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廈門市衛生局的領導分工
一、楊叔禹(黨組書記、局長):全面負責黨政工作,具體分管組織人事處(外事處)、幹部保健辦公室。
聯系單位: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二、姚冠華(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衛生監督處、衛生應急辦公室、疾病預防控制處(愛衛辦)。
聯系單位:廈門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廈門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廈門市醫療急救中心。
三、熊世勇(黨組副書記、紀檢組組長):分管辦公室、駐局監察室、離退休幹部工作處、機關黨總支、工青婦、市衛生系統紅十字會。
聯系單位:廈門市衛生人才服務中心,各區衛生局。
四、孫 衛(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政策法規處、規劃財務處、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處、信息辦、醫改辦。
聯系單位:廈門市婦幼保健院、廈門市仙岳醫院、廈門市中心血站。
五、姜 傑(黨組成員、副局長):分管醫療行政管理處、科教中醫處、葯品招標辦、醫學會。
2、衛生局是干什麼的
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當地實際,研究起草衛生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研究制訂當地衛生事業發展改革的有關方案、工作規劃、政策和指導性意見,並組織實施。
(二)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三)負責制定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依法監測傳染病,建立預警機制,防止和控制疫情的暴發和蔓延;組織開展全民健康教育與促進。
(四)負責當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涉及衛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建立當地院前急救系統和醫療救治系統,組織開展應急醫療救護工作。
(2)衛生保健分管擴展資料:
具體內容
(一) 衛生許可證發放
1、種類
(1)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2、辦事程序
委託衛生防疫站全權處理。
(二) 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1、申請開業條件
(1)經醫師執業技術考核合格,取得《醫師執業證書》或者醫師職稱後,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從事五年以上的同一專業臨床工作的。
(2)有當地行政區域內常住戶籍證明和居民身份證。
(3)經當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開業考試,取得合格證書。
2、辦事程序
(1)提交資料:姓名、年齡、履歷、身份證;基本情況:科目、選址、服務半徑、人員結構、儀器設備、與其他醫療機構的關系和影響、資金投入(資本)。
(2)時效:《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的有效期為1年,逾期未開業的作廢;執業登記申請自申請遞交之日起三個月內,經考核批准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3、衛生局和衛生局監督所有什麼區別
一、二者行政地位不同
衛生局是政府裡面的組成部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
衛生監督所是衛生局二級機構,是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行使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職能的執行機構,受衛生局委託進行衛生行政執法。
二、二者職責職能不同
1、衛生局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當地實際,研究起草衛生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研究制訂當地衛生事業發展改革的有關方案、工作規劃、政策和指導性意見,並組織實施。
(二)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三)負責制定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依法監測傳染病,建立預警機制,防止和控制疫情的暴發和蔓延;組織開展全民健康教育與促進。
(四)負責當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涉及衛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建立當地院前急救系統和醫療救治系統,組織開展應急醫療救護工作。
(五)負責對傳染病防治、公共場所衛生、飲水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等相關公共衛生實施監督管理。研究監測各類與人群健康密切相關的重大危險、致病因素。
(六)負責對當地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醫療服務項目開設、醫療新技術運用、大型醫用設備配置、醫療衛生從業人員以及母嬰保健專項技術等實施許可准入和監督執法。依法動員、組織公民無償獻血,監督管理采供血機構及臨床用血安全。
(七)負責制訂或審定(審核、批准)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護理、醫技及相關服務的質量標准、技術規范、職業道德規范,並實施監督和管理。
(八)依法管理醫療機構內部臨床葯事工作。協助價格主管部門制訂醫療衛生服務價格,負責監管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情況。
(九)負責制定當地中醫葯工作發展規劃,促進中醫葯事業和中西醫結合工作的協調發展。
(十)研究制定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婦幼衛生、初級衛生保健工作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
