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同
《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自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嚴格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copy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普通食品:指各種供人食用百或者飲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療為目的的物品。
2、特定食用范圍不同
保健食品一般有特定食用范圍(特定人群),按食用對象不同分為兩大類:一類以健康人群為對象,主要為了補充營養素,滿足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需求;另一類主要供給某些生理功能有問題的人食用,強調其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方面的調節功能。
普通食品沒有特定食用范圍(特定人群)。
3、功能不同
保健食品含一定量功效成分(生理活性物質),能調節人體機能,具有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而一般食品不強度調特定功能(食品的第三功能)。
2、保健食品食怎麼分類?按什麼分類?
保健食品,系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為目的的食品。所以欲注冊保健食品的產品,必須具有三種屬性:
①食品屬性;
②功能屬性,具有特定的功能;
③非葯品屬性。
保健食品主要分為營養素補充劑和具有調節機體功能的功能性產品。
(1)營養素補充劑:指以補充一種或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而不以提供能量為目的的產品。其作用是補充膳食供給的不足,預防營養缺乏和降低發生某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危險性。此類產品僅限於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2)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保健食品的27種功能:(申請功能數量不受限制)
1、增強免疫力功能
2、改善睡眠功能
3、對化學性肝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
4、增加骨密度功能
5、提高缺氧耐受力功能
6、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
7、緩解體力疲勞功能 ◇
8、緩解視疲勞功能 ☆
9、祛痤瘡功能 ☆
10、祛黃褐斑功能 ☆
11、改善皮膚水份功能 ☆
12、改善皮膚油份功能 ☆
13、輔助降血脂功能 ★
14、輔助降血糖功能 ★
15、抗氧化功能 ★
16、輔助改善記憶功能 ★
17、促進排鉛功能 ★
18、清咽功能 ★
19、輔助降血壓功能 ★
20、促進泌乳功能 ★
21、減肥功能 ★◇
22、改善生長發育功能 ★◇
23、改善營養性貧血功能 ★
24、調節腸道菌群功能 ★
25、促進消化功能 ★
26、通便功能 ★
27、對胃黏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 ★
註:標有★的功能,既需要進行動物功能試驗又需要進行人體功能試驗。
標有☆功能,只需進行人體功能試驗,無需進行動物功能試驗。
標有◇的項目需做興奮劑檢測。
擬申請的功能不在以上公布的27種范圍內的,申請人應當自行進行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食試驗,並向確定的檢驗機構提供功能研發報告。
3、輕食優方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有什麼區別?
普通食品范圍很廣泛,有些吃的沒有營養,也算是普通食品裡面的。但是保健食品就不一樣了,保健食品對人體有益,更多的保健食品會針對人體的一些缺少的營養或者針對某一器官作為輔助,起到一個保護和預防的作用。
4、保健食品配方怎麼做?如:如何壓片等細節?
按照壓片工藝來,具體很多,范圍大大
QQ群:
保健食品研發與注冊
保健食品招商與代理
保健食品組織與機構
5、保健食品配方有什麼要求?
保健食品的配方,是影響產品是否能順利通過評審的最重要因素。 配方要有一定的理論依據,申報具有某項保健功能的產品,配方中應含有提示可能具有該功能的成分或原料。而且配方中各原料的配伍要合理。 從作者多年的經驗來看,需要注意的是,很多進口保健食品配方在原產國雖然符合規定,卻不符合中國政策對原料的要求,有的產品無法申請注冊,個別的需要加做實驗項目或申請新資源食品。 以下列出配方的一些具體注意事項,供: (1)按規定配方表示格式列出原輔料名稱及其用量。 (2)產品配方(原料和輔料)、配方依據應分別列出,內容應完整。 (3)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可用於保健食品的、衛生部公布或者批准可以食用的以及生產普通食品所使用的原料和輔料可以作為保健食品的原料和輔料。保健食品原輔料的使用和審批暫按照衛生部發布的《衛生部關於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衛法監發[2002]51號)執行。 (4)野生動植物類保健食品應符合《野生動植物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 (5)真菌、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應符合《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和《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 (6)核酸類保健食品應符合《核酸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 (7)氨基酸螯合物、使用微生物發酵直接生產、褪黑素、大豆磷脂、蘆薈、螞蟻、以酒為載體、甲殼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動物性原料、紅景天、花粉、螺旋藻、石斛應符合《氨基酸螯合物等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 (8)營養素補充劑類保健食品,應標出產品每種營養素的每人每日食用量,並與《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每日攝入量》和《礦物質、維生素種類及用量》中相應營養素的每人每日推薦食用量一道對應列表表示。應符合《營養素補充劑申報與審評規定》。 (9)緩釋制劑保健食品應符合《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補充規定》。 保健食品原料與主要輔料相同,涉及不同口味、不同顏色的產品應符合《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補充規定》。 增補劑型的產品應符合《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補充規定》。 不得以肌酸和熊膽粉作為原料申請保健食品,暫不受理和審批金屬硫蛋白為原料申請的保健食品。 以舌下吸收的劑型、噴霧劑等不得作為保健食品劑型。
