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功有哪些練習方法?
保健功,又稱輔助功。可在練氣功前做,也可單獨做。保健功操作簡便,既可保健,又可治病。行之有效。現介紹若干種如下:耳功用兩手分別按摩兩側耳輪,做18次,然後用兩手魚際處掩住環道,手指放在後腦部,用食指壓中指並滑下輕彈後腦部24次。可以聽到咚咚響聲,稱鳴天鼓。按摩耳輪可使聽力增強,防治耳鳴、耳聾及凍瘡:鳴天鼓可使大腦及心肺功能改善,並有助於解除頭昏、頭痛。
叩齒思想集中,上下牙齒輕扣36次,不宜用力撞碰。叩齒可以改善牙齒和牙周圍的血液循環,保持牙齒堅固。預防牙痛的發生。治療牙痛、牙齒過敏及牙齦萎縮。
舌功用舌在口腔內上下牙齒外側運轉,左右各18次,產生唾液暫不咽下,接著漱津。
漱津閉嘴,將舌功所產生的唾液鼓漱36次,分三次咽下,意想到唾液慢慢降到丹田。舌功和漱津可防治齒齦萎縮,改善消化功能,增進食慾。
擦鼻兩手大拇指指背互相擦熱,然後夾鼻,以迎香穴為中心,輕輕地上下擦鼻翼兩側18次,以增強上呼吸道抵抗力,預防感冒和治療慢性鼻病及過敏性鼻炎,治鼻塞效果顯著。
目功輕閉兩眼,拇指微曲,用兩側指關節處擦兩眼皮38次,再用兩個大拇指背輕擦眼眉各18次,再輕閑兩眼,眼球左右旋轉各十八次,能防治眼炎,增進視力。
擦面將兩手掌互相摩擦發熱,然後用兩手掌由前已經鼻兩側往下擦,直至下頜,然後反方向擦至前額。如此反復進行36次,能使臉色紅潤光澤。
項功兩手指相互交叉抱後頸部,仰視,兩手與頸爭力。能治肩痛,目昏。
揉肩以左手掌揉右肩18次,再以右手掌揉左肩18次。可防治肩周炎。
夾脊功兩手輕握拳,兩前臂彎曲九十度,前後交替擺動各18次,能促進肩關節和胸大肌的活動能力,增強內臟機能活動能力。
搓腰先將兩手互相搓熱,以熱手搓腰部兩側各18次,能消除腰肌疲勞,防治腰痛。
搓尾骨用兩手食指和中指搓尾骨部,兩側各搓30次,能改善肛門的活動功能,防治脫肛及痔瘡。
擦丹田將兩手搓熱,先用左手掌沿大腸蠕動方向繞臍作圓圈運動,即由右下腹至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而返回至右下腹,周而復始作100次;再將兩手搓熱,用上法以右手擦丹田(臍下十厘米)一百次。擦丹田能增強內臟功能,特別是幫助腸胃蠕動,可解除便秘、腹脹。如有遺精、陽痿、早泄,可一手兜陰囊,一手擦丹田,左右手各擦80次。(青年人不可做。)
揉膝用手掌揉膝關節,兩手同時進行,各揉一百次,可防治關節炎,並增強腿力。
擦湧泉用左手食指、中指擦右足心100次,再用右手食指、中指擦左足心一百次。能調節心臟功能,治療頭暈目眩。
織布式正坐於床,兩腳伸直並攏,足尖向上,手掌向外,兩手向足部作推動姿勢。同時軀干前俯,配以呼氣,推進即回復原式,此時手掌向里,配以吸氣,往復30次。可活動全身,特別是腰部活動范圍大,能治腰痛、腰酸。
和帶脈自然盤坐,兩手胸前相握,上身旋轉,自左而右轉16次,再自右而左轉16次,後仰時吸氣、前俯時呼氣。能強腰固腎,增強腸胃活動。
2、麻將千術十八式
什麼十八式,十九招的?
天高千術手法無非就是偷和換,多和少,還能怎樣?
別聽有些「一說什麼都通,其實真的一點不懂」滿嘴理論的假先生瞎吹瞎擂瞎忽悠......
