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上「第一宗保健品詐騙案受害人」秦始皇,究竟是如何被騙的?
因為他年紀大了,就會變得貪生怕死,想要永生,所以就開始吃一些丹葯。但是沒想到正是這些丹葯要了他的性命。
2、男人如何養顏抗衰老?男人保健品哪種好?
金城武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也是一代人的偶像,先後也出演了《重慶森林》、《不夜城》、《心動》、《十面埋伏》等多部經典的影視劇,他曾經的顏值簡直是無可挑剔的,處於顏值巔峰的他就是少女殺手。不過如今的金城武真的老了很多啊,滿臉鬍渣,面部鬆弛。顏值早已不復存在!
李連傑曾經是紅極一時的武打功夫明星,當年他在主演電影《方世玉》的時候也是英俊瀟灑的帥氣小夥子,但是前幾年也是迅速衰老,頭發花白,猶如老頭一樣,據說是因為李連傑年輕受傷太大,因此如今傷病太多,導致太快衰老!
衰老的常見表現有以下個方面:
1、不明原因的疲倦和乏力,適當休息後仍不能完全緩解;
2、易疲勞,生活質量下降;
3、情緒不穩定,易激動,脾氣暴躁或郁悶不樂,心煩意亂;
4、皮膚失去彈性、無光澤,出現各種斑點、皺紋、眼袋、黑眼圈,頭屑過多、毛發變白、易脫落,指甲表面及顏色異常;
針對卵巢衰老,ENlivEN 21 W+NMN組合營養也給出了相應的解答:ENlivEN 21 W+NMN組合營養,修復人體八大系統:皮膚系統修復、免疫系統修復、睡眠系統修復、神經系統修復、泌尿系統修復、消化系統修復、生殖系統修復、血液循環系統修復。ENlivEN 21 W+NMN組合營養具有顯著的生理功能, 如神已經調節、激素作用、免疫調節、血管血液優化、降膽固醇、抑菌、抗病毒、抗氧化作用等,(解碼二十一)具有顯著的生理功能, 如神已經調節、激素作用、免疫調節、血管血液優化、降膽固醇、抑菌、抗病毒、抗氧化作用等。
人類的衰老從多少歲開始:抗衰老是所有生物體都要面臨的,細胞衰老是生命整個過程不可逆轉的,但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在把衰老的過程延緩和變長。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科學家發現了人開始衰老的年齡26歲,不可逆過程開始於三十九歲。26歲以前保持細胞的活力,可以把衰老的過程延緩、推遲。從細胞抗衰老最根本的途徑是修復細胞、改善細胞代謝、激活衰老細胞的功能。只有及時對受損細胞、衰老細胞補充養分進行有效治療,使受損的衰老的細胞得到激活並康復,器官組織和生理功能才能完全恢復正常,人體才從真正意義上保持健康、保持年輕態。
歷史遺留的抗衰問題,現在的科技解決從古至今,長生不老都是人類夢寐以求的「彼岸」。秦始皇一生尋找不老仙丹,武則天則是想守住不老容顏,然而不老的傳說暫時只存在於神話中,但科學家對於抗衰老技術的追求一直在路上,從未停歇。抗衰老,就是以積極的態度進行衰老預防,解決原先人們認為無法逆轉的衰老或與衰老相關的伴隨衰老而來的許多退化問題或疾病,從而提高健康和生活品質,延緩衰老的進程和減少疾病的發生,使生命意義最大化。早在1925年,著名生物學家Wilson就提出:「一切生命的關鍵問題都要到細胞中去尋找。」迢迢抗老路ENlivEN 21 W+NMN科技破繭而出但如果可以成功解讀基因,人類將有可能找到永葆青春與健康的關鍵。「令人興奮的是,ENlivEN 21 W+NMN已經掌握解讀這個浩瀚基因的重要科技。來詮釋破解衰老基因的歷程。
W+NMN為什麼要配合ENlivEN 21 衡 中粒?
W+NMN它存在於所有的活 細包中,維持著代謝和線 粒體功能。是人體內固有的物 質,在人體中NMN是NA D+的前體,其生 理功 能主要通過提 高NAD+水平來體現。NAD+則是維持細包核與線粒 體之間的化學通信紐帶,如果此紐帶減弱,將導致線 粒體的衰退、縮短、和線粒 體D NA的突變、甚至誘 導細包凋 亡,線 粒體的衰 退縮短是細包衰 老的一個重要原因,細包衰 老則是人體整體臟 器循 壞系 統的衰 -老。所以補充外源的NAD+是一個重要途徑。NMN(端 粒塔修復因子)經口服後,可迅速進入血 液並作用於其 他身體組織,提升隨著年齡而降低的NAD+水平。
當人體提高NAD+水平後,需要的是ENlivEN 21 (W+NMN)衡 中粒組合營養集 合體,可迅速進入血-液,細包,為細包提供啟動所需的所有燃 料,提供能 量、維持D NA的健 康和線粒 體功 能。就好比同樣給予雨水的兩棵禾 苗,一顆給予施禾 苗必須的肥 料,一顆什麼肥料也不給予,可想而知的是施肥的那顆禾 苗會茁 壯成長,結出殷 實飽滿的果實,而另一棵禾苗肯定會是根不壯苗不旺,甚至會枯 萎,同樣的道理。
在補充W+NMN的激活線 粒體細包的同時配 套組合營養的充足可以抑 制衰老基 因表達,阻止臟 器、機 體和皮膚衰 老,使皮膚各組成份保持最 佳生 理狀態,並刺 激細包外的一些大分子(如透 明 質 酸和膠-原蛋 白等)的合成與分泌,滋潤皮膚,是決定皮膚活力和體能健康的關鍵因素。所以NMN和端粒 塔和衡中粒營養,兩者相 輔相成,缺一不可。
2016年哈佛大學醫 學院David Sinclair教 授研 究發現:相當於人類年齡70歲的小 鼠服用ENlivEN 21(衡中粒復 合營養)同時服用W+NMN一周後回到20歲的體能狀態,並且壽命延長了20%。
但除了感嘆歲月流逝,昔日男神女神紛紛變老,但還是要說,人生真的沒有捷徑,不走彎路,便是最大的捷徑。不熬夜、堅持運動、注意飲食營養均衡,明星們由於工作繁忙,壓力大,往往做不到以上這些最基本的養生之道,可如果我們更加愛惜自己,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服用ENlivEN 21 (W+NMN)組合營養也許比他們更容易變美。
3、老年人總是熱衷買一堆沒用的保健品,為什麼老年人會如此迷信保健品?
