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體質差按摩有效嗎
介紹幾種日常保健按摩的方法,你可以嘗試一下
1、健腦保健按摩按摩要點
輕捏寶寶的脊柱6遍,配合按揉背部3分鍾。再用中指端輕揉寶寶的太陽穴處100次,用兩拇指自眉頭向眉梢做分推100次。用拇指按揉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界處(百會穴)1分鍾,注意避開前囟處。最後,用拇指、食指與中指對稱用力點揉肩部筋肉1分鍾。
嬰幼兒時期是人一生中腦實質增加最快和腦細胞分化最快的時期,腦發育比身體其他部分的發育快許多。如果能在這段時間內,對嬰幼兒進行健腦按摩,將促使嬰幼兒更加聰明,更加健康地成長。
2、脊柱保健按摩
按摩要點
輕推寶寶的脊柱10遍,配合按揉背部。使寶寶仰卧,父母位於寶寶頭部,用雙手握住寶寶雙腕反復屈伸寶寶的上肢數遍。再讓寶寶坐起,父母雙手按摩其雙肩10遍。最後,用掌根搓揉寶寶脊柱兩側數遍。
脊柱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常可因坐姿不良而出現脊柱側彎、雙肩不對稱等畸形。採用一些保健按摩方法,可以預防嬰幼兒脊柱畸形的發生。
3、肩關節保健按摩按摩要點
拿揉寶寶的上臂,按揉肩胛部肌肉。使寶寶屈肘,父母一手捏拿肩部,另一手捏拿肘關節並做內旋、外旋活動。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范圍最大的一個關節,常易受到損傷。對嬰幼兒肩關節的保護,除了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外,通過進行保健按摩,可以增強肩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脫臼。
4、指腕關節保健按摩按摩要點
使寶寶取坐位,父母用多指輕揉寶寶的指間關節約10遍。拿住寶寶的手指遠端(手指尖一端)做腕關節的屈伸運動和旋轉運動數次。在寶寶手指部肌肉處來回抹數遍。
指腕關節是人體平時使用最多的關節,十分靈活。嬰幼兒在玩耍時,指腕關節易發生外傷或勞損,父母經常對寶寶做一些保健按摩,可以防止小兒指腕關節損傷。
5、膝關節按摩保健按摩要點
讓寶寶仰卧,父母用雙掌按在膝關節上搓揉,以局部發熱為度。再讓寶寶俯卧,父母拿捏寶寶的小腿和大腿背側肌肉數遍。輕輕提起寶寶的小腿,反復做膝關節的屈伸動作數遍。
6、踝關節保健按摩按摩要點
讓寶寶仰卧,父母用雙掌握住內外踝關節,揉5分鍾。一手托住寶寶的腳跟,另一手握住足前部,輕輕旋轉搖動踝關節。再讓寶寶俯卧,父母用多指拿捏寶寶的小腿背側肌肉和跟腱部數遍。最後搓揉足心5分鍾。專家叮嚀 膝關節是人體主要負重關節,嬰幼兒還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膝關節的穩定性較差,加之天性好動,經常跑跳,易使膝關節受到損傷。為了使嬰幼兒膝關節少受損傷,父母平時可在膝關節周圍做一些保健按摩,以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和靈活度。
踝關節由脛骨、腓骨、距骨及其周圍的韌帶、關節囊等組織構成。由於嬰幼兒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弱,在運動時常易引起踝關節扭傷。為了避免扭傷,父母平時可在踝關節部進行一定的保健按摩,以增加其穩定性。
2、小孩子有一點駝背,家長重視了嗎
孩子駝背,想必是每一位家長都十分揪心的問題。
它不僅影響了孩子的體型和身高,更有可能帶來一些疾病隱患,甚至給孩子一生的成長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卻對此束手無策。上課的坐姿、重重的書包,壓彎了孩子的脊背;忙碌的工作,又讓家長的監督有心無力,流於形式。
記得小編小時候也駝背。媽媽為了讓小編改掉這個毛病,只用兩個她自認為有效的方法:一個是坐在旁邊,猛地砸小編的後背,讓小編直起腰;另一個就是對著小編吼「咋又駝背了?說那麼多遍沒聽見?」
小編確實沒聽見,不光是小編,有幾個孩子會那麼聽媽媽每天的嘮叨呢?
