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補肺保健方

補肺保健方

發布時間:2020-07-10 06:33:43

1、補肺氣的食療方法?

補肺氣就用西洋參加枸杞泡水喝,記住,是西洋參,不是人參。人參吃多了會上火,而西洋參不會。每次取3-5克昌弘西洋參片加適量枸杞,開水沖泡服用,每天一杯,補肺氣養血,也是上班族的最愛。如果你想用食療的方法,就用西洋參煲烏雞湯喝。

2、肺有哪些葯物保健方法?

常用方劑黃芪10克,白術克,防風5克,水煎服。有益氣固表止汗的作用,適用於肺氣虛弱、肌表不固所致的惡風自汗、不耐寒熱、容易感冒等。

黃芪15克,黨參10克,白術12克,茯苓9克,五味子6克,甘草3克,水煎服。有健脾益氣、補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肺氣虛所致的咳喘氣短、神疲乏力、語聲低微等。

百合20克,知母5克,麥冬5克,水煎服。有養陰潤肺、生津止渴的作用,用於肺陰不足、陰津虧虛所致的乾咳少

痰、痰質粘稠、不易咯出、咳聲嘶啞等。

蘇葉6克,杏仁10克,桔梗6克,陳皮5克,甘草3克,水煎服。有宣肺化痰、散風止咳的作用,適用於外感涼燥、肺氣失宣所致的咳嗽痰稀、鼻塞頭痛等。

百合15克,金銀花12克,連翹10克,杏仁6克,水煎服。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肺熱所致咳嗽、咯痰黃稠、不易咯出、咽喉腫痛等。

百合15克,麥冬12克,桑葉10克,杏仁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有養陰潤燥、清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燥熱傷肺所致的乾咳少痰、痰稠不易咯出、咽喉疼痛、口燥咽乾等。

常用中成葯人參保肺丸。有益氣補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適用於肺虛所致的咳嗽氣喘、神疲乏力、氣短痰稀等。

蛤蚧養肺丸。有補虛潤肺、健脾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適用於肺氣虛衰、脾腎不足所致的咳嗽痰少、咳痰不爽、喘急氣短、消瘦乏力等。

養陰清肺膏。有養陰清肺的作用,適用於肺腎陰虛、燥熱內生所致的咳嗽痰少、口燥咽干、心煩少寐等。

通宣理肺丸。有解表散寒、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外感風寒咳嗽、咳嗽痰白、無法惡寒、頭痛鼻塞等。

清肺抑火丸。有清肺抑火、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痰熱壅肺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咽痛、痰黃粘稠等。

二母寧嗽丸。有清肺潤燥、順氣止嗽的作用,適用於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黃粘稠、不易咯出或乾咳無痰、口燥咽乾等。

3、有健脾補肺的葯方嗎

在人體五臟裡面,肝、心、肺這些都是容易上火的,脾、腎這才是容易虧的,所以,只有補脾補腎,沒有補肺這一說的,鼻子干是因為肝火旺盛、肺熱造成的,晚上睡覺前多吃點生的白蘿卜(胃不難受的情況下,吃的越多好的越快),這才是潤肺的呢。

4、怎麼才能補肺

滋燥潤肺
秋令保健養肺為先肺喜潤而惡燥,燥邪傷肺。秋天氣候乾燥,空氣濕度小,尤其是中秋過後,風大,人們常有皮膚乾燥、口乾鼻燥、咽癢咳來嗽、大便秘結等症。因此,中秋後氣候轉燥時,應注意室源內保持一定濕度,避免劇烈運動使人大汗淋漓,耗津傷液。秋季飲食應「少辛增酸」、「防燥護陰」,適當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銀耳、蘿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熱與助火之品.
防憂傷肺
驚思驚恐等七情皆可影響氣機而致病,其中以憂傷肺最甚。現代醫學證實,常憂愁傷感之人易患外感等症。特別到了深秋時節,面對草枯葉落花零的景象,在外遊子與老人最易傷感,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瑞等宿疾復發或加重。因此,秋天應特別注意保持內心平靜,以保養肺氣。
補脾益肺
中醫非常重視培補脾胃(土)以使肺氣(金)充沛。故平時虛衰之人,宜進食人參、黃芪、山葯、大棗、蓮子、百合、甘草等葯食以補脾益肺(即中醫所謂「培土生金」),增強抗病能力,利於肺系疾病之防治。
通便宜肺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若大腸傳導功能正常則肺氣宣降;若大腸功能失常,大便秘結,則肺氣壅閉,氣逆不降,致咳嗽、氣喘、胸中憋悶等症加重,故防止便秘,保持肺氣宣通十分重要。

5、有什麼補肺的中葯或者配方呢?

脾胃一塊補,四神丸,理中丸

6、加強肺部的保健有哪些方法?

加強肺部保健,可以採取運動補肺的方式抄。一是以兩手抱頭頂,婉轉迴旋俯仰10次;二是用兩手相叉頭上,左右搖曳身子知10遍;三是兩手拍小腿前外側10遍。道在做運動時若能配合叩齒,效果更好,就是輕輕叩齒36次,不要出聲。

7、吃什麼補肺養肺

秋令保健養肺為先肺喜潤而惡燥,燥邪傷肺。秋天氣候乾燥,空氣濕度小,尤其是中秋過後,風大,人們常有皮膚乾燥、口乾鼻燥、咽癢咳嗽、大便秘結等症。因此,中秋後氣候轉燥時,應注意室內保持一定濕度,避免劇烈運動使人大汗淋漓,耗津傷液。秋季飲食應「少辛增酸」、「防燥護陰」,適當多吃些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銀耳、蘿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熱與助火之品.
防憂傷肺
驚思驚恐等七情皆可影響氣機而致病,其中以憂傷肺最甚。現代醫學證實,常憂愁傷感之人易患外感等症。特別到了深秋時節,面對草枯葉落花零的景象,在外遊子與老人最易傷感,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瑞等宿疾復發或加重。因此,秋天應特別注意保持內心平靜,以保養肺氣。
補脾益肺
中醫非常重視培補脾胃(土)以使肺氣(金)充沛。故平時虛衰之人,宜進食人參、黃芪、山葯、大棗、蓮子、百合、甘草等葯食以補脾益肺(即中醫所謂「培土生金」),增強抗病能力,利於肺系疾病之防治。
通便宜肺
中醫認為肺與大腸相表裡,若大腸傳導功能正常則肺氣宣降;若大腸功能失常,大便秘結,則肺氣壅閉,氣逆不降,致咳嗽、氣喘、胸中憋悶等症加重,故防止便秘,保持肺氣宣通十分重要。

參考資料:http://.baidu.com/question/6834241.html

8、一補肺葯方里有中七,都不知是啥,有說三七,有說是黃芪誰對對

應該是黃芪,因黃芪有直接補益肺氣的良好功效,此其一;再有一法可資鑒定;三七用量一般都在10克以下入煎,如果這''中七''用量大於10克,更是黃芪無誤.請採用此法.

與補肺保健方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