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睡覺睡多了好嗎
每個人的復睡眠狀況有所差制異
如果你能睡14個小時醒後而不絕得疲累
那影響不大
可以建議你適度減少睡眠時間
一星期減少1~2小時
睡眠時間是有周期性的
只要完成了數個周期
就算被喊醒
白天也不會覺得疲倦的
一個周期大概是60~120分鍾
成人平均每晚出現4~6個睡眠時相周期
睡眠的意義應該是維持身體健康
使其處於最佳狀況
利於生理
心理環境的健康
促進康復
2、兒子睡眠質量讓我崩潰
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煩躁不安,哭鬧不止,人們習慣上將這些孩子稱為「夜啼郎」。這是嬰兒時期常見的睡眠障礙。
一般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生理性哭鬧 孩子的尿布濕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小兒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會安靜入睡。此外,有的孩子每到夜間要睡覺時就會哭鬧不止,這時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覺,孩子很快就會安然入睡。
●環境不適應 有些孩子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覺,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將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鬧即止。對於這類孩子,可用些鎮靜劑把休息睡眠時間調整過來,必要時需請兒童保健醫生作些指導。
●白天運動不足 有的孩子白天運動不足,夜間不肯入睡,哭鬧不止。這些孩子白天應增加活動量,孩子累了,晚上就能安靜入睡。
●午睡時間安排不當 有的孩子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後2~3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有人陪著玩就哭鬧。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
●疾病影響 某些疾病也會影響孩子夜間的睡眠,對此,要從原發疾病入手,積極防治。
患佝僂病的嬰兒夜間常常煩躁不安,家長哄也無用。有的嬰兒半夜三更會突然驚醒,哭鬧不安,表情異常緊張,這大多是白天過於興奮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此外,患蟯蟲病的孩子,夜晚蟯蟲會爬到肛門口產卵,引起皮膚奇癢,孩子也會煩躁不安,啼哭不停。
為了保證孩子晚上及時入睡,請注意每天傍晚4點到7點不要讓他睡。
但寶寶仍是從滿月開始就要補鈣,建議一直補到2、3歲。
補鈣還有一個吸收的問題,補得再多,不吸收也是白搭。同時補充AD(魚肝油)能幫助鈣的吸收,預防佝僂病,多曬太陽也會幫助鈣的吸收,一定要到戶外,不能隔著玻璃,因紫外線是不能穿透玻璃的。另外,嬰兒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會影響吸收。
建議補鈣的同時補充一些腸道有益菌,如媽咪愛、合生元等,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也是誘發小兒濕疹的根源,所以說小兒的大多數病,改善胃腸道是關鍵。
3、關於睡覺的問題...-_-醫生進
事實上是一種心理放鬆法。
古人稱呼吸為「息」,一呼一吸,就是一息。呼氣叫出息,吸氣叫入息。歷來的不能那一門派的所謂氣功,都重視呼吸的調節。所謂數息法,就是通過計數自己的呼吸,來達到心理放忪,平靜入睡之目的。
方法很簡單。躺在床上後,全身放忪,先深呼吸幾次,然後開始數息,可以計數入息,也可計數出息,從第一息數至第十息,然後再從第一息數起,常常不能數到十,或者數過了十,這是因為腦子里就已經想股票市場或其它諸如此類的事了,這是正常現象,這時候,只好再從一數起。如此循環,不知不覺,已進入夢鄉。
我的好幾個常睡不著覺的病人,用這種方法催眠,屢試不爽,我敢跟你賭一塊錢,你如果睡不著,用這種方法,一定有效。
自我放鬆訓練
仍然是一種心理放鬆法。
卧在床上,閉眼,自然呼吸。然後把注意力集中在雙手或雙腳上,全身肌肉極度放鬆,用沉重感來體驗肌肉的松馳程度。默念自我暗示的語句:「我的腳越來越沉重了」,「我的下肢越來越沉重了」......「我的全身都越來越沉重了」。一意識到與四肢沉重感無關的意念,應立即停止,把注意力集中到對手腳沉重感的體驗上,患者一般都能在練習過程中放鬆入睡。堅持一段時間訓練此法,有良好效果。
音樂療法
心理放鬆,就能安然入睡。
臨睡前,來一段柔和、單調的音樂可能有一定的效果。聽到好的音樂,就象一個夏夜乘涼的孩子坐在老槐樹一靜聽老祖母講述美麗的神話故事那樣,或者象陽光下的海灘,叫人心曠神怡,暫時忘記煩惱,心情放鬆,從而安然入睡。
不管你是否容易入睡,掌握好下述的促睡十要訣,可免卻你失眠之苦和使你的睡夢更香甜。
一、按時上床。堅持按自己習慣的時間上床睡覺,機體在此時間會反應性地要求休息,周末和休息日也應如此。
