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按摩按摩保健

按摩按摩保健

發布時間:2020-07-13 00:46:20

1、推拿、按摩、足療都有什麼區別?

足療、按摩也稱醫療保健。健康養生推拿:採用中醫學的調養生息理論,結合反射學原理,運用中醫針灸、按摩、導引等方法,對現代亞健康群體開展推拿、針灸、拔罐、刮痧、中葯熏蒸、古方泡浴、健康指導等健康保健項目,以達到保養身體,健康百歲的目的。足療;主要通過各種浸足療法以及其他輔助治療來調理,調治各種亞健康狀態。足療、按摩都是用來調治亞健康,可以舒筋活絡、悅心健體、解除疲勞……不同的按摩手法及調理方案調治主題及效果是不一樣的。按摩:用手在人體的一定部位上推、按、捏、揉等,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膚抵抗力,調整神經系統。 按摩又可以理解為「推拿」,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2、歐式按摩跟保健按摩有什麼區別

歐式保健按摩的特點是以於法輕柔、推、按、觸摸為基礎手法,加之介質的作用,給人一種輕松、自然、舒適的感受。百
保健按摩是以經絡腧穴為主,歐式按摩是沿肌纖維走行方向、淋巴走行方向、血管走行方向按摩為主。歐式按摩的手法同保健按摩的手法基本相同。歐式按摩常常使用芳香油來加強手法的作用。芳香油有很多種,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不同的治療作用進行選擇。如檸檬油常用於美容,起到護膚作用,對於油性度皮膚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茉莉花油具有醒神開竅的作用,可以治療憂鬱症,並且還可以提高男性性功能。薄荷油具有清涼解表的作用,可以防治感冒、風濕痛和運動後疲勞。玫瑰油具有活血化瘀、防腐祛臭的作用,常用於各種疼痛、皮膚瘙癢等。苦橙葉油具有安回神作用,可以治療失眠、焦慮等症。依蘭油也具有醒神作用,適用於抑鬱之人和乾性皮膚之人。以上介紹的幾種按摩油,是歐式保健按摩中經常使用的按摩介質,它們都具有芳香開竅的作用。因此,凡是精神壓力比較大,心理負答擔比較重的人,可以選擇歐式保健按摩進行調理。

3、按摩保健的原理有哪些?

神經反射內分泌學說神經反射的定義是人及其他高級動物的機體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對內環境和外環境的變化做出有規律性的適應性反應。

人體是一個復雜的、各部位和各器官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身體的表面和內部都有豐富而敏感的神經末梢感受器。當身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時,感受器受到刺激,引發神經沖動沿傳入神經纖維將信號傳遞到中樞神經細胞,經過中樞神經的處理(分析、綜合),再將信號經傳出神經纖維傳遞至相關器官、腺體或肌肉,引發有生理意義的功能活動。

足部有與人體各器官相關聯的反射區或敏感點,任何器官有病變都可以在相應的反射區和敏感點產生變化。如心臟缺氧時可表現為足部心臟反射區有觸痛,乳腺腫物可以在其反射區摸到結節,子宮切除後在子宮反射區可有空虛感等。

按摩足部某一反射區時,通過神經反射作用與其相關器官或部位發生聯系。該部位倘若是肌肉組織可能會改變其收縮功能;倘若是心臟可能會調節其心率和心肌收縮力;倘若是腺體則會調節其分泌功能;倘若是消化道便可能調節其蠕動情況等。

足部按摩療法的作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過神經的反射機能,調節人體一系列的綜合反應來完成的。按摩可以使神經興奮,也可使神經抑制,故有雙向調節的作用。

但總的而言,按摩足部反射區產生較為強烈的刺激,可以阻斷相應器官原有的病理沖動,並取而代之,引發一系列的神經體液調節,激發人體的潛能,調節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功能,調節體內某種失衡狀態,使機體向著接近正常水平的方向變化,從而起到保健治病的作用。

生物全息胚原理全息生物學是山東大學張穎清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初創立的一門生物學新學科。全息論學說實際上講的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

