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部疼痛與哪些疾病有關
可以與胰腺癌有關。造成背部神經縱侵犯,疼痛。病人常夜裡疼痛加劇。夜不能寐。走路彎腰,睡覺只能一側睡,另一側不能睡。急劇消瘦。
2、怎樣有效緩解背部疲勞?
背部復疲勞時可以採用背部撞牆法,就是站在一面木製或貼有壁紙的牆面旁,背部離牆約10公分,雙腿分開約10公分,背部用制一定的力度撞擊牆面,10——20分鍾。 頸部疲勞可以前後左右地活動頸部。經常按後溪穴,這是小腸經上的一個穴,奇經八脈的交會百穴,通督脈,能瀉心火、壯陽氣,調頸椎,利眼目,正度脊柱。臨床上,頸椎出問題了,腰椎出問題了,眼睛出問題了,都要用到這個穴,效果非常明知顯。它可以調整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學習和工作對身體帶來的一切不利影響,道只要堅持,百用百靈。
3、如何進行背部按摩
第五節 頸、肩部按摩
一、操作
賓客取俯卧位或坐位,保健按摩師站其一側或頭前。
1.拿揉頸部2min。保健按摩師一手扶著賓客頭部,另一手拇指指腹與食、中指指腹或其餘四指相對,同時用力,自上而下拿揉賓客頸部肌肉約2min,以賓客有酸脹感為度
2.拿揉肩部1-2min。保健按摩師站於賓客一側,以兩手拇指分別置於其兩側肩胛岡上窩處,餘四指放於肩前部,拇指、四指及虎口同時有節奏地相對有力,拿揉肩肌約1min,以賓客有酸脹感為度。
3.按壓肩井穴1-2min。以中指或拇指按壓賓客肩井穴1min,反復2-3次
第六節 背腰部按摩
一、操作
賓客取俯卧位,保健按摩師站其一側
1.直推背腰部3-5遍。保健按摩師以雙手掌在賓客背腰部沿膀胱經第一、二條線自上而下直推至腰骶部3-5次
2.按壓脊柱兩側3-5遍。保健按摩師以雙手拇指指端或掌根置賓客背部膀胱經上,自上而下,反復按壓3-5遍。
3.掌揉背腰部3-5遍。保健按摩師雙掌重疊自上而下按揉賓客脊柱兩側肌肉3-5遍,注意手法圓滑、連貫、力量適度
4.按揉腎腧穴2min。保健按摩師以兩手拇指指端至於兩測腎腧穴,同時用力按揉半分鍾,此後以掌根或大魚際在腎腧穴搓揉,如此反復2-3遍,使腰部有溫熱滲透之感。
腰酸背痛的療法
前言:
一項調查資料說明:人類因站、坐不同的姿勢,而帶給人體背部椎間盤不同的壓力,如以直立時脊椎間承受壓力為一百單位做標准時,當採取站立姿勢又彎腰取物時,壓力升高到二百單位,若是坐著彎腰取物時,其壓力更高達二百七十五單位!可見承受壓力越大的姿勢,越不能使用過久。因為不當的姿勢用的愈久,背脊受到的傷害愈大!且疼痛的刺激,不僅使個人難以忍受,也使病患無法正常的工作、生活,更將造成家庭和社會整體重大的生產力與國家經濟的損失!
在所有的慢性疼痛病患中,腰酸背痛的病患佔了最高的比例。過去,台灣是屬於農業社會,人民刻苦耐勞,多以耕作或以勞力謀取生活,日常飲食亦多清淡以蔬菜為主,鮮少大魚大肉或海鮮魚翅,故甚少有慢性病或腰酸背痛的病例。但是,歲序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人類壽命增長,社會也邁入老年期,人們安享社會繁榮、進步,工作壓力倍增,飲食西化,運動量減少,人類的體能、健康自然地衰退了!老化、慢性病增多,腰酸背痛已是社會各界人士無法逃避的病痛!
哪些人易罹患腰酸背痛?
那些不愛運動而體質虛弱的上班族和搬運工,最易罹患腰酸背痛!事實上,從青年人、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是有可能的族群范圍。尤其是從事久站、久坐或是長期彎腰搬運重物的工作者,如司機、店員、搬運工、護理人員和電腦族等,最易因固定姿勢或姿勢不正而引起腰酸背痛;另外的因素可能是內心的焦慮,對工作的不滿或有家庭糾紛,或是經常失眠者。而長期的苦悶、憂郁會使身心緊張,背部肌肉受到長期壓力也會引起肌肉的疼痛,又因疼痛而使苦悶、焦慮加重!
如何治療腰酸背痛
1.運動療法:運動可增加肌肉的柔軟度與關節的靈活度,也可增強肌肉的強度和耐力,進而增進全身的氣血循環和紓解身心壓力。運動也有助預防酸痛或幫助消除腰酸背痛,是治療腰酸背痛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最好的輕量運動,是太極、氣功和游泳。
2.推按療法:推拿、按摩有助釋放或降低身心壓力及舒緩緊張的肌肉,因此也是消除腰酸背痛重要的方法之一。
3.牽引療法:本法對於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和腰椎間孔狹窄的患者,有助拉開椎體間的距離,避免骨刺或軟骨壓迫到神經,並有助減緩疼痛症狀。
4.針灸療法:針灸可促進氣血循環,並有鎮痛作用,對於急性的疼痛有相當的療效。若是一般慢性腰肌勞損的患者,可施以局部的溫灸,有著舒筋活絡的效果。
5.物理治療:包括超音波、電療、冷熱敷等方法。超音波可深入深層肌肉組織,產生熱能,有助止痛和消腫。電療是利用電刺激,使肌肉細胞規律運動,緩解肌肉硬化及抽痛。冷敷適用於急性疼痛的一、二天內,有止痛和消腫的作用;而熱敷則較適用於慢性痛,有改善局部循環,增進組織復原能力。
6.葯物治療:局部瘀腫熱痛者,可外敷活血消腫清熱的葯物,如無瘀腫但有疼痛者,可外貼傷科葯膏。內服方式,一般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止痛葯為主,使用內服葯物時務必先請醫師診處。
1986年美國人因疼痛造成美金790億元的損失,台灣目前沒有官方的統計數字,但若以美國十分之一的人口粗略估計,1996年的損失,約為美金160億元!而這項損失,就佔了當年國民生產毛額GNP的百分之六(詳閱主計處資料),,如此重大的損失,相信不論是個人、企業或是政府,都應重視並盡可能予以控管才是!
其實要避免酸痛,長保身體的健康並非難事,只要能堅持定時規律的運動。這種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要持續的運動,確實很難,除非是有了病痛,才會開始運動,而運動後才發覺它的好處。所以我們要特別呼籲,提早作運動來預防腰酸背痛,畢竟預防勝於治療!我們也要提醒您,注意預防運動傷害,選擇輕量運動-太極、氣功,作為維持健康的保健運動。
向背痛說拜拜
腰酸背痛是一種現代人常見的症狀,根據健保局統計,八十七年度用再這方面的醫療費用高達三十億,有高達二百多萬人曾因背痛求診,健保局表示,背痛的黃金療程,是在發病後的三個月內,因此民眾若有腰酸背痛,應盡量把握這段期間治療,超過黃金療程者,即使接受相同的復健療程,效果也遠不如立即治療來得佳。
上下背痛癥候群發生的原因,除了少部分是因內科疾病(如腸胃不適)引起外,大部分是因日常生活姿勢的不注意或老化的骨刺或外力傷害所引起,其中又以不良的日常生活姿勢、動作的不正確導致背部承受過度壓力引起的佔大多數。
所以為了預防腰酸背痛,最好的方法不外乎是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平常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尤其是鍛鍊腰部加強肌肉的耐力與柔軟度。
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賴金鑫表示,日常應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運動等於加強身體健康的本錢,同時應避免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
在避免不正確的姿勢方面,應注意的重點包括:搬重物或撿取地面上的東西時,盡可能以彎曲膝蓋取代彎腰;;不可以在不對稱的姿勢下拿東西拉東西或提東西;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因為任何一種靜態的姿勢維持一段時間後,該部位的肌肉很容易引起疲勞,此時姿勢稍微不正確便容易把肌肉拉傷。
至於在治療方針方面,「疼痛」是疾病開始的訊號,尤其是肌肉骨骼,只要疼痛一發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立刻休息,以免加重進一步的傷害。然後找經過復健訓練的專科醫師(如復健科、骨科、神經科或整型外科),給予詳細的診察、診斷和治療方式。如果沒有神經壓迫的症狀,局部熱療或電療,每日20分鍾至症狀改善為止。但應注意的是,熱療特別是電療,不適宜使用在患有脊髓腔內長癌、轉移性骨癌或感染性脊椎炎等。(作者:林家梁)
腰酸背痛 累積性傷害徵兆
許多家庭主婦長期以不正確的姿勢做家事,很容易造成累積性傷害,而變成慢性症狀,腰酸背痛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此時須及早就醫,用葯物緩解疼痛,配合適當的物理復健,可避免肌肉骨骼組織產生永久性傷害。
最近隔壁的王媽媽常常感覺到腰酸背痛,剛開始王媽媽不以為意,當作是一般老年人都會有的毛病,年紀大了之後自然會左痛一下右痛一下的,於是她都去葯房買酸痛葯布來貼,等疼痛緩解,就以為好了,從來沒想到過要求助醫生及復健人員,更沒料到這或許是累積性傷害的徵兆。
直到一天,王媽媽一如往常地蹲坐在臉盆前面洗衣服,跟隔壁的劉媽媽說說笑笑間,突然想起水壺的熱開水應該滾了,正想起身關瓦斯,這時腰部後方的肌肉一陣強烈的撕裂痛襲擊而來,當場痛得王媽媽眼淚直流,若不是劉媽媽在旁邊幫忙,王媽媽是一點也無法挺直腰更甭說要站起來了。這時警覺到狀況不對上醫院求助,醫生說這是一種長期在不正確姿勢下工作造成的累積性傷害,幸好及早就醫,要不然後遺症可是不少。
在台灣其實有很多家庭主婦跟王媽媽有一樣的問題,長期以不正確的姿勢做家事,容易造成累積性的傷害,進而演變成慢性症狀,影響的程度可大可小。在王媽媽的例子中,由於她長期在彎腰的姿勢下洗衣服,造成背部肌肉過度的持續伸展而疲勞,所以出現酸背痛的症狀,痛起來就像是有人在拉扯著肌肉一樣。
在過去醫葯常識不普遍時,很容易被當作是「正常現象」而忽略,或是求助國術館以為貼葯布就會沒事,事實上,如果沒有適時求醫,可能會造成肌肉骨骼等組織永久性的傷害。遇到這種狀況時,應及早求助復健科醫生,藉由葯物的作用除了可以緩解疼痛,還可以減輕肌肉過度緊張的狀態,避免組織永久性傷害的發生。除此之外,復健科中還有物理治療師可以提供物理性療法,如:電療、熱療等等,減輕疼痛的症狀,且幫助受傷的組織復原。而職能治療師則可以提供副木或輔具以矯正不正確的關節姿勢及居家生活環境改造的建議。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在平常的日常活動中就注意到一些小細節,也許可以讓累積性傷害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以下將依王媽媽的例子做幾點生活環境及工作習慣改造的建議:
1.將洗衣平台升高至腰部的高度:用傳統洗衣方法時,不管是坐著或是站著,洗衣平台都應調整至腰部上面一點的位置,不要讓彎腰的姿勢出現,以避免背部肌肉過度地持續伸展。若考慮洗衣機時,在經濟許可下,可以選擇滾筒式洗衣機並且將之墊高至胸部左右高度,也可以避免彎腰進洗衣機拿衣服的動作出現。
2.使用有靠背的椅子或是讓背後可以靠著東西做事:背後有東西支撐時可以減輕肌肉的負擔,因此,除了活動性的家事,如:掃地、拖地外,只要是需要長時間從事的工作,如煮晚餐,最好選擇背部有支撐的位置從事,此外,背部的支撐物要至少能與肩齊,這樣才有比較好的支撐效果。
3.使用長柄工具:在掃地、拖地及掀垃圾桶蓋時也會出現彎腰的動作,我們可以選擇用比較長的柄或像在垃圾桶上黏上長的棍子,盡量用肘關節的動作來代償彎腰需要的角度,在腰部左右的地方。
4.適度休息:如果工作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大約20分鍾左右便要起身做個簡單的伸展操再繼續,以免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可以得到鬆弛的機會。
5.平時保持適當的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訓練肌肉的力量及耐力,讓肌肉比較不容易感到酸痛疲勞,也可以使肌肉細胞維持活性,加速受傷組織復原的情形,但是,運動處方必須聽從醫生或是復健人員(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的建議程度,否則可能變成二度傷害。
6.攝取均衡的營養:除了養成運動習慣外,均衡的營養攝取才能使得肌肉骨骼組織正常生長,若是平常就多注意這幾點,相信可以幫助我們遠離腰痛一族的行列。
(作者許慧珍為衛生署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師)
怎樣消除姿勢性腰痛?
