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塞病患者該怎麼調理
貝赫切特綜合征又稱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屬於血管炎的一種。其可侵害人體多個器官,包括口腔、皮膚、關節肌肉、眼睛、血管、心臟、肺和神經系統等,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和會陰部潰瘍、皮疹、下肢結節紅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潰瘍、小腸或結腸潰瘍及關節腫痛等。貝赫切特綜合征需要規律的葯物治療,包括各種調節免疫的葯物,不治療則預後不好,嚴重者危及生命。
病因
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如HLA-B51基因)、感染(部分患者可能與結核感染相關)、生活環境有關。目前認為,該病的發病機制是患者在各種發病原因的作用下出現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失常,嗜中性粒細胞功能亢進、內皮細胞損傷與血栓形成、免疫系統針對自身器官組織產生反應,導致器官組織出現炎症,產生破壞[1]。
臨床表現
1.好發人群[2]
該病可見於我國各類人群,從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見,男女均可發病。
2.口腔潰瘍
患者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疼痛,潰瘍面較深、底部多為白色或黃色,可以同時在多個部位出現多個潰瘍(俗稱「口瘡」),包括舌、口唇、上顎、咽部等。多數潰瘍可自行好轉,但常反復發作,嚴重者疼痛劇烈,非常影響進食。
3.生殖器潰瘍
除口腔潰瘍外,患者還可出現外陰部潰瘍,如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潰瘍,這些部位的潰瘍可較大,可以是單發的。
4.眼部病變
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眼睛病變,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畏光或視力下降、視物不清,可以一隻或兩隻眼睛受累。
5.皮膚表現
還有些患者出現皮膚病變,表現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樣皮疹,或類似於「癤子」的表現,可自行好轉,但易反復發作。另外有的患者會出現下肢發紺、腫脹和疼痛,可以觸摸到「疙瘩」,還有的患者下肢會出現反復發作的紅斑,大小不一,可以從黃豆到銅錢大小,按壓時疼痛,這種現象稱為「結節紅斑」。還有的患者在輸液或抽血針眼局部會出現紅腫或水皰或膿皰,多數在注射後24~72小時內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針刺反應」陽性。
6.關節病變
不少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腫脹,可以單個或多個關節,下肢關節多見,可以伴胳膊和腿疼,嚴重者出現關節積液、滑膜炎。
7.消化道病變
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表現是消化道症狀,包括吞咽困難或吞咽時胸痛、反酸、燒心、腹痛、腹瀉、大便中有膿或血,或自己摸到腹部有包塊,體重下降、消瘦,沒有食慾,這些症狀可都出現或只出現其中一個,做過胃鏡或腸鏡的患者會被告知有「潰瘍」。
8.血管病變
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現血栓性靜脈炎以及深靜脈血栓,嚴重者還可以並發肺栓塞,患者可出現活動後氣短、憋氣,胸口疼痛甚至暈厥。還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動脈瘤,引起局部栓塞、缺血,動脈瘤破裂後可以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9.神經系統病變
有的患者可有手腳不靈活、頭疼頭暈、惡心嘔吐、手腳感覺麻木、疼痛或無力,還可出現一側的手腳癱瘓,嚴重的可出現抽搐、翻白眼等類似「抽羊角風」的表現,這些有可能是貝赫切特綜合征損害到了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腦干,也可見於脊髓、大腦半球、小腦和腦脊膜,可以出現腦萎縮。
10.全身症狀
不少患者伴乏力、納差、低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
治療
貝赫切特綜合征以葯物治療為主,需要服用葯物時間長短不一。多數患者需要較長期服葯,主要是免疫調節葯或免疫抑制葯,包括外用葯物、口服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秋水仙鹼、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和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在葯物治療之外還可選擇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但都應以葯物治療為基礎[3]。
2、白塞病吃什麼好?日常保健措施有哪些?
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洋蔥、辣椒類、芥末等。忌煙酒,因為煙酒會加重疾病的。忌肥甘厚膩的食物,如奶油、紅燒肉、甜品等。忌煎炸油炸食品。但是也要注意營養均衡,飲食清淡易消化。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以良好的心態積極進行治療有利於疾病的轉歸。
3、白塞病的患者怎麼鍛煉身體?
