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體育保健重點

體育保健重點

發布時間:2020-07-12 19:32:09

1、體育健康課程的設計思路包括哪幾個方面

體育健康課程的設計思路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
1、教學目標及任務
教學目標是整堂課設計過程的最為關鍵的准則,是指學生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和活動所要達到的預期學習效果。它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是絕大多數學生通過努力都能夠達到的。它決定著課堂的方向與過程,是評估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對課堂教學的實施起著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具體目標:(五大領域)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
2、教學內容、教學主題、教學對象
3、重點、難點
4、教學內容整合
二、教法
1、教法符合教材內容及學生實際
2、教法對重、難點的處理
3、教學資源的利用
4、重視能力培養、關注個體差異
5、教學理念、職教特色(不同專業和工種)
6、教學的理論依據
7、教學過程的評價
三、學法
1、學情分析
2、學法指導
3、學生學習方式的創設
4、評價(提倡以能力為本位、評價主體和方式多元的體育教學評價方法)
四、教學過程
1、教學模式、教學思路
2、課堂結構、教學程序
3、教學內容、時間分配
4、運動負荷、難易程度
五、創新與拓展
1、課改的意識、創新的思維
為培養、延伸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體育能力的學習,拓展體育教學的渠道,可以對部分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與開發。
2、教學說明
設計理念、教學內容、學習目標、教學主要環節、教學特色等

2、健康體育的任務和要求

體育與健康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內容,它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中小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農村學校體育與健康課是農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村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無疑對實現《全民健身綱要》提出的我國教育發展的總目標至關重要,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工作.
一、對體育與健康課的認知

1.從縣教育系統的體育專干來說,他們是較專業的一類,他們更了解開展體育與健康課在學校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能否定教育組織者多年來在農村學校體育與健康課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一些成績,但由於諸多因素影響,當前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組織領導方面還存在問題.在調查中了解,目前我區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組織領導體制健全的只佔21.3%,工作高效率是2.9%,低效率比例高達38.4%,究其原因,多數是由於領導觀念問題,缺乏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應有的重視與具體領導,盡管各地縣級的教育部門都設有體育行政機構並有專人負責,但他們主要工作重點放在應付與組織各種競賽工作上;從領導目標來說,他們認為,學校搞體育就是多出幾個運動員並向上輸送就是體育與健康課工作的「出色」表現.
2.在學校領導方面,有近93%的教師認為領導因素影響著學校健康教育的開展.而絕大多數校長也承認中學開展體育與健康課的重要性,但他們有自己的難處,因為現在社會和上級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差,重要指標就是升學率,升學率上不去,健康教育活動開展得再好也是白搭.一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經常佔用體育與健康課和課余活動鍛煉時間,使學生體育活動減少,影響了學生的體質與健康水平.筆者在調查中也發現許多學校存在這樣的問題,從調查的這些學校看,體育與健康課每周節數隨年級的上升而逐漸減少.這種觀念導致廣西區農村體育與健康課較正規上課的開課率不足40%,使很大部分農村中小學生沒有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
3.在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師方面.一是對體育與健康課的研究動態缺乏了解,信息閉塞,觀念改變不大,「競技體育」思想的蹤影仍存在,大部分教師沒能及時進修深造.二是部分教師對場地器械的制約性想當然誇大,強調當前困境對體育與健康課的不宜.三是缺乏敬業精神,主要原因是與主科得不到同等待遇.
4.廣大農村群眾對體育與健康課不了解,他們認為「花錢送孩子到學校是為了學習文化,將來好走出農門是正事,在學校蹦蹦跳跳的還不如回家干農活」.他們沒有能從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高度和深度去認識,觀念的滯後,也阻礙了農村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的發展.究其原因,這主要是教育行政部門沒有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的宣傳工作,沒有把現代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兩個《條例》做到家喻戶曉.

二、農村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的現狀

1.學校對體育與健康課的態度.盡管《標准》已頒布多年,但體育與健康課的基本理念在農村學校得不到體現.據調查,目前農村學校上課的方式仍然沒多大改變,學校、教師的教育思想與教育觀念沒有改變,即使少數有的學校有相當的條件,也未必按《標准》執行;教案是體育課課堂教學的依據,備課的質量高低直接關繫到體育課課堂教學的成效,在農村大部分學校,寫教案的比例並不高,且執行體育與健康課並不是很嚴肅,如非專業教師同樣可被安排上體育課,有58.6%以上的農村小學體育與健康課處於隨意教學的狀態.如果說健康教育教師是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是確保學校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那麼學校應該是體育與健康教育課開展的必要基礎.從調查的這些學校看,體育與健康課每周課時隨年級的上升而逐漸減少,並且課時隨時都可被佔用.
2.師資狀況.從調查中看出,近幾年來各地對體育師資進行了吸收和培訓,農村體育教師的數量有一定的發展,和以往相比,農村體育教師的素質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從鄉村學校體育教師的工作量來看,體育教師缺口仍比較大,不是招不到教師,而是學校領導出於經濟上的考慮不願多要,即使超負荷運轉.初級和中級職稱的仍佔大多數(95.5%).在貧困地區的鄉村學校,體育教師學歷普遍偏低,教師整體水平不高的現象更為嚴重,很多是兼職或代課教師.另外,體育教師的職後培訓也存在不足,既然現在中學開設體育與健康教育課,就應利用各種形式進行大面積的培訓,以適應當前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盡管體育教師在高校中都學習過人體科學的相關課程,如:人體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營養學等,這對體育教師從事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提供了幫助,但是在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的今天,體育教師應該加強職後培訓,以適應體育與健康課教學的要求.

無論任何科目的教學,師資都是很重要的.83%的教師認為教師的知識結構影響著學校健康教育的開展,有75%的教師認為敬業精神是學校健康教育的影響因素.在調查中發現,由於「重智、輕體、輕德」的觀念在鄉村學校仍然是主流,鄉村學校體育教師與其他學科相比較往往地位低下,不受重視,工作勞苦而報酬卻偏低;即使如此,同上世紀90年代相比,體育教師流失現象已沒當年嚴重,但敬業精神已沒有了,而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第二職業上.這種非正常現象不解決對推動和發展農村學校體育教育極其不利.體育教師是學校健康教育的具體執行者和組織者,是健康知識、方法和技能的傳播者,其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學校健康教育工作任務能否完成.
3.場地器械問題.體育場地與器材是開展學校體育的基本物質條件,體育場地與器材對我國農村學校來說是個老問題,長期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調查顯示,在許多農村學校中體育器材達標率都低於30%.目前,農村學校的體育器材主要以學校自籌、自製為主.和城鎮學校相比,農村學校爭取社會贊助改善體育教學條件的可能性很小,只有23.5%的農村中小學器材達到全國最低器材目錄標准.因此,在政府撥款增添場地、器材的同時,仍要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因地制宜、修舊利廢、自製器材,學校自籌自製的比例還應適當加大.