姿勢性腰痛表要是由於工作、學習、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所引起。因此要消除姿勢性腰痛,首先就要在、卧、行等方面改善姿勢。其次就是不良姿勢的糾正。下面具體介紹糾正姿勢的訓練方法:
一、坐位訓練: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普通木椅上,雙髖、雙膝屈曲九十度,腰椎和靠背之間盡可能靠緊,不留空隙,以減少腰椎的前屈。達不到這種姿勢的患者,可選用靠背前側有凸起的椅子,以利於訓練的進行。
二、站姿訓練:患者腰背部緊貼牆壁直立,以腰椎和牆之間伸不進手為原則,然後逐漸屈髖屈膝下蹲。這是在座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步訓練。只有保持了直立的腰椎曲度,方可在步行、運動和負荷重物的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
三、步行訓練:在坐位和站姿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步行時的腰椎姿勢訓練。其方法如下:
(一)頭上頂一筆記本或其他易滑下來的物品,在保持腰椎垂直和盡量不使頭頂的物品掉下來的前提下邁步前進。
(二)兩手各提一較輕物品,腰椎保持平直,同時邁步前進。
腰椎的姿勢性訓練,應是姿勢性腰痛患者自我開展的一種經常性治療措施,並要求持之以恆。此外,這種姿勢訓練也可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伴有腰椎生理曲度發生改變的患者。
選張合適的工作椅
健康是工作的一大動力,所以,為自己選擇一張合適的工作椅非常重要。
合適的工作椅必需符合下列的條件:
◆椅背
1.高度:不一定要高到肩膀以上,對於某些人而言,太高的椅背反而會妨礙工作。
2.一定要有支撐腰椎之弧度,不要拿個靠枕墊在後方就算數,墊錯位置反而弄巧成拙,造成不適。
◆椅座及椅墊
1.寬度:坐下去時,兩側至少要留一吋的空間。
2.深度:以能容納整個臀部及大腿為原則,並且與膝蓋後方留點空間,免得造成膝蓋及大腿的局部壓迫。
3.椅墊:前方最好帶點弧度,而不是堅硬方正的邊緣。
4.高度:最好能調整,除了配合工作台的高度之外,還要讓使用者的大腿角度大致與地面平行,膝蓋位置可以稍微低於臀部,並且雙腳可以完全貼到地面,不致懸空。
◆扶手
高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導致肩膀高聳。如果扶手會讓工作者無法將座椅拉近工作台,或者影響左右方向的活動時,最好找可以調整高度或拆卸的扶手。
◆可調整性
椅子設計中可以調整的包括:椅座的高度、深度及傾斜度、椅背的高度及傾斜度、扶手高度及寬度。多調整幾次以達到最舒適的狀況。氣動式的調整比較好用。調整桿最好在坐姿時就可以輕易操控。
◆穩定度
基座要穩定。若工作中需要常常轉向時,就要使用有腳輪的椅子,五點支撐較為適合。確定腳輪的設計適合您工作場所的地板類型。
◆材質
皮質較好清理,布質的透氣性佳,各有優劣。椅背及椅墊不要過度柔軟。
◆特殊工作需要
如果您的工作場所在生產線、櫃台、實驗室等等,工作需要坐站交替,常常起身取物時,高度較高、且設計成前傾的坐站兩用椅會比較適合。
跪式座椅 (Kneeling Chairs)的設計是往前傾,有一個靠膝的墊子,較能維持脊椎的良好姿勢;但是,對於膝蓋及下肢的負荷太大,往往引起不同的疼痛問題;應考慮工作台的高度,以獲得最佳工作姿勢 。(梁蕙雯醫師,復健醫學會)
預防腰酸背痛,應從職場環境改善做起
王小姐從事電腦文書工作已有一年,近日常感到腰酸背痛,尤其是工作時間越久,疼痛症狀更加劇烈。於門診檢查後發現是慢性肌肉韌帶拉傷,探討其病因跟長期坐姿工作以及不斷的重復性動作有關。因此除了處方葯物及物理治療外,並教導她一些減輕肌肉疲勞的伸展運動,建議她於工作空檔時花幾分鍾做運動,以減輕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所造成的肌肉疲勞。但是王小姐對此建議的第一個反應是:「在工作場所做運動很奇怪。」這句話讓我不禁陷入深思……。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時間是在工作場所中度過,因此在職場上推動健康促進計畫,於近年來漸被重視與推廣。國內各大企業經常針對員工推動的計畫包括:體適能促進運動,體重、高血壓、高血脂控制計畫,以及戒菸運動等。但是隨著工作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統相關疾病,譬如肩頸上臂酸麻疼痛以及下背痛等,因發生率的提高而日益引起重視。歐美日各國已開始針對此制度法令,責成企業僱主須改善工作環境及流程,提供員工解決預防之道。
譬如針對職業性下背痛,除了規定員工的最大搬運重量限制外,還教導員工腰背保健的衛生知識,以及推廣工作前或工作中間休息時間做健身柔軟體操。
此種類似背痛教室的課程,以往國內都是在醫院針對有下背痛的病人推行實施,但很多病人常因所學的知識與其工作的相關性不高無法充分應用,或是客觀環境無法配合改善,因此下背痛常易反覆發生。因此,若能於職場上推廣腰背保健知識及運動,讓其真正落實到工作生活中,再加上僱主對工程方面的改善,譬如改變工作台的高度,以避免長期彎腰工作,改善工作流程,減少不必的搬運,或以機器代替人工搬運,以及採取輪調制度,避免長期做同一反覆性的工作,以降低暴露風險等。
根據國外研究結果顯示,經由這種多方面的介入改善,不僅能降低下背痛的發生率,減少醫療支出及員工缺勤率,更能提高生產力,增進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
(洪怡珣醫師,復健醫學會)
腰酸背痛,你不該忍耐!
腰酸背痛已經變成全世界的共同問題了。整天操作電腦的上班族、必須站著服務客人的店員、奔波忙碌的業務員,每一個人都面臨到腰酸背痛的苦惱。為什麼醫師不能夠好好地治療這個毛病呢?
「英國醫學會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1987~1997的這十年間,雖然導致行動不便的嚴重背痛問題減少了0.7%,但是影響一般人的腰酸背痛比例,卻增加了12.7%。
南漢普頓大學研究人員為了解腰酸背痛對一般大眾的真正影響,特別在1987~1988年間針對2667位20~59歲民眾進行調查研究,共有59% 民眾參與全程研究;而第二個研究則是在1997~1998年間針對10,363位20~59歲民眾進行調查,共有57%民眾參與全程研究。結果顯示,在調查訪談的一年內,受訪者背痛的比例在第一項1988年的研究是 36.4%,在第二項1998年的研究則增加到 49.1%之多。腰酸背痛的增加比例,就男性、女性、經濟階級、居住地域而言,都呈現增加的局面。
研究人員認為,腰酸背痛病人的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現代人比較注意自己的健康,因此會把腰酸背痛當作是一個症狀來治療。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現代的老闆也已經能夠接受腰酸背痛是一種疾病的請假理由,因此員工也較能夠利用醫療系統針對腰酸背痛問題
進行治療。
你也是被腰酸背痛所折磨的苦命上班族嗎?請盡快到大醫院的復健科進行治療,你會發現,原來你也可以舒舒服服地重回工作崗位。(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
腰酸背痛:五個防痛小秘訣
腰酸背痛,是女人最困擾的問題。與男人的腰酸背痛對照,男人只要改善坐姿、在運動前加強暖身運動,就可以大幅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狀。但是女人的腰酸背痛,還涉及生理期的保養、鞋子的選擇,以及廚房活動空間設計等。
腰酸背痛的時候,最聰明的選擇就是馬上請復健科醫師檢查;但是對家事工作兩頭忙的女人來說,正確的休息姿勢,可以讓沒時間看醫師的您,獲得適當的舒緩。當您感覺腰痛的時候,建議您:
一、最好以側躺方式,彎曲身體,倒卧在床墊上。床墊過軟或是過硬時,最好調整床墊硬度。如果習慣仰卧,就要把枕頭墊在膝蓋後方,讓腳部稍微提高。
二、在溫水中泡澡,時間勿超過十五分鍾,最好搭配市面上發售的溫泉粉、浴油或香精,可以減緩腰痛的痛苦。
三、檢查自己的鞋子。把鞋頭呈現尖形、鞋跟高於五公分以上、鞋子材質過硬的鞋子,全部收起來。改穿圓形或方形鞋頭的平底鞋,多功能形運動鞋也適合穿著。
四、檢查廚房流理台的高度。盡量配合自己的身高選擇適當的流理台。這部份可以到各大廚具展示中心試用,以了解各種流理台高度對自己操作家務的影響。
五、增加鈣質的攝取,多吃豆漿、豆腐、優酪乳、牛奶等食物,藉著鈣質的補充,減緩骨質的流失,才能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減緩腰痛的生活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建議您在腰痛襲擊的時候,一定要馬上看醫師,才能真正地解決腰痛問題唷!(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
你有腰酸背痛的經驗嗎 ?
根據統計,大約有70%~80%的人,其一生當中都有過腰酸背痛的經驗。當你有此困擾時,除了疾病就醫外,平時就要注意保養,在此將一些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
u正確的坐姿 :
1、坐時保持上半身挺直,腰背維持在平直狀態。
2、坐椅的選擇以堅硬、有靠背、能夠支撐腰背處者為理想。坐下時,膝關節略高於髖關節,雙腳平放地上,坐椅要夠寬,以支撐大腿。
3. 避免同一坐姿太久,必要時,每一到二小時起活動一下。
u站立和行走 :
1、由坐到站時,須將臀部先向前移動,然後站立起來,避免過分向 前彎站立。
2、站立時背要挺直、抬頭、收下巴、收小腹、縮緊臀部並挺胸。
3、上下階梯和進出門檻時,須先衡量一下高度,不可大意以免絆倒傷了腰。
4、避免久站,如必須久站工作時,可使用一腳凳,讓一腳休息之,相對腰部也減輕了負擔。
5、由站立改行走時,應先移動腳,然後才移動身體。
u休息和睡眠 :
1. 選擇合適的床,以平而堅實的床墊為理想,通常是在3/4英吋厚的木板上再加一床棉被,毛毯或軟墊即可。床面要夠寬,太窄易造成不適。
2.睡姿以側睡、雙手交於體前、膝彎、髖彎為佳。平躺時,則須置放一枕頭雙膝下,使下肢抬高,下背部呈平的狀態,雙手不可高舉過頭。
3.上下床時要注意:下床前先側卧於床邊,屈膝厚將雙移至床沿,藉臀部移動身體,並用雙手支撐身體重量而坐起。上床時先坐在床沿,曲肘後側躺,曲膝後將雙腿移至床面。
u搬重物或提東西:
1. 搬重物時,盡可能利用起重機或其他工具,以減少傷害腰背的機會。
2. 如必須搬重物時,方法要對,須彎膝蹲下,下腿出力,盡量使物品靠近身體,緩緩站起;不可彎腰撿拾東西,抬放重物時不可扭轉背部。
3.取物時不要越過他物,也不要伸手觸不可及但卻勉強而為的動作。別做任何橫越傢具來開關窗戶的動作。
u開車:
1. 開車前應先准備駕駛座椅,以調整到使膝彎高過於髖部,使雙腳再踩油門、煞車時能輕松操作。若座椅太軟,可備置一座椅支撐腰部,並調整座椅上的頭枕高度,以舒適為適。
2. 開車時腰部應貼靠在椅背上,並保持上身直挺,不可使身體前傾,並系緊安全帶。
3.長途開車時,最好每小時停車下來走走,活動一下,以放鬆緊張的心情。
u工作與家事:
1. 久坐或久站的工作,皆需要每隔一段時間(一至兩個小時)就更換姿勢,活動一下,若勉強工作,只有使肌肉過度疲勞。
2. 操作家事時如洗碗、使用吸塵器等,請勿過分彎腰,盡量使膝關節略微彎曲,以保持正常腰椎曲度。
u運動:
1. 養成規律性做運動的習慣,如散步、游泳、有氧舞蹈、柔軟操或背部的運動等,保持身體健康。
2. 每次運動前應先暖身,而運動時應由緩而快,再由快而緩慢下來。
3.避免運動時過度伸展腰背,如任意彎下,突然躍起或抬高腿等。
4.運動時,若有任何背痛跡象,不可大意,應立可就醫,以免其惡化。
u其他:
1. 護腰帶或腰部支撐物的使用,可限制脊椎活動,減少機械性受力,矯正不良姿勢,也有助於輕疼痛感。
2.避免碰撞、突然跳躍、扭轉之運動,切勿攀高舉重。
3.須預防便秘,可多食新鮮蔬果及高纖食物。
4.保持適當的運動。
5.女性請勿穿高跟鞋。
6.保持愉快放鬆的心情。
4、背部肌肉酸痛怎麼辦,鍛煉背部肌肉酸痛常識
