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眼有什麼緩解方法麽
沙眼是一種因粘結膜粗糙不平,形似沙粒的傳染性社會性眼病。祖國醫學稱「椒瘡」。
治宜內外結合,避免傳染,清脾胃,散風邪使病毒除症自消。
1:眼浴療法
處方:霜桑葉10克,元明粉5克。
用法:加水濃煎,去渣取液,用紗布浸葯洗浴患眼,日4次。10天為1療程
療效:眼浴1--3療程,可獲顯效。
2:處方:金銀花20克,天花粉、元參各15克,連翹、生地各12克,柴胡、黃芩、桑葉、菊花、防風、赤芍各10克,丹皮、甘草各6克,木通3克。
服法:日1劑,水煎兩次,取液混合,風3次服用。
療效:敷葯3-9天,症狀消失而愈。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沙眼要注意些什麼?
堅持用葯,注意衛生
3、沙眼的飲食保健是什麼?
那麼沙眼有什麼飲食保健的方法呢? 1.沙眼的食療方法: 1) 枸杞子+米:煮成粥後,加入一點白糖,能夠治療視力模糊及流淚的現象。 2) 枸杞子+豬肝:煲湯具有清熱、消除眼澀、消除因熬夜出現的黑眼圈。 3) 枸杞子+菊花:用熱水沖泡飲用,能使眼睛輕松、明亮。 2、沙眼吃哪些食物對身體好? 1) 多吃具有明目作用的食物,如枸杞、香蕉、桑椹子等。 2) 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3) 多吃含含維生素a的食物。含維生素a的食物對眼睛有益,維生素a還可以預防和治療乾眼病。長期缺乏維生素a的時候消除眼睛的疲勞,每天應該攝入足夠的維生素a。如果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眼睛對黑暗環境的適應能力減退,嚴重時還容易患夜遊症。維生素a的最好來源是各種動物的肝臟、魚肝油、奶類和蛋類,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胡蘿卜、莧菜、菠菜、韭菜、青椒、紅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桔子、杏子、柿子等棟身胡蘿卜素。 3、沙眼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 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薑,火烤的食物等。 2) 忌油膩食物,如肥豬肉、肥牛腩等。 (沙眼的食療方法內容僅供參考,詳細的請咨詢醫生。) 如果有沙眼的症狀出現應該及早看醫生,及早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食療的方法治療,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才不會釀成嚴重的後果。
4、又沙眼的人、平常應該怎樣保持不讓加重
有許多人由於工作需要,必須整天注視電腦顯示器,時間長了,很容易導致視覺疲勞,或眼乾燥症,甚至誘發一些眼病。因此,經常使用電腦的人應注意眼睛保健。
1、避免長時間連續操作電腦,注意中間休息。通常連續操作1小時,休息5~10分鍾。休息時可以看遠處或做眼保健操。
2、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勢。採取一個最適當的姿勢,使雙眼平視或輕度向下注視顯示器,這樣可使頸部肌肉放鬆,並使眼球暴露於空氣中的面積減至最少。
3、保持適當的工作距離。眼睛和顯示器的距離要保持在60厘米以上。
4、創造並保持良好的工作條件。周圍環境的光線要柔和,顯示器的亮度要適當,清晰度要好,桌椅的高度和電腦的高度要匹配。
5、如果出現眼睛干澀、發紅、有灼熱或異物感,眼皮沉重、看東西模糊,甚至出現眼球脹痛或頭痛,休息後仍無明顯好轉,就需要到醫院看眼科醫生了。
慢性結膜炎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前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炎症,細菌、病毒、衣原體、真菌等都有可能致病。一般採用氯黴素、利福平等抗生素眼葯水治療。
非感染性慢性結膜炎的發生主要與環境和用眼習慣有關。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感染性結膜炎發病逐漸減少,而非感染性的慢性結膜炎病例越來越多。這是因為,導致非感染性慢性結膜炎的原因以不良環境和生活方式為主,包括:風沙、灰塵、煙霧、強光及有害氣體的刺激;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嗜煙過度、用眼疲勞等。尤其是長時間操作電腦或上網對眼睛傷害大,一方面,電腦視疲勞綜合征可引起結膜炎症狀;另一方面,電腦引起的乾眼症也可引起或加重結膜炎。長期使用某些化妝品或眼葯也是原因。
另外,慢性鼻炎、過敏狀態,原先的眼疾,如倒睫、瞼緣炎、慢性淚囊炎、瞼板腺梗阻等,未矯正的屈光不正、斜視等也會引起慢性結膜炎。
對於非感染性的慢性結膜炎,絕對不能濫用抗生素類眼葯,否則不僅無效,還容易產生抗葯性,甚至形成葯物性結膜炎。應在治療前查找病因,繼而採取相應的措施,如改善工作和生活環境;講究個人衛生;避免疲勞用眼;保證充分的睡眠;長期在戶外工作者最好佩戴護目鏡;矯正屈光不正和斜視;積極治療患者的原有眼病。眼癢等症狀明顯者,可每天滴硫酸鋅眼葯水3—4次以緩解症狀。
