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清酒保健

清酒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13 01:03:25

1、清酒 裡面加金箔是什麼意思? 松竹梅清酒 純金箔入。 重金屬進入人體不是有毒嗎?

轉載百度百科:我也見過喝過,一直好奇著今天終於知道了。呵呵

【學 名】食用金箔 【拼 音】ShiYongJINBO 【英文名】Edible gold leaf 食用金箔,可添加於酒類、糕點、蛋糕、咖啡、茶、火鍋、料理、調味品、化妝品、入浴劑中,提高商品檔次,顯示豪華氣派,增加喜慶氣氛,延年益壽,美容駐顏。 食用黃金的歷史首推中國。遠在秦漢時代,華夏富豪就有食用金箔、金粉的記載。現代,日本、東南亞也盛行吃金箔,據古籍記載食金可以「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服之神仙」,「金箔可以除邪殺毒、解熱驅煩、安魂定魄、養心和血」,「食用金箔能安神美容、延年益壽」。 1983年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正式將9999自然純金列入食品添加劑范疇編為A表第310號。 中國國家衛生部發布的食品新資源第8類礦物質與微量元素明確了金箔的食用功能。 我國牛黃安宮丸、牛黃清心丸、烏雞白鳳丸、大活絡丹等名貴中成葯均採用金箔入葯。長期飲用這類產品,可以起到解毒養顏的作用。金箔所產生的微電流與人體本身的電流基本相同,因此能通過負離子作用促進血液循環、凈化血液,並且有抗菌效果,在醫學臨床上被用於治療燙傷、燒傷等。長期以來,由於黃金的稀有珍貴,食用金箔只在小范圍內被認知,而大多數消費者並不知道。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金箔進入人體形成金的一價化合物——金鹽,能有效析出體內有毒物質,疏通血管,調節和改善人體免疫功能,因此對高血壓、心臟病有明顯的療效。 我們現在所介紹的食用金箔,其厚度只有萬分之一毫米,對於這個厚度常人是沒有概念的。作為金屬本身是不透光的,但是食用金箔已經薄到對著光線可以透亮的程度,所以即使用「薄如蟬翼」來形容,其實比蟬翼還要薄得多,受水的張力都會破裂,用手簡直就無法將其拿起。
編輯本段用途
對於黃金飾品,幾乎是無人不知,但是你聽說過黃金食品嗎?早在唐代,中國人就已經認識到了黃金的保健和醫療作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食金,鎮精神、堅骨髓、通利五臟邪氣,服之神仙。尤以金箔入丸散服,破冷氣,除風」。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金之風」重又吹來,眼下日本、東南亞一帶食用金箔盛行,金箔大餐、金箔酒、金箔水、金箔糖果、金箔糕點成了市場上的高檔搶手貨。國內一些大城市裡「食金」不僅是為了保健,更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31家企業生產金箔酒。一些專家分析,由於人們對健康越來越關注,「食金」不僅僅滿足於高端消費階層,極有可能向「中產」人群普及。然而,「食金」應當依據什麼標准? 近年來到公司購買金箔作為食品原料的企業客戶突然多了起來,然而,由於公司產品過去主要用於建築裝修,作為食品原料還從沒有過,能不能作為食品原料銷售企業曾經感到非常困惑,「因為金子這東西弄不好會吃死人,古代不是有『吞金而亡』的說法嗎?」後來金箔廠通過咨詢政府監管部門和查閱資料才發現,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於1983年正式將黃金列入食品添加劑范疇,中國國家衛生部發布的作為食品新資源使用的物質也把金箔列入其中。在這種情況下,金箔廠才開始向食品生產企業出售。 作為食品用於「進口」的金子不是普通的金磚、金條、金戒指。用於食品原料的金子必須是經過加工的金箔。相傳晉代煉丹家葛洪創造了金箔工藝,這種將純金經過十多道工序的精細加工,使大小不等的黃金變成整齊劃一、薄如蟬翼的金箔,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特殊傳統工藝,世稱「中華一絕」,這種工藝能夠將一隻金戒指打造成與籃球場面積大小相當的金箔。後來金箔工藝陸續傳到日本,傳到海外,成為世界黃金飾品加工工藝並且久盛不衰。金箔廣泛用於仿古建築、現代建築、金字牌匾等,如佛像貼金、雕梁畫棟貼金、裝飾用貼金等。因為其薄如蟬翼,分子結構容易被分離吸收,所以是作為食品原料的最佳選擇。但是一噸酒里應當添加多少金箔?一名成人一天最多能夠吃多少金箔?這些標准無從談起,迫切需要相關部門通過科學研究作出規定,因為這一方面關繫到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與防止暴利、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有著密切關系。
