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常生活中肺的保健方法?
要選擇好的環境生活和工作環境的空氣清新與否與肺臟的養生保健關系最為密切。因為,肺臟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吸清呼濁,所以,外界環境空氣質量的好壞對肺臟有著直接的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環境應盡量選擇自然條件良好的地方,最好是居住在有湖泊、有樹木、有綠地、陽光充足、水源清潔、空氣新鮮的地方。
清新的空氣是肺養生保健的必要條件,也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減少空氣污染,多種植花草樹木,綠化環境,以保持空氣的清潔,是保證肺臟健康的措施之一。
在城市居住的中年人,在自己身體健康條件尚可的情況下,應該多到郊區野外去活動,因為野外有溪流,有樹林,負氧離子含量高,既有益於肺的養生保健,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吸煙是肺的大敵,於已於人都不利,應盡快戒掉。
要順應四季養生肺是清虛之體,性喜清潤,不耐寒熱,不容異物。肺通過口鼻與外界相通,自然界的寒熱燥濕之邪氣,易侵犯肺臟。順時養生保健就是要根據四季寒暑的情況,適當地增減衣服和被褥,使機體適應季節和氣候的變化,保證肺臟不被寒熱燥濕等外邪侵害。
要調解異常情緒中醫認為:「肺在志為憂」,指情志的異常變化對肺臟的功能將產生影響,特別是悲哀憂傷易損傷肺臟,引起肺臟功能的下降或產生疾病。所以日常要時刻調節自己的異常情緒,節制感情,順應自然,還可以採用中醫提出的「憂傷以喜勝之,以怒解之」的方法,用喜的情緒來戰勝憂傷情緒,或者用怒的情緒來緩解,當然用高興愉快的情緒戰勝憂傷較好。
2、肺的日常保健該怎麼做?
要選擇好的環境生活和工作環境的空氣清新與否與肺臟的養生保健關系最為密切。因為,肺臟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吸清呼濁,所以,外界環境空氣質量的好壞對肺臟有著直接的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環境應盡量選擇自然條件良好的地方,最好是居住在有湖泊、有樹木、有綠地、陽光充足、水源清潔、空氣新鮮的地方。清新的空氣是肺養生保健的必要條件,也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減少空氣污染,多種植花草樹木,綠化環境,以保持空氣的清潔,是保證肺臟健康的措施之一。
在城市居住的中年人,在自己身體健康條件尚可的情況下,應該多到郊區野外去活動,因為野外有溪流,有樹林,負氧離子含量高,既有益於肺的養生保健,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吸煙是肺的大敵,於已於人都不利,應盡快戒掉。
要順應四季養生肺是清虛之體,性喜清潤,不耐寒熱,不容異物。肺通過口鼻與外界相通,自然界的寒熱燥濕之邪氣,易侵犯肺臟。順時養生保健就是要根據四季寒暑的情況,適當地增減衣服和被褥,使機體適應季節和氣候的變化,保證肺臟不被寒熱燥濕等外邪侵害。
要調解異常情緒中醫認為:「肺在志為憂」,指情志的異常變化對肺臟的功能將產生影響,特別是悲哀憂傷易損傷肺臟,引起肺臟功能的下降或產生疾病。所以日常要時刻調節自己的異常情緒,節制感情,順應自然,還可以採用中醫提出的「憂傷以喜勝之,以怒解之」的方法,用喜的情緒來戰勝憂傷情緒,或者用怒的情緒來緩解,當然用高興愉快的情緒戰勝憂傷較好。
3、怎樣注意肺的保健?
