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寒導致常年咳嗽,該如何調理
樓上冰糖梨水確實止咳之方,但是是清熱止咳,梨是屬寒性的。如果是風寒的話,只會病上加病。
是葯三分毒,如果治病還是用葯,平時調理建議食療,
如果確認是風寒的話,可以嘗試用生薑,紅棗熬粥,
原料
鮮生薑或乾薑6—9克,粳米或糯米100—150克,大棗2—4枚。將生薑洗凈切碎,與米、棗同煮成粥。它有溫胃散寒、溫肺化痰的作用,但陰虛者或孕婦慎食。
做法
1.把米淘洗3遍,浸泡30分鍾;
2.生薑去皮,切成薄片;
3.大棗去核,對半切開;
4.將米放入鍋中,簡單干炒一下,再放入准備好的水;
5.用勺子將米攪拌均勻後,放入大棗和生薑片;
6.文火慢煮,直到粥煮熟。
生薑----男子不可百日無姜
按中醫理論,生薑是助陽之品,自古以來中醫素有「男子不可百日無姜」之語。宋代詩人蘇軾在《東坡雜記》中記述杭州錢塘凈慈寺80多歲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薑40年,故不老雲」。傳說白娘子盜仙草救許仙,此仙草就是生薑芽。生薑還有個別名叫「還魂草」,而姜湯也叫「還魂湯」。
姜含有揮發性姜油酮和姜油酚,具有活血、祛寒、除濕、發汗等功能,此外還有健胃止嘔、辟腥臭、消水腫之功效。故醫家和民諺稱「家備小姜,小病不慌」,還有「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的說法。
姜的營養成分和蔥蒜相似,同樣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等物質,並含有植物抗菌素,其殺菌作用不亞於蔥和蒜。生薑還含有較多的揮發油,可以抑制人體對膽固醇的吸收,防止肝臟和血清膽固醇的蓄積。用生薑、紅糖熬制的姜湯可活血驅寒,防治感冒,自古就是風寒感冒的食療良葯。外出旅遊,出發前口嚼生薑服下、或貼一片在肚臍上,也可以放在鼻旁嗅聞,有防暈車暈船之效。故民間有「出門帶塊姜,時時保健康」的說法。
曾有一位手術中發現全身淋巴系統已有癌細胞轉移、接受化療的患者,由於發生條件反射性嘔吐,每個化療周期、體重都要減輕2~3千克,健康受到嚴重損害。經過採用臨床營養支持、調理患者飲食,每天上午接受化療前不強制病人進食,而讓他口含一片薄姜,利用鮮姜止嘔和溫中散寒的作用。下午四時,趁化療葯物的毒性高潮期已過,分多次、少量進餐,以保證患者獲得足夠的熱能和營養補充。在歷時一年的治療中,患者體重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增加了十公斤。免疫功能的增強,使得患者的生命又延續了五年之久。在這里生薑的作用功不可沒。
應當注意的是腐爛的生薑中含有毒物質黃樟素、其對肝臟有劇毒,所以一旦發現生薑腐爛就一定不能食用。
紅棗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P以及鈣、磷、鐵和環磷酸腺苷等營養成分。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果品中名列前茅,有維生素王之美稱。紅棗所含有的環磷酸腺苷,是人體細胞能量代謝的必需成分,能夠增強肌力、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加心肌收縮力、改善心肌營養,對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有良好的作用;中醫中葯理論認為,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多夢等患者良好的保健營養品。
《脾胃論》中「內傷脾胃,百病由生」
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
胃歸土,肺歸金,土生金,養胃是關鍵,大棗,粳米厚養脾胃,生薑溫經散寒,調養脾胃。
建議還是去醫院確診一下,找經驗豐富中醫治療一下,調理未必去根。
2、兒童風寒用什麼咳嗽葯?
