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米的營養價值是什麼?
每100克黑米中含有333千卡熱量、68克碳水化合物、9克蛋白質、4克膳食zd纖維、2克脂肪、356毫克磷、256毫克鉀、147毫克鎂、12毫克鈣、8毫克煙酸、7毫克鈉、4毫克鋅、2毫克鐵、2毫克錳、14微克視黃醇、3微克硒和2微克胡蘿卜素。
黑米中含有比普通大米高兩倍左右的錳、鋅和銅等元素,還含有普通大米中不存在的維生素c、葉綠素、花內青素和強心甙等特殊物質。
(1)黑米的保健量擴展資料
黑米禁忌與副作用:
1,米粒外部有一堅韌的種皮包裹,不易煮爛,故黑米應先浸泡一夜再煮。
2,病後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於吃黑米,可吃些紫米來調養。
3,黑米粥若不煮爛,不僅大多數招牌營養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後易引起急性腸胃炎,對消化功能較弱的孩子和老弱病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爛的黑米。
4,中醫認為黑米性平容,味甘;火盛熱燥者不宜食用。
2、黑米的營養價值是怎樣?
大補氣血陰陽,以陝西漢中地區出產的黑米為佳,也有人叫它「葯糯」、b2,營養成分多未溶出:用清水稍加淘洗、骨折。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對消化系統功能弱的人是很好的營養補品,可使血紅蛋白升高。黑米還可輔助治療跌打,這樣煮出來的黑米粥僅能使黑米變軟,也會引起消化不良、鐵、鉬等元素和維生素b1、花生米等。黑米酒能促進睡眠,將黑米搗爛外敷或用黑米酒內服外擦,具有延緩衰老之功效,質地細密、胃之功能。
黑米不易煮爛,是獻給歷代帝王之貢品,湯汁也不黏稠,黑米對頭暈,僅聽說浸泡3個小時,據說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事實上、錳。故大量食用黑米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因為它的表面有一層較堅韌的種皮包裹,增強造血功能,未煮爛的黑米能耐受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食黑米能補腎、紅棗,文火煮2小時或用高壓鍋煮沸30分鍾以上即可食用。如加入適量的冰糖,浸泡1~3小時。黑米外皮墨黑、貧血。
黑米營養豐富,加入適量溫熱水,比普通大米略扁、脾,防止白發早生、鋅,味道更好,卻未破壞其結構、b6,營養價值更高,從漢武帝至清末一直被視為珍品,還可滋養肌膚、鈣,改善心,比一般大米多煮些時間即可食用。許多人不了解黑米這一特性,堪稱米中一絕、肝。它含有18種氨基酸及硒、核桃仁、白果、眼疾,有益胃腸消化。此外、腰腿酸軟等症有一定療效,固本扶正。同時,再配以用量為黑米1/3的精白米,可加快痊癒、銀耳,所以。
現介紹一種黑米粥製法,實為四季進補之佳品黑米又稱黑粳米
3、黑米有什麼營養價值?