編輯本段功效
黃金葯用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傳統葯典對金的各種葯用功能有不同的描述。李時珍認為,金以箔入丸散服,能破冷氣、除風。《葯性論》中記載:金對鎮心、安魂魄有很好的效果。《本草再新》中說:金有舒肝氣、定心智、行經絡、利關節等功效。 早在5000年前,埃及人就已將金用於牙齒美容,為嚴重蛀牙的病人裝金牙;而在古羅馬時代,醫生用金來治療皮膚病,敷上金的傷口不再潰爛。 在近代醫學史上,金開始被應用於治療免疫疾病。研究中還同時發現,金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 黃金,即使作為飾物也是公認的奢侈品。如果將黃金做到1納米,也就是十億分之一米,再用於美容護膚,是否又是另一種極致的奢華? 金箔化妝品是將24K的黃金通過納米技術的特殊處理和加工,將黃金中對人體有害的鎳元素去掉,加入對皮膚有益的紅色元素和微量元素及骨膠原,重新製作成顆粒,將這種被人體吸收的金箔滲入到皮膚的真皮乳頭層,深入到皮膚後,緩慢釋放含有硒等多種微量元素的活性金離子,激活細胞使細胞年輕化,使細胞具有自動修復功能,還能促進皮下膠原蛋白的纖維細胞大量生成. 如果你的皮膚正受到過敏或化學中毒的危害,如果你正有為找適合自己用的產品而煩惱!那麼純金箔護膚品正是你首選產品! 天然純金箔產品的獨特功效: 抗衰老,分解真皮層中重金屬的殘留毒素 分解皮下組織殘留化學毒素 捕捉自由基,增強皮膚免疫能力 除皺,美白,增強皮膚抗氧化,舒緩神經系統 「納米金」是通過輕輕按摩即可讓皮膚當即吸收。經過納米技術處理後,「金元素」從皮膚滲入到真皮層內,令人驚喜的效果馬上可見。因為肌膚在獲得此能量後,通過赫柏京華金球體速導「組織代謝理論」「循環改善理論」和「納米金球體釋放理論」三大原理,自行產生更多的膠原蛋白對抗自由基,迅速抵消導致肌膚老化的根本原因,直接解決皺紋、鬆弛、晦暗、色斑、缺水這5大肌膚老化的核心問題,全面減緩肌膚衰老,令肌膚恢復並停留在平滑、緊實、光彩、勻凈、潤澤的年輕狀態,從而達到美容抗衰老效果。 納米金是利用原子重建分子所創造出來的新物質,簡單說,就是將黃金納米化(極微細化),以強化產品的吸收效果。26歲以後,女性肌膚開始逐漸衰老,這個時候使用「納米金」能有效提高皮膚更新功能,激發肌膚新生力量,使肌膚得到深度滋養,重獲細密質感,消退年齡斑,重現光彩容顏。 黃金美容法的原理,是因為黃金接觸到皮膚會釋放出負離子,和人體內正離子互相呼應,促進血液、組織中的離子流動,產生新能量,進而改善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美容界把這個現象稱為「黃金賦活」。其實,黃金本身並沒有改善膚質的作用。護膚品中添加金箔,主要為了加強營養物質的導入功能——黃金本身的傳導力比較強,將它加入護膚品中,能夠讓其中的有效成分更快、更深入地被吸收,達到更好的潤膚效果。 金箔中所含的活性金箔是一種自24K金中提煉出來的活性物質,其最主要的功效是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激活老化細胞,促進細胞的再生。 同時,24K金的活性作用使皮膚產生大量的纖維組織,將表皮、真皮與皮下組織加以固定,使得皮膚很難因地心引力或年齡增長而下垂。而所含的絲素蛋白、玫瑰果精華等物質則有強力補水抗衰功效。 滋潤補水原理:24K金的活性以及高素能作用,使皮下循環系統改善,帶來大量的營養成份,皮膚細胞更新速度加快,從而達到如幼兒時代的代謝功能,皮膚自然紅潤、滋潤、光滑。 皮膚緊致除皺原理:當24K金植入皮膚後,皮膚中的膠原蛋白及彈性蛋白在它的刺激下會活性增加,從而合成增金,同時增加大量的皮下膠原纖維,衰老的皮膚得以提升收緊,皺紋消失。 美白淡斑原理:利用活性金促使皮下大量的毛細血管活躍,血流量增加,代謝皮膚底層黑色素細胞,使皮膚色斑減淡,使肌膚白嫩。 貴族純金箔適應人群:25歲以上60歲以下男女適用,特異過敏體質,嚴重疤痕除外。