因此,媽媽爸爸想要解決孩子的駝背問題,一定不能靠嘮叨,而是真的認清駝背的原因,並找到科學的解決辦法。
很多孩子駝背是因為頸部、腰背部出現疼痛或者體態姿勢不良。而長期使用不正確的姿勢伏案寫作業、低頭玩手機往往是造成這些問題的罪魁禍首。
因為這兩種動作會使頸部過度前屈,感到疼痛,這種疼痛一般集中在的頸椎後方棘突(頸部後方的固定突起)周圍,有時伴有局部壓痛,甚至是腫脹,進而過度拉伸後方的肌肉和韌帶,造成損傷和疼痛。
很多家長認為駝背,就是不好看而已,影響不大。然而真相是駝背不僅僅會影響外觀和引發疼痛不適,還會影響到兒童臟器的發育!
為了保證胸腔容積,正常的胸廓會有一個生理性後凸,一旦這個後凸增大,胸廓高度下降,會造成胸廓容積下降,影響孩子的心肺發育,尤其是對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所以家長要特別重視孩子「含胸駝背」的問題。
不要輕信廣告宣傳!
不要輕信廣告宣傳!
不要輕信廣告宣傳!
很多家長發現孩子體態出現畸形,著急忙慌的拿著街頭小廣告研究哪個矯形器靠譜,但范竟一並不建議家長為孩子購買市場上常見的矯正「含胸駝背」的矯形器具。
這類矯形器雖然短期內能幫孩子保持正常的體態,但長遠講,長期佩戴矯形器的過度支持會造成患兒腰背部肌肉退化,姿態異常和疼痛症狀反而會進一步加重。
而一旦後方腰背部肌肉退化,會造成脊柱穩定性下降,不利於維持正常的脊柱弧度,導致後方肌肉及韌帶過度拉伸,從而進一步加重疼痛,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現在,許多瑜伽館、健身房一看到家長們都兩眼放光,打著「矯正脊柱畸形」的小廣告試圖招攬著操心孩子駝背的父母們。
但事實是這個領域缺乏政府的系統監管和醫療機構的專業考量,從業者魚龍混雜,導致患兒和家長存在片面認知和盲目趨從性,故不推薦家長們嘗試。
雖然有些家長表示自己的孩子通過這樣的方式治療有效果。但其實目前市面推出的這些脊柱矯正,一般是通過反曲的動作糾正患兒脊柱側彎的弧度。
這種保健操,對於單純體態異常,沒有病理性變化的人,可能會有一些效果,但對於病理性側彎或後凸(駝背)的人來說,治療效果有待考證。
然而,面對孩子駝背的情況,前面又說不看小廣告,又說保健操不靠譜,那麼孩子們該怎麼預防和治療駝背呢?別急,其實應對的策略並不難。
1. 養成良好的電子產品操作習慣
對於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的現實,不正確的坐姿往往會導致駝背的形成。
在平時使用電腦時,除了要與電腦保護合適的距離外,電腦屏幕與眼睛之間應處於同一水平線上。尤其是眼睛近視的,更需要保持正確的坐姿,最後佩戴眼鏡在電腦跟前操作。
2. 減壓肩「負」
減少身體所沉受的重量,盡量使用能分攤重量,具有海綿背墊可調節的書包。
3. 養成良好的姿勢習慣
當坐著不舒服時,可採用恰當的坐墊來輔助修正坐姿。
尤其是伏案寫作時,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並且每過一個小時左右,就應該放下筆離開座椅,活動一下身體,前後扭扭腰背,讓身體得到放鬆。
1.坐姿:背伸直,身體稍後傾,肩靠椅背,腰部空處墊軟墊,感覺舒適即可。
2.站姿:收腹挺胸,雙肩後展,上肢自然下垂,下頜微收,目光平視,後腰、腿部肌肉略綳緊、膝蓋內側夾緊,隨著呼吸的調節,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在微微的綳緊中放鬆自如。
3.行走:以站姿開始,雙手微向身後甩,昂首挺胸自然邁步!