(十一)負責制訂當地衛生科技發展規劃,組織當地重大衛生問題研究和重點科研項目攻關,並指導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負責當地與人群健康有關的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監督工作。
(十二)負責制定當地衛生人才發展規劃;指導、組織開展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和任職資格認證的有關工作;負責制定衛生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和有關專業培養計劃和方案,並組織實施。
(十三)負責收集、發布當地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等有關衛生信息和政務公開信息;組織開展醫學衛生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十四)負責管理幹部保健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管理醫療保險局。
(十五)負責有關行政復議受理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
(十六)承辦當地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2、衛生監督所主要職責為:
負責監督檢查衛生計生法律法規的落實情況,依法開展公共場所衛生、飲用水衛生、學校衛生、醫療衛生、職業衛生、放射衛生、傳染病防治、消毒產品、計劃生育和中醫服務等綜合監督行政執法工作,查處違法行為。
三、二者下設部門不同
衛生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衛生監督所下設部門及職責如下:
辦公室:負責全所行政管理、綜合協調、計劃、總結、文秘、檔案、保密、安全保衛、應急、辦公物資采購、應急物資管理供應、水電暖後勤保障、食堂及車輛管理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組織人事科:負責黨務、精神文明、宣傳報道、普法教育、團員青年以及人事和退休、離崗人員管理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財務科:負責財務、審計、國有資產管理。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業務管理科:負責全所業務工作的綜合協調、計劃和總結,組織業務工作考核與檢查。組織全市重大衛生監督執法檢查專項整治工作;負責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衛生監督統計報告工作和網站管理;負責衛生監督協管工作;負責全所科研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法制稽查科:負責處罰案件材料的初審、案件合議、報批及陳述申辯、聽證、復議、行政訴訟案件應訴等工作,承辦案件強制執行等相關事務;
負責全市衛生監督稽查工作;負責全市衛生監督員業務及法律法規的培訓、考核;負責投訴、舉報的受理和回復。指導全市法制稽查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預監審核科(許可受理審查科):負責新建、改建、擴建項目的預防性衛生監督審查,按照規定參加或組織竣工驗收;負責職責范圍內衛生許可的受理、資料審查,並組織協調相關業務科室進行現場審查以及衛生許可證發放管理工作;
按照市衛生局要求,承擔市衛生局行政審批大廳工作。指導全市預監審核和衛生許可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傳染病監督科:負責全市醫療機構及采供血機構消毒隔離、疫情報告、醫療廢物的衛生監督;負責全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衛生監督;負責全市消毒產品生產經營企業的衛生監督;負責餐飲具集中消毒服務機構的衛生監督。指導全市傳染病監督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醫療機構監督一科(計劃生育監督科):負責采供血衛生監督及查處非法采供血行為;負責相關區縣醫政監督、計劃生育監督、放射診療機構衛生監督及查處非法行醫行為;指導全市采供血衛生監督,指導相關區縣醫政監督、計劃生育監督、放射衛生監督工作;組織協調全市計劃生育監督、采供血衛生監督工作;
醫療衛生監督二科(放射衛生監督科):責職業病診斷、鑒定機構和職業健康檢查機構的衛生監督,負責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衛生監督;
負責相關區縣醫政監督、計劃生育監督、放射診療機構衛生監督及查處非法行醫行為;指導全市職業衛生、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衛生監督工作,指導相關區縣醫政監督、計劃生育監督和放射衛生監督;組織協調全市放射衛生監督工作;
飲用水衛生監督科(學校衛生監督科):負責生活飲用水供水單位和涉水產品生產、經營單位(個人)的衛生監督(不含市所直管公共場所內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負責學校的綜合衛生監督;指導全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學校衛生監督工作;
公共衛生監督科:負責公共場所的衛生監督及市所直管公共場所內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負責消毒服務機構的衛生監督工作;指導全市公共衛生監督、消毒服務機構衛生監督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監察室:負責紀檢監察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婦委會:負責婦委會及計劃生育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團支部:負責共青團及青年工作。完成上級和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四、二者類型不同
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
衛生監督所是原先地方上的防疫站衛生監督所是隸屬於衛生局的行政執法機構,代表衛生局進行行政執法。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衛生局
濟南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官網
4、幼兒園分管園長負責衛生保健工作
幼兒園分管園長衛生保健崗位責任制
5、國家衛健委主任及副主任名單是怎樣的?