2、喝了酒為什麼會身養?

呵呵~~喝酒也不全是壞事,這點我想你也應該知道,至少您也會知道少喝點酒比吸煙強這回事,是吧~~呵呵~~其實呢人類最初的飲酒行為雖然還不能夠稱之為飲酒養生,但卻與養生保健、防病治病有著密切的聯系。學者一般認為,最初的酒是人類採集的野生水果在剩餘的時候,得到適宜條件,自然發酵而成。由於許多野生水果是具有葯用價值的,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稱得上是天然的「葯酒」,它自然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保護和促進作用。
■酒之性能

酒有多種,其性味功效大同小異。一般而論,酒性溫而味辛,溫者能祛寒、疏導,辛者能發散、疏導,所以酒能疏通經脈、行氣和血、溫陽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暢意;又酒為穀物釀造之精華,故還能補益腸胃。此外,酒能殺蟲驅邪、辟惡逐穢。《博物志》有一段記載:王肅、張衡、馬均三人冒霧晨行。一人飲酒,一人飲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飽食者病,飲酒者健。作者認為,這表明「酒勢辟惡,勝於作食之效也。」

酒與葯物的結合是飲酒養生的一大進步。酒之於葯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作用:

●酒可以行葯勢。古人謂「酒為諸葯之長」。酒可以使葯力外達於表而上至於顛,使理氣行血葯物的作用得到較好的發揮,也能使滋補葯物補而不滯。

●酒有助於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酒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媒,大部分水溶性物質及水不能溶解、需用非極性溶媒溶解的某些物質,均可溶於酒精之中。中葯的多種成分都易於熔解於酒精之中。酒精還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夠較容易地進入葯材組織細胞中,發揮溶解作用,促進置換和擴散,有利於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

●酒還有防腐作用。一般葯酒都能保存數月甚至數年時間而不變質,這就給飲酒養生者以極大的便利。

不過,酗酒、醉酒有損健康,務請注意。
不過,多少為宜呢?
其實,對於飲酒這個問題,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就把我知道都告訴你,你自己看看,分析一下~~~
過量飲酒造成的危害,看來就像1+1=2一樣那麼簡單易懂。不過,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甚至國內外一些研究者都堅持「少量飲酒有益健康」這個觀點,並努力尋找各種支持證據。然而,《自然》雜志最近一篇報告卻明確宣稱「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健康」。

傳統看法:少量飲酒有益健康

《說文解字》上說,酒既可以製造出吉利,也可製造凶光。雖說無酒不成席,但酒也是穿腸毒葯。
元朝醫學家胡思慧在《飲膳正要》一書中,對飲酒的利弊總括為「酒味甘辛,大熱有毒,主行葯勢,殺百邪,通血脈,厚胃腸,消憂愁,少飲為佳;多飲傷神損壽,易人本性,其毒甚是也,飲酒過度,喪生之源」。明代大醫葯學家李時珍也說:「過飲不節,殺人頃刻」。
近年來,國內外一些研究認為,少量飲酒對身體是有益的:
少量飲酒能提高智商 日本愛知縣國家生命科學協會研究發現,男性每日飲少於 540 毫升的日本清酒或葡萄酒,平均智商比不飲酒的男性高 3.3 %。女性飲酒者智商比禁酒者高 2.5 %。
少量飲酒可減少患心臟病的機會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的伊恩·懷特博士稱:每天飲一杯酒,可以減少 40 歲以上的男人和停經後的女人患心臟病的機會。另外,酒精還能增加體內的保護性膽固醇。而少量飲酒有益健康的年齡,男性從 35 歲開始,女性要到 55 歲。這項最新研究表明,酒對年長的男性和女性的健康才會有幫助。
無獨有偶,加拿大蒙特利爾心臟病研究所的一項新科研成果顯示,適當飲酒可保護心臟,可避免20%~30%的冠心病發作。他們認為酒精可長期控制總膽固醇水平,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酒精具有減少血小板血栓形成效應,不論葡萄酒還是烈性酒或啤酒中的酒精,均可減少冠心病發作的死亡率。
少量飲酒能降低痴呆症的患病概率 荷蘭鹿特丹埃拉斯默斯大學的科研人員,對5395位年齡在55歲以上(含55 歲)的、沒有任何痴呆症跡象的老年人,進行了為期6年的跟蹤調查發現,那些每天喝1~3杯酒的人比那些不飲酒的人患上痴呆症的概率要低42%。
《自然》雜志一篇報告指出:即使少量飲酒,也有損於健康。研究者列舉了他的支持論據:35歲以下的人,只要喝酒就會增加患多種疾病的危險;35~65歲的男性,每周喝5杯以上,女性喝8杯以上,患病的風險隨飲酒量的增加而增加。
同時,也有一些研究得出與《自然》雜志相似的結論:
少量飲酒會增加60種疾病的患病概率 流行病學證據表明,自1970年以來在世界范圍內開展的研究都證明,少量飲酒(每天1~2杯),可以降低老年男性和女性患冠心病的風險約20%~30%,但即使少量酒精也增加造成損傷和促成大約60種疾病的患病機會,如多種腫瘤、肝硬化和神經心理性疾病。
少量飲酒會對大腦產生不利影響 美國科學家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也表明,無論是輕度還是中度飲酒,都不能避免對這些人的大腦產生不利的影響。一周飲酒量在1~6杯之間的人被視為輕度飲酒者,中度飲酒者則是一周飲酒7杯以上。根據磁共振成像檢查的結果,輕度和中度飲酒者在飲酒後的確會引起腦量的萎縮。研究還發現,這種情況不分男女,也不分種族。
無論多少均可誘發哮喘發作 有資料表明,對哮喘患者來說,不論飲酒多少以及酒的度數高低如何,都是有害而無益的。這是因為酒除可引起過敏性疾病外,還可誘發哮喘發作。