自然界中,每一個小的局部都有包含它本身在內的整體的全部信息。如地球包含了太陽系的全部信息;太陽系又有整個宇宙的全部信息。

人作為一個整體,其每個局部都有整個人體的全部信息,是全身各器官的縮影。因為人體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的,其所有的遺傳密碼通過細胞的有絲分裂和DNA的半保留復制,平均地分配到每一個體細胞內,使每個細胞都含有和受精卵完全相同的生物信息。

包含人體全部信息的每一個有獨立功能的局部器官,我們叫它「全息胚」。足部全息胚中也有人體的整體信息,這些信息我們叫它反射區,具有與人體器官相對應的特點,它們之間的生物特性相似程度較大。因此,對這些反射區進行按摩刺激,即可調整相應組織器官的功能狀態。

因為人體足部的組織結構較完全,有骨骼支架、肌肉、肌腱韌帶等,較容易按所有標志確定反射區的位置和范圍;遠離心臟,是血液循環最弱的部位;面積比較大,操作方便,便於進行自我按摩。因此,對足部的按摩具有特殊的優越性。

血液循環原理血液循環是人體的能源管道,它擔負著為全身器官組織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從組織中運出二氧化碳等代謝所產生的廢物,再經由腎臟、肺臟和皮膚等排出體外的任務。

足部處於全身最低的位置,距離心臟最遠,血液流經此處速度最慢,再加上地心引力作用,靜脈血液中不少的「雜質」,如酸性代謝產物、未被利用的鈣和其他金屬離子及大分子有機物質等,容易沉積於足底。日積月累,足底處就會積存不少廢物,甚至是有毒物質,刺激相關反射區,通過神經反射造成對該相應器官的惡性刺激,甚至導致該器官的功能異常。

足部按摩可引發毛細血管擴張,血流加快,促使靜脈和淋巴的迴流;改善腎、輸尿管和膀胱等排泄器官反射區的血液循環,增強相應器官的排泄功能;改善肺和支氣管反射區的血液循環,促進肺內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

微循環功能的改善,可降低大循環外周阻力,大大減輕心臟的負擔;血液循環功能改善後,又能通過末梢神經影響中樞神經,反射性地調節全身循環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激素分泌水平增高,人體所有組織器官的生理機能得到加強。

因此,足部按摩不但改善了足部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且通過提高心臟、肺臟和內分泌腺的功能,促進了全身各器官的功能。

對足底進行有效的按壓或任何其他的擠壓因素,都可以起到一個「血泵」的作用,完成「第二次起動」,促進血液循環,所以說腳是人的第二心臟。

經絡學說中醫認為,在人體內存在著一個經絡系統,此系統可將人體臟腑組織器官聯系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且也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並藉以行氣血、通陰陽,從而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以協調,維持相對平衡。

近年來運用生物物理學與生物化學的手段進行研究,都證實了經絡是客觀存在的。它是由生物學性質相似程度較大的連續性細胞團構成的。經絡又是毛細血管、神經末梢、肥大細胞密集的通道。

人體中最重要的經絡是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其中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陰維脈、陰蹺脈都起於足部,而足陽明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陽維脈、陽蹺脈則終止於足部。這些經絡都通往特定的臟器,或司轄特定的功能。

人體每個器官都有經絡聯屬,同時又和與它有關的器官相聯絡。如肝與眼有聯系,同時又和鼻、耳、手、膝和足等聯絡,形成了一個相對密切的聯絡網。

因為雙足通過經絡系統與人體各臟腑器官有著多種復雜的聯系,從而構成了足部與全身的統一性和整體性,臟腑功能的失調和病理變化必然會反映到足部來。也就是說,倘若在人體的體表特定部位(足反射區)出現陽性反應區域,也可以認為是人體內臟在病理狀態下的一種經絡現象,這為疾病的診斷提供了依據。

經絡是一個「通道」,通道受阻就會出現所有不適。同血液循環和反射原理一樣,足部按摩沿經絡循行線進行傳導,可以疏通足部經絡,促進氣血的運行,協調臟腑,平衡陰陽,調整有關器官的功能活動,從而達到保健的目的。

陰陽平衡理論中醫學認為,人體各個部分由兩種既對立又統一的物質,即陰和陽構成,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是因為陰陽兩個對立面的正常關系遭到破壞所致。

足部反射區與機體各臟腑器官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對反射區進行按摩可以起到調節作用,使機體達到新的陰陽平衡,消除疾病,恢復健康。

按摩足部反射區具有「雙向調節」作用,能調整內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從而達到調整機體陰陽平衡的作用。例如,按摩足部甲狀腺反射區,能降低甲狀腺機能亢進者甲狀腺分泌水平,而對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卻具有促進其分泌功能。

對足部反射區進行刺激按摩時,以上這些原理是同時統一的發揮作用,而不是各自獨立的發揮其效能,所以足部反射區按摩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4、如何進行按摩保健訓練?