6、什麼是保健食品
1996年3月15日,衛生部頒發了《保健食品管理辦法》,規定「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個種類,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機能,適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食品。」
保健食品有以下特點:
1、保健食品是食品。首先,食用後對人體有營養作用,其次為安全。保健食品所選用的原輔料、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相應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規定。保健食品必須經過衛生部指定機構進行毒理學檢驗,對人體不能產生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
2、保健食品必須具有功能性,這是它與一般食品不同之處。它至少應具有調節人體機能作用的某一功能,如「調節血糖」、「調節血脂」等。保健食品的功能必須經衛生部指定機構進行動物功能試驗、人體功能試驗和穩定性試驗,證明其功能明確、可靠。功能不明確,不穩定者不能作為保健食品。
3、保健食品適合特定人群食用。如適合高血脂人群。
4、保健食品的配方組成和用量必須具有科學依據,具有明確的功效成分。功效成分是保健食品的功能基礎。
5、保健食品不僅需由衛生部指定的單位進行功能評價和其他檢驗,而且必須經地方衛生行政部門初審同意後,報衛生部審批。衛生部審查合格後才發給保健食品批准證書及批號(衛食健字××第××號),才能使用保健食品標志,才能稱為保健食品。
此外,保健食品雖能滿足一部分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但這只是在較少的食用量下,由其所含的功能因子, 參加機體的生理調節作用,促進機體由一種不穩定或稱誘病態向正常狀態轉化,所以它的作用是緩慢的,當病人處於病態時,不能取代葯物對病人的治療作用。所以保健食品不應也不能作為葯品,它不能以治療疾病為目的,只能以通過一定的途徑調節機體的生理機能來滿足人體的要求。
7、什麼叫保健食品
保健食品亦稱功能性食品。一個特定的食品種類。它具有調節人體功能的作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適於特定人群食用。
《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自2016年7月1日正式施行,嚴格定義:保健食品是指聲稱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為目的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並且對人體不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7)保健食方擴展資料
保健食品與葯品的區別:
1、生產及配方組成不同。
(1)、葯品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條件,都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嚴格審查,並通過葯理、病理、病毒方面的嚴格檢查及多年的臨床觀察,經有關部門鑒定批准後,方可投入市場。
(2)、保健品根本勿需經過醫院臨床實驗,可直接投入市場。這樣,屬於葯品的必然具有確切的療效和適應症,不良反應明確;屬於保健品的則不然。
2、生產過程的質量控制不同。
(1)、葯品維生素類產品(葯字型大小),必須在制葯廠生產,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氣清潔度、無菌標准、原料質量等,要求所有的制葯都要達到GMP標准(葯品生產質量規范)。
(2)、食品的維生素類產品(食字型大小),則可以在食品廠生產,標准比葯品生產標准低。
3、療效方面的區別。
(1)、作為葯品,一定經過大量臨床驗證,並通過國家葯品食品監督管理局(SFDA)審查批准,有嚴格的適應症,治療疾病有一定療效。
(2)、作為食品的保健品,則沒有治療作用,僅僅檢驗污染物、細菌等衛生指標,合格即可上市。
4、說明書和廣告宣傳方面的不同。
(1)、作為葯品,一定要有經過SFDA批準的詳細的使用說明書,適應症、注意事項、不良反應,十分嚴謹。
(2)、作為食品的保健品,說明書不會這樣詳細、嚴格。
8、保健品食字和健字有什麼區別
1、注冊
注冊「食字型大小」僅需要3000~5000元,而且時間很快,1~2個月就可以辦下來。而注冊保健食品用的「健字型大小」則需要2~3年的時間,根據不同的功效,投入在60萬~100萬元。
2、適應人群
保健食品有「食健字」號,而普通食品有「食字」號。保健食品與普通食品不同處是前者具有特定的保健功能,適宜於特定人群,而後者則沒有保健功能。
3、宣傳內容
食品的宣傳不能提及療效誤導消費者,依據我國《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第十三條規定:普通食品、新資源食品、特殊營養食品廣告不得宣傳保健功能,也不得藉助宣傳某些成分的作用明示或者暗示其保健作用。判斷所購產品是否保健食品,主要是看其有沒有保健食品專用標識。
(8)保健食方擴展資料
保健食品要根據不同的體質確定是否適宜食用
專家表示,市民應根據各自體質的特點適量食用,否則可能會對身體的健康造成影響。如紅棗能補血,但主要適合氣虛或血虛體質的人群,棗的性質比較熱,如果本來就是較熱的體質,吃棗只會讓身體更熱;
夏天常見的龜苓膏,可清熱解毒,但是這類中葯零食本身比較寒涼,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好,女性經期也盡量別吃,其所含的龜板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孕婦一定不能食用;
又如茯苓餅能健脾胃,不過由於含糖量高,所以血糖偏高者不宜;薄荷糖可以清咽利喉,但是陰虛及氣虛類人群不能吃;酸梅汁能生津斂肺,發熱及腸炎初期的患者卻不可以喝;黑芝麻糊有潤臟美膚的功效,而慢性腸炎及腹瀉者卻要遠離它。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食字型大小」「健字型大小」混銷成「行規」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中葯零食 不一定適宜您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