第一、老人「怕死」心理作祟。
歲月催人老,試問誰不想青春永駐?古有秦始皇煉丹求葯想追求長生,今有老年人迷信保健品想長命百歲。
說到底,其實就是老年人」怕死」心理。辛辛苦苦一輩子,終於到了退休享清福的日子,誰不想多享受幾年?可惜「人老機器壞」,身體各個零件都不好用了,誰不想修理好再多用幾年?
現在告訴你有一種保健品,可以改善甚至治療你的各種疾病,說得天花亂墜,無所不能。如果你恰好疾病纏身葯石無靈,意志力最薄弱的時候,遇見了「救命的葯」,你會不會試試呢?答案是顯然的。
第二、保健品營銷套路深。
曾經聽說一家十個人的「公司」,年利潤接近兩千萬。猜猜是做什麼的?沒錯,中老年保健品和家用醫療器械。保健品行業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利益產業鏈。為了利益,人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他們很重要的一種營銷套路,就是通過很多語言和行為慰藉溫暖老人孤獨的內心、豐富他們的生活,最終取得他們的信任,於是賣什麼給老人都輕而易舉。
他們用「老年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為兒女活了一輩子了,應該為自己活了「、」自己的健康最值得投資」、「兒女不願意給自己買就是不孝順」等等此類言論給老年人洗腦。
還有一種更為讓老年人信服的套路,就是包裝一些所謂的「教授」、「醫生「、」專家「出來做主持人,表面上是做養生節目,實際是推銷葯品。出於對掛著各種牛逼頭銜的」專家「的信任,購買他們推薦的保健品當然不在話下。
所以,作為兒女應該多關心父母,多跟父母溝通,給父母科普一些社會上的營銷套路、醫葯常識和養生知識,多理解父母的心情,而不是只簡單粗暴的阻止父母購買保健品。
4、為什麼歷史上的皇帝沒有長壽的?
自嬴政自稱「始皇帝」開始,皇帝便成了中國專制等級社會中最高統治者獨有的尊稱。但養尊處優的皇帝,真的都能長壽嗎?
根據《中國帝王皇後親王公主世系錄》中記錄的中國皇帝壽命列表,統計發現,自秦始皇嬴政到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302位皇帝平均壽命僅有40歲,其中257位皇帝的壽命不超過60歲。
除去醫療條件等客觀原因,皇帝的壽命短,也多與生活習性有關。
舉天下以奉一人
飲食無度,肥胖導致慢性病高發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古代帝王們擁有著當時最好的物質生活條件,養尊處優,飲食肥甘厚味,往往易患「膏粱之疾」。
宋明帝劉彧(yù)即位時,年僅27歲,正值生理黃金期。然而,由於身體過於肥胖,錦衣玉食之下,身體狀況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據《宋書》記載,即位後的劉彧不再勵精圖治,過上了驕奢淫逸的生活,貪吃多睡,且經常暴飲暴食。吃用蜂蜜腌制的鱁(魚鰾﹑魚腸用鹽或蜜漬成的醬),一次可以吃幾升;吃烤豬肉,一次能吃兩百塊。食量大得驚人。《宋書》還記載,劉彧甚至因為肥胖失去了生育能力。
即便病倒,劉彧食量依然不減,重病在身依然能一口氣吃下好幾升食物。《南齊書·良政傳·虞願》記載:帝素能食,尤好逐夷,以銀缽盛蜜漬之,一食數缽」,最後一次吃得最多,吃到嗓子眼,立刻就要斷氣,僕人給飲下數升酢酒緩解症狀,但腹脹更加厲害,他依然不停地吃糟汁(米酒),一頓三升。結果沒多久離世,年僅34歲。
清太宗皇太極也是一個體型肥胖的皇帝。據《清史稿》記載:大清國第一帝皇太極中年發福,長得很胖,身體笨重,行動遲緩。朝鮮史書《李朝實錄》說,皇太極過於肥胖導致中風、高血壓等病症,猝然駕崩。
《皇帝內經》指出:「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膏粱之疾也」。 由於肥甘食物膽固醇含量高,易使動脈粥樣硬化而發生心、腦血管疾病、肥胖症等。
健康時報記者統計,在300餘位皇帝中,其中病亡者有208人,其中導致死亡的疾病中,心、腦血管疾病是高發疾病之一。兩宋尤其是北宋皇帝的死亡原因大多是高血壓引發的腦血管疾病。北宋九位皇帝中——真宗、仁宗、英宗、神宗都患有腦血管疾病。
除了古代帝王,隨著如今生活條件的改善,肥胖致病越來越成為尋常百姓家不容忽視的問題。全球營養改善聯盟(GAIN)發布的最新《全球營養不良狀況報告》顯示,中國有超3億人屬於超重和肥胖人群,居世界首位。
以一人而率天下
日夜操勞易患精神類疾病
康熙皇帝曾在遺詔中解釋過為什麼歷代皇帝短壽:自古帝王多享年不永,皇帝面對政務之煩,使人不勝其勞。當了皇帝,就沒有退路,不能退休。
在享受「萬人之上」的待遇同時,皇帝也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也增加了精神疾患等的易患性。根據二十四史本紀部分中,各朝代皇帝傳記中記載,有近四分之一的皇帝有人格異常甚至精神分裂的症狀。
明光宗朱由檢在位期間,面臨內憂外患,朝政動盪不安。每天睡眠時間不到兩個小時,不到二十歲就頭發盡白,眼角布滿了魚尾紋。