按摩是我國民間流傳已久的一種傳統保健治療方法。按摩的手法有推、擦、揉、拿、按、叩、擊、抓、拍打、捶打、指揉、點按、掌揉等多種手法,也可用手拿健身器材對機體的部位、穴位進行按摩或拍打。主動按摩,即自我按摩,是自己用雙手對機體進行按摩的一種主動運動。

1.按摩的保健作用1.促進血液循環因為皮膚含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容納人體的五分之一的血液。但在通常情況下,多數皮膚毛細血管都處於關閉狀態,血液量少。按摩直接的作用能促進皮膚毛細血管的開放,從而促進了血液循環,使氧氣和營養物質能充分滋養皮膚,同時促進了皮膚組織中廢物的排放。

2.改善皮膚的呼吸按摩作用有利於皮脂腺與汗腺的分泌,改善了皮膚的呼吸與排泄廢物作用,對皮膚起到了潤滑和保護的作用。

3.美容健膚作用按摩能夠刺激皮下彈性纖維組織,增進肌肉的張力和彈性,從而可防止肌肉萎縮和皺紋的發生;按摩並能減少皮下過多的脂肪,保護皮下脂肪層正常厚度。

4.疏通經絡、舒筋活血的作用中醫認為,經絡內與臟腑組織,外與皮膚、肌肉、關節相連。現代有學者研究證實,經絡是一種特殊的液晶物質,它在人體內以體液的形式存在於肌肉、骨骼、皮膚及內臟等組織的一種間隙通道之中。按摩身體的皮膚、關節、肌肉便可使全身或局部的經絡疏通、氣血運行,使機體趨於相對的平衡和保持協調。按摩可治療因經絡阻塞而導致的痛疼疾病。

5.強壯筋骨的作用因為按摩可使血流暢通、經絡運行,便可促進肌肉和骨骼的正常代謝,使肌肉和骨骼得到充分的滋養,故筋強骨健。

6.扶正祛邪,增強免疫作用按摩的上述作用綜合起來,便可起到增強人體的自身修復和調整的能力,起到扶正祛邪、增強免疫的功能。

2.常用的保健按摩部位1.頭部按摩用雙手指微屈,從前發際處梳向後發際處,亦可用梳子代替,每天干梳兩次,一次以兩分鍾梳一百次為宜,也可稍加長時間或回數。因為頭部神經的特殊性,按摩梳頭時對頭部神經的刺激,可改善腦部血液循環,提高大腦的攝氧量,延緩腦細胞衰老,所以頭部按摩有益於大腦皮質功能的調節。有益智醒腦、增強記憶、止痛除煩、抗衰老、防脫發的功效。

2.面部按摩面部按摩亦稱乾洗臉。將兩手摩擦生熱後,以中指沿鼻部兩側自下而上,帶動其他手指與手掌,擦到額部向兩側分開,經兩頰而下,反復有節奏地進行,可按摩數十次。按摩時也可利用有營養的美容品作按摩介質,其效果更好。因面部毛細血管較多,按摩後,可促使其循環,又因按摩可增進面部的彈性,所以面部按摩後會使面部皮膚紅潤光澤,有彈性,並可增強面部抵抗刺激的能力。

3.雙耳按摩用雙手做拉雙耳、掃雙耳、彈雙耳、揪雙耳的運動,稱作雙耳按摩。中醫理論認為腎開竅於耳,耳是腎之外竅,所以常稱作雙耳按摩,能夠通過經絡的傳導,增強腎的功能,從而起到聰耳健腦的功效。

