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麼判斷一個產品是不是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最基本的判別方式就是看產品標簽上有沒有小藍帽。有小藍帽,則是sfda(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辦法批文的保健食品,可以宣傳批準的功效。
沒有小藍帽的產品不能宣傳具有特定的保健功效,只能作為普通的食品銷售。
2、保健品屬於食品嗎??
保健品屬於食品。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特殊種類,介於食品與葯品之間,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與一般食品區別:
(1)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質),能調節人體的機能,具有特定的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強調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2)保健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圍(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無特定的食用范圍。
(3)保健食品一般都具有規定的每日服用量,而一般食品無規定的食用量。
(2)保健食品不是擴展資料
保健食品在市場上識別真假:
(1)保健食品產品外包裝上有藍色草帽樣標志,標志下方為批准文號和批准部門。
(2)看批准文號,衛生部批準的國產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為「衛食健字+(年代號)+順序號」,進口保健食品為「衛進食健字+(年代號)+順序號」或「衛食健進字+(年代號)+順序號」。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和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國產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為「國食健字G+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進口保健食品為「國食健字J+4位年代號+4位順序號」。相關信息可到國家葯監局網站查詢。
(3)仔細閱讀保健食品標簽說明書。保健食品標簽和說明書包含了產品的原輔料、功效成分或者標志性成分及含量、保健功能、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注意事項、保質期、產品注冊和生產等相關信息。
(4)看保健功效,而非治療效果。看外包裝上與宣傳說明書是否一致,保健品不得宣傳效果療效,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癒的宣傳。
3、保健食品與葯品的區別
1、首先,概念意思的不同,保健食品是食品,而葯品是葯。從科學角度講,注意平時營養均衡的飲抄食、有規律的生活習慣、適時適量的運動、保持開朗的襲性格,才是健康的根本保證。
2、其次,兩種使用後的所帶來的功效不同,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百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能治療疾病度。葯品是治療疾病的物質。
3、最後,政府對兩種的管理和監督的不同,保健食品是食健字,葯品是葯准字。兩個問要求相差甚遠。保健食品不需要通過動物或人群實驗,不需要證實有明顯的功效作用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葯品必答須通過動物或人群實驗,證實有明顯、穩定的功效作用,同時也有毒副作用。
4、保健品屬不屬於葯品
保健品屬於食品范疇,不屬於葯品。
一、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屬於食品的一個種類,能調理生理功能,但是對治療疾病效果不大。可以用來進行輔助治療。
二、衛生部批準的保健食品預包裝食品容器上(食品標簽)應有衛生部對這一食品的批准文號和衛生部規定的保健食品標志。國產保健食品為:衛食健字 第號,或者國食健字 第號,進口保健食品:衛進食健字 第號。
三、保健食品的標簽除與普通食品應有生產日期、保質期外,還應註明適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
四、保健品不可以代替葯品。一種新葯品的面市,必須要有大量的臨床試驗,並通過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批准;保健品沒有規定治療的作用,不需要經過臨床驗證,僅僅檢驗污染物、細菌等衛生指標,合格就可以上市銷售。
(4)保健食品不是擴展資料
葯品的特性
1、種類復雜性:具體品種,全世界大約有20000餘種,我國中葯制劑約5000多種,西葯制劑約4000多種,由此可見,葯品的種類復雜、品種繁多。
2、葯品的醫用專屬性:葯品不是一種獨立的商品,它與醫學緊密結合,相輔相成。患者只有通過醫生的檢查診斷,並在醫生與執業葯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葯,才能達到防止疾病、保護健康的目的。
3、葯品質量的嚴格性:葯品直接關繫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存亡,因此,其質量不得有半點馬虎。我們必須確保葯品的安全、有效、均一、穩定。
另外,葯品的質量還有顯著的特點:它不像其他商品一樣,有質量等級之分:優等品、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等等,都可以銷售,而葯品只有符合規定與不符合規定之分,只有符合規定的產品才能允許銷售,否則不得銷售。
5、保健品和保健食品有什麼區別?