《明史·本紀第二十四》記載,朱由檢在位十七年間,內宮從未聽過管弦之聲,公雞還未打鳴,就開始伏案疾書,批閱文件。
不過,1644年4月,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後,年僅35歲的朱由檢無法面對亡國的現實,自殺身亡。
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患的似為躁鬱症。拓跋珪早期南征北戰,戰功赫赫,但是在建立北魏之後,卻陷入兩難境地,中原地區大量保留著蒙古的風俗,不能像漢族皇帝一樣輕易駕馭政權,處處受人制約,皇位也不斷受到威脅。
據《魏書·太祖紀》記載,災變屢現,憂懣不安,或數日不食,或不寢達旦。追計平生成敗得失,獨語不止。疑群臣左右皆不可信,歸咎群下,喜怒無常。
說的就是,拓跋圭經常幾天不吃飯、整晚不睡覺,一直去思考自己平生的成敗得失,有時候會自言自語一個晚上。對於身邊的大臣,拓跋圭也都充滿了不信任,見到大臣臉色有異,或言辭失措,就大叫而起。在精神疾病長期困擾之下,拓跋圭於39歲離世。
壓力導致的精神類疾病,如今也並不鮮見。2017年5月,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一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精神心理疾病患病率高達17.5%,總體呈現上升趨勢。
嗜酒沉醉 逐美貪色
不良生活習慣影響壽命
盡管造成這些帝王早死的原因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一條,無疑跟生活習慣太壞有關。酒,滿足皇帝們在禮儀、社交與聯絡臣下感情的需要。然而,過量飲酒也是導致皇帝身體疾病乃至身亡的因素之一。
據《北齊書》記載,北齊文宣帝高洋,「沉酗既久,彌以狂惑」,「暨於末年,不能進食,唯數飲酒,曲櫱成災,因而致斃」。 高洋長期酗酒,後來甚至不吃飯只喝酒,導致死亡。高洋離世時,年僅31歲。
元太宗窩闊台也可能是急性酒精中毒致死。根據《元史》記載,十三年十一月,窩闊台出門狩獵返回時,「帝歡飲,極夜乃罷,辛卯遲明,帝崩於行殿」。大量飲酒,酒中的乙醇等有毒物質在體內迅速的蓄積,抑制大腦呼吸中樞,導致呼吸衰竭或急性腦血管疾病而亡。
白天狂飲大醉讓酒精的毒害深入骨髓,夜晚縱欲以耗損精血元氣。東漢末年哲學家、文學家仲長統撰著《昌言》一書中,「那些帝王將相及其貴族子弟,無不宮妃數千,妻妾成群,生活極度奢靡。他們整天飽食肥甘,嗜酒沉醉,逐美貪色,縱欲無度。其結果弄得一個個體弱多病,夭折短命」。
仲長統指出,這些人大多在尚未成年之時就已早婚早育,使其子女更加柔弱多病。這種體質低劣的孩子再度重復其父輩那種荒淫放縱的生活方式,誰也無法避免重蹈覆轍,於是病弱者代代相傳,個個都很短命,乃至形成惡性循環。
以東漢時期的帝王壽命為例,整個東漢時期總共有14個皇帝,除了5個死於幼兒或少年時期的不計以外,在9個成年皇帝中,活到40歲以上的僅有3人,其他6人都是英年早逝的短命者。
湖南中醫葯大學教授周貽謀表示,如今,很多人在發家致富之後,便嗜好美色,生活放縱,有的青少年亦染上不良的生活習慣,致使其身心健康不斷受到損傷,甚或招致其重病或減損壽命。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王隴德教授曾指出,國民要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與行為,必須進行一場涉及面廣、內涵深刻,甚至是脫胎換骨的膳食、行為革命。
「長生葯」不治病反致命
神醫、神葯不可信
葯物中毒是皇帝們常見的疾病之一,在病亡的208位皇帝中,中毒位於死因之首。自秦漢時期,許多帝王為追求長生,希望通過服食丹葯達到長壽的願望。但不乏因服食丹葯中毒甚至喪命的帝王。
皇帝迷信神效「丹葯」的起因,多為聽信方士之言,而這些丹葯中,常有危害身體成分。
東晉哀帝司馬丕迷戀服食丹葯,希望能夠長生不老,漸漸有了依賴。興寧二年(公元前364年)三月,司馬丕一次性服食了過量丹葯,身體出現了中毒反應,由於葯物毒性發作,身體機能出現嚴重受損,一年後離世,年僅25歲。據《晉書》記載,東晉哀帝司馬丕,「雅好黃老,斷轂,餌葯以求生,服食過多。遂中毒,不識萬機」。
雖有司馬丕的前車之鑒,還有很多皇帝為治病養生而服用丹葯。以唐朝為例,據《歷史研究》期刊「試釋唐代諸帝多餌丹葯之謎」一文,在唐朝21位皇帝當中,至少有11位皇帝迷戀丹葯,其中唐太宗、唐穆宗、唐武宗都是所謂「長生葯」,中毒導致不治身亡。
明清皇帝也有不少皇帝熱衷於服食丹葯,其原因除了追求更長的壽命,還有治療疾病。明成祖朱棣因為風濕,服食「靈濟宮符葯」,由於葯性多熱,服用之後多暴怒,導致失音。清世宗也由於痴迷丹葯導致身亡。
宣稱包治百病、治癒癌症、甚至起死回生……如今,類似保健品冒充「萬能神葯」的廣告隨處可見,讓不少老人深受其害。
自稱「蒙醫後人」的劉洪斌,自稱「清宮御酒」的保健品酒、添加違禁品的「清宮丸」等,這些打著皇家、御用的旗號常常能吸引一大批消費者。以清宮御酒為例,日前深圳警方就破獲一起近千萬元的非法保健酒案,該酒涉嫌違法添加西地那非等化學物質,長期服用對人體具有一定危害,對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危害極大,嚴重者可致
