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保健知識 > 五行保健表

五行保健表

發布時間:2020-07-10 01:25:18

1、五行屬性查詢表

生日(公歷): 2010年 4月 23日 13時50分
生日(農歷): 庚寅年 三月 初十 未時
八 字: 庚寅 庚辰 癸卯 己未
五 行: 金木 金土 水木 土土
納 音: 松柏木 白臘金 金箔金 天上火
五行分析:
總述:八字偏弱,八字喜「水」,起名最好用五行屬性為「水」的字。詳細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土旺;五行缺火;日主天干為水 (同類為:水金;異類為:火木土。五行統計: 2木, 0火, 3土, 2金, 1水)

用神分析:〖同類得分〗:水1.25,金2.20,共計3.45分;〖異類得分〗:火0.64,木2.42,土2.20,共計5.26分;〖差〗:-1.81分;〖綜合旺衰得分〗:-1.81分,「八字偏弱」;〖八字喜用神〗:八字偏弱,八字喜「水」,「水」就是此命的「喜神」。

提示您:同類和異類得分基本相同時,五行陰陽較平衡,一生較順利。當同類和異類得分相差過大時,人生八字就過硬或過弱,一生起伏較大。在取名的時候,就需要觀察八字需要什麼用神(喜神),然後在名字當中加進去相應五行屬性的文字即可。
--------------------------------------------------------------------------------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
五行相生的關系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剋的關系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屬相分析: 屬相(生肖):虎。虎年出生的人:
起名宜有:山、玉、金、木、示、水、月、犭、馬、氵、釒等部首為吉。
起名忌有:日、火、田、口、幾、糹、石、刀、血、弓、父、足等部首。

註:屬相是從立春起計算

五行屬相:

星座分析: 星座:金牛座

解析:4月21日~5月20日 主宰行星:金星 屬性:地相星座 金牛座的人的特點:金牛座的人不願意毫無意義地說教,無緣無故地行動和失去理智激動。你不放任激情,也沒有緊迫感,這是一個強烈抑制精神和思想總是按一定尺度運行的人。你的性格平穩、有毅力和耐力,勤勞智慧,富有實干精神。為人處世小心謹慎,感情真誠專一。從消極的意義上看,這些優點的背後還隱藏著多疑多慮、嫉妒、悲觀失望、沉默寡言、陰郁孤僻的性格特點。人際關系方面:因為你溫和的個性,人緣不錯,但如果真的激怒了你,你會大發雷霆。然而這樣的發泄憤怒對你沒有好處。因此,還是控制一下自己,讓自己冷靜下來,保持和諧人際關系。

2、養生五行對照表是什麼?

世界上很多事物都存在著類似於五行之間的關系,和生活、健康之間關聯緊密的很多事物都具有這樣的屬性,養生先要來從掌握這些事物屬性做起。

據《史記·天官書》記載:「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古人說:五行者,行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五行學說認為,宇宙萬物無不統一,具有五行結構的大系統之中,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以人體五臟為主體與五星、無行、五方、五季、五色、五數等五個方面加以歸類配列,而形成以五為主幹的萬物一體,天人合一系統。也就是說世間萬物都有金木水火土的屬性以及他們之間相生相剋的關系。

那麼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對我們養生存命,長壽健體息息相關的事物中它們的五行屬性又是怎自么樣的呢?我們可以看到下面這個養生五行對照表,根據這個表格和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我們甚至可以自己對自己身體的狀態進行自我調整。

這個表格中的五行對照是人們在長期的生活當中對事物的了解和看法,體現了這些事物的本身屬性,也為人們人們日常生活給出了指導。本書中的很多章節將要涉及到本表,以及本表中的五行生剋關系。