1、急性期白塞氏病病情較重的患者不宜運動,應卧床休息,減少機體能量的消耗,防止身體出現疲勞感,此時若勉強活動,很容易使病情加重或反復,甚至可能引起並發症。
2、若病情進入緩解期,患者就要適當活動,逐步恢復鍛煉,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適度的醫療鍛煉,在室內散步,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等,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身體素質。
3、病情穩定後,患者可根據自身病情恢復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散步、慢跑、做健身操、打太極拳、健身氣功、保健按摩等運動,也可以進行各種文娛活動(如聽音樂、下棋等),但要注意適量適度,以筋骨舒展、氣血暢通、精神愉快為度,不要做劇烈的體育運動,以免給身體造成負擔。
4、白塞病有哪些好的護理方案
貝赫切特綜合征以葯物治療為主,需要服用葯物時間長短不一。多數患者需要較長期服葯,主要是免疫調節葯或免疫抑制葯,包括外用葯物、口服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秋水仙鹼、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和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在葯物治療之外還可選擇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但都應以葯物治療為基礎[3]。
5、白塞病的日常保養
貝赫切特綜合征又稱白塞病,是一種全身性免疫系統疾病,屬於血管炎的一種。其可侵害人體多個器官,包括口腔、皮膚、關節肌肉、眼睛、血管、心臟、肺和神經系統等,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和會陰部潰瘍、皮疹、下肢結節紅斑、眼部虹膜炎、食管潰瘍、小腸或結腸潰瘍及關節腫痛等。貝赫切特綜合征需要規律的葯物治療,包括各種調節免疫的葯物,不治療則預後不好,嚴重者危及生命。
病因
目前該病的發病原因不完全清楚,可能與遺傳(如HLA-B51基因)、感染(部分患者可能與結核感染相關)、生活環境有關。目前認為,該病的發病機制是患者在各種發病原因的作用下出現免疫系統功能紊亂,包括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失常,嗜中性粒細胞功能亢進、內皮細胞損傷與血栓形成、免疫系統針對自身器官組織產生反應,導致器官組織出現炎症,產生破壞[1]。
臨床表現
1.好發人群[2]
該病可見於我國各類人群,從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見,男女均可發病。
2.口腔潰瘍
患者主要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疼痛,潰瘍面較深、底部多為白色或黃色,可以同時在多個部位出現多個潰瘍(俗稱「口瘡」),包括舌、口唇、上顎、咽部等。多數潰瘍可自行好轉,但常反復發作,嚴重者疼痛劇烈,非常影響進食。
3.生殖器潰瘍
除口腔潰瘍外,患者還可出現外陰部潰瘍,如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潰瘍,這些部位的潰瘍可較大,可以是單發的。
4.眼部病變
部分患者還可表現為眼睛病變,出現眼睛紅腫、疼痛、畏光或視力下降、視物不清,可以一隻或兩隻眼睛受累。
5.皮膚表現
還有些患者出現皮膚病變,表現為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青春痘「樣皮疹,或類似於「癤子」的表現,可自行好轉,但易反復發作。另外有的患者會出現下肢發紺、腫脹和疼痛,可以觸摸到「疙瘩」,還有的患者下肢會出現反復發作的紅斑,大小不一,可以從黃豆到銅錢大小,按壓時疼痛,這種現象稱為「結節紅斑」。還有的患者在輸液或抽血針眼局部會出現紅腫或水皰或膿皰,多數在注射後24~72小時內出現,這種現象被稱為「針刺反應」陽性。
6.關節病變
不少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或腫脹,可以單個或多個關節,下肢關節多見,可以伴胳膊和腿疼,嚴重者出現關節積液、滑膜炎。
7.消化道病變
另外一個比較常見的表現是消化道症狀,包括吞咽困難或吞咽時胸痛、反酸、燒心、腹痛、腹瀉、大便中有膿或血,或自己摸到腹部有包塊,體重下降、消瘦,沒有食慾,這些症狀可都出現或只出現其中一個,做過胃鏡或腸鏡的患者會被告知有「潰瘍」。
8.血管病變
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現血栓性靜脈炎以及深靜脈血栓,嚴重者還可以並發肺栓塞,患者可出現活動後氣短、憋氣,胸口疼痛甚至暈厥。還有的患者可以出現動脈瘤,引起局部栓塞、缺血,動脈瘤破裂後可以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9.神經系統病變
