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兒童保健科和兒科有區別嗎?
當然不一樣。兒童保健科主要針對是小兒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如矮小、說話晚、走路晚等等。一般只有規模比較大的醫院或者兒童醫院才有,小醫院都包含在兒科內了。兒科主要都是小兒的常見病的診治。
2、芳村花園幼兒園與吉之堡幼兒園哪個好
3、看看廚房,了解一下課程
家長在幼兒園要觀察周圍環境的衛生,尤其是廚房衛生間的衛生情況,還有,向老師了解一下孩子都上一些什麼課,做一些什麼游戲,孩子在外面活動的時間有多長,對幼兒是怎麼保健的,這些對我們的孩子有最直接的影響。
4、家長還要詢問一下幼兒園對家長的工作
幼兒園與家長的聯系代表幼兒園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如果幼兒園定期舉辦家長學校,制定家園聯系手冊等活動,說明幼兒園真正把孩子的教育納入一個整體教育的范疇
3、我在廣州越秀區,請問哪裡有正規的兒童保健檢查項目?
有家知貝兒科的兒保項目就挺詳細的。我家兩個小孩一直在那做健康檢查。醫生親切,問診詳細。
4、鶴建里到芳村區婦幼保健院
芳村概況
芳村( fangcun )在廣州西南部,珠江西岸,北、東面臨珠江(南航道),與白雲區石井、荔灣區西關地區、海珠區隔江相望;南靠珠江(佛山水道),與番禺區大石、南海平洲相鄰;西與南海鹽步、黃岐接壤。總面積46.2平方千米。總人口19萬人(2003年)。芳村原稱「荒村」。明末清初,遍植花果,四野芬芳,遂諧音改名芳村。
[編輯本段]芳村交通
芳村地處珠江西岸,北部由珠江大橋、珠江隧道與荔灣區的西關地區相連,東部由鶴洞大橋與海珠區相連,南部由東沙大橋與番禺區相接。芳村大道、花地大道橫貫芳村南北,龍溪大道、鶴洞路連灌芳村東西。地鐵一號線在芳村有芳村、花地灣、坑口、西朗四個站,地鐵五號線在芳村有窖口站。芳村的窖口客運站和芳村客運站是廣州市重要的客運樞紐,班車主要發往粵西、廣西等地。
[編輯本段]芳村經濟
芳村是傳統的花鳥之鄉,花卉、園藝等是這個地區的傳統產業,而且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芳村的花卉種植已十分興盛,花市亦應運而生。清乾隆《番禺縣志》刻本記有:「粵中有四市,花市在廣州之南,有花地賣花者數十家,……」花地觀音廟是花卉集散地,稱花墟。這個有數百年歷史的花卉墟市,後來逐漸式微,終被廢棄了。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廣州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對花卉、園藝等觀賞休閑品的需求不斷增加。原分散經營的花鳥蟲魚個體商戶也逐漸向花地灣區域聚焦,並形成規模效應。位於芳村窖口的嶺南花卉批發市場、龍溪大道的廣州花卉博覽園、花地大道的花鳥蟲魚市場是芳村幾個最重要的花卉、寵物市場。芳村的「休閑經濟」也因此而成為廣州的一個品牌。
近年,芳村大道一帶又成為了茶葉批發的集散地。芳村大道中的山村段沿線、花地大道中沿線,更是聞名廣州的茶葉銷售一條街。
白鵝潭風情酒吧街位於芳村長堤路、珠江白鵝潭畔,是廣州市惟一經政府規劃、獨立投資者投資興建的,也是廣州市十大特色商業街和廣州市重點光亮工程,自2002年10月初試業以來,每晚吸引著來自廣州市和珠三角、南海、佛山、東莞等地的民眾前來參觀消費。酒吧街一律為2至3層歐陸風格建築,高塔、鍾樓和水塔凡車等獨特建築錯落有致。風情酒吧街的燈飾也別具一格,每棟房子的色調各有特色,卻又和諧統一,整條酒吧街無論從芳村碼頭、珠江夜遊的船上、白天鵝賓館、洲頭咀等各個角度觀賞都別有一番風情。
芳村的工業最有名的企業就是廣鋼集團和廣船集團(又名「廣船國際」),這兩家重工業企業均位於芳村白鶴洞,且連成一片,令成為白鶴洞成為芳村乃至廣州的一個重工業基地。
[編輯本段]芳村名勝