4.頸部按摩先用雙手做頸部兩側的偏抹按摩十遍,再用雙手的虎口輪流作頸喉部的正抹按摩數十遍。因人的頸部有甲狀腺、甲狀旁腺。按摩頸部便可促進甲狀腺與甲狀旁腺的基礎代謝,調節鈣磷代謝從而起到防病和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5.胸部按摩雙手自然彎曲,用手指尖有節奏地叩擊前胸(上至頸部,下至心窩部)約2分鍾,也可用雙手掌揉拍前胸150次左右。因胸部有胸腺,人進入青春期後,胸腺就會慢慢萎縮,而胸腺主宰著人體的免疫系統,中老年人倘若能經常作胸部的按摩,就可刺激,激活胸腺的功能,有助於增進人的免疫功能與抗病能力。再則胸部按摩,還可提高心臟功能,改善心臟的血流循環,可防止胸悶、心悸、心絞痛、冠心病。胸部按摩能增強肺功能,提高肺活量,對防治肺氣腫、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有一定的作用。

6.腹部按摩取站、坐、卧姿均可,先用右手掌按在肚臍處,然後以肚臍為圓心,活動手掌用暗勁以順時針方向作繞臍劃圈按揉,慢慢擴大到肚腹的邊緣;然後,換左手,用同樣的方法,用暗勁以逆時針方向作繞臍劃圈按揉。按揉的速度以每分鍾約100次左右為宜。按摩時間以臍腹部有微熱感為宣。腹部按摩最好安排在睡前和早晨起床為宜。凡患有內臟腫瘤,急性腹痛、內臟出血及女性妊娠期、月經期均忌做腹部按摩。剛吃飽飯也不宜按摩,如有便意,可先排大小便後再按摩。

中醫理論認為,腹部按摩,可增強脾胃消化吸收飲食精華的功能,加強生化氣血的作用,又可活血導滯,促使全身經脈氣血的運行。現代醫學認為,腹部按摩,可牽動腹內臟器和腹壁肌,促進胃腸平滑肌收縮,加強腹部血液循環,使胃腸蠕動加強,促進胃液、膽液、小腸液的分泌,增強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提高肝臟對糖、脂肪、蛋白質的代謝及解毒作用。因此,揉腹按摩對防治胃腸道疾病有良好的效果,對提高機體免疫力、強壯體質、促進消除腹壁脂肪也有獨到之處。

7.背部按摩可手拿健身錘、健身袋做背部的叩擊;也可用雙手反向背部各抓熱毛巾的一頭,分別做上下、左右的拽拉以按摩背部;還能夠用背做撞樹運動。背部按摩,用手拿熱毛巾做背部的摩擦為最好,因為通過摩擦和水溫刺激,熱氣使背部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淋巴液的迴流量增加,對血液循環和體液的再分配發生良好的影響;操作時手臂不停,也是一種全身運動,對心肺功能都有好處。擦背的時間可從三分鍾開始,適應以後慢慢延長到十幾分鍾,以擦得背部皮膚發熱、發潮紅為度。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背部脊柱是督脈所在,通過按摩背部,可使督脈得到一定的調整鍛煉,可振奮全身之陽氣。再則脊柱兩側有很多治病強身的俞穴,這些俞穴受到按摩刺激後,會使與穴位相聯系的各個器官功能得到強化,會對祛病強身有一定的功效。

現代醫學也證明,人體背部有豐富的脊柱神經,它們起著支配人體運動及心血管和內臟活動的作用。當受到按摩運動時,可刺激皮膚及皮下組織,促進血液循環,並通過神經系統的傳導,增強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日本東京大學副校長小野教授的研究指出:背部皮下大量體細胞具有很強的免疫功能,但這些細胞平時總處於一種抑制休眠狀態,當用毛巾擦皮膚時受到刺激的組織細胞,就會活動起來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中,並能進一步發展成網狀細胞,這就加強了人體的免疫功能,收到殺菌和抗癌的效果。