黑米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維生素E、鈣、磷、鉀、鎂、鐵、鋅等營養元素,營養豐富。
黑米所含錳、鋅、銅等無機鹽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維生素C、葉綠素、花青素、胡蘿卜素及強心甙等特殊成分。
黑米是一種葯、食兼用的大米。黑米是由禾本科植物稻經長期培育形成的一類特色品種。粒型有秈、粳兩種,粒質分糯性和非糯性兩類。
糙米呈黑色或黑褐色。黑米外表墨黑,營養豐富,有「黑珍珠」 和「世界米中之王」的美譽。我國不少地方都有生產,具有代表性的有陝西黑米、貴州黑糯米、湖南黑米等。
黑米的米粒外部有一堅韌的種皮包裹,不易煮爛,故黑米應先浸泡一夜再煮。黑米粥若不煮爛,不僅大多數招牌營養素不能溶出,而且多食後易引起急性腸胃炎;
對消化功能較弱的孩子和老弱病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爛的黑米。病後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於吃黑米,可吃些紫米來調養。
4、黑米有什麼營養
你問了兩個,首先說黑米吧,現代醫學證實,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經常食用黑米,有利於防治頭昏、目眩、貧血、白發、眼疾、腰膝酸軟、肺燥咳嗽、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腎虛水腫、食慾不振、脾胃虛弱等症。
黑米所含錳、鋅、銅等無機鹽大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維生素C、葉綠素、花青素、胡蘿卜素及強心甙等特殊成分,因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營養。多食黑米具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之功,對於少年白發、婦女產後虛弱,病後體虛以及貧血、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作用。但是消化不良者慎食哦~
再來說說黑豆:黑豆皮為黑色,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很好的抗氧化劑來源,能清除體內自由基,尤其是在胃的酸性環境下,抗氧化效果好,養顏美容,增加腸胃蠕動。黑豆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也是一種抗氧化劑),能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皮膚皺紋,保持青春健美。黑豆中粗纖維含量高達4%,常食黑豆可提供食物中的粗纖維,促進消化,防止便秘發生。
兩者都是好東西,都屬於五穀雜糧。
5、黑米(也就是紫米)的卡路里高嗎
100克黑米的熱量為333大卡。
1、 黑米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維生素E、鈣、磷、鉀、鎂、鐵、鋅等營養元素,營養豐富;
2、黑米具有清除自由基、改善缺鐵性貧血、抗應激反應以及免疫調節等多種生理功能;
3、黑米中的黃酮類化合物能維持血管正常滲透壓,減輕血管脆性,防止血管破裂和止血;
4、黑米有抗菌,降低血壓、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功效;
5、黑米還具有改善心肌營養,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功效。
(5)黑米的保健量擴展資料
中醫認為黑米有顯著的葯用價值,古農醫書記載:黑米「滋陰補腎, 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潤腸」,「滑濕益精,補肺緩筋」等功效;可入葯入膳,對頭昏目眩、貧血白發、腰膝酸軟、夜盲耳鳴症、療效尤佳。長期食用可延年益壽。因此,人們俗稱 :「葯米」、「長壽米」。由於它最適於孕婦、產婦等補血之用,又稱「月米」、「補血米」等。歷代帝王也把它作為宮廷養生珍品,稱為「貢米」。
現代醫學證實,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肝明目等療效。經常食用黑米,有利於防治頭昏、目眩、貧血、白發、眼疾、腰膝酸軟、肺燥咳嗽、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腎虛水腫、食慾不振、脾胃虛弱等症。由於黑米所含營養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層,故不宜精加工,以食用糙米或標准三等米為宜。按照營養專家黎黍勻研究,黑米的生命力指數為7.7021,食物防病指數為36.05,具有較強的保健功能。
6、黑米 的營養價值
黑米的營養及保健功能
1-黑米被認為是稻米中的珍品,它是近年國際流行的「健康食品」之一。與普通稻米相比,黑米不僅蛋白質的含量相當高,必需氨基酸齊全,還含有大量的天然黑米色素、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是富含鐵、硒、鋅、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我國民間把黑米俗稱「葯米」、「月家米」,作為產婦和體虛衰弱病人的滋補品,也用於改善孕產婦、兒童、貧血動物模型缺鐵性貧血的狀況。《本草綱目》和《神農本草經》中記載,黑米有滋陰補腎、健脾開胃、補中益氣、活血化淤等功效。
2-黑米中的膳食纖維含量十分豐富。膳食纖維能夠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有助預防冠狀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臟病。
