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酸類保健品

酸類保健品

發布時間:2020-07-12 04:28:05

1、吃核酸類保健品有用嗎

沒有任何用處,純粹的炒作。人體能夠自己合成核酸,不可能缺乏,這是醫學常識。轉幾篇這方面的東西吧

核酸是我們人類的一切食物中都大量含有的一種營養物質我們平時的食物就可以提供給我們大量的核酸,而且核酸在人體內是可以被多次利用的,所以我們日常所需的核酸補充量並不是很大,刻意去補充純屬浪費。而且他說的「保健品」是「核酸」而非「核苷酸」,前者是大分子物質,後者是小分子物質,大分子物質進入人體後須經水解成為小分子方可被人體吸收,他的吸收必然不如直接補充小分子物質,所以可見這種「保健品」的投產是未經充分討論的。我以為他之所以採用「核酸」是因為核酸可直接從各種生物的細胞中提取。並且提取低濃度的核酸是不需要什麼先進技術的,普通的高三學生都能作到;但生產核苷酸就須水解核酸或用微生物發酵法,這樣會增加成本。
還有核酸是大分子物質,「保健品」中的核酸濃度必然大大高於我們的日常食物中的核酸濃度,它進入人體後發生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可能刺激人體產生抗體,與胃壁的肥大細胞結合,因而引起過敏反應(這種反應很復雜,沒有人能作出理論上的推測認為它有或是沒有,應通過大量的臨床實驗來證明,我不確信這種「保健品」作過這種實驗)。
總之我認為像這種炒作新概念的產品還是不買為妙。

四說虛妄的「人體革命」
——「核酸營養」騙局的同謀

「生理學家用大量試驗證明,一個人要維持每天正常的生理活動,至少需要2.5克量的核酸,不然就會患核酸缺乏症。核酸缺乏,就不能製造出足夠的基因,就不能生產出足夠的蛋白質,新陳代謝也就無法正常進行,造成老化細胞大量留存於體內。老化細胞缺乏免疫力與抵抗力,這是各種疾病產生的真正原因。

「人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核酸營養至少有十大功能:一、有助於基因的養育和損傷基因的自主修復;二、保證人體的能量供應;三、抗氧化功能,消除促使人體疾病和老化的"自由基";四、提高免疫功能;五、改善微循環;六、調節營養平衡的功能;七、促進大腦神經細胞的分裂,增強記憶力;八、調整微生態平衡;九、促進骨骼發育;十、延緩細胞衰老,確保細胞分裂代數,延長人的壽命。」

我以前已一再解釋過,核酸沒有營養,這是生物醫學界的共識。醫學上也從來沒有「核酸缺乏症」這種病症。「哈佛大學分子遺傳學博士」(按:實際上是波士頓大學)吳柏林無視生物化學的基本常識,聲稱「生理學家用大量試驗證明」存在核酸缺乏症,聲稱「人們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核酸營養至少有十大功能」,吹得天花亂墜。請他拿出點起碼的專業精神,出示確鑿的證據,比如生物醫學教科書、權威衛生機構的文件、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的論文,來支持他的這些說法,否則就是捏造出來配合「核酸營養」騙局的宣傳的。

在2001年2月7日《廣州日報》上,也有一篇署名「寧波市中華醫學會科普委員會主任常敏毅」的文章《認識核酸》,同樣鼓吹核酸營養,並給「核酸缺乏」歸納出了十種「症狀」,抄錄如下:

「一、觸壓指甲時,會感到不光滑,且有細微的皺棱;二、睡前若不用化妝水、雪花膏之類的潤膚液,則肌膚在睡覺時會有刺痛感;三、皮膚褐斑和皺紋明顯增多;四、白發早生或明顯增多;五、時有腰疼和手足麻木感,頸項有抽筋感;六、特別易感冒,而且不易很快痊癒;七、即使夏天,腰部和雙肢也有寒冷感,腳離不開鞋和厚襪子;八、皮膚蒼白,有貧血傾向;九、容易疲倦,經常頭暈;十、似乎永遠睡不醒,醒來還想睡,無論睡多久也好像沒有精神。

「當然,並不是人人都會有以上10種症狀,一般而言,若有兩種以上,就可以初步認定有核酸缺乏。

「所以,人要健康長壽,要合理補充核酸。」

這十大「症狀」,都是屬於主觀的感受,說你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人人都難免在特定的時期會有這類感受,而常主任聲稱只要有兩種以上的這類感受,就是得了核酸缺乏症,那可真是人人都得核酸缺乏症了。這十大症狀,和吳博士的十大功能,倒是可以對應起來的,一個為核酸騙局提供診斷依據,一個為核酸騙局提供理論基礎,而且都是「十大」——這種「十大」病,倒也是中國特色。

2、有什麼食品和保健品可以調理酸性體質嘛?

