所有的葯物不僅有治療浸染,也存在不良紡暌鉤。科學地合理使用抗病毒葯和抗菌葯,按仿單的劑量,不能盲目地隨意加年夜用葯的劑量,以防葯物中毒。如不美觀在用葯之前提前使用電解多維等葯物,可以降低應激紡暌鉤,提高鴨群的抗病力。
二、連系用葯。肉鴨用葯中有時採用連系用葯,其目的首要在於擴年夜抗菌譜,增強療效,削減用量,避免耐葯性的發生,降低毒副浸染等。連系用葯要注重葯物的配伍禁忌,有些葯物合用能發生協同浸染,而有的葯物合用會發生拈抗浸染。例如磺胺葯與抗菌增效劑TMP或DVD合用,使葯物抗儉仆強,抗菌規模擴年夜收到很好的浸染。新黴素與強力黴素增強療效。應用抗菌葯物治療過程中還要注重耐葯性,其中年夜腸桿菌、綠膿桿菌、痢疾桿菌等最易發生耐葯性。還應該考慮用中草葯,如魚腥草、青蒿、馬齒莧等易得草葯。
三、擬定合理的給葯方案、給葯體例。肉鴨用葯上首先要連系並情擬定合理的給葯方案,最好在獸醫的指導下進行。用抗菌葯治病時必需有合適的劑量,距離時刻及療程。療程應充沛,一般的傳染性疾病可持續用葯3-4天,症狀消逝蹤後,再鞏固1-2天,以防復發,磺胺類葯的療程更長。葯物的劑量的應用應按照病情,對急性流行症和嚴重流行症例劑量應增年夜,使葯物在血液中盡快達到有用葯濃度,
給病原甚至命沖擊。葯物的應用還應出格注重給葯體例,一些葯物內服易被胃酸和消化酶破損,僅少量領受,就不能採用口服。如青黴素類年夜部門要肌肉打針,很少一部門用於口服。對於呼吸道疾病可以噴霧治療。
四、按期消毒,增強免疫。按期進行消毒對防治鴨病具有積極浸染。應鈣揭捉用有機氯等高效嫡絞で張迥消毒葯,今朝用於肉鴨養殖場情形消毒的葯物有:醛類(甲醛、戊二醛)、鹼類(如燒鹼、生石灰)、鹵素類(氯制劑有漂白粉、消毒王、滅毒威等,碘制劑有碘三氧)、過氧化物類(如過氧乙酸)、季胺鹽類(如百毒殺)。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掃沖刷,以防有機物(如糞、尿、膿血、體液等)的存在,然後再噴灑葯液進行消毒。擬定消毒軌范,一般10-15天進行一次帶鴨消毒,5-7天一次情形消毒。同時,疫苗預防必不成少,液增強疫苗的防疫,連系當地疫病擬定合理的免疫軌范,雖然肉鴨發展周期短,可是葯物預防不能庖代疫苗預防。

10、養肉鴨時應對哪些細菌病進行葯物預防?

(1)鴨傳染性漿膜炎病原是鴨疫巴氏桿菌,革蘭氏陰性。主要發生於2~7周齡以下的雛鴨。飼養管理不良以及其他應激因素都能促使本病發生和流行。

預防:

A.7日齡雛鴨皮下接種鴨傳染性漿膜炎疫苗0.5毫升/只。

B.在1日齡、8日齡、18日齡和30日齡用乳酸環丙沙星、林可黴素、氟苯尼考、安普黴素和頭孢類等葯物預防。

C.棚舍、用具和場地定期消毒,保持清潔衛生,舍內通風。(2)鴨霍亂病原是多殺性巴氏桿菌,革蘭氏陰性。除鴨外,雞、鵝和火雞等家禽都能感染發病。由於病禽常常有劇烈下痢症狀,所以統稱禽霍亂。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染。成年鴨多發,幼鴨少發。

防治:

A.2月齡以上鴨,每隻肌內注射禽霍亂氫氧化鋁菌苗2毫升,或肌注禽霍亂蜂膠滅活疫苗1毫升。

B.飲水中加入恩諾沙星。(3)鴨大腸桿菌病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鴨全身或局部感染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在臨床上有大腸桿菌性敗血症、腹膜炎、生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臍炎、蜂窩織炎等病型。

防治:選用大腸桿菌和傳染性漿膜炎二聯苗進行預防。由於大腸桿菌極易產生耐葯性,在臨床治療時應根據葯敏試驗結果選擇高敏葯物,並要定期更換用葯或幾種葯物交替使用。可選擇丁胺卡那、先鋒類、洛美沙星等葯物預防和治療。(4)鴨沙門氏菌病鴨沙門氏菌病又稱鴨副傷寒,是雛鴨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病原為沙門氏菌屬的多種細菌,其中鼠傷寒沙門氏菌是引起鴨副傷寒病的主要菌種。

防治:土黴素、氟哌酸、環丙沙星、恩諾沙星等對本病均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與肉鴨保健葯物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