一、馬曉偉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
領導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全面工作,負責人事、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工作。分管人事司、國際合作司(港澳台辦公室),幹部培訓中心(黨校)、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含生殖健康家庭保健中心)、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中心(含南京人口國際培訓中心)。聯系中華醫學會。
二、王賀勝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負責醫葯衛生體制改革、醫政醫管、基層衛生健康、宣傳等方面工作。分管體制改革司、醫政醫管局、基層衛生健康司、宣傳司,中日友好醫院、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衛生發展研究中心、醫療管理服務指導中心、國家醫學考試中心、醫院管理研究所、國家心血管病中心、國家癌症中心、人口文化發展中心、健康報社、中國人口報社、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國人口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聯系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
三、李斌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負責財務審計、疾病預防控制、綜合監督、食品安全標准與監測評估、職業健康等方面工作。分管財務司、疾病預防控制局、綜合監督局、食品安全標准與監測評估司、職業健康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健康監督中心、機關服務局(中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項目資金監管服務中心、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煤炭工業職業醫學研究中心)。聯系中華預防醫學會。
四、曾益新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中央保健委員會副主任
負責辦公廳、科技教育、葯政、保健等方面工作。分管辦公廳、科技教育司、葯物政策與基本葯物制度司、保健局,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醫葯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
五、馬奔
中央紀委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紀檢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
負責紀檢監察方面工作。分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紀檢監察組。
六、於學軍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
負責規劃發展與信息化、衛生應急、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機關黨委等方面工作。分管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衛生應急辦公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人口監測與家庭發展司、機關黨委,統計信息中心、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流動人口服務中心。聯系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人生雜志社)、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人口學會。
七、王建軍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
負責政策法規、老齡健康、離退休幹部方面工作。分管法規司、老齡健康司、離退休幹部局,中國老齡協會。
八、余艷紅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黨組書記、副局長
負責婦幼健康、中醫葯管理方面工作。分管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婦幼健康司,葯具管理中心、科學技術研究所。
6、有一個問題,衛生局是不是就管一個地方,別的地方不管啊。
給你列出衛生局的職能范圍:
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當地實際,研究起草衛生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研究制訂當地衛生事業發展改革的有關方案、工作規劃、政策和指導性意見,並組織實施。
(二)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三)負責制定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依法監測傳染病,建立預警機制,防止和控制疫情的暴發和蔓延;組織開展全民健康教育與促進。
(四)負責當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涉及衛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建立當地院前急救系統和醫療救治系統,組織開展應急醫療救護工作。
(五)負責對傳染病防治、公共場所衛生、飲水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等相關公共衛生實施監督管理。研究監測各類與人群健康密切相關的重大危險、致病因素。
(六)負責對當地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醫療服務項目開設、醫療新技術運用、大型醫用設備配置、醫療衛生從業人員以及母嬰保健專項技術等實施許可准入和監督執法。依法動員、組織公民無償獻血,監督管理采供血機構及臨床用血安全。
(七)負責制訂或審定(審核、批准)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護理、醫技及相關服務的質量標准、技術規范、職業道德規范,並實施監督和管理。
(八)依法管理醫療機構內部臨床葯事工作。協助價格主管部門制訂醫療衛生服務價格,負責監管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情況。
(九)負責制定當地中醫葯工作發展規劃,促進中醫葯事業和中西醫結合工作的協調發展。
(十)研究制定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婦幼衛生、初級衛生保健工作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
(十一)負責制訂當地衛生科技發展規劃,組織當地重大衛生問題研究和重點科研項目攻關,並指導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負責當地與人群健康有關的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監督工作。
(十二)負責制定當地衛生人才發展規劃;指導、組織開展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和任職資格認證的有關工作;負責制定衛生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和有關專業培養計劃和方案,並組織實施。
(十三)負責收集、發布當地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等有關衛生信息和政務公開信息;組織開展醫學衛生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十四)負責管理幹部保健局;會同有關部門共同管理醫療保險局。
(十五)負責有關行政復議受理和行政訴訟應訴工作。
(十六)承辦當地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具體內容:
(一) 衛生許可證發放
1,種類
(1)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
2,辦事程序
委託衛生防疫站全權處理。
(二) 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1 申請開業條件
(1)經醫師執業技術考核合格,取得《醫師執業證書》或者醫師職稱後,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從事五年以上的同一專業臨床工作的。
醫療工作
(2)有當地行政區域內常住戶籍證明和居民身份證。
(3)經當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開業考試,取得合格證書。
2 辦事程序
(1)提交資料:姓名、年齡、履歷、身份證;基本情況:科目、選址、服務半徑、人員結構、儀器設備、與其他醫療機構的關系和影響、資金投入(資本)。
(2)時效:《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的有效期為1年,逾期未開業的作廢;執業登記申請自申請遞交之日起三個月內,經考核批准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三) 接受醫療事故處理申請
1、限於醫療事故發生後1年內提出,逾期不受理。
2、當事人對首次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再次鑒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七日內交上一級醫學會組織再次鑒定,當事人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四) 接受加入紅十字會申請
1、 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認中國紅十字會章程並繳納會費的,可以自願加入紅十字會。
2、 會費交納:有工資收入的會員,每人每年繳納5元;無工資收入的會員,每人每年繳納會費不少於人民幣2元;團體會員按單位每人每年5元標准總計繳納。
不知道你所提問的管一個地方是指什麼。一般來講一個地方衛生局就是對當地的、管轄范圍內的都會處理。如果是其他的地方的屬於衛生局處理的事宜,要有當地的衛生局處理。
希望對你有幫助
7、衛生局包括哪些單位?