人體的部位器官確實有酸鹼性的區分,而且這個酸鹼性在身體的各個部位和人生的各個階段是不同的,但均處於該階段或部位的動態平衡之中。但是酸鹼體質是不正確的說法。

人體各個部位的酸鹼度

人體血液的PH值在7.35~7.45之間,以PH值7為中性為界,血液屬於偏鹼性。人體尿液的PH值在6.0左右,所以尿液偏酸性。人體胃液的PH值在1~3之間,與胃內食物有關,進行波動,屬於強酸性。人體唾液的PH值在7.0左右,為相對中性的環境。

正常情況下,我們以人體血液作為整個人體體液酸鹼度的中性界值。低於7.35就可以被定義為偏酸性。舉個例子,當血液中尿酸濃度大於7毫克/分升,人體體液會低於7.35,實測99%的通風病人血液、尿液的pH值低於正常值。

酸性食物

說起酸性食物,其實也是人體酸鹼性理論引伸而來。酸性鹼性食物不是根據食物本身的酸度分類,而且經過人體消化代謝後,在體內形成的無機鹽的屬性決定。

肉類為什麼說是酸性食物呢?

因為他們通常含氮(N)、含硫(S)、含磷(P)等較多,經過消化代謝後會形成酸根,比如硫酸根離子(SO4),硝酸根離子(NO3),磷酸根離子(PO4)等,多數呈酸性。當然酸性食品還包括脂肪和糖類含量豐富的食物。

大眾認為口感偏酸的東西,恰恰不是酸性食物。如檸檬、橘子等。這些食物含有有機酸,但是這些有機酸進入體內,很快就會被中和,被排出體外,留下的是與有機酸結合的礦物質陽離子,多數呈鹼性。這還包括食用醋。

食物調理

不要迷信於保健品。適當增加水果蔬菜等鹼性食物的比例,就很好了,但是也要給予適當比例的蛋白質等酸性食物,以滿足身體的需求。從營養的角度看,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的合理搭配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推薦二八原則,即蔬菜水果等鹼性食物佔80%,酸性食物佔20%。

歡迎關注不葯博士!

3、醫生說我是酸性體質(T T)吃什麼保健品比較好?

說明現在你的體質偏酸性,可以考慮買一些可以平衡酸鹼的營養品,周圍挺多人都會出現你這種情況,他們一般會選擇吃鹼康素,你自己掂量一下。

4、大葯房有賣酸性保健品嗎

大型葯房一般都有 品類齊全的保健食品銷售,只要弄清楚保健食品准確名稱去問就行了。

5、保健品可以分為幾類

1、第一代:營養型保健品。需要長期服用,沒有確切的功效。如蛋白質、蜂王漿、維生素等,作為現代人的我們,大家都知道,不是營養不足的問題,而是營養過剩!所以,不用過多說明大家也知道了。
2、第二代:強化型保健品。身體缺什麼補什麼,但不能防止流失, 過度服用對身體有害。如鈣、鐵、鋅、硒 等微量元素。按中醫理念來講,它是治標的,一個人為什麼缺鈣?是腎功能下降, 腎虛導致的。也就是說,腎虛的人骨骼里的鈣不能有效地留在骨骼里,所以會經常導致鈣從骨骼流失到血液中,並從尿排 出,導致缺鈣,骨質疏鬆。這種治標的保健品雖然補,而且補了以後明顯見效, 症狀改善。但如果我們不吃它了,過一段時間以後我們會發現,我們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還有,如果是膽囊不好,或腎功能不好的人過度補鈣,容易得膽結石、腎結石、尿結石。
3、第三代:功能型保健品。對身體得某個器官有調理、治療的作用。如深海魚油、甲殼素、卵磷脂等。它是具有針對性的,針對我們身體內臟的某個器官進行調節,但是它也有一個缺陷,就是功效單一,過度服用有依賴性。如深海魚油,它有軟化血管的功能,因此可以降血壓。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是血液品質不高,環境污染,肝功能解毒不良使得血管里脂肪、膽固醇、自由基堆積過多,血管橫截面積變小,因而產生高血壓。血管里的一大堆雜物不除,怎麼談治好高血壓?
4、第四代:功能因子型保健品。它是目前最高級的保健品。它有一個特點:復方搭配,對中醫有所了解的朋友 一定明白「君,臣,佐,使」一副完整的中葯都有好幾種成分,甚至幾十種成分,然後按「君,臣,佐,使」配伍的原理復方搭配。這樣的話,各自發揮不同的作用,達成一種協同作戰.

6、有改善人體酸性的保健品嗎

螺旋藻片的功效與作用

主要作用:抗衰老、抗缺氧、抗疲勞、抗輻射、降血脂、降血壓、養肝護胃等作用。

方法/步驟
1、超鹼性食品,抄豐富的鹼性礦物質(尤其是鉀與鈣質),可維持血液中酸鹼值的平衡,降低膽固醇,減輕高血壓和心臟病症狀襲或減少其發病幾率;

2、有效改善胃病症狀,對抗各種腹瀉和便秘;

3
3、防治貧血,類胡蘿卜素含量是胡蘿卜的1.5倍,維生素B12含量是豬肝的4倍,鐵含量是菠菜的23倍;

4
4、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的知亞麻酸,幫助脂肪代謝,防止血栓形成,有效對抗心腦血管疾病,預防脂肪肝和肝硬化,降低血糖,預防糖尿病;

5
5、預防因服用鎮定劑、抗生素、抗癌劑等道對腎機能的損害;

6
6、減輕汞及葯物對腎的毒性,使人體免受重金屬的毒害;

7
7、減肥,美容,去暗瘡、黃褐斑,抗衰老。

與酸類保健品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