大王滘(大黃滘) 大黃滘是指東塱至南漖的一條人工河。傳說唐代農民起義領袖黃巢進軍廣州時,在珠江受阻,利用原有河汊於一夜之間開築成一條人工河,沿河道突然繞到唐軍背後,攻下了廣州。其後還利用此處附近荒洲做刑場,把一批唐朝貪官污吏、土豪劣紳押到此處處死,人心大快。
大通寺和「大通煙雨」 宋代廣州八大鎮之一的大通鎮,位於芳村花地,鎮內建有一寺,即大通寺。據《南漢書》卷十七列傳第十一僧達岸條載:「僧達岸,名志清,姓梁氏,新州人。……一日,渡城河西,阻風,登南岸,愛其地僻,奏請移居。後主為發帑藏,建寶光寺,使駐錫焉。」宋政和六年(1116),由廣州經略使覺民題「大通慈應禪院」額後,「大通寺」才因而得名。寺內有一井,同治《番禺縣志》卷五記載:「煙雨井在大通寺中,晨熹初散,常裊輕煙,所謂『大通煙雨』是也。」「大通煙雨」從宋代開始就成為羊城八景之一。大通寺原址在今廣州果子食品廠內。
白鵝潭與「鵝潭夜月」 白鵝潭宋代時稱為鵝湖。而白鵝潭之名則始自明代,《廣東新語》卷四中載:「珠江上流二里,有白鵝潭,水大而深。每大風雨,有白鵝浮出,則船楫壞。丙申五月朔,二白鵝狀如小艇,隨波下上,時無風雨,舟經此者皆見。……相傳黃蕭養作亂,船經此潭,白鵝為之先導」。「鵝潭夜月」是清代羊城八景之一。
花地黃大仙祠 花地黃大仙祠位於花地大凼尾街,祠始建於清咸豐六至八年間,初時只是一連三搭的平房,對人贈醫施葯。光緒甲辰年(1904)廣東水師提督李准倡議重修該祠。重修後的黃大仙祠是一間極為壯觀的廟宇。該祠所供神佛為儒、道、釋三教合一,故各種不同的信仰者都可到此朝拜,因而香火鼎盛。1912年潘達微先生在此辦幼兒院,後日軍侵佔,將其作為憲兵司令部。1947年重修孤兒院,1952年改為兒童教養院,後為廣州包裝製品廠,已復建。
車歪炮台 正名大黃滘炮台,坐落芳材東塱大黃滘口,珠江河畔。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兩廣總督阮元籌建。該炮台工程浩大,建築堅固,炮台基礎厚約3米,炮位通道牆厚2.1米,垛口高約1.2米,厚0.9米。葯局建在海心洲龜崗北岩石下,是貯存彈葯倉庫,高約5米,直徑為8米,牆厚達1.5米。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該炮台曾先後有過抗擊英帝國侵略者的光榮歷史,是個有紀念意義的古跡,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德國教堂 位於沖口街的下芳村。德國教堂是1902~1903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興中會准備在廣州起義的秘密據點,該據點是用以秘密籌劃軍事行動及儲藏軍用物資之所。在1903年1月25日起義計劃暴露後,被兩廣總督會同德國公使進行調查,抄沒了全部軍用物資,秘密機關被破壞,且有10多個革命志士被清政府殺害。這次起義是興中會組織的最後一次武裝起義,其功雖不成,其事已轟動全國,震懾了清政府,鼓舞了革命者鬥志。
中市謝家祠(南便祠) 這是一間古老祠堂(深三進)。1924年秋天,市郊一區農會在這里成立。該農會是廣州市郊成立最早的區一級的農民協會。在農協會成立的同時,農民自衛軍也組織起來,大隊部設在附近的「北便祠」。現在農協會舊址謝家祠(南便祠),還保存比較完好,成了教工幼兒院;北便祠毀後,已建成民居。
毓靈橋 該橋橫跨芳村大沖口河上,是一座古老的梁式古橋,建於清代中葉(一說建於明代)。橋名「毓靈」,是取「鍾靈毓秀」之意,歷史上這里屬鍾秀鄉。橋長25米,寬2.04米,全橋分三段,中間一段主橋長7.06米,其餘兩段各為6.25米,兩頭有引橋。整座石橋全由青油麻石構成,石料質地堅硬,結構緊密,造型古樸。80年代區政府曾重修。
五眼橋 該橋坐落在石圍塘厚水河(又名秀水河,即今五眼橋河)上,為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南海縣戶部尚書李待問捐資籌建,是芳村區現存古老石橋之一,原名「通福橋」,因其有五道橋孔,俗稱「五眼橋」。歷史上,五眼橋是廣佛大道第一橋,以紅米石建造,結構堅固,造型優美,橋石級坡度小,便於轎馬上落。該橋現保存完好,被列為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醉觀公園 清末,在花地河畔及其交流策溪一帶,以昔日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煙雨」為起點,分布著留芳園、醉觀園等八大名園,既經營花木,又供人觀賞。民國27年(1938),這些名園遭戰火摧殘。抗戰勝利後,雖有恢復,但園林面貌大不如前。建國後,在諸園舊址建成現在的醉觀公園。