保健品、保健食品、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配方、食用對象、食用目的和安全性的不同。
①保健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而保健品一般宣傳是具有特定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具有調節機體功能。
②目標受眾不同:保健食品適用於所有人 保健品有特定適用人群,也就是有針對性,針對某一類人群,有適用人群和不適用的人群之分,而食品一般沒有針對性,適用與所有人群。
③有無食用量限制:保健品一般食用的時候有量的限制,而食品卻沒有。
但是有的普通食品又加入了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質,食用量太大也有不妥。保健食品雖然是食品,但有的保健食品已不是傳統食品的形態,製成膠囊、片劑和口服液的形式的產品也不在少數。
(5)保健食品不是擴展資料:
保健品的概念:
按照我們國家1996年3月頒布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的規定。從這個定義出發,應能說明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它屬於食品,但不是普通食品。應符合中國食品法規定的「食品應當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要求,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
第二,有適宜人群。有的學者把人群按健康狀態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健康人,佔10%,第二種是患各種疾病的人,佔20%,第三種也稱亞健康狀態,佔70%,是導致形形色色疾病的原因,如不進行調整,可持續幾年乃至一生,這部分人群最需要保健食品的呵護,即應根據不同情況,選用相應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
第三,是調節機體某種功能,而不是治療疾病,這是應該明確的一個問題。要切記,保健食品不是葯品,是調節功能,不是治療用葯。並且不是說吃了保健食品就能立刻見效,而要堅持一個階段才能見到效果。
第四,是保健食品,不是治療用葯。在選擇保健食品時,要仔細略讀產品說明書和標簽,看有無宣傳療效的內容。因為《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和說明書不得宣傳療效,如果有就會誤導消費。
將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葯品概念區分如下:
普通食品,按中國《食品衛生法》解釋,是指各種供人食用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食物,但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它是我們每天在食用的,具有食品的基本特徵,有一定的色、香、味、形,可不限量食用,並以補充人體生理需要的營養素為目的,不強調或不具有特殊的功能,一般無毒副作用,一般不經過審批。
葯品,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體疾病,有目的的調節人的生理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用法、用量的物質。它有選擇性、適應症、不適應症、禁忌症、毒副作用,有劑量、療程及用葯注意事項等限制,並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葯品的目的是防治疾病、治病救人,適應對象是患者。葯品要經過嚴格的審批才能上市並用於患者。
參考資料:
保健_網路
6、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的區別
1、含義不同
普通食品,可供人類食用或飲用的物質,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煙草或只作葯品用的物質。
保健食品亦稱功能性食品。一個特定的食zd品種類。它具有調節人體功能的作用版,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適於特定人群食用。
2、作用不同
普通食品都能提供人體生存必需的基本營養物質(食品第一功能),都具特定色、香、味、形(食品第二功能)。
保健食品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權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
3、食用人群不同
保健食品一般有特定食用范圍(特定人群),而普通食品沒有,普通食品所有人都可以吃。
7、保健品是葯品還是食品
保健食品屬於食品范疇,不是葯品。
保健品是保健食品的通俗說法。GB16740-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標准》第3.1條將保健食品定義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的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調節人體的機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適用於特定人群。一般食品不具備特定功能,無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圍。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於治療疾病,它是人體機理調節劑、營養補充劑。而葯品是直接用於治療疾病。
(7)保健食品不是擴展資料:
據專家介紹,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對葯品批准文號和試生產葯品批准文號的表達格式作了規定,統一格式為「國葯准(試)字+1位漢語拼音字母+8位阿拉伯數字」。
其中,「准」字代表國家批准正式生產的葯品,「試」字代表國家批准試生產的葯品。國葯准(試)字後的1位漢語拼音字母代表葯品類別,分別是H代表化學葯品,S代表生物製品,J代表進口分裝葯品,T代表體外化學診斷試劑,F代表葯用輔料,B代表保健葯品,Z代表中葯。
漢語拼音字母後的8位阿拉伯數字中的第1、2位代表批准文號的來源,其中10代表原衛生部批準的葯品,19、20代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葯品,省、自治區、直轄市批準的葯品也有數字代碼。如,湖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數字代碼就是42。
8、保健食品是否屬於預包裝食品類
保健食品屬於預包裝食品類。
保健品是屬於預包裝食品范圍內的,因此不存在專門的保健品零售營業執照。保健品非食品,屬於葯品類,需要到葯監局,直接去當地葯監局咨詢。
預包裝食品:預先定量或者製作在包裝材料和容器中,在一定量限范圍內具有統一質量或體積標識。在采購環節必須要索取相應的標簽檢驗合格證。
包裝食品:工業化、標准化程度要低於預包裝食品,銷售者整包購入後可以拆開零賣。
(8)保健食品不是擴展資料:
根據《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
第九十七條:
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簽;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簽、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並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
預包裝食品沒有中文標簽、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簽、說明書不符合本條規定的,不得進口。
第九十八條:
進口商應當建立食品、食品添加劑進口和銷售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食品、食品添加劑的名稱、規格、數量、生產日期、生產或者進口批號、保質期、境外出口商和購貨者名稱、地址及聯系方式、交貨日期等內容,並保存相關憑證。記錄和憑證保存期限應當符合本法第五十條第二款的規定。
9、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自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嚴格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copy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普通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百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2、特定食用范圍不同
保健食品一般有特定食用范圍(特定人群),按食用對象不同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健康人群為對象,主要為了補充營養素,滿足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需求;另一類主要供給某些生理功能有問題的人食用,強調其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方面的調節功能。
普通食品沒有特定食用范圍(特定人群)。
3、功能不同
保健食品含一定量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質),能調節人體機能,具有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而一般食品不強度調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10、以下不是保健食品必要的索證證件?
不是保健食品必要的索證證件是:4:食品QS證書。
因為是保健食品,當然需要保健食品批准文號。「食品QS證書」就是普通食品的批准文號,所以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