抗菌素治療活動性沙眼感染人群是相當重要的,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沙眼的治療主要依靠長期局部使用四環素。沙眼衣原體對一些抗生素包括磺胺類葯物、紅黴素和四環素敏感。四環素眼膏因其價格低效果可靠,因此得到廣泛使用。四環素在短期降低炎症性沙眼的患病率和嚴重性是有效的,但這種治療被認為是抑制性的,而不是治癒性的,故需長期使用才能加強其療效。1%四環素眼膏,每日2次,共計6個月。或間斷治療,2次/每日,連續5天/月。或1日/月,連續10 天/月,至少連續用葯6個月/年。個體局部使用四環素將導致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消失和繼發性細菌感染的降低。這將短期降低現存的和嚴重的眼部感染,而眼外的衣原體感染並沒有受到影響,眼部會發生自身的再感染。此外,如果在一個經過抗生素治療的社區內,不是所有的感染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療,則衣原體的傳播會重新開始。對於流行地區應採取群體治療和家庭治療,即對活動性沙眼的患者群體或個體/家庭局部抗生素治療,對於嚴重患者應附加全身抗生素治療,最初使用磺胺,但後來被四環素、土黴素或強力黴素所取代。口服四環素:250mg,每天4次,共3周。或強力黴素100mg,每天1次,共3周。對於兒童或孕婦推薦使用紅黴素250 mg,每天4次,共3周。最近在甘比亞、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研究顯示,成人一次性口服1克阿奇黴素對治療沙眼衣原體病有良好的療效,然而阿奇黴素價格昂貴,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
5、請問沙眼要注意什麼
■沙眼
1、什麼是沙眼?
沙眼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眼病,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感染沙眼可以延續數年以致數十年之久,其患病和病變的嚴重程度與環境衛生生活條件密切相關。解放前我國沙眼患病約為全國的50%以上,建國以來沙眼患病已經明顯下降,但沙眼仍然是我國當前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據1999年在昆明召開的全國沙眼評估與控制研討會報告,我國很多地區沙眼患病率仍然高達20%以上。如安徽沙眼炎症達10.2%,沙眼性倒睫達11.5%。四川沙眼性炎症達20%,沙眼性倒睫為1.2%。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雲南、寧夏、海南沙眼患病率更高,因此沙眼被列為視覺2020消滅可避免盲中的五種眼病之一。
2、沙眼有哪些表現?
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淚、發癢、異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適感,眼瞼結膜血管充血、乳頭增生、濾泡形成,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而發生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症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瞼結膜發生嚴重瘢痕,使睫毛向內倒長形成倒睫。睫毛持續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渾濁、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後遺症,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乾燥等,症狀更為明顯,並嚴重影響視力。
3、如何辨認沙眼?
沙眼有5個主要體征。一個沙眼患者可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體征。WHO已經建立了辨認和命名這些體征的簡化分級系統。
⑴沙眼性炎症—濾泡(TF):這是沙眼第一體征,最常見於兒童,有眼紅、粘性物、眼癢、眼痛等不適,眼瞼結膜面(把眼瞼翻過來看)有稱為濾泡的小白點。
⑵沙眼性劇烈—炎症(TI):當上眼瞼結膜面嚴重紅腫、炎症性增厚使血管模糊時,第二個體征沙眼性劇烈—炎症(TI)就可以被確認。
⑶沙眼性疤痕(TS):經過反復的感染可見第三個體征即眼瞼的結膜面出現疤痕體征——眼瞼結膜面看起來像白色條紋。
⑷沙眼性倒睫(TT):當疤痕引起眼瞼內層增厚和眼瞼形態改變時,它向下牽拉睫毛指向眼球,睫毛摩擦角膜,這稱為倒睫,即出現第四個體征沙眼性倒睫(TT)。
⑸角膜混濁(CO):如果倒睫持續摩擦角膜,看起來本應清亮的角膜發白,這就稱為第五體征——角膜混濁。
4、沙眼是如何傳播的?
