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廣西發現101例上呼吸道感染者認定為疫情,引起這次疫情的原因是什麼?
自7月copy20日以來,廣西醫科大學附屬武鳴醫院及武鳴區婦幼保健院兒科陸續收治多例以發熱、咽痛為主要症狀兒童病例。截止8月2日12時,兩家醫院累計報告上呼吸道感染病例101例其中18例已出院,83例在醫院留觀治療,病情較輕微,無危重病例。
經自治區、南寧市、城區相關醫學專家調查分析並結合實驗室檢測結果,初步認定為以腺病毒為主百的混合上呼吸道感染疫情。腺病毒可防可控,感染一般不會引起重症病例。該病毒通常在學校、集市、游泳池等公共場所經度過呼吸道、消化道以及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
預防腺病毒感染要注意個人衛生問,勤洗手,勤消毒,避免接觸患者及其呼吸道飛沫;室內多通風,保持室內環境清潔;流行季節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集市、游泳池等公共場所,外答出時配戴口罩。如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症狀,應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因為目前尚無可供普通人群使用的腺病毒疫苗,所以大家還是要平時多注意自己的預防狀況,預防腺病毒感染的主要手段包括保持個人良好衛生習慣。保持居室衛生根據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定期運動、休息充足;減輕壓力和避免吸煙等等 。
2、衛生部的統一舉報電話是什麼?
衛生部舉報熱線:12320
《衛生部關於啟用「12320」全國公共衛生公益電話的通知》
一、號碼與名稱
電話號碼: 12320,電話名稱:全國公共衛生公益電話。
二、開通時間與范圍
2006年1月1日「12320」全國公共衛生公益電話在全國范圍(除台、港、澳地區)內開通。電話覆蓋全國各地,服務對象為境內所有公眾。
三、功能設置與定位
「12320」全國公共衛生公益電話的主要功能包括:接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應急事件的投訴與舉報;向社會公眾提供防病與保健咨詢服務;向社會公眾提供我國有關公共衛生法律、法規與政策的咨詢。
(2)婦幼保健疫情擴展資料:
除12320外,衛生部還有12356陽光計生服務熱線:
2008年原國家人口計生委開通了12356陽光計生服務熱線,在尊重和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增強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公信力,提高人口計生工作依法管理和優質服務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組建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繼續開通12356熱線,為群眾提供計劃生育相關問題的咨詢、辦事指南、投訴舉報、意見建議等服務。
人工服務工作時間為周一至周五,上午8:30至11:30,下午1:30至5:00(節假日除外)。
3、2020因為疫情期間做不了流產現在要做引產了哪個醫院可以做?
大醫院都可以做。最好到正規醫院去做,為了自己的安全著想。
4、珠海婦幼保健院太黑了,我實在忍受不了了
親身百經歷過,我兒子1歲多時小JJ旁邊有個小包,叫度什麼積液,周三我老婆休息去珠海婦幼說得知很嚴重要馬上手術,說需准備1萬塊錢,周末我休息道再到人民醫院看,一個老醫生看了一點都專不在意這個小包,說沒有問題,回家觀察,屬兩個月後自己消了,你們說黑不黑
5、生孩子是去人民醫院好,還是婦幼保健院好?
