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醫療衛生相關的法律法規
醫療衛生管理相關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等。
1、《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第五十條 列入國家葯品標準的葯品名稱為葯品通用名稱。已經作為葯品通用名稱的,該名稱不得作為葯品商標使用。
第五十一條 葯品生產企業、葯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人員,必須每年進行健康檢查。患有傳染病或者其他可能污染葯品的疾病的,不得從事直接接觸葯品的工作。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第四條 入境、出境的人員、交通工具、運輸設備以及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行李、貨物、郵包等物品,都應當接受檢疫,經國境衛生檢疫機關許可,方准入境或者出境。具體辦法由本法實施細則規定。
第五條 國境衛生檢疫機關發現檢疫傳染病或者疑似檢疫傳染病時,除採取必要措施外,必須立即通知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時用最快的方法報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最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郵電部門對疫情報告應當優先傳送。
3、《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四條對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其他乙類傳染病和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需要採取本法所稱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的,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及時報經國務院批准後予以公布、實施。
4、《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第七條 醫療保健機構應當為公民提供婚前保健服務。
婚前保健服務包括下列內容:
(一)婚前衛生指導:關於性衛生知識、生育知識和遺傳病知識的教育;
(二)婚前衛生咨詢:對有關婚配、生育保健等問題提供醫學意見;
(三)婚前醫學檢查:對准備結婚的男女雙方可能患影響結婚和生育的疾病進行醫學檢查。
5、《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
第八條 血站是採集、提供臨床用血的機構,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組織。設立血站向公民採集血液,必需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批准。血站應當為獻血者提供各種安全、衛生、便利的條件。血站的設立條件和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2、醫療保健中醫養生
我自己的體知會:養生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做到三「好」一「適」: 1.好心情:好心情的核心是「平和寬容」,這是一切養生措施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下面的道3項你無論怎麼做都無效 2.好睡眠:睡眠是最好的養生,好睡眠的核心是「睡子午覺」,晚上9點以後上床,最遲不超過11點;中午13點之前小睡一會兒;否則,下面的2項你無論怎麼做都無效 3.好飲食:好飲食的核心是分清楚食物的專「寒熱溫涼」,什麼體質、什麼季節該吃什麼;吃對了,對身體有益;吃錯了,對身體有害 4.適度運動:完全不運動或者過度激烈的運動,對身體都是不利的 養生長壽樂園有很多這方面的知識介紹: http://www.yscs.org/ 去看看相信對你會有屬幫助的
3、醫療保健有幾個特點
2004年我市居民醫療保健支出新特點
發布單位:太原市統計局 報送時間:2005年2月1日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提高工作效率與生活質量的關鍵所在,提高自我防治意識,增強體質,增加醫療保健費用支出必不可少。據對太原市300戶居民家庭抽樣調查,2004年,我市居民家庭人均用於醫療和保健的葯品、用品和服務費用支出為469.1元,同比增長22.8%。
一、醫療器具大幅增長182.1%。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每個人所嚮往的,合理膳食是關鍵。但每個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必不可少。所以經常在家中必備一些醫療器具,包括血壓計、體溫計等,而這些器具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2004年,我市居民家庭人均用於購買醫療器具支出為 7.9元,同比增長182.1%。