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由一個人傳播給另一個人。患沙眼者常有眼紅和粘性分泌物,並且有時流鼻涕,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它很容易傳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臉用具和其他所接觸的物品上,當人們緊密接觸時,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手指、衣物、物品的交互接觸而傳播;當蒼蠅飛到眼睛上尋找水或食物時則把含有眼分泌物(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從一個人攜帶至其他人。以上情況均可造成重復感染,從而增加沙眼炎症的嚴重程度。可見,沙眼的傳播與患者的衛生習慣、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營養狀況、醫療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
5、沙眼病情如何演變?
沙眼衣原體僅侵入瞼結膜及穹窿結膜上皮細胞,但引起的病理變化則達深部組織。潛伏期約為5~2日,通常侵犯雙眼,病人有異物感、畏光、流淚,有很多黏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沙眼性炎症位於瞼結膜,開始可見小的略帶白色的圓點狀改變,大小為0.2~2mm,稱其為濾泡。有時尚可見到紅色點狀損害(乳頭)。在有嚴重炎症時,由於結膜水腫增厚而使血管模糊,更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而發生角膜血管翳。瞼結膜充血、水腫、粗糙、乳頭肥大增生急性症狀數周後可消退,進入慢性期,此時可無任何不適或僅感覺眼部容易疲勞。如果此時治癒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也就是說,沙眼原發感染,愈後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區,衛生條件差,常有重復感染。原發感染已使結膜組織對沙眼衣原體致敏,再遇沙眼衣原體時,則引起遲發超敏反應。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進行性發作,可能是重復感染的表現。經過多次的反復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嚴重,使睫毛向內倒長,即形成倒睫。內翻的睫毛摩擦角膜,致角膜損傷,加重角膜渾濁,睫毛持續地磨擦角膜引起白色瘢痕,可導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除重復感染外,合並其他細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6、沙眼會引起哪些後遺症?
重症沙眼常發生以下後遺症和並發症:
①沙眼性上瞼下垂:沙眼感染早期即可出現,上瞼提舉無力呈欲睡狀。在早期是沙眼引起的浸潤、充血、水腫而使上瞼重量增加和米勒氏肌被侵犯所致。晚期則由於米勒氏肌被破壞、瘢痕形成、失去收縮能力而成永久性上瞼下垂。
②瞼內翻倒睫:極為常見,由於結膜瘢痕收縮和瞼板彎曲畸形,使瞼緣向內翻轉,而導致睫毛倒向角膜側生長即倒睫,其刺激角膜引起不適。
③角膜混濁:角膜是俗稱的黑眼球,嚴重的角膜血管翳及瞼內翻倒睫摩擦角膜以致角膜潰瘍,角膜混濁變白,視力下降。
④瞼球粘連:穹窿部因結膜瘢痕收縮而縮短,甚至完全消失,尤以下方穹窿部為顯著,當牽引下瞼時在眼瞼和眼球間的結膜可見有垂直的皺襞,即為本徵。
⑤實質性結膜乾燥症:由於結膜廣泛結瘢,使杯細胞和副淚腺分泌功能遭到破壞,淚腺管閉塞,以致結膜不能被濕潤,而逐漸乾燥,角結膜上皮發生角化,表現為干澀、刺癢等不適。
⑥慢性淚囊炎:沙眼病變累及淚道粘膜,鼻淚管發生狹窄或阻塞,導致慢性淚囊炎,表現為流淚、流膿或擠壓鼻根部大量膿液溢出。
7、沙眼致盲是怎樣引起的?
在全世界沙眼是繼白內障之後的第二位致盲眼病。沙眼致盲的原因就是由於沙眼對角膜的損害造成的。因為,輕度的角膜血管翳經治療尚可退化,但嚴重的血管翳其血管壁已硬化,治療後會留下瘢痕組織,恆久不退。內翻倒睫刺激角膜上皮,引起表層點狀角膜炎和彌漫性點狀角膜炎,導致角膜表面新生血管生長。淚液分泌減少使角膜失去光澤,繼而變得灰白混濁,角膜上皮角化,呈皮膚樣外觀。沙眼性角膜潰瘍形成後繼發細菌感染,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縮。以上這些都可能造成嚴重視力損害,導致失明。
8、沙眼一定導致盲嗎?
沙眼一方面很容易感染,另一方面又由於環境、個人衛生習慣可導致反復感染,使得沙眼愈演愈烈,眼部健康每況愈下,沿坡下滑,最終直滑坡底而致盲;其中反復感染是沙眼盲的必要條件,如已染上沙眼,治療和預防是十分重要的,在每個階段都可以防治,阻斷其發展,使人們遠離盲的危害。
9、沙眼該怎樣預防?