二、保持卧室空氣流通和適宜溫度。 好的環境有助於快速入睡, 氣溫以18-20℃最佳,乾燥天氣地板應灑水。
三、堅持睡前的習慣性活動。睡前應進行你習慣的某些活動:喝葯茶,喝牛奶,洗澡,寫日記或聽一會音樂。
四、晚上盡量少吃難消化或油膩或有刺激味的食物,睡前2小時不可喝含酒精或咖啡因的飲料。
五、睡前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如你有傍晚或晚上鍛煉的 習慣要在睡前4小時進行。
六、不要帶著問題上床,如果真有什麼一時解決不了的 問題,可用筆記下來,留第二天再想。
七、睡前不要用腦過度,苦思冥想會使大腦興奮異常而 難以安靜。
八、睡前洗個熱水腳,會使你感到更舒適並有利於身體 保健。
九、睡前活動應與白天的主要活動相反,如體力勞動者 睡前應看點書報或聽些音樂,腦力動者則可進行些輕微的體力活動如散步、做操等。
十、上床即睡,如無睡意最好不戀床,起來干點事待有 睡意時再上床即睡。
4、請問婦幼保健醫生具體工作是什麼
根據《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
婦幼保健機構
(一)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制訂轄區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制訂轄區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評估實施細則,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和評估制度。
(二)依據《管理辦法》,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婦幼保健機構對新設立的托幼機構進行招生前的衛生評價工作,並出具衛生評價報告。
(三)受衛生行政部門委託,婦幼保健機構對取得辦園(所)資格的托幼機構每3年進行1次衛生保健工作綜合評估,並將結果上報衛生行政部門。
(四)地市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負責對當地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進行崗前培訓及考核,合格者頒發培訓合格證。縣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每年至少組織1次相關知識的業務培訓或現場觀摩活動。
(五)婦幼保健機構定期對轄區內的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內容包括一日生活安排、兒童膳食、體格鍛煉、健康檢查、衛生消毒、疾病預防、傷害預防、心理行為保健、健康教育、衛生保健資料管理等工作。
(六)協助轄區內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衛生監督和疾病預防控制等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傳染病預防與控制宣傳教育等工作。
(七)對轄區內承擔托幼機構兒童和工作人員健康檢查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相關專業技術的指導和培訓。
(八)負責定期組織召開轄區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例會,交流經驗、學習衛生保健知識和技能。收集信息,掌握轄區內托幼機構衛生保健情況,為衛生行政部門決策提供相關依據。
一日生活安排
(一)托幼機構應當根據各年齡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結合本地區的季節變化和本托幼機構的實際情況,制訂合理的生活制度。
(二)合理安排兒童作息時間和睡眠、進餐、大小便、活動、游戲等各個生活環節的時間、順序和次數,注意動靜結合、集體活動與自由活動結合、室內活動與室外活動結合,不同形式的活動交替進行。
(三)保證兒童每日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全日制兒童每日不少於2小時,寄宿制兒童不少於3小時,寒冷、炎熱季節可酌情調整。
(四)根據兒童年齡特點和托幼機構服務形式合理安排每日進餐和睡眠時間。制訂餐、點數,兒童正餐間隔時間3.5~4小時,進餐時間20~30分鍾/餐,餐後安靜活動或散步時間10~15分鍾。3~6歲兒童午睡時間根據季節以2~2.5小時/日為宜,3歲以下兒童日間睡眠時間可適當延長。
(五)嚴格執行一日生活制度,衛生保健人員應當每日巡視,觀察班級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以保證兒童在托幼機構內生活的規律性和穩定性。
(4)睡了保健醫生擴展資料
根據《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規范》
兒童膳食
(一)膳食管理。