二、保健器具增長112.5%。保健器具具有使用安全、效果好等特點,很多市民都逐漸的接受了它,並形成花錢健身的消費新主張,科學地運用保健器具健身。如太原市民大多使用一些健身球、按摩器、磁療枕、護膝、護腰等。這些器材既能健身,又能治病,具有更多的個性化、專業化、科學化等。對於投入到這方面的費用,大家能夠欣然接受,擁有保健器也一度成為一種時尚。2004年,我市居民人均用於保健器具支出為6.8元,同比增長 112.5%。
三、葯品費增長5.5%。現在電視上的葯品廣告鋪天蓋地,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擾亂了市民們的視覺,得了病反而不會選擇葯品了,去葯店買葯,以前常用的一些葯也退伍了,就只好用電視上明星做廣告的葯品,價格高不說,能不能治好還是一回事。雖然國家對葯品的價格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市民盲目用葯也造成葯品費的增長。據抽樣調查,2004年,我市居民人均用於葯品費支出為241.7元,同比增長5.5%。
四、滋補保健品增長3.8%。由於滋補葯品所含的成分不同,具有的作用也就不同,滋補對一些疾病有著調節作用,因而居民購買滋補保健品有所增長。但決不是人人皆宜,而滋補葯品也非包治百病,人們應該分清彼此差別,在用滋補葯品時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的葯品,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否則便會適得其反。因此,在使用滋補葯品時,一定要慎重。2004年,我市居民人均用於滋補保健葯品支出為27.3元,同比增長3.8%。
五、醫療費支出增長51.9%。人們在治病的同時,各種服務性支出,包括掛號費、診療費、手術費、住院費等,價格不斷上漲,根本原因在於早期診斷、治療和預防。到醫院後經過各種檢查,專家診斷,加快疾病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對病人臨床治癒起了一定的促進性作用。攢錢不如攢健康,所以在太原市民的心裡,只要經濟條件能承受,花錢買健康也是值得的。這使2004年我市居民在醫葯費增長的同時,醫療服務費人均支出達180.4元,同比增長51.9%。
六、其它醫療保健支出增長183.3%。人們在注重健康的同時,運用科學的鍛煉,學點太極拳、氣功等還是很有好處的,所以在預防或加強科學鍛煉上多投點資也是應該的,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在家中經常准備點象膠布、紗布、葯棉等醫用品。2004年,我市居民除醫療器具、保健用品、葯品費、滋補,醫療費以外的其他醫療保健支出年人均5.1元,同比增長183.3%。
4、醫療衛生人員職業道德答卷1
5分卷
1. 所謂道德,是指以一種特定形式調整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以及與此相應的(行為活動). (填空 )
2. (正確的站姿)是一種靜態的造型,是優雅舉止的基礎. (填空 )
3. 道德是在一定(經濟基礎)上產生和形成的. (填空 )
4. 一個自覺奉獻社會的人,他才真正找到了個人幸福的支撐點.奉獻和(A )是辯證統一的. (單選 )
A國家利益
B個人利益
C群眾利益
D家庭利益
5. 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堅持以為人民服務為(A ). (單選 )
A核心
B基本
C原則
D源泉
6. 醫務人員的權利不包括(C ) (單選 )
A醫務人員職業的自主權
B保密問題
C資金問題
D醫生的特殊干涉權
7. 醫生的權利是(C )賦予給醫生社會角色的權利. (單選 )
A醫生自己
B勞動人民
C法律、道德
D自然形成
8. 醫學人道主義已經發生重大變革_ABC__( ) (多選 )
A更注重和尊重科學理性
B主張"善待地球"
C重視人類整體和長遠的利益
D仁愛、友好
9. 文明用語基本要求不包含_BD__( ) (多選 )
A禮貌謙虛
B語速過快
C稱呼適當
D擺弄物品
10. 醫患關系包含_AB__( ) (多選 )
A醫療技術關系
B非技術關系
C家屬關系
D親友關系
11. 醫務人員技能素質,是指醫務人員運用醫學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為患者服務的實踐能力. (判斷 )
正確
12. 基礎護理是護理工作中帶共性的生活服務與技術服務,以及有關病人情況的各種護理資料的記錄和收集. (判斷 )
正確
13. 護理人員應當加強語言修養,學會講安慰性、鼓勵性、指導性語言,真正成為病人的良師益友. (判斷 )
正確
14. 醫療活動是一項復雜的技術活動,要求從事該職業的人,應該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較強的責任心. (判斷 )
正確
15. 當前醫德中存在哪些問題? (簡答 )
1.受利益驅動,醫德出現失衡。2.價值背向,導致醫德失去規范。3.效益碰撞導致醫德失調。4.服務態度缺乏人道關懷。5.醫療事故和醫療差錯的增加。