8.足三里按摩足三里穴在外膝眼直下約四橫指,脛骨外側一橫指處。足三里按摩可用健身錘適度用力叩打兩腿足三里穴;也可用雙手指稍用力推按足三里穴,每次約2~3分鍾,每天至少兩次。足三里穴是全身保健強壯要穴,有「長壽穴」之稱,被歷代中醫針灸家、養生家所看重。因為足三里為足陽明胃經之合穴,合有匯合之義,常按摩足三里穴,能夠充分調動全身經絡之氣,推動胃經的氣血運行,以起到扶正培元,祛病健身的效果。中醫針灸大夫常取針灸足三里來治療胃痛、腹脹、消化不良、瀉泄等腸胃疾病;還常用來治療中風導致的半身不遂、頭痛、頭暈、鼻炎等病;還常用來強壯身體預防傳染病。

9.小腿肚按摩取合適的坐姿,先抬起左腿,放在一物體上,然後用雙手稍用力揪抓、擠壓小腿肚;然後,換右腿在同樣的揪抓、擠壓運動。也可用雙手輪換拍打左右小腿肚。可每天早晚各練1遍,每次以出現小腿肚有麻、脹、熱為最好。因腿部有人體六條經絡,通過對小腿肚的擠壓和拍打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環,促使下肢的血液迴流到心臟和大腦,緩解身體供血不足的狀況,並有擴張血管、減少血液的黏稠度、降低血壓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按摩小腿肚對高血壓、低血壓、偏頭痛、神經衰弱、面部神經麻痹、冠心病、早搏、心律不齊、關節炎、一些胃腸病、婦科病有防治作用,並有延緩腿部過早衰老和強壯作用。

10.湧泉穴按摩湧泉穴位於腳掌前端凹陷處,洗腳後用手輪流搓兩腳的湧泉穴,即為湧泉按摩。每次搓至100次至200次為好。中醫經典文獻《靈樞·本輸》說:「湧泉屬足少陰腎經,腎出於湧泉。」意思是說,湧泉穴是腎經的起點,腎經之精氣,經絡之氣,將從這里如泉水一樣地湧出。洗浴後經常做湧泉穴按摩,能夠補腎益精、聰耳明目、延緩衰老,還可引導腎臟虛火及上身濁氣下降,對治療腎水虧虛、虛火上炎之頭痛、高血壓、失眠,口渴、咽乾等症有良好的治療作用。現代醫學認為:腳底布滿了與全身各器官相關聯的反射區,但因為腳部離心臟最遠,是全身氣血運行最薄弱的環節,按摩湧泉穴後,腳底的反射神經的功能增強,對促使全身血液循環增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腳被視為人體「第二心臟」,腳底的保健按摩是增強體質、防治心腦血管病的有效措施之一。3.保健按摩的留心事項①保健按摩應持之以恆,做到生活化、規律化,以形成有益的生理反射作用。

②應在平靜、愉悅、專心致志的心態下進行,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③保健按摩可因人而異,有些人可做從頭至腳的全身按摩,通常需用時20~30分鍾。有些人也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病情單做局部按摩,但每項局部按摩每次應很多於2分鍾。

④做按摩時,最好能自己做主動按摩,不要讓別人代替,因為每次的主動按摩都促使了手與上肢的活動,手的活動與上肢的活動也有特定的保健功效。

⑤凡患有惡性腫瘤、膿毒血症及傳染性皮膚病的患者,在病情嚴重時均不宜做保健按摩。

⑥最好能與一個或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常進行保健按摩的操作交流和心得交流,以提高保健按摩的保健祛病效果與興趣。

5、什麼是按摩?按摩都包括哪些?

按摩是以中醫的臟腑、經絡學說為理論基礎,並結合西醫的解剖和病理診斷,而用手法作用於人體體表的特定部位以調節機體生理、病理狀況,達到理療目的的方法,從性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物理的治療方法。從按摩的治療上,可分為保健按摩、運動按摩和醫療按摩。

醫療按摩

又稱推拿療法,是中醫外治療法之一,也是人類最古老的一種主要應用按摩以達到治病目的的物理療法。除治療外科病(即傷科按摩)外,還可治療內科疾病(婦科、內科、兒科等),對於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發育性疾病療效甚好。

從事醫療按摩的主要是盲人按摩醫院、盲人按摩診所,以及中醫院下設的按摩理療科。

保健按摩

保健按摩是指醫者運用按摩手法,在人體的適當部位進行操作所產生的刺激信息通過反射方式對人體的神經體液調整功能施以影響,從而達到消除疲勞,調節體內信息,增強體質,健美防衰,延年益壽的目的。