腰酸背痛的療法 前言: 一項調查資料說明:人類因站、坐不同的姿勢,而帶給人體背部椎間盤不同的壓力,如以直立時脊椎間承受壓力為一百單位做標准時,當採取站立姿勢又彎腰取物時,壓力升高到二百單位,若是坐著彎腰取物時,其壓力更高達二百七十五單位!可見承受壓力越大的姿勢,越不能使用過久。因為不當的姿勢用的愈久,背脊受到的傷害愈大!且疼痛的刺激,不僅使個人難以忍受,也使病患無法正常的工作、生活,更將造成家庭和社會整體重大的生產力與國家經濟的損失! 在所有的慢性疼痛病患中,腰酸背痛的病患佔了最高的比例。過去,台灣是屬於農業社會,人民刻苦耐勞,多以耕作或以勞力謀取生活,日常飲食亦多清淡以蔬菜為主,鮮少大魚大肉或海鮮魚翅,故甚少有慢性病或腰酸背痛的病例。但是,歲序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人類壽命增長,社會也邁入老年期,人們安享社會繁榮、進步,工作壓力倍增,飲食西化,運動量減少,人類的體能、健康自然地衰退了!老化、慢性病增多,腰酸背痛已是社會各界人士無法逃避的病痛! 哪些人易罹患腰酸背痛看 那些不愛運動而體質虛弱的上班族和搬運工,最易罹患腰酸背痛!事實上,從青年人、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是有可能的族群范圍。尤其是從事久站、久坐或是長期彎腰搬運重物的工作者,如司機、店員、搬運工、護理人員和電腦族等,最易因固定姿勢或姿勢不正而引起腰酸背痛;另外的因素可能是內心的焦慮,對工作的不滿或有家庭糾紛,或是經常失眠者。而長期的苦悶、憂郁會使身心緊張,背部肌肉受到長期壓力也會引起肌肉的疼痛,又因疼痛而使苦悶、焦慮加重! 如何治療腰酸背痛 1.運動療法:運動可增加肌肉的柔軟度與關節的靈活度,也可增強肌肉的強度和耐力,進而增進全身的氣血循環和紓解身心壓力。運動也有助預防酸痛或幫助消除腰酸背痛,是治療腰酸背痛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最好的輕量運動,是太極、氣功和游泳。 2.推按療法:推拿、按摩有助釋放或降低身心壓力及舒緩緊張的肌肉,因此也是消除腰酸背痛重要的方法之一。 3.牽引療法:本法對於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和腰椎間孔狹窄的患者,有助拉開椎體間的距離,避免骨刺或軟骨壓迫到神經,並有助減緩疼痛症狀。 4.針灸療法:針灸可促進氣血循環,並有鎮痛作用,對於急性的疼痛有相當的療效。若是一般慢性腰肌勞損的患者,可施以局部的溫灸,有著舒筋活絡的效果。 5.物理治療:包括超音波、電療、冷熱敷等方法。超音波可深入深層肌肉組織,產生熱能,有助止痛和消腫。電療是利用電刺激,使肌肉細胞規律運動,緩解肌肉硬化及抽痛。冷敷適用於急性疼痛的一、二天內,有止痛和消腫的作用;而熱敷則較適用於慢性痛,有改善局部循環,增進組織復原能力。 6.葯物治療:局部瘀腫熱痛者,可外敷活血消腫清熱的葯物,如無瘀腫但有疼痛者,可外貼傷科葯膏。內服方式,一般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止痛葯為主,使用內服葯物時務必先請醫師診處。 1986年美國人因疼痛造成美金790億元的損失,台灣目前沒有官方的統計數字,但若以美國十分之一的人口粗略估計,1996年的損失,約為美金160億元!而這項損失,就佔了當年國民生產毛額GNP的百分之六(詳閱主計處資料),,如此重大的損失,相信不論是個人、企業或是政府,都應重視並盡可能予以控管才是! 其實要避免酸痛,長保身體的健康並非難事,只要能堅持定時規律的運動。這種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要持續的運動,確實很難,除非是有了病痛,才會開始運動,而運動後才發覺它的好處。所以我們要特別呼籲,提早作運動來預防腰酸背痛,畢竟預防勝於治療!我們也要提醒您,注意預防運動傷害,選擇輕量運動-太極、氣功,作為維持健康的保健運動。 向背痛說拜拜 腰酸背痛是一種現代人常見的症狀,根據健保局統計,八十七年度用再這方面的醫療費用高達三十億,有高達二百多萬人曾因背痛求診,健保局表示,背痛的黃金療程,是在發病後的三個月內,因此民眾若有腰酸背痛,應盡量把握這段期間治療,超過黃金療程者,即使接受相同的復健療程,效果也遠不如立即治療來得佳。 上下背痛癥候群發生的原因,除了少部分是因內科疾病(如腸胃不適)引起外,大部分是因日常生活姿勢的不注意或老化的骨刺或外力傷害所引起,其中又以不良的日常生活姿勢、動作的不正確導致背部承受過度壓力引起的佔大多數。 所以為了預防腰酸背痛,最好的方法不外乎是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平常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尤其是鍛鍊腰部加強肌肉的耐力與柔軟度。 台大復健科醫師賴金鑫表示,日常應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運動等於加強身體健康的本錢,同時應避免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 在避免不正確的姿勢方面,應注意的重點包括:搬重物或撿取地面上的東西時,盡可能以彎曲膝蓋取代彎腰;;不可以在不對稱的姿勢下拿東西拉東西或提東西;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因為任何一種靜態的姿勢維持一段時間後,該部位的肌肉很容易引起疲勞,此時姿勢稍微不正確便容易把肌肉拉傷。 至於在治療方針方面,「疼痛」是疾病開始的訊號,尤其是肌肉骨骼,只要疼痛一發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立刻休息,以免加重進一步的傷害。然後找經過復健訓練的專科醫師(如復健科、骨科、神經科或整型外科),給予詳細的診察、診斷和治療方式。如果沒有神經壓迫的症狀,局部熱療或電療,每日20分鍾至症狀改善為止。但應注意的是,熱療特別是電療,不適宜使用在患有脊髓腔內長癌、轉移性骨癌或感染性脊椎炎等。(作者:林家梁) 腰酸背痛 累積性傷害徵兆 許多家庭主婦長期以不正確的姿勢做家事,很容易造成累積性傷害,而變成慢性症狀,腰酸背痛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此時須及早就醫,用葯物緩解疼痛,配合適當的物理復健,可避免肌肉骨骼組織產生永久性傷害。 最近隔壁的王媽媽常常感覺到腰酸背痛,剛開始王媽媽不以為意,當作是一般老年人都會有的毛病,年紀大了之後自然會左痛一下右痛一下的,於是她都去葯房買酸痛葯布來貼,等疼痛緩解,就以為好了,從來沒想到過要求助醫生及復健人員,更沒料到這或許是累積性傷害的徵兆。 直到一天,王媽媽一如往常地蹲坐在臉盆前面洗衣服,跟隔壁的劉媽媽說說笑笑間,突然想起水壺的熱開水應該滾了,正想起身關瓦斯,這時腰部後方的肌肉一陣強烈的撕裂痛襲擊而來,當場痛得王媽媽眼淚直流,若不是劉媽媽在旁邊幫忙,王媽媽是一點也無法挺直腰更甭說要站起來了。這時警覺到狀況不對上求助,醫生說這是一種長期在不正確姿勢下工作造成的累積性傷害,幸好及早就醫,要不然後遺症可是不少。 在台灣其實有很多家庭主婦跟王媽媽有一樣的問題,長期以不正確的姿勢做家事,容易造成累積性的傷害,進而演變成慢性症狀,影響的程度可大可小。在王媽媽的例子中,由於她長期在彎腰的姿勢下洗衣服,造成背部肌肉過度的持續伸展而疲勞,所以出現酸背痛的症狀,痛起來就像是有人在拉扯著肌肉一樣。 在過去醫葯常識不普遍時,很容易被當作是「正常現象」而忽略,或是求助國術館以為貼葯布就會沒事,事實上,如果沒有適時求醫,可能會造成肌肉骨骼等組織永久性的傷害。遇到這種狀況時,應及早求助復健科醫生,藉由葯物的作用除了可以緩解疼痛,還可以減輕肌肉過度緊張的狀態,避免組織永久性傷害的發生。除此之外,復健科中還有物理治療師可以提供物理性療法,如:電療、熱療等等,減輕疼痛的症狀,且幫助受傷的組織復原。而職能治療師則可以提供副木或輔具以矯正不正確的關節姿勢及居家生活環境改造的建議。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在平常的日常活動中就注意到一些小細節,也許可以讓累積性傷害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以下將依王媽媽的例子做幾點生活環境及工作習慣改造的建議: 1.將洗衣平台升高至腰部的高度:用傳統洗衣方法時,不管是坐著或是站著,洗衣平台都應調整至腰部上面一點的位置,不要讓彎腰的姿勢出現,以避免背部肌肉過度地持續伸展。若考慮洗衣機時,在經濟許可下,可以選擇滾筒式洗衣機並且將之墊高至胸部左右高度,也可以避免彎腰進洗衣機拿衣服的動作出現。 2.使用有靠背的椅子或是讓背後可以靠著東西做事:背後有東西支撐時可以減輕肌肉的負擔,因此,除了活動性的家事,如:掃地、拖地外,只要是需要長時間從事的工作,如煮晚餐,最好選擇背部有支撐的位置從事,此外,背部的支撐物要至少能與肩齊,這樣才有比較好的支撐效果。 3.使用長柄工具:在掃地、拖地及掀垃圾桶蓋時也會出現彎腰的動作,我們可以選擇用比較長的柄或像在垃圾桶上黏上長的棍子,盡量用肘關節的動作來代償彎腰需要的角度,在腰部左右的地方。 4.適度休息:如果工作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大約20分鍾左右便要起身做個簡單的伸展操再繼續,以免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可以得到鬆弛的機會。 5.平時保持適當的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訓練肌肉的力量及耐力,讓肌肉比較不容易感到酸痛疲勞,也可以使肌肉細胞維持活性,加速受傷組織復原的情形,但是,運動處方必須聽從醫生或是復健人員(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的建議程度,否則可能變成二度傷害。 6.攝取均衡的營養:除了養成運動習慣外,均衡的營養攝取才能使得肌肉骨骼組織正常生長,若是平常就多注意這幾點,相信可以幫助我們遠離腰痛一族的行列。 (作者許慧珍為衛生署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師) 怎樣消除姿勢性腰痛看 姿勢性腰痛表要是由於工作、學習、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所引起。因此要消除姿勢性腰痛,首先就要在、卧、行等方面改善姿勢。其次就是不良姿勢的糾正。下面具體介紹糾正姿勢的訓練方法: 一、坐位訓練: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普通木椅上,雙髖、雙膝屈曲九十度,腰椎和靠背之間盡可能靠緊,不留空隙,以減少腰椎的前屈。達不到這種姿勢的患者,可選用靠背前側有凸起的椅子,以利於訓練的進行。 二、站姿訓練:患者腰背部緊貼牆壁直立,以腰椎和牆之間伸不進手為原則,然後逐漸屈髖屈膝下蹲。這是在座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步訓練。只有保持了直立的腰椎曲度,方可在步行、運動和負荷重物的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 三、步行訓練:在坐位和站姿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步行時的腰椎姿勢訓練。其方法如下: (一)頭上頂一筆記本或其他易滑下來的物品,在保持腰椎垂直和盡量不使頭頂的物品掉下來的前提下邁步前進。 (二)兩手各提一較輕物品,腰椎保持平直,同時邁步前進。 腰椎的姿勢性訓練,應是姿勢性腰痛患者自我開展的一種經常性治療措施,並要求持之以恆。此外,這種姿勢訓練也可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伴有腰椎生理曲度發生改變的患者。 選張合適的工作椅 健康是工作的一大動力,所以,為自己選擇一張合適的工作椅非常重要。 合適的工作椅必需符合下列的條件: ◆椅背 1.高度:不一定要高到肩膀以上,對於某些人而言,太高的椅背反而會妨礙工作。 2.一定要有支撐腰椎之弧度,不要拿個靠淼嬖諍蠓驕退閌??媧砦恢梅炊??沙勺荊?斐剎皇省? ◆椅座及椅墊 1.寬度:坐下去時,兩側至少要留一吋的空間。 2.深度:以能容納整個臀部及大腿為原則,並且與膝蓋後方留點空間,免得造成膝蓋及大腿的局部壓迫。 3.椅墊:前方最好帶點弧度,而不是堅硬方正的邊緣。 4.高度:最好能調整,除了配合工作台的高度之外,還要讓使用者的大腿角度大致與地面平行,膝蓋位置可以稍微低於臀部,並且雙腳可以完全貼到地面,不致懸空。 ◆扶手 高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導致肩膀高聳。如果扶手會讓工作者無法將座椅拉近工作台,或者影響左右方向的活動時,最好找可以調整高度或拆卸的扶手。 ◆可調整性 椅子設計中可以調整的包括:椅座的高度、深度及傾斜度、椅背的高度及傾斜度、扶手高度及寬度。多調整幾次以達到最舒適的狀況。氣動式的調整比較好用。調整桿最好在坐姿時就可以輕易操控。 ◆穩定度 基座要穩定。若工作中需要常常轉向時,就要使用有腳輪的椅子,五點支撐較為適合。確定腳輪的設計適合您工作場所的地板類型。 ◆材質 皮質較好清理,布質的透氣性佳,各有優劣。椅背及椅墊不要過度柔軟。 ◆特殊工作需要 如果您的工作場所在生產線、櫃台、實驗室等等,工作需要坐站交替,常常起身取物時,高度較高、且設計成前傾的坐站兩用椅會比較適合。 跪式座椅 (Kneeling Chairs)的設計是往前傾,有一個靠膝的墊子,較能維持脊椎的良好姿勢;但是,對於膝蓋及下肢的負荷太大,往往引起不同的疼痛問題;應考慮工作台的高度,以獲得最佳工作姿勢 。(梁蕙雯醫師,復健醫學會) 預防腰酸背痛,應從職場環境改善做起 王小姐從事電腦文書工作已有一年,近日常感到腰酸背痛,尤其是工作時間越久,疼痛症狀更加劇烈。於門診檢查後發現是慢性肌肉韌帶拉傷,探討其病因跟長期坐姿工作以及不斷的重復性動作有關。因此除了處方葯物及物理治療外,並教導她一些減輕肌肉疲勞的伸展運動,建議她於工作空檔時花幾分鍾做運動,以減輕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所造成的肌肉疲勞。但是王小姐對此建議的第一個反應是:「在工作場所做運動很奇怪。」這句話讓我不禁陷入深思……。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時間是在工作場所中度過,因此在職場上推動健康促進計畫,於近年來漸被重視與推廣。國內各大企業經常針對員工推動的計畫包括:體適能促進運動,體重、高血壓、高血脂控制計畫,以及戒菸運動等。但是隨著工作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統相關疾病,譬如肩頸上臂酸麻疼痛以及下背痛等,因發生率的提高而日益引起重視。歐美日各國已開始針對此制度法令,責成企業僱主須改善工作環境及流程,提供員工解決預防之道。 譬如針對職業性下背痛,除了規定員工的最大搬運重量限制外,還教導員工腰背保健的衛生知識,以及推廣工作前或工作中間休息時間做健身柔軟體操。 此種類似背痛教室的課程,以往國內都是在針對有下背痛的病人推行實施,但很多病人常因所學的知識與其工作的相關性不高無法充分應用,或是客觀環境無法配合改善,因此下背痛常易反覆發生。因此,若能於職場上推廣腰背保健知識及運動,讓其真正落實到工作生活中,再加上僱主對工程方面的改善,譬如改變工作台的高度,以避免長期彎腰工作,改善工作流程,減少不必的搬運,或以機器代替人工搬運,以及採取輪調制度,避免長期做同一反覆性的工作,以降低暴露風險等。 根據國外研究結果顯示,經由這種多方面的介入改善,不僅能降低下背痛的發生率,減少醫療支出及員工缺勤率,更能提高生產力,增進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 (洪怡珣醫師,復健醫學會) 腰酸背痛,你不該忍耐! 腰酸背痛已經變成全世界的共同問題了。整天操作電腦的上班族、必須站著服務客人的店員、奔波忙碌的業務員,每一個人都面臨到腰酸背痛的苦惱。為什麼醫師不能夠好好地治療這個毛病呢看 「英國醫學會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1987~1997的這十年間,雖然導致行動不便的嚴重背痛問題減少了0.7%,但是影響一般人的腰酸背痛比例,卻增加了12.7%。 南漢普頓大學研究人員為了解腰酸背痛對一般大眾的真正影響,特別在1987~1988年間針對2667位20~59歲民眾進行調查研究,共有59% 民眾參與全程研究;而第二個研究則是在1997~1998年間針對10,363位20~59歲民眾進行調查,共有57%民眾參與全程研究。結果顯示,在調查訪談的一年內,受訪者背痛的比例在第一項1988年的研究是 36.4%,在第二項1998年的研究則增加到 49.1%之多。腰酸背痛的增加比例,就男性、女性、經濟階級、居住地域而言,都呈現增加的局面。 研究人員認為,腰酸背痛病人的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現代人比較注意自己的健康,因此會把腰酸背痛當作是一個症狀來治療。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現代的老闆也已經能夠接受腰酸背痛是一種疾病的請假理由,因此員工也較能夠利用醫療系統針對腰酸背痛問題 進行治療。 你也是被腰酸背痛所折磨的苦命上班族嗎看請盡快到大的復健科進行治療,你會發現,原來你也可以舒舒服服地重回工作崗位。(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 腰酸背痛:五個防痛小秘訣 腰酸背痛,是女人最困擾的問題。與男人的腰酸背痛對照,男人只要改善坐姿、在運動前加強暖身運動,就可以大幅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狀。但是女人的腰酸背痛,還涉及生理期的保養、鞋子的選擇,以及廚房活動空間設計等。 腰酸背痛的時候,最聰明的選擇就是馬上請復健科醫師檢查;但是對家事工作兩頭忙的女人來說,正確的休息姿勢,可以讓沒時間看醫師的您,獲得適當的舒緩。當您感覺腰痛的時候,建議您: 一、最好以側躺方式,彎曲身體,倒卧在床墊上。床墊過軟或是過硬時,最好調整床墊硬度。如果習慣仰卧,就要把枕頭墊在膝蓋後方,讓腳部稍微提高。 二、在溫水中泡澡,時間勿超過十五分鍾,最好搭配市面上發售的溫泉粉、浴油或香精,可以減緩腰痛的痛苦。 三、檢查自己的鞋子。把鞋頭呈現尖形、鞋跟高於五公分以上、鞋子材質過硬的鞋子,全部收起來。改穿圓形或方形鞋頭的平底鞋,多功能形運動鞋也適合穿著。 四、檢查廚房流理台的高度。盡量配合自己的身高選擇適當的流理台。這部份可以到各大廚具展示中心試用,以了解各種流理台高度對自己操作家務的影響。 五、增加鈣質的攝取,多吃豆漿、豆腐、優酪乳、牛奶等食物,藉著鈣質的補充,減緩骨質的流失,才能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減緩腰痛的生活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建議您在腰痛襲擊的時候,一定要馬上看醫師,才能真正地解決腰痛問題唷!(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 你有腰酸背痛的經驗嗎 ? 根據統計,大約有70%~80%的人,其一生當中都有過腰酸背痛的經驗。當你有此困擾時,除了疾病就醫外,平時就要注意保養,在此將一些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 u正確的坐姿 : 1、坐時保持上半身挺直,腰背維持在平直狀態。 2、坐椅的選擇以堅硬、有靠背、能夠支撐腰背處者為理想。坐下時,膝關節略高於髖關節,雙腳平放地上,坐椅要夠寬,以支撐大腿。 3. 避免同一坐姿太久,必要時,每一到二小時起活動一下。 u站立和行走 : 1、由坐到站時,須將臀部先向前移動,然後站立起來,避免過分向 前彎站立。 2、站立時背要挺直、抬頭、收下巴、收小腹、縮緊臀部並挺胸。 3、上下階梯和進出門檻時,須先衡量一下高度,不可大意以免絆倒傷了腰。 4、避免久站,如必須久站工作時,可使用一腳凳,讓一腳休息之,相對腰部也減輕了負擔。 5、由站立改行走時,應先移動腳,然後才移動身體。 u休息和睡眠 : 1. 選擇合適的床,以平而堅實的床墊為理想,通常是在3/4英吋厚的木板上再加一床棉被,毛毯或軟墊即可。床面要夠寬,太窄易造成不適。 2.睡姿以側睡、雙手交於體前、膝彎、髖彎為佳。平躺時,則須置放一枕頭雙膝下,使下肢抬高,下背部呈平的狀態,雙手不可高舉過頭。 3.上下床時要注意:下床前先側卧於床邊,屈膝厚將雙移至床沿,藉臀部移動身體,並用雙手支撐身體重量而坐起。上床時先坐在床沿,曲肘後側躺,曲膝後將雙腿移至床面。 u搬重物或提東西: 1. 搬重物時,盡可能利用起重機或其他工具,以減少傷害腰背的機會。 2. 如必須搬重物時,方法要對,須彎膝蹲下,下腿出力,盡量使物品靠近身體,緩緩站起;不可彎腰撿拾東西,抬放重物時不可扭轉背部。 3.取物時不要越過他物,也不要伸手觸不可及但卻勉強而為的動作。別做任何橫越傢具來開關窗戶的動作。 u開車: 1. 開車前應先准備駕駛座椅,以調整到使膝彎高過於髖部,使雙腳再踩油門、煞車時能輕松操作。若座椅太軟,可備置一座椅支撐腰部,並調整座椅上的頭枕高度,以舒適為適。 2. 開車時腰部應貼靠在椅背上,並保持上身直挺,不可使身體前傾,並系緊安全帶。 3.長途開車時,最好每小時停車下來走走,活動一下,以放鬆緊張的心情。 u工作與家事: 1. 久坐或久站的工作,皆需要每隔一段時間(一至兩個小時)就更換姿勢,活動一下,若勉強工作,只有使肌肉過度疲勞。 2. 操作家事時如洗碗、使用吸塵器等,請勿過分彎腰,盡量使膝關節略微彎曲,以保持正常腰椎曲度。 u運動: 1. 養成規律性做運動的習慣,如散步、游泳、有氧舞蹈、柔軟操或背部的運動等,保持身體健康。 2. 每次運動前應先暖身,而運動時應由緩而快,再由快而緩慢下來。 3.避免運動時過度伸展腰背,如任意彎下,突然躍起或抬高腿等。 4.運動時,若有任何背痛跡象,不可大意,應立可就醫,以免其惡化。 u其他: 1. 護腰帶或腰部支撐物的使用,可限制脊椎活動,減少機械性受力,矯正不良姿勢,也有助於輕疼痛感。 2.避免碰撞、突然跳躍、扭轉之運動,切勿攀高舉重。 3.須預防便秘,可多食新鮮蔬果及高纖食物。 4.保持適當的運動。 5.女性請勿穿高跟鞋。 6.保持愉快放鬆的心情。
5、背部怎樣按摩
腰酸背痛的療法
前言:
一項調查資料說明:人類因站、坐不同的姿勢,而帶給人體背部椎間盤不同的壓力,如以直立時脊椎間承受壓力為一百單位做標准時,當採取站立姿勢又彎腰取物時,壓力升高到二百單位,若是坐著彎腰取物時,其壓力更高達二百七十五單位!可見承受壓力越大的姿勢,越不能使用過久。因為不當的姿勢用的愈久,背脊受到的傷害愈大!且疼痛的刺激,不僅使個人難以忍受,也使病患無法正常的工作、生活,更將造成家庭和社會整體重大的生產力與國家經濟的損失!
在所有的慢性疼痛病患中,腰酸背痛的病患佔了最高的比例。過去,台灣是屬於農業社會,人民刻苦耐勞,多以耕作或以勞力謀取生活,日常飲食亦多清淡以蔬菜為主,鮮少大魚大肉或海鮮魚翅,故甚少有慢性病或腰酸背痛的病例。但是,歲序進入了二十一世紀,人類壽命增長,社會也邁入老年期,人們安享社會繁榮、進步,工作壓力倍增,飲食西化,運動量減少,人類的體能、健康自然地衰退了!老化、慢性病增多,腰酸背痛已是社會各界人士無法逃避的病痛!
哪些人易罹患腰酸背痛?
那些不愛運動而體質虛弱的上班族和搬運工,最易罹患腰酸背痛!事實上,從青年人、成年人到老年人都是有可能的族群范圍。尤其是從事久站、久坐或是長期彎腰搬運重物的工作者,如司機、店員、搬運工、護理人員和電腦族等,最易因固定姿勢或姿勢不正而引起腰酸背痛;另外的因素可能是內心的焦慮,對工作的不滿或有家庭糾紛,或是經常失眠者。而長期的苦悶、憂郁會使身心緊張,背部肌肉受到長期壓力也會引起肌肉的疼痛,又因疼痛而使苦悶、焦慮加重!
如何治療腰酸背痛
1.運動療法:運動可增加肌肉的柔軟度與關節的靈活度,也可增強肌肉的強度和耐力,進而增進全身的氣血循環和紓解身心壓力。運動也有助預防酸痛或幫助消除腰酸背痛,是治療腰酸背痛最主要的方法,也是有效的方法,目前最好的輕量運動,是太極、氣功和游泳。
2.推按療法:推拿、按摩有助釋放或降低身心壓力及舒緩緊張的肌肉,因此也是消除腰酸背痛重要的方法之一。
3.牽引療法:本法對於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和腰椎間孔狹窄的患者,有助拉開椎體間的距離,避免骨刺或軟骨壓迫到神經,並有助減緩疼痛症狀。
4.針灸療法:針灸可促進氣血循環,並有鎮痛作用,對於急性的疼痛有相當的療效。若是一般慢性腰肌勞損的患者,可施以局部的溫灸,有著舒筋活絡的效果。
5.物理治療:包括超音波、電療、冷熱敷等方法。超音波可深入深層肌肉組織,產生熱能,有助止痛和消腫。電療是利用電刺激,使肌肉細胞規律運動,緩解肌肉硬化及抽痛。冷敷適用於急性疼痛的一、二天內,有止痛和消腫的作用;而熱敷則較適用於慢性痛,有改善局部循環,增進組織復原能力。
6.葯物治療:局部瘀腫熱痛者,可外敷活血消腫清熱的葯物,如無瘀腫但有疼痛者,可外貼傷科葯膏。內服方式,一般以非類固醇的抗發炎止痛葯為主,使用內服葯物時務必先請醫師診處。
1986年美國人因疼痛造成美金790億元的損失,台灣目前沒有官方的統計數字,但若以美國十分之一的人口粗略估計,1996年的損失,約為美金160億元!而這項損失,就佔了當年國民生產毛額GNP的百分之六(詳閱主計處資料),,如此重大的損失,相信不論是個人、企業或是政府,都應重視並盡可能予以控管才是!
