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怎麼保健幼兒

怎麼保健幼兒

發布時間:2020-07-10 10:18:48

1、淺談如何做好幼兒保健工作

一、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安排活動。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做到動靜交替,集體活動與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相結合。幼兒一日生活的內容和時間安排做到既有限定又有彈性,保證幼兒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發展。其次,注重培養教師形成良好的衛生保健常規。

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教師始終把安全工作應該放在首位,不僅在一日活動各環節中注意安全,而且通過各種活動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學會自我保護。設計了話題讓幼兒展開討論,做到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

平時,教師都注重加強幼兒體育鍛煉,利用周圍環境中一切有利的自然因素,結合季節特點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以保證幼兒每天戶外活動不少於二小時,戶外體育活動不少於一小時。平時在室內注意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空氣清新潔凈。

二、定期執行幼兒體檢及評價。

嚴格執行晨檢制度,熱情接待每一位幼兒,使幼兒從開學初對醫生的畏懼到以後的親和。晨檢時注重「看」、「摸」、「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做好記錄,確保每天出入園的幼兒身體健康。

及時掌握生病幼兒的情況,晨檢後反饋到班級,使帶班教師可以對生病的兒童進行特殊護理,保育員也可以加強保育,做好全日觀察。在防腸道傳染病期間,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保證了幼兒園的零發病率。

三、開展保健知識宣傳欄。
每學期開展健康快車、育兒知識宣傳欄,把每個季節常見疾病的預防及治療措施,及時傳達給家長。還有各年齡階段幼兒適宜的運動,幼兒感冒期間的飲食等育兒知識。
除開宣傳欄等,我們還在各種育兒報刊中看到最育兒知識都復印發給各班張貼,與家長共同成長。

2、如何對幼兒進行心理保健教育

(一) 教幼兒學會尊重別人
讓幼兒學會尊重別人,是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首要條件。尊重孩子是教育孩子學會 重別人良方。教師和家長應尊重孩子,作孩子的表率,讓孩子長在天長日久的受尊重的潛移默化中養成尊重別人的好習慣。
(二) 教幼兒學會愛、學會關心他人
孩子的愛心不是靠強行管束而在一夜之間培養出來的,更不是沒有原則,失去理智的溺愛換來的,它是通過自然而然的模仿,潛移默化的滲透而逐漸形成的。
1、 注重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和家長應從自身做起,在有意識地對哈子進行愛心教育時,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感染孩子。作為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主動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教師之間也應該互相關心和尊重 ,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幼兒之間、家長與幼兒之間、幼兒與幼兒之間多使用愛的語言。

2、 培養幼兒形成助人為樂、關心社會、熱愛公益事業的良好思想品質。如組織幼兒給災區小朋友捐獻衣服、圖書、玩具等物品,組織幼兒想希望工程捐款活動,參加為殘疾兒童獻愛心等媒體力量引導幼兒觀看以關愛、善良、正義等內容為主題的作品把民主管理在身邊相互友愛的事跡講給幼兒聽,培養孩子的愛心,從小給孩子的心靈撥下愛的種子,是良好道德品質形成的關鍵。
(三) 教幼兒學會禮貌待人
禮貌是人們的道德准則,是人與人相處的規矩。可從一個人說話用詞、語調口氣、 止態度上反映出他的道德修養、思想面貌。文化水平、社會身份。如謙遜文明的語言、恭敬有禮、落落大方的舉止能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因此,禮貌教育呀從小抓起,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使用禮貌用語的重要條件的環境,使孩子從小就學會禮貌待人。對幼兒進行禮貌教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 教育孩子尊敬長輩承認。能禮貌語言主動、熱情、大方得打招呼、稱呼人,會問 早、問好、道別。

2、教育孩子當自己不注意影響別人時,會主動誠懇的道歉,當別人影響了自己時能剋制、諒解別人,會說「沒關系、不要緊。」
3、教育孩子當別人在談話時,不插嘴、不妨礙,成人對自己講話時,要專心聽,不要打斷別人說話。總之,教師和家長要做到孩子的模範,處處以身作則,說話要做到溫和有禮貌。
(四) 讓幼兒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一個人有無勞動的興趣和習慣,將影響自己的一生。無數事實證明,事業上有成就的人無一不是熱愛勞動、勤奮好學者。相反,懶惰往往使人愚昧無知而無所作為,熱愛勞動,不僅使幼兒掌握一些生活技能,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為幼兒今後的學習、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樹立了幼兒自信、自立,敢於克服困難的精神。
對幼兒進行熱愛勞動教育,還可以從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開始。如自己穿脫衣服、鞋襪、自己洗手、洗臉刷牙等讓幼兒體驗到勞動的艱辛和快樂,明白了勞動是光榮的,從而學會尊重自己和別人的勞動成果 。

3、冬季幼兒怎麼保健?