預防沙眼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又由於沙眼衣原體常附著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與此分泌物接觸的情況均可造成沙眼傳播感染的機會,因此,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保持面部清潔,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曬干;托兒所、學校、工廠等集體單位睡眠區應進行分隔和通風,應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臉,加強理發室、浴室、旅館等服務行業的衛生管理,嚴格毛巾、臉盆等消毒制度;合理處理垃圾,改善廁所環境,減少或消滅蒼蠅,並要注意水源清潔,以阻斷沙眼傳播的途徑,減少感染的傳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10、沙眼的葯物治療有哪些?如何用葯物治療和控制沙眼?
抗菌素治療活動性沙眼感染人群是相當重要的,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沙眼的治療主要依靠長期局部使用四環素。沙眼衣原體對一些抗生素包括磺胺類葯物、紅黴素和四環素敏感。四環素眼膏因其價格低效果可靠,因此得到廣泛使用。四環素在短期降低炎症性沙眼的患病率和嚴重性是有效的,但這種治療被認為是抑制性的,而不是治癒性的,故需長期使用才能加強其療效。1%四環素眼膏,每日2次,共計6個月。或間斷治療,2次/每日,連續5天/月。或1日/月,連續10天/月,至少連續用葯6個月/年。個體局部使用四環素將導致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消失和繼發性細菌感染的降低。這將短期降低現存的和嚴重的眼部感染,而眼外的衣原體感染並沒有受到影響,眼部會發生自身的再感染。此外,如果在一個經過抗生素治療的社區內,不是所有的感染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療,則衣原體的傳播會重新開始。對於流行地區應採取群體治療和家庭治療,即對活動性沙眼的患者群體或個體/家庭局部抗生素治療,對於嚴重患者應附加全身抗生素治療,最初使用磺胺,但後來被四環素、土黴素或強力黴素所取代。口服四環素:250mg,每天4次,共3周。或強力黴素100mg,每天1次,共3周。對於兒童或孕婦推薦使用紅黴素250 mg,每天4次,共3周。最近在甘比亞、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研究顯示,成人一次性口服1克阿奇黴素對治療沙眼衣原體病有良好的療效,然而阿奇黴素價格昂貴,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
11、如何治療倒睫?
治療倒睫有各種可能的措施,包括如下:
1.拔除睫毛:這是一種簡單而價廉的方法,如果因某些原因而不能進行倒睫手術,這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措施。
2.電解毛囊:這是一種相對簡單但需要合適設備的方法,一個2年隨訪的報告指出,對輕度倒睫,其成功率約25%。
3.冷凍拔除睫毛:同電解毛囊一樣,也需要合適的設備並要學習應用冷凍的技術,引起眼瞼皮膚的脫色素,其成功率與電解毛囊相似。
4.倒睫手術:手術矯正倒睫是預防沙眼性盲的「最後機會」,並且是最急需採取的行動。有許多不同的手術方式來矯正倒睫,但有一種手術叫雙層瞼板旋轉術,該手術操作簡單,矯正成功率高。
根據以上信息,對倒睫最好的治療以手術為佳。拔除睫毛只能短期有效,電解毛囊和冷凍拔除術成功率比較低。
12、如何控制沙眼?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沙眼的四個要素即SAFE戰略。SAFE由四個英文字頭組成,S=Surgery手術,A=Antibiotics抗生素,F=Facial Cleanliness潔面,E=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改善環境。具體內容如下:
S手術矯正沙眼性倒睫:用雙層瞼板旋轉內翻矯正術使磨擦角膜的倒睫向外翻轉,可防止睫毛磨擦角膜進而引起進一步喪失視力,這是有效的預防沙眼性盲的「最後機會」,並且是最急需採取的行動。
A抗菌素治療活動性沙眼感染人群:定期檢查和治療活動性沙眼患者是很重要的,活動性沙眼病例1%四環素眼膏塗眼每天兩次,用葯六周。
F洗面和清潔眼部:增加洗臉的次數以保持面部清潔可有效地防治沙眼,同時要注意毛巾和臉盆專人專用,以防沙眼微生物相互傳播。