現在都是自動麻將機,真正是實戰實用的手法,必須要到達在抓之前手裡面不多牌,胡牌以後機器裡面不少牌,其伸手進牌,去牌回牌,上下轉換,胡牌自摸系統幾招手法......能熟練運用,動作常規,隱蔽流暢就是了......(產品除外,不加評論)。
3、易筋經十八式的練法
1.韋馱獻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
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口訣) 自然呼吸,兩腿挺膝,兩足跟內側相抵,腳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軀干正直,頭頂之百會穴與襠下的長強穴要成一條直線;兩掌自然下垂於體側;目平視,定心凝神;然後雙手向前分抬合十,停於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後約靜立一分鍾。(詳解)
2.韋馱獻杵第二式:足趾拄地,兩手平開。
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接上式;自然呼吸,兩掌從胸前向體側平開,手心朝上,成雙臂一字狀;同時兩足後跟翹起,腳尖著地,兩目瞪睛平視;心平氣合。式定約靜立半分鍾。
3.韋馱獻杵第三式:掌托天門目上視,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骽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
舌可生津將齶抵,鼻能調息覺心安。
兩拳緩緩收回處,用力還將挾重看。 接上式;逆呼吸,兩掌分別上抬,至雙臂成U字狀時,雙肘微彎,掌心朝上,盡力上托;同時咬齒,舌抵上齶,氣布胸際。式定後約靜止半分鍾。
4.摘星換斗勢 : 只手擎天掌覆頭,更從掌內注雙眸。
鼻端吸氣頻調息,用力收回左右侔。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單吸不呼法,兩腳後跟落地,全腳掌著地。左掌回收於背後,掌心朝下,盡力下按;同時扭項,目視右掌。式定後要氣布胸際,深長鼻吸自由鼻呼,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右掌下落於背後,掌心朝下,盡力下按,同時左掌自體後擎天而起,扭頸,目視左掌。式定後用逆呼吸單吸不呼法,約靜立半分鍾。5.倒拽九牛尾勢兩骽後伸前屈,
小腹運氣空松。
用力在於兩膀,
觀拳須注雙瞳。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腳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右掌從體後向體前變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於面前。左掌順式變拳,拳心朝上停於體後,兩肘皆微屈;力在雙膀,目視右拳。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左右手腿勢互換,左腿蹬力,身體隨之前移,重心落於右腿,繼左腳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從體後向體前翻抬,右拳從面前向體後翻落,成左式;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6.出爪亮翅勢:挺身兼怒目,推手向當前。
用力收回處,功須七次全。 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腳落於右腳內側成立正姿式;同時雙拳回收於腰際,拳心朝上,繼而鼻吸氣,挺身,怒目,雙拳變立掌,向體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盡力外挺;然鼻呼氣,雙掌再變握拳,從原路回收於腰際,拳心向上;再鼻吸氣,雙拳變五掌前推,如此反復七次;意在天門。
7.九鬼拔馬刀勢:側首灣肱,抱頂及頸。
自頭收回,弗嫌力猛。
左右相輪,身直氣靜。 右式:接上式;順呼吸;右拳變掌從腰際外分上抬,至大臂與耳平行時,拔肩,屈肘,彎腰,扭項,右掌心朝內停於左面側前,如抱頭狀;同時左拳變掌,回背於體後,盡力上抬。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左臂伸直,左掌從體後向體側上抬,同時右臂伸直,右掌順式從頭後經體側下落,成左式,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8.三盤落地勢:上齶堅撐舌,張眸意注牙。
足開蹲似踞,手按猛如拏。
兩掌翻齊起,千斛重有加。
瞪睛兼閉口,起立足無斜。 接上式;自然呼吸;左足外開成馬步,同時左掌下落,右掌從體後往體前上抬,至兩掌心朝上於胸前相遇時,繼外分,雙肘微屈,掌心朝下按力於雙膝之前外側。式定後舌抵上齶,瞪睛,注意牙齒,約靜蹲半至一分鍾。然後雙腿起立,兩掌翻為掌心朝上,向上托抬如有重物;至高與胸平時,再翻為掌心朝下,變馬步,再成式。凡三起三落,共蹲樁靜立約一分半至三分鍾。
9.青龍探爪勢:青龍探爪,左從右出。
修士效之,掌平氣實。
力周肩背,圍收過膝。
兩目注平,息調心謐。 右式:接上式;順呼吸;兩目平視,左足回收於右足內側,成立正姿式;鼻呼,左掌自胸前變拳,順式回收於腰際,右掌自胸前變爪,五指微屈,力周肩背,向體左伸探。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鼻吸,俯身,腰前屈,右爪從左至右經膝前圍回;鼻呼,直身,變握拳停於腰際,同時左拳變爪,從腰際向體右伸探。