您好,孩子風寒咳嗽的話可以用999小兒止咳糖漿,它主要用於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初期使用效果會更好一些。服葯期間建議給孩子多吃一些清淡的水果蔬菜補充營養,避免再讓孩子著涼。
3、風寒咳嗽吃什麼能好的快
生薑+紅糖+大蒜
患了風寒感冒,喝溫熱的生薑紅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同時還伴有咳嗽,可在生薑紅糖水裡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鍾,把蒜頭的辣味煮掉。
2.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蓋放入鍋中去蒸,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蒸15分鍾即可。當碗里的蒜水溫熱時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3.烤橘子
將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並不斷翻動,烤到橘皮發黑,並從橘子里冒出熱氣即可。待橘子稍涼一會,剝去橘皮,讓孩子吃溫熱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貢桔,一次可以吃一隻。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溫,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後痰液的量會明顯減少,鎮咳作用非常明顯。
4.麻油薑末炒雞蛋
將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鍋內,油熱後放入薑末,稍在油中過一下,隨即打入1個雞蛋炒勻。風寒咳嗽及體虛咳嗽時,每晚在臨睡前趁熱吃一次,堅持吃上幾天,就能收到明顯效果。
以上是治療風寒咳嗽的食療方,家長在運用這些方法治病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性寒涼的食物不能吃:綠豆、螃蟹、蚌肉、田 螺、蝸牛、柿子、柚子、香蕉、獼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薺、慈姑、海帶、紫菜、生蘿卜、茄子、蘆蒿、藕、冬瓜、絲瓜、 地瓜等。如果樓主嫌食療麻煩的話也可以嘗試直接喝徳甫的欽炎清茶,隨時飲用,非常方便
【TSD。M】
4、風寒引起咳喘淡多長咳不止吃什麼盪葯有用?
陳皮+紫蘇+生薑+冰糖,燉湯喝,一般幾天就見好。
5、寶寶咳嗽貼哪個膏葯好
最近發現陰道入口裡面長了兩個小
6、一種治療風寒咳嗽的葯物,口服液,好像是哈爾濱的一家制葯廠生產的……求高人解答是什麼葯
是葯三分毒,你說的這個應該是川貝枇杷露或是止咳糖漿一類的東西,給你一些偏方吧,也能治咳嗽,最起碼人少受罪,平時加強鍛煉,有利於強身健體少感冒
--治療咳嗽偏方
1、蘿卜蔥白風寒咳嗽蘿卜1個,蔥白6根,生薑15克.用水三碗先將蘿卜煮熟,再放蔥白,姜,煮剩一碗湯.連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風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紅糖姜棗湯治傷風咳嗽
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
以水三碗煎至過半.頓服,服後出微汗即愈.
驅風散寒.治傷風咳嗽,胃寒刺痛,產後受寒腹瀉,惡陰等.
3、蕪荽湯平傷風咳嗽
蕪荽(香菜)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
先將大米洗凈,加水煮湯.取大米湯三湯匙與蕪荽,飴糖攪拌後蒸10分鍾.趁熱一次服,注意避風寒.
發汗透表.治傷風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蘿卜蜂蜜治風寒咳嗽
大白蘿卜1個,蜂蜜30克,白鬍椒5粒,麻黃2克.
將蘿卜洗凈,切片,放入碗內,倒入蜂蜜及白鬍椒,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卧床見汗即愈.
發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
5、羊蜜膏治虛勞咳嗽肺痿
熟羊脂250克,熟羊髓250克,白沙蜜250克,生薑汁100毫升,生地黃汁500毫升.
羊脂煎,令沸;次下羊髓,又令沸;次下蜜,地黃,生薑汁,不住手攪,微火熬數沸成膏.每日空腹溫酒調1匙,或做姜湯或做粥食亦可.
補虛潤肺,祛風化毒.治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虛勞瘦弱,咳嗽肺痿,還有潤肺潤膚的功效.
6、鮮梨貝母治咳嗽肺癰
鮮梨500克,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將梨去皮剖開,去核,把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內蒸熟.早晚分食.
清熱化痰,散結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癰,症見胸痛,寒戰,咳嗽,發熱,口乾,
咽燥,痰黃腥臭或膿血痰等.
7、飲馬乳清熱止嗽
鮮馬乳300毫升,白糖適量.
將馬乳煮沸;飲時加白糖.
據介紹,馬乳「止渴療熱」,有補血生津,潤燥止嗽的功效
肺結核的咳嗽,潮熱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8、冰糖燕窩粥治肺虛久咳
燕窩10克,大米100克,冰糖50克.
將燕窩放溫水中浸軟,摘去絨毛污物,再放入開水碗中繼續漲發.取上等大米淘洗干凈後放入鍋內,加清水三大碗,旺火燒開,改用文火熬煮.將發好純凈的燕窩放入鍋中與大米同熬約1小時,加入冰糖溶化後即成.
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治肺虛久咳及咳喘傷陰.
9、燕窩梨大養肺陰
燕窩5克(水浸泡),白梨2個,川貝母10克,冰糖5克.
白梨挖去核心,將其他三味同放梨內,蓋好扎緊放碗中,隔水燉熟.服食.
養陰潤燥,止咳化痰.治多年痰咳,氣短乏力.