1.合理穿衣,及時增減衣服
2.保持幼兒寢室活動場所內空氣流通
3
適度的運動和鍛煉
4.定期健康體檢

4、如何做好幼兒的日常運動保健

一、午餐的護理1.問題:幼兒人數多導致分餐過程中困難多近年來,由於本園幼兒人數的增加,保育員在分餐過程中碰到了許多困難:一是餐桌多、間距小,餐車沒有適合的放置點,幼兒進餐環境不能確保;二是人數多,分餐時間長,幼兒進餐時間不能確保(先分的幼兒已吃完、後面的幼兒還沒輪到吃);對體弱兒照顧不周,特殊幼 兒的午餐護理不能確保。2.對策:傾聽保育員呼聲、了解困難,羅列問題、商量對策、成立試點班,以點帶面逐步推廣3.做法:做到四個確保(1)確保了幼兒的進餐環境:就餐時安排座位採取分散部分幼兒到生活活動室和減少餐廳中的區角間隔物等策略有效疏散幼兒,為了避免生活活動室物品多對幼兒進餐的干擾,我們使用布簾進行隔斷,有效解決了幼兒進餐空間擁擠的問題;在分餐時合理進行有序分餐,從里到外減少幼兒與餐車的接觸空間,確保分餐有序。(2)確保了幼兒的進餐時間:我們通過崗位練兵提高保育員分餐速度,加強保育員與老師的密切合作,在保育員准備分餐時老師有序組織幼兒分組進行盥洗,減少等待;將進餐速度慢的幼兒安排在先,使幼兒有足夠的時間用餐。(3)確保了對特殊兒的護理:我們將營養不良、肥胖兒分在一組,做到肥胖兒吃一口,營養不良兒也吃一口,起到互相鼓勵互相督促的作用;在對肥胖兒飲食上我們採用增加粗纖維的蔬菜,提醒其先吃蔬菜、喝湯,增加飽腹感,起到控制飲食量,延長肥胖兒的進餐時間。(4)確保了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護理: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午餐護理我們有不同的對策,如:小班幼兒來園不滿三個月,午餐時存在湯泡飯、包飯、不吃菜、不會吃、就餐時哭等現象,我們通過研討使用具有情景性的語言悉心護理,教師與保育員蹲下身體耐心指導:對待存在包飯問題的孩子,我們的保教人員會說——飯寶寶要去旅行了,示意孩子快把飯咽下去;對待不肯吃飯的孩子,保教人員會邊把頭放在寶寶肚子上作聽狀,邊說寶寶的肚子在咕咕叫,要吃飯了;對待光吃飯、不吃菜的孩子,保教人員會說——飯寶寶與菜寶寶是一對好朋友,一口飯一口菜咕嚕咕嚕吃進去;對待不會吃、就餐時哭的孩子,保育員一邊用大手握著寶寶的小手,一邊鼓勵幼兒說——我們一起吃飯了……中大班幼兒在進餐過程中,難免有幼兒將食物灑落出來,我們的保育員及時清理,在無形之中讓幼兒明白進餐時要保持桌面整潔,灑落食物能自覺放到骨盆內。由於我們的午餐管理到位,每個班級都能做到安靜就餐,碗內、桌面、地面三干凈,餐後自覺漱口、擦臉,方法正確,這種良好習慣的養成與老師、保育員日常的鞏固教育是分不開的。

