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關氫能的知識
1.氫能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其環保.因為氫燃燒後生成物只有水,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
2.製取氫最方便的途徑應該是電解水了,但是這種方式耗能大,這也是氫能不能被大規模利用的原因--製取成本高.
3.加壓後使其液化然後運輸.一般來說由於氫化學性質活潑,極其容易爆炸,因此氫的貯存和運輸要求都很嚴格.
4.我已經在2里說到了,製取氫能的成本高昂,很難被大規模利用.
2、醫葯知識氫氯比格雷格
你想說的是氫氯吡格雷吧
硫酸氫氯吡格雷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本品在水、甲醇、乙醇或冰醋酸中溶解,在丙酮或氯仿中極微溶解;在醋酸乙酯中幾乎不溶;在0.1mol/L鹽酸溶液中溶解。儲存條件:遮光,密封,在乾燥處保存。
氯吡格雷用於以下患者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1、心肌梗死患者(從幾天到小於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從7天到小於6個月)或確診外周動脈性疾病的患者。
2、急性冠脈綜合徵得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定性心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後置入支架的患者,與阿司匹林合用。
-用於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阿司匹林聯合,可合並在溶栓治療中使用。
葯效學特性
氯吡格雷是一種血小板聚集抑制劑。ATC分類為:BO1AC/04。
氯吡格雷選擇性也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與它的血小板受體的結合及繼發的ADP介導的糖蛋白GPlllb/llla復合物的活化,因此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必須經生物轉化才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但是還沒有分離出產生這種作用的活性代謝產物。除ADP外,氯吡格雷還能通過阻斷由釋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擴增,抑制其它激動劑誘導的血小板聚集。氯吡格雷不能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氯吡格雷通過不可逆地修飾血小板ADP受體起作用。暴露於氯吡格雷的血小板的壽命受到影響。而血小板正常功能的恢復速率同血小板的更新有關。
從第一天起,每天重復給氯吡格雷75mg,抑制ADP誘導血小板聚集,抑製作用在3-7天達到穩態。在穩態,每天服用氯吡格雷75mg平均抑制水平維持中40%-60%,在治療中止後一般約在5天內血小板聚集和出血時間逐漸回到基線。
其他詳見 http://ke.baidu.com/link?url=XpG8NI5-BGblG24q
3、水素水,富氫水真的對健康有效嗎?是不是忽悠?
縮微不動腦筋版1、富氫水中的氫氣非常少,且並不會完全吸收。
2、人體腸道每天產生的氫氣遠多於富氫水。
3、富氫水的健康宣傳缺乏科學證據。
4、食品宣傳療效屬於嚴打對象。
水是生命之源,這是所有賣水的商家掛在嘴邊的開場白。
這句話不假,但跟在它後面的各種營銷噱頭往往讓你大開眼界,其中「富氫水」是最具迷惑性的之一。
最近親友群里轉了一個帖子,大談人體衰老的奧秘,說是自由基惹的禍,言之鑿鑿。
然後,給出了一個非常簡便易行且效果立竿見影的方子,喝「富氫水」。
文章還貼心的附上了好幾種富氫水產品的鏈接,還有年貨促銷優惠打折喲。
我當時扔了三個字,群里立刻炸了鍋。
我說,有屁用!
(你看這宣傳文案,不做葯太可惜了,拿諾貝爾獎都妥妥的)
【有多少氫?】
富氫水是從日本傳過來的東西,又叫「水素水」,其本質就是將微量的氫氣溶解在水中。
但是氫氣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1升水裡最多可以溶解1.6毫克,即使採用加壓的方式,也只能再溶解幾毫克而已。
按照每天飲水2升來計算(實際多數人達不到這個量),通過富氫水喝進去的氫氣也不足10毫克(約100毫升),而且這些氫氣並不會全部被人體吸收。
【科學證據?】
來自國際知名醫學文獻檢索平台Pubmed的數據顯示,該平台最早的一篇富氫水文獻來自2008年。
很難想像,這個在營銷文案中「極富應用前景」、「有諸多健康功效」的東西在後來的10年中只產生了不足30篇文獻,還主要來自中國和日本。
而且「有益健康的證據」基本上都來自小白鼠,能否在人身上起作用實際是個未知數。
同時,食物中有各種各樣的抗氧化物質,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E,還有賣花青素、蝦青素、番茄紅素保健品的人,都說自己的東西才是自由基的剋星。
等等....要不你們先打一架,看看誰才是最牛的?