心肌梗死。
養生四訣 十常四勿
80歲長壽皇帝的長壽經
健康時報記者統計發現,中國歷代皇帝中80歲以上的鳳毛麟角,清朝乾隆(89歲)、南北朝梁武帝蕭衍(85歲)、唐朝女皇帝武則天(82歲)、宋高宗趙構(81歲)。
乾隆是歷代皇帝中壽命最長的一位,年近90依然身體健壯、神智清醒。他曾總結出養生四訣:吐納肺腑,活動筋骨,十常四勿,適時進補。早上不睡懶覺,黎明即起,到戶外作呼吸運動。進補時應隨季書變化,年齡大小和健康狀況而異。
「十常四勿」是乾隆帝日常堅持的保健動作,也即:齒常叩,津常咽、耳常彈,鼻常揉,睛常轉,面常搓,發常梳,足常摩,腹常旋,肛常提;食勿言,卧勿語,飲勿醉,色勿迷。
具體而言:運動強健體魄,乾隆自幼習騎射、直到80歲高齡依然去狩獵;旅遊調節心境,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幾乎家喻戶曉,一生中曾六下江南、三上五台山;讀書修身養性,一生作文1300多篇,寫詩4萬余首;起居飲食有規律,膳食以新鮮蔬菜為主,少吃肉類,且從不過飽,不好抽煙。
梁武帝蕭衍則認為酒為「惡本」,他曾寫《斷酒肉文》一文,酒者是何臭氣,水谷失其正性,成此別氣,眾生以罪業因緣,故受此惡觸,立誓「永斷酒肉」,這被認為是蕭衍高壽的原因之一。
談及宋高宗趙構長壽,學者普遍認為是因其良好心態。明代學者龍遵在其養生學專著《食色紳言》中提到,高宗長壽,是因為先天稟賦和後天寡慾。趙構精通醫術和養生,曾親筆寫下《養生論卷》一書,講究清虛靜泰,少私寡慾。在歷經國破家亡、母親被俘等一系列變故後仍鎮定自若,56歲的宋高宗趙構以「倦勤」,想多休養為由退位,在山水湖色的滋潤中,悠哉之極,樂享人生之道,活到八十一歲高齡。
由此可見,其長壽的共同特點,在於深諳養生之道。這與世界衛生組織指明的健康方法不謀而合: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或許,這正是我們獲得長壽的最優解。
參考文獻:
①柏楊:《中國帝王皇後親王公主世系錄》,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1972年
③司馬光:《資治通鑒》,中華書局,1956年
④趙翼:《新舊唐書·唐諸帝多餌丹葯》,中華書局,1984年
⑤宋濂等:《元史》卷二《太宗記》,中華書局,1976年
⑥李百葯:《北齊書》卷四《文宣帝紀》,中華書局,1972年
⑦趙爾巽:《清史稿》,中華書局,1977年
⑧ 崔寔、仲長統:《政論·昌言》,中華書局,2014年
⑨王永平:《試釋唐代諸帝多餌丹葯之謎》,歷史研究,1999年
⑩史泠歌:《帝王的健康與政治-宋代皇帝疾病問題研究》,河北大學,2012年
5、為什麼那麼多人買保健品呢
原因如下:
1現在生活條件好,很多人手頭不缺錢
2人都有一個願望,就是與秦始皇一樣,想多活幾年,最好能『多活五百年』
3保健品的廣告普天蓋地,很多人被洗腦了,認為任何保健品都能對身體有益
4賣的人的推銷的力度大,也是原因之一,我見過某推銷者找一個老年人,推銷一種保健床和床墊,用了大約大半年,每周都去老人家中訪問,問寒問暖,真是比他子女還關心哦,最後就花了上萬元買下了,。。。。。
6、為什麼當年的秦始皇非要派夷人找長生不老葯
所有的皇帝。都希望長生不老。普通人也一樣吧。現代還有這么多老太太老頭上當買保健品。不就是為了活得長點嗎?人同此心。人越老越想活。越老對死亡的恐懼越深。深受黃老學說影響的幾千年前的秦始皇。去找長生不老葯。真是再正常也不過了。
7、為何現在很多老年人深陷保健品騙局,是「師」從唐太宗嗎?
現在說到老年人買保健品,家裡有老年人的人都很頭疼,那麼多的詐騙案例都沒讓那些活了幾十年的老太太和老爺子清醒。很多人都非常納悶,今天我告訴大家不必納悶了,他們其實都是師從唐太宗。
唐太宗可以說是歷史非常著名的皇帝了,他在位時期國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你說這樣一個人他是個傻子嗎?結果呢,竟然也走上了他批判過求長生的秦始皇的道路,迷信煉丹,最求長生不老,然而最終也是死在了煉丹求長生的路上。現在的保健品不就是他當時追求的仙丹嗎?
一個能被後世稱頌的千古明帝都是在老的時候為了生而其追求那些虛無飄渺的東西,何況現在的老年人,他們到了退休的年紀,在家閑著的時候經常聽到和自己同齡的人因病去世,他們肯定很慌,這個時候賣保健品的趁虛而入,他們也不是全部都相信保健品,但是孩子都不在身邊,他們也只是花錢買西南罷了。
你看看唐太宗和現在買保健品的老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年老無子女在身邊(唐太宗的孩子巴不得他爹早死呢還不一定有現在的留守老人好呢),只能花錢買心安了。
有句話說的可能有點過分但是很現實,」越老越怕死「,確實,老人們奮斗一輩子到最後多享受幾天天倫之樂也正常,真正讓人恨的是給唐太宗煉丹的道士和賣假保健品的販子。言歸正傳,如果說唐太宗是現代老人買保健品的老師也在理。
8、為什麼保健品撐不住白領的健康願望?