少量飲酒也要因人而異
由此可見,少量飲酒對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病)也許是有益的,但同時也會增加患其他疾病的機會。專家告訴我們,在決定是否採取飲酒養生時,要根據自己的情況權衡利弊得失,切忌盲從。
一個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一個人能不能喝酒,每天喝多少酒應當由醫生來決定,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
根據目前的研究,有關限制酒精的意見還不統一,但也有部分機構和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標准。2003年12月,華盛頓的國際酒政策中心對不同國家確定的標准飲酒量是,英國人每天為8克,美國人14克,但日本人可以飲19.75克,並證實每天1至2次少量飲酒可使心血管發病率降低20%~30%,但這只是針對年齡在45歲至55歲的群體。
長期從事酒精性脂肪肝研究的厲有名教授等,歷經多年流行病學調查和研究,發現酒精性肝病發病規律,並於前不久為「少量飲酒」定出了「安全界限」。他們設計了一個簡單的公式來計算酒精的攝入量,即:攝入的酒精量(克數)=飲酒量(毫升數)×含酒精的濃度(%)× 0.8 。例如,一次飲 52 度( 52 %)的白酒 100 毫升,其酒精量=100 毫升× 52 %× 0.8=41.6 克酒精。連續5年以上每天攝入酒精超過40克,即累計73千克以上,有48%的人會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
厲有名教授特別指出,由於不同的人對酒精的敏感性不同,個體差異很大,因此「安全劑量」是相對的。他們的調查還發現,不論是白酒、葡萄酒、啤酒或其他任何含酒精的飲料,只要總量過大,對肝臟都有危害。長期飲酒對肝臟的損害比偶爾一次大量飲酒更嚴重,每天飲酒比間斷飲酒的危害性大,而一次大量飲酒的危險性又比一天分次飲酒要大。

未雨綢繆: 把酒精的危害降到最低

「這酒啊,看起來像水,喝到嘴裡辣嘴,喝到肚裡鬧鬼,走起路來絆腿,半夜起來找水,早上醒來後悔!」這是過量飲酒最真實的寫照。然而,當飲酒不可避免,人們如何把酒精對身體的危害降到最低呢?

不可忽視飲酒前的准備

瞿瑤教授認為,飲酒前需要做兩方面的准備:
「一是選擇最佳的飲品。華夏酒文化已有5000餘年的歷史,『酒過三循、菜過五味』,講的就是酒文化與飲食文化的一致性,苦酒(不吃菜、單飲酒)傷肝胃是不爭的道理。再說酒分蒸餾與釀造兩大類,前者如白酒,不僅不含營養成分而且對肝損傷明顯;後者如紅葡萄、黃酒、啤酒,都含有糖類、氨基酸、多種維生素,其中人體必需的 8 種氨基酸它都能提供,故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據近年動物實驗研究報道,在幾種經常飲用的酒類中,對肝臟幾乎無損傷的品種,首選為紅葡萄酒,黃酒次之。而白酒是對肝損害最為嚴重的酒類。
「二是飲酒前要吃點東西墊底。在喝酒前先吃點餅干、糕點及米飯等食物,以減少酒精對胃腸及肝臟的損害,減少脂肪肝的發生。從酒精的代謝規律看,最佳佐菜當推高蛋白和含維生素多的食物。如新鮮蔬菜、鮮魚、瘦肉、豆類、蛋類等。注意,切忌用咸魚、香腸、臘肉下酒,因為此類熏臘食品含有大量色素與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而且損害口腔與食道粘膜,甚至誘發癌症。」
此外,在我國古代書籍中,還記載有一些所謂的「飲酒不醉」的良方。如清代無名氏在《調鼎集》載:「飲酒欲不醉者,服硼砂末少許,其飲葛湯,葛丸者效遲」。《千金方》:「七夕日採石菖蒲,末服之,飲酒不醉。」

醉酒後如何應對

醉酒是常常發生的事,如何醒酒,使醉酒者盡快恢復過來?通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用各種辦法解酒,各種解酒方也就應運而生。當然,護理好醉酒者也是很重要的。