肺部的保健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肺怕燥
肺在五行中屬金,與秋氣相通。秋天氣候乾燥,易耗傷津液,故秋季常見口鼻乾燥、乾咳無痰、皮膚乾裂等症。秋季養生應固護肺陰,少吃辛辣之品,以免加重秋燥對人體的危害。同時,應多食蜂蜜、銀耳、甘蔗、梨、百合、芝麻、藕、杏仁、豆漿等以潤肺養陰。
2、肺怕寒
肺位於胸腔,經絡與喉、鼻相連。寒邪最易經口鼻犯肺,使肺氣不得發散,津液凝結,從而誘發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反復之下可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或引發慢性鼻炎。
3、肺怕熱
中醫講「肺為嬌臟」,它既怕寒又怕熱。肺受熱後容易出現咳、喘(氣管炎、肺炎)等症狀,如果肺胃熱盛還可能導致面部起痘、酒渣鼻等。
4、肺怕過度悲、憂
悲傷和憂愁雖不同,但皆為負面情緒。《黃帝內經》說:「悲則氣消」,「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說明過度悲哀或憂愁,最易損傷肺氣,或導致肺氣運行失常。《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就是由於長期憂愁悲傷郁積,以致患肺疾而終。因此,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對保護肺臟是極為重要的。
5、肺怕霧霾、煙氣刺激
中醫學認為,胸中為「上氣海」,丹田為「下氣海」,氣之所以能夠運行於全身,依賴肺氣的推動作用。肺氣還能貫注於心血管,幫助心臟推動血液運行。肺為「清虛之臟」,但霧霾、長期吸煙、二手煙不時傷害著它,導致肺泡內痰飲積滯,阻塞氣道,清氣不能吸入,濁氣不能排出,上下氣海不流通,血液不能正常循環。
6、肺怕大便不通
中醫認為,肺和大腸經絡相通,關系密切。具體來說,大便通暢有利於肺氣下行。比如小兒患肺炎時,如果大便不通,則熱毒不能下瀉排出,肺部的感染和咳喘會明顯加重。所以治療時都會兼顧通導大便,以使病情減輕,病程縮短。平時宜多進食些芝麻、杏仁等食品,不僅能潤腸通便,還具有養肺利肺之功。
4、肺氣虛吃什麼食物好 居家與養生
保養肺應該吃些什麼東西??養肺食譜 食譜一:南杏豬肺湯 原料:杏仁有甜杏仁(南杏)和苦杏仁(北杏)兩種。南杏是杏樹種子的一種,性味甘、平、無毒。含有苦杏仁甙、脂肪油、糖分、蛋白質、樹脂、扁豆甙和杏仁油等等,是滋養緩和性潤肺止咳之物。因為含脂肪油較豐富(約50%以上),所以潤燥之功較好。 豬肺,性味甘,平,能治肺虛咳嗽,咯血,有補肺的功用。 做法:把一隻豬肺反復沖水洗凈。將豬肺切成片狀,用手擠,洗去豬肺氣管中的泡沫。再選15到20克南杏(注意要選用南杏,不能用北杏),一起放入瓦煲內加水煲煮,調味即可。 功用:可用於一般人因秋冬氣候乾燥引起的燥熱咳嗽。秋冬時節,肺氣不開,乾咳無痰,大便燥結,喉嚨乾燥等等都有一定功效。 食譜二:沙參玉竹老鴨湯 原料:沙參,一般指北沙參,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經。含生物鹼、澱粉、沙參素等。能夠滋陰清肺,養胃生津以及除虛熱,治燥咳。 玉竹,性味甘、微寒,入肺、胃經。玉竹質潤多液,含鈴蘭苦甙、鈴蘭甙、山柰酚甙、槲皮醇甙、維生素A、澱粉和粘液質等。能養陰潤燥,潤腸通便。 老鴨,性味甘、溫、無毒,入脾、胃、肺、腎經。功能滋陰補血。 做法:選用老鴨一隻(注意,一定要選用老鴨),去毛臟,洗凈。再選用沙參和玉竹各30到50克,一起放入瓦鍋內,文火煲1個小時以上,調味即可。 功能:能夠治療肺燥、乾咳等,對病後體虛,津虧腸燥等引起的便秘等亦有效。還是一道非常具有滋補性的食譜。 食譜三:蓮子百合煲瘦肉 原料: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肺經。含秋水仙鹼等多種生物鹼和澱粉、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等。具有潤肺止咳,養陰清熱,清心安神,益氣調中等功效。 蓮子,《本草經》說它有「主補中,養神益氣力」。《本草綱目》還認為蓮子有「交心腎,厚腸胃,固精氣,強禁錮,補虛損,利耳目,除寒濕」等功能。 豬瘦肉,中醫學認為,豬的主要部分均有益效。豬瘦肉有豐富的動物性蛋白,與百合和蓮子搭配協調,能產生更好的效果。 