E環境的改善(水和衛生)以消滅沙眼:改進水的供應、衛生和居住環境(包括垃圾的處理、消滅蒼蠅、睡眠區的分隔與通風),能夠預防沙眼,這是控制沙眼中需長期進行的最艱巨的工作。
6、沙眼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預防主要是沙眼患者物品消毒
平時如感覺眼睛裡有異物,或感乾燥異常等不適時,應及時就診,如一旦確診,就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沙眼患者用過的毛巾、手帕、臉盆等物品,沒有經過消毒處理,他人一定不要使用。患者的臉盆毛巾等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消毒,水開後,煮沸15分鍾;也可以用2%來蘇兒、70%酒精浸泡數分鍾。接觸了沙眼病人的眼睛和眼淚等眼睛內的分泌物後應及時洗手。平時要講究個人衛生,不和別人共用毛巾及臉盆等生活用具,提倡一人一盆、一人一巾。不要用不潔凈的手去揉擦眼睛。對集體單位如學校、托兒所、工廠以及理發室、旅館等服務性行業要加強衛生管理,建立消毒制度,一人用過的物品,未經消毒處理不能給另外的人使用。
7、沙眼防治的兒童防治沙眼的注意事項
沙眼是兒童少年常見的慢性傳染性眼病。全世界約有4.5億沙眼患者,約佔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由沙眼致盲的入估計有200萬-500萬人。沙眼主要流行在一些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生活衛生條件較差的國家和地區。
我國解放前沙眼患病率很高,城市約為40-60%,農村約為60%-80%,同時期盲人中有1/4-1/3是由沙眼造成的。解放後全國多次開展了沙眼普查普治工作,加之生活物質水平提高,沙眼患病率有了明顯的下降。當前在大城市的中小學校學生中沙眼患病率已降到l 0%左右,郊區約為20%。沙眼的病原體具有與病毒不同的分子生物學特徵,稱為沙眼衣原體。
沙眼主要通過接觸傳染。凡是被沙眼衣原體污染了的手、毛巾、手帕、臉盆、水及其他公用物品都可以傳播沙眼。兒童沙眼大多由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傳染。
有資料表明,在同一農村中,無沙眼母親的子女沙眼患病率為37。7%;而有沙眼母親的子女,其沙眼患病率高達82。5%。據廣東省人民醫院調查,7歲以下兒童沙眼患病率與其父母沙眼患病率有密切關系。
預防措施
1。做好健康教育 沙眼的預防主要在於防止接觸感染,因此要大力開展健康教育。教育對象應包括學生及其家長和學校教職員,使他們了解沙眼的病因及其防治方法。可利用廣播、幻燈、電影、圖片展覽以及各種文藝形式,以提高教育效果。
要改善學校和家庭環境條件。學校應盡可能地添置流水式洗手設備,保證生活用水。做到一人一巾,公用毛巾用後要煮沸消毒。沙眼衣原體在70℃時一分鍾即可被殺死,0。1%福爾馬林或1%石炭酸也可迅速將之殺滅。
教育兒童從小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習慣。使用的手帕、毛巾要干凈。勤洗手,不用臟手、衣服或不幹凈的手帕擦眼睛。
2。治療沙眼患者 這是預防沙眼的重要措施。在對兒童少年沙眼患者治療時,還應同時治好保教人員或家庭中的現症患者。
3。培訓人員 應有計劃地培訓保教人員、保健教師和校醫等,使他們掌握防治沙眼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掌握沙眼的檢查、診斷、治療和記錄以及填寫報表等方法。
治療沙眼和疑沙患者均應為治療對象。主要採用局部用葯。可首選10%-30%磺胺醋醯鈉液,有過敏史者選用0。05%-0。1%利福平液或四環素族眼膏。根據病情每日(白天)滴眼葯水4、6次,晚上塗眼膏1次。眼葯水應一人一支,不要混用。
8、沙眼的易感人群與預防措施有哪些?
1.易感人群比較普遍
人群普遍易感。
2.預防主要是沙眼患者物品消毒
平時如感覺眼睛裡有異物,或感乾燥異常等不適時,應及時就診,如一旦確診,就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沙眼患者用過的毛巾、手帕、臉盆等物品,沒有經過消毒處理,他人一定不要使用。患者的臉盆毛巾等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消毒,水開後,煮沸15分鍾;也可以用2%來蘇兒、70%酒精浸泡數分鍾。接觸了沙眼病人的眼睛和眼淚等眼睛內的分泌物後應及時洗手。平時要講究個人衛生,不和別人共用毛巾及臉盆等生活用具,提倡一人一盆、一人一巾。不要用不潔凈的手去揉擦眼睛。對集體單位如學校、托兒所、工廠以及理發室、旅館等服務性行業要加強衛生管理,建立消毒制度,一人用過的物品,未經消毒處理不能給另外的人使用。
9、什麼是沙眼?如何預防?謝謝
1、什麼是沙眼?