10.卧虎撲食勢: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右骽相更。
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
鼻吸調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賴支撐。
降龍伏虎神仙事,學得真形也衛生。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兩目平前視,上式結式為雙拳停於腰際。右腳向前邁一大步。左腳跟掀起,腳尖著地,成右弓步;同時俯身、拔脊、塌腰、昂頭,兩臂於體前垂直,兩掌十指撐地,意在指尖。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身體起立,左足向前跨一大步,成左弓步,作卧虎撲食左式,凡動作相反,為左右互換,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11.打躬勢:兩手齊持腦,垂腰至膝間。
頭惟探胯下,口更嚙牙關。
掩耳聰教塞,調元氣自閑。
舌尖還抵齶,力在肘雙彎。 接上式;順呼吸;上右足平行於左足內側,距離約與肩寬;然後變為弓腰,垂脊,挺膝。頭部探於胯下,同時兩肘用力,兩掌心掩塞兩耳,兩掌夾抱後腦,意在雙肘尖。式定後隨意停留片刻。
12.掉尾勢: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頭,凝神壹志。
起而頓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為志。
更作坐功,盤膝垂眥。口注於心,息調於鼻。
定靜乃起,厥功維備。總考其法,圖成十二。
誰實貽諸,五代之季,達摩西來,傳少林寺。
有宋岳侯,更為鑒識,卻病延年,功無與類。 接上式;順呼吸,挺膝,十趾尖著地,兩手下落,微屈,兩掌相附,手心拒地;同時瞪目視鼻準,昂頭,塌腰垂脊,凝神益志,意存丹田。式定後腳跟落地,再掀起,三次後即伸膀挺肘一次;共腳跟頓地二十一次,伸膀七次;然後起立,成立正姿式。
4、太極拳鍛煉價值及精要十八式名稱。
太極拳能使呼吸自然、細長、慢均。由於速度緩慢,動作柔和,從而使人體的微循環得以擴
張。微循環的特點是劇烈運動會使血液運行走捷徑,得不到充分的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太極拳緩柔的特點則使血液能夠流向各處,從而得到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改善身體內部的循環。俗話說「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使一些不通之處暢通,這樣慢性病症狀就得到緩解或消除。同時太極拳運動能強身健體,能預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極拳運動有治病的效果。
太極拳是在傳統養生法「導引術」和「吐納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獨特運動。主張「以意導氣,以氣運身」,又具有氣功內行功調心的鍛煉方法。從而也就形成了太極拳要意識、呼吸和動作密切結合,「練意、練氣、練身」內外統一的內功拳運動,「始而意動,繼而內動,再之外動」;並形成剛柔相濟,快慢有節、蓄發互變,以內勁為統馭的獨特拳法。
太極拳作為一項體育運動,之所以具有養生保健功能,其奧秘在於「一動無不動」的身體活動,能給各組織器官一定強度和量的刺激,激發和促進身體在生理、生化和形態結構上發生一系列適應性變化,使體質朝著增強的方向上轉化和發展。對於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來說,能推遲身體各組織器官結構和功能上的退行性變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療疾、延緩衰老的作用。
祖國醫學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由經絡貫通上下,溝通內外,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太極拳獨特的習練方式可有利於通經活絡。首先,我們知道,突然、強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會使人體氣機紊亂和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而太極拳卻強調全身心的放鬆,可削弱、轉移和克服內傷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於經絡的疏通。其次,太極拳全身性的輕慢鬆柔的適當運動,會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經絡傳導速度和強度,有利於脈氣在遍上全身上下、內外循環無端的經絡系統中運行,有助於經絡暢通透達,使氣血充盈灌注全身,濡養各臟腑組織器官,營陰陽,維持和保護機體功能,加大抗禦病邪和自我修復能力。第三,太極拳運動中,腰部的旋轉,四肢的屈伸所構成的纏繞運動會對全身300多個穴位產生不同的牽拉、擰擠和壓摩作用。這實際上是一種自我按摩,能起到類似針刺的作用,活躍經絡,激發經氣,
疏通經絡和調整虛實,加強維持並聯系各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處於協調有序狀態。