三、建議

1.健全健康教育組織,並抓好落實.各學校要確實樹立「健康第一」的教學理念,成立健康教育的職能機構,保證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實處,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求學校有關部門全力配合,確保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2.改善學校的衛生環境.衛生環境是影響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因素,學校要注意改善環境,如教室、宿舍、閱覽室、食堂、體育場地及校園周圍環境等.優雅適宜的校園環境,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陶冶情操;反之,則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體育場地與器材是開展學校體育的基本物質條件,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改善農村學校體育場地建設.《標准》對教學內容的選取是靈活性,因此,各農村學校要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因地制宜、修舊利廢、自製器材以改善農村學校體育的硬體條件.
3.多種形式開展學校健康教育活動,以增強學生健康意識,養成良好健康行為.健康教育課、課間保健操、體檢、專題講座、愛國衛生運動、健康知識競賽和宣傳媒介等是實現學校健康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學校應該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有目的開展一些健康教育活動,使學生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技能,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和衛生習慣,增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自我保健能力和學生學習與生活的質量.
4.加強中學體育與健康師資隊伍建設,在職教師可通過自我進修或在職脫產、半脫產進修的形式來取得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在進行知識、技能進修的同時,還應對教師加強職業教育,增強體育教師的敬業精神.關心廣大農村體育教師生活,穩定教師隊伍,在評選先進、晉級職稱、進修學習等都應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尊重他們的勞動,以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安心工作.
5.加強教育、體育法規的執法力度.國家頒發了《教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體育法》及學校體育衛生兩個《條例》,為農村學校體育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有關部門應建立嚴格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高效的運行機制,加強宣傳與執法力度,提高全社會公民終身體育意識,使每個公民真正了解體育工作的重要意義,為農村學校體育工作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3、體育與健康的教學重點是什麼?

一、工作思路
堅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方針,推動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校本化、科學化實施;加強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整體性設計研究和推廣,把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進行有機整合。進一步改善教研方式,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引導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在行動研究中逐步走向成熟,形成特色。
二、 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和專業培訓,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理論修養
1.組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2.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專題研討,把新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開展進行完整設計,開展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的行動策略研究。
3.開展各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研討,認真學習和研究新教材。
4.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建設」、「主題單元教學」設計理論、操作策略等學習與研究。
(二)深入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引導學校體育規范、自律、科學發展
1.繼續組織本學科教師對新課程標准和教材的進行專題性研討;引導和組織本學科教師以問題為課題開展研討,力求突破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
2.組織體育與健康各階段教材分析和教學研究,領會新教材的結構體系和單元教學要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重點關注新課程實施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問題。
3.建立小學、初中、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定期研討制度,關注新課程實施中出現的相關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推廣成果。
(三)繼續推進「春暉工程」,組織好「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1、繼續做好開展「五個一工程」的推廣工作。提倡:「每一位體育教師,上好每一堂體育課;工作五年以內每一位體育教師每一學期開設一節校內公開課;工作五年以上每一位體育教師每一學年開設一節校外研究課;每一位區級以上的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每一學年開設一節區以上示範研究課;每一所學校體育教研組每一學年開設一節校級以上精品課(經過教研組共同研究和討論後形成相對成熟的示範課)」。
2、大力推進常州市中小學「春暉工程」建設,進一步總結優秀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繼續開展「精品課」評比工作,努力構建可以共享的常州市優質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資源庫。
3、組織開展常州市第四屆中學組原城區分區選拔賽和全市中學組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4、做好常州市小學組代表參加全省市第四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的培訓、指導、組織工作。
5、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省第四屆體育教師小學組教學基本功比賽和全國中學組比賽的觀摩組織工作。
(四)完善「學校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機制,繼續加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推動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規范化發展
1、繼續開展新課程背景下《常州市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的學習與研討。
2、加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做好三件事:第一,完善小學階段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形成不定期隨機抽樣測試小學體育學科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第二,協助體衛藝教處完善「體育中考」方案建設,做好2006年度體育中考的總結工作;第三,協助體衛藝教處做好全面推進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各項工作。
3、發揮中心學科教研組對學校體育建設的研究、指導功能,推動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常態化、規范化發展。
4、建立「大市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機制,加強區域聯動發展機制建設,形成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主題研討、開展主題教學研究活動的有效機制。把研究的范圍拓展至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建設、課外活動俱樂部建設、學校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等。
(五)加強網路教研,完善「雨濃驛站――體育教師家園」建設,促進體育教師關注教科研,提高教學科研能力
1、加強網路教研,完善「雨濃驛站――體育教師家園」建設,充分發揮「雨濃驛站」在現有常州學校體育中的影響,豐富「雨濃驛站」內容,擴大「雨濃驛站」影響力。
2、利用各種教研方式,組織和落實「十一五」體育課題的各項有關事項,以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課外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建設」、小學 「主題單元教學」為抓手,建立我市「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開展「大市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課題研究活動,促使體育健康新課程建設向縱深發展。
3、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屆學校體育衛生論文暨第八屆學校體育論文報告會工作」;發揮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指導性、科學性、創新性、前瞻性」的作用,體現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為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服務的思想。
4、開展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策略專題研究,開展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引導體育教師從學校體育的整體性建設中關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問題。
5、開展多種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進程,完善體育與健康課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六)繼續完善骨幹體育教師梯隊建設,確保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
1. 開展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交流和研討平台。
2. 組織青年教師研究課,推薦青年教師優秀論文,為青年教師成長創造條件。
3. 組織和發動青年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4. 重視青年教師在教學專業、專業技能和理論修養方面的提高,對青年教師的體育運動專項技能、課堂教學能力、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以及理論修養發展進行合理引導。
5. 組織以青年教師為主的體質健康標准實施方式與方法研究小組,開展體質健康標准實施方法研究,提高實施水平;
6. 加強常州市初高中體育學科中心教研組和學科研究小組建設,加強學科中心教研組對小學、初中、高中新課程實施的研究、服務、指導功能。
7. 在「雨濃驛站」開辟「體育教師風采」、「優秀青年體育教師」等,進一步促進青年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工作日程安排
八月份
1、 完成高一、高二體育與健康課程新教材培訓任務;
2、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屆學校體育衛生論文暨第八屆學校體育論文報告會工作。
九月份
1. 召開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會議,布置新學期教研工作;
2. 進行體育教學工作、體育中考改革經驗總結與交流;
3. 進一步做好「精品課」的選拔、指導工作;
4. 小學主題單元教學專題模塊研討;
5. 組織開展常州市原城區第四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十月份
1. 組織開展常州市第四屆中學組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 開展省比賽常州市小學組代表教學示範課活動;
3. 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國中學組比賽的觀摩組織工作。
十一月份
1. 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省第四屆體育教師小學組教學基本功比賽觀摩組織工作;
2. 繼續開展「精品課」評比、指導、錄用、拍攝工作;
3.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一;
4.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5.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申報交流工作。
十二月份
1. 開展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專題研討;
2. 繼續做好「五個一工程」推廣工作;
3.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4.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二。
一月份
1. 協助體衛藝教處做好全面推進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各項工作;
2. 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推進階段性總結;
3.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研究的組織落實工作;
4. 小學主題單元教學經驗交流;
5.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三。
二月份
1.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四;
2. 學期體育教學、教研組工作總結交流;
3.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總結交流工作。

4、體育保健按摩有哪些手法?應注意的基本事項是哪些?