3-黑米中脂溶性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正的含量非常豐富。據現代醫學研究,維生素正是一種強抗氧化劑,能夠抵抗具有強氧化作用的致癌物質的產生,促進人體能量代謝,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預防血管硬化,防止膽固醇的沉積,減少心血管病的發生。
4-黑米中還富含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如硒、鋅、鐵和銅等。研究證明,硒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是一種強抗氧化劑,作用與維生素正相似,但效力更大。硒是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組成成分,能防止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抑制對機體有損害作用的過氧化物和自由基的產生,保護細胞免受損害。而鋅、鐵和銅對血管的保護作用也已被很多資料證實。
5-黑米中還含有水溶性黃酮類化合物以及生物鹼、植物甾醇等葯用成分。黃酮類化合物成分的范圍很廣,種類和數目非常多,不同成分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理活性。黑米皮中的總黃酮物質主要是由黑色素組成。據醫學資料,黃酮類化合物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它能夠維持血管的正常滲透壓,減低血管的脆性,防止血管破裂,止血並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6-食物營養價值的一般規律告訴我們,同樣一種食物原料中,顏色越深的,營養價值就越高,大米同樣符合這個規律。所以,黑米的營養價值要遠遠高於精白米。
黑色素有抗衰老作用。
黑米的顏色之所以與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為它外部的皮層中含有花青素類色素,這種色素本身具有很強的抗衰老作用。國內外研究表明,米的顏色越深,則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強,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種顏色的米中是最強的。此外,這種色素中還富含黃酮類活性物質,是白米的5倍之多,對預防動脈硬化有很大的作用。
與精白米相比,黑米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是它的4倍左右;鉀、鎂、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含量分別是它的4.4倍、6倍、1.7倍、3.8倍和1.7倍;賴氨酸含量是它的2-2.5倍。
自古以來,黑米就被人們當成一種滋補保健品。《紅樓夢》中所說的「御田胭脂米」就是指紫黑色的血糯米。中醫認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療貧血、頭昏、視物不清、頭發早白等多種病症。
由於黑米中含膳食纖維較多,澱粉消化速度比較慢,血糖指數僅有55(白米飯為87),因此,吃黑米不會像吃白米那樣造成血糖的劇烈波動。此外,黑米中的鉀、鎂等礦物質還有利於控制血壓、減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糖尿病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食用黑米作為膳食調養的一部分
7、黑米是補什麼的啊
黑米又稱黑粳米,也有人叫它「葯糯」,據說在我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黑米外皮墨黑,質地細密,比普通大米略扁,以陝西漢中地區出產的黑米為佳,從漢武帝至清末一直被視為珍品,是獻給歷代帝王之貢品。 黑米營養豐富,堪稱米中一絕。它含有18種氨基酸及硒、鐵、鋅、鈣、錳、鉬等元素和維生素b1、b2、b6,有益胃腸消化,增強造血功能,可使血紅蛋白升高。 我國傳統醫學認為,食黑米能補腎,改善心、肝、脾、胃之功能,固本扶正,大補氣血陰陽,對消化系統功能弱的人是很好的營養補品。同時,還可滋養肌膚,防止白發早生,具有延緩衰老之功效。此外,黑米對頭暈、貧血、眼疾、腰腿酸軟等症有一定療效。黑米還可輔助治療跌打、骨折,將黑米搗爛外敷或用黑米酒內服外擦,可加快痊癒。黑米酒能促進睡眠。黑色素有抗衰老作用 黑米的顏色之所以與其他米不同,主要是因為它外部的皮層中含有花青素類色素,這種色素本身具有很強的抗衰老作用。國內外研究表明,米的顏色越深,則表皮色素的抗衰老效果越強,黑米色素的作用在各種顏色的米中是最強的。此外,這種色素中還富含黃酮類活性物質,是白米的5倍之多,對預防動脈硬化有很大的作用。 與精白米相比,黑米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是它的4倍左右;鉀、鎂、鐵、鋅、錳等微量元素含量分別是它的4.4倍、6倍、1.7倍、3.8倍和1.7倍;賴氨酸含量是它的2—2.5倍。 自古以來,黑米就被人們當成一種滋補保健品。《紅樓夢》中所說的「御田胭脂米」就是指紫黑色的血糯米。中醫認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療貧血、頭昏、視物不清、頭發早白等多種病症。 由於黑米中含膳食纖維較多,澱粉消化速度比較慢,血糖指數僅有55(白米飯為87),因此,吃黑米不會像吃白米那樣造成血糖的劇烈波動。此外,黑米中的鉀、鎂等礦物質還有利於控制血壓、減少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所以,糖尿病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可以把食用黑米作為膳食調養的一部分。
8、黑米的營養價值?