3、五行養生的五行與疾病

(1)歸屬人體組織結構
中醫學運用了五行類比聯系的方法,根據臟腑組織的性能和特點,將人體的組織結構分屬於五行系統,從而形成了以五臟(肝、心、脾、肺、腎)為中心,配合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主持五體(筋、脈、肉、皮毛、骨),開竅於五官(目、舌、口、鼻、耳),外榮於體表(爪、面、唇、毛、發)等的臟腑組織結構系統,為臟象學說的系統化奠定了基礎。
此外,中醫學根據天人相應的觀點,運用事物屬性的五行歸類方法,將自然界的有關事物或現象也進行了歸屬,並與人體臟腑組織結構的五行屬性聯系起來。如人體的五臟、六腑、五體、五官等與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等相聯系,這樣就把人體與自然環境統一起來,反映了人體內外環境之間的相互收受通應關系。例如春應於東方,風氣主令,故氣候溫和,陽氣生發,萬物滋生,人體之肝氣與之相應,故肝氣旺於春。
(2)說明五臟病理變化的相互影響
臟腑病變的相互影響和傳遞,謂之傳變,即本臟之病可以傳至他臟,他臟之病亦可以傳於本臟。從五行規律來說,則病理上的傳變主要體現於五行相生的母子關系及五行相剋的乘侮關系。
(l)相生關系傳變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兩種情況:
母病及子,又稱母虛累子,系病變從母臟傳來,並依據相生方向傳於屬子的臟器。臨床多先見母臟病候,繼則又見子臟病候。如水不涵木證,即腎陰虧虛,不能滋養肝陰,陰不制陽,以致肝陽虛亢,臨床可見腰膝酸軟,耳鳴遺精,眩暈,健忘,失眠,急躁易怒,咽干口燥,五心煩熱,顴紅盜汗等症。
子病犯母,又稱子盜母氣,系病變從子臟傳來侵及屬母的臟器,臨床多見先有子臟病候,繼則又見母臟病候。如心肝火旺證,即心火亢盛而致肝火上炎,可見心煩失眠,或狂躁譫語,口舌生瘡,舌尖紅赤疼痛,又兼見煩躁易怒,頭痛眩暈,面紅目赤等症。
(2)相剋關系傳變包括相乘傳變和相侮傳變兩種情況:
相乘傳變,即相剋太過而致疾病傳變。如木亢乘土,即肝脾不和證或肝胃不和證,臨床多見肝氣橫逆,侵及脾胃,導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亂。多先見肝病證候,繼則又見脾氣虛弱或胃失和降證候。如肝氣橫逆,可見煩躁易怒,胸悶脅痛,眩暈頭痛等證。橫逆犯胃則繼見惡心,噯氣,吞酸,嘔吐等症。橫逆犯脾則繼見納呆,厭食,脘腹脹滿,大便溏泄或不調等脾虛失運病證。
相侮傳變,即反克為病。如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之證,臨床多見心肝火旺,肝火亢逆,上犯肺金,灼傷肺津或肺絡,一般先見胸脅疼痛,口苦,煩躁易怒,脈弦數等肝火亢盛之症,繼則又見咳嗽,甚則咳血,或痰中帶血等肺失清肅之候。由於肝病在前,肺病在後,病變由被克臟傳來,故屬相侮規律傳變。
應當指出,所謂五行母子或乘侮關系之傳變,在臨床上並不是必定要發生的,此種傳變發生與否,還與臟氣虛實、病邪性質,以及護理治療等多方面因素或條件有關,一般來講,臟氣虛則傳,臟氣不虛則不傳或難以傳變,對此應靈活看待,不能機械理解。
(3)說明臟腑生理功能與某些相互聯系
中醫學根據五行之特性,用以說明五臟的某些生理特性和功能作用。如木性可曲可直,條順而暢達,肝屬木,故肝喜條達而惡抑鬱,並有疏泄之功能;火性溫熱而炎上,心屬火,故心陽有溫煦之功能,心火易於上炎;土性敦厚,有生化萬物之特性,脾屬土,故脾有消化水谷,運輸精微,營養四肢百骸的功能,又為氣血生化之源;金性清肅收斂,肺屬金,故肺具有清宣肅降之功能;水性潤下,有下行、閉藏之性,腎屬水,故腎主水液代謝之蒸化排泄,並有藏精功能。
中醫學認為五臟的功能活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著的。五臟是人體生理活動的中心。五臟之間在生理上相互聯系、相互協調,共同完成整體的生理活動。五臟配屬五行,不僅闡明了五臟的某些功能特點,而且認為五臟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和相互制約的聯系,並由此說明五臟之每一臟都與其它四臟發生著關系,從而概括出五臟的整體聯系。試從相剋和相生兩方面來進行敘述如下:
臟腑之間的相互資生聯系,如腎能藏精,肝能藏血,腎精可以化生肝血,此即腎水滋養肝木,即水生木;肝藏血,心主血脈,肝之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功能正常,則有助於心主血脈功能的正常發揮,此即肝木上濟心火,即木生火;心主血脈,又主神志,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又主統血,心之陽熱可以溫運脾陽,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榮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之功能,此即心火溫運脾土,即火生土;脾能轉輸精微,益氣以充肺,從而維持肺主氣之功能,並使之宣肅正常,此為脾氣生養肺氣,即土生金;肺主氣,職司清肅,腎主藏精納氣,肺氣肅降則有助於腎精之閉藏和氣之攝納,肺氣肅降,水道通調,又能促進腎主水功能的發揮,此即肺金滋養腎水,即金生水。
可以看出,五臟之間相互資生的關系,即是運用五行相生的理論來闡明的。
臟腑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如肺氣肅降,氣機調暢,可以抑制肝氣之上逆和肝陽之上亢,此即金克木;肝氣的條達,可以疏泄脾濕之壅滯,此即木克土;脾氣運化,可以調節腎主水功能,以防止水濕之泛濫,此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上濟於心,以制約心火的亢炎,此即水克火;心之陽熱,可以制約肺氣的清肅太過,此即火克金。亦可看出,五臟之間在生理功能上的相互制約,亦是運用五行相剋理論來闡明的。
總之,五臟之間的生克關系,說明每一個臟在功能上均有他臟資助,因而本臟不至於虛損;又能制約其它臟,因而使它臟不致過亢;若本臟之氣過盛,則有他臟之氣制約之;而本臟之氣虛損,則又有他臟之氣以滋養之。可見,通過這種生克關系,即把臟腑緊密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從而維持了人體內環境的協調統一。
此外,關於人體與外界環境,如四時、五氣,以及飲食五味的關系,中醫學亦是用五行之規律來加以說明的,在此不一一列舉說明。
(4)用於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人體本身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內部臟腑有病可以反映於機體的體表,從色澤、聲音、形態、口味、脈象、舌苔等多方面反映出來。由於對五臟與五色、五音、五味等都以五行進行分類歸屬,作了一定的聯系,形成五臟系統的層次結構,所以為疾病的診斷奠定了理論基礎。因此,在臨床診斷上,我們即可以綜合四診材料,根據五行所屬及其生克乘侮規律來推斷病情。如面見青色,喜食酸味,兩脅脹痛,脈弦,即可診為肝病;面見赤色,口味苦,舌尖紅或糜爛,脈洪或數,則可診為心火亢盛;而脾虛病人,面色見青,口泛酸水,則可診為肝木乘土,即肝脾不和之證。
一般來說,中醫診病很重視色診和脈診的結合應用,且能在客觀上大致反映出疾病的狀況。但是,欲從色脈來判斷病情的發展趨勢,則主要是運用五行的生克關系。如《醫宗金鑒·四診心法》指出:色脈相合,已見其色,不得其脈,得克則死,得生則生。即色脈相符,為病情發展正常;脈克色為逆;脈生色為順。如肝病,色青而見弦脈,是為色脈相符;如不見弦脈而反見浮脈(肺脈),則屬相剋之脈,即脈克色(金克木)為逆;若得沉脈(腎脈),即脈生色(水生木),則為順。此種判斷預後的生克關系,在臨床上雖然亦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能機械地套用。
五行學說用於臨床治療方面,則主要在於控制疾病的傳變和確定治則治法兩方面。
(1)控制疾病傳變
疾病的發生,主要在於機體臟腑陰陽氣血功能的失調。而臟腑組織的功能失調也必然反映於內臟生克制化關系的失常。因此,疾病的傳變,則常是一臟受病而波及他臟,或他臟受病而傳及本臟。因此,在臨床上除對所病本臟進行適當處理外,特別應考慮到與其有關臟腑之間的傳變關系,並應根據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來調整其太過或不及,以控制或防止其疾病的傳變,使之恢復其正常的功能活動。如肝臟有病,則應經常注意強健脾胃,以防其傳變。脾胃不虛,則疾病不易傳變,且易於痊癒。故《難經》說: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實脾氣。