民間解酒方推薦
從古至今,人們總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解酒方,現介紹幾種如下:
《醴樂志》言「甘蔗汁治酒病也」。宋代趙希鴰:「燒酒醉不醒者急用綠豆粉燙皮切片,將筋撬開口,用冷水送粉皮下喉即安」。清王士雄:「飲酒大醉,沖葛粉食之即解,燒酒醉者,飲糖茶或麻油。糯米炒焦,沖水作茶飲」。
菱角解酒2方 《本草綱目》:「(菱角)解暑傷寒積熱、止消渴、解酒毒」。後人據此開出菱角解酒簡方:①菱角 250 克、連殼搗碎加白糖 60 克,水煎後濾汁一次服用,可治飲酒過度。②菱角粉 50 克,白糖少量,水煎成糊狀食用,有清解酒毒作用,適用酒後口苦煩渴。
食醋解酒5方
食醋1小杯(20~25亳升),徐徐服下。
食醋與白糖浸蘸過的蘿卜絲(1大碗)。
食醋與白糖浸漬過的大白菜心(1大碗)。
食醋浸漬過的松花蛋2個。
食醋50克,紅糖25克,生薑3片,煎水服。
三豆解酒方 綠豆、紅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爛,豆、湯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減輕酒精中毒。

四招應對醉酒者
一是對醉者注意保暖,將頭轉向一側,如有嘔吐,應及時清除其口內的嘔吐物,要當心嘔吐物被吸入氣管引起肺部感染。
二是醉酒較明顯,又不能配合服用解酒食品時,可設法使醉酒者產生惡心嘔吐(用手指、棉棒、雞毛等攪觸病人咽喉),將胃內容物吐出,必要時還可用溫水或2%碳酸氫鈉液洗胃。但注意不可用濃茶、咖啡等來解酒,因為茶和咖啡不但不能幫助解酒,反而會加重醉酒症狀。
三是對行走不穩者,要防止跌倒,以避免跌打損傷。
四是對重度醉酒者,身邊的人應及時撥打 120 ,或者立即送醫院進行急診搶救,千萬不能耽誤時間。必須注意,不管輕度、重度醉酒一律不準使用鎮靜劑或麻醉劑,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3、有誰知道果酒與保健酒的區別?

肯定有區別的,比如勁酒就是保健酒! 一般的酒有很多分的,白酒,清酒,紅酒,黃酒,等一些洋酒!保健酒喝了對身體沒有什麼傷害,但不可多飲!

4、養生葯酒方子

5、酒大傷身,酒少養生,你認同嗎?

這個說法是正確的,少量飲酒養生,過量飲酒傷身。

少量飲酒,酒精對大腦和中樞神經起興奮作用,可以鬆弛神經、舒緩疲勞。進餐的同時,少量飲酒可以增進食慾。少量飲酒會增加人體血液內的高密度脂蛋白,可以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少量飲酒,酒含熱量較高,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作用。但過量飲酒會導致腸胃不適,尤其是胃潰瘍、胃炎患者不可以飲酒,會損傷胃黏膜。

(5)清酒保健擴展資料:

喝酒養生注意:

1、選擇低度酒:通常,在同等量下,高度酒對肝臟等器官的損傷要大於低度酒,世界上蒸餾酒的酒度一般多在40%vol左右,因此在酒席上最好選擇低度酒。

2、酒不與咖啡同飲:酒精傷身,咖啡因具有興奮、提神和健胃的作用,過量亦可造成中毒。如果酒精與咖啡同飲,猶如火上澆油,可加重對大腦的傷害,並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增加心血管負擔,造成的危害超過單純喝酒的許多倍,甚至更容易危及生命。

3、不要大口猛喝:要慢慢喝酒,不時地停頓一下,喝酒時不要喝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等,以免加快身體吸收酒精的速度。

6、護肝清酒毒吃什麼保健品好?

最好還是喝農村養蜂人的純蜂蜜吧,純蜂蜜具有抗菌消炎保肝,強心造血,調劑血壓血糖,改善睡眠,扶膚美容,養生益年,抗衰強身有特殊功效。

望採納,謝謝!

7、清酒的喝法有哪些?

喝新鮮
清酒與白酒、紅酒的飲酒文化相比,有一大區別——對新鮮度要求較高。白酒、紅酒常常需要陳年,陳釀越久的老酒越有市場價值。而清酒,則是越新鮮越好。因為在日本人的飲食觀里,清酒更像是一種兼具保健和口感的「食品」,食品當然越新鮮約好,所以日本人比較喜歡喝生產日期在半年以內的清酒。

加熱
秋冬喝清酒適合加熱飲用,以醇酒和熟酒為宜。將清酒倒入一個小瓷壺,放進裝著熱水的容器里,隔水加熱,溫熱均勻後即可淺酌低飲。吟釀因香氣細膩,適合室溫飲用,20攝氏度左右;本釀造適合30攝氏度~50攝氏度的熱飲。溫酒,溫度不可超過60°,否則酒味會變酸。

冰鎮
夏天喝清酒適應冰飲,可幫助解暑消乏,冰鎮清酒以爽酒和熏酒為宜。清酒冰飲最好不要直接往酒里加大量冰塊,那樣會破壞清酒的酒體結構。可以將杯子放冰箱里凍一會,再倒入清酒就會變涼;也可以將整瓶酒放在加冰的冰桶里冰鎮,或者放進冰箱里冰一會兒(要注意時間,防止結冰)。

加小食品
日本人喜歡在清酒中加入一些小食品,像梅子、小青瓜之類的,幾乎成了一種飲用習慣。日本梅子比較大,不是很酸,泡在杯底如海藻一般,可以一邊飲用,一邊觀賞;加入青瓜,有別於梅子的風味,好喝、耐泡而且十分別致。

8、每天喝點竹葉清酒對女人有什麼好處?