其實要避免酸痛,長保身體的健康並非難事,只要能堅持定時規律的運動。這種道理大家都懂,只是要持續的運動,確實很難,除非是有了病痛,才會開始運動,而運動後才發覺它的好處。所以我們要特別呼籲,提早作運動來預防腰酸背痛,畢竟預防勝於治療!我們也要提醒您,注意預防運動傷害,選擇輕量運動-太極、氣功,作為維持健康的保健運動。
向背痛說拜拜
腰酸背痛是一種現代人常見的症狀,根據健保局統計,八十七年度用再這方面的醫療費用高達三十億,有高達二百多萬人曾因背痛求診,健保局表示,背痛的黃金療程,是在發病後的三個月內,因此民眾若有腰酸背痛,應盡量把握這段期間治療,超過黃金療程者,即使接受相同的復健療程,效果也遠不如立即治療來得佳。
上下背痛癥候群發生的原因,除了少部分是因內科疾病(如腸胃不適)引起外,大部分是因日常生活姿勢的不注意或老化的骨刺或外力傷害所引起,其中又以不良的日常生活姿勢、動作的不正確導致背部承受過度壓力引起的佔大多數。
所以為了預防腰酸背痛,最好的方法不外乎是避免不正確的姿勢,平常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尤其是鍛鍊腰部加強肌肉的耐力與柔軟度。
台大醫院復健科醫師賴金鑫表示,日常應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運動等於加強身體健康的本錢,同時應避免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的姿勢。
在避免不正確的姿勢方面,應注意的重點包括:搬重物或撿取地面上的東西時,盡可能以彎曲膝蓋取代彎腰;;不可以在不對稱的姿勢下拿東西拉東西或提東西;避免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因為任何一種靜態的姿勢維持一段時間後,該部位的肌肉很容易引起疲勞,此時姿勢稍微不正確便容易把肌肉拉傷。
至於在治療方針方面,「疼痛」是疾病開始的訊號,尤其是肌肉骨骼,只要疼痛一發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立刻休息,以免加重進一步的傷害。然後找經過復健訓練的專科醫師(如復健科、骨科、神經科或整型外科),給予詳細的診察、診斷和治療方式。如果沒有神經壓迫的症狀,局部熱療或電療,每日20分鍾至症狀改善為止。但應注意的是,熱療特別是電療,不適宜使用在患有脊髓腔內長癌、轉移性骨癌或感染性脊椎炎等。(作者:林家梁)
腰酸背痛 累積性傷害徵兆
許多家庭主婦長期以不正確的姿勢做家事,很容易造成累積性傷害,而變成慢性症狀,腰酸背痛是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此時須及早就醫,用葯物緩解疼痛,配合適當的物理復健,可避免肌肉骨骼組織產生永久性傷害。
最近隔壁的王媽媽常常感覺到腰酸背痛,剛開始王媽媽不以為意,當作是一般老年人都會有的毛病,年紀大了之後自然會左痛一下右痛一下的,於是她都去葯房買酸痛葯布來貼,等疼痛緩解,就以為好了,從來沒想到過要求助醫生及復健人員,更沒料到這或許是累積性傷害的徵兆。
直到一天,王媽媽一如往常地蹲坐在臉盆前面洗衣服,跟隔壁的劉媽媽說說笑笑間,突然想起水壺的熱開水應該滾了,正想起身關瓦斯,這時腰部後方的肌肉一陣強烈的撕裂痛襲擊而來,當場痛得王媽媽眼淚直流,若不是劉媽媽在旁邊幫忙,王媽媽是一點也無法挺直腰更甭說要站起來了。這時警覺到狀況不對上醫院求助,醫生說這是一種長期在不正確姿勢下工作造成的累積性傷害,幸好及早就醫,要不然後遺症可是不少。
在台灣其實有很多家庭主婦跟王媽媽有一樣的問題,長期以不正確的姿勢做家事,容易造成累積性的傷害,進而演變成慢性症狀,影響的程度可大可小。在王媽媽的例子中,由於她長期在彎腰的姿勢下洗衣服,造成背部肌肉過度的持續伸展而疲勞,所以出現酸背痛的症狀,痛起來就像是有人在拉扯著肌肉一樣。
在過去醫葯常識不普遍時,很容易被當作是「正常現象」而忽略,或是求助國術館以為貼葯布就會沒事,事實上,如果沒有適時求醫,可能會造成肌肉骨骼等組織永久性的傷害。遇到這種狀況時,應及早求助復健科醫生,藉由葯物的作用除了可以緩解疼痛,還可以減輕肌肉過度緊張的狀態,避免組織永久性傷害的發生。除此之外,復健科中還有物理治療師可以提供物理性療法,如:電療、熱療等等,減輕疼痛的症狀,且幫助受傷的組織復原。而職能治療師則可以提供副木或輔具以矯正不正確的關節姿勢及居家生活環境改造的建議。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在平常的日常活動中就注意到一些小細節,也許可以讓累積性傷害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以下將依王媽媽的例子做幾點生活環境及工作習慣改造的建議:
1.將洗衣平台升高至腰部的高度:用傳統洗衣方法時,不管是坐著或是站著,洗衣平台都應調整至腰部上面一點的位置,不要讓彎腰的姿勢出現,以避免背部肌肉過度地持續伸展。若考慮洗衣機時,在經濟許可下,可以選擇滾筒式洗衣機並且將之墊高至胸部左右高度,也可以避免彎腰進洗衣機拿衣服的動作出現。
2.使用有靠背的椅子或是讓背後可以靠著東西做事:背後有東西支撐時可以減輕肌肉的負擔,因此,除了活動性的家事,如:掃地、拖地外,只要是需要長時間從事的工作,如煮晚餐,最好選擇背部有支撐的位置從事,此外,背部的支撐物要至少能與肩齊,這樣才有比較好的支撐效果。
3.使用長柄工具:在掃地、拖地及掀垃圾桶蓋時也會出現彎腰的動作,我們可以選擇用比較長的柄或像在垃圾桶上黏上長的棍子,盡量用肘關節的動作來代償彎腰需要的角度,在腰部左右的地方。
4.適度休息:如果工作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大約20分鍾左右便要起身做個簡單的伸展操再繼續,以免肌肉長期處於緊張的狀態,可以得到鬆弛的機會。
5.平時保持適當的運動:適度的運動可以訓練肌肉的力量及耐力,讓肌肉比較不容易感到酸痛疲勞,也可以使肌肉細胞維持活性,加速受傷組織復原的情形,但是,運動處方必須聽從醫生或是復健人員(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的建議程度,否則可能變成二度傷害。
6.攝取均衡的營養:除了養成運動習慣外,均衡的營養攝取才能使得肌肉骨骼組織正常生長,若是平常就多注意這幾點,相信可以幫助我們遠離腰痛一族的行列。
(作者許慧珍為衛生署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師)
怎樣消除姿勢性腰痛?
姿勢性腰痛表要是由於工作、學習、日常生活中不良姿勢所引起。因此要消除姿勢性腰痛,首先就要在、卧、行等方面改善姿勢。其次就是不良姿勢的糾正。下面具體介紹糾正姿勢的訓練方法:
一、坐位訓練:患者坐在有靠背的普通木椅上,雙髖、雙膝屈曲九十度,腰椎和靠背之間盡可能靠緊,不留空隙,以減少腰椎的前屈。達不到這種姿勢的患者,可選用靠背前側有凸起的椅子,以利於訓練的進行。
二、站姿訓練:患者腰背部緊貼牆壁直立,以腰椎和牆之間伸不進手為原則,然後逐漸屈髖屈膝下蹲。這是在座位的基礎上進行的第二步訓練。只有保持了直立的腰椎曲度,方可在步行、運動和負荷重物的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功能狀態。
三、步行訓練:在坐位和站姿訓練的基礎上,進行步行時的腰椎姿勢訓練。其方法如下:
(一)頭上頂一筆記本或其他易滑下來的物品,在保持腰椎垂直和盡量不使頭頂的物品掉下來的前提下邁步前進。
(二)兩手各提一較輕物品,腰椎保持平直,同時邁步前進。
腰椎的姿勢性訓練,應是姿勢性腰痛患者自我開展的一種經常性治療措施,並要求持之以恆。此外,這種姿勢訓練也可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伴有腰椎生理曲度發生改變的患者。
選張合適的工作椅
健康是工作的一大動力,所以,為自己選擇一張合適的工作椅非常重要。
合適的工作椅必需符合下列的條件:
◆椅背
1.高度:不一定要高到肩膀以上,對於某些人而言,太高的椅背反而會妨礙工作。
2.一定要有支撐腰椎之弧度,不要拿個靠枕墊在後方就算數,墊錯位置反而弄巧成拙,造成不適。
◆椅座及椅墊
1.寬度:坐下去時,兩側至少要留一吋的空間。
2.深度:以能容納整個臀部及大腿為原則,並且與膝蓋後方留點空間,免得造成膝蓋及大腿的局部壓迫。
3.椅墊:前方最好帶點弧度,而不是堅硬方正的邊緣。
4.高度:最好能調整,除了配合工作台的高度之外,還要讓使用者的大腿角度大致與地面平行,膝蓋位置可以稍微低於臀部,並且雙腳可以完全貼到地面,不致懸空。
◆扶手
高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導致肩膀高聳。如果扶手會讓工作者無法將座椅拉近工作台,或者影響左右方向的活動時,最好找可以調整高度或拆卸的扶手。
◆可調整性
椅子設計中可以調整的包括:椅座的高度、深度及傾斜度、椅背的高度及傾斜度、扶手高度及寬度。多調整幾次以達到最舒適的狀況。氣動式的調整比較好用。調整桿最好在坐姿時就可以輕易操控。
◆穩定度
基座要穩定。若工作中需要常常轉向時,就要使用有腳輪的椅子,五點支撐較為適合。確定腳輪的設計適合您工作場所的地板類型。
◆材質
皮質較好清理,布質的透氣性佳,各有優劣。椅背及椅墊不要過度柔軟。
◆特殊工作需要
如果您的工作場所在生產線、櫃台、實驗室等等,工作需要坐站交替,常常起身取物時,高度較高、且設計成前傾的坐站兩用椅會比較適合。
跪式座椅 (Kneeling Chairs)的設計是往前傾,有一個靠膝的墊子,較能維持脊椎的良好姿勢;但是,對於膝蓋及下肢的負荷太大,往往引起不同的疼痛問題;應考慮工作台的高度,以獲得最佳工作姿勢 。(梁蕙雯醫師,復健醫學會)
預防腰酸背痛,應從職場環境改善做起
王小姐從事電腦文書工作已有一年,近日常感到腰酸背痛,尤其是工作時間越久,疼痛症狀更加劇烈。於門診檢查後發現是慢性肌肉韌帶拉傷,探討其病因跟長期坐姿工作以及不斷的重復性動作有關。因此除了處方葯物及物理治療外,並教導她一些減輕肌肉疲勞的伸展運動,建議她於工作空檔時花幾分鍾做運動,以減輕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所造成的肌肉疲勞。但是王小姐對此建議的第一個反應是:「在工作場所做運動很奇怪。」這句話讓我不禁陷入深思……。
人的一生中有許多時間是在工作場所中度過,因此在職場上推動健康促進計畫,於近年來漸被重視與推廣。國內各大企業經常針對員工推動的計畫包括:體適能促進運動,體重、高血壓、高血脂控制計畫,以及戒菸運動等。但是隨著工作引起的肌肉骨骼系統相關疾病,譬如肩頸上臂酸麻疼痛以及下背痛等,因發生率的提高而日益引起重視。歐美日各國已開始針對此制度法令,責成企業僱主須改善工作環境及流程,提供員工解決預防之道。
譬如針對職業性下背痛,除了規定員工的最大搬運重量限制外,還教導員工腰背保健的衛生知識,以及推廣工作前或工作中間休息時間做健身柔軟體操。
此種類似背痛教室的課程,以往國內都是在醫院針對有下背痛的病人推行實施,但很多病人常因所學的知識與其工作的相關性不高無法充分應用,或是客觀環境無法配合改善,因此下背痛常易反覆發生。因此,若能於職場上推廣腰背保健知識及運動,讓其真正落實到工作生活中,再加上僱主對工程方面的改善,譬如改變工作台的高度,以避免長期彎腰工作,改善工作流程,減少不必的搬運,或以機器代替人工搬運,以及採取輪調制度,避免長期做同一反覆性的工作,以降低暴露風險等。
根據國外研究結果顯示,經由這種多方面的介入改善,不僅能降低下背痛的發生率,減少醫療支出及員工缺勤率,更能提高生產力,增進員工對企業的向心力。
(洪怡珣醫師,復健醫學會)
腰酸背痛,你不該忍耐!