做法:挑選豬瘦肉半斤左右,再加入蓮子和百合各30克和適量水,隔水燉熟,調味即可。(特別註明:隔水燉的意思是給盛食物的碗等容器蓋上蓋子,在蒸鍋裡面蒸。) 功用:蓮子百合煲瘦肉其實是一個富有營養的搭配,除了潤燥養肺之外,還可以治療神經衰弱,心悸,失眠等,也可以作為病後體弱的滋養強壯之食補品。總之是一份常吃不壞的良菜。 另外,也可以選用蓮子和百合各60到100克,加適量糖和水,煲糖水喝,不僅味道清甜可口,而且營養價值高,同樣具有上述功效。 食譜四:冰糖銀耳羹 原料: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銀耳性味甘淡、平,入肺、胃經。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無機鹽等。 功能滋陰,潤肺,養胃,生津。冰糖,性味甘、平,入脾、肺經。補中益氣,和胃潤肺,止咳嗽,化痰涎。 做法:選用銀耳10到12克,先沖洗幾遍,然後放入碗內加冷開水浸泡(沒過銀耳即可)。浸泡1小時左右,此時銀耳發脹,然後挑去雜物。接著把銀耳和適量冰糖放入碗內,再加入適量冷開水,一起隔水燉2到3個小時即可。 功能: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可以治療秋冬時節的燥咳,還可以作為體質虛弱者的滋補之品。 秋天給人的感覺是清肅乾爽,但容易出現肺部疾病,常見的有:感冒、咳嗽、哮喘等,若不小心醫治會讓症狀加重,中醫有一些秋季肺部的保健與養生方法,略述如下。 作息養生到了秋天,應該「早卧以避風寒,早起以領略秋爽」,使精神安定寧靜,才能不受秋天肅殺之氣的影響。心態方面要使「精神內守,不急不躁」,這樣在秋天肅殺的氣象中,仍可得到平和,肺呼吸正常,這是「秋天的養生大道」。 飲食養生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則容易損傷肺部機能而出現疾病。因此飲食養肺應多吃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鮑魚、貝、海參、梨等,但要按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 運動養生「秋季補肺三招」:「第一招」,以兩手抱頭頂,婉轉迴旋俯仰10次。可疏通頸部及胸背部經脈,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肺的生理機能。「第二招」,以兩手相叉頭上,左右搖曳身子10遍。可去關節間風濕寒邪,治療肺臟諸疾。「第三招」,兩手拍腳脛(小腿前外側)10遍。可開胸膈,利肺氣,治療肺臟疾病。做此運動時若能配合叩齒,效果更好。具體方法是輕輕叩齒36次,不要出聲。 葯膳養生補肺葯膳「益胃湯」原料:沙參10克、麥門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5克、冰糖30克,水煎分三次服,或當飲料服用。用於肺津損傷之乾咳,咽干口燥。注意事項:流行性感冒的咳嗽及脾胃虛弱容易拉肚子的人不要服用。 清肺的食物,如胡蘿卜、梨子、木耳、豆漿、蜂蜜等。清肺梨:可生津止渴,清熱止咳等。一種做法是把內部掏空,放入川貝、冰糖、蜂蜜等煮食。二是帶皮切塊,放到碗里再蒸,碗里最好再放上冰糖,煮好後可拌入蜂蜜,趁熱吃效果最好。三是連皮切成塊,和木瓜、蜜棗、豬骨一起煮湯,有清肺熱、開胃作用。四是將銀耳泡發後,和梨一起放到涼水中煮湯,根據口味不同可再放入枸杞、棗等。另外,還可搗泥成梨糕,加冰糖後食用,也能清熱、治療咳嗽。。 中醫一向講究葯食同源,很重視通過調節飲食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因此,通過養肺氣來達到提高免疫功能的食療效果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人們食用時應首先了解清楚食物的葯效,如食用白蘿卜,以痰多、咳嗽者較為適宜;食用百合,以熬粥、煮水飲效果較佳;食用綠豆,適宜於內火旺盛的人;而荸薺能清熱生津,生吃、煮水均可。同時,由於人的個體素質差異較大,所以服用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對症選食,而且要注意同時忌食過於辣、咸、膩等食物。