用黑米熬制的米粥清香油亮,軟糯適口、葉綠素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維生素C、胡蘿卜素及強心甙等特殊成分、花青素
9、為什麼黑米有較好的營養保健功效
不管是種類還是含量,黑米內所含的營養物質都遠多於普通大米。
黑米之所以具備較好的營養保健功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 黑米不但蛋白質及脂肪等含量高於普通大米,並富含維生素、核黃素、硫胺素及鐵、銅、鋅、硒等微量元素,而且含有人體所需的氨基酸的含量也高於普通大米,而且氨基酸的模式比較接近人體模式。
2、 黑米色素中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質。研究表明,黑米中含有黃酮、花青素、生物鹼、甾醇、強心甙、皂甙等生物活性物質,有益於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抗病能力及抗過敏等活性。
3、 鐵在人體內主要以鐵蛋白的形式存在於血紅蛋白中,是人體必需的礦物質之一, 並與能量代謝和免疫機能有關。正常情況下,人體鐵的排泄量與攝入量持平,但婦女在妊娠及哺乳期需鐵量較大,若鐵的吸收和貯備不足,易發生缺鐵性貧血。研究表明,用黑米糠鐵飼喂大鼠,黑米糠鐵可被吸收,相對吸收率為56% 。添加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後,鐵的相對吸收率無顯著改變。
4、 目前大量的研究認為,人類的衰老與氧自由基的損傷有關。自由基是生物組織代謝的產物,當體內自由基產生過多或自身防禦系統薄弱時,會導致大量膜內多不飽和脂肪酸發生過氧化作用,最終導致多種炎症、變態性疾病、衰老等一系列病變的發生。氧化產物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氧化對細胞成分的損傷也隨年齡的增加而加重。有研究證實,黑米天然食品中色素應屬於黃酮類化合物, 其抗氧化機理是作為自由基的接受體而阻斷自由基連鎖反應。適當引入外源性抗氧化劑,可減緩或改善自由基引起的疾病(例如動脈粥樣硬化、癌細胞生長、輻射損傷、關節炎等)。
10、吃黑米的好處與壞處
好處:
黑米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鈣,鉀,鎂,鐵,鋅等營養元素,營養豐富。
黑泥所含的錳,鋅,銅等無機鹽,大多都比大米高1-3倍,更含有大米所缺乏的維生素c葉綠素,花青素,胡蘿卜素等特殊成分,因而黑米比普通大米更具有營養。
中醫認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跟明目活血的作用,可以治療貧血,頭暈視物不清等症狀。
壞處:
生病後消化能力弱的人,不宜急於吃黑米,因為黑米,米粒外有一堅韌的種皮包裹,不容易煮爛。
然而黑米粥如果不煮,那大多數的招牌營養素不能溶出,且吃多了後容易引起急性腸胃炎,對消化功能較弱的孩子以及老弱病殘者更是如此,因此消化不良的人不要吃未煮爛的黑米。
而且黑米所含的營養成分多聚集在黑色皮層,故不宜精加工,以食用糙米或標准三等米為宜。
黑米所含銅比大米也高1-3倍,不適合肝豆狀核變性者患者以及睾酮患者食用。
(10)黑米的保健量擴展資料:
吃黑米的好處是遠遠大過於它的壞處的。黑米具有促進骨骼和筋骨的發展,所以對於小孩子來說,食用黑米的好處是有很多的,但是切記食用前一定要將黑米煮爛。
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說,而黑米可以起到很好的滋陰補腎和增強身體抵抗力的作用。而孕婦在孕期生活中適當吃一些黑米,不僅可以照顧自己的身體,而且對於腹中的胎兒成長是有很大作用的。
搜狗百科—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