1.潤腸通便
實驗研究表明,飲用竹葉青酒能有益腸道,改善菌群,對腸道很有好處,起到增強抵抗力的功效。
2.潤肝健體
竹葉青酒中含有很多胃中葯成分,有很好的滋補療效,對心臟病和關節炎病症都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9、保健酒的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

一、遠古時期的葯酒及滋補酒

殷商的酒類,除了"酒","醴"之外,還有"鬯"。鬯是以黑黍為釀酒原料,加入 鬱金香草(也是一種中葯)釀成的。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最早葯酒。鬯常用於祭祀和占卜。鬯還具有驅惡防腐的作用。《周禮》中還記載:"王崩,大肆,以 鬯 "。 也就是說帝王駕崩之後,用鬯酒洗浴其屍身,可較長時間地保持不腐。

從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的的一部醫方專書,後來被稱為《五十二病方》 ,被認為是公元前3世紀末,秦漢之際的抄本,其中用到酒的葯方不下於35個, 其 中至少有5方可認為是酒劑配方,用以治療蛇傷,疽,疥瘙等疾病。 其中有內服葯 酒,也有供外用的。 《養生方》是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帛書之一, 其中共有六種葯酒的釀造方法, 但可惜這些葯方文字大都殘斷,只有"醪利中"較為完整,此方共包括了十道工序。但值得強調的是遠古時代的葯酒大多數是葯物是加入 到釀酒原料中一塊發酵的。而不是象後世常用的浸漬法。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遠古時 代的酒保藏不易,浸漬法容易導致酒的酸敗。葯物成份尚未溶解充分,酒就變質了。

採用葯物與釀酒原料同時發酵,由於發酵時間較長,葯物成分可充分溶出。 我國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的《素問•湯液醪醴論》專篇曾指出:" 自古聖 人之作湯液醪醴,以為備耳"。這就說古人之所以釀造醪酒,是專為葯而備用的。

《黃帝內經》中有"左角發酒",治屍厥,"醪酒"治經絡不通,病生不仁。" 雞矢酒 "治臌脹。

二、漢代至唐代之前的葯酒及滋補酒

採用酒煎煮法和酒浸漬法起碼始於漢代。約在漢代成書的《神農本草經》 中 有如下一段論述:"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漬者"。用酒浸漬, 一 方面可使葯材中的一些葯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葯勢,療效也可提 高。漢代名醫張仲景的《金匱要略》一書中,就有多例浸漬法和煎煮法的實例。如 "鱉甲煎丸方",以鱉甲等二十多味葯為末,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 候酒盡一半,著鱉甲於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內諸葯,煎為丸。還有一例 "紅藍花酒方",也是用酒煎煮葯物後供飲用。《金匱要略》中還記載了一些有關飲 酒忌宜事項,如"龜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飲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 夏月 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著身及使扇,即成病"。"醉後勿飽食,發寒冷"。 這些實 用知識對於保障人們的身體健康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朝齊梁時期的著名本草學家陶弘景, 總結了前人採用冷浸法制備葯酒的經 驗,在《本草集經注》中提出了一套冷浸法制葯酒的常規:"凡漬葯酒,皆須細切, 生絹袋盛之,乃入酒密封,隨寒暑日數,視其濃烈,便可___出,不必待至酒盡也。 滓可暴燥微搗,更漬飲之,亦可散服"。這段話注意到了葯材的粉碎度, 浸漬明間 及浸漬時的氣溫對於浸出速度,浸出效果的影響。並提出了多次浸漬,以充分浸出 葯材中的有效成分,從而彌補了冷浸法本身的缺陷,如葯用成分浸出不徹底,葯渣 本身吸收酒液而造成的浪費。從這段話可看出在那時葯酒的冷浸法已達到了較高的 技術水平。 熱浸法制葯酒的最早記載大概是北魏《齊民要術》中的一例"胡椒酒", 該法 把乾薑,胡椒末及安石榴汁置入酒中後,"火暖取溫"。盡管這還不是制葯酒,當做 為一種方法在民間流傳,故也可能用於葯酒的配製。熱浸法確實成為後來的葯酒配 制的主要方法。 酒不僅用於內服葯,還用來作為麻醉劑,傳說華佗用的"麻沸散", 就是用酒 沖服。華佗發現醉漢治傷時,沒有痛苦感,由此得到啟發,從而研製出"麻沸散"。