4. 游泳運動
各個年齡段的工作者,都應該盡量多的參加運動,時常曬曬太陽,有利於增強蓋的吸收,從而增加身材。
脊柱側彎的預防要兼顧坐姿、睡姿、行走姿勢,由於兒童在成長期的骨骼尚未完全長成,對床鋪的硬度也有一定要求,下面來看一下,脊柱側彎的具體預防措施。
游泳,就是目前公認的最好的預防和治療孩子駝背的運動形式。
游泳有利於鍛煉頸部及腰背部肌肉,尤其是蛙泳和蝶泳,由於特定的換氣姿勢,使得其對頸部及腰背部肌肉要求更高,鍛煉更多。
游泳時,由於人體由站立位變為俯卧或仰卧位,加之水的浮力作用,大大減輕了脊椎的負擔,使孩子的頸部及腰背部得到充分的放鬆,有助於緩解由於久坐造成的疲勞,同時還能避免運動損傷的出現。
5. 去放風箏
因為孩子在抬頭看風箏時,頸部長時間後仰,加大了頸部的生理性前凸,鍛煉了頸部後方的肌群,從而緩解了因長時間伏案學習和低頭玩兒手機造成的頸椎後凸減少及頸部肌肉疲勞,避免了頸部疼痛的出現。
同時,放風箏還會大大鍛煉孩子手臂對背部肌肉的牽引力,讓孩子背部更有力量,從而撐起上肢重量,減少駝背的可能性。
駝背看似事小,
但想要防治它,
卻離不開家長和孩子,
每一天科學的關切與努力。
挺拔的胸膛,
不僅能給孩子健康的身體,
更能為孩子帶來更多的自信。
面對孩子駝背,
請媽媽爸爸們,
少一些嘮叨,
多一些實際的監督與行動。
3、有什麼保健方法(如什麼保健操?)可以治療脊柱s形?
一般比較難,除非還是發育期間還比較可能,像你這樣抄的情況,第一,可以做拉纖,但是肯定是長時間的,比較耗百時。第二,做推拿理療,也同樣,是需要長時間的,但還不一定度可以完全好。第三就是你說的保健操,一般你可以做腰部紐問動,同時,多拉伸韌帶,盡量拉柔韌來,說不的定還是有一定答效果的。但這種脊柱S形是比較難的。睡覺姿勢也應注意,盡量平睡
4、小兒捏脊作用大,但並非人人適用,哪種情況不適合?
現在很多寶媽開始注重對幼兒的保健方法,比如最近非常流行的捏脊,它能起到很多作用,也能使寶寶的抵抗力得到提高。雖然它的好處有很多,但並不是所有寶寶都適用。
一、急性病症
眾所周知捏脊能有很多好處,而它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在捏脊的過程中慢慢提高孩子的抵抗力,所以它就不適合一些急性病。比如說寶寶突然出現嘔吐或者拉肚子現象,哪怕這種現象確實是因為消化問題引起,但此時也不應再用捏脊進行治療。雖然它可以起到保健作用,但對於一些疾病仍然是無法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二、癲癇寶寶
一些有癲癇的孩子也不能進行捏脊,一方面癲癇孩子不可能做到完全配合大人,你想讓他乖乖躺著,他也會動來動去。而且捏脊也會刺激神經,對於一些癲癇寶寶來說會覺得非常疼痛,甚至會引起癲癇復發。
三、切勿自行捏脊
很多媽媽在網上看了捏脊視頻之後,就想在家裡給寶寶操作,雖然這些捏脊辦法看上去很簡單,而且學起來也不麻煩。但這畢竟是保健療法,必須在醫生的見證之下才可進行,或者也可以請一些專業人員來家中給寶寶捏脊,切忌自行在家治療。捏脊看似簡單,但它也會刺激穴道,幼齡寶寶非常嬌嫩,一旦傷害到寶寶的五臟六腑,就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可見捏脊雖然作用大,但也不適用於每個人。
5、給孩子按摩,孩子會長的更高些嗎?