30至55歲的中青年白領用營養品的比例相當高,他們希望通過服用保健品維持健康。但事實表明:過分依賴和相信保健品,效果適得其反。保健品是撐不住白領的健康願望的,相比之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食物遠勝保健品。
鈣片、維生素丸、纖維素片……各種保健品已經成為白領一族生活的必備品。每天緊張忙碌的工作,連就餐也是爭分奪秒地依靠快餐來完成,於是擔心營養不足,回到家裡便狂吃一通保健品,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舒一口氣,彷彿身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終於「各就各位」了。可保健品真有如此神效嗎?
古代秦始皇想通過保健品延年益壽,可結果怎麼樣?
據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聽說東方有一種仙葯食用以後能長生不老,於是在秦二十八年親自率將東行,尋訪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醫徐福,命為其尋找長生不老的仙葯,並賜給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隨即率五百童男童女東行,尋找仙葯不成,又修造船隻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扶桑繼續尋找仙葯。秦始皇應該是仙丹神葯不少吃,但那暴君性格不可能讓他長壽,吃了仙丹神葯也是白吃,49歲就暴病而亡!?古代的君王為了健康,尋找保健品,但最終暴病而亡,而現代人類還是喜歡追求保健品,據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報告顯示,2005年,中國醫葯保健品進出口總額達250多億美元,同比增長23.52%;到2010年,我國保健品人均消費可達100元,保健品市場的消費總額將達到1300億元。由此可見,保健品已在不少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然而,在服用過程中,還是要注意一些原則才能真正讓保健品起到保健的作用。
觀念一定要正確。保健品是補充不是依賴,保健品其實有一定的功效,但是絕對不能對保健品產生依賴,很多朋友用保健品取代正常飲食,以為自己已經攝入了足夠的維生素、蛋白質,根本無需再按部就班地吃一日三餐了,這樣是錯誤的,實際上,無論是維生素還是礦物質都無法完全替代其他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水對人體的作用,因此只服用保健品而不吃正常食物,人體無法獲得所需的其他營養素,是無法獲得健康的。 「量身定做」的才是最好的。選擇要講究個體化,職場人士有著不同的生活規律,因此所要補的東西也不一樣,比如:辦公室一族,電腦電磁輻射與X線是促使自由基生成的因素,自由基是人體疾病和衰老的直接製造者。β-胡蘿卜素、鋅、銅、硒,還有多種植物活性物質如:類胡蘿卜素、番茄紅 素酚和多酚化合物、異黃酮類等,可以為機體建立防禦氧化損傷的體系。 做過臨床實驗的產品更可靠,很多職場人士認為,營養品不是「葯」,選擇起來不需要像選擇葯物那樣謹慎。這里我要提醒大家,市場上的營養品名目繁多、良莠不齊。買營養品還是「葯字型大小」最信得過。「葯字型大小」產品都是經過了臨床實驗,能夠提供對人體安全、有效的證據。 其實保健品的功勞是非常有限的,「白骨精」要善於從食物中提取營養,而不是動不動就伸手向保健品要健康。有的人並不是不能改變自己的飲食方式,而是決定和恆心不夠。職場人士要想健康,最好的保健方法就是從天然食物中尋找「保健品」。包裝精美的保健品動輒花費上百元一瓶,但其實最好的營養來源是天然食物,而一些熱門保健品中所含的主要成分,完全能在天然食物中找到替代品。像很多職場人士喜歡服用螺旋藻,因為有抗輻射、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預防貧血和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並且對消化道疾病、糖尿病也有輔助療效。 其實在我們日常的飲食中,海帶、紫菜里就含有豐富的螺。還有維生素C,可以防治壞血病、感冒等疾病。而柿子椒、綠色葉菜、綠色菜花、番茄等蔬菜;柑橘、檸檬、山楂、獼猴桃、栆等水果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很多人也喜歡服用卵磷脂,它能夠把人體內多餘的膽固醇代謝排出體外,還具有降脂的作用。但是豆類、蛋黃,由於蛋黃中同時含有膽固醇,建議膽固醇超標的人最好多吃豆類。 有一位朋友,她是個重腦力勞動者,每個月要完成幾萬字的發稿量,因為不坐班,作息時間很沒規律,常常是工作到深夜,而早上又睡懶覺,結果幾乎從來不吃早餐,而午餐又往往在快餐店裡解決。因為怕發胖,很少吃肉類食品,夜間有吃油炸圈餅的習慣。因為長期熬夜的緣故,她的臉色較灰暗,還不時冒痘痘,常常腰酸背疼。兩個月前開始服用排毒養顏膠囊,指望臉上的痘痘趕快消失。
其實像她這樣的情況,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保健品的用處並不大,早餐一定要吃,改掉夜間吃油炸圈餅的習慣,甜食會讓人處於活躍狀態。為了減輕夜間的壓力,應把事情從晚上挪到白天。同時因為這位朋友是腦力工作者,應有意識地吃一些肉類食品來補充蛋白質,以提供大腦運轉所需的氨基酸。
9、最近20年太歲都在中國那出城市出現過
一次偶然發現,引出千古傳說;
一塊奇特肉團,
掀起軒然大波;
有人說它長生不老,
有人說它太歲出世,
它究竟是什麼?
請收看《走近科學》――破解太歲之謎
太歲在濟南,合肥,杭州,這幾個地方出現過。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的意思呢就是用雞蛋碰石頭,比喻觸犯那些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人和事。這句話我們經常聽說,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出自哪裡,那麼,太歲到底有沒有?如果有的話,它又長成什麼樣子?恐怕就更沒有人說清楚了。但是在10多年前,在陝西周至縣發現了一個不明生物體,當地人都把它說成是太歲出世。那麼這個不明生物體是傳說中的太歲嗎?