(2)確定治則與治法
確定治則與治法主要是根據相生、相剋規律來確定某些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主要內容包括如下幾方面:
①根據相生規律來確定治則治法:多用於母病及子或子病犯母(即子盜母氣)等病證。基本原則是補母或瀉子,即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難經》)。
補母:主要適用於母子關系失調的虛證。如肺氣虛弱發展到一定程度,可影響及脾之健運,而致脾虛。脾土為母,肺金為子,土能生金,故可用補脾益肺方法進行治療,此即虛則補其母之含義。
瀉子:主要適用於母子關系失調的實證。如肝火熾盛,有升無降,出現肝實證時,可採用清心瀉火法進行治療。肝木為母,心火為子,故瀉心火則有助於瀉肝火,此即實則瀉其子之含義。
此外,運用相生規律來進行治療,除母病及子及子病犯母外,尚有單純的子病虛證,亦可運用母子相生關系,兼顧補母以加強其相生之力,從而有助於子臟虛證之恢復。
臨床上依據五行相生規律所確定的治療方法,常用者有以下幾種:
滋水涵木法:指通過滋養腎陰以養肝陰,從而涵斂肝陽的治療方法,又稱滋肝養腎法、滋補肝腎法、乙癸同源法。主要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致肝陰不足,甚則肝陽偏亢之病證。金水相生法是滋補肺腎陰虛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補肺滋腎法、滋養肺腎法。主要適用於肺虛不能輸布津液以滋腎,或腎陰不足,精氣不能上榮於肺,以致肺腎陰虛病證。
培土生金法:是指補脾益氣而達到補益肺氣的治療方法。主要適用於脾虛胃弱不能滋養肺臟而致肺脾兩虛之病證。
②根據相剋規律來確定治療原則:多用於臨床上由於相剋關系紊亂而出現的乘侮病證,主要有相剋太過、相剋不及和相侮(反克)之不同。其治療原則主要是抑強或扶弱,並側重於制其強盛,以使弱者易於恢復。此外在必要時,亦可在其強盛之一方尚未發生相乘病變時,利用相剋規律,預先加強其被克者力量,從而防止病情之發展。
抑強:主要適用於相乘或相侮病證。如肝氣橫逆犯胃或乘脾,出現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調之病證,稱之為木亢乘土。治則應以疏肝、平肝之法為主。若由於脾胃壅滯,影響及肝,而致肝氣失於條達疏泄,形成土郁病證,是為相侮(反克)病證,其治療則應以運脾和胃為主。總之,抑制其強,則被克者之機能自然易於恢復協調。
扶弱:主要適用於相剋之力不及,或因虛而被乘襲所產生的病證。如肝虛氣郁,影響脾胃之健運,則稱木不疏土,治宜補肝和肝為主,兼顧健脾之法。若因土虛木乘所致的肝脾不調或肝胃失和病證,則應以健脾和胃和疏肝理氣為法。總之,扶其弱則有助於相互制約協調關系的恢復。
臨床上依據五行相剋規律所確定的治療方法,常用者有如下幾種:
扶土抑木法:是以健脾疏肝葯物治療脾虛肝氣亢逆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健脾疏肝法。主要適用於脾虛肝鬱病證。
培土製水法:是指用溫運脾陽或健脾益氣葯物,以治療水濕停聚病證的一種方法,又稱健脾利水法。主要運用於脾虛不運,或脾陽虛損,水濕泛濫而致的水腫等病證。
佐金平木法:指通過清肅肺氣,以抑制肝火亢盛病證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清肺瀉肝法。主要適用於肝火亢逆,灼傷肺金,影響肺氣清肅而致的木火刑金病證。
瀉南補北法:指通過瀉心火,補腎水以交通心腎的一種治療方法。又稱瀉火補腎法、滋陰降火法。主要適用於腎陰不足,心陽偏亢,水火失濟,心腎不交病證。
此外,在針灸療法中,手足三陰三陽十二經脈四肢末端的穴位亦分屬於五行,即井、滎、輸、經、合五種穴位,分屬於木火土金水,臨床上即可根據不同病情,運用五行生剋規律進行選穴針刺治療。
同樣,五行生剋關系,對於精神療法亦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臨床上即可以運用情志之間的相互制約關系而達到治療目的。如《素問》說: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等,即是運用五行相剋關系來調整情志,從而達到治療精神性病症的目的。