真光中學舊教學樓建築群 真光中學舊教學樓建築群位於廣州市真光中學校內,共5座,始建於1918年,主體建築為「真光堂」(即先在的真光中學圖書館)。
廣州市真光中學
[編輯本段]芳村教育
芳村地區學校眾多,實力雄厚,教育資源豐富。規模較大的學校有:廣州市真光中學、廣州市荔灣區真光實驗學校(真光中學初中部)、廣州市汾水中學、廣州市第九十三中學、廣州市花地中學、廣州市金道中學、廣州市東漖中學、廣州市文偉中學、廣州市培英中學(屬白雲區教育局)、芳村小學、廣州市芳村實驗小學、廣州市荔灣區康有為紀念小學、廣州市林風娥小學、廣州市正南街小學、廣鋼小學等。
芳村主要學校簡介:
廣州市真光中學
廣州市真光中學坐落在白鶴洞山頂,佔地面積79739平方米,建築面積56311平方米。廣州市真光中學現有60個高中教學班,學生3100多人,教職工222人,專業教師177人,其中特級教師3 人,具有高級職稱的57人,研究生學歷12人,占教師人數的38.9% 。新教學大樓建築面積25600平方米,有60個課室,90個辦公室,實驗室,配有1000兆校園網,每個課室都有多媒體平台。學校還擁有標準的400米田徑運動場、體育館、游泳池、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排球場、乒乓球台和完善的體育設施。還有能容納2000多人住宿的學生公寓,供4000多名師生就餐的食堂。真光中學歷史悠久,創辦於1872年,前身為真光書院,是嶺南辦學最早的學校之一,曾經培養出著名華人女政治家陳香梅、現任廣州市市長張廣寧等一大批傑出校友。
廣州市汾水中學
廣州市汾水中學創辦於1996年,是一所全日制完全中學。現有教學班34個,學生1615人,教職工132人。學校實行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強化質量目標意識,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連續五屆獲得廣州市高中畢業班工作二等獎。建校以來,學校獲得廣州市文明單位、廣州市優秀學校、廣州市先進學生會、三次被評為區體育工作先進單位、英語科,化學科和地理科分別獲得廣州市先進科組的榮耀稱號。
廣州市芳村實驗小學
芳村實驗小學的前身是沖口小學,建於1949年,2003年7月,搬遷至芳村中市南街2號,2003年10月更名為芳村實驗小學。2003年2月被評為「廣州市綠色學校」,2003年7月被評為「芳村一級學校」,2006年4月被評為廣州市一級學校,曾先後被授予「廣州市科技先進單位」,「廣州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芳村區文明單位」,「芳村區維護穩定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芳村區先進黨支部」,「芳村區先進共青團支部」,「芳村區少先隊紅旗大隊」,是「廣東省無煙學校」,科技項目曾獲得全國一等獎
芳村小學
芳村小學創辦於1905年,1995年被評為省一級學校。學校佔地面積13315平方米,現有34個教學班,學生1472人。學校是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課題《活動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團體心理輔導》實驗學校,承擔了中央教科所規劃課題《中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展研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口、環境與可持續發展(epd)項目《主體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等子課題的研究。