以下是幾款清肺、潤肺、養肺的湯粥,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一、清肺湯兩種: 1、雪耳、蓮子、百合、排骨湯: 原料:雪耳75克,百合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之後加水一起放入煲內煮沸,煲3小時。 2、桑百皮、百合、排骨湯: 原料:桑百皮50克,百合75克,排骨500克。 做法:將上述選料清洗干凈後加水,然後一並放進煲內煮沸,煲一個半小時。 二、潤肺銀耳羹: 原料:銀耳5克,冰糖50克。 做法:將銀耳放入盆內,以溫水浸泡30分鍾,待其發透後摘去蒂頭、揀去雜質;將銀耳撕成片狀,放入潔凈的鍋內,加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後,再用文火煎熬1小時,然後加入冰糖,直至銀耳燉爛為止。 三、潤肺豆漿粥: 原料:豆漿1000克,糯米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糯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燒沸後改用文火慢慢熬煮,煮至米粒開花時倒入豆漿,繼續熬10分鍾,加白糖適量即可。 四、鴨肉粥: 原料:鴨肉150克,糯米250克,料酒、鹽少許。 做法:先將鴨肉切丁;糯米加水煮粥,然後加入鴨肉、少許料酒和鹽,煮至粥熟。 五、毛肚血湯: 原料:鴨血300克,毛肚150克(注意不要加入羊肉,因為羊肉屬熱,不適宜在氣溫漸高、天氣乾燥的春夏之交食用)。 配料:黃喉、鱔魚、午餐肉、黃豆芽、粉絲各100克,重慶火鍋底料、泡姜、大蒜、味精、白糖各少許。 做法:先將鴨血切成片,放在炒鍋中用清水氽一下待用;再放少許清油把薑片、蒜片炒一下,放入重慶火鍋底料燒開;湯味熬好後,加入鴨血、毛肚、黃喉、鱔魚、午餐肉、黃豆芽、粉絲等直至煮熟(注意毛肚不要煮得太老)。 提示:俗話說「血能洗肺」。因此,對於這種綿軟滑爽又非常便宜的血豆腐,此時不吃更待何時? 六、火腿冬瓜湯: 原料:火腿片,冬瓜片。 配料:蔥絲,姜絲,蝦皮,鹽,糖,麻油。 做法:鍋內放清水煮沸,將冬瓜片及配料下鍋煮10分鍾後加入火腿片,2分鍾後即可出鍋;出鍋前加入蔥花、麻油、鹽、糖。 提示:此湯清新可口,去燥潤肺,適合春夏季節食用。
5、肺不好怎麼保養
平時要有適當的運動習慣增加肺部功能,另外,在秋冬季更要注意肺的保養。
據有關醫療專家介紹,秋季轉涼後呼吸道疾病就進入了一個高發季節,因為呼吸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從鼻腔到氣管再到肺部,秋冬季早晚涼、溫差大,風大乾燥,乾冷的空氣容易侵害和損傷黏膜導致呼吸道疾病。中醫經過幾千年的臨床實踐得出這樣一個理論,就是肺和皮膚黏膜的關系非常密切,也就是說在天氣轉冷的時候非常容易傷害肺臟,另外乾燥也是傷害肺臟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此,專家提醒,在秋冬季,天氣乾燥,注意養肺。生活中要注意休息、不疲勞、煙酒不過度;要增加抗寒能力,注意早晚添加衣服,涼水洗臉、沖洗鼻腔;而有規律的生活和日常調理可以提高免疫力,
搞笑宣肺:笑是一種健身運動,它能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大,胸肌伸展。還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氣機的升降,清除疲勞,驅除抑鬱,解除胸悶,恢復體力,使肺氣下降,與腎氣相通,增加食慾。
食療補肺:秋天燥邪為盛,最易傷人肺陰。此時可以通過食療達到生津潤肺、補益肺氣之功。乾性皮膚者除了抹一些潤膚霜防乾燥外,還可採用一些食療法,如鼻、唇乾燥者可吃一些蘿卜、芝麻、豆腐、豆漿等。還可服用白木耳、胡桃等食物。白木耳有補肺潤燥之功能,胡桃有補腎安神之效,秋季服用更有療效。此外,還可以鮮百合50克、蜂蜜30克,煎湯服食;或者用生梨2隻、川貝10克,加水燉服。以上兩方對肺燥久咳、慢性支氣管炎效果極佳。
補水養肺:乾燥的秋天每天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所以,補水是秋季養肺的重要措施之一。一個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證肺和呼吸道的潤滑。每天最好在清晨和晚上臨睡之前各飲200毫升,白天兩餐之間各飲水800毫升,這樣,可使肺臟安全過秋。
6、人體的肺臟有哪些日常保健方法?