有的患者可有手腳不靈活、頭疼頭暈、惡心嘔吐、手腳感覺麻木、疼痛或無力,還可出現一側的手腳癱瘓,嚴重的可出現抽搐、翻白眼等類似「抽羊角風」的表現,這些有可能是貝赫切特綜合征損害到了神經系統。神經系統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腦干,也可見於脊髓、大腦半球、小腦和腦脊膜,可以出現腦萎縮。
10.全身症狀
不少患者伴乏力、納差、低熱和消瘦等全身症狀。
治療
貝赫切特綜合征以葯物治療為主,需要服用葯物時間長短不一。多數患者需要較長期服葯,主要是免疫調節葯或免疫抑制葯,包括外用葯物、口服糖皮質激素、甲氨蝶呤、秋水仙鹼、沙利度胺、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和抗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等。在葯物治療之外還可選擇手術治療或介入治療,但都應以葯物治療為基礎[3]。
6、治療白塞病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白塞氏病患者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具有個體化的原則,尤其是合並內臟受累的患者,越早期治療,他的預後越能改善。通常如果患者延誤了治療,會導致患者出現致殘以及死亡率增加。
白塞氏病患者累及內臟時,一般使用的葯物是糖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其中免疫抑制劑的選用和糖皮質激素的用量和途徑一般是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有所不同。由於白塞氏病的症狀非常復雜,不同患者臨床表現不一樣,病情輕重也不一樣,所以選用的治療方法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個病人,在不同的疾病階段,它的臨床表現不同,所選用的治療方案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並沒有最好的治療方法,也沒有所謂的最好葯物,只有最適合患者病情的葯物和治療方法,對於患者來講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其中越早診斷,治療效果越好
7、白塞病患者如何養生?
白塞病如何保養,白塞病,又稱貝赫切特病、口-眼-生殖器三聯征等,以復發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眼炎為臨床特徵,同時可以出現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系統等多臟器受累,是一種慢性變異性系統性血管炎。
患者病情呈「發作-緩解」交替變化,除少數因內臟損傷控制不佳死亡外,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該病多見於東亞、中東及地中海沿岸地區,常又稱為「絲綢之路病」。中國北方的患病率約為 110/10 萬人口。男性和女性發病率基本相當,男性臟器受累者更常見,好發於 16~40 歲人群
8、白塞氏病吃什麼食物有營養價值
白塞氏病患者的飲食原則要以清淡為宜,要做到少量多餐,食物應該以高維生素,高熱量、高蛋白、易消化無渣流質為主。對辛辣、溫燥、肥甘油膩的食品要嚴加截止。對於煙酒等一定要戒除。
處於口腔潰瘍期的白塞氏病患者,要以流食為主,如牛奶、雞湯等,避免過硬、過熱及刺激性食物,以免損傷或加重口腔潰瘍而引起疼痛,同時應鼓勵患者少量慢食,增加營養,增強體質,促進恢復。
中醫是護理療養的專家,他們對白塞氏病的護理飲食有明確的提示:肥甘厚味,辛辣燥熱及煙酒易導致脾胃蘊熱,日久蘊毒,因此白塞氏病患者不能食用過於油膩的食物,應選擇清淡化濕之品,如平常多食綠豆,赤小豆,西瓜,冬瓜,薏米仁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吃牛肉,羊肉,狗肉,驢肉及姜,蔥,蒜,辣椒等刺激之品,煙酒能助溫釀熱,所以應戒煙戒酒。白塞氏病期間,尤其是口腔潰瘍較重時,不能吃過硬或溫度過高的食物,以免損害創面。應以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為宜。
相信大家從上述內容中,對於白塞氏病患者的飲食原則有了深入的了解。面對這種暫時無法根治的病,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以此來緩解病情,從而讓醫生能有更大的餘地進行套索治療。
9、白塞病可以足療嗎?
白塞病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見的臨床表現就是反復的口腔生殖器潰瘍以及皮膚粘膜的一個毛囊炎,有一部分人還可以出現角膜的潰瘍,視力下降,甚至角膜穿孔這些。所以說,在平時一定要注意避免長時間的熬夜,避免長時間的應用電子產品,以免加重視力的損害。並且這個病治療首選的是糖皮質激素或者生物制劑,在應用這些葯物的過程中,免疫力低下容易合並感染,所以說要注意避免受涼,避免勞累,以防止反復肺部感染,尤其是出現了盜汗或者低熱這些,一定要警惕結核。懂了嗎?
10、白塞病吃保健品有用嗎/比如蜂王漿,蘆薈,沙棘。
最好的方法是中西醫結合治療,這樣不僅可減輕單純西葯治療的副作用還可將病情
控制平穩,降低復發率。如果病情較重可考慮血漿置換、中葯靜點等方法綜合治療