全身體育保健按摩的施術手法

全身保健按摩是按摩師運用放鬆的手法,在患者全身進行按摩、能夠消除疲勞,緩解緊張,疏筋活絡,舒身提伸。經按摩後,可使人感覺全身輕松,舒適爽快。

全身保健按摩施術順序:仰卧位,頭面部——上肢部——胸部——腹部——下肢部,轉俯卧位,頭頸部——背部——腰部——下肢部——足部。 在全身保健按摩中,還可根據顧客的身體狀況和要求選擇局部保健按摩,或者局部調理。一般全身保健按摩是45分鍾,局部保健按摩是30分鍾,我院集南北方保健按摩特點,根據常見病、多發病預防與保健的需要將推、拿、滾、打、揉等各類手法合理編排的長達60分鍾的全身保健按摩套路,因其滲透力強、節奏流暢、舒適輕松,而受到顧客歡迎。全身保健按摩的適用范圍非常廣,凡因腦力勞動、體力勞動、運動量過大,旅遊或長時間進行電腦操作引起的過度疲勞;由各種因素引起的周身不適,如頭痛、頭暈、肢體酸痛、頸項強痛,腰背疼痛、落枕、肩周炎、岔氣、失眠、腹脹、痛經、消化不良、感冒全都屬於保健按摩的范圍。

按順序進行如下操作:

1.開天目:用大拇指指面按於印堂穴(位於兩眉中間)皮膚,以前臂帶動手指,自下而上,做雙手交替,有節律的抹法。雙手共20次,注意力量輕柔,以前額皮膚不變紅為度。

保健2.推前額:用大拇指指面按於前額正中皮膚,以指根帶動指尖兩手分別向左右兩旁做抹法,至眉梢處再推回前額中央。注意力量不宜過大。

3.點按攢竹、魚腰及太陽:用雙手拇指指端持續用力,作用於攢竹穴(位於眉毛內側端)、魚腰穴(位於瞳孔直上的眉毛中)、太陽穴(位於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持續數秒或半分鍾。如頭痛、頭暈、昏迷不清可適當用力。如失眠則不宜用力,應以輕揉為主。

4.點按四白及迎香:用雙手拇指指端持續用力,作用於四白穴(位於瞳孔直下,正對鼻翼處)、迎香穴(位於鼻翼旁凹陷處)。如眼痛眼澀可重按四白穴,如鼻塞流涕可重按迎香穴。)。持續數秒或半分鍾。

5.摩掌熨目:兩掌互相摩擦,搓熱後將兩手掌心放置在兩眼上,使患者有溫熱的舒適感。重復操作3至5次,對於用眼疲勞,視力不佳者可多做幾次。

6.疏通經絡:用兩大拇指指端沿頭部經絡線依次點按。自頭發發際前沿正中開始到發際後沿正中為正中線;正中線旁開一橫指為第二線;自額角處開始,平行於正中線至發際後沿為第三線;自太陽穴(定位見上)開始繞耳廓至發際後沿為第四線。如遇痛點可適當做局部的反復彈撥,輕重以患者能耐受為度。

7.梳頭櫛發:兩手十指彎曲,從前至後做梳頭的動作。重復操作5至10次。此動作建議患者可經常自行操作,有助於緩解各種頭部不適。

8.雙鳴天鼓:兩掌按住雙耳,兩手放置在患者後頭部,用手指輕敲耳後頭部數次,兩手放鬆,再反復上述操作3至5次。

9.拿捏肩井:以大拇指頂住肩井穴(位於肩背處,肩外側端與脊柱連水平線的中點),其他四指輕扶於肩前,與大拇指相對用力,提拿起整個肩部肌肉,一拿一放地交替進行。

10.整理放鬆:用雙手掌根自頸肩部向兩側沿肩-上臂-前臂的路線輕推數次,以空掌輕輕拍打肩部及後背肌肉,治療結束。

·基礎手法如下:

1.按法 是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漸向下用力按壓,按而留之,不可呆板,這是一種誘導的手法,適用於全身各部位。臨床上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
指按法。接觸面較小,刺激的強弱容易控制調節,不僅可開通閉塞、散寒止痛,而且能保健美容,是最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如常按面部及眼部的穴位,既可美容,又可保護視力。
掌按法。接觸面較大,刺激也比較緩和,適用於治療面積較大而較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
屈肘按法。用屈肘時突出的鷹嘴部分按壓體表,此法壓力大,刺激強,故僅適用於肌肉發達厚實的部位,如腰臀部等。
按法操作時著力部位要緊貼體表,不可移動,用力要由輕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壓。按法常與揉法結合應用,組成「按揉」復合手法,即在按壓力量達到一定深度時,再作小幅度的緩緩揉動,使手法剛中兼柔,既有力又柔和。

2.摩法
以掌面或指面附著於穴位表面,以腕關節連同前臂做順時針或逆時針環形有節律的摩動。摩法又分為指摩法。掌摩法、掌根摩法等。
指摩法。用食指、中指、無名指面附著於一定的部位上,以腕關節為中心,連同掌、指作節律性的環旋運動。
掌摩法。用掌面附著於一定的部位上,以腕關節為中心,連同掌、指作節律性的環旋運動。
掌指摩法。用掌根部大、小魚際等力在身體上進行摩動,摩動時各指略微翹起,各指間和指掌關節稍稍屈曲,以腕力左右擺動;操作時可以兩手交替進行。
在運用摩法時,要求肘關節自然屈曲、腕部放鬆,指掌自然伸直,動作要緩和而協調。頻率每分鍾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輕柔緩和,是胸腹、脅肋部常用的手法。若經常用摩法撫摩腹部及脅肋,可使人氣機通暢,起到寬胸理氣,健脾和胃、增加食慾的作用。

3.推法。四指並攏,緊貼於皮膚上,向上或向兩邊推擠肌肉。推法可分為平推法、直推法、旋推法、合推法等。現僅以平推法說明之。平推法又分指平推法、掌平推法和肘平推法:

(1)指平推法。用拇指指面著力,其餘四指分開助力,按經絡循行或肌纖維平行方向推進。此法常用於肩背、胸腹、腰臀及四肢部。

(2)掌平推法。用手掌平伏在皮膚上,以掌根為重點,向一定方向推進,也可雙手掌重疊向一定方向推進。此法常用於面積較大的部位。
肘平推法。屈肘後用鷹嘴突部著力向一定方向推進。此法刺激力量強,僅適用於肌肉較豐厚發達的部位,如臀部及腰背脊柱兩側膀胱經等部位。
在運用推法時,指、掌、肘要緊貼體表,用力要穩,速度要緩慢而均勻。此種手法可在人體各部位使用,能增強肌肉的興奮性,促進血液循環,並有舒筋活絡的作用。

4.拿法捏而提起謂之拿。此法是用大拇指和食、中指端對拿於患部或穴位上、作對稱用力,一松一緊地拿按。使用拿法時,腕部要放鬆靈活,用指面著力。動作要緩和而有連貫性,不可斷斷續續,用力要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不可突然用力。本法也是常用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具有祛風散寒、舒筋通絡、開竅止痛等作用,適用寧頸項、肩部、四肢等部位或穴位,且常做為推拿的結束手法使用。

5.揉法用手指羅紋面或掌面吸定於穴位上,作輕而緩和的迴旋揉動。揉法又分為:指揉法、魚際揉法、掌揉法等。①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或食指、中指、無名指指面或指端輕按在某一穴位或部位上,作輕柔的小幅度環旋揉動。②魚際揉法。用手掌的大魚際部分,吸附於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輕輕的環旋揉動。③掌揉法。用掌根部著力,手腕放鬆,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小幅度的迴旋揉動。揉法是保健推拿的常用手法之一,具有寬胸理氣、消積導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全身各部,如揉按中脘、腹部配合其他手法對胃腸功能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6.擦法 用手掌的大魚際、掌根或小魚際附著在一定部位,進行直接來回摩擦,使之產生一定熱量。本功法益氣養血、活血通絡、祛風除濕、溫經散寒,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7.點法 用拇指頂端,或中指、食指、拇指之中節,點按某一部位或穴位,具有開通閉塞、活血止痛、調整臟腑功能等作用,常用於治療脘腹攣痛、腰腿疼痛等病症。

8.擊法用拳背、掌根、掌側小魚際。指尖或用桑枝棒叩擊體表,可分為拳擊法、小魚際擊法、指尖擊法、棒擊法等。擊法具有舒筋通絡,調和氣血的作用,使用時用力要快速而短暫,垂直叩打體表,在叩打體表時,不能有拖抽動作,速度要均勻而有節律。其中拳擊法常用於腰背部;掌擊法常用於頭頂、腰臀及四肢部;側擊法常用於腰背及四肢部;指尖擊法常用於頭面,胸腹部;棒擊法常用於頭頂、腰背及四肢部。

9.搓法用雙手的掌面或掌側挾住一定部位,相對用力作快速搓揉,井同時作上下往返移動。本法具有調和氣血,舒通經絡、放鬆肌肉等作用,適用於四肢及脅肋部。使用此法時,兩手用力要對稱,搓動要快,移動要慢。

10.捻法一手的拇指和食指羅紋面,捏住另一手的手指,作對稱用力捻動。本法具有理筋通絡、滑利關節的作用,適用於手指、手背及足趾。運用時動作要靈活、快速,用勁不可呆滯。

11.掐法用拇指或食指指甲,在一定穴位上反復掐按。常與揉法配合使用,如掐揉人中,須先掐時揉。本法有疏通經脈、鎮靜、安神、開竅的作用。

12.抖法是指用雙手握住患者的上肢或下肢遠端,用微力做連續的小幅度的上下連續顫動,使關節有松動感,可分上肢抖法和下肢抖法。此法具有疏鬆脈絡、滑利關節的作用,常與搓法合用,作為結束手法,使患者有一種舒松的感覺。在反復練習、掌握了上述手法時,還應了解自我按摩保健的主要內容。通常分為以下動作,使用時最好依次進行。
(a) 凈口。口唇輕閉後,用舌在齒唇之間用力卷抹,右轉、左轉各30次。
(b)叩齒。口唇輕閉時,有節律地叩擊上下齒35次左右。
(c)搓手。用兩手掌相對用力搓動,由慢而快,約30次~搓熱為止。
(d)摩臉。用搓熱的手掌擦臉,手指微屈、五指並攏,兩手輕作遮面狀,由額向下拂,如同洗臉30次。
(e)揉太陽。用兩手中指端,按兩側太陽穴旋轉揉動,先順時針轉,後逆時針轉,各7~8次。
(f)點睛明。用兩手食指指端分別點壓雙睛明穴,共20次左右。
(g)揉眼。用兩手食、中、環三指指節,沿兩眼框旋轉揉動,先由內向外轉,再由外向內轉,各7~8次。
(h)按太陽。用兩手食指指端分別壓在雙側太陽穴上轉動,順、逆時針方向各15次。
(i)梳頭。十指微曲,以指尖接觸頭皮,從額前到枕時進行「梳頭」,共25次左右。
(j)鳴天鼓。先用兩手掌心緊按兩耳孔,兩手中間三指輕擊頭時枕骨15次。然後掌心掩按耳孔,手指緊按頭時枕骨部不動,再驟然抬離,接連開閉放響15次;最後兩中指或食指插入耳孔內轉動3次,再驟然拔開。如此共進行3~5次。
(k)揉胸脯。以兩手掌按在兩乳外上方,旋轉揉動,順、逆時針方向各揉10次。
(l)抓肩肌。以右手拇指與食、中指配合捏提左肩肌,然後再以左手拇、食、中指配合捏提右肩肌,如此左右手交叉進行,各捏提10~15次。
(m)擦丹田。用右手食指、中指及無名指摩擦小腹部,以丹田穴為中心,一般進行30~50次。
(n)搓腰。先將兩手互相搓熱,緊按腰部,用力向下搓到尾間部,左右手一上一下,兩側同時進行,共搓30次。
(o)點環跳。先以左手拇指端點壓左臀環跳穴,再用右手點壓右臀環跳穴,交叉進行,每側10次。
(p)擦大腿。兩手抱緊一側大腿部,用力下擦到膝蓋,然後擦回大腿根,來回擦20次。
(q)揉小腿。用兩手掌挾緊一側小腿腿肚,旋轉揉動,每側揉動20~30次。
(r)擦湧泉。先將兩手互相搓熱,接著用右手中間三指擦左足心,以湧泉穴為中心,一般進行30~50次,以擦至左足心發熱為止;然時又用左手中間三指將右足心擦熱。