就各方面的考慮來說,還是去人民醫院比較好,雖然婦幼保健院比較專業,但是各方面對比,還是人民醫院比較好,下面具體說說:
一、婦幼的人比較多,在生產時病房人多手雜。
婦幼保健院不是產婦就是孕婦,不管是生產的,還是保胎的,都是在裡面的,而因為院名的原因,大部分的孕婦都會選擇,並且還有些人是從懷孕開始,就開始預約床位,以保證生孩子的時候能夠成功佔到床位;在生孩子的旺季,甚至會出現在走廊設病房的情況,再加上家屬,人員密度就很高了。
並且,各個家屬的行為習慣都不一樣的,有部分素質低一些的人不幸跟產婦一個病房,那真的是無法理解;像我媳婦生我崽的時候,在同一病房,就有一個家屬從不給產婦倒大小便,我媳婦東西都吃不下,待產及生產的7天里,圓臉都差不多成瓜子臉了。
二、婦幼產婦多,對比起來容易影響產婦情緒。
在產科是可以看清人性的地方,並不是所有家人都把產婦當寶的,如果有些產婦住進去才發現,同病房的家屬做什麼都面面俱到,而自己的家人在自己生孩子之後,連從手術間一起推出來都沒有,什麼都是醫護人員在做,家屬從來不搭把手,那就很容易造成產後抑鬱。
人民醫院雖然也是產科,但是至少它的產婦沒有婦幼多,並且在報銷上面也比婦幼要的資料多,就不會有一些怕麻煩的家屬選擇,而篩選出來的這部分人群,在細節上就能體現家屬的作為了,比較在乎產婦的,都會全面的去考慮產婦的心態及環境,如果周邊都是對產婦好的,而自己這邊要麼不聞不問,要麼啥都想管沒有尊重的,產婦的情緒落差很多。
三、婦幼醫護密度跟患者密度不可正比,在照顧上會人手不夠,新護士多。
雖然婦幼的醫護都是專業對口的,但是也要明白,她們是管整個醫院的病人。很多護士的實習,都是在婦幼,所以說時不時會有戴著粉紅色帽子的妹紙,扎針扎不準,多扎幾次是有可能出現的,畢竟生孩子的人多了,又得帶新人,總會有新手在練手。
我老婆生第一胎的時候,就是在婦幼,那時候一天扎針的都是實習護士,就她人好還能忍,並且還鼓勵小妹紙勇敢點,同一病房的都差點要鬧起來了;就拿我們家屬來說,看到自己老婆手背上青青紫紫的,心裡都不是滋味,雖然能理解醫院,但不抱怨是假的。二胎是在人民醫院生的,這種情況沒有出現。
總的來說,各有各的好,如果經濟充裕的情況下,還是最好去人民醫院。
6、江夏婦幼保健院晚上有急診嗎
江夏婦幼保健院晚上是是有急診,有坐台的醫生可以治療你。
7、現在疫情期間北京婦幼保健院可以去產檢嗎?
現在疫情期間北京婦幼保健院可以去產檢的,北京一切都是正常的,你可以去產檢的。
8、什麼是防保科?
負責擬訂農村衛生、社區衛生服務、初級衛生保健的發展規劃和服務標准;指導農村基層衛生組織建設;擬訂全縣婦幼衛生工作規劃、指導全縣婦女保健、兒童保健業務,監督母嬰保健專項技術的實施;
擬訂傳染病、血吸蟲病、地方病、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與公共衛生相關疾病的防治規劃和措施,組織對重大突發疫情、病情實施緊急處理,防治和控制疫情、疾病的發生和蔓延,承辦縣政府血吸蟲病、地方病防治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負責制訂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負責審核衛生監督機構,提高的衛生行政許可資格認證和立案報告、處罰建議,並作出決定;負責衛生監督員的管理工作;
負責衛生行政復議和對衛生執法的監督,承辦衛生行政訴訟案件的應訴和重大衛生處罰案件的聽證工作;監督管理全縣傳染病防治及食品、職業、環境、放射和學校衛生,組織實施食品、化妝品質量管理規范並負責認證工作。
(8)婦幼保健疫情擴展資料:
制定全區重大疾病防治規劃、免疫規劃和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完善全區重大疾病防控體系,防止和控制疾病的發生和疫情的蔓延;指導管理醫療衛生機構的衛生防病工作;
參與開展全區健康促進和健康教育工作;指導推進依法行政和普法宣傳、教育工作;組織和指導職業衛生、放射防護、學校衛生的監督管理及公共場所、生活飲用水的衛生監督;
組織開展公共場所控煙條例的相關執法監督管理工作;組織、指導傳染病防治監督和打擊非法行醫工作,組織查處重大疑難衛生違法案件;牽頭組織重大活動衛生保障工作。
9、計生委消失了,怎麼沒人關注
計生委沒有消失,只是並到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里了。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務院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職責,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牽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職責,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的職業安全健康監督管理職責整合,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作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根據方案,將保留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日常工作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承擔。民政部代管的中國老齡協會改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代管。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管理。
同時,將不再保留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不再設立國務院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
國務院將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形成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其中,五年前成立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擬將不再保留,而是新組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引起關注的是,37年後,國務院組成部門中可能第一次拿掉計劃生育這個名詞。
「計劃生育」本身是一個中性詞,既包括限制性的計劃生育,也就是生育控制,也包括鼓勵性的計劃生育,也就是鼓勵生育。
由於我國長期實施的以「獨生子女」為主導的生育控制政策,讓計劃生育這一詞彙凝固化為生育控制。所以,在民間,計劃生育已經完全被固化為「結扎」、「引產」等生育控制的形象。
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是中央的既定方針。自「雙獨兩孩」、「單獨兩孩」、「全面兩孩」後,進一步完善生育政策,實施自主生育也是大勢所趨。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設下列內設機構:
1、辦公廳。負責機關日常運轉,承擔安全、保密、信訪、政務公開等工作。
2、人事司。擬訂衛生健康人才發展政策,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機構編制和隊伍建設等工作,負責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員資格管理。
3、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承擔健康中國戰略協調推進工作,組織擬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指導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及信息化建設,組織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和衛生健康統計工作。承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牽頭履約工作。