沙眼是一種常見的感染性眼病,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砂粒,故名沙眼。感染沙眼可以延續數年以致數十年之久,其患病和病變的嚴重程度與環境衛生生活條件密切相關。解放前我國沙眼患病約為全國的50%以上,建國以來沙眼患病已經明顯下降,但沙眼仍然是我國當前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據1999年在昆明召開的全國沙眼評估與控制研討會報告,我國很多地區沙眼患病率仍然高達20%以上。如安徽沙眼炎症達10.2%,沙眼性倒睫達11.5%。四川沙眼性炎症達20%,沙眼性倒睫為1.2%。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雲南、寧夏、海南沙眼患病率更高,因此沙眼被列為視覺2020消滅可避免盲中的五種眼病之一。
2、沙眼有哪些表現?
沙眼感染早期引起不同程度的怕光、流淚、發癢、異物感、分泌物增多等眼部不適感,眼瞼結膜血管充血、乳頭增生、濾泡形成,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而發生角膜血管翳。角膜上有活動性血管翳時,刺激症狀變為顯著,視力減退。晚期瞼結膜發生嚴重瘢痕,使睫毛向內倒長形成倒睫。睫毛持續地磨擦角膜引起角膜渾濁、白色瘢痕,晚期常因後遺症,如瞼內翻、倒睫、角膜潰瘍及眼球乾燥等,症狀更為明顯,並嚴重影響視力。
3、如何辨認沙眼?
沙眼有5個主要體征。一個沙眼患者可以同時有一個以上的體征。WHO已經建立了辨認和命名這些體征的簡化分級系統。
⑴沙眼性炎症—濾泡(TF):這是沙眼第一體征,最常見於兒童,有眼紅、粘性物、眼癢、眼痛等不適,眼瞼結膜面(把眼瞼翻過來看)有稱為濾泡的小白點。
⑵沙眼性劇烈—炎症(TI):當上眼瞼結膜面嚴重紅腫、炎症性增厚使血管模糊時,第二個體征沙眼性劇烈—炎症(TI)就可以被確認。
⑶沙眼性疤痕(TS):經過反復的感染可見第三個體征即眼瞼的結膜面出現疤痕體征——眼瞼結膜面看起來像白色條紋。
⑷沙眼性倒睫(TT):當疤痕引起眼瞼內層增厚和眼瞼形態改變時,它向下牽拉睫毛指向眼球,睫毛摩擦角膜,這稱為倒睫,即出現第四個體征沙眼性倒睫(TT)。
⑸角膜混濁(CO):如果倒睫持續摩擦角膜,看起來本應清亮的角膜發白,這就稱為第五體征——角膜混濁。
4、沙眼是如何傳播的?
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多種不同的途徑由一個人傳播給另一個人。患沙眼者常有眼紅和粘性分泌物,並且有時流鼻涕,分泌物中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它很容易傳播至手指、衣物、毛巾、洗臉用具和其他所接觸的物品上,當人們緊密接觸時,沙眼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手指、衣物、物品的交互接觸而傳播;當蒼蠅飛到眼睛上尋找水或食物時則把含有眼分泌物(含有沙眼病原微生物)從一個人攜帶至其他人。以上情況均可造成重復感染,從而增加沙眼炎症的嚴重程度。可見,沙眼的傳播與患者的衛生習慣、生活條件、居住環境、營養狀況、醫療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
5、沙眼病情如何演變?
沙眼衣原體僅侵入瞼結膜及穹窿結膜上皮細胞,但引起的病理變化則達深部組織。潛伏期約為5~2日,通常侵犯雙眼,病人有異物感、畏光、流淚,有很多黏液或黏液性分泌物。沙眼性炎症位於瞼結膜,開始可見小的略帶白色的圓點狀改變,大小為0.2~2mm,稱其為濾泡。有時尚可見到紅色點狀損害(乳頭)。在有嚴重炎症時,由於結膜水腫增厚而使血管模糊,更嚴重者可侵犯角膜而發生角膜血管翳。瞼結膜充血、水腫、粗糙、乳頭肥大增生急性症狀數周後可消退,進入慢性期,此時可無任何不適或僅感覺眼部容易疲勞。如果此時治癒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也就是說,沙眼原發感染,愈後可不留瘢痕。但在流行地區,衛生條件差,常有重復感染。原發感染已使結膜組織對沙眼衣原體致敏,再遇沙眼衣原體時,則引起遲發超敏反應。沙眼在慢性病程中,常有進行性發作,可能是重復感染的表現。經過多次的反復感染,加重原有的沙眼血管翳及瘢痕形成,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嚴重,使睫毛向內倒長,即形成倒睫。內翻的睫毛摩擦角膜,致角膜損傷,加重角膜渾濁,睫毛持續地磨擦角膜引起白色瘢痕,可導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除重復感染外,合並其他細菌性感染也使病情加重。
6、沙眼會引起哪些後遺症?