二、自主點心的護理1.問題:洗手淋濕衣袖、牛奶潑灑桌上每到秋冬季節,天氣漸涼,自主點心洗手時,幼兒容易淋濕衣袖,而影響自主點心的情緒;自主點心旨在氛圍溫馨、過程自主,我們鼓勵中大班的孩子自己倒牛奶,過程中我們發現有的孩子將牛奶潑灑在桌面上。2.對策:生活教育與環境創設相結合3.做法:體現三個滲透(1)生活課程來滲透:針對洗手時出現的問題我們沒有忽悠而是加強對此環節的護理,根據幼兒年齡特點,中大班通過生活課程教給他們正確的洗手、捲袖的方法,加強日常的鞏固教育,幼兒洗手步驟非常到位,均能正確洗手;小班幼兒與中班個別幼兒則在教師的幫助下捲袖洗手,由於小班幼兒手腕較細,容易碰傷,教師與保育員在此過程中做到動作輕柔、比較多的採用幫助幼兒捲袖的方法。由於老師、保育員關注細節,使幼兒自主點心的情緒確保了愉悅。(2)溫馨環境來滲透:為了確保自主點心的過程溫馨、愉悅,我們為幼兒創設點心屋、鋪上舒適的桌布、提供兩種以上花式的餅干、自主取放餅乾的碟子、為中大班幼兒提供自主倒牛奶的小壺……吃好後引導幼兒自覺插上已吃過點心的小標記,便於保育員、教師了解幼兒點心完成情況。(3)形象語言來滲透:指導過程中,我們以生動形象的語言引導幼兒愉快進餐,如:為了避免牛奶潑灑在桌面,我們採用保育員將大壺中的牛奶適量倒入小壺,用形象的語言引導幼兒:手握壺柄、壺嘴向前、推著小壺走、輕輕提起、對准杯子倒入牛奶,確保牛奶不灑潑的同時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習慣。

三、運動的護理1.問題:缺少護理行為、肥胖兒的運動干預不夠教師與保育員在為幼兒設置好運動場所及其提供好運動器具後,往往站著不動,缺少護理行為;教師與保育員認為對肥胖兒的運動干預是保健老師的事情,在日常運動環節中缺少對肥胖兒的干預。2.對策:課題研討、梳理言行、開展實踐以《運動中保教結合的實踐研究》課題為抓手,針對保教人員在運動中對幼兒缺少護理行為,我們通過保研活動、教研活動展開討論,梳理出適宜的言行讓保教人員在活動中有效落實。3.做法:凸顯四個關注(1)關注生活的護理。關注穿脫衣服:關注幼兒脫下來的衣服的擺放——拉著領子順同一方向鋪平放置、及時提醒與幫助幼兒束好衣褲、系好鞋帶;關注幼兒的運動量:適時摸幼兒的後背,提醒幼兒休息與喝水;關注特殊兒的生活照顧,如後背墊干毛巾的覆蓋面及運動量適宜的護理等;關注儀表:關注運動中幼兒儀容儀表整潔的護理,如及時提醒或幫助幼兒整理頭發、擦乾凈鼻涕等。(2)關注安全的護理。關注對運動器具、場地的安全:關注運動器具的擺放(有無脫軌等)及時進行調整,如及時檢查運動器具的牢固性、場地的平整性等安全狀況;關注幼兒衣著安全:如提醒或幫助幼兒系緊鞋帶、扣好衣服紐扣等,以免影響動作的發展;關注幼兒動作的安全:關注幼兒運動時的行為並加以對幼兒動作的正確性、順序性的指導等(如有無反方向爬行的動作、有無碰撞、有無危險動作等);關注運動區域幼兒人數的疏導,確保安全。(3)關注動作的護理。關注不同年齡階段幼兒、不同運動器具動作技能發展的護理。如在器具提供上首先要考慮班級幼兒年齡特點及動作發展的熟練程度,其次考慮保育員、教師自身的站位點與指導幼兒動作發展的關系。(4)關注肥胖兒的護理。為了使肥胖兒達到運動的密度與強度,又能便於管理,我們將對肥胖兒的運動干預與班級運動內容相結合。活動中在肥胖兒胸前掛上「我愛運動」的標記,讓保育員、老師能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參加運動項目。在富有情景性的運動過程中,肥胖兒們都能自由地穿梭於各個運動區域,對自己運動後得到的獎勵興奮不已,確保了肥胖兒的運動量、提高了肥胖兒的運動興趣、發展了肥胖兒的運動能力。在運動量與運動時間安排上我們做到科學合理,動靜交替,保證肥胖兒運動的時間能達到總運動時間的60%左右,運動後出微汗,稍有疲勞即可。運動結束後保健老師有選擇的為肥胖兒測脈搏,每周為每人輪流測1~2次。通過有效的鍛煉,達到了對肥胖兒干預的目的,同時這種鍛煉方式得到了保教人員的一致認可。