腰酸背痛已經變成全世界的共同問題了。整天操作電腦的上班族、必須站著服務客人的店員、奔波忙碌的業務員,每一個人都面臨到腰酸背痛的苦惱。為什麼醫師不能夠好好地治療這個毛病呢?
「英國醫學會期刊」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在1987~1997的這十年間,雖然導致行動不便的嚴重背痛問題減少了0.7%,但是影響一般人的腰酸背痛比例,卻增加了12.7%。
南漢普頓大學研究人員為了解腰酸背痛對一般大眾的真正影響,特別在1987~1988年間針對2667位20~59歲民眾進行調查研究,共有59% 民眾參與全程研究;而第二個研究則是在1997~1998年間針對10,363位20~59歲民眾進行調查,共有57%民眾參與全程研究。結果顯示,在調查訪談的一年內,受訪者背痛的比例在第一項1988年的研究是 36.4%,在第二項1998年的研究則增加到 49.1%之多。腰酸背痛的增加比例,就男性、女性、經濟階級、居住地域而言,都呈現增加的局面。
研究人員認為,腰酸背痛病人的增加,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現代人比較注意自己的健康,因此會把腰酸背痛當作是一個症狀來治療。第二個原因則是因為現代的老闆也已經能夠接受腰酸背痛是一種疾病的請假理由,因此員工也較能夠利用醫療系統針對腰酸背痛問題
進行治療。
你也是被腰酸背痛所折磨的苦命上班族嗎?請盡快到大醫院的復健科進行治療,你會發現,原來你也可以舒舒服服地重回工作崗位。(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
腰酸背痛:五個防痛小秘訣
腰酸背痛,是女人最困擾的問題。與男人的腰酸背痛對照,男人只要改善坐姿、在運動前加強暖身運動,就可以大幅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狀。但是女人的腰酸背痛,還涉及生理期的保養、鞋子的選擇,以及廚房活動空間設計等。
腰酸背痛的時候,最聰明的選擇就是馬上請復健科醫師檢查;但是對家事工作兩頭忙的女人來說,正確的休息姿勢,可以讓沒時間看醫師的您,獲得適當的舒緩。當您感覺腰痛的時候,建議您:
一、最好以側躺方式,彎曲身體,倒卧在床墊上。床墊過軟或是過硬時,最好調整床墊硬度。如果習慣仰卧,就要把枕頭墊在膝蓋後方,讓腳部稍微提高。
二、在溫水中泡澡,時間勿超過十五分鍾,最好搭配市面上發售的溫泉粉、浴油或香精,可以減緩腰痛的痛苦。
三、檢查自己的鞋子。把鞋頭呈現尖形、鞋跟高於五公分以上、鞋子材質過硬的鞋子,全部收起來。改穿圓形或方形鞋頭的平底鞋,多功能形運動鞋也適合穿著。
四、檢查廚房流理台的高度。盡量配合自己的身高選擇適當的流理台。這部份可以到各大廚具展示中心試用,以了解各種流理台高度對自己操作家務的影響。
五、增加鈣質的攝取,多吃豆漿、豆腐、優酪乳、牛奶等食物,藉著鈣質的補充,減緩骨質的流失,才能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減緩腰痛的生活方法,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建議您在腰痛襲擊的時候,一定要馬上看醫師,才能真正地解決腰痛問題唷!(鄭慧文,美國加州大學葯學博士)
你有腰酸背痛的經驗嗎 ?
根據統計,大約有70%~80%的人,其一生當中都有過腰酸背痛的經驗。當你有此困擾時,除了疾病就醫外,平時就要注意保養,在此將一些日常生活注意事項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
u正確的坐姿 :
1、坐時保持上半身挺直,腰背維持在平直狀態。
2、坐椅的選擇以堅硬、有靠背、能夠支撐腰背處者為理想。坐下時,膝關節略高於髖關節,雙腳平放地上,坐椅要夠寬,以支撐大腿。
3. 避免同一坐姿太久,必要時,每一到二小時起活動一下。
u站立和行走 :
1、由坐到站時,須將臀部先向前移動,然後站立起來,避免過分向 前彎站立。
2、站立時背要挺直、抬頭、收下巴、收小腹、縮緊臀部並挺胸。
3、上下階梯和進出門檻時,須先衡量一下高度,不可大意以免絆倒傷了腰。
4、避免久站,如必須久站工作時,可使用一腳凳,讓一腳休息之,相對腰部也減輕了負擔。
5、由站立改行走時,應先移動腳,然後才移動身體。
u休息和睡眠 :
1. 選擇合適的床,以平而堅實的床墊為理想,通常是在3/4英吋厚的木板上再加一床棉被,毛毯或軟墊即可。床面要夠寬,太窄易造成不適。
2.睡姿以側睡、雙手交於體前、膝彎、髖彎為佳。平躺時,則須置放一枕頭雙膝下,使下肢抬高,下背部呈平的狀態,雙手不可高舉過頭。
3.上下床時要注意:下床前先側卧於床邊,屈膝厚將雙移至床沿,藉臀部移動身體,並用雙手支撐身體重量而坐起。上床時先坐在床沿,曲肘後側躺,曲膝後將雙腿移至床面。
u搬重物或提東西:
1. 搬重物時,盡可能利用起重機或其他工具,以減少傷害腰背的機會。
2. 如必須搬重物時,方法要對,須彎膝蹲下,下腿出力,盡量使物品靠近身體,緩緩站起;不可彎腰撿拾東西,抬放重物時不可扭轉背部。
3.取物時不要越過他物,也不要伸手觸不可及但卻勉強而為的動作。別做任何橫越傢具來開關窗戶的動作。
u開車:
1. 開車前應先准備駕駛座椅,以調整到使膝彎高過於髖部,使雙腳再踩油門、煞車時能輕松操作。若座椅太軟,可備置一座椅支撐腰部,並調整座椅上的頭枕高度,以舒適為適。
2. 開車時腰部應貼靠在椅背上,並保持上身直挺,不可使身體前傾,並系緊安全帶。
3.長途開車時,最好每小時停車下來走走,活動一下,以放鬆緊張的心情。
u工作與家事:
1. 久坐或久站的工作,皆需要每隔一段時間(一至兩個小時)就更換姿勢,活動一下,若勉強工作,只有使肌肉過度疲勞。
2. 操作家事時如洗碗、使用吸塵器等,請勿過分彎腰,盡量使膝關節略微彎曲,以保持正常腰椎曲度。
u運動:
1. 養成規律性做運動的習慣,如散步、游泳、有氧舞蹈、柔軟操或背部的運動等,保持身體健康。
2. 每次運動前應先暖身,而運動時應由緩而快,再由快而緩慢下來。
3.避免運動時過度伸展腰背,如任意彎下,突然躍起或抬高腿等。
4.運動時,若有任何背痛跡象,不可大意,應立可就醫,以免其惡化。
u其他:
1. 護腰帶或腰部支撐物的使用,可限制脊椎活動,減少機械性受力,矯正不良姿勢,也有助於輕疼痛感。
2.避免碰撞、突然跳躍、扭轉之運動,切勿攀高舉重。
3.須預防便秘,可多食新鮮蔬果及高纖食物。
4.保持適當的運動。
5.女性請勿穿高跟鞋。
6.保持愉快放鬆的心情。
6、有關健康徵文
放飛心靈
健康,從心開始。我是一個陽光女孩,在日常生活中我總是用快樂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面對榮譽,我用一顆平常心接受。面對挫折,我在失敗中尋找差距,告訴自已我能行,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人交往中,我保持謙虛的態度,我在生活中總是保持良好的心態,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中醫上的:「肝氣郁結」是說許多病都是心情不愉快氣出來的。可見健康就是給心靈松綁,讓心靈在愉快中散發綠意。
遠離「垃圾食品」
健康,從美食開始。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面對眾多的美食,作為孩子的我們總是胃口大開,食慾大增。特別是肯德雞、麥當勞等食品,以它特有的香脆可口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更是成了我們孩子們的最愛。但據研究表明,這些油炸類、燒烤類食物中含有許多有害物,是我們人體健康的無形殺手,被人們稱之為「垃圾食品」。因此,我們應該遠離「垃圾食品」,注重科學飲食。
在本學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上,通過對《吃的學問》一課的學習與探究,我明白了要健康應該多吃含有蛋白質、「胺基酸」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面類、豆類、海鮮、肉類、蛋、牛奶、深色蔬菜及瓜果類等。從那以後媽媽做的營養早餐和含有蛋白質的菜餚倍受我的喜歡,我還堅持每天早晚喝一杯牛奶。如今不僅喝出了健康,長高了許多,還讓我自信了許多,害得同學們羨慕得還向我「取經」呢?
適量鍛煉
健康,從鍛煉開始。每天晚餐後我會以背、腿靠牆,腳尖向外打開的姿勢站立半小時,在這期間我有時看報、有時背誦一段精彩段落,不僅有效地改善背部及腿部的體形,還增加了語文積累,真可謂一舉兩得。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每天,我都會堅持晨跑,因為我相信:「想要擁有自信心、健康的體魄,就多來擁抱慢跑。」晨跑是我一天當中最快樂的時候,因為此時的我可以放飛心情。晨跑磨煉了我的毅力,練就了我健康的身體,增強了我的記憶力。可不是嗎?每天我那紅撲撲的臉蛋上透著幾分朝氣,課堂上精彩的回答贏得陣陣掌聲。
愛在心間
健康,從愛開始。健康的身體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健康。我生活中充滿了愛:愛父母、愛自己、愛同學、愛朋友……總之,愛是幸福的。
我愛父母,因為是父母給了我生命和不求回報的愛。我愛老師,因為是老師傳授知識給我,還處處以模範的言行來教育我、感染我。我更愛班集體,因為是它讓我感受到了團結就是力量,體會到了集體的快樂。正是因為有了他們,使我的人生絢麗多彩,我要感謝他們讓我擁有一顆熱忱、感恩的心!——學會孝敬父母,懂得用優異成績回報老師,努力著怎樣為班級爭光。
我愛自己,為自己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能給親人、朋友帶去幸福和快樂。因為,愛在心間,健康隨行!
有了愛,這個社會將更加健康、和諧,建設和諧社會需要你我的愛!
同學們,請關注健康吧!生命只有一次,為了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從現在起,隨我踏上綠色的健康生活之旅吧!
7、按摩背部的最佳時間表
17:00~19:00,在這時間按摩背部。
根據子午流注,
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膀胱經。循行部位起於目內眥(睛明穴),上達額部,左右交會於頭頂部(百會穴)。本經脈分支從頭頂部分出,到耳上角部。直行本脈從頭頂部分別向後行至枕骨處,進入顱腔,絡腦,回出分別下行到項部(天柱穴),下行交會於大椎穴,再分左右沿肩胛內側,脊柱兩旁(一寸五分),到達腰部(腎俞穴),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深入體腔,絡腎,屬膀胱。本經脈一分支從腰部分出,沿脊柱兩旁下行,穿過臀部,從大腿後側外緣下行至腘窩中(委中穴)。另一分支從項分出下行,經肩胛內側,從附分穴挾脊(三寸)下行至髀樞,經大腿後側至腘窩中與前一支脈會合,然後下行穿過腓腸肌,出走於足外踝後,沿足背外側緣至小趾外側端(至陰穴),交於足少陰腎經。
穴位
本經脈腧穴有:睛明、攢竹、眉沖、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氣海俞、大腸俞、關元俞、小腸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環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附分、魄戶、膏肓俞、神堂、譩譆、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 、秩邊 、合陽、 承筋、承山、飛揚、跗陽、昆侖、仆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陰,共67穴,左右合134穴。
本經共有67個穴位,其中有49個穴位分布在頭面部、項背部和腰背部,18個穴位分布在下肢後面的正中線上和足的外側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陰。本經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精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的病症及本經所過部位的病症。例如:癲癇、頭痛、目疾、鼻病、遺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後側部位的疼痛等症。
子時 (23點至1點),膽經最旺。
丑時 (1點至3點),肝經最旺。
寅時 (3點至5點),肺經最旺。
卯時 (5點至7點),大腸經最旺。
辰時 (7點至9點),胃經最旺。
巳時 (9點至11點),脾經最旺。
午時 (11點至13點),心經最旺。
未時 (13點至15點),小腸經最旺。
申時 (15點至17點),膀胱經最旺。
酉時 (17點至19點),腎經最旺。
戌時 (19點至21點),心包經最旺。
亥時 (21點至23點),三焦經最旺。
簡易歌訣:寅時氣血注入肺, 卯時大腸辰時胃, 巳脾午心未小腸, 申屬膀胱酉腎位, 戌時心包亥三焦, 子膽丑肝各定位。
功能
1,可以緩解疲勞。
2,有助於良好的睡眠。
3,按摩上背時,可以刺激到主治肺部疾病的肺俞穴;主治心臟疾病的心俞穴;能寬胸理氣的督俞穴;以及 有理血、寬中和胃的膈俞穴。
4, 按摩下背部時,可以刺激的主治肝臟疾病的肝俞穴;主治膽囊疾病的膽俞穴;鍵脾、和胃、化濕的脾俞穴等等。
5,按摩左右肩胛刺激到的穴位,對治療頭部、面部疾病、頸椎病、肩周炎等,都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6, 按摩背的側部,也可以起到寬胸理氣、治療肋間疼痛的疾病;還可以盡量挺胸,肩胛向後,按摩頸肩部的大椎、風門等穴位,可以治療頸椎病、頸肩綜合症。
7,按摩背部的各個穴位都達到疏通經絡、行氣通竅、促進血液循環,並可以反射性調節內臟活動、增強內臟的功能。只要堅持背部按摩,都收到了明顯的治療疾病和保健的效果。
8、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有哪些?