4、金木水火土五行查詢表

甲乙東方木 庚辛西方金 丙丁南方火 壬癸北方水 戊已中央土

亥子北方水 寅卯東方木 巳午南方火 申酉西方金 辰戍丑未 四隅土

五行 木 火 土 金 水
方向 東 南 中 西 北
時序 春 夏 長夏 秋 冬
五氣 風 暑 濕 燥 寒
生化過程 生 長 化 收 藏
臟 肝 心 脾 肺 腎
腑 膽 小腸 胃 腸 膀胱
竅 目 舌 口 鼻 耳
體 筋 脈 肉 皮毛 骨
志 怒 喜 思 憂 恐
色 青 赤 黃 白 黑
味 酸 苦 甘 辛 咸
音 角 征 宮 商 羽
聲 呼 笑 歌 哭 呻

水克火克金克木克土克水

水生木生火生土生金生水

根據客觀規律來,還是蠻好記的

相剋:
水滅火
火可以融化金(金屬)
金(金屬)可以砍斷木(樹木)
木可以從土中汲取營養
土克水(水來土掩)

相生:
水生木(澆水使樹木生長)
木生火(木是五行中唯一的可燃物)
火生土(燒完就變成塵土了)
土生金(金是土中礦物質的沉澱)
金生水(金屬是冷的,容易在上面凝結成水)

5、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圖表是什麼樣?

五行相生(五材說):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木生火:隱暖生火
火生土:焚木生土
土生金:聚石生金
金生水:銷鍛生水
水生木:溫潤生木
五行相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6、五行查詢表

出生年月日時: (公歷) 2011年 3月 22日 18點
(農歷) 辛卯年 二月 十八 酉時
八字: 辛卯 辛卯 丙子 丁酉
五行: 金木 金木 火水 火金
納音: 松柏木 松柏木 洞下水 山下火

此命五行金旺缺土;日主天干為火,生於夏季;必須有土助,但忌金太多。
(取名時可根據以上情況進行相應糾偏補缺)
=================================
您出生於公歷2011年03月22日星期二農歷辛卯年(兔)二月十八酉時,今年1歲,五行骨重為4.6兩,命書如下(僅供參考):

東西南北盡皆通,出姓移居更覺隆;
衣祿無窮無數定,中年晚景一般同。

說明:
此命為人心慈性燥, 有口無心有粗有細, 一生奔波,六親無靠,無大難,妻宮兩硬無刑,祖業凋零, 自立家計,早業如同敗落萍, 勞心用下一條計, 交三十五六七八九歲,又平平度過幾春秋,六十前後花開日,花開又遭雨來淋,必定小人加暗害,平日之中要小心,只有一子送終,,壽元七十三,卒於冬月之中。

7、五行養生表能整天戴著嗎

食鹽對於人類來說下可缺少,五行養生表,但是高血壓等疾病與食鹽有關,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現在知道,缺鹽會使人體難以保持適當的血漿容積,鹽過多則會使血漿容積增大,致使動脈血壓增高。動物實驗表明,個體是否會患版高血壓病,主要由腎臟排除多餘鹽的能力所決定。腎功能遺傳差異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人患高血壓,而權許多人雖攝取過量的鹽卻平安無事。當然,高血壓病因復雜,這只是其中生要的因素。表能整天戴著