5、體育保健的基礎理論

001現代體育科學的基礎:隨著近代體育的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體育科技的進步,各種體育思想,理論方法經過長期的積累而形成的綜合型體育理論,逐步分化為體育基本理論,體育分支科學理論和體育專向技術理論三大類別,並構成現在體育科學的基石。
002體育基本理論:是指體育宏觀性全局性的知識體系。
003體育基本理論學科特點:研究對象的整體性;研究視角的宏觀性;研究內容的時代性;研究方法的綜合性。
004體育的基本觀念:是人們對體育的總體認識或看法。
005體育價值觀:是體育價值在人頭腦中的反映,體育符合或滿足人的需要的效應和屬性。
006人文體育觀:是一種文明的理性的以人為本的體育觀念。
007科學體育觀:是對體育的科學觀念和科學態度。
008體育基本理論的意義;P13(略)。
009體育概念混亂的根源:國際上的根源;翻譯上的根源;認識上的根源。
010各種體育形式的共同特徵:P34(略)。
011體育(廣義):是人類為適應自然和社會,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而自覺的改善自我身心和開發自身潛能的社會實踐活動。
012體育事業: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內各種體育實踐,體育工作和體育資源的總和。
013體育整體觀的應用:體育定位分析;體育構成分析;體育要素協調發展分析;大型賽事組織管理分析。
014體育價值觀形成的影響因素:體育價值觀受人的立場觀點方法的影響;受主體的體育經歷,體育知識體育感受體育審美等影響;受社會文化狀況的影響;體育價值觀的形成也受客觀上體育功能發揮狀況的制約。
015體育價值觀的基本內容:體育價值目標;體育價值選擇;體育價值取向;體育價值標准;體育價值評價等。
016體育價值目標:指人在特定條件下所追求和期望實現的體育價值理想。
017體育價值觀最主要的特點:評判性;子調性;定向性;驅動性。
018體育理念:是一個精神意識層面上的哲學概念,是人門經過長期的體育實踐及理性思考而形成的思想理念,精神嚮往,理想追求和哲學思想的抽象概括,簡而言之,體育理念是在體育價值觀的基礎上,對體育理論化系統化的認識觀念。
019體育理念的作用:P54(略)。
020中華體育精神的具體內容: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尊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
021體育評價標准:是對體育價值的質與量進行評價的依據和尺度。
022現代體育的人文價值取向:競爭觀念,競技觀念是現代人應具備的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念;規則觀念,競技體育是一種全世界共同遵守相同工作的活動;民主觀念;開放觀念;民族觀念;協同觀念;主體精神。
023體育科學:人們對體育運動科學原理和規律性的認識及其形成的知識體系。
024體育科學化包括哪些方面:體育管理科學化;運動訓練科學化;全民健身科學化.
025體育科學基礎:體育生科學;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體育技術科學.
026體育形態:是指體育實踐的相對穩定形式或狀態,又稱體育形式.
027體育教育(狹義):是通過身體活動和其他一些輔助性手段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有組織的教育過程.
028學校體育的構成: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運動代表隊訓練和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早操與課間操;科學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029學校體育的顯著特徵:普及性;基礎性;學科性.
030學校體育的地位與意義:學校體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重要內容;學校體育是國民體育的基礎,對增強民族體質和提高運動競技體育水平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學校體育不僅能夠使學生的體質得到增強,而且可以促進智力的發展.學校體育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學校體育對美育也有積極的作用;還是一項娛樂休閑活動.
031學校體育的目的和任務: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質,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所需人才.任務P91(略).
032體育專業教育的基本特徵:教育目標明晰化;教學科目科綜合化;教學方法學科化.
033競技體育:是指在全面發展身體,最大限度的挖掘和發揮人在體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潛力的基礎上,以提高競技水平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為主要目的的一種體育活動.競技運動主要有運動員選材;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和競技體育管理四個要素.
034競技體育的特徵:競爭性;公平性;規范性;協同性;工考性;觀賞性.
035競技體育的目的與任務:目的是不斷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在競賽中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挖掘和表現人類身體精神的巨大潛力,為國家和民族爭取榮譽.任務,全面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完善訓練體制和競賽體制;開展科學研究,促進經濟體育科學化;完善競技體育場館,設施,器材等物質條件,改善體育的人文與自然環境,為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環境保障.
036群眾體育的基本特徵:業余性;自願性;多樣性;鬆散性.
037群眾體育的發展趨勢:一是全民化趨勢;二是終身化趨勢;三是生活化趨勢.
038體育的基本功能:健身功能;娛樂功能;益智功能;育德功能;社會功能.
039體育健身功能的體現:促進有機體的生長發育,改造人體骨骼和肌肉系統;改善人體內臟系統增強機體能力;提高人體適應能力,增進健康水平;調節人的心理,促進個體心理健康.
040體育社會功能的表現:第一調節社會關系;第二強化社會意識;第三促進國際交流.
041體育目的任務提出的依據:社會的需要;體育的特點;社會發展的基本狀況;體育法律的確定.
042我國體育的目的:增強人民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社會文化生活;為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043我國體育的任務:增強人民體質;提高民族素質;提高競技水平,攀登世界高峰;豐富社會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參與市場運作;創造社會財富.
044影響體育目的的任務實施的主要因素:社會政治因素;社會經濟因素;社會文化教育因素;社會生活方式因素.
045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提高民族素質的任務的體現:促進體格健壯;全面發展體能;提高適應能力;促進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
046體育教學:是安一定計劃和大綱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
047體育教學的基本特點:一,內外合一的健身系統;二,身心合一的健身的統一性;三,體育教學的教育性。
048課外體育活動的地位與意義:P134(略)。
049課外體育活動的特點:規定參與和自願參與性結合;活動內容多樣性;組織形式的靈活性;空間領域的廣闊性;自主選擇性。
050運動訓練:是指在教練員指導下或實施運動員自我計劃的前提下為全面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和專項運動成績而專門組織,進行的教育活動或過程。
051競技運動能力:是運動員體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綜合表現。他有七部分組成即,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技術;戰術;心理能力和智能。
052決定運動成績的三大因素:一,運動員本身的競技能力和臨場發揮;二,對手具備的競技能力和臨場發揮;三,競賽評定行為。