1、托幼機構食堂應當按照《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及《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學校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等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要求,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建立健全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托幼機構應當為兒童提供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准》的生活飲用水。保證兒童按需飲水。每日上、下午各1~2次集中飲水, 1~3歲兒童飲水量50~100毫升/次,3~6歲兒童飲水量100~150毫升/次,並根據季節變化酌情調整飲水量。
3、兒童膳食應當專人負責,建立有家長代表參加的膳食委員會並定期召開會議,進行民主管理。工作人員與兒童膳食要嚴格分開,兒童膳食費專款專用,賬目每月公布,每學期膳食收支盈虧不超過2%。
4、兒童食品應當在具有《食品生產許可證》或《食品流通許可證》的單位采購。食品進貨前必須采購查驗及索票索證,托幼機構應建立食品采購和驗收記錄。
5、兒童食堂應當每日清掃、消毒,保持內外環境整潔。食品加工用具必須生熟標識明確、分開使用、定位存放。餐飲具、熟食盛器應在食堂或清洗消毒間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後保潔存放。庫存食品應當分類、注有標識、註明保質日期、定位儲藏。
6、禁止加工變質、有毒、不潔、超過保質期的食物,不得製作和提供冷葷冷盤。留樣食品應當按品種分別盛放於清洗消毒後的密閉專用容器內,在冷藏條件下存放48小時以上;每樣品種不少於100克以滿足檢驗需要,並作好記錄。
7、進餐環境應當衛生、整潔、舒適。餐前做好充分准備,按時進餐,保證兒童情緒愉快,培養兒童良好的飲食行為和衛生習慣。
(二)膳食營養。
1、托幼機構應當根據兒童生理需求,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為指導,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DRIs)」和各類食物每日參考攝入量(見表),制訂兒童膳食計劃。
2、根據膳食計劃制訂帶量食譜,1~2周更換1次。食物品種要多樣化且合理搭配。
3、在主副食的選料、洗滌、切配、烹調的過程中,方法應當科學合理,減少營養素的損失,符合兒童清淡口味,達到營養膳食的要求。烹調食物注意色、香、味、形,提高兒童的進食興趣。
4、托幼機構至少每季度進行1次膳食調查和營養評估。兒童熱量和蛋白質平均攝入量全日制托幼機構應當達到「DRIs」的80%以上,寄宿制托幼機構應當達到「DRIs」的90%以上。維生素A、B1、B2、C及礦物質鈣、鐵、鋅等應當達到「DRIs」的80%以上。
三大營養素熱量占總熱量的百分比是蛋白質12~15%,脂肪30~35%,碳水化合物50~60%。每日早餐、午餐、晚餐熱量分配比例為30%、40%和30%。優質蛋白質占蛋白質總量的50%以上。
5、有條件的托幼機構可為貧血、營養不良、食物過敏等兒童提供特殊膳食。不提供正餐的托幼機構,每日至少提供1次點心。
5、保健醫生的工作具體有哪些?
保健醫生職責
1、負責全園幼兒及職工的保健衛生工作,貫徹「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方針。每學期制定保健、衛生工作計劃,了解新入園幼兒的「三防」接種及體檢情況,定期做好驅蟲、矯正和治療眼病,防治齲齒等工作。
2、全面了解幼兒生長發育情況,期末向家長匯報。
3、負責每天晨檢,做到一看、二摸、三問、四檢查,並監督指導教師做好午檢和晚檢工作。對患病幼兒及時做好妥善處理,指導體弱幼兒護理工作,發現傳染病,指導保育員做好消毒工作並及時報告防疫部門,爭取有效措施防止蔓延。每月公布一次幼兒發病率,找出發病率升降原因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4、指導廚房人員搞好飲食衛生和檢查飲食用具消毒工作,指導各班做好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暖工作,定時檢查各班體育鍛煉及戶外活動情況,了解幼兒的進步和睡眠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5、負責保管醫務室一切物品、用具、葯物,做好衛生知識宣傳、環境衛生、飲食衛生和滅蚊蠅工作,協助後勤組長檢查、評比、落實各項衛生保健工作,按時送報表。
6、負責常備葯物的購買,每天按時送葯到班,為家長代煎中葯,並照顧病兒按時服葯。
7、了解幼兒心理健康情況,對有不良習慣及心理障礙的幼兒,與班上的教師配合商討矯正辦法,並定期進行監測。
8、認真鑽研衛生保健業務,學習《規程》、《綱要》,以進一步了解掌握幼兒教育工作特點,更好地搞好工作。
9、定期對保教人員進行有關「幼兒常見病」的知識講授,定期在「家長園地」專欄中介紹有關育兒知識及保健衛生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