保健按摩施術手法很多,如常用的表面按摩法、揉捏池頸法、棉布摩擦法、背腰部的法、拍打法、四肢抽抖法等,它動作輕柔,運用靈活,便於操作,使用范圍甚廣,不論男女老幼、體質強弱、有無病症,均可採用不同的施術手法,進行保健按摩。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及人們的健康的需要,各種保健按摩服務行業應運而生。如國內的保健按摩、小兒保健按摩、美容按摩、減肥按摩、國外還有旅遊按摩、情景按摩、寵物按摩等。現代保健按摩許多藉助按摩器械,廣泛用於家庭生活中!

運動按摩

體育與衛生相結合,兩者必將相互促進和發展,按摩在體育運動中的應用,也就隨之發展,並逐漸形成了運動按摩。

運動按摩是以調整和保護運動員良好的競技狀態,增進和發展運動員潛在體能,達到運動成績為其目的。國內外的一些實踐表明,它為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所起的作用和意義已越來越顯得重要了。

1.運動前按摩

體育運動一般分為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在這些活動之前進行的按摩,稱為運動前按摩。它能促使人體的神經、肌肉、關節、內臟器官和心理情緒動員起來,以適應即將面對的運動的和心理的負擔,從而預防傷病菌,提高體力,發揮積極的作用。

2.訓練前按摩

運動訓練前的按摩,要求幫助運動員提高訓練作業的能力;幫助促進身體素質的發展,有得於預防疾病,促進人體各系統的器官都動員起來,以適應即將參加的運動活動。在具體操作上,必須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以及運動員的個體特點進行。一些能量消耗較多的運動項目,中長跑、游泳、自行車、籃球、足球、排球等,如採用按摩的方法,來代替需要消耗部分能量的准備活動,這就為運動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3.賽前按摩

運動競賽前的按摩,名賽前按摩。通常在起賽前 15 ~30 分鍾完成。有時,當運動員在接到競賽的通

知時,就出現了賽前狀態,有的人會出現不良情況,需要進行醫學處理,這就是說,需要在競賽前若干天就進行按摩。例如,競賽前,運動員過分緊張,晚上不易入睡或入睡後多夢易醒,或惡夢不安等,影響運動員的睡眠休息。由於夜不得眠,出現白晝精神不振,煩躁不安,食慾不佳等症狀。這將影響運動員參加競賽時所必須的良好競技狀態。出現這種情況時,就應該進行鎮靜安眠的按摩。

若失眠的時間較長,症狀更劇的運動員,在用上法按摩之外,還要按摩氣沖穴,掐、揉神門穴,掐行間穴等。所有這些刺激,用力都不要過重,以有輕微酸脹感為度。通常要進行 20 分鍾,或更長的時間。起賽前狀態,運動員在起賽前過度興奮,坐立不安,情緒激動,脈搏升高,呼吸迫促,甚至出現多尿,動作的准確性和協調性也受到不良影響,其結果是妨礙運動技術水平的充分發揮。

4.運動後按摩

激烈的運動訓練或競賽之後,運動員的神經、體液、循環、呼吸、消化、代謝和酸鹼平衡等方面,都要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一時破壞了機體內環境的平衡。但它很快又達到新的平衡,這個新的平衡,通常都標志著機體工作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內環境各機能系統達到平衡的過程中,有時出現遲緩環節,

一般的表現有:精神過度緊張,失眠,肌肉緊張,疲勞等。運動後的按摩,可以促使這些現象消除,加速內環境達到新的平衡,加速提高對運動負荷的能力,加速完成對後面運動負荷的准備。

運動後按摩所採用的手法、用力的大小、時間的長短等,均應根據運動員的體質、性別、運動項目的特點,特別是要求根據運動後反應出來的情況(如頭昏脹、欲嘔、四肢乏力、肌緊張、失眠等)來決定。需要遵守個別對待的原則,不可千篇一律。我們通常採用的手法,有撫摩、揉捏、推壓、振動和抖動等。對體質強壯,肌肉豐滿者,按摩力量應當重些,時間應當長些;反之,用力則要輕些,時間應當短些。運動員在十分疲勞的情況下,常採用經穴按摩,其手法是按、壓、分、揉、掐、推等,以疏通氣血,內外通達,平衡陰陽,使運動能力得到較快的恢復,並有所提高。

