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部按摩怎麼按?
1、背部按摩保健方法1:啞鈴法
做法:雙腿分開站立,膝蓋彎曲。胸部向前傾,但是背部始終保持挺直。雙手持啞鈴,向兩邊水平提起,感覺到背部肌肉在用力。此動作重復2組,每組20次。這種見效很快的哦。
2、背部按摩保健方法2:背部離地法
做法:仰卧在床上,雙手放在身體的兩側,然後彎曲雙腿,腳後跟緊緊地貼著大腿的後側,雙手移至頭的兩側,掌心貼著地面,接著吸氣,拱起背部,也就是說,雙腳膝蓋跪在地面上,雙手用力地撐著向上拱起身體,同時髖部與腹部是向上升起的。
3、背部按摩保健方法3:學貓拱腰法
做法:早上醒來,先揉揉眼睛、搓搓臉,用手向後梳頭發,然後雙手手臂從肩上伸出來,向後震震專手臂,向後仰仰頭部,接著躺在被窩里伸個懶腰或者向上挺幾挺腹部,再翻屬身趴下,像貓「長身」一樣用力地拱拱腰,盡量伸展腰背以及四肢的肌肉。
2、踩背舒服還是按摩舒服?
個人認為方法過重!!!一般應該是靜養,按摩方法推薦如下;
1揉法 沿腰背部順行向下至小腿進行揉摩,主要為了放鬆身體,緩解機體緊張狀態,舒通經絡,使氣血通暢。2點按法 點按雙側腰肌,主要為了緩解腰肌的緊張狀態。3彈筋法彈撥腰肌,能夠興奮肌肉,恢復肌纖維組織彈性。4推法雙手掌根沿脊拄兩側從背部開始推至臀部,來調達氣血、疏通經絡,從而調整腰背肌肉。5按揉法沿受累的神經路線重點按揉到小腿,緩解肌肉緊張,促進受累區血受累區血液循環,使麻木區的神經組織得以恢復。6翻身仰卧,採用捏拿法捏拿股四頭肌,改善肌肉彈性,恢復肌張力7點穴法從腰部開始依次點按腎俞、環跳、承扶、殷門、風市、委中、陽陵泉、承山、昆侖、湧泉穴,來疏通經絡,改善神經傳導,促進神經組織恢復。8推理法沿大腿後側順行向下至跟腱進行推理,使下肢整體氣血流通,肌肉舒展。9搖法仰卧位屈膝屈髖後進行旋轉搖運,腰骶關節與椎間關節松解通利,使關節內在平衡得到調整。
3、本人女,24歲,最近經常右側腰部在晚上睡覺的時候不能翻身,躺著不動感覺不到疼,就是一翻身使不上勁
應該是腰椎間盤突出壓迫了神經
也沒什麼好的診療方法
要不是保健理療
要不是做微創治療(狠嚴重的話)
你可以先睡一段時間的木板床試試。
4、去盲人按摩,腰部被按摩得不能動,連翻身都是巨痛,拍ct還沒問題,現在整個人只能平躺著,請高人指點!
按的太用力了。我媽以前也是這樣。沒關系,過幾天就好,買跌打葯
5、昨晚翻身的時候,腿抽筋了,老公給我按摩了幾下好多了,可是今天一天小腿肚子下樓梯的時候有點疼?這是怎
您好根據您的情況、懷疑是缺鈣、可以服用葡萄糖酸鈣治療一段時間效果是比較好的。,同時飲食增加營養,平時多吃蛋奶類食物。
6、長期在床上躺著怎麼按摩能讓他舒服點
長期卧床的人,護理時要注意防止尾骶等處因受壓形成褥瘡,久不活動造成肌肉萎縮,心肺功能下降等等問題,這些往往給卧床者造成很大的身心痛苦,嚴重影響生存質量。
因此護理時應首先注意經常翻身、變換體位,身體受壓部位經常撫摩、按揉,四肢肌肉拿揉、撫按手法不限舒服為度,四肢要助其被動活動防止肌肉萎縮。
長期卧床者往往筋骨脆弱,所有手法都應注意輕柔適度,防止意外受傷
7、按摩手法可以幫助恢復部分肌肉力量,為什麼按了一個多月,還是沒有好呢?