漫漫看吧 ■如何長的高
身高能否如意,取決於幾個因素,首先是遺傳因素,佔70%,此外,取決於其他條件,包括運動、營養、環境和社會因素等。為了讓孩子長得更高一點,家長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莫錯過生長快速期
在兒童少年青春發育過程中,何時身高長得最快呢?研究證實,絕大多數中國漢族兒童的身高突增高峰為女童12歲左右、男童14歲左右;90%以上女童身高增長最快的年齡在11~13歲之間,男童為13~15歲之間。為了讓孩子長得高一些,家長尤其應注意孩子在生長快速期的營養、運動等問題。
二、應注重營養補充
營養是兒童體格生長的關鍵。體格正常生長所需的能量、蛋白質和氨基酸,必須由食物供給,主要是肉、蛋、豆及豆類食物。骨的形成還需要足夠量的鈣、磷及微量的錳和鐵。鈣的攝入不足及維生素D缺乏時,會造成骨礦化不足,維生素A缺乏會使骨變短變厚,維生素C缺乏會使骨細胞間質形成缺陷而變脆,這些都會影響骨的生長。
目前一般家庭在有葷有素的飲食中,營養應該是全面及足量的,家長應該注意不要讓孩子養成偏食的習慣,更不要讓孩子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
三、莫忽視運動鍛煉
體育運動可加強機體新陳代謝過程,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加快骨組織生長,有益於人體長高。以下幾種運動對增高有一定效果,不妨一試。
1.
6、青少年應該怎麼預防脊椎病
脊椎病專家刁文鯧: 青少年階段主要防止脊椎畸形和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脊椎畸形脊椎畸形是少兒腰背痛的常見原因之一。兒童、少年期是生長發育最快的時期,可塑性較大,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除先天因素造成的畸形外,少兒某些不正確的坐、卧、睡、行姿勢以及扭傷、車禍、跌傷、打擊、過激運動等,都可能導致脊椎畸形的發生(如駝背、側彎等)和椎間關節錯位,從而呈現未老先衰狀態。所以,老師和家長們一定要高度重視孩子們的脊椎,及早進行正確的脊椎系統檢查,建立兒童脊椎健康檔案。尤其是出現過跌打、摔傷、撞擊等情況必須萬分重視,不要認為沒有什麼症狀就不在乎!實際上,有些外傷會潛伏10年之久才發病。凡病都是從量變到質變,因此「早檢查,早診斷」方為上策。
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我們前面說過,由於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直接刺激了脊神經、椎動脈等,從而出現頸部僵直疼痛,肩、手臂痛麻無力、活動受限,眩暈、惡心、嘔吐等一系列症狀。青少年要預防枕寰樞椎椎間關節錯位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經常練習刁氏脊椎保健操的第一、二、三節。平時要非常注意良好姿態的培養,包括坐、卧、立、行基本姿態的習慣養成。尤其在10歲之前,一定要經常觀察脊椎是否發生側彎。及早發現、盡早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7、為何說預防頸椎病要從娃娃做起?