10、蘿卜胡椒止咳祛痰涎
蘿卜1個,白鬍椒5粒,生薑3片,陳皮1片.
加水共煎30分鍾.日飲湯2次.
下氣消痰.治咳嗽痰多.
11、豆漿飲潤肺寧嗽化痰
黃豆,冰糖.
黃豆浸泡磨汁,煮沸後加糖飲用.每日清晨空腹飲1碗.
健脾寬中,潤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積瘦弱,肺熱咳嗽等.
12、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紅糖,白糖各100克.
把豆腐當中挖一窩,納入紅,白糖,放入碗內隔水煮30分鍾.一次吃完,連服4次.
清熱,生津,潤燥.治咳嗽痰喘.
13、玉米須橘皮治咳嗽
玉米須,橘皮各適量.
共加水煎,日服2次.
止咳化痰.治風寒咳嗽,痰多.
14、蘿卜豬肺止咳湯
蘿卜1個,豬肺1個,杏仁15克.
加水共煮1小時.吃肉飲湯.
清熱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15、糖水沖雞蛋補虛止咳
白糖50克,雞蛋1個,鮮姜適量.
先將雞蛋打入碗中,攪勻.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熱沖蛋,攪和,再倒入已絞取的薑汁,調勻.每日早晚各服1次.
補虛損.治久咳不愈.
16、芝麻冰糖水治夜嗽
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芝麻與冰糖共放碗中,開水沖飲.
潤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無痰.
注:芝麻1把,生薑50克,共搗爛煮汁服,亦有上述療效.
7、風寒咳嗽好長時間了也不好,有什麼良方?
平時注意休息,加強鍛煉,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以免變嚴重。飲食應該清淡,忌油膩辛辣,也不宜食生冷之品,以免阻礙脾胃運化功能,助生痰濕,加重咳嗽。可以靠自身免疫力好起來,葯的話少吃。
8、吳苗醫咳嗽貼真假
咳嗽是一種由於外邪侵襲,肺衛受邪,肺氣不得宣暢,以咳嗽、吐痰為主要特徵,並與肝脾腎存在密切關系的常見疾病。
處方1:杏仁、蘇葉、前胡、枳殼、桔梗、半夏各9克,生薑6克,咳嗽重者加貝母、牛蒡子各9克;乾咳無痰、喉癢加射干、牛蒡子各9克;咳嗽上逆而嘔者,加蘇子、半夏各9克;咳而喘加細辛3克,桂枝6克;用於外感風寒,咳嗽痰多,痰白稀薄易咳出,或伴有頭痛鼻塞,喉癢聲重,或惡寒發熱全身酸痛,需要疏風散宣肺止咳者。
處方2:桑葉、菊花、杏仁、連翹、桔梗、牛蒡子、前胡各9克,薄荷3克。咳嗽喉痛加板藍根15克,黃芩9克;咳而干嘔,加竹茹6克,蘇子3克;發熱重,加生石膏15克,金銀花、黃芩各9克;大便乾燥加全瓜蔞30-60克。用於咳嗽不爽,痰多稠粘色黃,口乾咽痛,或兼發熱外感風熱咳嗽。
處方3:桑葉、杏仁、貝母各9克,沙參15克,麥冬12克,梔子6克。痰多加貝母9克,竹瀝膏15克(化服),全瓜蔞15克;熱咳不已,口渴燥傷肺、胃陰分加天花粉15克、玉竹12克;口燥渴甚加石斛24克,梨汁15克;身熱汗多,煩渴加生石膏24克、知母9克。水煎服。用於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絲,鼻燥咽干,咳甚胸痛;或形寒身熱等症狀的燥熱咳嗽者。
處方4:知母、枇杷葉、黃芩、梔子各9克,蘆根12克,桑白皮、金銀花、石膏各15克,貝母6克。水煎服。用於面赤鼻干,發熱口渴,咳嗽喘急,痰涎粘稠色黃,因肺熱咳嗽患者。
處方5:二陳湯加味。用於需要健脾燥濕化痰的痰濕咳嗽。
處方6:瀉白散加減。用於需清肺降火,化痰止咳的火熱咳嗽。
處方7:平胃散合二陳湯加減。用於需健脾消食化痰的傷食咳嗽。
處方8:百合固金湯加減。用於需養陰潤肺,肺陰虧虛咳嗽。
處方9:小青龍湯加減。用於需溫陽化飲,脾肺陽虛型咳嗽。
