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體的保健穴位有哪些
2、人體健康四層次是什麼?
中國有句古話,「人生七十古來稀」。這句話對於古代人,以及對於落後的國家、地區或民族的人們來說,無疑是正確的。但是,時代發展到今天,由於科學的進步和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深入、生活環境的改善、新醫療手段的發明以及保健方法的豐富,這句古訓已經逐漸過時。在現代,世界上已有許多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平均壽命超過七十歲,例如日本、挪威、瑞典、丹麥、澳大利亞、法國以及我國等等。
雖然如此,人們仍在不斷地努力加深對自身的認識,進而提高生命的質量和價值。本章要介紹的就是許多專家學者在探索人生和增進健康方面取得的具有實用價值的成果。
世界衛生組織曾對人體健康作過如下定義:「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而且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即是說,人的健康包括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等三個方面。
現在該組織提出的新的健康概念是:人的健康分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會適應健康等四個層次。並且,後面的健康層次是以前面的健康層次為基礎而發展的更高級的健康層次。
(1)生理健康層次:指的是人體的組織結構完整和生理功能正常。人體的生理功能是指以人體內部的組織結構為基礎,以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為目的,協調一致的復雜而高級的運動形式。
(2)心理健康層次:判斷心理是否健康有三項基本原則:①心理與環境的同一性:指心理反映客觀現實無論在形式或內容上均應同客觀環境保持一致;②心理和行為的整體性:指一個人的認識、體驗、情感、意識等心理活動和行為是一個完整和協調一致的統一體;③人格的穩定性:指的是一個人在長期的生活經歷過程中形成的獨特的個性心理特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3)道德健康層次:道德健康是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發展。道德健康的最高標準是「無私利人」;基本標準是「為己利他」;不健康的表現是「損人利己」和「純粹害人」。
(4)社會適應健康層次:社會適應是指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適應,包括職業角色,家庭角色及學習、娛樂中的角色轉換與人際關系等方面的適應。社會適應良好,不僅要有較高的社會交往能力,工作能力和廣博的文化科學知識,不僅能勝任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的各種角色,而且能創造性地取得成就貢獻於社會,達到自我成就,自我實現。這是健康的最高境界。缺乏角色意識,發生角色錯位是社會適應健康不良的表現。
3、什麼是健康,人體健康的十條標准
定義:20世紀70年代,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世界保健大憲章中對保健做了如下定義:「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病,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社會的適應能力」。
健康的十條標准
(1)精力充沛,能從容不迫地應付日常生活的壓力而不感到過分緊張,你可以從事你渴望做的一切工作。
(2)處事樂觀,態度積極,樂於但責任,嚴於律已寬以待人;
(3)應變能力強,能夠較好的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4)對於一般感冒和傳染病有抵抗能力;
(5)體重標准,身體均稱,站立時身體各部位協
(6)眼睛明亮,反映敏捷無炎症;
(7)頭發有光澤,無頭屑或較少;
(8)牙齒清潔,無齬齒、無疼痛,牙齦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9)肌肉、皮膚有彈性,走路感覺輕松;
(10)善於休息,睡眠好。
4、人體健康的十條標準是什麼
1、定義:
5、人體各個系統的衛生和保健?
人體保健的要點,基本可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注意身體的三道防線的安全,另一方面是保證身體四大排出系統的暢通。
人體的三道防線是指體表、肝臟和免疫系統,它們對人體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第一道防線體表,它包括全身皮膚,頭部的耳、眼、鼻等感覺器官以及肺、呼吸道細胞、消化道表面細胞等,都是人體與外界接觸的表面,一定要注意保持全身皮膚等體表的清潔和完整。體表有傷口時,要及時治療,早日癒合,以避免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侵入而引起疾病。如人體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腸道,是運輸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地方。為了保護好消化道的健康,應做到不暴飲暴食,吃清潔新鮮的食物,飯後一定要漱口,清除留在牙齒上的食物殘渣,以免由它們培養出大量口腔菌群,腐蝕牙齒。頭部感覺器官的表面也是體表,也要注意保護。舌頭在嘴裡是感覺食物味道的器官,對舌頭的保護,主要是注意飲食不要過熱、過辣以及高濃度酒的刺激,以免傷害舌頭上的味覺細胞,否則易引起口腔、食道和胃部細胞的潰瘍或癌變。