衛生局管理的下屬單位有: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兒童醫院、鄉鎮衛生院、疾病控制中心、衛生監督局、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食品葯品監督局。
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7)衛生保健分管擴展資料:
主要職能: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當地實際,研究起草衛生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研究制訂當地衛生事業發展改革的有關方案、工作規劃、政策和指導性意見,並組織實施。
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負責制定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依法監測傳染病,建立預警機制,防止和控制疫情的暴發和蔓延;組織開展全民健康教育與促進。
負責當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涉及衛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建立當地院前急救系統和醫療救治系統,組織開展應急醫療救護工作。
負責對傳染病防治、公共場所衛生、飲水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等相關公共衛生實施監督管理,研究監測各類與人群健康密切相關的重大危險、致病因素。
負責對當地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設置、醫療服務項目開設、醫療新技術運用、大型醫用設備配置、醫療衛生從業人員以及母嬰保健專項技術等實施許可准入和監督執法,依法動員、組織公民無償獻血,監督管理采供血機構及臨床用血安全。
負責制訂或審定(審核、批准)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護理、醫技及相關服務的質量標准、技術規范、職業道德規范,並實施監督和管理。
依法管理醫療機構內部臨床葯事工作。協助價格主管部門制訂醫療衛生服務價格,負責監管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情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衛生局
8、建築施工職業危害防治措施
一、預防職業中毒的措施
1、加強管理。領導重視,健全防毒組織機構,在計劃、布置、檢查、總結和評比生產的同時,抓好防毒工作。
2、遵守《職業病防治法》,合法經營、守法生產。嚴格執行勞動保護條例規定和工業衛生標准等相關規定,針對企業實際搞好防治工作。
3、建立環境管理體系,開展認證工作,堅持持續改進。對施工產生的「三廢」和噪音按規定排放,有處理措施,監測手段,杜絕污染。
4、改革施工工藝,採用無毒或低毒的新工藝,新材料替代有毒、高毒作業方式,防止職業中毒發生。
5、積極採用低毒無毒環保產品,不使用國家、行業明令禁止的含毒產品。
6、加強作業通風,排除有毒物質,改善作業環境,減少、稀釋有害殘留,減少環境和空氣污染。
7、進入通風很差或長期封閉的罐、窖井、窯池、管道、艙室、礦井、地下室,應先有檢測或安全防護措施。
8、加強培訓和宣傳教育,進行崗前安全和衛生知識教育。 9、認真執行操作規程,熟練掌握操作方法,嚴防錯誤操作。 10、使用個人防護用具,建立作業互控、互保機制,編制現場應急救援預案。
二、防暑降溫措施
1、合理安排勞動時間,井下施工採用小換班制度,季節變換炎熱,寒冷季節時調整作業時間。
2、改革工藝,合理安排熱源,搞好通風降溫,改善作業條件盡量減少露天作業。
3、做好衛生保健工作,按季節發放清涼飲料和防暑葯品,定期進行體格檢查,排查職業禁忌人員。
三、預防錳中毒的防護措施
1、在通風不良的電焊作業場所採取措施,使空氣中錳煙濃度降低至0.2mg/m3以下。
2、加強機械通風,或安裝錳煙抽風裝置,以降低現場濃度。
3、盡量採用低塵、低毒焊條或無錳焊條;用自動焊替代手工焊等。
4、工作時戴手套、口罩;飯前洗手漱口;下班後全身淋浴;不在車間內吸煙、喝水、進食。在密閉狹窄環境下,電焊工人應戴送風式頭盔,或利用移動式抽風機,抽出密閉場所的煙塵。流動電焊作業應在通風良好的場所選擇上風方向進行操作。
四、預防苯中毒的措施
1、使用油漆、噴漆、粘接的作業,施工前應採取綜合性預防措施,使苯在空氣中的濃度下降到國標40mg/m3以下。
2、用無毒或低毒材料代替含苯材料。
3、採用新工藝。如:電泳、靜電、熱噴等先進工藝替代手工操作。
4、採用密閉的操作和局部抽風排毒設備或採用水幕吸附,降低現場苯濃度。
5、在進入密閉的場所,如:地下室、油罐等環境工作時,應戴防毒面具。
6、苯作業工人每年進行一次體檢,有職業禁忌者和孕、哺乳期女工,應暫時調離苯作業。