運動後的全身按摩:通常是一周一次的進行。在訓練後休息1~2小時或更長的時間後進行。最好是在溫水浴後,在溫暖、清靜的室內進行。運動員舒適地躺在床上,裸露被按摩的部位,依照胸、腹、上肢、下肢的次序。順血液和淋巴迴流的方向進行按摩。使用揉捏、推壓、搖晃、抖動等手法,用力是由重到輕。同時根據各個部位的疲勞情況,循經取穴。施行揉、捻、推、掐等手法,以調和氣血,更快地消除疲勞。如按摩進行到運動員快要入睡,應停止按摩,給被按摩者輕輕蓋上被子,以防止感冒。運動員睡醒之後,便會精神飽滿,全身舒適。

6、足療按摩保健

足療是泡腳的意思 ,它包括足底按摩-修腳,腳就是人體第二心臟;保健呢是按摩 它有全身按摩和半身按摩。做這些能消除疲勞,緩解工作壓力,放鬆精神等。

7、按摩師證和保健按摩師有什麼區別

按摩師和保健按摩師其實工作性質是相同的,都是只能從事保健相關的工作,不能從事理療,只是每個地區的叫法不同存在細微的差異。
按摩師考試,報。

8、為什麼按摩有保健治療作用

都有這種體驗:當你不小心碰撞了身體某一部位,或扭了某一個關節時,只要皮膚沒有破損,你都會自覺與不自覺地用手揉搓、按壓受傷的部位。其實,這就是最簡單的按摩。按摩又稱推拿,是用手在人體皮膚、肌肉及穴位上施行各種手法,以達到保健治療目的的方法。按摩為什麼能治病呢?中醫理論認為,要維持人體的身體健康,必須使經絡疏通,血脈流暢,陰陽調和。而按摩的作用,正在於流暢血脈,調和陰陽。人體一旦有病,往往影響經絡和血脈的暢通;特別是筋骨和肌肉的損傷,更易引起經絡阻滯,血脈淤結。用按摩方法可使經絡疏通,氣血流暢,其病即可痊癒。按摩的各種手法,均通過改善局部皮膚、肌肉、關節、神經、血管及淋巴管等處的血液循環,使新陳代謝加快、毛細血管擴張、炎性滲出物吸收增多,從而加速局部浮腫和淤血的消散。按摩的手法很多,主要有按、摩、推、拿、揉、搓、掐、點及叩等9種。這9種方法,不論在醫院,在家裡,或外出旅遊,均可應用。按摩方法廣泛適用於各種急、慢性疾病和機能衰退的病症,而且對於某些疾病,可以收到其他治療方法所不能比擬的治療效果,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及肩周炎等。按摩的主要適應症有:頭痛,頭暈,神經衰弱,感冒,火眼,胃痛,高血壓,腹瀉,腹痛,便秘,遺尿,遺精,陽痿,疝痛,肥胖症,急、慢性腰痛,腰腿痛,風濕性關節炎,脊椎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半身不遂,截癱,面癱,四肢痙攣,落枕,腱鞘囊腫,扭傷,婦女痛經、月經不調、乳腺炎,小兒疳積、泄渲、遺尿、急慢驚風、小兒麻痹後遺症,脫肛及近視眼等。由於按摩是一種機械性刺激很強的治療方法,因此,使用不當往往可得到相反的效果。所以,不論是自我按摩,還是求助他人按摩,最好都先請教一下按摩專科醫生,弄清哪些是按摩療法適宜的,哪些是不適宜的,哪些是禁忌的。凡有以下情況,應禁忌按摩治療:急性腹膜炎,急性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腸急性穿孔,結核和化膿性疾病,癌症的局部病灶,皮膚有破損,妊娠婦女的腹部及腰骶部。另外,飢餓、疲勞、酒醉、嚴重心臟病及病情危重者,也應禁用按摩治療。

與按摩按摩保健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