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70年婦女事業的發展和進步,都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國的婦女事業發展和進步的70周年。70年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婦女工作,非常支持婦女工作。我們國家的婦女工作有了非常好的發展,非常好的進步,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1個方面是婦女受教育水平顯著提升
新中國成立以來,婦女事業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其受教育程度也有了很大的進步。新中國成立以前,我們國家婦女的文盲率是90%,而到了2017年,中國婦女的文盲率只有7.3%。所以說這種巨大的進步,巨大的飛躍,是黨和國家對婦女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第2個方面是婦女健康狀況有了極大地改善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非常重視婦女的健康,制定了多種法律文件來保障婦女的健康。制定了《母嬰保健法》、《中國婦女發展綱要》。同時各級醫療機構也加強了為婦女健康服務的工作,從基層到大中型醫院再到相關的科研機構,都在為婦女的健康事業做著他們的努力。
第3個方面是婦女的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制定了婦女社會保障的各種政策。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政策就是生育保險2018年,全國有2億人參加了生育保險,其中女性達到了9000人。同時也非常保證婦女的假期,女職工的法定產假達到了98天。同時婦女的醫療保障制度、婦女養老保障制度等建立全面發揮作用。
2、紀漢平的個人成就
2006年開始舉辦多期家庭心理輔導和EQ家庭成長營以及中小學夏令營、軍訓夏令營大型團體心理輔導,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保駕護航;
2008年4月至2010年10月中國婦聯、中國優生優育科學學會組織「提升兒童社會適應能力」全國巡講二十多場;
2008年5月為汶川地震撰寫《災後心理援助手冊》發行2萬多冊;
主編出版《心理健康完全手冊》現已上市發行;
2008年至今參加廣東省衛生廳組織心理醫學科普知識講座(婦幼保健院、兒童醫院、綜合醫院)二十多場;
2009年中國汕頭海關、中國移動汕頭分公司、深圳南山區婦聯、汕頭市福利院等多個企事業單位心理講座20多場;
參與《學習困難兒童指導》、《剖腹產兒童養和育》20餘本書籍的編寫;
為外來工子女教育問題研討講座多場;
2012年創辦中國胎兒大學師資培訓班,為培養更多素質高、專業精的育嬰工作者,與育嬰傳播者共同提升中國寶寶的人口素養;
3、婦幼保健院應聘自我介紹
面試的話就先介紹自己的具體情況,比抄如名字,有什麼特長,學習和社會經歷,取得過什麼成就,對本工作有什麼心得體會,對本公襲司有什麼看法,對未來有什麼計劃等等。最重百要的是自我介紹是要自信,說話清晰,有條理,別緊張。工作主要還是看能力,介紹盡量精煉度,不啰嗦
4、南寧市區婦幼醫院的成就
醫院不斷引進新技術,使診療技術和醫護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如宮頸陰道病防治系列技術(膜式液基超薄細胞學檢測技術、陰道鏡、高頻電波) 教學與科研:平均每年接受基層進修醫師、護士20餘人,各級大專院校實習醫師、護士50餘人,每年舉辦2-3次基層地段醫療保健機構、托幼機構保健醫師培訓。除直接指導兩個市轄縣婦幼保健院外,還建立了5個縣級和縣市級婦幼保健院技術協助關系,幫扶貧困地區的婦幼保健業務。近10年來,開展科研28項,獲區(省級)、市科技進步獎、衛生科技進步獎17項,參與國家級科研協助項目2項,近3年各級技術人員發表論文96篇。 業務狀況與服務特色:2001年收入2,000萬元,住 院人次5,309人,門診人次222,911人。多年來醫院始終堅持「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以保障生殖健康為目的,面向基層,面向群體」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發展特色專科。婦科建立起以醫院為中心,幅蓋周邊14個市縣的宮頸癌前病變防治中心,提供了宮頸癌篩查、診斷、治療全套服務,宮腹腔鏡為治療不孕不育拓寬了治療手段。婦產科的無痛人流、無痛分娩系列技術,在本地深受歡迎,為保護婦女身 心健康做出了積極努力;產前診斷與優生遺傳咨詢為實施提高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奠定了基礎;兒科的哮喘專科治療在緩解症狀和控制病情上有獨到之處;兒童早教、兒童 智力測試、兒童鉛污染防治門診、圍絕經期防治等保健特色項目,帶動了全市婦幼保健工作的發展,促進了兩個系統管理。
5、南寧市婦幼保健院的成就
<
6、列舉我國2009年以來的成就
我自己找滴,你看看選一點吧 選我選我 1.蘭州到重慶,蘭州到成都的鐵路開工 2 2009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國國民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黨中央和國務院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共克時艱,堅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全面實施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一攬子計劃及政策措施,國民經濟形勢總體回升向好,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的進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新成績。 一、經濟增速下滑得到較快扭轉,國民經濟率先實現回升向好。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2008年第四季度國民經濟增速出現了陡然下滑,由第三季度增長9.0%下滑到增長6.8%,2009年第一季度仍在延續下滑的趨勢,經濟增速下滑到6.2%。隨著擴內需、保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和政策措施的貫徹落實,2009年第二季度經濟增長7.9%,比一季度加快1.7個百分點;三季度增長9.1%,比二季度快1.2個百分點;四季度增長10.7%,比三季度快1.6個百分點,全年經濟增長8.7%,比預期8.0%的目標快0.7個百分點,國民經濟不僅較快扭轉了下滑的趨勢,而且還呈現出逐步加快的勢頭,全年實現了好於預期的結果。 二、糧食連續6年實現增產,商品和服務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糧食連續6年增產,主要農產品供給充足。全年糧食產量53082萬噸,比上年增產211萬噸,不僅實現了連續6年的增產,而且也創下了歷史新高。棉花雖然出現減產,但產量仍達640萬噸。油料產量3100萬噸,增長5.0%。肉類產量7642萬噸,增長5.0%;其中豬肉產量4889萬噸,增長5.8%。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繼續增長。2009年彩色電視機9898.8萬台,比上年增長9.6%,其中液晶電視機6765.3萬台,增長85.2%;家用電冰箱5930.5萬台,增長24.7%;汽車1379.5萬輛,增長48.2%;移動通信手持機61924.5萬台,增長10.7%;微型計算機設備18215.1萬台,增長33.3%;大中型拖拉機37.1萬台,增長30.6%;發電量37146.5億千瓦小時,增長6.3%;粗鋼56803.3萬噸,增長12.9%;十種有色金屬2650.1萬噸,增長5.2%。 服務業供給支撐能力明顯提高。全年新建鐵路投產里程5557公里;新建公路121013公里,其中新建高速公路4391公里;港口萬噸級碼頭泊位新增吞吐能力31318萬噸;新增數字蜂窩行動電話交換機容量27580萬戶。 三、投資和消費實現快速增長,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回升的關鍵。固定資產投資快速增長。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846億元,比上年增長30.1%,增速比上年加快4.6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3.3%,為1981年以來增長最快的。 