要選擇好的環境生活和工作環境的空氣清新與否與肺臟的養生保健關系最為密切。因為,肺臟的主要功能是進行體內外氣體交換,吸清呼濁,所以,外界環境空氣質量的好壞對肺臟有著直接的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環境應盡量選擇自然條件良好的地方,最好是居住在有湖泊、有樹木、有綠地、陽光充足、水源清潔、空氣新鮮的地方。清新的空氣是肺養生保健的必要條件,也是保證人體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所以減少空氣污染,多種植花草樹木,綠化環境,以保持空氣的清潔,是保證肺臟健康的措施之一。
在城市居住的中年人,在自己身體健康條件尚可的情況下,應該多到郊區野外去活動,因為野外有溪流,有樹林,負氧離子含量高,既有益於肺的養生保健,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吸煙是肺的大敵,於已於人都不利,應盡快戒掉。
要順應四季養生肺是清虛之體,性喜清潤,不耐寒熱,不容異物。肺通過口鼻與外界相通,自然界的寒熱燥濕之邪氣,易侵犯肺臟。順時養生保健就是要根據四季寒暑的情況,適當地增減衣服和被褥,使機體適應季節和氣候的變化,保證肺臟不被寒熱燥濕等外邪侵害。
要調解異常情緒中醫認為:「肺在志為憂」,指情志的異常變化對肺臟的功能將產生影響,特別是悲哀憂傷易損傷肺臟,引起肺臟功能的下降或產生疾病。所以日常要時刻調節自己的異常情緒,節制感情,順應自然,還可以採用中醫提出的「憂傷以喜勝之,以怒解之」的方法,用喜的情緒來戰勝憂傷情緒,或者用怒的情緒來緩解,當然用高興愉快的情緒戰勝憂傷較好。
7、7、怎樣注意肺的保健?
肺主皮毛,開竅在鼻,其液為涕。最好的鍛煉就是參加喜歡百的體復育運動,度最好是柔和的有氧運動,最重要的是要量力而問行。可制以游泳、騎車、慢跑,總有你適合的。如果太忙可以經常深呼吸,想像有你的愛人送你一隻芬芳嬌答艷的鮮花版在你面百前,深深地嗅她的芬芳,可以感覺到小肚子鼓了起來,這就是腹式呼吸,這對肺有很好的保健權作用度。
8、關於肺部的保養:
秋天給人的感覺是清肅乾爽,但容易出現肺部疾病,常見的有:感冒、咳嗽、哮喘等,若不小心醫治會讓症狀加重,中醫有一些秋季肺部的保健與養生方法,略述如下。
作息養生到了秋天,應該「早卧以避風寒,早起以領略秋爽」,使精神安定寧靜,才能不受秋天肅殺之氣的影響。心態方面要使「精神內守,不急不躁」,這樣在秋天肅殺的氣象中,仍可得到平和,肺呼吸正常,這是「秋天的養生大道」。
飲食養生古代醫書提到:形寒飲冷則傷肺。是說如果沒有適當保暖、避風寒,或者經常吃喝冰冷食物飲料,則容易損傷肺部機能而出現疾病。因此飲食養肺應多吃玉米、黃豆、黑豆、冬瓜、番茄、藕、甘薯、豬皮、鮑魚、貝、海參、梨等,但要按個人體質、腸胃功能酌量選用。
運動養生「秋季補肺三招」:「第一招」,以兩手抱頭頂,婉轉迴旋俯仰10次。可疏通頸部及胸背部經脈,促進血液循環,增進肺的生理機能。「第二招」,以兩手相叉頭上,左右搖曳身子10遍。可去關節間風濕寒邪,治療肺臟諸疾。「第三招」,兩手拍腳脛(小腿前外側)10遍。可開胸膈,利肺氣,治療肺臟疾病。做此運動時若能配合叩齒,效果更好。具體方法是輕輕叩齒36次,不要出聲。
葯膳養生補肺葯膳「益胃湯」原料:沙參10克、麥門冬15克、生地10克、玉竹5克、冰糖30克,水煎分三次服,或當飲料服用。用於肺津損傷之乾咳,咽干口燥。注意事項:流行性感冒的咳嗽及脾胃虛弱容易拉肚子的人不要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