近三年來,學校師生共有1800多人次獲得各級獎勵,先後被評為全國藝術教育特色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校長培訓實踐基地、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州市教師校本培訓示範基地、廣州市科技特色項目學校、廣州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廣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級學校、廣州市依法治校示範學校、廣州市安全文明校園、廣州市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芳村地區原是一片古海。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14),派兵南定百越,增設閩中、南海等4郡,此時芳村地區屬南海郡管轄。
明洪武二年(1369),設廣東行省廣州府,轄南海、番禺等縣,芳村地區分屬南海、番禺縣管轄。即花地河以東之上、下芳村、白鶴洞等屬番禺縣;花地河以西之石圍塘、秀水、海北、海中、海南等屬南海縣。
民國10年(1921),廣州建市。市政廳下設公安等局,公安局下設區署、分署。芳村花地分設公安分署,芳村部分地區首次直接納入廣州市警察區域。
民國26年(1937)7月,原屬番禺縣茭塘司管轄之祟文社鄉(即祟文二十四鄉),劃歸廣州市。較之民國20年廣州市公布的「權宜區域」有所擴大,大體包括現芳村區花地河以東區域。民國35年11月,原屬南海縣管轄的葵蓬、鳳溪、西滘劃歸廣州市。民國36年,廣州市政府將市區劃為28個行政區,芳村地區設芳村、祟文兩個區公所。
1949年11月15日。中共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決定將芳村、祟文兩個區公所合並,成立芳村區人民政府。自此,芳村首次單獨設立區一級政權,直屬廣州市。
1954年6月,撤銷芳村區,將其所轄之山村、芳村、花地、沖(涌)口等4鎮劃入河南區(今海珠區;)沙涌、鶴洞、東滘、西塱、南滘、東漖、茶滘、葵蓬等8鄉劃入新滘區。1959年4月,龍溪、海北、海中、海南、增滘、秀水從南海縣劃歸廣州市,並入郊區(新滘區已撤銷)的鶴洞公社。至此,今芳村所轄區域全部劃人廣州市。
1960年5月23日,成立芳村人民公社,同年7月6日,芳村人民公社改為芳村區,受廣州市管轄。1961年11月,廣州市荔灣區的石井,海珠區的新洲、新風、新滘,越秀區的三元里、嘉禾、龍歸等7個人民公社劃入芳村區。
1962年5月,再次撤銷芳村區,芳村地區歸廣州市郊區管轄。
1985年11月2日,選舉產生了芳村區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區政府領導成員,勝利完成了第三次建區。按市規定,中共區委、區人大、區政府、區政協、中共區紀委的屆次從頭計算。轄鶴洞區公所和芳村、白鶴洞兩個街道辦事處。鶴洞區公所領南漖、沙洛、鶴洞、坑口、東漖、茶滘、花地、山村、葵蓬、五眼橋、海中、海南、海北、龍溪、增滘、西塱、東塱等17個大隊。1987年1月,撤銷鶴洞區公所,改設東漖鎮人民政府,同時將芳村街、白鶴洞街調整為花地、白鶴洞、沖口和石圍塘街道辦事處。
1990年底全區設上述4街1鎮,共38個居民委員會(含家屬委員會),17個村民委員會。38個居民委員會是:海龍、西塱、茶滘、東漖、水運(以上屬東漖鎮)合興苑、山村、山溪、杉欄、火車站、南塘、秀水、塞壩口(以上屬石圍塘街)、鶴松、墩頭、杏花、招村、下市、沙涌、兄弟園(以上屬沖口街)、陸居路、上市、鎮東、新隆沙、明心、全福里、大策、小策、民治、中市、外約(以上屬花地街)、東塱、鶴洞、山頂、鶴建、坑口、廣鋼、廣船(以上屬白鶴洞街)。17個村民委員會是:龍溪、葵蓬、南漖、西塱、海南、茶滘、東漖、沙洛、東塱、增滘、海中、坑口、海北(以上屬東漖鎮)、山村、五眼橋(以上屬石圍塘街)、花地(屬花地街)、白鶴洞(屬白鶴洞街)。