消費需求保持較快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3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實際增長16.9%,為1986年以來增長最快的。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以及與生活改善有關的消費品銷售均呈現快速增長。 內需是經濟較快回升的關鍵。初步測算,投資對經濟增長拉動8.0個百分點,貢獻率為92.3%;消費拉動4.6個百分點,貢獻率為52.5個百分點;凈出口負拉動3.9個百分點,負貢獻44.8%。 四、進出口總額由下降轉為增長,出口躍居世界第一位。進出口總額由下降轉為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22072億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一季度下降24.9%,二季度下降22.1%,三季度下降16.5%,四季度增長9.2%。從月度看,前10個月均為下降,11月份同比增長9.8%,12月份增長32.7%。 出口躍居世界第一位。盡管2009年我國出口額下降16.0%,實現12017億美元,但德國的降幅更大,出口實現8032億歐元,相當於11213億美元,這說明2009年我國出口額已超過德國,出口躍居世界第一位。 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由降轉升。全年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900億美元,比上年下降2.6%,但自8月份開始實現連續5個月正增長,其中12月份出現了大幅增長,當月增長103.1%。 五、財政收入和企業利潤實現大幅增長,經濟運行效益明顯提高。財政收入由下降轉為大幅增長。全年全國財政收入68477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全國財政收入一季度同比下降8.3%,二季度就扭轉了下降趨勢,實現了增長2.6%,三季度增長24.1%。 企業實現利潤由大幅下降轉為增長。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5891億元,同比增長7.8%,比上年同期加快2.9個百分點。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年初還是大幅度下降並一直延續到三季度,1-2月份下降37.3%,1-5月份下降22.9%,1-8月份下降10.6%。 六、產業、城鄉和區域結構出現積極變化,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第三產業比重上升。2009年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10.6%,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8%,下降0.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2.6%,上升0.8個百分點。 城市化水平繼續提高。2009年末,我國城鎮人口6218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19萬人,城市化率為46.6%,比上年提高了0.9個百分點。 中西部地區生產和投資快速增長。從工業生產看,中部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2.1%,快於全國1.1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增長15.5%,快於全國4.5個百分點。從城鎮投資看,東部地區投資比上年增長23.9%;中部地區增長36.0%;西部地區增長35.0%。 七、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各項社會事業不斷向前推進。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5433億元,比上年增長17.7%,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62%,其中基礎研究經費272億元。全年成功發射衛星6次。首台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系統「天河一號」研製成功;嫦娥一號衛星成功受控撞月。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51.1萬人,比上年增加6.5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招生640萬人,增加32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874萬人,增加62萬人。全國普通高中招生830萬人,減少7萬人。 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6.3%;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7.2%。出版各類報紙437億份,各類期刊31億冊,圖書70億冊(張)。 年末全國共有衛生機構28.9萬個,其中醫院、衛生院6.0萬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2.6萬個,婦幼保健院(所、站)3013個,專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315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543個,診所及其他19.3萬個。 全年運動健兒在30個項目中共獲得142個世界冠軍,11人3隊22次創22項世界紀錄。在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上,共有7人9次創超5項世界紀錄;12人3隊21次創16項亞洲紀錄;29人5隊52次創39項全國紀錄。 八、就業人員和居民收入繼續增加,城鄉居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就業人員增加好於預期。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99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15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1120萬人,增加910萬人,新增加110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比上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增長。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153元,增加393元,比上年增長8.2%,剔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比上年增長8.8%,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農村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消費總支出的比重為41.0%,比上年下降2.7個百分點;城鎮為36.5%,比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 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年末全國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349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607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40061萬人,增加8239萬人。2716個縣(市、區)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4.0%。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順利啟動。 2009年中國機床工具行業產值居世界第一 2009年消費對中國經濟拉動作用明顯增強 聯合國副秘書長:中國正在國際上發揮更積極作用 中國銀行卡業務增長迅速 信用卡貸款壞賬風險加大 2009年中國防災減災能力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