1992年8月22日,陝西周至縣農民吳鳳蓮和兒子杜戰盟到渭河邊上去打撈因山洪暴發而沖入河中的浮柴,
采訪 吳鳳蓮:我們這沒有柴火燒,只要河裡一發水,河裡就從山裡飄下來樹枝,我們就到河裡去撈柴火燒。
上午9時許,他們突然看見湍急的河水中有一大塊黑乎乎的東西,兒子杜戰盟跳入齊腰深的水中一把抱住此物,將其拖到岸邊,將它放在沙灘上仔細察看和觸摸。
采訪:吳鳳蓮 大概就是圓的,長長扁形的,黃黃的好像牛身上的皮,就那樣子,端起來就像河裡的鵝卵石。當時我把它當成是牛腿上的一塊肉,在泥里水裡不敢動,我拿腳踏。
由於渭河經常發大水,有時就從上游沖下死牛死豬等動物屍體,開始的這次發現並沒有引起吳鳳蓮母子的注意。所以她們沒有把發現的不明物帶回家。但是過了三四天,吳鳳蓮改變了主意。原來在村裡人們經常把動物的死屍,埋到地里當肥料使用。吳鳳蓮覺得那個肉團可以拿回來埋到自己地里。於是決定再去看看。然而沒想到那裡的景象讓他們大吃一驚。
采訪 吳鳳蓮:後來時間長了,水落下去了,在干河灘上擱著,已經隔著四天了,三天以內河的死魚就已經生蟲了,那個東西旁邊光溜溜的,什麼東西都沒有。
看到這個東西在三伏天里既沒有爛掉也沒有招蚊蟲,吳鳳蓮母子覺得這個肉團有點奇特。於是她們把東西搬回來以後,並沒有把它埋到地里,而是把它洗干凈以後,放到一口大鐵鍋里。一個星期以後,令人沒想到的事情再次發生了。
采訪 吳鳳蓮:(一個星期以後), 發現它大了,有些人就猜想它可能長,這是個活物,大小據我來看,周圍一圈大了兩寸。
據吳鳳蓮回憶,當時剛搬回來的時候她們稱的重量是20多公斤,這次稱過以後,發現長到了35公斤。幾天時間竟然長了10多公斤。看來他是塊活肉。那麼這到底是個什麼東西,既然是肉的話,能不能吃呢?
采訪 吳鳳蓮:我拿了刀子割開了它 ,一割,一看裡面,像是白肉,我跟我的孩子說:這怎麼像肉一樣。我和我孩子一商量,割了一塊,放到爐子上熬。割了一塊肉,有二兩重,倒了一瓢子水,熬了一個多小時,就熬化了,提起來就像麵糊糊,是粘稠的。孩子擱點糖,喝瞭然後就對我說沒有什麼味道,我說沒有什麼味道,就沒有什麼壞處,只有好處,要是有壞處,人心裡就發惡心,這個可沒有。
據吳鳳蓮介紹,後來他們在食用了「肉團」後的幾天時間里,都神清氣爽、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勁。而且,在蚊蠅多如牛毛的三伏天,放置這個「肉團」的屋子裡一個蚊蠅也沒有。沒過幾天,吳風蓮家發現寶物的消息傳遍了當地。許多村民都來割肉。其中有個村民切下來100克重的一塊,沒想到幾天時間就長了一倍。更為奇怪的是這個「肉團」原來割下來幾塊肉的地方沒過幾天便又重新長好。有的人就說這是傳說中的太歲,誰吃了就可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那麼這個肉團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生物體,它是否是傳說中的太歲呢?
陝西周至縣發現不明生物體的消息,在很短的時間里迅速傳開,許多新聞媒體進行了大量報道。而這些報道也引起了西安一些科研機構和院校的重視。
采訪 西北大學生物系教授楊興中:因為當地村民傳說這就是太歲,因為太歲本來就是一個帶有迷信色彩的一個東西,然後各種各樣的說法很多很多。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社會上打電話的,各界打電話的,問詢的人特別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西安)市科委指示西北大學盡快拿出科學結論來。
1992年9月的一天,西北大學生物系教授楊興中受命前往吳風蓮家進行科學調查。
采訪 西北大學生物系教授楊興中:因為繫上當時給我交代說是發現了一個動物,但是我去了以後根據這個動物的特性一看,沒頭,沒身子,當時的形態它是一個近似橢圓形的,中間比較厚,邊緣比較薄的,這么一個橢圓形的一個東西,表面帶有褐色,然後腹側帶了一些純白色,當時用水一拍就跟肥豬肉差不多的那種感覺,所以當時我們非常吃驚,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東西,但是根據外形,根據形態結構,當時初步判斷這有可能是一個生物,有可能是一個生物,但是究竟是不是,所以當時我提出來必須得做一個,就是說得取一點材料,帶回我們生物系得做一些實驗,
由於當時在現場無法判定這個生物體的種類特性,所以楊興中在徵得吳鳳蓮的同意後,從肉團上切割了一塊當作實驗材料,馬上趕回西北大學進行科學鑒定。
采訪 西北大學生物系教授楊興中:首先是不是一個生物,那麼從它的一個生命的特徵再來做判斷,如果是生物的東西,就有細胞結構,那麼這個細胞通過細胞的結構以後,就可以判定你是植物,還是動物,還是其他的東西。
通過對這個不明生物體細胞學的鑒定,發現它具有完整的細胞結構。這就證明它確實是一個生物體。但是它在很短的時間里迅速變大,是因為它自身生長的緣故,還是像死去的生物死屍一樣在水裡泡大的呢?