5、什麼叫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
醫療服務的可及性要求我們做好應該做到的事情:為患者知提供與其職責及資源相一致的醫療服務;為患者提供方便、快捷、適宜的醫療服務流程;加強溝通,使患者及家屬明白醫療服務的內容和流程等,形成道互相合作的和諧的醫患關系。醫療服務的連續性要求我們要銜接好醫院服務版過程:要設計和實施為患者提供連續的醫療服務和在醫務人員之間進行協調的程序;保證患者的醫療護理信息隨患者的轉移而轉遞;保持病人轉科、出院、轉院後患權者的連續性醫療服務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患者的醫療質量,提高現有資源的使用效率。
6、改善醫療保健的缺點有哪些
一、醫療器具大幅增長182.1%。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每個人所嚮往的,合理膳食是關鍵。但每個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必不可少。所以經常在家中必備一些醫療器具,包括血壓計、體溫計等,而這些器具越來越受到市民的青睞。2004年,我市居民家庭人均用於購買醫療器具支出為
7.9元,同比增長182.1%。
二、保健器具增長112.5%。保健器具具有使用安全、效果好等特點,很多市民都逐漸的接受了它,並形成花錢健身的消費新主張,科學地運用保健器具健身。如太原市民大多使用一些健身球、按摩器、磁療枕、護膝、護腰等。這些器材既能健身,又能治病,具有更多的個性化、專業化、科學化等。對於投入到這方面的費用,大家能夠欣然接受,擁有保健器也一度成為一種時尚。2004年,我市居民人均用於保健器具支出為6.8元,同比增長
112.5%。
三、葯品費增長5.5%。現在電視上的葯品廣告鋪天蓋地,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擾亂了市民們的視覺,得了病反而不會選擇葯品了,去葯店買葯,以前常用的一些葯也退伍了,就只好用電視上明星做廣告的葯品,價格高不說,能不能治好還是一回事。雖然國家對葯品的價格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市民盲目用葯也造成葯品費的增長。據抽樣調查,2004年,我市居民人均用於葯品費支出為241.7元,同比增長5.5%。
四、滋補保健品增長3.8%。由於滋補葯品所含的成分不同,具有的作用也就不同,滋補對一些疾病有著調節作用,因而居民購買滋補保健品有所增長。但決不是人人皆宜,而滋補葯品也非包治百病,人們應該分清彼此差別,在用滋補葯品時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的葯品,俗話說葯補不如食補,否則便會適得其反。因此,在使用滋補葯品時,一定要慎重。2004年,我市居民人均用於滋補保健葯品支出為27.3元,同比增長3.8%。
五、醫療費支出增長51.9%。人們在治病的同時,各種服務性支出,包括掛號費、診療費、手術費、住院費等,價格不斷上漲,根本原因在於早期診斷、治療和預防。到醫院後經過各種檢查,專家診斷,加快疾病治療效果,提高生活質量,對病人臨床治癒起了一定的促進性作用。攢錢不如攢健康,所以在太原市民的心裡,只要經濟條件能承受,花錢買健康也是值得的。這使2004年我市居民在醫葯費增長的同時,醫療服務費人均支出達180.4元,同比增長51.9%。
六、其它醫療保健支出增長183.3%。人們在注重健康的同時,運用科學的鍛煉,學點太極拳、氣功等還是很有好處的,所以在預防或加強科學鍛煉上多投點資也是應該的,做到有病早治,無病早防。在家中經常准備點象膠布、紗布、葯棉等醫用品。2004年,我市居民除醫療器具、保健用品、葯品費、滋補,醫療費以外的其他醫療保健支出年人均5.1元,同比增長183.3%。
望採納謝謝
7、醫療衛生人員從業八項嚴禁指的是什麼
八項嚴禁是:嚴禁利用職權為個人謀私利,切實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葯、合理治療;嚴禁以介紹病人入院、檢查、手術、治療為由收受紅包;嚴禁私自為葯品經銷單位或個人代開、代售葯械或要求病人到指定葯店購葯;嚴禁收取葯械生產經營單位的「臨床促銷費、開單費、處方費、統方費」等形式的變相回扣;嚴禁為葯品生產、經銷單位登記、統計醫生處方信息或為此提供方便;嚴禁擅自收費、不合理收費或亂收費;嚴禁以介紹、轉診患者為由收取「介紹費」、「轉診費」等形式的回扣;嚴禁違反國家有關規定不規范用葯。
8、如何做好保健基地建設
對策:
1、加大經費投入力度
要使幹部保健工作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投入問題,盡管幹部保健工作沒有經濟利益,但是,它是一項光榮的政治工作。政府要充分考慮如何在人員配備、培訓、設備購置等方面更加科學,更加合理,保證基本醫療需求。經費投入不足談不上發展,思想不重視發展的速度就會受到影響。
2、強化保健服務意識
在平時的保健工作中,要有強烈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技巧。在政策制定上,對從事幹部保健的工作人員給予照顧,加強對人員培訓,在接到保健任務後,嚴格按照保健工作制度和規程執行。在院內醫療保健工作中,要貫徹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做到幹部保健無小事。