重症沙眼常發生以下後遺症和並發症:
①沙眼性上瞼下垂:沙眼感染早期即可出現,上瞼提舉無力呈欲睡狀。在早期是沙眼引起的浸潤、充血、水腫而使上瞼重量增加和米勒氏肌被侵犯所致。晚期則由於米勒氏肌被破壞、瘢痕形成、失去收縮能力而成永久性上瞼下垂。
②瞼內翻倒睫:極為常見,由於結膜瘢痕收縮和瞼板彎曲畸形,使瞼緣向內翻轉,而導致睫毛倒向角膜側生長即倒睫,其刺激角膜引起不適。
③角膜混濁:角膜是俗稱的黑眼球,嚴重的角膜血管翳及瞼內翻倒睫摩擦角膜以致角膜潰瘍,角膜混濁變白,視力下降。
④瞼球粘連:穹窿部因結膜瘢痕收縮而縮短,甚至完全消失,尤以下方穹窿部為顯著,當牽引下瞼時在眼瞼和眼球間的結膜可見有垂直的皺襞,即為本徵。
⑤實質性結膜乾燥症:由於結膜廣泛結瘢,使杯細胞和副淚腺分泌功能遭到破壞,淚腺管閉塞,以致結膜不能被濕潤,而逐漸乾燥,角結膜上皮發生角化,表現為干澀、刺癢等不適。
⑥慢性淚囊炎:沙眼病變累及淚道粘膜,鼻淚管發生狹窄或阻塞,導致慢性淚囊炎,表現為流淚、流膿或擠壓鼻根部大量膿液溢出。
7、沙眼致盲是怎樣引起的?
在全世界沙眼是繼白內障之後的第二位致盲眼病。沙眼致盲的原因就是由於沙眼對角膜的損害造成的。因為,輕度的角膜血管翳經治療尚可退化,但嚴重的血管翳其血管壁已硬化,治療後會留下瘢痕組織,恆久不退。內翻倒睫刺激角膜上皮,引起表層點狀角膜炎和彌漫性點狀角膜炎,導致角膜表面新生血管生長。淚液分泌減少使角膜失去光澤,繼而變得灰白混濁,角膜上皮角化,呈皮膚樣外觀。沙眼性角膜潰瘍形成後繼發細菌感染,可以引起角膜穿孔和眼球萎縮。以上這些都可能造成嚴重視力損害,導致失明。
8、沙眼一定導致盲嗎?
沙眼一方面很容易感染,另一方面又由於環境、個人衛生習慣可導致反復感染,使得沙眼愈演愈烈,眼部健康每況愈下,沿坡下滑,最終直滑坡底而致盲;其中反復感染是沙眼盲的必要條件,如已染上沙眼,治療和預防是十分重要的,在每個階段都可以防治,阻斷其發展,使人們遠離盲的危害。
9、沙眼該怎樣預防?
預防沙眼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又由於沙眼衣原體常附著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與此分泌物接觸的情況均可造成沙眼傳播感染的機會,因此,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普及衛生知識,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保持面部清潔,不用手揉眼,手巾、手帕要勤洗、曬干;托兒所、學校、工廠等集體單位睡眠區應進行分隔和通風,應分盆分毛巾或流水洗臉,加強理發室、浴室、旅館等服務行業的衛生管理,嚴格毛巾、臉盆等消毒制度;合理處理垃圾,改善廁所環境,減少或消滅蒼蠅,並要注意水源清潔,以阻斷沙眼傳播的途徑,減少感染的傳播,防止沙眼的感染流行。
10、沙眼的葯物治療有哪些?如何用葯物治療和控制沙眼?