【還不如屁】
有意思的是,在富氫水寥寥可數的科學文獻中,還有一些反面證據。
例如研究者發現,喝完富氫水,馬上就能在你的呼吸中檢測到氫氣濃度上升,但很快就恢復正常。
喝的越多,呼出的氫氣越多,這意味著喝進去的氫氣有一部分又悄悄溜出來了。
更有意思的是,乳糖不耐受的人如果喝牛奶,隨後長達9個小時里,呼吸中的氫氣會持續釋放,總釋放量遠遠高於喝富氫水的效果。
這些氫氣是腸道微生物發酵產生的,事實上食物在消化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氫氣。
據估計,成年人腸道中每天約產生13升氫氣(相當於36罐可樂的體積),其中大部分被細菌利用,一小部分通過屁放出來(所以屁可以燃燒)。
另有少量氫氣被腸道吸收後經肺部從呼吸釋放,因此某些腸道疾病可以通過檢測呼吸中的氫氣含量輔助診斷。
你不相信人體可以產生這種可以燃燒爆炸的氣體?你看這個!
(燃燒的主要是氫氣,也有部分甲烷,請勿模仿,小心燒傷屁股)
【嚴打虛假宣傳】
以上事實說明,每天通過富氫水喝進去的氫氣量遠小於消化道中產生的量,也遠小於呼吸道排出的量,因此不要迷信它的「神奇功能」。
當然,富氫水和普通水沒什麼本質差異,喝了並不會讓你生病,無非是花高價買些沒用的東西罷了。
就怕賣富氫水的人忽悠你爸媽,說它能治病,老人一時糊塗把葯停了,可能釀成大禍。
遇到這樣胡扯的,不妨撥打12331投訴舉報熱線,虛假宣傳可是食葯部門重點打擊的對象喲。
4、每日氫元素H是什麼?
H—到底是什麼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在人體的的作用很多,保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保證人體細胞的正常功能。
氫元素作為不可替代的高端抗衰老功效產品,具有很好的抗腫瘤、提高免疫力、降血糖、抗氧化等強大功效,已逐漸為醫學界廣泛應用和認可。
它【抗衰老】功能與眾不同的特性,正在不斷應用到食品、保健品以及化妝品等多領域。
5、富氫水杯真的有效果嗎是不是騙人的?
富氫水不是騙人的。氫氣水的許多功效,幾乎是立竿見影的。不像許多保健品,三五個月還看不到效果。 但富氫水杯,無論哪個價位品牌的,製作出來的水,其作用都是極其有限的。(如果覺得有用望採納謝謝!)
6、補充五羥色胺的保健品
五羥色胺是不會出現在保健品中的,五羥色胺是人體自然產生的,缺乏的話人會易怒抑鬱、沖動行為、酗酒、自殺、攻擊及有暴力行為。
五羥色胺:又名血清素。一種吲哚衍生物,分子式C10H12N2O,簡稱5-HT,普遍存在於動植物組織中。5-羥色胺最早是從血清中發現的,又名血清素,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組織中,特別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
(6)氫知識保健品擴展資料:
五羥色胺的影響:受到最廣泛研究的神經遞質是5-羥色胺,它是一種能產生愉悅情緒的信使,幾乎影響到大腦活動的每一個方面:從調節情緒、精力、記憶力到塑造人生觀。抗抑鬱葯如鹽酸氟西汀就是通過提高腦內5-羥色胺水平而起作用的(但是科學家們已認識到事情遠沒有這么簡單,問題有時不僅僅出在神經遞質缺乏上。
新的研究著眼於神經細胞的接收裝置─樹突上的受體,考慮它們的數量及敏感程度是否足以正常結合並處理神經遞質。如果受體沒有足夠的活性,信息將無法傳遞下去,那麼不論大腦中有多少游離的神經遞質都是徒勞的。受體缺陷能導致諸多的麻煩)。
5-羥色胺水平較低的人群更容易發生抑鬱、沖動行為、酗酒、自殺、攻擊及暴力行為。科學家們甚至通過改變實驗動物腦內5-羥色胺的水平使他們更具有攻擊性。
7、氫的革命是騙人的!