053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基本要求:訓練中加大負荷必須循序漸進;掌握好負荷與恢復的關系;適當地搭配負荷量和負荷強度;根據訓練的不同任務和運動項目的特點安排負荷;加強醫務監督和恢復手段的運用。
054運動訓練的基本特點:一運動訓練的適應過程;二,承擔負荷的極限性;三,運動成績的表現性。
055運動競賽:是指參賽各方以各自獨有的制勝系統相互對抗和制約,從而力爭獲得勝利的過程。
056運動競賽的基本特徵:競賽目的的綜合性;競賽 對抗的激烈性;影響因素的龐雜性,隨即性;競賽結果的不確定性。
057運動競賽的價值:一,運動競賽的社會效益,促進人類和平,更新傳統觀念,參與政治生活;推動經濟發展;豐富文化生活;二,運動競賽在體育中的地位與作用,運動競賽是體育的軸心和杠桿,運動競賽是實現體育價值的主要途徑;運動競賽是構成體育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競賽是銜接運動訓練的唯一通道。
058體育鍛煉;是指人們根據需要與自我選擇,運用各種體育手段,並結合自然力與衛生措施以發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精神,豐富文化生活和支配餘暇時間為目的的體育活動。
059體育人口:指經常從事體育鍛煉,體育娛樂,進行專項訓練,以及其他與體育有關的人在總人口中的數量和比重。
060體育鍛煉對人體的作用:P153略。
061體育鍛煉對人體的健康,能力和壽命的影響的研究方法:做同卵雙生兒運動與不運動的對比研究;對長期處於運動不足條件下危害人體健康的研究;長期的大面積的體質和體力測定;對特殊群體作體質方面的 研究;長期的跟蹤調查;借用運動生理學和運動醫學等各種手段與指標對體育鍛進行分析研究。
062體育娛樂:是指人類身體活動來達到滿足身心娛樂目的的一類娛樂方式或活動。
063體育娛樂的基本特點:體育娛樂方法的多樣性;體育娛樂目的的多樣性;體育娛樂經營的社會性;
064體育手段:是人們為了強身健體防病祛病,愉悅身心以及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而採用的各項活動的內容和方法的總稱。
065體育手段的特點:體育手段的歷史性;體育手段的國際性和民族性;體育手段的地域性。
066體育手段的分類:第一類,健身手段;第二類,健美類手段;第三類,娛樂類手段;第四類,競技類手段;第五類,冒險類手段。
067身體練習是構成體育手段的各種具體動作,他是人們為了增強體質,約了身心或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而專門採用的身體活動。
068身體練習的技術:是指 那些能充分發揮人體機能潛力的和合理有效的完成動作的方法(亦稱動作技術)。
069運動動作要素:身體姿勢;動作軌跡;動作時間;動作速率;動作速度;動作力量;動作節奏。
070動作質量與效果的評定標准:一,動作的准去性;二,動作的協調性;三,動作的力量性;四,動作的經濟性;五,動作的彈性。
071體質:他是指人體的質量,即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心理素質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徵。
072體育與政治的關系:體育的產生與政治密切相關,體育產生於階級制度,亦體育的產生基礎與政治密切相關;體育是民族或國家之間和平競爭的手段;整治對體育的利用,
073正確處理體育與政治的關系要注意的四個方面:P203略。
074經濟是體育發展的基礎:一,經濟決定體育發展的規模;二,經濟制約經濟運動的水平;三,經濟決定著社會對體育的需求和體育的結構;四,經濟決定體育運動的體制和運行機制。
075體育對勞動力的影響:體育可以培養勞動力;體育可以增強勞動力;體育可以保護勞動力;體育可以修理勞動力;體育可以恢復勞動力;體育可以延長勞動人的壽命。
076體育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一,體育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勞動力;二,體育的發展可以形成一項新型的產業;三,體育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077軍事對體育的影響:影響體育的內容和手段,推動體育的發展;影響體育的規模,客觀上鍛煉了人的體魄。
078體育對軍事的作用:增強體力,提高戰鬥技能;培養意志品質,調劑軍營生活。
079運動醫學的意義:P252略。
080體育體制:是體育工作的組織制度,是實現體育事業目標的組織保證,具體是指體育組織的機構設置,組織形態,許可權劃分和權力運行等方面的體系和制度。
081我國的體育的組織體系:政府體育管理組織,軍隊系統體育管理組織和社會體育管理組織。
082舉國體制形成的歷史環境: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管理模式。
083舉國體制的特點:高度集權的體育行政管理體制;政府同意撥款的財政管理體制;專業化的訓練和競賽體制;小型多樣的群眾體育體制
084客觀地認識舉國體制:P281略。
085體育體制改革的基本任務:1,構建新時期體育組織構架;2,構建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3,構建利於奧運爭光的經濟體育體系;4,構建規范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
086加強體育倫理建設的重要意義:為新時期體育確立先進的體育倫理體系;對促進體育法制化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對發展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有積極意義;改善體育道德失范狀況,凈化體育事業。
087體育倫理建設的途徑:繼承轉換傳統體育道德;規范體育道德評價標准;建立體育道德控制機制;加強體育道德教育。
088全民健身戰略的實施:青少年體育以學校為重點;農村體育以鄉鎮為重點;城市體育以社區為重點;關注老年人和殘疾人體育;倡導民族傳統體育。
089我國體育發展戰略:全民健身戰略;奧運戰略;體育社會化戰略;體育市場化戰略。
090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有效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群眾體育組織網路體系不斷完善;群眾體育場地設施不斷完善;群眾體育活動日趨豐富;群眾體育科學化,規范化程度顯著提高。
091新時期體育發展戰略展望:P321略-重點-。
092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體育市場已初具規模,市場體系的基本框架較為明晰;體育產業的開發領域繼續擴展,質量與效益不斷提高,在利用和經營有形資產的同時,注重對無形資產的開發;社會興辦體育產業的興趣不減,出現了一批多種所有制的體育經營場所,體育俱樂部和體育企業;基本形成了保證體育產業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和多形式的產業籌資機制。
093我國體育產業存在的問題:產業結構與質量存在缺陷;產業發展不平衡;體育市場規模化程度有待提高。
094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宏觀環境決定了體育產業的發展;消費方式與需求結構的變化給體育產業發展帶來機遇;產業結構調整和擴大內需的政策使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向明確。
095體育環境分類:體育社會環境,是指人類為提高自己的物質文化水平而創造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組織的總合;體育的自然環境,實指體育活動地點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象環境;體育人工環境,指在人力作用下形成的運動場地或高度人文化的自然環境,也包括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對自然環境的污染。
096體育環境的重要性:體育環境制約著體育的手段;體育環境影響體育的過程和結果。
097體育的外部社會環境:家庭,社區,社會。
098體育的內部社會環境:體育的行政機構;體育事業機構;體育的社會團體;社區體育;家庭體育。
099體育科技發展趨勢:現代科技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體育科技的進步;體育科技的地位與作用日益提高;體育科研系統更趨開放;體育多學科整體性綜合性研究與個性化研究的有機統一;使用興奮劑與反興奮劑的斗爭促使相應研究盛行。
100體育科技的前沿動態:計算機與網路技術在體育領域的運用及其前景;基因技術在體育研究中的應用前景;材料科學在體育領域的應用及其前景;運動心理學研究狀況及其前景。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存優化簡。你自己把握吧