冬季養生保健的原則及方法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污染。 人在這樣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惡心、食慾不振等現象。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發季節,茵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調節飲食
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攝取充足的、與其曝寒和活動程度相適應的熱能。營養素的比例,以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佔15~23%、25~35%、 60~70%為宜。礦物質的攝取量也應較平時需要略高一些。維生素的部分,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需要量。攝取足夠的動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滿足優質蛋白 質的需求,適當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達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類得攝取量也需充足。
斂陰護陽
冬季,由於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首先要盡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可使意 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 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陽氣受到傷害。接著要避寒就暖。冬天氣候較冷,人們要注意盡量待在溫度室中的房間哩,減少外出次數。如要 外出,就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襪。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傷風感冒,並誘發呼吸道疾病等。茵此應減少洗澡次數,及洗澡過程的保暖 動作,幼兒、老年人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注意。
適度進補
在一般民眾的觀念里,寒冷的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中醫對人體的調節滋補十分講究,根據天人相應,時臟對應的理論,冬季屬腎,腎主臟精而為生命之元,故冬月為四季進補的最佳 季節。意思是天氣與人體方面四季時令對應五臟,冬季宜調理腎臟,腎是生命之元,茵此冬季進補重要的是滋補腎臟,腎強壯人體亦強壯。
9、健康小常識
把乾燥的橘皮切成絲,加入一點點冰糖,
然後用小火慢慢熬,就可以製成黏稠的橘子糖漿,
可以治療咳嗽呢!
(三餐飯後食用效果更佳)
用殘茶葉擦洗木、竹桌椅,可使之更為光潔。把殘茶葉曬干,鋪撒在潮濕處,能夠去潮;殘茶葉曬干後,還可裝入枕套充當枕芯,非常柔軟。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人可一日無食但不可一日無水,但是並非所有的水都可以飲用,以下五種水在某種程度下會形成亞硝酸鹽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危害,因此要引起人們的關注。
七種水不能喝
一、老化水:俗稱「死水」,也就是長時間貯存不動的水。常飲用這種水,對未成年人來說,會使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影響身體生長發育;中老年人則會加速衰老;許多地方食道癌、胃癌發病率日益增高,據醫學家們研究,可能與長期飲用老化水有關。有關資料表明,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質也隨著水貯存時間增加而增加。
二、千滾水:千滾水就是在爐上沸騰了一夜或很長時間的水,還有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這種水因煮過久,水中不揮發性物質,如鈣、鎂等重金屬成分和亞硝酸鹽含量很高。久飲這種水,會干擾人的胃腸功能,出現暫時腹瀉、腹脹;有毒的亞硝酸鹽還會造成機體缺氧,嚴重者會昏迷驚厥,甚至死亡。
三、蒸鍋水:蒸鍋水就是蒸饅頭等剩鍋水,特別是經過多次反復使用的蒸鍋水,亞硝酸鹽濃度很高。常飲這種水,或用這種水熬稀飯,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水垢經常隨水進入人體,還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系統病變,甚至引起早衰。
四、不開的水:人們飲用的自來水,都是經氯化消毒滅菌處理過的。氯處理過的水中可分離出13種有害物質,其中鹵化烴、氯仿還具有致癌、致畸作用。當水溫達到90℃時,鹵代烴含量由原來的每公斤53微克上升到177微克,超過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的2倍。專家指出,飲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腸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當水溫達到100℃,這兩種有害物質會隨蒸氣蒸發而大大減少,如繼續沸騰3分鍾,則飲用安全。
五、重新煮開的水:有人習慣把熱水瓶中的剩餘溫開水重新燒開再飲,目的是節水、節煤(氣)、節時。但這種「節約」不足取。因為水燒了又燒,使水分再次蒸發,亞硝酸鹽會升高,常喝這種水,亞硝酸鹽會在體內積聚,引起中毒。
如何防暈車
1.暈車者於乘車前一小時,取傷濕止痛膏1片貼於肝臍上(稱神闕穴)。如乘車超過一天,第二天另換一貼。可以有效地防止暈車。
2.上車前將腰帶束緊,防止內臟過分在體內游動,有助於預防暈車病發生。
3.口含薑片。愛暈車的人,應隨身裝塊鮮姜,在上車前可口含鮮姜2片,這樣暈車現象便能大大減輕。
生病時,禁吃的食物
急性胃炎:油炸食物、酒、辣椒、糯米
感冒:香蕉、橘子、蘆荀汁、冰、羊肉、薑母鴨、煙酒
慢性胃炎:生冷食物、酸酵食物、甜食
咳嗽:冰淇淋、橘子、炸、烤、辣、花生、酒、甜食
胃腸脹悶:花生、蕃薯、蛋發酵類、豆類
腸炎:香蕉、蕃石榴
急慢性肝炎:鵝(雞、鴨)肉皮、肥豬肉、煙酒、不熬夜
心 臟 病:暴飲暴食、高膽固醇、太鹹食物
風濕性關節炎:啤酒、香蕉、肉類、避寒露雨水
糖尿病:甜、酒、油膩、炸烤、高熱量食物
跌打損傷:豬頭骨肉、醋、花生、甜食、香蕉、啤酒
高血壓:太鹹食物、蛋黃、動物內臟、乳酪、動物性油、腦髓
消化性潰瘍:豆類、竹筍、鹹菜、糯米類品、酒、菠蘿、辣椒、番石榴
懷孕時:酒、煙、咖啡
跌打骨膜炎:香蕉、竹筍、酒、酸菜、辣椒
低血壓:芹菜、宜早睡多運動
痔瘡便血:煙、酒、辣椒、油炸物
腎 臟 病:啤酒、汽水、咸魚、筍干、鹹菜
過敏性體質:(麻疹、濕疹、哮喘、過敏性鼻炎)海產、芋頭、 芒果、 冰、桂圓、荔枝
腦神經衰弱:(失眠症)辣椒、酒、咖啡、蔥、蒜 小學生生長發育較快,而他們的身體又很稚嫩,骨骼、肌肉、內臟等器官均較脆弱,所以絕不能忽視養護。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必須有利於促進學生身體的全面發展,有效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一、選擇合適的場地
目前,條件一般的學校體育場地大多是水泥的,如籃球場、排球場等。其實,水泥、柏油鋪設的操場質地堅硬、彈性極差,長期在這種場地進行跑、跳等體育鍛煉,不僅極易發生外傷,而且會對人體造成慢性損傷。所以有條件的學校盡量設置塑膠場地。這種場地能保護學生不易受傷,沒有條件的學校則盡量保持土質場地與沙場地。
二、保證器材安全
器材的選擇對於學生安全非常重要,學校要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努力爭取逐步配齊,條件所限一時配不齊的,可以發動師生自製器材,但一定要考慮到衛生和安全因素。要做到不合格的器材不用,壞器材不能湊合使用。
三、課堂注意事項
1.合理選擇運動負荷。體育教學自身的特點決定其以身體練習為主要特徵,以室外為主要場所,在動態之中進行,因此增加了組織教學的難度。倘若學生使用器械不當或生理負荷過量,就容易發生傷害事故。
2.加強體育課安全意識。體育課要求學生的身體直接參與活動,活動時的確存在不安全因素,有潛在的危險性,但只要注意養護教育,課堂組織嚴密,以正確科學的方法施教,加強養護措施,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3.安全先從教師做起。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養護意識應該滲透到備課、上課、課後小結的各個環節之中。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各種不安全因素,並通過自己的努力逐一排除。不僅僅是寫好教案,而且要備教材、備學生、備場地器材,要揣摩教材的技術要領、動作結構、重點與難點、保護與幫助,要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如身體狀況、興趣愛好、紀律習慣、運動能力等等。
4.教學要嚴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傳授正確的知識、靈敏的技巧、嫻熟的技能,並採用科學的教法,使學生領會並掌握動作要領,明確技術規范,進行准確操練。教師還必須親自帶領或指導學生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和必要的專門性練習。
5.服裝不可忽視。對於體育課的著裝,教師必須有嚴格的要求,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習慣。如:不得穿皮鞋、涼鞋、塑料底鞋;不得攜帶鑰匙、小刀等利器。 七種水不能喝
一、老化水:俗稱「死水」,也就是長時間貯存不動的水。常飲用這種水,對未成年人來說,會使細胞新陳代謝明顯減慢,影響身體生長發育;中老年人則會加速衰老;許多地方食道癌、胃癌發病率日益增高,據醫學家們研究,可能與長期飲用老化水有關。有關資料表明,老化水中的有毒物質也隨著水貯存時間增加而增加。
二、千滾水:千滾水就是在爐上沸騰了一夜或很長時間的水,還有電熱水器中反復煮沸的水。這種水因煮過久,水中不揮發性物質,如鈣、鎂等重金屬成分和亞硝酸鹽含量很高。久飲這種水,會干擾人的胃腸功能,出現暫時腹瀉、腹脹;有毒的亞硝酸鹽還會造成機體缺氧,嚴重者會昏迷驚厥,甚至死亡。
三、蒸鍋水:蒸鍋水就是蒸饅頭等剩鍋水,特別是經過多次反復使用的蒸鍋水,亞硝酸鹽濃度很高。常飲這種水,或用這種水熬稀飯,會引起亞硝酸鹽中毒;水垢經常隨水進入人體,還會引起消化、神經、泌尿和造血系統病變,甚至引起早衰。
四、不開的水:人們飲用的自來水,都是經氯化消毒滅菌處理過的。氯處理過的水中可分離出13種有害物質,其中鹵化烴、氯仿還具有致癌、致畸作用。當水溫達到90℃時,鹵代烴含量由原來的每公斤53微克上升到177微克,超過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的2倍。專家指出,飲用未煮沸的水,患膀胱癌、直腸癌的可能性增加21%—38%。當水溫達到100℃,這兩種有害物質會隨蒸氣蒸發而大大減少,如繼續沸騰3分鍾,則飲用安全。
五、重新煮開的水:有人習慣把熱水瓶中的剩餘溫開水重新燒開再飲,目的是節水、節煤(氣)、節時。但這種「節約」不足取。因為水燒了又燒,使水分再次蒸發,亞硝酸鹽會升高,常喝這種水,亞硝酸鹽會在體內積聚,引起中毒。.當石灰飛入眼睛,熱辣難忍時,只要滴少許糖水。就可解除痛苦。
2.浴室鏡子上的水霧干濕毛巾都很難清理。可先在鏡子上塗一層香皂,再用干抹布抹乾,鏡子很容易恢復清晰。
3.冬天因乾燥感到渾身發癢的,切不可用手抓,否則易抓破皮膚引起繼發感染,可多飲水,多吃水果防治。
4.喝咖啡可以緩解壓力,放鬆心情,同時也可刺激腸蠕動。產生通便作用,為便秘所苦的人可以在早餐的時候喝咖啡。
5.抽屜,壁櫥衣箱里有霉味的時候,在裡面放塊肥皂,即可去除。
6.買禮盒送人的時候,價格標簽很難撕掉,可用吹風機吹熱在撕,會很輕松的撕下來,不留一點痕跡。
7.柚子皮煮水可治凍瘡。用柚子皮煮水擦洗患處,每天洗1-2次,幾次即可見效。
8.牛奶可以強身健體,每天飲用250毫升牛奶可以降低患結腸癌的幾率。但喝太多可能導致前列腺疾病。
9.生薑能提神醒腦,冬季可適當多吃薑,專家認為吃生薑可舒解類風濕性關節炎所引起的疼痛,改善關節的活動能力。
10.冬天忌將頭蒙在被窩里,因為二氧化碳和不潔氣體越積越多,會讓人醒後感到昏昏沉沉,疲乏無力。
11.綠豆退燒治感冒的竅門,可先煮綠豆,煮爛後在加姜絲和可樂,趁熱喝下即可退燒治流感。
12.喝牛奶前一小時不宜吃橘子,因為牛奶得蛋白質與橘子中得果酸相遇會發生凝固,不利於牛奶得吸收.