8、五行養生的五行與飲食

木:屬春天
春天和風煦日,萬物復甦,正是草木生發的時機。
日出東方,與木相似。古人稱「木曰曲直」。「曲直」,實際是指樹木的生長形態,為枝幹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為具有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作用或性質的事物,均歸屬於木。
屬木的器官是肝、膽、眼睛。
屬木的情志是怒。
屬木的味道是酸味。
屬木的食物是青色食品。
如果木系某個器官感覺不舒服,可以多吃一些屬木的青色食物。它們對應人體的肝臟及膽,含有大量的葉綠素、維生素及纖維素,能協助器官加速排出體內的毒素。
推薦食物:白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各式葉菜。
火:屬夏天
代表氣體向上的運動方式。
南方炎熱,與火相似。古人稱「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溫熱、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為具有溫熱、升騰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火。
屬火的時令是夏季。夏季萬物茂盛,氣候炎熱,如同播火。
屬火的器官是心、小腸、舌。
屬火的情志是喜。
屬火的味道是苦味。
屬火的食物是赤色食品。
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心屬火,火性很熱而且向上蔓延。這時候容易上火,心緒不寧,心跳加快,給心臟增加負擔,所以夏季最重要的是養心。除了多吃養心食物之外,根據五行相剋原理,腎克制心火,冬季好好補養腎氣是個有遠見的方法。
養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通常這種顏色給人的感覺就是溫、熱,它們對應的是同為紅色的血液及負責血液循環的心臟,氣色不佳、四肢冰冷的虛寒體質人更可以多吃一些。
推薦食品:紅薯、紅苕
金:屬秋天
代表氣體向內收縮的運動方式。
日落於西,與金相似。古人稱「金曰從革」。「從革」是指「變革」的意思。引申為具有清潔、肅降、收斂等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金。
屬金的時令是秋季。秋天西風蕭瑟,萬物凋敝,符合金性。
屬金的器官是肺、大腸、鼻。
屬金的情志是悲。
屬金的味道是辛味。
屬金的食物是白色食品。
秋天最應該保養的是肺,最容易出現的病痛是咳嗽,這是五行中的精神影響。秋天帽落西風,草木開始枯萎,很容易讓人感時傷月,心情抑鬱。悲屬金,跟肺同源,過度悲傷就會造成肺損傷。
金系食物對應的主要是肺臟,大多是白色食物。它們性情偏平、涼,能健肺爽聲,還能促進腸胃蠕動,強化新陳代謝,讓肌膚充滿彈性與光澤。
水:屬冬天
代表氣體向下的運動方式。
北方寒冷,與水相似。古人稱「水曰潤下」。是指水具有滋潤和向下的特性。引申為具有寒涼、滋潤、向下運行的事物,均歸屬於水。
屬水的時令是冬季。冬季萬物蜇藏,冷氣襲人,冰封大地,與水性相合。
屬水的器官是腎、膀胱、耳。
屬水的情志是恐。
屬水的味道是鹹味。
屬水的食物是黑色食物。
外餐過多會傷腎,這可是我們最在意的器官。大廚做飯共同的特點就是油大鹽大,這樣更下飯更香。可是鹹味屬水,和腎一族,適量是有益的,過度是糟糕的,如果同時面色發黑,確實腎臟不妙。
此時最應該多吃黑色食物。這些食物對應的是腎臟及骨骼,經常吃能幫助和腎、膀胱、骨骼關系密切的新陳代謝正常,使多餘水分不至於積存在體內造成體表水腫,有強壯骨骼的作用。
推薦食物:黑豆、黑芝麻、藍莓、香菇、黑棗、桂圓、烏梅
土:代表氣的平穩運動,因有四季而有四行,但夏天和秋天之間要有過渡段,因此便有了土。
中原肥沃,與土相似。古人稱「土曰稼穡」,是指土有種植和收獲農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為具有生化、承載、受納作用的事物,均歸屬於土。故有「土載四行」和「土為萬物之母」之說。
屬土的時令是長夏。這是指在夏天中乾熱過去,開始下雨的一段時間,此時暑熱多濕,正是萬物蔬果生長的時期,與土性相應。
屬土的器官是脾、胃、口。
屬土的情志是思。
屬土的味道是甘味。
屬土的食物是黃色食品。
長夏多雨,是一年中最濕的時期。濕氣過多會傷害脾胃,脾胃受傷影響食慾,所以盛夏季節我們總是沒有胃口。這時候在飲食上就要「多甘多苦」,多吃甜的食物能補充脾氣;按五行來講,屬火的心滋養屬土的脾,多吃苦味強心的結果也是健脾。
土系器官出現問題,對應的是黃色食物。脾、胃在人體中扮演著養分供給者的角色,它們調理好了,氣血才會旺盛。
推薦食物:橙、南瓜、玉米、黃豆。

9、天乾地支五行對照表

如下圖所示:

(9)五行保健表擴展資料:

天乾地支紀年法與公歷紀年的轉換:

由於天乾地支每60年一循環,所以不能直接根據干支計算對應的年份數值。但是可以根據干支計算出對應於60年中的第幾年,從而進一步推算。

設x為天干對應的次序,甲-癸依次為1-10;y為地支對應的次序,子-亥依次為1-12.那麼對應次序z的計算公式為:z = 6x - 5y,如果為負,可再加60。

其計算根據是同餘方程:z≡x (mod 10),z≡y (mod 12),x≡y (mod 2),解得z≡36x+25y (mod 60),進一步化簡即得。

中國近代史中許多歷史事件均以天乾地支紀年為基礎進行命名如:辛酉政變就在1861,甲午戰爭就在1894年,戊戌變法就在1898年,辛丑條約就在1901年,辛亥革命就在1911年,壬子癸丑學制頒布在1912-1913年。

與五行保健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