太極拳是非常講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養生術,太極拳的動靜結合,動中求靜,以靜御動和雖動猶靜,使太極拳更符合運動適度的健身原則;同時太極拳獨特的心靜用意,使心更易入靜,可有效阻斷過分亢進和熾烈地七情對氣血的干擾和逆亂影響,護衛「元神」正常發揮其調控人體身心健康的功能。
太極拳是一門源遠流長、內容深邃的科學,包含著豐富而獨特的習練方法。太極拳不僅繼承了中國古老的傳統養生之道,而又以現代科學為依據,得到了發展,從而使其在健身、治病和抗衰老上獲得了更大的養生保健功效,具有葯物所不及的特殊功效。這種特殊功效並非伸手可取,必須要在習練中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做到動作規范,即指身體姿勢要符
合一定的運動標准,這也是各個式子,不管動作怎樣千變萬化,所共同遵循的動作要求。只有身體姿勢和動作的規范,才有利於「意動身隨」;有利於肢體放長,更靈活地表現出端正、疏鬆、圓潤和輕靈等特點,有利於「以靜御動」、「動中求靜」和「精神內守」,從而使練拳出現只有意動而不覺形動的虛靈境界,使鍛煉進入更高層次,做到由內發於外,且能由外斂於內,功妙地進行內外交修,達到心身合一。要做到動作規范,首先要做到身體的自然與放鬆,同時精神也應放鬆,「神疏」方能「體靜」。
太極拳運動採用腹式呼吸方法,要求深、勻、細、緩、長,但初練者不要刻意追求這些,只要採用通順的自然呼吸就可以了。腹式順呼吸也是達到腹式逆呼吸的必由之路,腹式逆呼吸會加大軀體神經系統對呼吸的調控,從而對自主神經系統調節內臟機能產生更加良好的影響。但初練者不能因此而盲目採用這種呼吸方法,否則不僅會顧此失彼影響運動習練甚至出現憋氣等現象。實際上,只要隨著動作的熟練,腹式順呼吸越發越協調,達到腹式逆呼
吸只是瓜熟蒂落的事情。太極拳哲理取法自然,不可違背。所以初練者務必遵循呼吸要暢利的原則,切忌急於求成。
太極拳良好的養生保健功效,只有經過長期的鍛煉才能發揮出來,首先,太極拳同其他體育項目一樣,鍛煉效果的出現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具有身體不練則退的規律。另外,身體的康復和體質的改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俗話說「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絲」,就是這個道理。太極拳具有健身療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見影」之效。
第二,太極拳養生保健功效是「練身、練氣、練意」綜合鍛煉的結果,能掌握太極拳真諦,本身就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正是體現了練拳的不可間斷性。
第三,實踐證明,太極拳養生保健功效的獲取,貴在堅持習練。每位立志習練太極拳進行養生保健者,都應從中悟出持之以恆的道理。
所謂「功到必成」,是一個戰勝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對打太極拳養成習慣的產生興趣的過程。隨著這種轉變,一種身心健康的充實感、愉悅感、幸福感會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會不期而至,人生樂趣會得到更大享受,對太極拳健身、療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感受。反過來,又會強化練拳的信心和興趣,最終會使太極拳成為習練者走向健康途中的良師益友。
5、太極氣功十八式每一招式的名稱是什麼呀?
1. 太極起勢2. 攬雀尾3. 單鞭4. 提手上勢5. 白鶴亮翅6. 摟膝拗步7. 手揮琵琶 8. 上步搬攔捶 9. 如封似閉 10. 倒攆猴 11. 斜飛勢 12. 海底針 13. 扇通背 14. 雲手 15. 左右分腳 16. 轉身蹬腳 17. 雙峰貫耳 18. 野馬分鬃 19. 玉女穿梭 20. 下勢 21. 金雞獨立 22. 退步跨虎 23. 迎面掌 24. 轉身擺蓮腳 25. 彎弓射虎28. 上步攬雀尾 29. 單鞭 30. 收勢(合太極) 26. 上步迎面掌 27. 翻身撇身捶
http://www.wutaichi.com/history/tradition.htm
6、太極氣功十八式口令
太極文化博大精深,修學太極拳的目的是修養身心,修養身心的主要途徑是太極思維。太極文化所推崇和傳播的太極拳,講究練拳時「找舒適」,找到舒適「舒適練。」普及太極拳,對緩解壓力,放鬆身心、促進氣血循環,幫助實現延年益壽很有好處。在不知不自覺中進入練太極的美好意境,能自然而然地獲得健康,精神更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滋養。
我並不圖對方有太大的回報,只希望對我的行動作出肯定就足矣!
7、太極氣功十八式口令音樂
朋友:
我是「瓢城棍王」。您要的音樂我打包發給您了,
請及時下載解壓後使用,希共同提高。
是太極把我們的心連在一起,是太極讓我們的距離不再遙遠。我將一如既往的對需要我幫助的人進行幫助和指導,祝您及您的家人、朋友都能從我的這些音樂和太極口令中得到快樂、健康。
今後如有太極方面的疑問盡可提問。我和我的團隊將盡力為您答疑解惑!請點擊下面回答中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確定滿意回答。
願天下拳友、網友能夠在我的音樂聲里快樂每一天,幸福一輩子。也希望接受過我點滴幫助的人成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純粹的人,樂於助人,懂得感恩的人!