13.香蕉皮能有效治凍傷,用香蕉皮得內面輕輕磨擦凍傷處,直至發熱,幾次即可見效.
14.生吃花生米可治老花眼.每日吃花生米25克左右,每日一次,長期堅持對老花眼得恢復有幫助.
15.橘皮水洗臉可潤膚.用開水浸泡幾片橘皮,待溫度適宜後,用橘皮水洗臉,能潤膚.
16.衣服沾上雞蛋清,可先用冷水泡,然後用茶水浸泡,最後再用清水漂洗,即可除去蛋清漬.
17.游泳憋氣能鍛煉身體,對治療耳鳴也有幫助,需長期堅持.
18.茶葉中得兒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得作用,堅持用茶水漱口,可以有效預防流感.
19.香蕉冰糖合蒸止咳.香蕉3根,冰糖5克,裝入碗內上鍋,文火蒸15分鍾食用,止咳效果很好.
20.花椒葉水泡腳治腳跟痛.將新鮮花椒葉水煮沸,趁熱泡腳,連泡幾天每次半小時,很快會痊癒.
21.豬油蜂蜜膏能除凍瘡.取豬油20克,蜂蜜80克,放在一起調勻成膏,敷於患處每日3次,數日克痊癒.
22.薑汁飲料可治頭暈惡心,用調味得姜粉配製飲料,乘車前半小時飲用,能防止頭暈惡心.
23.大棗治手腳裂,把數枚大棗去掉皮核,加水煮成糊狀,塗抹於裂口處,一天兩次,幾天後可痊癒.
24.醬油汗漱可治咽喉疼痛.咽喉疼痛時,用一調羹醬油漱口,1分鍾左右吐出,連續3至4次,效果很好.
25.若是木製傢具裂了縫,可把舊報紙剪碎加明礬,米湯煮成糊狀.將其嵌入裂縫,乾燥後就很牢固了.
26.將梨搗爛加冰糖調服,可治聲音嘶啞.雪花梨加1克麻黃放入鍋中煮熟,每天吃2次,可治百日咳.
27.洗澡時身上若有傷口,可在傷口塗抹油質物,如面霜,與水隔離,就不會發炎,也不會痛了.
28.報紙油墨可驅蟲,在放衣服得箱子底下放一層報紙,在放入衣物,這樣可使2衣物免遭蟲咬.
29.將適量鮮藕洗凈,搗碎榨250克汁,加蜂蜜52克調勻,分5次服,連用數日,可治感冒咳嗽.
30.巧克力不宜放在冰箱中,易發霉變質失去原味.
31.蒸東西時,蒸鍋水不宜放得太多,一般以蒸好後鍋內剩半碗水為宜.這樣做,可最大程度節約煤氣.
32.生食蘆薈鮮葉早晚各6到9克,並用蘆薈汁滴鼻,能治流感症狀,服用4到5天即可.
33.將花椒放入鍋內炒糊,碾成面狀,每晚睡前用適量白糖水沖服一湯匙花椒粉,常用可瘦身.
34.慢性咽炎患者應多吃大白菜,勿食辛辣刺激食品,慢慢就可緩解這種病症.
35.衣服上佔了油垢後,稍擠牙膏塗於污染處,輕輕揉搓,然後用清水清洗,油漬即可除去.
36.身體被磕碰後,即可用小磨香油塗抹患處,並輕輕揉一揉,患處便不會起腫塊和出現青斑.
37.白糖豆腐蒸食能治感冒.在豆腐上撒點白糖,用蒸鍋熟後食用,一日3次,數日即可治癒感冒.
38.用油炸食物,有時油燒沸後會從鍋里溢出,可立即放進幾粒花椒,沸油就好消下去.
39.藤器弄臟了,可用水浸濕刷凈,然後用點燃得硫黃熏,就會光潔如新.
40.剛買回得陶瓷餐具,用4%得食醋水浸泡煮沸,可去除大部分有毒物質.
41.絲綢衣物燙黃時,可用少許蘇打粉加水調成糊狀,塗在焦跡處,待水蒸發後,在墊濕布熨燙,焦黃即可消除.
42.在西紅柿底部劃個小十字,放入沸水中燙5秒鍾,立即取出浸入冷水中,可輕易將皮剝掉.
43.將150克枸杞放入適量白酒中浸泡,十幾天後飲用,每日一次,長期飲用可有效治療腰痛.
44.每天晚飯後或臨睡前,吃兩瓣大蒜,一段時間後可治失眠,使睡眠恢復正常.
45.艾草塞鼻可治鼻塞,將艾草揉好後塞入鼻中,會使鼻子呼吸通暢.
46.用鹽水泡腳可解乏提神,精力大增.
47.把蘸有甘油和蛋黃得布料蓋在污漬表面放置片刻,用清水洗凈即可去除污漬.
48.開水服醋可防暈車,取少許醋,用開水飲用後然後乘車,可防暈車.
49.專家建議冬天可多吃紅辣椒,胡蘿卜,山楂等食品,或每天喝一倍3酸奶,一碗雞湯,都可有效預防感冒.
50.冬季裝修時,木材要注意保濕,以免變形,水工製品要及時封油,以防收縮,木地板要流出2毫米左右得伸縮縫.
51.低溫季節每天堅持搓耳,搓手,然後對這些部分用吹風機吹暖片刻,即可有效防治凍傷.
52.秋冬季節,每日煮食白蘿卜,胡蘿卜,連湯帶菜早晚各服一小碗.長期堅持,可有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53.毛衣穿久了,有些部位會磨得發亮,用醋,水各半得混合液噴撒一下,在洗滌.就好恢復原樣.
54.秋天眼中有紅血絲,可吃杞菊地黃丸(河南宛西,蘭州佛慈).
55.熬粥放入橘皮,不僅芳香可口,而且還能起到開胃作用,對於胸腹脹滿或咳嗽痰多得人,有治療作用.
56.秋冬季節手腳乾裂,可將剩茶水兌血熱水泡洗手腳約10分鍾,堅持一周,皮膚即可光滑如初.
57.白色毛衣穿久會發黑,將毛衣清洗後放入冰箱冷凍一小時,取出在晾乾,即可潔白如新.
58.抽油煙機上得油盒很難清洗,可在干凈得油盒上先放點水,讓油滴在水上,快清洗時一倒,油很快久倒出來了.
59.在皴裂得手腳上塗些牙膏,就能止血止痛,很快痊癒.
60.多吃菠菜能起到排毒瘦腿,保護視網膜得作用.
61.棉質衣服出現霉斑,用幾根綠豆牙在霉斑得地方反復揉搓,然後用清水漂洗干凈,霉斑即可去除.
62.冬天吃蘿卜得妙處:可解毒,治小便不利等症狀.
63.冬天忌睡前洗頭,冷天用熱水洗完頭之後.大量水分蒸發時帶走很多熱量,這時候睡覺,易患感冒.
64.花生米可治風寒胃疼,受冷風刺激之後常會引起胃疼,可吃些煮熟炒熟的花生米,胃疼即可減輕.
65.將雞蛋磕破,分離蛋黃和蛋白,將蛋黃到入鮮牛奶中同煮,飲後可起到鎮腦安神的功效.
66.碘酒外抹患處能除手蘚,在患處每天抹碘酒4到5次,患處皮膚逐漸干而脫落,手蘚隨之治癒.
67.在玻璃傷先塗點石膏粉和粉筆灰水,干後再用干布擦可輕易將玻璃擦亮.
68.啤酒漱口可去塵消霉.用啤酒漱口可以沖掉喉嚨里的微塵,並有消毒的作用,可以使喉嚨更舒暢.
69.白酒治汗腳臭腳.每晚洗腳後用白酒少許揉搓腳部,並自然風干.堅持一個月.可治癒腳臭.
70.巧刷翻毛皮鞋.用酒精和黃米面調成糊狀塗於鞋面.晾乾後把黃米面刷掉,臟東西就會隨之除掉.
71.多吃水煮魚易產生皮膚問題,水煮魚中的辣椒刺激性強,一些餐館用海魚做源料,部分食客會有過敏反應.
72.巧洗羊毛衫:洗滌時放在溫水中加適量乾洗劑和氨水,漂洗時在加幾滴醋,可幫助恢復毛織物原有的光澤及柔軟度.
73.豆腐放冰箱中保鮮的竅門:豆腐直接放入冰箱,水分會溢出,風味也差,可泡在水中存放冰箱內.
74.煮可樂可治傷風感冒.傷風感冒初起時,可用可樂加幾片姜和一個檸檬同煮,然後飲之,既有顯著療效.
75.用熱米湯泡發木耳,半小時後撈出,用此法泡發的木耳不僅外觀肥大柔軟,而且炒後味道鮮嫩.
76.雞蛋富含硫,每周吃4個蛋可使頭發亮澤.常吃高蛋白食物和新鮮蔬菜,可使頭發濃密.
77.醋可消除冰箱臭味,將一些食醋到入敞口玻璃瓶中放近冰箱內,有除臭殺毒的作用.
78.甘草綠豆湯解葯物中毒.葯物中毒時,用甘草15克,綠豆80克煎湯,一日一劑,分3次服下.
79.飯後吃糖薑片可治胃酸胃疼.每次飯後吃三,四片閩姜(即糖薑片),長期堅持,可治胃酸過多,胃疼病.
80.醉酒不宜合喝汽水解酒,酒與汽水同飲後會使酒精很快在全身揮發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對腸胃,肝腎器官有嚴重損壞.
81.冬天如能常喝涼白開可預防感冒,尤其食早晨起床喝杯涼白開水,能使肝臟解毒能力和腎臟排洗能力增強.
82.來蘇水泡腳可治凍瘡。每晚用放有2-3滴的醫用來蘇水的溫熱水泡腳,幾次後凍瘡可好。
83.白蘿卜治鼻塞。取白蘿卜3-4個,放入鍋中加清水煮,沸後即用鼻戲蒸汽,數分鍾後鼻子即可通氣。
84.吃酸的食物過多,牙會感覺發酸,俗稱「倒牙」。只要吃兩個核桃仁,就可立即使牙恢復正常。
85.使牙迅速變白土方:用食鹽,小蘇打等量,加水調勻,每日刷牙一次,4天可除牙齒表面色斑.使牙齒潔白.
86.吞食韭菜治魚刺卡喉,將一把已切碎的韭菜炒熟,然後吞咽下去,能去除卡喉魚刺.
87.治療貧血土方,取烏雞鮮血流在一張白紙上,曬干將干血揉成粉,用紅酒調服,一次半匙粉,一日兩次.
88.鹽水除雞眼,用一匙食鹽加水煮沸,待稍涼後燙腳,燙腳後擦乾即可,每次半小時,一周左右雞眼可自行脫落.
89.煮熟的白菜如隔夜食用,菜里的硝酸鹽會還原成亞硝酸鹽,使人體因缺氧產生疾病,因此白菜一定要現作現吃.
90.吃火鍋時湯中倒入適量啤酒有降火作用.吃火鍋配飲啤酒,酒中二氧化碳可幫助散熱,防止食物燙傷口腔.
91.腳枕枕頭治抽筋.每晚睡覺時在腳下墊一個枕頭,可防治抽筋症狀在睡覺時發生.
92.塗抹肥皂可消腫止痛.不論是被開水或火燙傷後,立刻在傷處塗抹些肥皂,可暫時消腫止痛.
93.海帶泥摻蜂蜜治口瘡,將海帶(或茄子皮)烤焦倒碎,摻入蜂蜜後塗抹在患處,效果很好.
94.空腹吃核桃仁可治風濕,每天空腹吃5-6個核桃,堅持幾個月後,風濕症狀可消失.
95.如果毛衣袖口或下擺失去了彈性,可在熱水中浸泡20分鍾,通風乾燥處晾乾後即可恢復彈性.
96.要清除冰箱黴菌.可用干布蘸肥皂水擦拭,如擦不掉.可用干布蘸上少量酒精擦拭.
97.按摩眼眶治鼻炎,雙手食指按在兩眼下的眼眶骨,每天兩次揉二百下,一段時間後可見效.
98.嚼吃花生有效治倒牙,嚼幾粒花生或一段生蔥,牙齒立即恢復如初,就可以繼續嚼東西了.
99.牛奶能使魚湯鮮美.在家燉魚湯時可在鍋里滴幾滴牛奶,這樣不僅可使魚肉白嫩,魚湯也會很美味.
100.用完的香水瓶,化妝水瓶不要立即扔掉,把他們的蓋打開,放在衣箱或衣櫃里會使衣物變得香氣襲人
10、背部推油的好處和壞處
推油是一種在人體表進行推拿按摩的一種保健方法。按摩師將精油塗抹於相應部位,雙手順著血液循環和經絡分布的方向進行推拿按摩,其摩擦可以產生高於人體的溫度,加速精油滲透到人體,並作用於身體的經絡、穴位和局部組織。以此改善血液循環,增強細胞再生、排出體內毒素,有助於新陳代謝。和刮痧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 好像沒聽說過有什麼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