6、體育保健的基礎理論有哪些?

001現代體育科學的基礎:隨著近代體育的發展,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體育科技的進步,各種體育思想,理論方法經過長期的積累而形成的綜合型體育理論,逐步分化為體育基本理論,體育分支科學理論和體育專向技術理論三大類別,並構成現在體育科學的基石。
002體育基本理論:是指體育宏觀性全局性的知識體系。
003體育基本理論學科特點:研究對象的整體性;研究視角的宏觀性;研究內容的時代性;研究方法的綜合性。
004體育的基本觀念:是人們對體育的總體認識或看法。
005體育價值觀:是體育價值在人頭腦中的反映,體育符合或滿足人的需要的效應和屬性。
006人文體育觀:是一種文明的理性的以人為本的體育觀念。
007科學體育觀:是對體育的科學觀念和科學態度。
008體育基本理論的意義;P13(略)。
009體育概念混亂的根源:國際上的根源;翻譯上的根源;認識上的根源。
010各種體育形式的共同特徵:P34(略)。
011體育(廣義):是人類為適應自然和社會,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而自覺的改善自我身心和開發自身潛能的社會實踐活動。
012體育事業: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內各種體育實踐,體育工作和體育資源的總和。
013體育整體觀的應用:體育定位分析;體育構成分析;體育要素協調發展分析;大型賽事組織管理分析。
014體育價值觀形成的影響因素:體育價值觀受人的立場觀點方法的影響;受主體的體育經歷,體育知識體育感受體育審美等影響;受社會文化狀況的影響;體育價值觀的形成也受客觀上體育功能發揮狀況的制約。
015體育價值觀的基本內容:體育價值目標;體育價值選擇;體育價值取向;體育價值標准;體育價值評價等。
016體育價值目標:指人在特定條件下所追求和期望實現的體育價值理想。
017體育價值觀最主要的特點:評判性;子調性;定向性;驅動性。
018體育理念:是一個精神意識層面上的哲學概念,是人門經過長期的體育實踐及理性思考而形成的思想理念,精神嚮往,理想追求和哲學思想的抽象概括,簡而言之,體育理念是在體育價值觀的基礎上,對體育理論化系統化的認識觀念。
019體育理念的作用:P54(略)。
020中華體育精神的具體內容: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尊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
021體育評價標准:是對體育價值的質與量進行評價的依據和尺度。
022現代體育的人文價值取向:競爭觀念,競技觀念是現代人應具備的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念;規則觀念,競技體育是一種全世界共同遵守相同工作的活動;民主觀念;開放觀念;民族觀念;協同觀念;主體精神。
023體育科學:人們對體育運動科學原理和規律性的認識及其形成的知識體系。
024體育科學化包括哪些方面:體育管理科學化;運動訓練科學化;全民健身科學化.
025體育科學基礎:體育生科學;體育人文社會科學;體育技術科學.
026體育形態:是指體育實踐的相對穩定形式或狀態,又稱體育形式.
027體育教育(狹義):是通過身體活動和其他一些輔助性手段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有組織的教育過程.
028學校體育的構成: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運動代表隊訓練和各種形式的體育比賽;早操與課間操;科學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029學校體育的顯著特徵:普及性;基礎性;學科性.
030學校體育的地位與意義:學校體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培養社會所需人才的重要內容;學校體育是國民體育的基礎,對增強民族體質和提高運動競技體育水平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學校體育不僅能夠使學生的體質得到增強,而且可以促進智力的發展.學校體育有助於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學校體育對美育也有積極的作用;還是一項娛樂休閑活動.
031學校體育的目的和任務: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質,使其成為全面發展的社會所需人才.任務P91(略).
032體育專業教育的基本特徵:教育目標明晰化;教學科目科綜合化;教學方法學科化.
033競技體育:是指在全面發展身體,最大限度的挖掘和發揮人在體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潛力的基礎上,以提高競技水平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為主要目的的一種體育活動.競技運動主要有運動員選材;運動訓練;運動競賽和競技體育管理四個要素.
034競技體育的特徵:競爭性;公平性;規范性;協同性;工考性;觀賞性.
035競技體育的目的與任務:目的是不斷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在競賽中創造優異的運動成績;挖掘和表現人類身體精神的巨大潛力,為國家和民族爭取榮譽.任務,全面提高運動員的競技能力;完善訓練體制和競賽體制;開展科學研究,促進經濟體育科學化;完善競技體育場館,設施,器材等物質條件,改善體育的人文與自然環境,為競技體育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環境保障.
036群眾體育的基本特徵:業余性;自願性;多樣性;鬆散性.
037群眾體育的發展趨勢:一是全民化趨勢;二是終身化趨勢;三是生活化趨勢.
038體育的基本功能:健身功能;娛樂功能;益智功能;育德功能;社會功能.
039體育健身功能的體現:促進有機體的生長發育,改造人體骨骼和肌肉系統;改善人體內臟系統增強機體能力;提高人體適應能力,增進健康水平;調節人的心理,促進個體心理健康.
040體育社會功能的表現:第一調節社會關系;第二強化社會意識;第三促進國際交流.
041體育目的任務提出的依據:社會的需要;體育的特點;社會發展的基本狀況;體育法律的確定.
042我國體育的目的:增強人民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豐富社會文化生活;為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043我國體育的任務:增強人民體質;提高民族素質;提高競技水平,攀登世界高峰;豐富社會文化生活,促進精神文明;參與市場運作;創造社會財富.
044影響體育目的的任務實施的主要因素:社會政治因素;社會經濟因素;社會文化教育因素;社會生活方式因素.
045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提高民族素質的任務的體現:促進體格健壯;全面發展體能;提高適應能力;促進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
046體育教學:是安一定計劃和大綱進行的有目的和有組織的教育過程。
047體育教學的基本特點:一,內外合一的健身系統;二,身心合一的健身的統一性;三,體育教學的教育性。
048課外體育活動的地位與意義:P134(略)。
049課外體育活動的特點:規定參與和自願參與性結合;活動內容多樣性;組織形式的靈活性;空間領域的廣闊性;自主選擇性。
050運動訓練:是指在教練員指導下或實施運動員自我計劃的前提下為全面提高運動員競技能力和專項運動成績而專門組織,進行的教育活動或過程。
051競技運動能力:是運動員體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綜合表現。他有七部分組成即,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素質;技術;戰術;心理能力和智能。
052決定運動成績的三大因素:一,運動員本身的競技能力和臨場發揮;二,對手具備的競技能力和臨場發揮;三,競賽評定行為。