作為醫院管理者要對幹部病區醫務人員在職稱晉升、獎金分配、分房等方面給予照顧,給他們解除後顧之憂,要注意保護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使他們能夠安心工作,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好。
3、加強基地科學管理
要把中央關於幹部保健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到實處,必須加強管理,培養一隻高素質的幹部保健管理隊伍,真正把人、財、物管理好,為保健對象服務好。管理措施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落後,管理意識淡漠都對做好乾部保健工作有很大影響。
4、加強保健隊伍人才建設
在人才隊伍建設上,改變現有體制,應該與醫院整個醫療工作緊密結合,定期培訓,定期輪轉,為幹部保健隊伍增加新鮮血液,使他們的知識結構和教學科研水平能夠跟上發展的要求,能夠安心做幹部保健工作。同時,要在學科建設上傾斜,使幹部保健工作和老年病學結合起來,從體制上保證人員流動,高素質的人員留得住,人才隊伍建設是持續做好乾部保健工作的基礎。
5、貫徹預防為主的保健措施
要重視日常醫療保健,加強醫療科普宣傳,加強保健對象體檢、隨診和保健知識講座工作,讓廣大保健對象理解掌握基本的醫療常識、保健知識,對疾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疾病給保健對象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9、中國未來醫療健康產業五大趨勢?
跟自己和他的父母來協調。你們倆的年紀已經不小了,這個時候再不要來寶寶以後對身體也不好。
而且有了孩子,就是兩方家庭共同的一個責任。你不要慌,跟自己自的父母溝通好,請父母出面和他的父母一起百溝通,這個孩子是一定得要的。
都在一起6年了,,你男友還小嗎。這么不成熟。你已經為他失去過一個寶寶了,現度在竟然還讓你去打掉……個人覺得很過分。
真心建議樓主去和長輩溝知通,如果他們家也說不要,那這家人你即使以後嫁進去了也受氣。如果對方父母要,那你男友那邊的思想工作你就勿需擔心了道。
真心祝福你能得到幸福,寶寶健健康康的長大。
10、醫療活動是如何規范執行的
由於健康概念的擴展、醫學模式的變革,疾病范圍也隨之擴大,不再局限於傳統意義生理上「不正常」。科技的發展、醫學的進步,使醫療工作由以往的 「治病為主」,醫療活動的外延也不斷擴展。歸納起來,包括以下方面:
1、醫學檢查:
在中醫中主要指醫師對患者的「望」、(外表)「聞」(聲音)、「問」(病史)、「切」(脈搏)。
在西醫中,主要包括問診、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醫學儀器檢查等。
問診:詢問患者主觀上感覺有哪些不適(症狀)、現病史、即往史、家族史、葯物過敏史等;
體格檢查:指醫生用自己的感觀或簡單的輔助工具(聽診器、叩診錘),對患者進行細致的觀察與系統的檢查,發現異常徵象(體征)。包括「望」、 「聞」、「問」、「切」四種方式。
實驗室檢查:指通過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等實驗室方法對病人的血液、排泄物、分泌物、體液、組織細胞等標本進行檢查,從而獲得的病原體、病理改變或器官功能狀態等資料。
醫學儀器檢查:如心電圖、心電向量圖、心音圖檢查,超聲檢查,肺功能檢查,纖維內窺鏡檢查,CT,核磁共振等檢查。隨著現代自然科學如量子生物學、生物工程學、遺傳工程學、免疫學、核醫學、電子計算機、核磁共振、PET、激光技術、自動檢測儀器、光導纖維內窺鏡、多項微量元素檢測儀器等迅速發展,不斷豐富了臨床檢查手段。
2、診斷:
指通過病情學、體征學及其他檢查手段來判斷疾病本質和確定疾病的名稱,也就是表示通過疾病的表現來認識疾病屬性的一道程序。
一個完善的臨床診斷除了反映確切的疾病性質、名稱以外,還要反映病人機體的全面狀態。臨床診斷一般可分為四類,即「病因診斷、病理解剖診斷、症狀診斷和病理生理診斷等。
病因診斷:是根據致病因素所提出的診斷。致病因素大體可分為內因與外因兩個方面。病因診斷對疾病的防治具有指導意義,是最理想的臨床診斷。
病理解剖診斷:又稱病理形態學診斷。其內容包括病變部位、范圍、器官和組織以至細胞水平的病變性質。病理形態診斷在臨床診斷上並不意味著每個病人皆需進行病理形態學檢查。臨床上的病理解剖診斷多是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以及特殊檢查等間接方法提出的,只有在以上方法不能肯定診斷時,才採取各種內窺鏡,取活標本做病理組織學檢查,以作出診斷。
症狀診斷:是根據尚未查明原因的症狀或體征提出的診斷。如發熱、胸痛腹瀉、黃疸、水腫等,症狀診斷由於原因未明,故臨床上一般又稱為印象或初步診斷,這類診斷只是提供診斷方向,待原因查明時修正。
病理生理學(功能)診斷:是以各系統器官功能的改變,以及機體與周圍環境相互關系的改變為基礎的。由於檢測手段的完善,功能的改變可以追溯到體內超微量物質的水平,因而使許多功能改變獲得了進一步的認識。
3、治療:
治療是指解除病痛所進行的活動。醫學中的葯品治療與手法治療現在已經形成了兩個十分龐大的學科群,即內科學作為基礎的葯品治療為主的學科群,與外科學作為基礎的手術治療學科群。此外,還出現了物理治療、放射治療、核醫學、心理治療、體育治療、生物反饋,器官移植、醫學工種等新的治療手段。新的療法還在不斷涌現。但就其臨床選用各種療法的目的而言,不外乎三種情況:
①消除病因。對因治療又稱物資療法,即治療目的是消除病因,常可達到根治的目的,被視為較理想的治療(如用氯黴素治療傷寒病人和手術矯正畸形等)。
②對症治療。治療的目的不在於消除病因,而在於解除某些症狀,或稱姑息療法。應當說,許多疾病在病因未被認識時,所採取的治療措施都屬於對症治療的范圍,如古代醫學所採用的導瀉、止痛葯物及拔火罐、按摩手法治療等。在現代醫學中,雖然有時病因不明或雖已知,但無法消除,或症狀本身構成對生命的威脅時,對症治療就是必要的正確的選擇。前者如腫瘤的切除,後者如休克的糾正、器官移植等。
③支持治療。即治療的目的既不是消除病因,也不針對某些症狀,而是為了改善病人的一般情況,如營養、精神狀態等。嚴格地說,一切治療都必須以支持治療為基礎,這點容易被醫務人員忽略,特別是在精神上對病人的支持。當病人的一般情況不允許接受其他治療時,支持療法就具有主要的意義。有時改善病人的一般情況本身就具有治療意義,如營養不良患者的一些合並症,在改善營養狀況後,往往可以自愈。
在實際工作中這三種治療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靈活選用或聯合運用,因病、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為病人謀取量的利益,是一個很嚴肅的任務,有時還是很復雜的思維過程。治療效果也是一個臨床醫生水平高低的主要的標志。
4、臨床護理:
護理是指幫助病人或健康人保持、恢復、增進健康的醫療技術服務,是醫療衛生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臨床護理是狹義上護理,指由護士擔任的醫療技術工作。臨床護理可包括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
基礎護理:包括觀察和記錄病情,執行醫囑給葯注射,進行其他治療措施,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進行病人衛生護理、精神護理、飲食護理、排便護理、病室管理,對病人及家屬進行衛生保健指導等,危害病人護理要求更嚴。內容大致包括:(1)為病人准備舒適安靜清潔安全的治療及休養環境;(2)病人的清潔衛生;(3)生命體征的觀察;(4)對胃腸及排尿活動的觀察及護理;(5)給葯——口服葯物,自皮內、皮下,肌肉靜脈注射;動靜脈輸液輸血;(6)氧氣的應用,包括高壓氧倉護理;(7)各種標本採集;(8)吸入法——蒸氣吸入、霧化吸入;(9)冷熱療法;(10)醫療文件的書寫及處理;(11)人體力學在護理學中的應用;(12)臨終病人護理等。
專科護理:包括內、外、婦、兒神經精神、皮膚、五官等科。內科除呼吸、循環、消化、泌尿等系統的護理外,並將傳染病及流行病的護理列入。外科除基本外科、腦及神經外科、骨科、燒傷科、泌尿外科、整形外科之外,近年臟器移植、顯微外科均有新的進展。外科護理以手術前、手術中及手術後的護理為主,其中防休克、防出血、防交*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也是外科護理的核心工作。護理學科的發展和醫學發展同樣有互相滲透、交*、重疊的情況,一些共性的內容往往由專家將之合並撰寫成書,如腫瘤護理、重症監護護理、新業務新技術的應用、疼痛護理、安息護理等,均有其新的理論及技術操作。
5、醫療保健:
保健醫學是保護或保障人類健康的醫學。醫療保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老年保健:當人步入老年,各種器官逐漸衰老的基礎上發生各種老年病,多為慢性退行性病變。因此,需要由醫務人員給予的健康指導、定期健康檢查,輔之以葯物、理療等方法,延緩衰老、保持健康。
康復醫療保健:其服務對象包括創傷、疾病,先天性和發育障礙所造成的殘疾。比較普遍的康復醫療多數與運動功能障礙有關,如腦血管意外所致的偏癱,脊髓損傷所致的截癱等。衛生部1996年4月2日發布的《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管理規范》中明確了綜合醫院康復醫學科,是在康復醫學理論指導下應用功能測評和物理治療、作業治療、傳統康復治療、言語治療、、心理治療、康復工程等康復醫學的診斷、治療技術,與相關臨床科學室密切協作,著重為病傷急性期、恢復早期的有關軀體或內臟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提供臨床早期的康復醫學專業診療服務,同時,也為其他有關疑難的功能障礙患者提供相應的後期康復醫學診療服務,並為所在社區的殘疾人康復工作提供康復醫學培訓和技術指導的臨床科室。康復醫療保健應屬於醫療活動的范疇。
6、醫療美容:
根據衛生部2002年1月22日公布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美容醫療機構,是指以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業務為主的醫療機構。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為二級診療科目。本辦法所稱主診醫師是指同時具備下列條件,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執業工程師:(1)具有執業工程師資格,經執業醫師注冊機關注冊;(2)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其中,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應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牙科項目的應具有5年以上從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中醫科和美容皮膚病專業臨床工作經歷;(3)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4)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7、職業病防治:
職業病學是預防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邊緣學科,重點在於解決職業性肺部疾病、職業性中毒性神經系統疾病、職業性中毒性肝病、職業性中毒性血液病、職業性中毒性腎病、職業性腫瘤、職業性皮膚病、物理因素職業病等的診斷、治療及預防。國家頒布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2年3月8日衛生部又頒布了《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國家職業衛生標准管理辦法》和《建設工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等三個行政規章,並於2002年5月1日開始實施。根據上述法律、法規、規章等的規定,目前的職業病防治機構都是醫療機構,從事職業病的診斷、治療、預防、科研等工作。
8、婦幼衛生:
根據衛生部1986年4月20日頒布實施的《婦幼衛生工作條例》中的有關規定,婦幼衛生行政部門要組織婦幼衛生專業機構、綜合醫院婦產科、兒科、保健科等科室和廠礦企業等有關部門共同實施本條例。婦幼衛生工作任務包括:(1)開展優生、優育工作,提高民族健康素質;進行婚前檢查,圍產保健,產前診斷,優生遺傳疾病咨詢和出生缺陷的監測等,預防和減少先天性、遺傳性疾病。(2)婦女保健:推廣科學接生,實行孕產婦系統管理,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提高住院率,提高產科質量,防治妊娠並發症,降低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率;積極防治婦女常見病、多發病,調查分析發病因素,制定防治措施,降低發病率,提高治癒率;做好婦女經、孕、產、哺乳、更年期的衛生保健;協同有關部門對農村、廠礦、企業、事業單位婦女的勞動環境和勞動條件進行衛生學調查,提出勞動保護和衛生保健的建議,並督促實施;(3)兒童保健:做好7歲以下兒童保健工作;對嬰幼兒死亡率;積極防治兒童常見病、多發症,調查分析發病因素,制定防治措施,降低發病率,提高治癒率;做好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的業務指導;推廣科學育兒,提倡母乳喂養,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嬰幼兒早期教養工作;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做好預防接種及傳染病管理工作。(4)計劃生育技術指導:推廣以避孕為主的綜合節育措施,對育齡夫婦指導和實施安全有效的節育方法,降低人工流產、引產率;執行《計劃生育技術工作管理條例》和《節育手術常規》,提高手術質量,杜絕事故,減少和防止手術並發症,確保受術者的安全與健康。
9、計劃生育:
根據衛生部1983年12月15日頒布實施的《計劃生育技術管理工作條例(試行)》中的有關規定,計劃生育技術工作,主要由各級醫療保健部門的計劃生育科、婦產科、外科(泌尿科)、婦幼保健組及其從事計劃生育工作的醫務人員承擔。人員要保持穩定,做到隊伍專業化。從事節育技術工作的中、初級醫務人員必須經過本專業的培訓考核,合格者方能從事這項工作。計劃生育技術工作的主要內容是:(1)宣傳節育、優生的科學知識,進行避孕技術指導;(2)開展節育手術和有關業務;(3)防治和鑒定節育手術並發症;(4)組織業務培訓考核和技術交流;(5)進行節育方法、優生調查等臨床科學研究工作。嚴格執行《節育手術常規》,保證手術質量,做好手術後隨訪觀察,減少和防止並發症發生,確保受術者的安全與健康。