5、幼兒期如何保健 幼兒期吃什麼好

人的一生都需要營養,營養是生命的源泉、健康的根本,食物則是營養的來源。不同年齡的人,所需的飲食營養也不同。對於嬰幼兒、學齡兒童來說,他們如果營養平衡,將會為一生的健康打好基礎。
但現實生活中,因對如何科學飲食了解不多,許多年輕的父母們總想給自己的孩子吃好一些,吃多一些,往往偏重於高蛋白、高脂肪以及高熱量的食品,其實這種做法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還會造成營養過剩、營養不良等後果。如有的孩子患有缺鐵性貧血,有的患有缺鈣性骨發育異常等。
嬰幼兒吃什麼?
嬰兒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第一高峰期,是一生健康的基礎。父母在喂養嬰幼兒時應了解以下常識:
★母乳好
一滴初乳中含有0.5~2.5毫克的免疫球蛋白,相當於成熟乳的20~50倍,所以,有初乳如金之說。初乳是分娩後12天內的乳汁,是最寶貴的營養品,不僅能為嬰兒提供寶貴的營養,還能促進嬰兒小腸發育。最新研究表明,喂母乳的時間越長,孩子的智商越高,母乳中含有多種營養,能夠促進腦細胞的發育。但若單純母乳喂養時間過長,不添加輔食,也不利於嬰幼兒的健康成長。
★光喝牛奶還不夠
有些父母錯誤地認為嬰幼兒期僅靠牛奶就能保證多種微量元素的供給,實際上還應該在嬰幼兒輔食中加一些微量元素豐富的食物。
★補碘
嬰幼兒如果缺碘會造成智力落後,特別是出現抽象思維能力的缺陷。所以,父母應注意給嬰幼兒補充碘。
★補維生素
因為影響嬰兒吸收的因素很多,所以父母在保證嬰兒對富含鈣元素食物攝取的同時,應補充維生素D。
學齡前兒童吃什麼?
幼兒期也叫學齡前期,指3~6歲兒童。這期間幼兒生長發育比較快,身體建造骨骼、牙齒、肌肉和血液,對營養的需求量較大。
3歲以下兒童,宜用菜飯混拌一起的方法,以防止兒童挑食;不要把不宜消化的堅硬、葷腥、辛辣、過酸、過咸或未煮熟的食物讓孩子吃。
值得注意的是,學齡前兒童的膳食雖然基本與成人相同,但主食中的糧食攝取量比成人少,而且對膳食質的要求比量的要求高,因而父母在為孩子制訂食譜時,要按照質優、量足、搭配合理、容易消化的原則,保證孩子能獲得足夠的營養。
幼兒食譜中有三類食物不可少:一是長力氣的食物,如糧、油、糖類,二是長身體的食物,如魚、蝦、肉、蛋、奶、豆製品等,三是增強體質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學齡兒童吃什麼?
6~12歲的兒童生長發育迅速,這個階段兒童體力活動加大,活潑好動,而且學習任務也較重,新陳代謝旺盛,因此,對營養的要求比較高。營養供給是否全面、比例適宜,不僅關繫到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對兒童智力發育、改善學習狀況、提高學習成績關系極為密切。
學齡兒童需要增加熱能,而且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量比幼兒期有所增加,尤其是鈣、鐵、鋅、碘的需要量增加明顯;如果兒童的飲食中不飽和脂肪酸長期缺乏,對腦神經正常發育和智力發育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學齡兒童的早餐一定要吃好,如果不吃或者吃不好,所攝取的熱量滿足不了身體需要,特別容易出現飢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出現低血糖、頭暈等。
下面五類食品是學齡兒童的食譜上必須有的:
第一類:以谷類為主,如米飯、饅頭、面條、玉米、紅薯等,主要供給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以提供熱能。
第二類:以動物性食品為主,如肉、蛋、奶、魚等,以供給優質蛋白質及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
第三類:以豆類為主,如大豆及其製品,以供給優質蛋白質及脂肪、礦物質、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
第四類:以蔬菜、水果為主,供給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
第五類:食用油和食糖,食用油應以植物油為主,以提供熱能和必需脂肪酸。

與怎麼保健幼兒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