053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基本要求:訓練中加大負荷必須循序漸進;掌握好負荷與恢復的關系;適當地搭配負荷量和負荷強度;根據訓練的不同任務和運動項目的特點安排負荷;加強醫務監督和恢復手段的運用。
054運動訓練的基本特點:一運動訓練的適應過程;二,承擔負荷的極限性;三,運動成績的表現性。
055運動競賽:是指參賽各方以各自獨有的制勝系統相互對抗和制約,從而力爭獲得勝利的過程。
056運動競賽的基本特徵:競賽目的的綜合性;競賽 對抗的激烈性;影響因素的龐雜性,隨即性;競賽結果的不確定性。
057運動競賽的價值:一,運動競賽的社會效益,促進人類和平,更新傳統觀念,參與政治生活;推動經濟發展;豐富文化生活;二,運動競賽在體育中的地位與作用,運動競賽是體育的軸心和杠桿,運動競賽是實現體育價值的主要途徑;運動競賽是構成體育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競賽是銜接運動訓練的唯一通道。
058體育鍛煉;是指人們根據需要與自我選擇,運用各種體育手段,並結合自然力與衛生措施以發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精神,豐富文化生活和支配餘暇時間為目的的體育活動。
059體育人口:指經常從事體育鍛煉,體育娛樂,進行專項訓練,以及其他與體育有關的人在總人口中的數量和比重。
060體育鍛煉對人體的作用:P153略。
061體育鍛煉對人體的健康,能力和壽命的影響的研究方法:做同卵雙生兒運動與不運動的對比研究;對長期處於運動不足條件下危害人體健康的研究;長期的大面積的體質和體力測定;對特殊群體作體質方面的 研究;長期的跟蹤調查;借用運動生理學和運動醫學等各種手段與指標對體育鍛進行分析研究。
062體育娛樂:是指人類身體活動來達到滿足身心娛樂目的的一類娛樂方式或活動。
063體育娛樂的基本特點:體育娛樂方法的多樣性;體育娛樂目的的多樣性;體育娛樂經營的社會性;
064體育手段:是人們為了強身健體防病祛病,愉悅身心以及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而採用的各項活動的內容和方法的總稱。
065體育手段的特點:體育手段的歷史性;體育手段的國際性和民族性;體育手段的地域性。
066體育手段的分類:第一類,健身手段;第二類,健美類手段;第三類,娛樂類手段;第四類,競技類手段;第五類,冒險類手段。
067身體練習是構成體育手段的各種具體動作,他是人們為了增強體質,約了身心或提高運動技術水平而專門採用的身體活動。
068身體練習的技術:是指 那些能充分發揮人體機能潛力的和合理有效的完成動作的方法(亦稱動作技術)。
069運動動作要素:身體姿勢;動作軌跡;動作時間;動作速率;動作速度;動作力量;動作節奏。
070動作質量與效果的評定標准:一,動作的准去性;二,動作的協調性;三,動作的力量性;四,動作的經濟性;五,動作的彈性。
071體質:他是指人體的質量,即在遺傳性和獲得性的基礎上表現出來的人體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心理素質的綜合的相對穩定的特徵。
072體育與政治的關系:體育的產生與政治密切相關,體育產生於階級制度,亦體育的產生基礎與政治密切相關;體育是民族或國家之間和平競爭的手段;整治對體育的利用,
073正確處理體育與政治的關系要注意的四個方面:P203略。
074經濟是體育發展的基礎:一,經濟決定體育發展的規模;二,經濟制約經濟運動的水平;三,經濟決定著社會對體育的需求和體育的結構;四,經濟決定體育運動的體制和運行機制。
075體育對勞動力的影響:體育可以培養勞動力;體育可以增強勞動力;體育可以保護勞動力;體育可以修理勞動力;體育可以恢復勞動力;體育可以延長勞動人的壽命。
076體育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主要表現:一,體育可以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和勞動力;二,體育的發展可以形成一項新型的產業;三,體育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077軍事對體育的影響:影響體育的內容和手段,推動體育的發展;影響體育的規模,客觀上鍛煉了人的體魄。
078體育對軍事的作用:增強體力,提高戰鬥技能;培養意志品質,調劑軍營生活。
079運動醫學的意義:P252略。
080體育體制:是體育工作的組織制度,是實現體育事業目標的組織保證,具體是指體育組織的機構設置,組織形態,許可權劃分和權力運行等方面的體系和制度。
081我國的體育的組織體系:政府體育管理組織,軍隊系統體育管理組織和社會體育管理組織。
082舉國體制形成的歷史環境:政治因素;經濟因素;管理模式。
083舉國體制的特點:高度集權的體育行政管理體制;政府同意撥款的財政管理體制;專業化的訓練和競賽體制;小型多樣的群眾體育體制
084客觀地認識舉國體制:P281略。
085體育體制改革的基本任務:1,構建新時期體育組織構架;2,構建多元化體育服務體系;3,構建利於奧運爭光的經濟體育體系;4,構建規范發展的體育產業體系。
086加強體育倫理建設的重要意義:為新時期體育確立先進的體育倫理體系;對促進體育法制化有不可取代的作用;對發展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有積極意義;改善體育道德失范狀況,凈化體育事業。
087體育倫理建設的途徑:繼承轉換傳統體育道德;規范體育道德評價標准;建立體育道德控制機制;加強體育道德教育。
088全民健身戰略的實施:青少年體育以學校為重點;農村體育以鄉鎮為重點;城市體育以社區為重點;關注老年人和殘疾人體育;倡導民族傳統體育。
089我國體育發展戰略:全民健身戰略;奧運戰略;體育社會化戰略;體育市場化戰略。
090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有效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群眾體育組織網路體系不斷完善;群眾體育場地設施不斷完善;群眾體育活動日趨豐富;群眾體育科學化,規范化程度顯著提高。
091新時期體育發展戰略展望:P321略-重點-。
092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現狀:體育市場已初具規模,市場體系的基本框架較為明晰;體育產業的開發領域繼續擴展,質量與效益不斷提高,在利用和經營有形資產的同時,注重對無形資產的開發;社會興辦體育產業的興趣不減,出現了一批多種所有制的體育經營場所,體育俱樂部和體育企業;基本形成了保證體育產業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和多形式的產業籌資機制。
093我國體育產業存在的問題:產業結構與質量存在缺陷;產業發展不平衡;體育市場規模化程度有待提高。
094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宏觀環境決定了體育產業的發展;消費方式與需求結構的變化給體育產業發展帶來機遇;產業結構調整和擴大內需的政策使體育產業的發展方向明確。
095體育環境分類:體育社會環境,是指人類為提高自己的物質文化水平而創造的物質環境和社會組織的總合;體育的自然環境,實指體育活動地點所處的地理位置和氣象環境;體育人工環境,指在人力作用下形成的運動場地或高度人文化的自然環境,也包括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對自然環境的污染。
096體育環境的重要性:體育環境制約著體育的手段;體育環境影響體育的過程和結果。
097體育的外部社會環境:家庭,社區,社會。
098體育的內部社會環境:體育的行政機構;體育事業機構;體育的社會團體;社區體育;家庭體育。
099體育科技發展趨勢:現代科技的發展大大促進了體育科技的進步;體育科技的地位與作用日益提高;體育科研系統更趨開放;體育多學科整體性綜合性研究與個性化研究的有機統一;使用興奮劑與反興奮劑的斗爭促使相應研究盛行。
100體育科技的前沿動態:計算機與網路技術在體育領域的運用及其前景;基因技術在體育研究中的應用前景;材料科學在體育領域的應用及其前景;運動心理學研究狀況及其前景。
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存優化簡。你自己把握吧

7、教科版九年級體育與健康的重點難點是什麼?

無重點 無難點

不是重要的

與體育保健重點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