4、財務司。承擔機關和預算管理單位預決算、財務、資產管理和內部審計工作。
5、法規司。組織起草法律法規草案、規章和標准,承擔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承擔行政復議、行政應訴等工作。
6、體制改革司。承擔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具體工作,研究提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重大方針、政策、措施的建議,承擔組織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
7、疾病預防控制局。擬訂重大疾病防治規劃、國家免疫規劃、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並組織實施,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承擔傳染病疫情信息發布工作。
8、醫政醫管局。擬訂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醫療技術應用、醫療質量和安全、醫療服務、采供血機構管理以及行風建設等行業管理政策規范、標准並監督實施,承擔推進護理、康復事業發展工作。擬訂公立醫院運行監管、績效評價和考核制度。
9、基層衛生健康司。擬訂基層衛生健康政策、標准和規范並組織實施,指導基層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鄉村醫生相關管理工作。
10、衛生應急辦公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承擔衛生應急和緊急醫學救援工作,組織編制專項預案,承擔預案演練的組織實施和指導監督工作。指導衛生應急體系和能力建設。發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信息。
11、科技教育司。擬訂衛生健康科技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實驗室生物安全監督工作。組織開展住院醫師、專科醫師培訓等畢業後醫學教育和繼續教育工作,協同指導醫學院校教育。
12、綜合監督局。承擔公共衛生、醫療衛生等監督工作,查處醫療服務市場違法行為。組織開展學校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傳染病防治監督檢查。完善綜合監督體系,指導規范執法行為。
13、葯物政策與基本葯物制度司。完善國家基本葯物制度,組織擬訂國家葯物政策和基本葯物目錄。開展葯品使用監測、臨床綜合評價和短缺葯品預警。提出葯品價格政策和國家基本葯物目錄內葯品生產鼓勵扶持政策的建議。
14、食品安全標准與監測評估司。組織擬訂食品安全國家標准,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和交流,承擔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新品種、食品相關產品新品種的安全性審查。
15、老齡健康司。組織擬訂並協調落實應對老齡化的政策措施。組織擬訂醫養結合的政策、標准和規范,建立和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承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具體工作。
16、婦幼健康司。擬訂婦幼衛生健康政策、標准和規范,推進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指導婦幼衛生、出生缺陷防治、嬰幼兒早期發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和生育技術服務工作。
17、職業健康司。擬訂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相關政策、標准並組織實施。開展重點職業病監測、專項調查、職業健康風險評估和職業人群健康管理工作。協調開展職業病防治工作。
18、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承擔人口監測預警工作並提出人口與家庭發展相關政策建議,完善生育政策並組織實施,建立和完善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制度。
19、宣傳司。組織開展衛生健康宣傳、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活動,承擔衛生健康科學普及、新聞和信息發布工作。
20、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組織指導衛生健康工作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對外宣傳、援外工作,開展與港澳台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外事管理工作。
21、保健局。負責中央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中央部門有關幹部醫療管理工作,以及黨和國家重要會議與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衛生健康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衛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擬訂國民健康政策,擬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法律法規草案、政策、規劃,制定部門規章和標准並組織實施。統籌規劃衛生健康資源配置,指導區域衛生健康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制定並組織實施推進衛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等政策措施。
(二)協調推進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重大方針、政策、措施的建議。組織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管辦分離,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制定並組織實施推動衛生健康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的政策措施,提出醫療服務和葯品價格政策的建議。
(三)制定並組織落實疾病預防控制規劃、國家免疫規劃以及嚴重危害人民健康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制定檢疫傳染病和監測傳染病目錄。負責衛生應急工作,組織指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防控制和各類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衛生救援。
(四)組織擬訂並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負責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醫養結合工作。
(五)組織制定國家葯物政策和國家基本葯物制度,開展葯品使用監測、臨床綜合評價和短缺葯品預警,提出國家基本葯物價格政策的建議,參與制定國家葯典。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評估,依法制定並公布食品安全標准。