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如宣教、門診登記、手術記錄、差錯事故、咨詢登記、出入院、轉診、會診、搶救、隨訪、病歷管理、考核及獎懲和業務學習等,以不斷提高警惕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六十一條的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機構,是指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機構,是指依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的規定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胰級以上城市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機構依照《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的規定開展與計劃生育有關的臨床醫療服務,發生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事故,依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但是,其中不屬於醫療機構的縣級以上城市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機構發生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事故,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行使依照本條例有關規定由衛生行政部門承擔的受理、交由負責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工作的醫學組織鑒定和賠償調解的職能;對發生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事故的該機構及其有關責任人員,依法進行處理。
10、預防接種: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規定:醫療機構對傳染病、精神病、職業病等患者的特殊診治和處理,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規定:衛生防疫、國境衛生檢疫、醫學科研和教學等機構在本機構業務范圍之外開展診療活動以及美容服務機構開展醫療美容業務的,必須依據條例及本細則,申請設置相應類別的醫療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國家實行有計劃的預防接種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任何人均應按照有關規定接受傳染病的流行情況,增加預防接種英目。第十二條規定:國家對兒童實行預防接種證制度。適齡兒童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接受預防接種。適齡兒童的家長或者監護人應當及時向醫療保健機構申請辦理預防接種證。托幼機構、學校在辦理兒托、入學手續時,應當查驗預防接種證,未按規定接種的兒童應當及時補種。可見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發生的醫療活動。
11、國境衛生檢疫:
國境衛生檢疫是為了防止傳染病由國外傳入或者由國內傳出,保護人體健康,而對出入境人員和交通工具等採取的查驗(即國境衛生檢疫機關實施的醫學檢查和衛生檢查),對正在患檢疫傳染病的人,或者經衛生檢疫機關初步診斷,認為已經感染檢疫傳染病或者已經牌檢疫傳染病潛伏期的人進行「隔離」(指將染疫人收留在指定的處所,限制其活動並進行治療,直到消除傳染病傳播的危險),對接觸過檢疫傳染病的感染環境,並且可能傳播檢疫傳染病的人進行「留疫」(指將染疫嫌疑人收留在指定的處所進行診察和檢驗)。可見,國境衛生檢疫包括對已患或可能患有檢疫傳染病的人進行檢查、診斷和治療等的醫療活動。
12、與醫療有關的管理活動:
醫療工作是一個多個科室、多種技術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需要嚴格的工作規章制度,需要從人事、科教、黨群等多個方面的管理。這些工作雖不直接涉及患者的疾病的診治,但去關繫到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效率,關繫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醫療機構內的管理活動也是醫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13、與醫療有關的後勤服務:
醫療機構同其他行業一樣需要有力的後勤保障體系,需要水、電、氣、熱、食堂等方面工作的配合。很難想像當一台外科手術正在進行時突然停電會造成怎樣的後果。因此,與醫療有關的後勤服務也是醫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14、急診搶救: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和疾病譜的改變,以及工業、交通的迅速發展,急救病人和各種災害、事故造成的傷亡人數逐年增加。有的重大災害、事故導致成批人員傷亡。急診搶救成為醫療工作的最前線。為此,衛生部先後頒布了多份文件,如1986年9月18日頒布實施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急診搶救工作的補充規定》,1987年7月9日頒布實施的《衛生部關於加強急診搶救和提高應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