采訪 西北大學生物系教授楊興中:在實驗室簡單測了一下呼吸的指標,通過儀器測了以後,這個東西有呼吸作用,就是產生的二氧化碳,通過二氧化碳直接測定,就證明了它有一個代謝過程,有二氧化碳的產生,那就證明它是活的。
采訪 西北大學生物系教授董兆麟:它繁殖的很快,它沒有鼻子,沒有眼睛,什麼都沒有,它就那麼一塊肉,肉呢,它是死的,放了三天以後它就發臭了,但是它不發臭,所以認為它是一種活的生物體,但是這個生物體目前的話,人們在整個生物界又不知道它是什麼東西,沒有對它進行鑒定。
雖然科學實驗證明這個肉團是一個活的生物體,但是由於沒有一個確切的說法,社會上關於太歲的傳說愈演愈烈。
采訪 西北大學生物系教授楊興中:太歲這個詞,在農村裡面一直是源遠流長的,一直有這個太歲這一說,所以一旦土裡頭挖出一個肉乎乎的一團的這個東西,老百姓都認為是太歲。從我小的時候人們就說,老人經常給我講這些事情,講過去誰家蓋房子的時候,挖地的時候挖了個太歲,從此那一家就敗落了,還有死人的,怎麼回事怎麼回事,所以這個在關中這一帶老百姓廣為流傳的一個事情,所以一旦河裡挖出這么一個怪怪的,像個肉,又不腐爛沒有任何味道東西,他們第一印象可能是太歲。
據中國一些辭書的解釋,太歲是古代民間對木星的一個別稱,木星它每12年要圍繞太陽轉一圈,它每一年有一個位置,地下相對應的就有一個太歲出現。民間傳說蓋房子興土木的時候門不能正對著它在天上的星位。不然地上的太歲就會動怒。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太歲頭上不能動土「的說法。如果按照民間的說法,人們對太歲是十分避諱的,但是為什麼又把它與長生不老聯系在一起呢?
其實在中國幾千年前的古籍《山海經》中就有關於太歲的記載。在<山海經>中太歲也被稱為 「視肉」、「聚肉」、「肉芝」。你看都帶個肉字,說明可以食用。據《山海經》記載,「視肉」最早是作為古代帝王生前喜歡食用的物品出現在古帝陵前的。具有 「食之盡,尋復更生如故」,「食一片復一片」 的特點,也就是說吃一片,它自己可以再次生長,這和陝西周至發現的「不明生物體」似乎一樣,具有自生自長的能力。至於吃了以後長生不老延年益壽的說法,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確有記載。在《本草綱目》中李時珍把它叫做肉芝收入「菜」部「芝」類,與我們現在見到的靈芝,並稱為「本經上品」。《本草綱目》里還列舉了幾部以「芝」為主的葯方,說明對一些疑難病症有著特殊療效,其共同的特點是:「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而且由於它具有自生自長的特點,顯得更加珍貴.所以歷代帝王都千方百計去尋找它,其中據說古代帝王將相尋找肉靈芝的故事,以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找葯最為著名。
據《史記·秦本記》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作為一國之君的皇帝,聽說東方有一種仙葯,食用以後能長生不老得道成仙,於是在秦二十八年親自率將東行尋找仙葯,他來到了山東省的琅琊鎮,尋訪到了非常出名的方士名醫徐福,命為其尋找到長生不老的仙葯,並賜給徐福大量的人力、物力。徐福隨即率五百童男童女東行,來到了山東蓬萊尋找仙葯不成。於是徐福又修造船隻率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扶桑,到達了古代瀛洲、方丈也就是現在的日本列島一帶繼續尋找仙葯。據說秦始皇讓徐福尋找的仙葯當中就有肉靈芝。然而2000多年過去了,徐福和他的尋找船隊消失在歷史長河裡,而它夢寐以求的仙葯也化為了歷史傳說。但是在陝西周至縣發現的這個不明生物體,卻再次把人們與肉靈芝聯系在了一起。
采訪 陝西省中醫研究院 副院長 米家烈:古代的肉靈芝上面的描述呢,本草綱目上它描述的比較詳細一些,我去看的時候 它的形狀就是像描述的,它的這個黃的像紫金,這個切起來就像一塊肉,那個紫金你看起來就像那個紫金顏色又發黃又紫。而且,它的外圈上還有,一圈一圈好像在那個增生,一圈一圈的在那裡發展,發育這個過程中留下的一個痕跡都比較很清楚,那個手摸到上頭光光的,而且摸下來還一點黏度感,就好像咱們那種椒鹽蛋白那個在上面出現的那種現象,感覺到非常的寶貴,我也沒敢用手很有勁的去摸,就輕輕地看了一下我感覺到這是一個寶貝,我可以斷定地說它就是肉靈芝。
米家烈的說法源自《本草綱目》對肉靈芝的描述。據《本草綱目》記載「肉芝狀如肉,乃生物也。白者如截肪,黃者如紫金,皆光明洞徹如堅冰也。」這些描述似乎與陝西周至所發現的不明生物體的特徵非常相似。再加上它自我生長迅速的特點,不得不令人懷疑它是否就真的是傳說中的肉靈芝?