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是肝臟,它是人體內的解毒器官。從腸道消化吸收的物質,首先經肝門靜脈的血液匯集,被送入肝臟。肝臟中富含的各種酶類,通過酶解作用可將有毒物質分解代謝掉,以免有毒物質對人體的侵害。清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質之後,富含營養成分的血液經肝門動脈進入全身的血液循環,供給全身細胞營養的需要。
如果有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侵入血液,就會由人體的第三道防線來防禦。人體具有保護和維持自身健康的免疫系統,其作用是識別與排除外來的和內在的非己抗原,以維持生命活動的相對穩定。通過免疫活性細胞分泌免疫球蛋白、淋巴因子等的免疫作用和吞噬作用,來消滅侵入人體的細菌和病毒等。充足均衡的營養、愉快的精神狀態、適宜的體育運動,都有助於人體免疫系統發揮正常生理功能。
人體四個排出廢物的途徑是:食物殘渣形成糞便排出,新陳代謝廢物經腎小球過濾隨尿液排出,新陳代謝廢物經皮肽汗腺分泌排出,呼吸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從肺部排出。
首先需要養成每日晨排便的規律性習慣,這樣就使食物殘渣及時排出體外。因為食物殘渣在腸道中停留時間超過一天以上,就會被發酵分解出有毒物質,刺激腸壁細胞,就會誘發直腸細胞形成癌變。所以,在日常飲食中,多吃些含纖維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增加腸道蠕動,利於排便。
其二是保護腎臟,全身細胞新陳代謝過程中產生尿酸,是經過腎小球將其從血液中過濾出來,由尿液排出體外。如果尿酸在血液中聚積,就會產生酸中毒。每天早晨起床後喝一杯溫開水,是清洗血液的最好方法。
皮膚中的汗腺是排泄代謝廢物的又一途徑。定期清潔皮膚,使汗腺和皮脂腺暢通,便於腺體分泌。而且清潔的皮膚,不利於細菌和真菌的滋生繁殖,減少皮膚病的發生。
最後是呵護好呼吸通道,以利二氧化碳的排出。由於吸煙後揮發出的焦油附著並凝結在肺泡表面,日積月累,會不斷降低肺泡氣體交換功能。因此,戒煙是延年益壽的最佳選擇之一。
6、人體保健
這可能是關節的事!
關節其實是一個囊,裡面有骨頭的連接處和組織液,組織液對骨頭的連接處起潤滑作用。當運動量比較少的時候組織液會變少,然後運動的時候骨頭摩擦就會發出聲音了。所以維持一定量的運動的話,這種情況就會得到改善了。
運動時常能聽到有人發出「嘎嘎」的聲響,比如蹲起時膝關節有響音,走路時髖關節發出輕輕的「嘎嘎」聲,轉脖子頸椎有聲音,攥手指聽到手指有聲音……這些聲音人們通常稱之為「彈響」。
一般來說,僅有彈響、外表不紅不腫,也不感到疼痛,不伴有活動障礙者屬於生理性彈響,不需要特別處理,也不必為此過於惶恐不安。
關節活動時,關節面之間、軟骨墊與關節面之間、肌腱和關節囊之間等,總會發生摩擦而發出聲音。在大部分人身上,這種聲響不明顯,而在有些人身上則聽起來比較清楚。特別是那些久坐的人,關節間產生的潤滑液少,加大了關節摩擦的損耗,更容易聽到彈響了。
當伴有疼痛或關節活動受限時,需要到醫院就診,以確定是否是關節錯位或關節受損。像教師、編輯、秘書、電腦錄入員等這些常年伏案工作的人時常會抱怨頸椎「彈響」,彈響的出現恰恰在提醒人們不要同一姿勢維持過久,而要多加鍛煉。最好15-30分鍾稍微起來活動一下
希望能幫到你
7、正常人需要吃保健品嗎?保健品會有副作用嗎?
人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為多種氨基酸, 多種維生素, 多種微量元素等。在人們日常生活中通過健康人體的攝取, 絕大部分卻是可來以得到滿足的, 因此, 對於大多數健康人而言,不服用保健品, 亦能保證人體的基本健康。
食用自保健知品是要針對具體每一個人的體質狀態特徵,而確定不同的保健方案。一種保健品在實際應用中, 往往會對某些人是非常適宜的道, 起到保健作用; 而對另外一些人則是不適宜的, 有時不僅不會起到保健作用, 而且久服會影響到人的健康。所以服用保健品也要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不可盲目長期服用。
8、怎樣保護身體?(怎樣保健)?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健康建議:
1.早上起來喝一大杯清水(大概400ml)清腸胃,排毒
2.補上蛋白質,蛋白質很重要,如果缺乏蛋白質的話就會感覺疲勞,記憶力下降和抵抗力百減弱,所以想精力充沛的話就要多補蛋白質。魚,肉,豆,蛋,奶中度有豐富的蛋白質,各種水果蔬菜換著吃,不挑食~
3.一星期運動兩次(打球,跑步,踢球...多運動的人是不容易生病)
4.遠離垃圾食品!煎炸食品,碳酸飲料,腌制食品,變質食品(臭豆腐,腐乳之類的),太過精製的食品現在也被人評為垃圾食品,因為沒營養可言。
5.注意休息,盡量不要熬夜回.
6.自我平衡~壓力,疲勞,情緒低落是可以答自我調理的,放輕松才可以迎接下一個挑戰。
#純粹個人意見,僅供參考^_^
另外我想補充其實健康的方法基本上是一樣的,但貴在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