關於本書,有一位「網友」談了以下觀點,可供參考。他寫道:
「今天我的外婆也給我看了這本書,我可以告訴你,這本書給出了很多生物化學的常識,但是其主張是錯誤的,同時也極端危險。
該書的核心是人體中葡萄糖轉化為ATP的過程,著重講了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過程:三羧酸循環(書中用的是另一個慣用名「檸檬酸循環」)。在這個循環之前,葡萄糖已經通過糖酵解化為了丙酮酸,而丙酮酸在三羧酸循環中將會不斷失去氫離子。這些氫離子由一種酶NAD+捕獲,變成NADH,這個過程中,NAD+還得到了一個電子,因此NADH中,H是帶負電荷的,而這個H-就是全書的關鍵。
NADH通過細胞中的呼吸鏈中,會和輔酶Q作用,把輔酶Q變成QH2,然後QH2在其他酶的作用下,把其中的H+離子推到線粒體的內膜外面。因此,從生物化學角度,H-帶有的這個電子,其作用就是在呼吸鏈中把H+離子推到內膜之外。
經過一系列反應後,內膜外的H+濃度就會大於內膜內的H+濃度,這就產生了一個勢能,膜外的H+會想要回到膜內。
這正好被ATP合成酶利用,ATP合成酶有一個特殊的離子通道,可以讓膜外的H+入內。而H+進入ATP合成酶後,就會使得酶的蛋白質結構轉變,這種轉變可以使附著在其上的ADP和Pi活性降低,從而合成一個ATP分子。
這本書的主張就是,只要增加H-離子的量,那麼就會使得ATP合成量增加。但是因為ATP合成是要通過NADH的,只有H-沒用。而且,呼吸鏈中各組酶的處理效率是有上限的,不可能增加多少NADH就可以增加多少H+泵到膜外。所以這個主張在生物化學角度來看說不通。
此外,H-離子鹼性極強,根本不可能在水溶液中存在,一旦遇水馬上就會反應掉。因此H-離子就算真的有用,也不可能進入循環系統,最遲在胃部就會被幹掉了。
實際上H-離子根本不神奇,它在1929年就被正式提出,然後在1977年徹底證實。現在,在化學合成領域,H-離子用的非常多非常普遍,當然,H-離子是不會單獨存在的,它通常與各種鹼金屬組成NaH、CaH2等物質來使用。
書中提到,他們的H-是用CaH2形式來保存的,在水中可以分解為Ca2+、H+和H-,這也就偏偏(騙騙)傻子,有初中化學知識的都知道,這東西一旦遇水,H+和H-顯然就會變成H2(氫氣)。實際上也是這樣,CaH2是極度危險的化學品,遇水會放出氫氣,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危害,比如灼傷呼吸道。因為會放出大量氫氣,所以也有爆炸的危險。」
這位網友,看來是位業內人士,對生物化學比較熟悉。但科學發展無止境,對氫的研究,20世紀90年代,確實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對「負氫離子」的產生、獲取、保持、應用等有不少新成果;並在生命科學、醫學領域進行了大量實驗,取得了許多新的成果。因此,此書值得一讀,能增長許多知識,但千萬不要迷信。 冷靜面對,是我們最好的選擇!
不可不信,但不可迷信;不懂就學,冷靜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