抗菌素治療活動性沙眼感染人群是相當重要的,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沙眼的治療主要依靠長期局部使用四環素。沙眼衣原體對一些抗生素包括磺胺類葯物、紅黴素和四環素敏感。四環素眼膏因其價格低效果可靠,因此得到廣泛使用。四環素在短期降低炎症性沙眼的患病率和嚴重性是有效的,但這種治療被認為是抑制性的,而不是治癒性的,故需長期使用才能加強其療效。1%四環素眼膏,每日2次,共計6個月。或間斷治療,2次/每日,連續5天/月。或1日/月,連續10天/月,至少連續用葯6個月/年。個體局部使用四環素將導致沙眼衣原體感染的消失和繼發性細菌感染的降低。這將短期降低現存的和嚴重的眼部感染,而眼外的衣原體感染並沒有受到影響,眼部會發生自身的再感染。此外,如果在一個經過抗生素治療的社區內,不是所有的感染的人得到有效的治療,則衣原體的傳播會重新開始。對於流行地區應採取群體治療和家庭治療,即對活動性沙眼的患者群體或個體/家庭局部抗生素治療,對於嚴重患者應附加全身抗生素治療,最初使用磺胺,但後來被四環素、土黴素或強力黴素所取代。口服四環素:250mg,每天4次,共3周。或強力黴素100mg,每天1次,共3周。對於兒童或孕婦推薦使用紅黴素250 mg,每天4次,共3周。最近在甘比亞、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的研究顯示,成人一次性口服1克阿奇黴素對治療沙眼衣原體病有良好的療效,然而阿奇黴素價格昂貴,是一個值得關心的問題。
11、如何治療倒睫?
治療倒睫有各種可能的措施,包括如下:
1.拔除睫毛:這是一種簡單而價廉的方法,如果因某些原因而不能進行倒睫手術,這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措施。
2.電解毛囊:這是一種相對簡單但需要合適設備的方法,一個2年隨訪的報告指出,對輕度倒睫,其成功率約25%。
3.冷凍拔除睫毛:同電解毛囊一樣,也需要合適的設備並要學習應用冷凍的技術,引起眼瞼皮膚的脫色素,其成功率與電解毛囊相似。
4.倒睫手術:手術矯正倒睫是預防沙眼性盲的「最後機會」,並且是最急需採取的行動。有許多不同的手術方式來矯正倒睫,但有一種手術叫雙層瞼板旋轉術,該手術操作簡單,矯正成功率高。
根據以上信息,對倒睫最好的治療以手術為佳。拔除睫毛只能短期有效,電解毛囊和冷凍拔除術成功率比較低。
12、如何控制沙眼?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沙眼的四個要素即SAFE戰略。SAFE由四個英文字頭組成,S=Surgery手術,A=Antibiotics抗生素,F=Facial Cleanliness潔面,E=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改善環境。具體內容如下:
S手術矯正沙眼性倒睫:用雙層瞼板旋轉內翻矯正術使磨擦角膜的倒睫向外翻轉,可防止睫毛磨擦角膜進而引起進一步喪失視力,這是有效的預防沙眼性盲的「最後機會」,並且是最急需採取的行動。
A抗菌素治療活動性沙眼感染人群:定期檢查和治療活動性沙眼患者是很重要的,活動性沙眼病例1%四環素眼膏塗眼每天兩次,用葯六周。
F洗面和清潔眼部:增加洗臉的次數以保持面部清潔可有效地防治沙眼,同時要注意毛巾和臉盆專人專用,以防沙眼微生物相互傳播。
E環境的改善(水和衛生)以消滅沙眼:改進水的供應、衛生和居住環境(包括垃圾的處理、消滅蒼蠅、睡眠區的分隔與通風),能夠預防沙眼,這是控制沙眼中需長期進行的最艱巨的工作。
10、如何預防沙眼,沙眼的護理措施
沙眼是我國眼部疾病的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這是一種微生物引起的慢性結膜角膜炎,沙眼是具有傳染性的,會引起視力減退,看東西模糊不清,嚴重者有致盲的危險,沙眼的預防要注意以下幾點:
要保持臉部的清潔與衛生,早晚都要洗臉,往臉上塗抹化妝品時要注意小心不要弄到眼睛裡去了,女性朋友抹眼影的時候也要小心,如果弄到了眼裡,容易使細菌進入眼中。
公共物品的衛生也是很重要的,像在學校,旅館裡面,毛巾,臉盆等物品一定要消毒,在家裡也不要與家人攙和著用毛巾之類的東西,最好是一人一件。
當感覺自己的眼睛有不舒適的感覺時,一定要到醫院去檢查一下,千萬不要拖著不去看,及早的發現了情況,就更容易把疾病治好。
護理要注意:
1、按時用葯,症狀消失後未經醫生認定,不可隨便停葯。
2、患者使用過的生活用具,如毛巾、臉盆、枕頭、被套等要經常煮沸消毒或陽光下晾曬;點過眼葯後,宜用酒精棉球擦手。
3、禁用可的松眼葯水治療慢性沙眼,會加重病情;沙眼嚴重,有大量濾泡者應到醫院行手術治療,並同時配經葯物治療。
4、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用手或不潔物品擦、揉眼部;最好用流水洗手、洗臉。
生活中一定要正確用眼,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不要用手和不潔物揉眼,患者要按時用葯,不可隨便停葯,這樣對治療都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