8、易筋經十二式和十八式有什麼區別么
朋友 沒有本質區別的, 最大的區別 就是 多加入幾個 強筋易骨的 固定姿勢罷了, 練習那個都區別不大的, 如果 可支配時長的話 建議練習 十八式的朋友 , 易筋經 的精髓就是 強筋 是在時間上耗著出功夫的。
9、降龍十八掌 的十八式分別是什麼?
降龍十八掌第一式——亢龍有悔:
其招式為左腿微屈,右臂內彎,右掌劃一圓圈,「呼」的一聲,向外推去。
降龍十八掌第二式——飛龍在天:
這一招必先躍起半空,居高下擊,才能顯見奇大的威力。它一定要配合輕功跳躍之技,由上而下給予敵人痛擊,算起應該是一種技巧性較高的武技。
降龍十八掌第三式——龍戰於野(戰龍在野):
此乃降龍十八掌中十分奧妙的功夫,左臂右掌,均是可虛可實,非拘一格。用虛實相生,陰陽相參的手法擾亂對方,自己則可以趁虛而入,是一式誘敵策。
降龍十八掌第四式——潛龍勿用:
則是右手屈起食中二指,半拳半掌,向敵人胸口打去,左手同時向里鉤拿,右推左鉤,讓敵人難以閃避。這是一種左右夾擊的攻勢,讓人無處可避,盡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降龍十八掌第五、六式——利涉大川、鴻漸於陸:
這兩招乃郭靖與梅超風在歸雲庄比武時,所用的招式。此兩招是一種技術性的逼退敵人之招式,用意在於使敵人勿近其身,以為自保。
降龍十八掌第七、八式——突如其來、震驚百里:
這兩招卻是郭靖被梅超風的九陰白骨爪所傷之後,為逼梅超風交出解葯時所用之術,可見此二招術必然是近身肉搏時所用的拚命之招,其威力自然可想知。
降龍十八掌第九式——或躍在淵:
這招施為之前要先提一口氣,然後以氣化掌,左掌前探,右掌嗖的從左掌下穿了出去,直擊對手小腹。是屬於一種至剛至陽的正面攻勢。
降龍十八掌第十式——神龍擺尾:
此乃降龍十八掌救命絕招,任何有生命的東西在他有生存受到威脅時所生成而出的反應力道,自是非同小可。
降龍十八掌第十一式——魚越於淵:
這一招是用於狹小空間的防身之術,它或為緩沖高手綿密不絕的攻勢之用。
降龍十八掌第十二式——見龍在田:
這一招轉守為攻之策,當手腕被別人擒拿,此招可以順腕翻過,以又重又快的掌法拍擊敵人肩頭。是一招轉守為攻的法門。
降龍十八掌第十三式——雙龍取水:
此招由下而上的攻敵之術,與飛龍在天相為反生,是一種敗中求勝之道。
降龍十八掌第十四、十五、十六式——時乘六龍、密雲不雨、損則有孚:
這三式乃是郭靖在丐幫大會上為助黃蓉奪回幫主之位時所用的招式,當時丐幫 「凈衣派」的三大長老為楊康所惑,不願奉立黃蓉為新任的幫主,郭靖為證實 他二人為洪七公親傳弟子,而與丐幫簡長老比武用了「降龍十八掌」中這三招, 其用意在於陳兵立威,可想這三招是「降龍十八掌」中最「華麗」的拳路,不但實戰技術可靠,姿勢必然也不會差到哪去。
降龍十八掌第十七式——履霜冰至:
此招必須「吸一口氣,兩肘往上微抬,右拳左掌,直擊橫推,一快一慢的打出 去。」掌法之中剛柔並濟,正反相成,實是妙用無窮。為「降龍十八掌」中較為陰柔的一技。
降龍十八掌第十八式——抵羊觸藩:
這一招乃是和身術出的一式,意欲以掌力內功和著全身的體重,以快速的步伐 ,讓敵人避無可避射無可射,其姿態就如一隻受到刺激的羊一樣,不顧一切地想沖出柵欄,威力相當驚人。
10、求太極氣功十八式全套口令音樂
兄弟你好,你要的東西都在附件里,請採納答案!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