五、預防有害光的防護措施
1、車間作業要有隔離措施並設置排風。
2、電焊工與輔助人員必須戴專用的防護面罩、防護眼鏡以及適宜的防護手套,不得有裸露皮膚,做好安全衛生的知識教育。
六、預防建築噪音的防護措施
1、控制和減弱噪音源。改革工藝,以無聲工具代替有聲工具,選用符合國標規定的低雜訊建築機械。
2、控制雜訊傳播。合理布局,採取消聲措施。
3、使用消聲器消音;採用多孔吸聲材料吸收噪音;採用隔聲罩或裝置隔離噪音;採用減振器或減振層(彈簧、橡膠、軟木墊層)隔絕振源。採用瀝青、橡膠、高分子材料塗敷或噴塗表面來減振或降噪。
4、作好個人防護,搞好宣傳教育,正確按規定使用防護用品,定期進行預防性體檢。
七、預防建築粉塵的防護措施
1、建築常見粉塵有:水泥塵、木屑塵、鐵銹塵和砂石塵。接觸工種有:鑿岩工、爆破工、石工、築爐工、噴砂工、水泥裝卸、攪拌、除銹工、鍋爐工、制材工、磨鋸工、電焊工、金屬打磨工。
2、對粉塵應採取綜合治理措施:加強宣傳教育;改革生產工藝、採用濕式作業;局部抽風,密閉除塵;加強個人防護;加強技術管理;定期檢查身體(每二年一次)。
3、對產塵較大的作業應採取:濕式鑿岩;乾式捕塵;噴霧灑水、沖洗坑道巷壁、消除粉塵、控制塵源;加強通風,保證作業面有足夠的新鮮空氣。
9、衛生局主要管理范圍?
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下設辦公室、醫政科、健教所、愛衛會等職能部門,分管食品衛生,執業醫師法的實施,醫療事故的處理等等工作。
具體內容
(一) 衛生許可證發放
(二) 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三) 接受醫療事故處理申請
(四) 接受加入紅十字會申請
(9)衛生保健分管擴展資料:
主要職能
(一)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當地實際,研究起草衛生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研究制訂當地衛生事業發展改革的有關方案、工作規劃、政策和指導性意見,並組織實施。
(二)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三)負責制定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
(四)負責當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涉及衛生的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建立當地院前急救系統和醫療救治系統,組織開展應急醫療救護工作。
(五)負責對傳染病防治、公共場所衛生、飲水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等相關公共衛生實施監督管理。
10、衛生局干什麼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衛生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規章;結合當地實際,研究起草衛生工作的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和政策;研究制訂當地衛生事業發展改革的有關方案、工作規劃、政策和指導性意見,並組織實施。
根據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編制當地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區域衛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負責制定傳染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規劃。依法監測傳染病,建立預警機制,防止和控制疫情的暴發和蔓延;組織開展全民健康教育與促進。
(10)衛生保健分管擴展資料
衛生局負責制訂當地衛生科技發展規劃,組織當地重大衛生問題研究和重點科研項目攻關,並指導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推廣;負責當地與人群健康有關的實驗室及其實驗活動的生物安全監督工作。
負責制定當地衛生人才發展規劃;指導、組織開展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和任職資格認證的有關工作;負責制定衛生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和有關專業培養計劃和方案,並組織實施;負責收集、發布當地公共衛生、醫療服務等有關衛生信息;組織開展醫學衛生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