力量訓練後為了避免肌肉僵化,增強肌纖維韌性,一般要進行拉伸,這點不用多說都知道;對於按摩來說,運動後按摩是否對增長肌肉有利,這要看按摩手法和時間長短。
8、因癱瘓而長期卧床,護士定期幫患者翻身,並進行按摩,是什麼需要?
不按摩會肌肉萎縮,按摩了也是給身體活血通絡。
9、床上翻身的護理措施
外科床上翻身與功能鍛煉 翻身目的: 1 保持病人舒適 2 預防褥瘡發生 3 改善受壓部位血液循環 4 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一人幫助病人翻身法 1 病人仰卧, 雙手放於腹部, 雙腿屈曲。 2 先將病人雙下肢移向護士一側床緣, 再將病人肩部外移。 3 一手扶肩, 一手扶膝, 將病人推向對側, 使病人背向護士。 4 用枕頭將病人背部和肢體墊好, 使病人舒適, 安全。 二人幫助病人翻身法 1 病人仰卧, 兩手放於腹部, 雙腿屈曲。 2 護士二人站在床的同一側, 一人托住病人頸, 肩及腰部, 另一人托住病人臀部和腘窩, 兩人同時將病人抬移向自己。 3 分別扶托肩, 臀, 膝部, 輕推病人轉向對側。 4 按側卧位法, 用枕頭將病人背部和肢體墊好, 使病人舒適安全。 骨盆骨折翻身法 絕對卧床休息, 取平卧位, 避免大幅度翻身, 適當協助健側 30-60 度卧位。 指導正確床上排便方法, 避免因抬臀而致骨折再移位。 予骨盆固定帶固定時, 要保持固定帶松緊適宜。穩定性骨盆骨折者, 卧硬板床, 2-4 小時翻身一次, 病人可平卧與健側卧位交替, 翻身時保持骨盆的穩定。 嚴禁坐位及患側卧位。 穩定性骨盆骨折病人翻身方法: 1 床上鋪一張中單, 從床頭鋪到床尾。 2 二或四人翻身法: 床的兩邊站一至二人。(根據病人胖瘦) 3 床的兩邊每人抓住中單的兩端, 站在床邊靠床頭的一人喊口令, 共同協作, 把病人先移向床的一邊。 4 靠病人身邊的護士抓住中單順勢把病人托起輕輕翻動, 另一邊的護士抓住中單固定合 適位置(一般小於 60 度), 靠病人身邊的護士用三角枕支撐背部, 協助病人兩腿間放枕頭。 多發性骨折或不穩定性骨盆骨折, 仰卧硬板床, 可予骨盆帶固定, 盡量減少搬動及翻身次數, 必須搬動時應多人平托。 最好在上外固定架以後翻身。 翻身注意事項: 1 翻身間隔時間視病情及皮膚受壓情況而定。 皮膚紅腫或破損時應增加翻身次數, 做好床邊交接班。 一般白天 1-2 小時翻身一次, 晚間 3-4 小時一次, 保證好病人睡眠, 治療護理時與翻身同步進行, 減少不必要的翻身。 2 協助病人翻身動作宜輕而穩,避免拖、 拉、 推, 應將病人抬離床面 3 冬天要注意保暖, 防止受涼。 4 病人身上置有導管, 應防止其脫落。 如果病人帶有鼻飼管、 尿管、 各種引流管、 輸血、 輸液管時, 翻身前要松解, 翻身後要檢查管子是否脫落或受壓。 5 對骨折病人的翻身, 上下動作還應協調, 保護好病人的肢體, 以防骨折再移位。 脊柱骨折或脊椎術後的病人應保持脊柱的功能位置 6 每次翻身要檢查局部受壓皮膚有無紅腫, 並用5 0 %酒精按摩骨突部位。 7 翻身前先幫病人輕扣背部, 鼓勵咳嗽、 咳痰。 神志清晰的病人, 應讓病人積極配合。 平卧時把頸部稍稍墊高, 保持呼吸通暢。 8 翻身後應將床單鋪平整, 並一直保持清潔、 乾燥。 保持病人舒適卧位, 必要時將床欄升高,以確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