[編輯本段]芳村地區街道
2004年,芳村區轄9個街道。
白鶴洞街道:轄 鶴洞、鶴建里、觀鶴一、觀鶴二、山頂、金光、金達、鶴平、鶴翔9個社區;廣船家委會。
沖口街道:轄 鶴松、沙涌、華麗苑、杏花、聯合圍、兄弟園、聚龍、羅涌、坑口、匯興10個社區。
花地街道:轄 明心路、陸居路、民治、新隆沙、怡芳苑、小策、大策、中市8個社區。
石圍塘街道:轄 山村、山溪、杉欄、如意、南塘、秀水、塞壩口、萬盛、橋東、滘口、芳雅苑、逸彩、嶺南13個社區。
茶滘街道:轄 茶滘新村、合興苑、汾水、花苑、永安、芬芳、金蘭、葵蓬、紅棉、茶滘、樂怡居11個社區。
東漖街道:轄 芳村花園、芳園、康乃馨、東鵬、東漖、西塱6個社區。
海龍街道:轄 增滘、海北、龍溪3個社區。
東沙街道:轄 金宇、東塱、南漖、沙洛4個社區。
中南街道:轄 海中、海南2個社區。
2005年4月28日,撤銷廣州市芳村區,將原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5、兒童保健手冊在哪兒可以辦
兒童保健手冊實行按居住地和自主選擇相結合的原則,流動兒童家長可以選擇居住地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轄區婦幼保健機構、市婦幼保健所接受保健服務。外地辦理兒童健康手冊時需攜帶暫住證(或租房合同、房產證)、母親的孕產婦保健手冊和兒童出生基本信息;
兒童或母親戶籍是本地的可直接到居住地鄉鎮衛生院辦理,需要提供母親的孕產婦保健手冊、母親的身份證號碼和兒版童出生基本信息。
(5)芳村兒童保健擴展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第七條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主管全國母嬰保健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母嬰保健法及本辦法的配套規章和技術規范;
(二)按照分級分類指導的原則,制定全國母嬰保健工作發展規劃和實施步驟;
(三)組織推廣母嬰保健及其他生殖健康的適宜技術;
(四)對母嬰保健工作實施監督。
第八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財政、公安、民政、教育、勞動保障、計劃生權育等部門應當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配合同級衛生行政部門做好母嬰保健工作。
6、兒童保健科是做什麼的?
兒童保健科屬於一個重要的學科,是相對於兒科普通臨床科室而言的。兒童保健科主要看百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動態的看孩子的生長、度體重、身高是否達標,從而及早發現具體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其次,進行營養咨詢,孩子的具體喂養怎麼辦,比專如孩子出現腹瀉,怎樣換用不腹瀉的奶粉。如果孩子屬於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可以換用去乳糖奶粉。如果是蛋白奶粉過敏引起的,要屬換具體的水解蛋白奶粉。最後,要給孩子進行健康的咨詢,比如孩子的疾病怎樣進行良好的預防,也屬於兒童保健科的內容。
7、請問小孩是廣州戶口可以在這里做兒童保健嗎?
一般在戶口所在地的社區醫院做兒童保健,憑保健卡本子就可以了。
8、兒童保健有幾期各分什麼特點
胎兒期、新生兒期、嬰兒期、幼兒期、學來齡前期、學齡前期及自青春期。我國兒童保健現階段主要是入學前6歲以內的兒童,並以3歲以下的嬰幼兒為重點。
具體每一期的知特點,我覺得你可以看教科書,甚至是度娘都道可以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