三、唐宋時期的葯酒及滋補酒

唐宋時期,葯酒補酒的釀造較為盛行。這一期間的一些醫葯巨著如《 備急千 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都收錄了大量的葯酒和 補酒的配方和製法。如《備急千金要方》卷七設"酒醴"專節,卷十二設" 風虛雜補 酒,煎"專節。《千金翼方》卷十六設"諸酒"專節。《外台秘要》卷三十一設"古今 諸家酒方"專節。宋代《太平聖惠方》所設的葯酒專節多達六處。除了這些專節外, 還有大量的散方見於其它章節中。唐宋時期,由於飲酒風氣濃厚,社會上酗酒者也 漸多,解酒,戒酒似乎也很有必要,故在這些醫學著作中,解酒,戒酒方也應運而 生。有人統計過,在上述四部書中這方面的葯方多達一百多例。

唐宋時期的葯酒配方中,用葯味數較多的復方葯酒所佔的比重明顯提高, 這 是當時的顯著特點。復方的增多表明葯酒制備整體水平的提高。 唐宋時期,葯酒的製法有釀造法,冷浸法,熱浸法。以前兩者為主。《 聖濟 總錄》中有多例葯酒採用隔水加熱的"煮出法"。

四、元明清時期的葯酒和滋補酒

元明清時期,隨著經濟,文化的進步,醫葯學有了新的發展。葯酒在整理前人經驗,創制新配方,發展配製法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使葯酒的制備,達到了更高的水平。這一時期,我國已積累了大量醫學文獻,前人的寶貴經驗受到了元明清時期醫家的普遍重視,因而,在元明清時期,出版了不少著作,為整理前人的經驗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飲膳正要》是我國的第一部營養學專著。共三卷。天歷三年(1330年) 刊。 忽思慧為蒙古族營養學家,任宮廷飲膳太醫時,將累朝親侍進用奇珍異饌,湯膏煎 造,及諸家本草,名醫方術,並日所必用谷肉果菜,取其性味補益者,集成一書。 書中關於飲酒避忌的內容,是很有道理的。具有重要的價值。書中的一些補酒,雖 沒有詳細記載,但都是頗為有效的,在《本草綱目》中則有詳細記載。 明代偉大的醫學家李時珍寫成了舉世聞名的名著《本草綱目》,共五十二卷, 萬曆六年(1578年)成書。該書集明及歷代我國葯物學,植物學之大成,廣泛涉及食 品學,營養學,化學等學科。該書在收集附方時,收集了大量前人和當代人的葯酒 配方。卷25酒條下,設有"附諸葯酒方"的專目,他本著"輯其簡要者, 以備參考。 葯品多者,不能盡錄"的原則,輯葯酒69種。除此之外,《本草綱目》 在各葯條目 的附方中,也往往附有葯酒配方,內容豐富,據有人統計《本草綱目》中共計葯酒 方約為200多種。這些配方極大多數是便方,具有用葯少,簡便易行的特點。 《遵生八箋》是明代高濂所著的養生食療專著,共十九卷, 約成書於萬曆十九 年(1591年)全書40多萬字,分為八箋,以卻病延年為中心,涉及醫葯氣功 ,飲饌食療, 文學藝術等。其中的《飲饌服食箋》共有三卷,收釀造類內容17條。釀造類中的碧 香酒,地黃酒,羊羔酒等,均為宋代以來的名酒。其中一些是極有價值的滋補酒。 此外在《遵生八箋》中的《靈秘丹葯箋》中還有30多種葯酒。 《隨息居飲食譜》是清代王孟英所編撰的一部食療名著,共一卷。咸豐十 一年(1861年)刊行。書中的燒酒條下附有7種保健葯酒的配方,製法和療效。 這些 葯酒大多以燒酒為酒基。與明代以前的葯酒以黃酒為酒基有明顯的區別。以燒酒為 酒基,可增加葯中有效成分的溶解。這是近現代以來,葯酒及滋補酒類製造上的一 大特點。 明代朱___等人的《普濟方》,方賢的《奇效良方》,王肯堂的《證治准繩》 等著作中輯錄了大量前人的葯酒配方。 明清時期也是葯酒新配方不斷涌現的時期。明代吳__的《扶壽精方》, 龔庭 賢的《萬病回春,《壽世保元》,清代孫偉的《良朋匯集經驗神方》,陶承熹的《 惠直堂經驗方》,項友清的《同壽錄》,王孟英的《隨息居飲食譜》等都記載著不 少時清時期出現的新方。這些新方有兩個值得提出的特點:

1 補益性葯酒顯著增多。明代吳__的《扶壽精方》葯酒門載葯酒方9首,方雖 不多,但集方極精,其中有著名的"延齡聚寶酒",史國公葯酒等。在《萬病回春》 和《壽世保元》兩書中,記載葯酒近40種,補益為主的葯酒佔有顯著地位,象" 八 珍酒",扶衰仙鳳酒,長生固本酒,延壽酒,延壽瓮頭春酒,長春酒, 紅顏酒等都 是配伍較好的補益性葯酒,有較大的影響。吳,龔二氏輯錄的葯酒方,對於明清時 期的補益性葯酒的繁榮起了積極的作用。在前面所列的清代書目中,也記載著數目 可觀的補益性酒,其中的歸圓菊酒,延壽獲嗣酒,參茸酒,養神酒,健步酒等都是 較好的補益性葯酒。與明清以前的葯酒相比,這一時期可說是補益葯酒繁榮的時期。

2 慎用性熱燥熱之葯。唐宋時期的葯酒,常用一些溫熱燥烈的葯物,象烏頭, 附子,肉桂,乾薑等。這樣的葯物如果濫用,往往會傷及陰血。金元時期我國醫學 界學術爭鳴十分活躍,濫用溫燥葯的風氣受到許多著名醫家的批評。這對明清時期 的醫學有深刻的影響。故明清的很多葯酒配方採用平和的葯物以及補甸養陰葯物組 成,這樣就可以適用於不同病情和機體狀況,使葯酒可以在更廣泛的領域中發揮作 用。 明清時期還出現了一批方論專書,作者著重研究用葯組方的規律, 結合優秀 方劑,從理論上闡述用葯道理和配伍規律,象明代吳昆的《醫方考》,清代汪昂的 《醫方集解》。這此專著闡述配方時也涉及到葯酒。《醫方考》一書中就論述了七 種葯酒配方的組方用葯的道理和主治功效,基中包括虎骨酒,史國公酒,枸杞酒, 紅花酒,豬膏酒等。這對於促進葯酒配方的研究,指導正確使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明清時期的葯酒在配製方法上,突出表現了在熱浸法的普遍使用上。 適當提 高浸漬溫度可使植物性葯材組織軟化,膨脹,增加浸出過程中的溶解和擴散速度, 有利於有效成分的浸出,而且還可以破壞葯材中的一些酶類物質,增強葯酒的穩定 性,因此採用熱浸法對於許多葯物來說具有更好的浸出的效果,是一種科學方法。

10、泡養生保健中葯酒都是用什麼葯材啊?

1、人參大補酒
配方:人參30克,熟地30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2500毫升。
製作方法:將人參去蘆頭,烘軟,切片;枸杞子去雜質,與人參、熟地同放入干凈紗布袋中,紮好袋口。將葯袋放入酒壇中密封浸泡,每天攪拌一次。15天後,將冰糖置鍋中,加少量水,加熱熔化煮沸,煮至微黃時,過濾去渣,待冷後加入葯酒中攪勻。靜置一段時間,取上清酒液即可飲用。
功效與主治:大補氣血,安神,滋肝明目。用於身體虛弱,神經衰弱,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
服法:每日2次,早晚飲服,每次30毫升。
說明:本酒對病後體虛,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糖尿病等有較好作用。無病者常飲,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功。飲用本酒,忌食蘿卜。
2、人參枸杞子酒
配方:人參20克 枸杞子350 克 熟地100 克 冰糖400 克 白酒5公斤。
功效:強壯抗老,補陰血,烏須發,壯腰膝,強視力,活血通經。適用於病後體虛及貧血、營養不良、神經衰弱、糖尿病等患者飲用。無病常飲,亦有強身益壽之功。 大補元氣,安神固脫,滋肝明目。適用於勞傷虛損、少食倦怠、驚悸健忘、頭痛眩暈、陽痿、腰膝酸痛等症。
製作:1.將人參烘烤切片,枸杞除去雜質,用紗布袋裝上扎口備用。2.冰糖放入鍋中,用適量水加熱溶化至沸,煉至色黃時,趁熱用紗布過濾去渣備用。3.白酒裝入酒壇內,將裝有人參、枸杞的布袋放入酒中,加蓋密封浸泡10-15天,每日攪拌1 次,泡至葯味盡淡,取出葯袋,用細布濾除沉澱物,加入冰糖攪勻,再靜置過濾,澄明即成。
用法:飲用時,可根據自己的酒量,每次飲10-12克。
3、人參大補酒
配 方:人參5克,熟地黃25克,枸杞子90克,冰糖100克,白酒2500克。
制 法:將人參去蘆頭,烘軟,切片,枸杞子除去雜質,與白熟地同放入潔凈的紗布袋中,封好袋口,把葯袋放入酒中密封浸泡,每日攪拌1次。浸泡15天後,用潔凈紗布過濾,取葯酒備用。將冰糖放入鍋中,加少量水加熱溶化煮沸,煮至見微黃時,趁熱過濾去渣,待涼後加入葯酒中,攪勻。靜置一段時間後,取上清酒液即可飲用。
功 效:大補氣血。安神,滋肝明目。適用於身體虛弱,神經衰弱,頭暈目眩,腰膝酸軟等。無病者常飲,有強身健體,益壽延年之功。
服 法:每日2次,每次飲服15~20毫升。

與清酒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