在隨後的幾年時間里,這個不明生物體,在各地進行了公開展出。由於人們紛紛傳聞這就是古書上記載的太歲肉靈芝,觀看的遊人絡繹不絕。就連在海洋生物研究方面有著很深造詣的日本天皇明仁,在得知此生物體發現的消息後,特地參觀了這個「不明生物體」,並稱它為:「稀有的寶物」。
為了判定陝西周至發現的這個不明生物體是否就是傳說的肉靈芝,楊興中對這個不明生物體又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近一個月的緊張科學觀察,楊興中發現這個生物體具有兩根鞭毛 結構的游動細胞,並可看到游動細胞鞭毛的一端無選擇性的攝取食物顆粒。根據這個特點,楊興中確定, 這個不明生物體的身份,是一種生命演化過程中介於原始菌類向植物動物演化過程中的粘菌復合體。
其他地方雖然這個粘菌的普遍存在,但是這么大的復合體來講,這又是第一次發現,因為當時我們研究完了之後,形式一個初步結論就是說它是處於原生動物和植物之間的過度類型,這本身就是說明了它在生物界裡面進化方面的一個奇特性,所以當時價值體現的比較大一些,所以就引起了很多學者的一些關注吧,科學界的一些關注,尤其是像當時在日本先皇參觀了以後,他是一個海洋生物家,他參觀完了說了一句話,說這是生物學界的一大發現,這個價值初步肯定的。
根據楊興中他們的結論,這個不明生物體是一種生命演化過程中介於原始菌類向植物動物演化過程中的粘菌復合體。這個結論說明了什麼呢?你看這是一株植物,這是一個動物,這是一株真菌,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它們是由幾十億年前一種原始的鞭毛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這種生物叫做原生質生物,是生命的原始狀態。原生質生物生活在水中能夠游動,它既可以像動物一樣通過吞噬其他的生物生活,也可以像植物一樣通過光合作用生活。前一種叫異樣功能,後一種叫自養功能。後來隨著演化按兩個方面發生分化:一部分原生質生物自養功能加強,運動功能退化,進化到單細胞綠藻由之發展成植物界。另一部分原生質生物運動功能和異養功能加強,自養功能退化進化到單細胞原生動物,由之發展到動物界。這個粘菌復合體,它的細胞結構和原始的鞭毛細胞的結構非常相似,不同的是這種細胞不含光合色素,按《生命起源及進化譜系圖》分析,它的位置應在菌、(藻)類植物和原生動物之間。也就是說處於生命演化的一個岔道口上,左拐呢就會發展到植物界,右拐呢就會向動物界發展,原地不動就變成了像蘑菇靈芝一樣的真菌類。由於非常少見,一直是生物演化研究的一個盲點,所以它對研究生命演化過程十分有意義。
但是這個大型粘菌復合體是否具有像人傳說的延年益壽的功能呢?為了進一步揭開裡面的秘密,楊興中進一步觀察了它的物質結構。他發現這個大型粘菌復合體體內含有將近50%的蛋白質和核酸,這些物質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十分有幫助。而且有時在它表面會形成一種類似塑料薄膜一樣的物質。那麼這個薄膜,而且在手上捻就是光光的,黏黏的那種感覺,至少是一種多糖類的物質,可以蘊含多糖類,那麼這個多糖類,這個在免疫這一方面有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至少作為一種葯物開發,或者保健品開發,它這個如果進入人體以後,可以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增強你的免疫功能,那麼這個從一個側面來說,那就達到了一個保健的作用,所以還是有一定道理,至於裡面含有其他物質,這個沒測量。
但是對於這個大型粘菌復合體,為什麼可以快速的生長,它生長的具體環境是什麼樣子,它的年齡有多大,是否真的具有可以開發的利用價值,楊興中介紹由於當時只是做了一個初步的研究,這些未解之謎沒有揭開。所以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遺憾的事情。至於它是不是古書上描寫的肉靈芝,他不敢肯定。然而就在事隔12年之後,他聽說又有人,在黃河邊上揀到了一個與《本草綱目》記載更加相像的肉團,於是他馬上到收藏者張安君家進行調查尋訪。
根據了解,這個不明生物體是張安君在2004年9月從黃河邊上的一個農民手中收購的。
而經過對這個不明生物體的外觀觀察,楊興中認為它比1992年周至縣發現的那個粘菌復合體,更像傳說中的肉靈芝。
楊興中:《本草綱目》裡面曾經這句話說,就是肉汁狀如肉,那麼在這個裡面外形體現在好多的紋理上,和邊上一些肌肉束的一些結構上這個是符合的,《本草綱目》曾經對顏色記載,其中裡面有這么一句話,就是「黃者如紫金」,那麼這個也可以從表面的顏色上有可以體現出來,另外還有一句話「動輒如尖兵」指的是內部結構,那這裡面斷層上我們可也可以看出非常白的一些結構,這個也是符合《本草綱目》裡面的記載,另外《山海經》裡面的記載有這么一句話「與彼馬勃,頗相彷彿」,就是說跟一個扭曲的馬脖一樣,這個從整體上來看,這個從扭曲的,而且外表上像馬皮膚差不多這種結構,那麼這個根據《山海經》的記載又很相似,所以從這兩個古籍記載,以及咱們現在看到的這種情況來看,它是一個菌類可能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而且是在純自然的狀況下自然生長出來的,但是現在究竟它是一個什麼樣一個具體的菌種,就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必須經過嚴密的科學實驗和一些細致的工作,才能得出一個比較科學的結論來,就是說這個結論說,但是可能預言這個東西的價值,體現的學術價值,體現其他方面的價值也是非常高的,因為它比較少見。
雖然只從外觀進行了鑒定,但是楊興中認為這個菌體與1992年周至縣發現的那個粘菌復合體無論從外部形態和內部結構都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說這個肉感更強,更接近於動物。那麼它是不是也是粘菌復合體,他認為必須在進行更嚴密的技術鑒定後,才能得出一個比較科學的結論。同時楊興中認為如果第一個肉團出現是偶然的,那麼再次出現的這個肉團就證明這些都是大自然的產物,而不是傳說中的神明。他希望這一次能夠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從而最終通過科學的手段,揭開太歲和肉靈芝的不解之謎。
如果你問的是生物,那麼你可以在上面找到答案。
如果你問的不是生物,那麼相信下面的幾句話就是你要的答案了。
歲星太歲,民間傳說中的凶神。一說為木星(歲星),一說為主四時寒暑之神,一說為十二時辰之神。自西漢始,人們認為凡建築,遷徙,嫁娶等吉凶皆與其方位有關。若犯之而動土,便會挖到一肉塊,即凶神之化身,並將招致災禍。舊俗每有建築動土之事,必先探明其方位以避之。元明後設有專壇祭祀。後世亦以名凶惡之人。俗語「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即源於此。意為膽大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