處方10:淡豆豉320克,雲苓180克,葛根150克,甘草200克,沙參200克,薄荷160克,山豆根100克。共研細粉。制蜜丸。每丸6克。每日3次,每次2丸。姜湯或溫開水送服。主治高燒無汗,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處方11:紫苑500克,枇杷葉、百部各250克,分別曬干研面,混勻成散劑。每次服3-5克,日3次。可止痰祛痰。
處方12:百部、木賊、陳皮、白菜根粉各3克,水煎服。治咳嗽。
處方13:烏梅肉(微炒),蜜炙罌粟殼各等份共為末。每服6克。睡覺前蜜湯送下。用於久咳不止。
處方14:冰糖拌嚼吃黑芝麻(白芝麻亦可),對夜間久咳不止極效。
處方15:訶子、桔梗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用於肺虛咳喘及久咳失音。
處方16:蜜罌粟適量為末。每服3克。日2次。用於久咳不止。
處方17:青黛、海蛤粉各30克,川貝、甘草各15克。共為末。每次1.5克,每日3次。用於百日咳。
處方18:瓜蔞仁、,川貝各10克,冰糖15克。共研末。每次3克,早晚各1次。用於百日咳。
處方19:六味地黃丸加生脈散。用於腰腿酸軟,頭暈耳鳴,遺精咳嗽屬於腎咳喘者。
處方20:桑樹皮10克,甘草3克。水煎服。用於清晨多痰咳者。
處方21:生薑1片,切碎,雞蛋1個,香油內煎熟趁熱吃下,每日2次。治咳有效。
處方22:香蕉2個,去皮切段,加冰糖20克,蒸熟食用。每日1-2次。連用數日。主治肺燥咳嗽。
處方23:無花果30克,冰糖15克,共煮食,日1次,連服3-5天;杏仁10克(去皮尖搗碎),鴨梨1個(洗凈去核),加水共煮,熟時加冰糖20克,飲湯吃梨。均治肺熱咳嗽。
處方24:百合25克,清水浸泡1夜,取出另加水半碗,煮爛時加雪梨2個、冰糖30克,再煮30分鍾食服。對肺虛久咳立效。
處方25:銀耳15克,百合10克,冰糖適量。小火久燉後服。對乾咳很效。
處方26:冰糖50克,黃精30-50克(冷水泡發)小火燉服。主治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
處方27:雪花梨20個,大棗1000克,鮮藕1500克,鮮姜300克,共搗爛取汁,加熱熬膏,下冰糖400克,溶化,再加適量蜂蜜收膏。早晚隨意服。主治虛勞久咳。
處方28:白蘿卜蒸熟去皮蘸蜂蜜吃下,每日2個,早晚各1次。連用數日。主治虛勞咳嗽。
處方29:麥麩適量炒熟,蜂蜜調勻,貼後背心口處,可治久咳不愈。
處方30:大蒜搗泥攤於傷濕止痛膏上,洗腳後貼於湧泉穴,連用3-5天。用於風寒燥邪所致的咳嗽及夜間劇烈咳嗽。
處方31 :艾葉50克,足浴。每次30分鍾。連用7天。治久咳不愈。
處方32 :白菜根2個,洗凈水煎取液,加冰糖30克,再煮片刻飲服。主治咳嗽。
處方33:生薑、白蘿卜共搗汁飲服。每次10毫升。日2次。用於風寒咳嗽。
處方34:白果仁、甜杏仁各3克,核桃仁、花生仁各6克,共研末。調入1個雞蛋內攪勻蒸食。可治久咳。
處方35:開水兩杯,加入2匙芝麻油或花生油,加2匙白糖,共煮開後,打入1個雞蛋,趁熱飲服。每日早晚各1次。對乾咳有效。
處方36:芫荽30克,飴糖30克,大米100克。共煮食。用於傷風咳嗽。注意避風寒。
處方37:冬瓜子40克,豆腐1塊,冰糖50克,共煎服。治咳嗽。
處方38:麻黃4克,梨1個白糖40克,共煮飲食。用於經久不愈的咳嗽。
處方39:冰糖50克,置於500毫升山西老陳醋內,溶化後飲用。每次20毫升,日3次。連用至愈。用於頑固性咳嗽。
處方40:干柿餅燒炭研末,飯後開水送服。每次1個。用於婦女產後咳嗽。
9、中醫葯適宜技術透皮貼能制好小孩咳喘嗎
您好,咳嗽建議您採用中醫治療,中醫治療副作用小,中醫辨證治療各型咳嗽主要通過望、聞、問、切開方中醫認為咳嗽分風寒襲肺、風熱犯肺、風燥傷肺、痰濕蘊肺、痰熱郁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耗咳嗽,各型咳嗽特點不同應該辨證用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