頸椎病是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但近年來頸椎病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需要從兒時就進行預防。
一是要讓孩子保持正確的學習姿勢。孩子學習時頭部過低、歪頭、端肩、頸部過分前伸和前屈,不但容易疲勞,患近視,還是頸椎病的高危因素。長期如此,使頸椎間盤內的壓力增高,頸部肌肉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容易引發頸椎病。因此,老師和家長應要求學生保持正確的學習姿勢,頭離桌一尺,胸離桌一拳,手離筆尖一寸。坐位時頭部略微前傾,保持頭、頸、胸的正常生理曲線。定製一個與桌面呈10~30度的斜面工作板,更有利於孩子學習姿勢的調整。
二是要讓孩子養成學習或看電視間斷休息的習慣。應間隔1~2小時,讓頭頸部向左右轉動數次,轉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該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准;或行夾肩運動,兩肩慢慢緊縮3~5秒鍾,爾後雙肩向上堅持3~5秒鍾,重復6~8次。
三是要讓孩子加強預防頸椎病的日常保健。當孩子學習累的時候,適當休息做保健操,以改善頸部血液循環,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1)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叉腰。先抬頭後仰,同時吸氣,停留片刻;然後緩慢向前胸部位低頭,同時呼氣。(2)自然站立,雙目平視,雙腳略分開,與肩平行,雙手叉腰。先將頭部緩慢轉向左側,同時吸氣,讓右側頸部肌肉拉直後,停留片刻,再緩慢轉向右側,同時呼氣,讓左邊頸部拉直後,停留片刻。反復做幾次。
8、小孩子經常駝背怎麼辦
有很多小孩子平常喜歡弓著背,大人看了不舒服責罵時,他就挺起胸來,看上去背也不駝了。沒過幾分鍾,大人不注意,他又駝了下去,或者,大人不在身邊時,那小孩就把駝背當作正常姿勢了。
小孩子所謂的駝背其實一般多半屬於「姿勢不良」,如孩子平常書包背得太重,或身體習慣不出力,於是呈現出彎腰駝背,甚至全身軟趴趴的狀態,這些都屬於姿勢不良。
兒童常見的兩種體態問題:
體態特徵(左):①.從側面看呈大S型;②.肚子挺;身體重心在前③.骨盆前傾.翹屁股;④.膝蓋過伸展向後呈<型;⑤.重心落在肩膀和腳尖
體態特徵(右):①.從側面看呈C字型;②.肚子縮.身體重心在後;③.骨盆後傾.屁股平坦;④.雙腿後側肌肉緊綳;⑤.重心落在肩膀和腳跟
爸爸媽媽隨時口頭叮嚀小朋友維持正確體態是非常有用的,這樣的方式可以喚醒小朋友們的身體覺知力,也就是本體覺。
但是責罵,這是不可取的,時間一長,孩子不但不會由著你的意志去改善,反而會變得不自信,你要知道,不自信也是駝背的一大元兇之一,這個要注意啊。
市面上已經有一種可穿戴智能設備(小搭檔優姿儀),可以起到姿勢提醒的作用,只要娃兒稍微一駝背就會檢測到並輔以震動的提醒改進挺直腰背,也並不會像矯姿帶那樣有束縛感.不透氣,通過蠻力來矯正,後續還會有副作用,對於娃兒正在發育中的脊椎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小樹小樹貼牆站:貼牆站立最能校正立姿,要求孩子雙足並攏,肩、臀、腳後跟貼壁,腰背部分不能靠牆,要與牆面保持一點距離。貼牆站立至少要15分鍾。為避免孩子不耐煩,父母可與孩子一起做游戲,如父母扮演追兵「二郎神」,孩子戴上老槐樹、桃樹、土地神的面具,代表瞬時變幻的孫悟空。好了,如果能站滿15分鍾不被「二郎神」發現,孫悟空就算贏了。
●頂書行走踮腳尖:對於素喜低頭含胸的小孩來說,要培養昂首而行的習慣,可在他頭上放一本書,行走的過程中要保證書不掉下來;同時,要用前腳掌行走,從頭頸到腰臀,感覺像「綳了一根線」。每天走10分鍾,就可有效地糾正含胸低頭、斜肩而行的毛病。
●芭蕾訓練正身姿:有條件的女孩子滿5歲就可以進行一些基本的芭蕾動作訓練,如手位訓練,可以正肩形、鍛煉脖頸的姿態、加強手臂的表現力及端正脊柱。又如立姿和踮足行走的步態,對校正走路的內、外八字,校正膝形不正和走路塌腰垮臀,大有裨益。
●灌籃訓練正脊柱:對於習慣性斜肩歪頭、哈腰窩胸的男孩子來說,雙手投籃及雙手抓杠吊在單杠上的訓練,非常有利於校正脊柱的彎曲,使肩背的柔韌性得到鍛煉。可買一個即裝型的兒童籃筐,隨時讓孩子在公園或小區花園里進行訓練。當孩子像鳥一樣飛起來享受「灌藍高手」的喜悅時,他的情緒一般都會得到改善。久而久之,「心因性」的身姿不正也會得到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