(六)負責職責范圍內的職業衛生、放射衛生、環境衛生、學校衛生、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等公共衛生的監督管理,負責傳染病防治監督,健全衛生健康綜合監督體系。牽頭《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履約工作。
(七)制定醫療機構、醫療服務行業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建立醫療服務評價和監督管理體系。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實施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員資格標准。制定並組織實施醫療服務規范、標准和衛生健康專業技術人員執業規則、服務規范。
(八)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開展人口監測預警,研究提出人口與家庭發展相關政策建議,完善計劃生育政策。
(九)指導地方衛生健康工作,指導基層醫療衛生、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和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推進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
(十)負責中央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負責黨和國家重要會議與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
(十一)管理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代管中國老齡協會,指導中國計劃生育協會的業務工作。
(十二)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任務。
(十三)職能轉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應當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推動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健康、轉模式、強基層、重保障為著力點,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一是更加註重預防為主和健康促進,加強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工作,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健全健康服務體系。二是更加註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推進衛生健康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向農村覆蓋、向邊遠地區和生活困難群眾傾斜。
三是更加註重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推進衛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四是協調推進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加大公立醫院改革力度,推進管辦分離,推動衛生健康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樣化。
(十四)有關職責分工。
1、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開展人口監測預警工作,擬訂生育政策,研究提出與生育相關的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分布方面的政策建議,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參與制定人口發展規劃和政策,落實國家人口發展規劃中的有關任務。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組織監測和評估人口變動情況及趨勢影響,建立人口預測預報制度,開展重大決策人口影響評估,完善重大人口政策咨詢機制,研究提出國家人口發展戰略,擬訂人口發展規劃和人口政策,研究提出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以及統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政策建議。
2、與民政部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擬訂應對人口老齡化、醫養結合政策措施,綜合協調、督促指導、組織推進老齡事業發展,承擔老年疾病防治、老年人醫療照護、老年人心理健康與關懷服務等老年健康工作。
民政部負責統籌推進、督促指導、監督管理養老服務工作,擬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法規、政策、標准並組織實施,承擔老年人福利和特殊困難老年人救助工作。
3、與海關總署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傳染病總體防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編制國境衛生檢疫監測傳染病目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海關總署建立健全應對口岸傳染病疫情和公共衛生事件合作機制、傳染病疫情和公共衛生事件通報交流機制、口岸輸入性疫情通報和協作處理機制。
4、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負責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制定、實施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組織進行檢驗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
並及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通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對得出不安全結論的食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應當立即採取措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需要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應當及時向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建議。
5、與國家醫療保障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醫療保障局等部門在醫療、醫保、醫葯等方面加強制度、政策銜接,建立溝通協商機制,協同推進改革,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和醫療保障水平。
6.與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有關職責分工。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國家葯典委員會並制定國家葯典,建立重大葯品不良反應和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相互通報機制和聯合處置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